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重点摘录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8
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用人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以下是劳动法的重点知识总结。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书面协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合同的名称、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2.劳动合同的期限或者工作任务的期限;3.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4.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5.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6.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7.劳动纪律和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变更等事项;8.劳动合同的签订日期和生效日期。
二、工资工资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所应当获得的报酬。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并及时足额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还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三、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的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强制劳动者加班,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加班工资支付。
劳动者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带薪病假、婚假、丧假等休假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限制或者剥夺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
四、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和变更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解除、终止和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六、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仲裁或者诉讼裁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劳动法的重点知识总结。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知识点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 合同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应当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 劳动者应当是年满16周岁的个人,具有劳动能力。
2. 合同内容- 合同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款: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
3. 合同形式-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1. 工作时间- 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天,40小时/周。
- 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且加班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标准。
2. 工资支付- 工资支付应当按时足额,不得无故拖欠。
- 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1. 变更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 变更内容应当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2. 变更程序- 变更协议应当明确变更的条款、生效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 解除条件-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终止条件-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未续签的,合同自然终止。
- 劳动者退休、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合同终止。
3. 解除或终止的通知-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提前通知对方,具体时间根据合同内容和法律规定确定。
五、劳动争议的处理1. 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应当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
2. 调解- 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 仲裁- 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意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诉讼-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特殊保护1.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享有特殊保护。
劳动合同法法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任务】劳动合同法法条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劳动保障,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
第三条【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时间、休假等事项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四条【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劳动者本人签字或者盖章。
劳动合同应当载明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事项。
第五条【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经过双方的自愿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限制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安全保护等必要条件,并支付劳动报酬。
第七条【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履行劳动职责,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工作秩序和劳动合同。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八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满,但劳动者继续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未提出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九条【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拖欠或者未支付劳动报酬。
第十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应当安排合理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但变更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也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解除。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第十三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也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解除。
劳动合同法条款记忆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关于劳动合同法条款的记忆口诀:1. 《合同订立要知晓》一要平等和自愿,协商一致不能少。
二看合同书面签,条款清晰要记牢。
三管工作内容明,地点时间安排好。
四定劳动报酬准,支付方式不能跑。
五约社会保险全,福利保障不可抛。
六讲试用期规定,时长薪资有门道。
七说服务期约束,合法合理才有效。
八论竞业限制严,双方权益要顾到。
九提合同解除规,依法依规不乱套。
十记违约责任清,公平公正维护妙。
2. 《劳动条款心中记》一思合同主体清,单位个人要分明。
二想工作任务详,职责范围不能蒙。
三念工作时间准,加班休假安排精。
四忆劳动报酬稳,按时足额发放行。
五记劳动保护全,安全健康有保证。
六析合同期限定,长短类型要认清。
七顾培训发展机,提升能力向前冲。
八查劳动纪律严,遵规守矩心安宁。
九审解除终止由,合理合法情理中。
十望争议解决法,依法维权路畅通。
3. 《劳动合同细分辨》一瞧合同开头处,双方信息别错误。
二探工作描述清,具体职责要讲通。
三查薪资待遇明,货币形式不糊弄。
四审工作时间准,双休节假都得有。
五看保险福利全,养老医疗不能丢。
六析劳动保护细,安全措施做到位。
七观合同变更规,协商一致再变动。
八思解除条件严,法定理由要符合。
九想终止情形多,到期离职不乱说。
十盼法律责任清,违约赔偿不含糊。
4. 《合同要点轻松记》一论合同形式正,书面签订才作准。
二说必备条款全,缺了一样都不行。
三讲劳动报酬实,工资奖金要分明。
四谈工作条件好,环境设施要达标。
五聊休息休假足,劳逸结合效率高。
六提社会保险重,五险缴纳有依靠。
七看劳动纪律严,遵守规定心不烦。
八想合同期限定,稳定就业有保证。
九思解除程序对,依法依规不能废。
十盼纠纷解决顺,合法渠道把理寻。
5. 《劳动合同法牢记》一要了解用人单位,诚信靠谱是关键。
二得看清合同条款,字字句句仔细研。
三知工作内容详情,轻松应对心不慌。
四晓劳动报酬数额,付出收获成正比。
五明工作时间安排,合理作息身体强。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等方面的书面协议。
2.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等相关条款。
3.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口头、电子邮件等形式订立,但必须确认双方真实意愿。
二、劳动合同的期限与终止1.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
固定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可续订一次,累计不得超过10年。
2.劳动合同可以解雇的情况包括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经营不善等情况。
3.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况包括劳动者提前通知、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期满等情况。
三、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1.劳动报酬应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或双方协商的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
2.劳动报酬应按月支付,并保证支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加班工资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支付。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1.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制度。
2.用人单位应做好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3.劳动者有权利拒绝危险、有害的劳动,以及要求用人单位采取措施保护劳动安全。
五、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但变更需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并保持证据存档。
2.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况包括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调整。
3.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不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对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劳动争议的解决1.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2.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并按照仲裁结果履行义务。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劳动合同法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与终止、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劳动争议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解析一、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1.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但口头协议也具有合同效力。
2.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内容。
3.劳动合同还可以约定试用期、经济补偿、违约责任等事项。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生效:1.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签订,并保留一份给劳动者。
2.劳动合同在签订后立即生效,试用期不应超过六个月。
3.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不能随意解除或变更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包括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解雇、达成协议解除等。
2.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经营情况变更、劳动者退休等。
3.一方违约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经济补偿等。
四、劳动合同的权益保障: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等权益。
2.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享有权利,如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劳动保护要求等。
3.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纪律,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总结起来,《劳动合同法》是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劳动关系、促进就业稳定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生效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双方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依法进行,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强调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关系。
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纪律,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这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讲解,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增强我们的劳动保障意识和知识水平。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知识点《劳动合同法》解读1.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2.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3.法的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4.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5.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6.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7.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8.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人事必知劳动法知识点一、劳动合同1. 劳动合同得签书面的。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就得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呢。
要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那每个月得给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比如说,你在一家公司干了两个月了,还没签合同,那第二个月就应该拿到双倍工资。
这是为了保护咱们劳动者的权益呀。
2. 劳动合同里要包含一些必要的内容,像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等。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要是合同里缺了啥,咱得小心点。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 标准工时制呢,一般是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这是基本的工作时间规定。
不过有些特殊行业或者岗位可能会有不同的安排,但也得符合法律规定哦。
2. 加班是有讲究的。
用人单位要是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要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咱劳动者加班可不能白加呀,得知道自己该拿多少钱。
3. 带薪年休假也是我们的权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不过如果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啦: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三、劳动报酬1. 工资得按时足额发放。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啦。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学习要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呢,我理解这个条例就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好比建房子,劳动合同法是框架,这个实施条例就是里面的一砖一瓦,让整个框架更充实更牢固。
在学习过程中呢,我发现一些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方面的要点很重要。
就比如说试用期的规定,我之前总有误区,以为试用期想定多久就定多久。
其实啊,按照这个条例规定,试用期的长短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来定的。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我总结就是不能瞎定试用期,这都是有法可依的。
那怎么记忆呢,可以这么想,短合同就短试用期,长合同长试用期但是最长也就是六个月,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小袋的零食价格低一些,大袋的价格高一些,都是按比例来的。
这就好记了些。
对了还有个要点,就是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这一块我觉得挺复杂的,有些困惑。
比如说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行为的时候可以解除合同,但是什么算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呢。
我查了些资料和案例,才明白这得看用人单位有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个规定还得合理合法。
像有个公司规定在办公区吸烟三次就算严重违反,他们提前给员工手册里写得清清楚楚的,那如果有员工真的犯了,公司按照这个解除合同就是合法的。
这教会我在理解这个条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的规定来看,不能干巴巴只看法条。
再说到经济补偿的部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验补偿。
我理解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一种保障,人家在你公司付出了时间和劳动,不能说你想撵人就撵人,得给钱补偿。
这一点我常用一个小例子记,就像打车,哪怕没到整公里数,也得按那个标准给钱差不多的道理。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资料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关系,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是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但口头合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同时,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3.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保护、休假等条款。
4.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或一方提前通知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权益。
二、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1.劳动报酬的确定: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报酬的种类和标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
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2.加班和休息:加班工资应按照法定的标准支付,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安排加班,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劳动者有权享受休假,单位应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
三、劳动保护和安全1.工作条件:用人单位应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用品等。
同时,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劳动者权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剥夺、限制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工资薪金、社会保险、休假、妇女权益等。
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1.合同到期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约定期限届满自动终止,可以以书面形式续签。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一方提前通知对方后终止。
2.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因为劳动者提出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双方协商解除等原因终止。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或经济补偿。
3.违约责任:劳动合同一方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违约金等。
五、争议解决1.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进行协商调解,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法基础(知识点整理)1. 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就业关系。
劳动关系的形成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者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两个方面。
2.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假假期等。
3.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到期终止、解除协议、解雇和辞职等。
- 若劳动合同期满,双方没有续签或续签协议,则劳动合同到期终止。
- 若双方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有权在一定条件下解雇劳动者,如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丧失工作能力等。
- 劳动者有权辞职,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劳动报酬的形式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劳动者有权按照法律规定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5. 劳动时间和休假假期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休假假期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期间享受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6. 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
劳动保护包括工作条件保护、劳动安全保护、劳动卫生保护等。
7.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劳动法基础的知识点整理,劳动法还有许多复杂的具体规定和条款,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人士或法律顾问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
1.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注明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
2. 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没有时间限制。
3. 劳动报酬:员工的工资报酬应当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44小时,工作日应当休息一天。
加班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加班费或调休。
5. 劳动保护:雇主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6. 福利待遇:雇主应当向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
7.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雇主或员工在合同期满前协商解除,也可以因为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因为违反劳动法规定而解除。
8. 劳动争议解决: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劳动争议。
- 1 -。
劳动法律法规要点整理一、劳动法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应当平等对待,不得歧视和压迫劳动者。
- 自愿原则:劳动者有权自愿选择工作,雇主不得强迫劳动者从事某项工作。
- 公平原则:雇主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贡献和劳动条件,提供合理薪酬和福利待遇。
- 保护原则: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安全、健康和合理的工作环境,雇主应当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救济措施。
二、劳动合同与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劳动者与雇主之间达成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 劳动报酬: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法律规定,获得的工资、津贴、奖金等报酬。
三、劳动时间与休假- 劳动时间: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 小时工:工时不定的劳动者,其工时超出每日工时或每周工时的部分按比例加付报酬。
- 年假与带薪休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年假休假。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 必须购买:雇主应当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 可选福利:雇主可自愿为劳动者提供其他福利待遇,如住房补贴、交通津贴等。
五、劳动关系调解和争议解决- 调解:劳动关系调解委员会可以协助双方就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 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可通过仲裁、行政诉讼或司法诉讼等方式解决。
六、劳动法违法行为和处罚- 劳动法违法行为:如未支付劳动报酬、超时工作、不提供安全保护等。
- 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的雇主可以处以罚款、停业整顿等措施。
以上为劳动法律法规的要点整理,旨在帮助你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权益,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或法律咨询机构。
劳动合同法解读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
以下是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关键点解读:1. 合同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
2. 试用期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 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工时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5. 加班与加班费: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6.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依法进行。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7.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有过错外,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8. 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9.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 法律责任: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1.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用于规定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 劳动合同应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关键条款。
- 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但建议书面形式以便于维护双方权益。
2. 劳动时间和休假
- 劳动法规定了每周工作时间和工作日的最长工作时间。
- 长时间工作应当享受额外的加班补偿和休息时间。
- 雇主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带薪假期,包括年假、病假、节假日等。
3. 工资和福利
- 员工的工资应当符合最低工资标准,雇主需要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 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资和加班补偿的标准。
- 雇主应当为员工提供合适的福利,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4. 劳动保护和安全
- 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 员工有权享受劳动保护,包括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 雇主还需要遵守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要求,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5. 纠纷解决
- 如果发生劳动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
- 受害的一方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
- 雇主应当遵守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尊重员工的权益。
以上是劳动法的基础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劳动法法规。
学习劳动合同法必备条款的内容的总结劳动合同法,这东西啊,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你得知道哪些条款能真正保护你,哪些能让你少吃亏。
我们都知道,工作不容易,拿工资更不容易,签合同更不容易。
说实话,咱们每天拼命工作,就为了这个工资袋,可这工资袋的安全性得靠一纸合同来保证,不然你辛辛苦苦一年,万一老板一声“走人”,那你可就白忙活了。
所以,合同条款这些东西,不看不行啊。
现在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那些“必备”的条款,让你在签字之前有个心理准备,不然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
最关键的当然是合同的基本信息啦。
没错,不是说只要签字就行,得看看这个合同上写的东西是不是跟你口头上说的对得上。
你们有没有那种情况,老板一说“好啊,试用期三个月”,结果合同一拿到手,哇,写的却是六个月!这种事可不能姑息啊,这就是基本的常识,试用期的时间一定要明确。
如果试用期过了,正式入职,工资、待遇、岗位都要有明确的写法。
要知道,这些小细节可是决定你能不能安安心心拿到工资的关键!再说说工作内容和岗位吧。
这可不是小事儿,记得有个朋友,刚入职那会儿觉得挺好,结果工作内容天天都在变动,跑前跑后,什么活儿都干,搞得他自己都晕了。
后来一看合同,工作内容根本没写清楚!你看,这就是个大问题。
所以,合同里得把你每天干啥活都写得明明白白。
不能让老板说“你就是做这个”,然后你一看“这个”变成了十个“这个”,自己就被“无限拓展”了工作量,最后结果就是身心俱疲。
然后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工资和支付方式。
工资嘛,每个月的数目就得写清楚,别到时候一问老板,老板说:“哦,你的工资是按照考核来的嘛,表现好就多发点。
”这可不行!你得把这个工资标准写死,啥时候发,发多少,都是明明白白的,发迟了,违约责任该怎么赔偿也要明确。
尤其是奖金、加班费这些,有些老板特别喜欢“模糊地带”,拖拖拉拉一不小心就让你亏了。
记住,劳动合同不仅仅是保障你按时拿到工资的工具,还是老板违约时,法律用来捉拿他们的“神兵利器”。
《劳动合同法》知识点总结⼀、劳动合同概述1.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称为:劳动契约、劳动协议。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确⽴劳动关系,明确双⽅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特点(1)从属性合同(2)继续性合同(3)不完全合同(4)关系性合同(5)符合合同3.基于期限对劳动合同的分类【《劳动合同法》第⼗⼆条】(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条】概念:是指⽤⼈单位与劳动者明确约定合同终⽌时间的劳动合同。
优点:灵活、应变能⼒强缺点:容易导致劳动合同短期化(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概念:⼜称为不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确定终⽌时间,或者没有明确约定终⽌时间的劳动合同。
优点:有利于劳动者实现⻓期稳定职业,专研业务技术。
缺点:在⼀定程度上限制了⽤⼈单位的⽤⼈⾃主权。
应当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①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作满⼗年的;②⽤⼈单位初次实⾏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作满⼗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年的;③连续订⽴⼆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意:第⼀次应按08年1⽉1⽇后新签订的)(3)以完成⼀定⼯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五条】概念:是指⽤⼈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4.劳动规章制度概念:⼜称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指⽤⼈单位依法制订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合进⾏劳动管理的规则。
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区别1、制定要求不同。
劳动规章制度:制定是⽤⼈单位单⽅法律⾏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由劳动关系双⽅当事⼈或团体的双⽅法律⾏为。
2、内容指向不同。
集体合同与规章制度的事项⼀般来说都是适⽤企业和全体劳动者之间的事项;劳动合同中的内容是企业与单个劳动者约定的事项。
3、实施⽅式不同。
规章制度:实施主要靠企业通过奖励和惩罚两种⼿段来落实;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主要靠协议的约束⼒来确保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