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的CFD模型实验与现场测试实验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4.49 KB
- 文档页数:4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高大空间气流组织分布、预测不同设计方案的空调效果一直是工程设计人员的难题。
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度化以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发展,应用CFD技术模拟预测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热舒适以及优化设计方案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采用CFD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大空间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与气流组织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以期研究结果能对实际空调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价值。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大型公共建筑的高大中庭分层空调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的实际尺寸及空调设计参数,建立分层空调设计方案下的计算模型,采用PHOENICS软件对分层空调设计方案下的热舒适性和气流组织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模拟计算运用k -ε两方程紊流模型与SIMPLE算法,近壁区采用壁面函数法考虑墙壁边界条件。
其次,对高大中庭的气流组织评价展开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高大中庭类建筑气流组织的评价方法。
本文针对夏季分层空调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气流组织分布特性,并对不同工况下温度场、速度场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针对冬季工况探讨了送风角度、送风速度、送风温差、送风间距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验证CFD方法模拟研究的可靠性,对于所研究的高大中庭进行了现场实验测试,并在测试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作对比,以期能够表明CFD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1.送风速度的大小对形成稳定的气流隔断面有重要影响,当送风速度在4~4.5m/s时才能够形成稳定的气流隔断面,有效防止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对流。
2.顶部排风对于降低非空调区的温度效果明显,有利于减小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传热量,节能效果显著;可是排风量太大会加强空调区与非空调区的热对流,反而会造成能量浪费,对于此类高大中庭,排风比宜控制在30%左右。
高大空间建筑空调气流CFD模拟研究
董玉平;由世俊;汪洪军;张子平;任晓芬
【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0)003
【摘要】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复杂,初投资昂贵,在设计时有必要对其设计方案、气流组织、舒适性等加以模拟预测.本文就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扩建工程B展厅现状空调方案用Fluent公司推出的专业软件Airpak2.1对其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与气流组织进行模拟研究.该研究为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模拟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性等提供了方法及理论依据.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董玉平;由世俊;汪洪军;张子平;任晓芬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300072;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1
【相关文献】
1.分层空调气流组织的CFD模拟研究 [J], 江海斌;宋新南;张国芳;陈海林
2.北京汽车博物馆空调气流组织的CFD模拟研究 [J], 曾源;韩兆强;胡宁
3.体育馆空调气流组织的CFD模拟研究 [J], 张欢;杨尚一;由世俊;周国民
4.深埋地下维护结构空调房间气流组织CFD模拟研究 [J], 蔡亮亮;杨军;吴兴平;欧阳钰山;罗春成
5.高大空间建筑分层空调CFD模拟研究 [J], 董玉平;由世俊;叶天震;王海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刷车间高大厂房气流组织CFD优化研究印刷车间高大厂房气流组织CFD优化研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工厂的建筑形态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
其中,印刷厂房的建筑规模往往较大,空间分布较为开阔,存在着空气流动的复杂性问题。
如何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进行气流组织优化,成为了实际问题中的难点。
本文将从印刷车间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车间区域空气流动的优化问题进行讨论。
一、印刷车间空气流动分析印刷厂房一般采用开放式布局,因此室内外气流交换较为频繁。
为了保证室内卫生、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以及工人的舒适性,印刷车间内部的空气流动必须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在印刷车间内,由于印刷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存在,空气流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印刷机械设备产生的热量和废气会使得车间内部空气呈现出复杂而不稳定的流动形态。
这不仅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同时还可能引起室内异味和噪声污染等问题。
从传统的经验角度出发,人们可能会认为在印刷车间内部加装空调或者空气净化装置,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环境问题。
但事实上,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加装空调设备会大大增加工厂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其次,空调设备对于印刷生产的恒温、恒湿要求较高,若无法持续保持外部温度、湿度变化的稳定,实际运行效果将不尽理想。
除此之外,空调设备对于工厂内部定向流动的控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一类问题,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技术,对车间气流组织进行优化设计,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二、印刷车间气流组织的CFD模拟分析将印刷车间内部的气流组织进行CFD模拟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车间内部的气流质量和工作环境,降低机器设备的故障率。
具体模拟步骤如下所示:1.建立数值模型CFD模拟技术需要建立数值模型,对车间空气流动进行定量分析。
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准确获得车间的实际物理几何形态,包括车间内部各种机器设备、管道、通风口、门窗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几何参数和位置。
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空调气流组织CFD分析
郑中平
【期刊名称】《洁净与空调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采用CFD方法,对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空调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气流组织(复合型置换通风、喷口送风)进行计算,并分析两种气流组织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应用PPD、PMV及空气龄等评价其舒适性和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置换通风能够为高大空间工业厂房提供一个较好的热舒适性环境,并能提高车间内空气品质.
【总页数】6页(P33-38)
【作者】郑中平
【作者单位】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某高大空间海洋乐园的通风空调的CFD分析 [J], 李沁; 陈晓春
2.高大空间建筑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J], 刘海燕; 周前; 宋艳苹; 靳俊杰; 赵鹤源
3.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优化研究与应用 [J], 王永全
4.某高大空间开放式办公区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J], 龚思越
5.某高大空间开放式办公区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J], 龚思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前海自贸区某超高层办公大堂精装修空调气流组织CFD模拟分析梁广林发布时间:2021-09-22T06:22:35.70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8期作者:梁广林何志山江亚楠[导读] 本文结合深圳工程项目实例,利用CFD对挑空大堂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以验证高大空间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是否满足室内所需要的空调效果。
深圳市镒铭机电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深圳 518040摘要:本文结合深圳工程项目实例,利用CFD对挑空大堂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以验证高大空间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是否满足室内所需要的空调效果。
关键词大空间气流组织 CFD模拟 CF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ir-conditioning air distribution in a super high-rise office lobby in Shenzhen Qianhai Free Trade Zone By Liang guanglin,He zhishan,Jiang yan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Shenzhen project example,uses CF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airflow organization of the empty lobby to verify whether the airflow organization of the upper air supply and the lower return air in the tall space can meet the indoor air-conditioning effect. [Keywords] high-rise office,air distribution,CFD simulation一.引言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房间的空调效果和空调系统的能耗。
高大空间展览温室自然通风CFD模型构建彭淑英; 缪智昕【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四川)》》【年(卷),期】2019(033)005【总页数】8页(P542-549)【关键词】展览温室;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作者】彭淑英; 缪智昕【作者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CFD是解析建筑环境工学中的各种问题和环境设计的强有力的工具[1]。
近几年CFD技术在设施园艺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温室微气候模拟方面。
它以流体质量、动量和能量三大守恒方程为数值计算的理论依据,结合流体湍流模型对温室内气流模式和温湿度、浓度等因子的空间分布进行二维或三维模拟和预测,并将结果可视化;可以灵活地设定模拟因素的可变及不变;对一些可变因素,如外界气候条件,温室类型及尺寸等,可以任意进行变换。
其它的研究方法需要完美的试验设计,精密的仪器及准确的测量才能得到可信的结果,CFD方法则能节省时间、劳动力及花费[2]。
自然通风是利用温室内外温差与风力作用造成室内外空气压差,而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以排除室内余热余湿以及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的技术措施。
这种通风方式基本上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动力能源。
尽管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建筑热湿环境多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如何通过合理设计进出风口的位置、面积来改善高大空间热湿环境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CFD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利用CFD方法可以预测高大空间的温湿度场从而进一步优化改善其热湿环境。
本文拟采用CFD方法数值模拟某高大空间展览温室自然通风的温湿度场,并采集了现场测试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该展览温室为江苏省连云港蔷薇湖生态保护区展览温室,位于东经118.24°,北纬33.59°。
温室有3个圆形组成,总面积为5225.6m2。
温室左侧圆顶地面半径为30m,高22m;中间圆顶地面半径为20m,高16m;右侧圆顶地面半径为22m,高19m;中间圆顶地面圆心与左侧圆顶地面圆心相距37.992m,两圆心连线与正南方向夹角为25.18°,右侧圆顶地面圆心与中间圆顶地面圆心相距34.61m,与正南方向夹角为87.97°。
某综合体项目办公大堂空调气流组织的CFD模拟分析摘要:高大空间建筑有体积大、空调负荷大、能源消耗量大、对空调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其气流组织方式和空调节能问题尤显重要。
有效地通风和合理的气流组织对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保证实现健康建筑、健康舒适性空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做好大空间内气流组织的CFD模拟分析,可以从人员舒适性角度考虑风口布置的合理性,满足大空间档次提升需求。
同时可在室内精装设计阶段作为风口布置参考。
关键词:高大空间;气流组织 CFD模拟分析;速度场;温度场引言: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通风空调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空调房间内,气流组织是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室内空调效果,是关系着房间工作区的温度、湿度基数、精度及区域温差、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及清洁程度和人们舒适感的重要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利用CFD技术对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和研究,从而了解由空调通风所形成的室内空气速度场、温度场、湿度场以及有害物浓度场等的分布情况,以制定出最佳的气流组织方案。
本文以南宁某综合体项目办公大堂为例,对设计的空调送回风系统进行CFD模拟分析。
一、CFD技术简介室内气流组织,是指一定的送风口形式和送风参数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
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有:侧送侧回、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上回等。
影响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主要因素是入口风速、进风口的位置、进回风口的相对位置等。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加上实际工程中具体条件的多样性,因此难于用简单的理论或经验表达式来综合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空间气流分布计算方面较多采用CFD技术进行模拟分析。
CFD是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简称,是流体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从计算方法出发,利用计算机快速的计算能力得到流体控制方程的近似解。
运用CFD技术进行建筑通风空调设计的探索【摘要】针对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设计的问题,目前,暖通界的主要研究手段是用CFD技术进行气流数值分析与模型实验相结合。
由于气流数值分析能够考虑室内的各种可能的内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因而它能全面地反映室内的气流分布情况,从而便于发现最优的气流组织方案;模拟实验则主要用来对重要的数据进行验证,或者进行必要的修正。
本文就运用CFD技术进行建筑通风空调的设计进行了探索,以期和同仁共探讨。
【关键词】CFD技术;通风空调;通风设计;建筑通风1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建筑内的通风空调设计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运用用CFD技术改进室内通风、空调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一个必然趋势。
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国内外相关专业人员(包括环境科学和暖通空调等领域人员)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CFD(ComputationFluid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求解流体流动的各种守恒控制偏微分方程组的技术。
即在工程设计中,首先建立数值模型,然后从计算实验中获得数据的技术。
它涉及流体力学,尤其是湍流力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图形处理等多种学科。
这种技术允许工程师去研究不同物理条件(有些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不能获得或是难以获得的)下的不同模型配置,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获得结果,可极大的缩短研究时间,降低研究成本。
日本是另一个使用CFD技术较成功的国家。
数值模拟技术在日本建筑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主要用于建筑热负荷计算法的开发,以后逐渐应用到动态热负荷数值模拟,此后开发了气流数值解析的CFD,并进入实用阶段。
日本的一些较大型的建筑承包公司、空调设备施工公司、设计单位和厂家都不同程度的使用CFD技术,包括产品制造、产品性能的检验、空调系统的设计等。
2.运用CFD技术进行通风空调的设计目前,我国暖通行业的CFD研究正逐渐起步,许多暖通领域的专家对CFD的应用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涉及空调、通风设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问题大空间建筑指的是顶棚高、容积大的建筑,如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剧院等,这类建筑的空调系统控制的环境范围大,气流复杂,人员变化大,容易出现温度分层、上下温度梯度大的现象。
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模拟及优化分析宣湟;丁剑红;曹毅然【摘要】以上海市某新建大空间项目为例,结合CFD模拟技术,对室内看台区的制冷系统气流设计进行方案比选和优化分析.项目最终选定的"座椅送风+局部上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了常规空调模式送风效率低、温度控制能力弱的问题,也优化了普通座椅送风方式下,局部走道和连廊区域热舒适性差的弊端.本研究内容对于利用CFD模拟技术对大空间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设计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期刊名称】《住宅科技》【年(卷),期】2017(037)002【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大空间建筑;CFD;气流组织;节能【作者】宣湟;丁剑红;曹毅然【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伊尔姆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第一事业部【正文语种】中文建筑节能是国家实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空间建筑制冷能耗巨大,特别是其中的风机能耗,节能潜力很大,是建筑节能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大空间建筑的气流组织设计一直是制冷系统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空调设计方法在该类型建筑中受到挑战。
以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制冷系统气流组织设计中去,通过准确的建模和模拟计算,较高精度地定量分析不同设计方案的预期实施效果,从而进行方案比选和优化,不仅确保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还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
在以剧场为代表的大空间公共建筑中,CFD模拟技术的作用尤为突出,对于解决大空间公共建筑典型的上热下冷温度分层问题和提高制冷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上海市某新建大空间项目为例,结合CFD模拟技术,对室内看台区的制冷系统气流进行方案比选和优化,并最终得到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1.1 项目概况上海市某新建大空间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6hm2,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
项目的核心部分是一座可容纳1 500人的高级室内剧场。
大空间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设计应用摘要:本文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cfd)理论,利用基于控制体积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大空间区域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比较分析冬、夏两个季节的设备余压、送风风速以及送风角度等参数,获得优化的空调设计条件:选用机外余压为120pa的vrv空调室内机,风量、风速在一定范围内可调,采用可调式球型喷口作为送风风口,百叶风口作为回风口,侧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关键词:vrv空调系统;气流组织;cfd;数值模拟;射流1 引言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大空间在建筑物内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大空间的室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空间内的气流组织形式决定了空调区人员的舒适性以及空调能耗的多少,因此各种气流组织形式在高大空间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讨论。
李琳等对分层空调、置换通风、地板送风以及碰撞射流等四种形式作了相应分析和比较[1~6]。
为了评价空气入流条件对空气流动情况的影响,赵彬等提出应用于空气流动数值模拟的风口模型新思路[7];罗卓英等应用n点风口模型模拟百叶风口在空调房间内的影响[8];任荣等比较了喷口风口和喷口加二次气流送风形式对冬季分层空调的影响[9]。
本文以江苏淮安玖珑湾商务中心销售大厅作为研究对象(图1),借助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最优的空调设计条件。
2 项目概况江苏省淮安市玖珑湾项目商务中心,总建筑面积5979.22平方米,建筑高度18.4米,共3层高,属于一类公共建筑。
主要功能包括销售大厅、餐饮、恒温游泳池、运动健身区、展厅等。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使用时间以及业态管理方式的不同,结合当地不同季节的冷、热需求特点,以及空调系统布置位置的局限,选用变制冷剂流量(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vrv)空调系统,进行夏季供冷,冬季供暖。
由于业主装修的方案,限制该空间只能使用侧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故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进行辅助分析,帮助解决暖通设计中设备机外余压、风口选型、风口出流速度及出流角度等参数问题。
超大空间气流组织CFD模拟
宋岩;钟如军;孟繁宇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4)005
【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专业软件Fluent 6.0就某超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送风速度,送、回风方式及送风口大小对超大空间气流组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送风速度为10 m/s时,中间送风、顶部回风的方式适合于该超大空间,为最佳的气流组织方案.
【总页数】4页(P293-296)
【作者】宋岩;钟如军;孟繁宇
【作者单位】信泰珂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036;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铁路局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哈尔滨,15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54
【相关文献】
1.基于CFD对超大型场馆气流组织仿真的优化设置和分析 [J], 陈晓文;汤毅;卢佳华;许光明
2.体育训练馆高大空间气流组织CFD模拟研究 [J], 张海舟;侯赟n;陈伟能
3.几种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气流组织形式及热舒适性的CFD模拟研究 [J], 姚赛
4.大万山岛海水抽蓄电站主厂房气流组织CFD数值模拟分析 [J], 向正林;沈玉妹;
肖益民
5.基于CFD技术的长条形展厅侧送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J], 费良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体育馆室内气流组织CFD模拟研究
对于体育馆类高大空间建筑,常规设计方法不能准确评估其气流组织方案的优劣。
本文以绍兴县体育馆为研究对象,使用CFD软件PHOENICS建立该体育馆的数值模型,并对其空调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夏季、冬季工况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空调系统的实际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本体育馆的比赛大厅共设有两套空调系统。
其中比赛区域设有集中空调系统以同时满足篮、排球等大球及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运动的需要。
看台设活动与固定座椅,观众区采用台阶处风口送风,上回风的集中空调系统。
体育馆建筑空间大,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及气流组织设计要求较高,且当小球运动时对风速要求很严格。
而我们的空调设计能否满足以上条件?实际使用的效果如何?这就需要我们对设计图纸做个“预知”。
通过对比赛区域及观众席固定座椅处的空调系统进行冬﹑夏季的室内温﹑湿度及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气流组织效果,同时能够得到室内典型断面的空气流速、温度及含湿量分布图。
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找到对气流组织设计的优化方案,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对体育馆内采用分区送风的气流组织,既能满足比赛区的设计要求,又可以满足观众的舒适性要求。
(2)对夏季工况的模拟结果分析,体育馆比赛区的气流速度能满足篮球、排球等大球运动的要求,当进行羽毛球比赛时,不能满足要求。
观众席的温度、风速、湿度基本满足舒适性要求。
(3)对冬季工况的模拟结果分析,体育馆比赛区的气流速度能满足比赛设计要求,观众席的温度、风速、湿度可以满足舒适性要求。
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高大空间空调环境的模拟与实验测试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杨泽洪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张泉摘要针对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冬季大空间室内热气流上浮,难以满足业主的热舒适性需求,本文首先进行了现场参数的实验测试,建立了其高大空间的简化物理模型,通过CFD模拟仿真,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最后给出了改善冬季气流组织的一些方法建议。
关键词大空间模拟仿真气流组织热舒适1 工程简介及存在的问题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采用钢结构框架形式,总共2层,一层标高12.5米。
主厅面积约占2万平方米。
二楼展览厅(见图1) 呈凹字型分布,二楼顶部是采用拱形钢结构屋顶,相对高度最高处可达30米左右。
周边有一些补助用房当作小型会议室,补助用房采用常规风机盘管系统。
二楼主展厅是全空气空调系统,采用分层空调气流组织形式,由两边喷口向中间侧送,其中凹字型中间处采用双层喷口形式送风,两边采用单层喷口向中间送风。
本工程施工已经完成,但是在测试空调运行状况时发现热气流不能达到人员活动区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CFD的方法对会展中心二楼喷口侧送风的气流组织作了数值模拟。
由于高大空间CFD 建模复杂、网格划分困难、边界条件复杂,计算区域大及计算量大及后处理困难,本文以湖南省国际会展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简化建模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实验测试与模拟结果对比,提出改善气流组织方案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图1 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平面图2 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二楼会展中心呈近似对称分布,模拟过程中计算左半区域,把主展厅分成区域一和区域二单独分别计算,图2为数值模拟会展中心简化结构及各喷口布置图。
区域一:喷口1距地面标高8.5米,共55个,喷口2距地面标高10.5米,共54个;区域二采用双层喷口,喷口3距地面标高分别为7.5米和9.7米,上下两层各29个,喷口4距地面标高分别为8.5米和10.6米,上下两层各28个。
区域一回风口距地面3米,区域二回风口距地面5米。
高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的 CFD 模型实验与现场测试实验研究
由世俊王海霞董玉
摘要: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初投资昂贵,运行能耗巨大,因此在设计时有必要对设计方案、气流组织、热舒适性等加以模拟预测。
本文以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扩建工程 B 展厅为研究对象,对无回风管道的上送上回夏季空调系统现状的气流组织进行现场测试,并以实测数
据作为边界条件,利用 Fluent 公司推出的专业软件 Airpak2.1 对其现有的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温度场和速度场以及热舒适性与气流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
通过对两者分析比较,验
证了 CFD 模型实验的准确性、切实可行性,指出利用现有的 CFD 软件模拟对高大空间建筑
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热舒适 CFD 模拟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功能合理、质量上乘、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此类空间多属于高大空间建筑。
高大空间建筑的空调系统无论在初投资还是运行费用上都比较大,因此在方案的选择上要慎重,有必要在设计前对系统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空调系统的节能
本文以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B 展厅为研究对象,利用 Fluent 公司推出的 Airpak2.1 专
业软件对其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用 CFD 模型实验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所得结论为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优化设计、预测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本文以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扩建工程B展厅为研究对象,该展厅空调面积为 5346m2 ,净长99 米,宽 54 米,高 18 米(机房侧 10 高,有 9 米宽二层走廊)。
采用全空气送风的空调
系统;该展厅空调区独立,空调系统独立,防火分区独立。
夏季负荷 1290kW;新风量51000m3/h,排风量 51000m3/h。
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 65%
目前展厅空调送风现状为上送上回全空间空调:送风量 255000m3/h,回风量
204000m3/h,3 台空调机组,每台额定风量 85000m3/h;设 66 个Φ630mm旋流送风口,每个作用面积9m×9m=81m2,风口距地面 13 米。
新风与回风混合经表冷器处理后送入展厅。
展厅不设回风管道,靠近空调机房的风管道竖井设有回风口,连接空调机组回风口
2.1 测试条
测试时 B 展厅接近空负荷状态,展厅内只有一些人在打羽毛球、十几个工作人员和九个测试人员及协助测试人员。
空调机组没有正常运行,送风速度相当小,送风温度很高,几乎没有冷量,几乎没有除湿。
最恶劣的是展厅的门窗并没有关严,甚至室内相邻墙(防火墙
)亦没有降落,相当于与其它展厅相通。
尽管如此并不妨碍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2.1测试内容
天津市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B 展厅空调气流组织,即空调送风温度场和速度场,展厅围护结
构各壁面温度、风口周围各离散点的风速、温度、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
2.2实验仪器与装
实验中风速和空气温度分别采用热线式风速仪(测试范围:风速 VL0.1~4.99m/s,VH5~50 m/s;温度 0~99.9℃;测试精度:风速±2%FS,温度±1℃)、数字风速测量仪(测试范围:0.4~30.0 m/s;测试精度:0.1 m/s;)、多通道微风速仪(测试范围:风速 0~1.0m/s 和0~10.0m/s,温度 0~50.0℃;测试精度:风速±(指示值的 5%+0.1m/s),温度±1℃)测量。
展厅围护结构的壁面温度用非接触温度计(测试精度:±1℃)测量。
室内外的湿度采用阿斯曼干湿球温度计测量
2.3测试方
展厅按照长(Z 方向)、宽(X 方向)、高(Y 方向)建立坐标
在此仅给出测试方案,与后面模拟研究有关的测试结果在下文中给出,其余众多数据不再赘述
3.1模型建
考虑到计算机内存和计算速度,减少生成网格的数目,节省运算时间,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对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边界条件按照实际测得数据设定,模型见图6
展厅机房侧有长宽高9m×54m×10m的办公室和机房,用长宽高9m×54m×10m block代替不作为研究范围。
回风口在环境压力、温度条件下回风
人体负荷按轻劳动强度、环境温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 58W/人计算,人流密度 0.8 人/m2,群集系数按百货商店计算,取 0.89,人体总散热为 240838.272W。
人体模型简化成 33 组长(X方向)宽(Z 方向)高(Y 方向)45m×0.4m×1.8m blocks,每组热量 7298W,沿展厅长(Z 方向)均布在地面,间隔为 3 米
照明负荷按设计院提供的 30W/m2,照明总负荷为 174960W,简化成 9 组长(Z 方向)宽(
X 方向)高(Y 方向)108m×0.85m×0.2m的blocks,每组负荷为 17820W,block 设在13m
高度处
图 6 夏季模型
3.2模拟计算结
选取典型断面旋流风口中心断面和两旋流风口中间断面,以及典型坐标点输出模拟计算结果。
限于篇幅,下面仅将可以与现场实测数据相比较的参数即温湿度在测试点处沿垂直高度输出,如图 7~8 所示
论文联盟 编辑
3.3结果分析
由图 7 和图8,从实验测试和 CFD 模拟计算与现场测试得到的温度、速度比较可以看出,CFD 模拟计算结果和现场测试结果有一致的趋势和相当高的吻合度。
需要说明一点,现场测试的最高高度为 13 米,即从地面到旋流风口的高度,而模拟是从地面到屋顶展厅的整体空间。
从两参数的曲线图可以看出,现场测试的温度、速度值较 CFD 模拟计算值分散,其原因可能是在 CFD 模拟计算时旋流风口模型建立与实际旋流风口有差别以及实测中测试受到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模拟采用 k-ε双方程模型,应用 Airpak2.1 专业CFD 软件,从现场测试和模拟结果比较
分析得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k-ε 双方程模型应用在三维的高大空间是合理的,利用Airpak2.1 专业 CFD 软件模拟高大空间建筑是切实可行和准确的
模型建立与前面基本相同只是边界条件设定由设计条件下负荷计算确定。
模拟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9 两旋流风口中间断面温度云图和等温
图 10 两旋流风口中间断面速度云图和等速
从图 9 中温度云图可以看到:展厅在旋流送风口 13m 以下的温度分布均匀,温度在25℃~26℃之间,而在 13m 即送风管道以上的温度在27℃以上,有的高达29℃。
从图中等温线的稀疏稠密程度可以看出在 2m~13m 之间温度变化不大,高度在 2m 以内,特别是人体周围温度变化比较大,在墙体周围与 13m 以上温度等值线比较稠密,说明温度有一定梯度变化
从图 10 中速度云图可以看到:除回风口风速高于 0.8m/s 外,13m 以下展厅风速多集中在0.1m/s~0.2m/s,部分达到 0.3m/s~0.4m/s;在送风管道 13m 以上风速几乎在 0.1m/s 以下。
从速度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在 13m 以下等值线稀疏稠密均匀说明整体空间风速均匀并且变化幅度比较小
图 11 曲线图更直观、定量地表明温度、风速、PMV、PPD 在典型坐标点处沿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
垂直高度最低温度在距地面 10m~13m 之间,接近旋流送风口出口处,温度低于26℃时,从地面到 14m,最高温度29.4℃;垂直纵断面最高风速在距地面 10m~12m 之间
,接近旋流送风口出口处,风速从出风口到地面逐渐衰减,在 2m 以内工作区风速小于
0.3m/s,符合设计规范;垂直纵断面最低 PMV 在距地面 10m~12m 之间,接近旋流送风口出
口处,PMV 值与温度趋势是一一对应的,有很高的吻合度,并且工作区 PMV 指标值基本满足ISO7730 对PPD 指标的推荐值-0.5[5][2][[6];在距地面1m [5][2][6]满足推荐值
1.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高度吻合说明利用 AIRPAK 专业CFD 软件模拟高大空间建筑的准
确性
2.设计条件下做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吻合说明国展 B 展厅无回风管道的上送上回夏季空调系统能满足工作区舒适性要求,气流组织设计合理
3.利用 Fluent 公司推出的专业软件 Airpak2.1 模拟预测展览馆类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模拟气流组织、评价热舒适等,分析研究证明此模拟分析方法
是有效的,验证和指导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1范存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3
3范存养.国外大空间建筑的空调设计.暖通空调,1996,26(4):39~4
4范存养.国外大空间建筑的空调设计(续).暖通空调,1996,26(5):41~4
5ISO 7730:1994. Moderate thermal environmen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PMV and PPD indices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thermal comfort
6巨永平,马九贤.气流运动及其与热舒适关系研究的进展与评选.暖通空调,1999.8:27 ~3
7董玉平.高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 CFD 模拟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