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MATLAB设计与实现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LMS算法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的仿真研究概要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噪声干扰,对于一些噪声严重的环境,我们需要使用噪声抵消技术来提高信号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并通过仿真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估和验证。
关键词:LMS算法,自适应,噪声抵消,信号质量1.引言噪声是一种对信号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噪声抵消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
LM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它通过不断调整滤波器系数来最小化误差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平方差,从而实现噪声抵消的目的。
本文基于LMS算法,设计了一个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评估。
2.系统模型我们考虑一个包含输入信号、噪声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噪声抵消系统。
输入信号经过噪声干扰后得到输出信号,我们需要通过自适应滤波器来估计噪声信号,然后将其从输出信号中剔除。
系统模型可以表示如下:y(n)=s(n)+d(n)其中,y(n)为输出信号,s(n)为输入信号,d(n)为噪声信号。
3.LMS算法原理LMS算法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来最小化估计误差。
算法的迭代过程如下:-初始化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为0。
-通过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输出信号。
-根据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之间的误差来更新滤波器系数。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收敛。
4.仿真实验我们使用MATLAB软件来进行仿真实验。
首先,我们生成一个包含噪声干扰的输入信号,并设定期望信号为输入信号本身。
然后,根据LMS算法的迭代过程,不断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
最后,比较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之间的误差,评估噪声抵消系统的性能。
5.仿真结果分析通过比较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的误差,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
通过调整LMS算法的参数,如步长和滤波器长度等,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性能。
在本文的仿真实验中,我们发现当步长设置为0.01,滤波器长度为100时,系统的性能最佳。
自适应噪声抵消LMS 算法Matlab 仿真传统的宽带信号中抑制正弦干扰的方法是采用陷波器(notch filter),为此我们需要精确知道干扰正弦的频率.然而当干扰正弦频率是缓慢变化时,且选频率特性要求十分尖锐时,则最好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的方法.下图是用一个二阶FIR 的LMS 自适应滤波器消除正弦干扰的一个方案。
1) 借助MATLAB 画出误差性能曲面和误差性能曲面的等值曲线; 2) 写出最陡下降法, LMS 算法的计算公式(δ=0.4);3) 用MATLAB 产生方差为0.05,均值为0白噪音S(n),并画出其中一次实现的波形据2)中的公式,并利用3)中产生的S(n),在1)中的误差性能曲面的等值曲n 的值曲线上叠加画出LMS 法时100情况确定,一般选取足够大以使算法达到基)(n y 宽带信号+正弦干扰0()()()y n S n N n =+图;4) 根线上叠加画出采用最陡下降法, LMS 法时H(n)的在叠代过程中的轨迹曲线。
5)用MATLAB 计算并画出LMS 法时 随时间变化曲线(对 应S(n)的某一次的一次实现)和e(n)波形;某一次实现的结果并不能从统计的角度反映实验的结果的正确性,为得到具有统计特性的实验结果,可用足够多次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结果。
用MATLAB 计算并画出LMS 法时J(n)的100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随时间n 的变化曲线。
6)用MATLAB 计算并在1)中的误差性能曲面的等次实验中的H(n)的平均值的轨迹曲线;(在实验中n=1,,…..N,N 的取值根据实验本收敛)01(),(0)0.052()sin(16102()sin()16ss S n r N n n N n n πππ==+是均匀分布的白噪音不相关和)(),()(10n N n N n S)(n x x 1()())(n e n N n =1、用Matlab画误差性能曲面和误差性能曲面的等值曲线的程序如下:[h0,h1] = meshgrid(-2:0.1:4 , -4:0.1:2);J=0.55+h0.*h0+h1.*h1+2*cos(pi/8)*h1.*h0-sqrt(2)*h0*cos(pi/10)-sqrt(2)*h1*cos(9*pi/40);echo on;v=0:0.1:2;%axis([-4 4 -4 4 0 100]);figure(1);%误差曲面surf(h0,h1,J);xlabel('h0');ylabel('h1');title('误差性能曲面');figure(2);contour(h0,h1,J,v); %等值曲线xlabel('h0');ylabel('h1');title('误差性能曲面等值曲线');运行结果如下图示:2、①最陡下降法计算公式:)(n 21)()1(H G V n H n δ−=+ 其中δ取0.4,H(0)=[3 -4],T ⎟⎠⎞⎜⎝⎛+=⎟⎠⎞⎜⎝⎛−⎥⎦⎤⎢⎣⎡⎟⎠⎞⎜⎝⎛+==⎟⎠⎞⎜⎝⎛−⎟⎠⎞⎜⎝⎛=⎥⎦⎤⎢⎣⎡−⎥⎦⎤⎢⎣⎡⎥⎦⎤⎢⎣⎡=−=∑∑==1016k 2cos 2116)(2sin 210162sin 2161)(r 16k2cos 16)(2sin 2162sin 2161)(r )1()0(2)()()0()1()1()0(22)(2)(V 15015010G ππππππππi yx i xx yx yx xx xx xx xx yxxx k i i k k i i k r r n h n h r r r r r n H R n 而故⎥⎦⎤⎢⎣⎡−−=⎥⎦⎤⎢⎣⎡−⎥⎦⎤⎢⎣⎡⎥⎦⎤⎢⎣⎡=5320.37362.2)0(5377.06725.02)()(19239.09239.012)(10G G V n h n h n V②LMS 算法计算公式:,...2,1,0),1()1()()1()1()()1()1(e =+++=++−+=+n n X n e n H n H n X n H n y n T δ其中δ取0.4。
主题:主动噪声控制算法matlab代码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噪声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危害。
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影响,人们提出了许多噪声控制的方法和算法。
其中,主动噪音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射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波来抵消噪声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主动噪声控制算法的原理以及利用Matlab实现该算法的代码。
2. 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原理主动噪声控制算法是通过利用声波的干涉原理,即通过发射一个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波来抵消噪声。
其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描述:(1)检测噪声信号:首先需要利用麦克风等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的噪声信号。
(2)信号处理:将检测到的噪声信号进行采样和数字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和操作。
(3)噪声信号相位反转:根据检测到的噪声信号,计算出与其相位相反的声音波,并根据该声音波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4)发射相位相反的声音波:利用扬声器等输出设备发射相位与噪声相反的声音波,使其与噪声相遇时发生干涉,从而达到抵消噪声的效果。
3. 主动噪声控制算法Matlab代码实现下面将介绍如何利用Matlab实现主动噪声控制算法的代码。
我们需要定义一些变量和参数,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计算和操作。
具体代码如下:```matlabfs = xxx; 采样频率f = 1000; 噪声频率t = 0:1/fs:1-1/fs; 时间序列y = sin(2*pi*f*t); 噪声信号```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噪声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和操作。
具体代码如下:```matlabn = length(y); 信号长度Y = fft(y,n); 进行傅里叶变换f = (0:n-1)*(fs/n); 变换后的频率序列power = abs(Y).^2/n; 计算能量谱```我们可以根据上面计算得到的能量谱,计算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波,并根据该声音波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具体代码如下:```matlabanti_phase = -y; 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波control_signal = anti_phase * k; 生成控制信号```我们利用扬声器等输出设备发射相位与噪声相反的声音波,以实现抵消噪声的效果。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研究摘要任何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消除和抑制噪声是多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噪声抑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被动噪声抑制和主动噪声抑制。
随着控制系统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主动噪声抑制技术开始以自适应为主要研究方向。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是基于自适应滤波原理的一种扩展,它能从被噪声干扰的环境中检测和提取有用信号,抑制或衰减噪声干扰,提高信号传递和接收的信噪比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主动噪声抑制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对自适应算法中的最小均方算法和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分析了他们的收敛特性及各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对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
应用MATLAB软件,对自适应算法在噪声对消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各类不同参数和不同输入信号,分析比较了各种情况下的滤波器收敛速度、稳态误差和各算法的优缺点;并完成了语音信号的噪声消除实例。
在理论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完成了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方案的设计:基于DSP芯片实现NLMS算法的噪声抵消器。
采用德州仪器公司的定点DSP芯片TMS320C5402,设计了系统的外围接口电路;在集成开发环境Code Composer中,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进行编程设计,实现了自适应滤波功能,并对其在噪声抑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缺点,在收敛速度和收敛性能上都有所改善,解决了梯度噪声放大问题;同时相比RLS算法减小了运算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噪声消除;自适应算法;MATLAB;DSPAbstractAll systems will be influenced by noise, How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noise is one of hot subjects for years. Noise suppression is classified into two classes: Passive Noise Control and Active Noise Contro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ystem theory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ctive Noise Control puts concentration on adaptation. The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system develops from the adaptive filtering system. 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ignal by picking up and detecting the useful signal or canceling noise in the environment which was interfered by noise. The paper studied the Active Noise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filter approach.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principle of adaptive filter,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Least Mean Square and Least Squares are researched deeply. They are important algorithms of adaptive filter. The ratiocinative process and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s is given. Parameter effects on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MATLAB platform,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adaptive algorithms in noise cancelling, analysis of convergence rate and steady state error results are given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ccordingly, merits of the different algorithms are discussed; and as an example ,the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is introduced.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simulation, high performance implementation of adaptive filter are achieved in the paper: Noise canceller using NLMS algorithms is designed based on DSP. In the DSP implementation, a type of DSP processors is used. It is TMS320C54x processor produced by TI Corp. Peripheral interface circuit is designed. C language and assembling language is used for program. The method has advantage on rate and performance of convergence compare with LMS; and has advantage on calculation quantity compare with RLS.Key Words: Noise cancelling; Adaptive algorithm; MATLAB; DSP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matlab自适应谱加权滤波器
自适应谱加权滤波器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用于去除信号中的噪声。
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号的频谱特性,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不同的加权处理,从而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matlab自适应谱加权滤波器的实现过程:
1. 读取信号数据
首先,需要读取需要处理的信号数据。
可以使用matlab中的load函数或者wavread函数读取音频文件,也可以使用matlab中的randn函数生成随机噪声信号。
2. 计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使用matlab中的pwelch函数或者periodogram函数计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功率谱密度是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情况,可以用来判断信号中噪声的频率分布情况。
3. 计算加权系数
根据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计算不同频率上的加权系数。
一般来说,噪声在高频段的能量较大,因此可以对高频段的信号进行更强的加权处理。
可以使用matlab 中的fir1函数或者fdesign.arbmag函数设计加权系数滤波器。
4. 进行滤波处理
将加权系数应用到信号上,进行滤波处理。
可以使用matlab中的filter函数或者conv函数进行滤波处理。
5. 输出处理结果
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文件或者播放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或者使用。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matlab自适应谱加权滤波器的实现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对滤波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基于MATLAB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设计与实现
徐梅花;王福明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阐述了自适应噪声抵消(ANC)技术的基本原理,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设计了自适应噪声抵消器;在对自适应滤波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核心--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在MATLAB中的Simulink下,建立了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地从噪声中恢复出原始信号.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给出了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选取参考信号的要求.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徐梅花;王福明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太原,030051;中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太原,0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4
【相关文献】
1.基于MATLAB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设计及应用研究 [J], 肖尚辉;高曾辉;黄邦菊
2.基于MATLAB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设计 [J], 马令坤;程林波
3.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MATLAB设计与实现 [J], 成利香;张桂新
4.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手语识别翻译器设计与实现——评《机器人学、机器视觉与控制:MATLAB算法基础》 [J], 花有清
5.基于MATLAB和FPGA的DDS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J], 李奇;黄大胜;李倩;缪露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年11月第”期危子测斌ELECTRoNICTEsTNov.2009No.1/基于M棚,AB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设计与实现徐梅花,王福明(中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太原030051)摘要:阐述了自适应噪声抵消(ANC)技术的基本原理,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设计了自适应噪声抵消器;在对自适应滤波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核心——I。
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在MATLAB中的Simulink下,建立了自适应噪卢抵消器的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地从噪声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给出了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选取参考信号的要求。
关键词:自适应滤波;噪声抵消;LMS;MATI。
AB仿真中图分类号:TN911.4文献标识码:ADesignandrealizationofadaptivenoisecancellerbasedonMATLABXuMeihua,WangFuming(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InformationCenterofNorthUniversityofChina。
Taiyuan030051.China)Abstract:ThispaperelaboratedthebasictheoryofAdaptivenoisecancellationtechnology(ANC),designedAdaptivenoisecancellerbasedonadaptivefilter;Afterstudyingtherelatedtheoryofadaptivefilter,thecoreofadaptivenoisecaneeller-LMSadaptivefilteringalgorithmisresearchedemphatically.UndertheSimulinkofMATI。
实施报告题目:用MATLAB去除音频中的噪音学号: 12121021 姓名:任课教师:联系方式:2014年2月5日第一局部理论自学容阐述5.5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那么对于理想低通滤波器而言,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能设计出接近理想特性的滤波器。
虽然理想低通滤波器在实际中是不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希望找到一种区分可实现性与不可实现性的标准,这就是佩利-维纳〔Paley-Wiener〕准那么。
由佩利-维纳准那么给出了,一个网络幅度函数物理可实现的必要条件,但绝非充要条件。
物理可实现性在文献中有不同定义方法,这里采用最低限度的定义把物理可实现性系统和不可实现系统区分开来。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物理可实现系统在鼓励参加之前是不可能有响应输出的,这称为因果条件。
这个条件在时域里的表述为:物理可实现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必须是有起因的,即。
从频域来看,如果幅度函数满足平方可积条件,即,佩利和维纳证明了对于幅度函数物理可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它被称为佩利-维纳准那么。
关于这个准那么的推导及更详细的容,与本课程的联系不紧,在此我们只讨论由这个准那么得到的一些推论。
1.幅度函数在某些离散频率处可以是零,但在一个有限频带不能为零。
这是因为,假设在某个频带都有,那么,从而不能满足为佩利-维纳准那么,系统是非因果的。
2.幅度特性不能有过大的总衰减。
由佩利-维纳准那么可以看出,幅度函数不能比指数函数衰减的还要快,即是允许的,而是不可实现的。
3.尽管理想滤波器是不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任意逼近其特性。
因此有关理想滤波器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在实际电路中,不能实现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矩形振幅特性,我们只能近似得到,但所需要的电路元件随着逼近程度的增加而增多的。
一个准确的近似,在理论上需要无限多个元件,于是滤波器的相移常数变为无限大,从而输出脉冲的振幅出现在无限延时以后,所以响应曲线的振荡衰减局部不会在以前出现。
我们注意到,佩利-维纳准那么只是就幅度函数特性提出了系统可实现性的必要要求,而没有给出相位方面的要求。
目录1 引言 (3)1.1研究课题的意义 (3)1.2 噪声产生器的研究现状 (4)1.3 选题的研究内容 (4)1.4 MATLAB 仿真软件介绍 (5)2 基本原理 (6)2.1 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6)2.2 m序列 (7)3 系统设计 (9)3.1 模型建立及主要模块设计 (9)3.2 主要模块设计 (10)3.3仿真结果及分析 (15)3.4不同噪声产生器波形比较 (17)4 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18)5 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1)噪声产生器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噪声带宽为1.5MHz摘要在分析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时,常用高斯白噪声作为通信信道中的噪声模型,由它给出具有所要求的统计特性,并且可以随意控制其强度,以便得到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系统性能。
因为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热噪声近似为白噪声,且热噪声的取值恰好服从高斯分布。
实际信道或滤波器的带宽存在一定限制,白噪声通过后,其结果为带限噪声,若其谱密度在通带范围内仍具有白色特性,则称其为带限白噪声。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仿真噪声产生器。
利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的m序列模拟高斯白噪声,调制频率搬移到10MHz后,送入一带宽为1.5MHz的带通滤波器,得到带宽为1.5MHz的带限白噪声,示波器上观察该噪声波形,并观察其频谱,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种不同带宽噪声的波形和性能。
通过仿真结果表明,通过Simulink中m序列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有很好的噪声特性。
关键词噪声产生器;带限白噪声;matlab/Simulink;m序列1 引言噪声并不如我们平日所认为的那样是无用的有害的,比如白噪声并非“噪音”, 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频率,就像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类似风吹过通过树木、瀑布、广播或静态海洋草地。
白噪声可构成整个光谱频率,人类的耳朵可以听到。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声音和噪声干扰,如轿车鸣喇叭、狗叫声、邻居吵架、警报器报警声等。
福建电脑2006年第1期一种基于MATLAB的ANFIS自适应消噪设计王保峰1石春和1王忠强2(1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2济南军区海防部队雷达站山东威海264200)【摘要】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ANFIS自适应消噪技术,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很好地抑制噪声,从而获得清晰的话音数据信号。
【关键词】自适应消噪;模糊;神经网络1原理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消噪去扰。
在信号处理和控制中,测量信号往往带有噪声。
当噪声源可以测量或满足一定的假设(如白噪声)时,对噪声信号的建模是消除噪声、提高测量数据精度的有效方法。
图1叠加了噪声的测量过程I为待测信号,N为噪声源,D叠加道测量信号M中的噪声信号。
D和N之间满足非线性映射关系f,即D(k)=f(N(k),N(k-1),...)M(k)=I(k)+D(k)=I(k)+f(N(k),N(k-1),...)为了从M中消除D的影响,对测量信号的滤波是一种可能采取的方法,但当I与D的频谱存在严重交叠时,采取频域滤波方法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
在可以获得噪声源N的条件下,对噪声非线性特性进行建模是消除噪声影响一种有效的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非线性映射和学习能力能够用于噪声信号的非线性建模。
在进行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训练之前,必须获得噪声非线性特性的输入输出数据对(N(k),D(k)),但期望输出D(k)一般无法获得,为此需要采用测量输出M(k)作为期望输出来对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行训练。
M(k)是在D(k)的基础上叠加了输入信号I(k)获得的输出,当I(k)是零均值的信号且与噪声信号不相关时,利用M(k)代替D(k)将可以完成对噪声非线性特性的建模。
另外,在利用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对噪声非线性特性进行建模时的另一个假设是噪声非线性特性的阶次是已知的,即非线性映射关系D(k)=f(N(k),N(k-1),...)中的N(k),N(k-1),...是有限的已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