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宝塔坪滑坡前缘塌岸预测及防护
- 格式:pdf
- 大小:335.35 KB
- 文档页数:8
长江三峡库岸带崩滑灾害的预测与预防杨达源;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黄典【摘要】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的大幅度上涨及水位变动带(消落带)的形成等一系列因素将导致原谷坡地貌过程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认为,除了原有的几百处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堆积体以外,在今后的库岸再造过程中,必定还会发生大量的崩岸或塌岸事件,对沿岸局部地段的生态安全、工程安全与移民城镇家园的安全将构成较严重的威胁.对三峡水库库岸带各种堆积物的不稳定性及其危害方式和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这些地段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0(034)001【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测预防;评价【作者】杨达源;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黄典【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P642.21在长江干流长期的深切作用下,长江三峡两岸发育了大量的岩壁陡崖与岩块碎屑陡坡,同时还有大大小小几百处崩塌滑坡堆积体 (图 1)。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将从海拔 66m~160m普遍上升到 170m~175m,并且在 145m~175m之间将成为水库水位的变动带(消落带)。
与此同时,长江三峡库岸总长将超过1 500km。
可以预见,今后几十年,在三峡地区这样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下,水库蓄水及其库岸再造过程对原来的长江河谷谷坡的地貌过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沿岸局部地段的生态安全也将面临严重威胁。
根据长江三峡阶地的分布,估算出近 10多万年以来,长江河谷的深切速率达到81.1cm/ka,其中,重庆附近 10万年的下切速率为 80.0cm/ka、近几万年来达到92.4cm/ka;忠县附近为 79.0cm/ka;奉节附近为 75.1cm/ka;三峡大坝坝址附近为74.3cm/ka。
第11期(总第188期)中国水直总及电气化No.11(TOTAL No.188) 2020年11月China Water Power&Electrification Nov.,2020DOI:10.16617/ki.11-5543/TK.2020.11.17三峡坝区库岸边坡塌岸预测及治理方案建议周柯宇1张宏2张勇1(1.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检测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30;2.四川久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4)【摘要】为研究库岸治理在设计、治理过程中的难点,文章依托三峡坝区茅草坡4号库岸工程,在综合分析 已有资料基础上,通过钻孔施工、物探全孔摄像、声波测试等方法,对地表变形现象再核实,进行塌岸预测及对M4斜坡库岸带进行分段工程治理。
成果表明:库岸带岩体在库水作用可能发生冲蚀剥蚀型及崩(坍)型塌岸,当库岸不断扩展时,局部可能发生滑移型塌岸。
预测茅草坡4号库岸175m水位以上塌岸宽度为32.36~76.46m,塌岸上边界高程为203.74~251.08m,塌岸强烈。
库岸带有危岩1处,破坏模式为滑移式,体积32m3,现状基本稳定,建议清除。
所得结论可为其他库岸的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关键词】三峡坝区;库岸边坡;塌岸预测;治理方案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241(2020)11-064-05Prediction of&ank Collapst of Reservoir&ank Slope in Three Gorget Dam Area and Suggestion of Treatmeni SchemeZHOU Keyu1,ZHANG Hong2,ZHANG Yong1(1.SinohyclT'o B ureau7Co.,Ltd.Institute of Testing$Inspec/op and Research,Chengdu611730,China+2.Sichuan Jiong Hydropooer DeHopment Co.,Ltd.,Chengdu610094,China)Abstrac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ree Goryes Dam Maocaopo No•4bank project,the ground surfacc deformation phenomenon is rechecked through drilling construction,full-hole photography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sound wave test and other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existing data for studying the diXicuVies of reservoir bank yovernancc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yovernancc•The collapse bank is predicted,and sexmented yovernancc is implemented on M4slope reservoir bank zon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servoir bank zone rock mass may suffer from washout denudation and bank collapse due to reserveir water role.When the reservoX bank is constantly expanded,sliding bank collapse may occur locally•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bank collapse width of Maocaopo No•4reserveir bank above175m water lever is32.36-76.46m•The elevation of the bank collapse upper boundaro is203.74-251.08m with strong bank collapse•There is one dangerous rock in the reservoir bank,the failure mode is sliding,the velume is32m3,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basically stable,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remove the eck.The conclusion con be used as a modd for other reservoir bank governance.Key words:Three Gorges Dam area;reservoir bank slope;bank collapse prediction;governance plan经验交流Expe/enca Exchange坝区库岸边坡由于与自然水文的密切联系,对其稳定性造成巨大隐患。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新城址环境工程地质预测
周平根
【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巴东县城新址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城镇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突出的
场址之一,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古滑坡的失稳和库岸再造。
在查清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进行了黄土坡古滑坡,赵树岭古滑坡等古滑坡的稳定性预测,并根据实测的有关参数,采用图解法预测库岸再造宽度。
在此基础上,根据影响该区城市开发建设的主要的地质环境要素,建立隶属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算法,给出巴东县城新址区的城市开发建设的环境地质
【总页数】1页(P86)
【作者】周平根
【作者单位】北京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宝塔坪滑坡前缘塌岸预测及防护 [J], 王建锋;吴梦喜;李智毅;
苏爱军;崔政权
2.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址巴东组三段形成的rn大型复杂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J], 张加桂
3.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址赵树岭滑坡结构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J], 李江风
4.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下水动力场变化趋势及有关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预测 [J], 吕端甫;夏鹏翅
5.三峡电站库区涪陵市新迁城址工程地质评价 [J], 谭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 球 与 环 境2005年第33卷第3期 132EARTH AND ENVIRONMENTVol.33,No.3,2005收稿日期:2005-05-08;修回日期:2005-06-07基金项目:科研项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典型设计”;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第一作者简介:简文星(1967—),男,博士,副教授,从事灾害地质与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E -mail :wxjian @ 。
文章编号:1672-9250(2005)03-0132-07三峡库区塌岸防护方法适宜性分析简文星,殷坤龙,余宏明,晏鄂川,刘礼领,汪洋,桂树强(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根据组成库岸的岩土类型和组合型式,将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结构概括为岩质、土质、岩土混合三大类及若干亚类,并对各类库岸的破坏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崩塌与滑坡。
根据库岸地质结构类型、破坏方式与规模,对三峡库区库岸防护设计的适宜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三峡库区库岸宜采用如下5种方案进行防护:(1)对于易风化岩质岸坡或软硬互层岩质岸坡,宜以喷锚工程为主,结合局部支撑与挖方等进行防护;(2)对于土层比较厚(#10m ),地表有明显的变形破坏迹象的岸坡;或夹软弱层的易滑顺向岩质岸坡,宜以抗滑桩工程为主,结合护坡与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3)对于下伏完整基岩,且土层较薄(<6m )的土质岸坡或混合型岸坡,宜以挡土墙工程为主,结合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4)对于土层较厚(#6m )且坡度较缓(<20 )的土质岸坡或混合型岸坡,宜以干砌条石护坡工程为主,结合石笼、水下抛石压脚等进行防护;(5)对于坡度较陡(>20 )、厚度较大(#6m )的土质岸坡、或强风化的花岗岩岸坡,宜以格构锚工程为主,结合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
针对这5种防护方案,选择典型库岸段进行库岸防护设计。
三峡库区塌岸防护方法适宜性分析三峡库区塌岸防护方法适宜性分析根据组成库岸的岩土类型和组合型式,将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结构概括为岩质、土质、岩土混合三大类及若干亚类,并对各类库岸的破坏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崩塌与滑坡.根据库岸地质结构类型、破坏方式与规模,对三峡库区库岸防护设计的适宜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三峡库区库岸宜采用如下5种方案进行防护:(1)对于易风化岩质岸坡或软硬互层岩质岸坡,宜以喷锚工程为主,结合局部支撑与挖方等进行防护;(2)对于土层比较厚(≥10m),地表有明显的变形破坏迹象的岸坡;或夹软弱层的易滑顺向岩质岸坡,宜以抗滑桩工程为主,结合护坡与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3)对于下伏完整基岩,且土层较薄(<6m)的土质岸坡或混合型岸坡,宜以挡土墙工程为主,结合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4)对于土层较厚(≥6m)且坡度较缓(<20°)的土质岸坡或混合型岸坡,宜以干砌条石护坡工程为主,结合石笼、水下抛石压脚等进行防护;(5)对于坡度较陡(>20°)、厚度较大(≥6m)的土质岸坡、或强风化的花岗岩岸坡,宜以格构锚工程为主,结合地表排水等进行防护.针对这5种防护方案,选择典型库岸段进行库岸防护设计.结果表明,采用这5种方案防护库岸1 km直接工程费用分别为:857.2万元、2246.0万元、931.5万元、625.5万元、2288.8万元.作者:简文星殷坤龙余宏明晏鄂川刘礼领汪洋桂树强JIAN Wen-xing YIN Kun-long YU Hong-min YAN E-chuan LIU Li-ling WANG Yang GUI Shu-qiang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名:地球与环境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5 33(3) 分类号:X4 关键词: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结构破坏形式塌岸防护方案适宜性典型设计。
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经验值摘要:一、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背景1.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2.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的成因二、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影响1.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2.对库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对库区人民生活的影响三、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治理措施1.工程治理2.生态治理3.预警体系建设四、治理成果及未来展望1.治理成果展示2.面临的挑战与问题3.对未来治理工作的展望正文: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经验值一、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背景三峡库区位于我国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核心区域。
库区地处长江上游,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条件复杂。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碎石土塌岸角现象成为了库区面临的一大挑战。
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的成因主要与库区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建设活动有关。
库区地处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加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使得库区边坡稳定性降低,碎石土塌岸角现象频发。
二、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影响碎石土塌岸角现象对三峡库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碎石土塌岸角会破坏库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其次,碎石土塌岸角对库区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影响了航运、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最后,碎石土塌岸角对库区人民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威胁着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治理措施为应对碎石土塌岸角现象,三峡库区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首先,通过工程治理手段,对边坡进行加固,提高边坡稳定性。
其次,实施生态治理,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最后,建立预警体系,对库区边坡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碎石土塌岸角现象,降低灾害损失。
四、治理成果及未来展望经过多年的治理,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果。
然而,库区地质环境复杂,碎石土塌岸角现象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三峡库区滑坡台阶状位移趋势预测的警戒速度方法李德营;殷坤龙【摘要】Voight's relation approaching the failure is fou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andslide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of 35 different landslides. The final acceleration phase of the landslides cannot be identified due to the step-like deformation of the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so the failure time of the landslides cannot be directly predicted with the model. Therefore, a much simpler and more practical method has been suggested to assess the landslide phases by means of velocity threshold values on the basis of the Voight mode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mands of risk level, alert velocity ( corresponding to 30, 15 and 7 days before predicted failure) can be computed according to the Voight' s model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ethod are obtained with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alidated through the case analyses of the Xintan landslide and the Baishuihe landsli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nd the monitoring data are very similar and the meth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 landslides with step-like deformation.%对不同类型的35个滑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滑坡临滑前加速度和速度符合Voight 模型的幂函数关系.由于无法准确判断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何时处于最后加速失稳阶段,故不能直接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报.根据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变形特征,本文采用了基于Voight模型的警戒速度方法.该方法是基于Voight模型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求得模型参数,按不同风险级别要求求得紧急状态、警戒状态、提前警戒状态的速度阀值,并与实际监测的速度对比去预报滑坡所处的危险等级.采用警戒速度方法对白水河滑坡和新滩滑坡进行了分析,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预测效果较好.【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2(039)004【总页数】5页(P98-101,109)【关键词】滑坡预报;三峡库区;警戒速度;Voight模型;加速蠕变【作者】李德营;殷坤龙【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三峡库区很多滑坡具有台阶状位移特征,即滑坡累积位移-时间曲线的形状全部或一部分形如台阶状,位移局部有较大的跳跃,这种变形特征与库区地质环境条件、降雨和库水位的叠加影响关系密切。
前缘塌岸对三峡库区淹锅沙坝滑坡变形影响分析孙文铎;王世梅;王力;陈玙珊;南芳芸【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23(23)4【摘要】三峡水库长期运行后,库水作用使土质岸坡变形破坏加剧,甚至导致滑坡复活。
受库水位变动影响和波浪作用,秭归淹锅沙坝滑坡前缘不断发生塌岸,且滑坡变形对前缘塌岸响应较为明显。
因此以该滑坡为例,基于地表宏观变形、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位移数据,深部位移监测等数据,分析淹锅沙坝滑坡的变形机制。
为进一步探索前缘塌岸对滑坡变形的影响机理。
采用GeoStudio软件,基于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不同坡面形态的淹锅沙坝滑坡的数值模拟,分析原始形态、当前坡形、塌岸发展后等不同坡面形态滑坡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淹锅沙坝滑坡左侧整体变形较大;受库水作用影响,滑坡前缘发生塌岸,塌岸侧中前部的GPS监测点位移量随之增大,因而塌岸对滑坡整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淹锅沙坝滑坡是动水压力型滑坡;不同坡形渗流场结果变化较小;滑坡前缘的水平向应力分布会随坡形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滑坡的位移变形和整体稳定性;当前坡形发生塌岸后,前缘的水平方向应力值增大,位移量随之增大,滑坡整体稳定性下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情况一致。
GeoStudio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坡形变化前后的滑坡位移场,应力场和渗流场及其整体稳定性变化趋势。
研究成果对水库塌岸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总页数】12页(P1424-1435)【作者】孙文铎;王世梅;王力;陈玙珊;南芳芸【作者单位】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相关文献】1.三峡库区水库塌岸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2.三峡工程库区淹锅沙坝滑坡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3.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宝塔坪滑坡前缘塌岸预测及防护4.三峡水库塌岸对麻柳林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5.三峡库区大坪滑坡变形对前缘塌岸的响应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经验值摘要:一、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概述1.碎石土塌岸角的定义和成因2.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的严重性二、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影响因素1.库区水位的波动2.地质条件3.降雨和地下水的作用三、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应对措施1.加强库区水位监测和调控2.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3.降雨和地下水管理四、结论1.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的挑战和机遇2.对我国类似地区的安全警示正文: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经验值一、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概述碎石土塌岸角是指在水库、湖泊等水体岸边,由于水动力作用、土体内部结构破坏、岸坡稳定性降低等原因,导致土体向水体方向滑动或坍塌的现象。
在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尤为严重,对库区安全和周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影响因素1.库区水位的波动: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库区水位周期性地波动,水位变化产生的水动力作用对岸坡稳定性产生影响,加剧了碎石土塌岸角的产生。
2.地质条件: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地段为断裂带,地质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塌岸现象。
3.降雨和地下水的作用:降雨和地下水的作用使得土体中的水分增加,土体内部结构破坏,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的产生。
三、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的应对措施1.加强库区水位监测和调控:通过实时监测库区水位变化,合理调控水库运行,减小水位波动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2.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采取加固岸坡、设置护岸工程等措施,提高岸坡稳定性。
3.降雨和地下水管理:通过水土保持、排水等措施,减少降雨和地下水对土体的影响,降低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的发生。
四、结论三峡库区碎石土塌岸角现象给库区安全和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同时也为我国类似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长江三峡库岸带崩滑灾害的预测与预防
长江三峡库岸带位于重庆市、湖北省和湖南省交界处,是中国三大峡之一的长江三峡的核心区域。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和岩土条件差异性,库岸带经常发生崩滑、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和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预测和预防长江三峡库岸带的崩滑灾害非常重要。
一、预测方法
1.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库岸带的地质变形情况,包括测量地表变形、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参数,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地质变形趋势,为出现灾害预留时间。
2. 预警系统
运用遥感技术获取库岸带的实时信息,结合现代科技分析仪器,建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前期预警,降低崩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 模拟预测
依据三峡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运用有限元、离散元、点云等技术,对可疑区域进行模拟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崩滑点,防止重大灾害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 合理开发
采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合理开发长江三峡库岸带,减少大规模开发建设,防止破坏生态平衡,避免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2. 加强监管
加强对开发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制度,对涉及三峡库岸带的土地开发建设实施全过程监管,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
3. 建设防护工程
在可疑地段建立防护工程,采用互锁式喷射混凝土支护墙技术等方法,防止岩石滑坡和崩塌现象的发生。
在决堤地段加强水位控制,预防大规模洪水冲毁,降低库岸带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总之,长江三峡库岸带崩滑灾害的预测与预防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的方法,有效降低库岸带灾害带来的危害。
文章编号 ) ) )论三峡库区不稳定岸坡的治理目标和设计原则李天扶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安关键词 三峡库区 边坡治理 设计原则摘要 三峡库区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边坡大部分属于堆积体边坡 水库蓄水后可能发生变形!坍岸和滑坡∀城镇区边坡治理目标是控制极限变形 治理难度大 应做效益与投资分析 制定现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非城镇区边坡应对其失稳形式和失稳风险做分析 以抵消蓄水效应 保持原有稳定状态原则作决策依据 以地表和地下排水作为首选治理方案∀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李天扶 男 北京人 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三峡库区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边坡大部分属于堆积体边坡∀这些堆积体成因复杂 有些是崩坡积体 有些是崩滑堆积体 有的是过去滑动过的老滑坡 有的则近期有活动迹象∀许多地方这些堆积体连接成片 形成堆积群∀许多城镇!工厂!农田就位于这些巨大的堆积体上∀一般来说 这些堆积体在长期形成过程中已经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处于平衡状态∀三峡蓄水后 地下水位将相应壅高 即使渗透性很小 那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些堆积物可能发生变形!坍岸和滑坡等不同形式的破坏∀因此 必须在蓄水前进行必要的增稳或加固处理∀这需要有个治理的全盘规划 主要是要明确治理目标与设计原则∀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交流∀1 城镇区所在边坡的治理目标和设计原则1 1 治理目标是控制极限变形三峡库区有许多重要的城镇坐落在库岸堆积体上 如万州!奉节!巫山!巴东等∀这些城镇居民密集 建筑物林立∀要保证城镇建筑物在蓄水后不受影响 首先要保证其地基不发生超限的变形∀因此 治理目标应是变形极限控制∀实际上 在许多城镇 或新搬迁的居民点 近来年已经有地面或建筑物变形迹象 一般发生在雨季说明是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地基变形的结果∀众所周知 土的含水量影响着土的变形特性和承载力 地下水位的上升增加了孔隙水压力 新增加的建筑物又会影响地基内应力的分布∀随着居民的增加 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排放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其影响在平时没有显露出来 当遇雨水下渗叠加时 大范围的土体处于饱和状态 若饱和含水量超过一定阈值 就足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向边坡临空面发生侧向蠕变 使建筑物发生开裂!倾斜等变形∀如果是老滑坡 就可能重新活动 否则 可能发生剪切位移 逐渐形成贯通性滑面 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形成滑坡∀三峡水库蓄水后 奉节!巫山等县江水水位将上升 左右∀堆积体内的地下水位也不断被壅高∀首先应调查清楚这些堆积体的组成物质 其内部有无滑面或软弱层带 在长期浸水的情况下 其物理力学特性是否会发生恶化∀如果经地质勘察和稳定分析认为堆积体有可能发生滑坡 治理的稳定标准不是稳定极限 而是变形极限控制∀否则 就不能保证建筑物不发生变形∀1 2 做效益与投资分析一般说来 对堆积体滑坡以控制变形作为治理标准 在处理工程量!投资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很大难度∀这要求对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案有周密的考虑∀在国外有这样的做法 把失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失稳概率相乘 将此乘积与要达到一定安全程度所需的工程投资相比较 来衡量所应选择的安全系数≈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这个概念作效益与投地质与勘测 西北水电# 年#第 期资分析∀如果投资远大于失稳带来的损失 工程治理就是不划算的∀这时可以考虑局部治理或采用减少损失的措施 例如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等∀1 3制定现实的设计原则首先看一下可能采取的工程措施∀如果堆积体的变形模量较低 则采用抗滑桩来加固边坡是不可行的∀抗滑桩属于被动受力结构 必须在坡体有较大变形发生后 才能发挥抗力∀这时 虽然滑坡没有大动 但是坡顶上的建筑物已经不能承受这种变形∀如果坡体没有大的变形 这可能是因为堆积体有较高的变形模量 也可能是边坡本身没有失稳 这可以通过安装在抗滑桩侧面的应变计来证明抗滑桩是否真的起了作用∀应该说 抗滑桩用于稳定极限标准 即只要求不发生大滑动的情况 还是很好的加固措施∀要控制变形 最好采用预应力加固 例如地表做格构梁 在格构的节点作预应力锚索 锚固段深入完整的基岩内∀对于巨大的堆积体 由于要限制其顶部作为地基的变形 必须自上而下层层锚固∀又担心其下部可能发生滑动 就要一直把预应力锚索做到最底部∀在满足安全系数要求时其工程量和技术难度是巨大的 其投资能否接受也是个问题∀根据地形和建筑物分布情况 还可以采用减载和压脚的办法∀在城镇区 因建筑物密集 减载很难做到 压脚则应考虑其自身稳定问题∀如果稳定分析压脚能满足要求 则压脚比抗滑桩好∀因为压脚在分层压实后可以增加堆积体下部密实度 而且施工简便 质量和安全都易于保证∀但是压脚的材料最好是有反滤的透水料 可能在料源上有困难∀比较经济而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地下排水 地表排水是不言而喻的 ∀地下排水是减少不利环境因素的釜底抽薪的办法∀事实上 任何抗滑措施 包括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 实施之前首先要做好排水才能使这些措施更有效 否则施工时也可能遇到很大困难 被迫做地下排水∀所谓治坡先治水绝非泛泛之谈∀地下排水治理并不排除与其他加固措施的结合 最合理的做法是以地表!地下排水为先导的综合处理措施∀如果在作了地表!地下排水和其他加固措施后 仍然有变形发生 应该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 或者对建筑物作地基处理∀在以地下排水治理滑坡方面 中国水电工程界有许多好经验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排水洞和排水孔∀比较有效的布置是在滑床以下基岩内打水平的主洞 再在主洞内打多个支洞穿过滑面进入滑体 在主洞和支洞内打扇形排水孔∀然而 这些大多属于以稳定极限作为控制标准的治理 主要是保证边坡下方建筑物的安全∀以地下排水治理地基变形的一个成功实例是对陕西韩城火电厂滑坡≈ 的治理∀韩城滑坡实际是一个蠕滑变形体 造成厂房结构变形柱梁裂缝∀曾采用 根抗滑桩加固未能达到治理目标∀后增加了地下排水洞和扇形排水孔 使蠕滑速率降低到历史最低记录以下 再加上对厂房结构进行加固 终于达到设计目的∀在国外 有许多居民稠密区滑坡采用地下排水治理成功的经验∀例如意大利采用大口径排水井网≈ 和微型排水洞≈ 治理城镇区滑坡 可以逐步减缓滑坡的滑动速率∀他们的具体方法也许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但设计思路很值得借鉴∀三峡水库每年汛前要腾空有效库容 库水位要在短期内 大约一个月 下降 ∀此外 汛期内洪水涨落时 也有库水位快速下降的情况∀如果坡体渗透性较小 排水较慢 坡体内将产生较高的渗透压力 对边坡稳定极为不利∀三峡库区许多滑坡稳定分析证明 这常常是最不利的控制工况∀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在略高于最低运行水位处布置地下排水洞∀当水位升高时 库水将向洞内倒灌 当水位下降时 洞内的水及时排出∀关键在于地下水和库水有直接的水力联系 内水和外水随时处于平衡状态∀这虽然有点/引狼入室0的意味 但是只要把排水洞支护好 对边坡的稳定性一般是没有什么危害的∀笔者认为 做好地表截水和排水 做好地下排水 对重要建筑物地段作预应力锚固 有条件的地方作减载和压脚 对允许大变形的地段作抗滑桩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对局部变形作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 结合城镇建设 允许局部地段有大变形 合理利用可能大变形地段的土地 可能是比较现实的设计原则∀2非城镇区不稳定边坡的治理目标和设计原则非城镇区边坡一般是有分散居住的农户!农田或林木分布或仅有公路通过的地区 大部分也是位于巨大的堆积体上∀其边坡治理目标和设计原则与前述地区有很大不同∀2 1失稳形式与失稳风险度分析由于这些堆积体规模巨大 从治理效益与投资分析来讲 全面治理常常是很不划算的∀因此 自然会考虑 如果不处理失稳风险有多大 只作局部处理使损失避重就轻是否可行 做好预测和临滑预报使损失减到最小程度是否可行等问题∀这要求勘测设计者判断边坡可能的失稳形式和失稳过程∀关键是西北水电# 年#第 期预测蓄水期间和水库运行期间边坡滑动是整体的!高速的 还是解体的!低速的∀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遇水弱化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那就是它易于调整其位置和状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它很难有滑动势能的积蓄∀许多水库滑坡都有蠕变或蠕滑特点∀例如奥地利的格帕齐 水库冰碛土滑坡 水位每次抬升都引起一次新的蠕滑 而水位维持不变或略有下降时 蠕滑就减速并趋于停止∀因此他们采用分期抬高水位的方法 使滑坡逐步缓慢下滑 终于安全达到正常蓄水位∀黄河李家峡水库坝前¬!号滑坡≈ 距离大坝分别为 和 方量分别为 万 和 万 蓄水前都处于蠕滑状态 经过长期监测和试验研究 认为它们对降雨和河水位的变化很敏感 坡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微小变化都会反映到蠕滑速率的变化上来 滑坡一直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实际上 滑面上的剪应力已经大于长期强度或屈服强度 但却始终不能超过峰值抗剪强度∀因此 滑坡的运动始终处于蠕滑状态而不能发生剧滑∀李家峡水库也采用分期蓄水 初期蓄水期间 一开始滑坡曾短时间加速滑动 但到达一定水位后即进入减速蠕滑阶段∀除在施工期曾进行少量减载和压脚外 没有做其他加固措施∀应该说勘探期间很多贯通主滑面和次滑面的深平洞起了很好的排水作用∀现在水库水位已接近正常蓄水位∀这里的关键是没有滑动势能的聚集∀这与滑床形状 滑带组成 滑体结构 环境因素以及运动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意大利瓦依昂 ∂ 水库滑坡和中国柘溪水库滑坡是由于有长期积蓄能量的释放 所以发生高速滑坡或剧烈滑动∀因此 堆积体的勘察!试验和监测是重要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滑坡运动学的研究 例如预测最大一次下滑量 滑速和滑程 可能发生的涌浪高度和传播距离等∀如果有了这些失稳风险分析 自然能选择最佳处理方案∀2 2以/抵消蓄水 恢复现状0原则作决策依据国外有些水库滑坡由于规模巨大 要加固到满足安全系数要求 工程量和投资难以承受 技术也不现实 又由于上面没有什么居民或建筑物 主要风险在于可能发生剧滑形成危害性涌浪 于是采用/抵消蓄水效应 仍使滑坡稳定性恢复到现状0的原则来治理∀他们提出相对安全系数的概念 即以现状安全系数为 计算蓄水后安全系数 看比 下降了多少 然后采用增稳工程措施 把蓄水后滑坡的安全系数仍补回到 ∀例如加拿大哥仑比亚河雷夫尔斯托克 √ 水库 其右岸为方量达 亿 的道尼 ⁄ 滑坡≈ ∀假定现状安全系数为 计算蓄水后安全系数为 ∀采用地下排水方案治理∀滑坡治理包括勘察设计总费用 在 年为 万加元∀水库蓄水始于 年 月 日至 日∀ 年 月 日达到满库水位∀水库运行期间 水库水位在数米范围内变化 滑坡位移速率一直在 Ù 以下∀仅在坡脚表层有活动迹象∀根据监测到的地下水压力计算主剖面安全系数 排水后比排水前增加了 ∀值得注意的是 在后来总结经验时 他们认为 年代初作的初步设计 由于 年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原因尚未完全查明 /处理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态度∀否则 对体积达 亿 !地面坡度仅 β的巨型滑坡可能采取控制水位和全面监测的措施∀0此外 对于地震 他们认为/考虑到在数千年长期有地震作用的情况下 滑坡未发生灾害性滑动 这个事实胜于技巧性的分析0 因此未予考虑∀这些思路值得借鉴∀又如新西兰南岛克卢萨 ≤ ∏ 河克莱德 ≤ 水库≈ 内 克若姆维尔峡谷 的岸坡由滑坡构成 其中 个大滑坡 最小的 万 最大的大于 亿 发生年代在 万至 万年以前∀水库蓄水前或静止不动 或以小于 Ù 的速率蠕滑∀稳定性分析预计 蓄水后滑坡安全系数将下降 ∗ ∀由于滑坡数量多 体积巨大 治理原则是抵消蓄水效应并使失稳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治理措施以兼作勘探的排水洞为基础∀对无危害滑坡仅做监测∀总处理工程量相当大 计有 排水洞 地下排水孔 地面钻孔 土石方工程 万 ∀大部分排水洞刚位于库水面以上且低于滑面 ∗ 处∀有两个滑坡 ≤ 和 ≤ 排水洞低于库水位 为此 在靠近库岸一侧还设了灌浆帷幕∀有一个滑坡 ≤ 不适用排水 仅采取了压脚处理∀蓄水后又根据排水效果增补少量排水孔∀处理工程总造价达 亿美元∀水库自 年 月蓄水 此后分 个阶段缓慢抬升∀蓄水期间各滑坡均未发生明显加速 仅在坡脚公路和压脚部分因浸水而发生沉降∀这些工程实践证明这种充满辩证思维的设计原则是符合实际合理可行的∀实际上 中国很多水电工程边坡的处理也都做过类似的考虑和决策 只是缺少较详细的报道∀李天扶 论三峡库区不稳定岸坡的治理目标和设计原则2 3 以地表和地下排水为首选方案从以上的分析和工程实例来看 地表排水简单易行 是常规要做的 地下排水是有效而经济的治理措施 应作为首选方案∀这些方案也应作详细的分析计算来论证 施工和运行期要以实际监测到的地下水压力和位移变化为依据 随时调整设计和维护或增设排水设施∀例如前述的加拿大道尼滑坡 设计时作了数学模型 证明在坡脚作少量的排水工程即可使增高的水压力得以解除∀ 年完成第一期排水工程 计有排水洞 排水孔 ∀ 年底和年 月又增加了 排水洞和 排水孔∀经排水后滑体内地下水位下降 ∗ 不等∀钻孔倾斜仪监测到的位移速率 年为Ù 到 年降为 Ù 在 ∗ 年水库蓄水期间暂时略有升高 以后又回到Ù ∀一般来说 采用排水方案不能使滑坡彻底停止位移 但是可以把滑坡位移速率降低到肉眼难以发现的程度∀实际上 很多自然界的堆积体边坡在降雨和河水的作用下 是处于人类难以察觉的蠕变状态的∀除不适宜作建筑物地基外 堆积体仍然可以作为农林用地和铺设交通道路使用∀参考文献≈ ⁄∏ ƒ≈ ∏ √ ∞≈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韩城滑坡治理第一期工程技术总结≈ 西安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黄河李家峡水库坝前¬!号滑坡科研报告≈ 西安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 ≥ ≈ ≈≤ ≈ ≥ ≤° ° ≈ ° ⁄ ≈≤ΟντρεατµεντταργετσανδδεσιγνπρινχιπλεφορδεσταβιλιζεδβανκσλοπεσοφτηεΤηρεεΓοργεσρεσερϖοιρ× 2 ∏√ ⁄ ∏ ≥°≤ ÷Κεψωορδσ × √ °Αβστραχτ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北水电# 年#第 期。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危岩和塌岸)防治规划(2010-2020年)编制大纲0.前言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峡工程全体建设者和库区及移民安臵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初步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目前已具备了并全面发挥设计的防洪、发电、航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巨大综合效益的能力。
三峡工程建设,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显露。
这些问题,有的是在三峡工程论证和设计中预见到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的,有的是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当时难以有效解决的,有的是当前社会济经发展对三峡工程运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三峡工程及库区主要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战略定位有了重大调整和提升。
因此,启动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是中央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大型工程运行管理经验及教训后,针对三峡工程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确保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可持续发挥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三峡移民工作要“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
温家宝总理强调,需要解决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稳致富三个重大问题。
为了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2008年9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由国务院三峡办、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提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200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务院三峡办上报的《关于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请示》。
2008年10月,国务院三峡办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规划调研,并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三峡水库可持续利用综合规划研究报告》基础上,编制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讨论稿),经修改后,于2009年3月16日组织院士、专家进行了咨询研讨,通过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提出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审议稿)。
三峡库区某滑坡特征\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摘要:陈家沟滑坡规模大,稳定性差,通过地质勘察,对其特征、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选定不同的工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演算,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滑坡特征稳定性治理三峡库区地处山地峡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山高坡陡,降雨充沛,且时有暴雨发生,在三峡枢纽建成蓄水厚,库区内水位将从以前的海拔几十米提高到175m,且每年均要在145m与175m之间进行周期性调节。
岸坡中的大量古滑坡体或在外荷载、库水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新滑坡体将受到潜水和长期周期性的流水冲刷、浮力减重、静动水压力、浸泡作用及水位变化产生的动荷载的影响,势必会对三峡水库、库区生产生活环境、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岸坡滑体进行特征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可行的整治措施。
1.滑坡特征1.1滑坡规模、形态特征。
该滑坡位于奉节梅溪河左岸河口地段,场地高程82m—410m,滑坡平面呈多个扇形叠加的不规则形状,滑体平均厚度53.86m,最厚达到99.35m,分布面积28.50×104㎡,体积约1500×104m3。
滑坡体形态保持比较完整,滑体两侧均有冲沟围切,滑坡区地形坡度较大,发育有多级缓坡平台,平均坡度在25°左右,但局部高达50°。
1.2滑体的基本地质结构。
由于滑体成因、序次及物质组成的差异使滑体的物质组成具有成层性,自上而下依次为:一.滑体表层土夹碎石层,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块石,厚约0m—6m,分布不连续;二.块石、碎石夹土,为滑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厚度不等,最厚可达90m,在整个滑坡中连续分布;三.似基岩层状破碎块体,厚.7.30m—36.23m,分布不连续;四.碎石、碎屑土层,挤压破碎强烈,多具一定的磨圆特征,底部发育滑动带,厚约0.4m—3m。
滑体岩土矿物成分分析显示,其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量高达60%—80%,其次为水云母、绿泥石、石英等,易溶盐含量较高,由此推断滑体岩土在水的作用下其内部结构以及力学性质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