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 格式:doc
- 大小:534.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节离子反应知识归纳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物质分类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主要有强酸,如H2SO4、HCI、HNO3等;强碱,如NaOH、KOH、Ba(OH)2等;大多数盐,如NH4Cl、BaSO4等。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主要有弱酸,如H2CO3、H2S等;弱碱,如NH3·H2O、Cu(OH)2等;少数盐,如(CH3COO)2Pb以及水等。
2.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生了改变。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实际上就是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原因。
如NaOH和H2SO4中和,即溶液中H+和OH-离子浓度减小。
有时虽然反应未生成气体、沉淀或水,但因生成了其他弱电解质而导致离子浓度改变,反应同样能发生(如Ag3PO4溶于HN03,Ag3PO4+3H+3Ag+H3PO4,溶液中Ag+浓度增大,而H+浓度减小)。
3.离子反应可表示相同类型的一类反应如:H+-H2O可表示为HCI+NaOH NaCI+H2O或H2SO4+2KOH K2SO4+2H2O或2HNO3+Ba(OH)2Ba(NO3)2+2H2O学法建议本节内容学习要抓住离子反应的本质,明确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并将知识延伸迁移应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如离子共存、溶液导电性等。
1.离子反应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1)中学所讲的离子反应一般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2)可溶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或弱电解质则写化学式。
(3)固体间反应或固体和一种特定的浓溶液(如Cu和浓H2SO4)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4)氧化物或气体或其他非电解质一律写化学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①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改写离子符号(哪些能改?);③移项抵消相同的离子符号;④检查原子、电荷是否守恒。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其他以后会学到):①分子式与离子符号混写(错);②原子不守恒(错);③电荷不守恒(错);④不符合实验事实(错)。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第1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梳理一、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
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化*)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水溶液中所有能反应或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能完全共存,而是大量共存)。
一般规则是: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及*式弱*根离子:1氧族有:oh-、s2-、hs-、so32-、hso3-2氮族有:h2po4-、hpo42-、po43-3卤族有:f-、clo-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5含金属*根离子:alo2-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的*式*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常见还原*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2氧化*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例1:下列各组离子:①i-、clo-、no3-、h+②+、nh4+、hco3-、oh-3so32-、so42-、cl-、oh-④fe3+、cu2+、so42-、cl-⑤h+、+、alo2-、hso3-⑥ca2+、na+、so42-、co3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①b、③④c、②⑤d、①④[解题分析]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现象。
在离子反应中,通常涉及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离子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在反应中产生离子,因此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对离子反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离子的概念。
离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根据失去或获得电子的情况,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指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带有正电荷;阴离子是指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带有负电荷。
离子的生成通常发生在化学反应中。
2. 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
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生成离子。
生成的离子可以与其他离子或分子发生进一步的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在反应过程中,原有的离子可能会消失,转化为其他离子或分子。
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反应的进行和结果。
3. 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离子方程式是指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分别写出来,并按照它们在反应中的实际参与情况排列,以表示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离子方程式能够清晰地展现离子反应的全貌,有助于理解反应过程和预测产物。
4. 离子反应的应用。
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离子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使水达到清洁的标准。
在金属提取和精炼过程中,离子反应可以帮助分离和纯化金属离子,提高金属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离子反应还在化学合成、药物制备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它涉及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
离子反应的理解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希望本文对离子反应的理解有所帮助。
板块四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例:Ba(OH)2+H2SO4=BaSO4↓+2H2O Ba2++SO42-+2H++2OH-=2H2O+BaSO4↓BaCl2+K2SO4=BaSO4↓+2KCl Ba2++SO42-=BaSO4↓2.意义:⑴揭示反应的实质;⑵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⑶能避免同一反应写出多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现象例:FeS+12HNO3=Fe(NO3)3+H2SO4+9NO2↑+5H2O3FeS+30HNO3=Fe2(SO4)3+Fe(NO3)3+27NO2↑+15H2O二者离子方程式均为:FeS+10H++9NO3-=Fe3++SO42-+9NO2↑+5H2O二、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1.步骤:⑴“写”-基础;⑵“改”-关键;⑶“删”-细致;⑷“查”-保证(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总数相等)2.原则:记住不“改(或称拆)”的物质:⑴不溶物、难溶物、微溶物(掌握溶解性表);⑵单质及氧化物;⑶气体;⑷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3.注意事项:⑴只有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才能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例:2NH4Cl(s)+Ca(OH)2(s)=CaCl2(s)+2NH3(g)+2H2O(l)Cu+2H2SO4(浓)=CuSO4+SO2+2H2O(均不能改写成离子方程式)⑵对微溶物(如氢氧化钙)的处理:作生成物时不“拆”;作反应物时,若为澄清石灰水,则应“拆”;若为石灰乳、石灰浆,则“不拆”。
⑶酸式盐的处理: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阴离子不拆(如HCO3-);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阴离子要拆(如HSO4-)4.针对练习:⑴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②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纯碱;③高锰酸钾溶液与盐酸反应;④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反应;⑤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⑥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⑵写出两个符合下列离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HCO3-+OH-=CO32-+H2O ②Cu2++2OH-=Cu(OH)2三、离子定量反应的问题1.限量反应:例1:①硫酸氢钠恰好中和氢氧化钡的碱性分析:实为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硫酸氢钠过量答案:①2H++SO42-+ Ba2++2OH- = BaSO4↓+2H2O②硫酸氢钠恰好沉淀氢氧化钡溶液中的钡离子分析:实为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氢氧化钡过量答案:②H++SO42-+ Ba2++OH- = BaSO4↓+H2O规律:谁少就将谁令为“1”,谁就按其组成比例电离。
离子反响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例1]以下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2O????????????B.S@??????????????????C.Cu????????????D.NaC溶液[解析]Na z O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A正确;SO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SO与水反响生成的HSO导电,故SO为非电解质,B不正确;Cu是单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G D都不正确.[答案]A特别提醒:1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这两者之间只需满足一者就行了,但必须强调的是其本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反响的生成物.如SO、SO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是它们与水反响的生成物HSO、HSO,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NaO的水溶液的导电虽然也是它与水反响生成的NaO用电, 但由于其在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所以NaO是电解质.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 .判断某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是完全电离还是局部电离, 与其溶解度大小、导电水平强弱等因素无关.考点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 .离子反响: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响.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响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规那么:①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写.如CI2、NaO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s f、C2-; BaSO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2- 形式.②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如NaHCO:写NS、HCO; NaHSO改写NS,H+,SO42-③微溶物,假设出现在反响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假设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不改写.④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响不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NH的离子方程式为:2NHCI+Ca〔OH»— CaCb+2NHT +2H2O⑤浓HSO、浓HPO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I、HNOS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号.如Cu片与浓H2SO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SO 〔浓〕=CuSO+SO T +2HO(2)书写步骤(以CuSO容液与BaCl2溶液反响为)①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uSG+BaCb==CuC2+BaSOj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开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来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Cif+SO2-+Bs2++2C「=Ci2++2C「+BaSO J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响的离子符号:Ba2++SG2-=BaSO ;④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特别提醒: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1)不配平(一般表现为等式两边原子不守恒或电荷数不守恒).如Fe3++Cu=C2++Fe2+;Na+HO=Na+OF+H T ?(2)该改的不改或不该改的改了.如NaO溶于水:C2-+F2O=2OH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响:Cb+2H!=COT+H2O;醋酸俊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CHCOONHO用CHCOGNHT+HQ乙醛做专艮镜反响:CHCHO+2[Ag(NH2]OHR CHCOGNH++2AgJ +3NH+HO 等等……(3)与反响事实不相符合.如铁片溶于稀HCl: 2Fe+6H=2Fe3++3HT ;铝条溶于+ 3+稀HNQ 2Al+6H =2Al +3H T(4)不是离子反响的写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响发生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否那么就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浓硫酸与食盐共热制HCl;浓硫酸与Cu共热制SO; 实验室制CH和NH等都无离子方程式.(5)乱用3 J、?==??、——???符号.如FeCl3溶液的水解:Fe3++3HO=Fe(OH* +3Hf; F2通入水中:2F2+2HO=4HF+£j ; NaCO的水解:CG2-+HO=HCGOH\ 11 \ \ \(6)多步水解或电离的方程式一步完成或水解与电离方程式分不清楚.如NaS溶于水:§+2HOA二HS+2OH; HS溶于水:HS片士2H h+S2-.(7)漏写一种产物.如CuSO§液与Ba(OH)溶液混合:BsT+SO^BaSOj ; Ba(OH»溶液中滴加稀H2SO: H++OH=HC(8)随便约简或不约简.如Ba(OH)溶液不断滴加稀HSO:Ba"+HkOH+SbuBaSO J +HQ Al2(SQ) 3溶液中加氨水:2Al3++6NH ・ H2O=2Al(OH)4 +6NH+[例2] (2021 •上海)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AgNO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S溶液2Ag++S2==AgS JB.过量CO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G+HO==H8HClO精心整理C.向NaCQ 溶液中力口入过量CHCOO 皤液CG 2-+2F l ==COT +HOD.向 Ba 〔OH 〕 溶液中力口入少量 NaHSOS 液 ZHSO+BsT+ZO+uBaSO ; +S Q'+2HO[解析]CHCOO 的弱电解质,不可拆开写成离子形式,故 C 不正确;因参加的NaHSO§液少量,那么 在反响中Ba 〔OH 〕过量,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以少量的 NaHSOft 主,其离子方程式应为:HSO+Bs 2++OH==BaSO ; +HO,故 D 不正确.[答案]AB 考点三?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1 .离子共存条件:同一溶液中假设离子间符合以下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响,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 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f 与CO\ Ag +与Br -, C+与SO 2-等不能大量共存.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 +与OH, 「与CO 2-、 HCO 、 S\ HS 、SO 2-、 HSO 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竹与CHCOO CO 2-、S 2-、SO2-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 与NH +I3生 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 与OH 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⑷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氧化性离子〔如Fe 3+、N .、CIO -、MnO 〔H +〕等〕与复原性离子〔如S 2-、I -、Fe 2+、SO 2-等〕不能大量共存.2 .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⑴溶液无色透明时,那么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iT Fe 3+、Fe 2+、MnO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 OK 应的离子,如Fe 3二Fe 2二HCO 、NH +、Al 3+ HX 应的离子,如 HCO 、CO 2-、S\ CHCOO AIO 2[例3]〔2021 •全国理综〕在溶液中参加少量NaQ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 +、B S T 、Cl -、NQ?????????????????B.K 、AIO 2-、Cl -、Sd -[解析]由题意知,往溶液中参加少量 NaQ 后,①NaO 会与原溶液中白^水反响生成 NaOH 使溶液呈碱性,故NH + > Mg +、HCO 不能与其大量共存,A 、C 不正确;②N&O 有强氧化性,会氧化溶液中的 一些复原性离子,如Fe 2+、SG 2-等,故D 不正确.弓I :为什么会有离子反响?什么样的反响是离子反响?〔一〕离子反响:分析以下反响的实质,填入表格空白处.像这样,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 在反响的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响, 这样的反响属于离 子反响,有关概念的说明:1 .离子反响中,并不一定所有的反响物都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反响,至少有一种即可,如第 3 个反响.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 C.Ca 2+、Mg +、NO -、HCO ? ???????????????????????????? ?D.Na +、Cl -、CG 2-、SO 2-2 .在中学阶段,离子反响研究的主要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像2NH 4c1〔固〕+Ca〔OH〕2〔固〕/=2NH3 + H2O+CaC12这样的反响,虽然反响物NH 4CI和Ca〔OH〕2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但由于反响时参加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对这样的反响不研究.3 .离子反响、非离子反响是以化学反响中实际参加反响的微粒中是否有离子为标准而划分的反响类型;假设以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看,离子反响既可能是氧化复原反响,又可能是非氧化复原反响.4 .同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响,在一种条件下是离子反响,在另一种条件下就不一定是离子反响.例如:HC1〔气〕+ NH 3〔气〕==NH 4C1 〔固〕非离子反响HC1〔溶液〕+NH3〔气〕==NH 4c1〔溶液〕离子反响〔二〕离子方程式当CuSO4与NaC1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响,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十、SO42一和NaC1电离出来的Na+、C1 -等的混合.当CuSO4溶液与BaC12溶液混合时,CuSO?电离出来的Cu2+和BaC12 电离出来的CL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响,而CuSO4电离出来的SO42 W BaC12电离出来的Ba"发生化学反响,生成了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所以说,这个反响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J1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响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响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根据“写、改、删、查〞的四个步骤依次进行,下面以CuSO4溶液与BaC12溶液的反响为例进行解析.第一步,写:即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12;CuC12BaSO4、注意:这是写好离子方程的必要条件,所写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题意要求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响的规律,切忌粗枝大叶或随意臆造.第二步,改:把易溶于水并且易电离的反响物、生成物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以及气态、单质的反响物、生成物仍用分子式表示.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没参加反响的离子SO42—+Ba2+=BaSO4 J注意:有的离子全都没参加反响,要全部删去,也有的离子是一局部没参加反响,另一局部参加了反响,只删去不参加反响的局部,保存参加反响的局部.第四步,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离子的电荷数〔正电荷或负电荷〕是否相等.注意:离子方程式既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又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检查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Fe2+ + C12=Fe3+ + 2C1 一的错误之一,就是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3 .有关说明:〔1〕只有离子反响才能写离子方程式.〔2〕初学者一定要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熟练者可目测心想,简便、快速地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这四个步骤.〔3〕要利用课本中附录R并配合练习,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及强、弱电解质的物质类别.〔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两种情况:a.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0H、CaCO31,+H2Ob.当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石灰乳中参加Na2CO3溶液Ca〔OH 〕2 CO32r CaCO3f 20H -精心整理〔三〕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响;假设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那么不能大量共存.1 .同一溶液中假设离子间符合以下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响, 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响,那么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 -、H+与CO32一、HCOJ、S2-、HSi HSOJ、SO32一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 +与CH 3COO -、CO32一、S2-、SQ2一等生成弱酸;OH -与NH 4+、Cu2.、Fe"等生成弱碱;H +与OH 一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3〕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氧化性离子〔如Fe3+、NO3一、ClO-、MnO4一等〕与复原性离子〔如S2- I - Fe2+、SQ2一等〕会在溶液中〔特别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复原反响而不能大量共存.注意:Fe2.与Fe3,可共存.〔5〕形成络合物:如Fe3+与SCN -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2 .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那么肯定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 〔蓝色〕、Fe3+ 〔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一〔米红色〕等都有颜色,假设为无色溶液那么说明这些离子不存在.〔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 一起反响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 十起反响的离子.【典型例题】[例1]以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钠与水反响: Na + 2H 2O = Na++ 2OH -+ H 2B.石灰石和盐酸反响:CO32—+ 2H +=CO2+H2OC.氢氧化钢溶液和稀硫酸反响:H ++OH - = H2OD.过量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响:CO2+OH -= HCO3一解析:解题依据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那么: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不参加反响的离子不写;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都应相等.A式离子的电荷数未配平.B式把难溶CaCO3写成了离子形式.C式遗漏了参加反响的Ba2+和SO42" D式既符合反响规律,又遵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那么,所以D项正确.答案:D[例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Ca2+、Na'、NO3" SO42-B. Mg 2*、Cl - Al"、SO42-C. K、Cl 一、HCOJ、NOJD.Ca2、Na、Fe3、NOJ 3 3 3解析:对于A,因生成微溶物CaSO4而不能大:%共存:Ca2++SO42—=CaSO41;对于〔C〕,因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H++HCO3—=H Z O+CO2 ;对于D, Fe3,溶液呈黄色,选B.评注有的离子虽不存在于书面上的离子组中,但有时条件中“隐含〞出现,如某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说明溶液中除离子组内各离子外,还应有H + 〔或OH、.止匕外,还要注意溶液是否有颜色.如Cu2+、Fe3+、MnO4一等都有颜色,假设为无色那么说明其不存在. 答案:B [例3]〔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参加Ba〔OH 〕2溶液显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解析:因NaHSO4是二元强酸的酸式盐,可以理解成全部电离.当反响后溶液呈中性时其反响精心整理式是2NaHSO4+Ba(OH )2= BaSO4J +Na2SO4+2H2O ,离子反响式是2H+ + SO42—+ Ba2++ 2OH —=BaSO4J+2H2O,此时中性溶液中只有Na2sO4溶液,力口入Ba(OH )2 的离子反响式为Ba2++SO42—= BaSO4 J评注:酸式盐和碱的反响,情况比拟复杂.由于由于参加碱的量不同,其产物有所不同,所以建议先写成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模拟练习】1 .能用H+ + OH - = H 2.来表示的化学反响方程式的是()A. H2SO4Ba(OH )2= BaSO4.2H 2OB.Cu(OH )22HCl =CuCl22H 2OC. KOH HCl = KCl H2OD. NaOH CH 3COOH > CH 3COONa H 2O 3 3 22 .以下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 K +、Ba"、HCO3- Cl -B. Na - K'、CO32一、Cl 一C. NH4、K、SO42-、S"D. Fe3、Na、CL、NO3-3 .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HNO3反响HCO3—+H+= H2O+CO2B.饱和石灰水跟稀HNO3反响Ca(OH)2+2H+=Ca2十十2H 2OC.向稀氨水中力□入稀盐酸NH3,H2O十H+=NH4+ +H2OD.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 + = Ca2++H 2O + CO2 i :厂4 .以下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Cu(OH )2和盐酸;Cu(OH )2和CH 3COOHB. BaCl2和Na2SO4 ; Ba(OH )2和(NH4)2SO4C. NaHCO 3和NaHSO4 ; Na z CO s和NaHSO4D. NaHCO3(过量)和Ca(OH)2; Ca(HCO3)2和NaOH (过量)5 . NaHCO 3溶液和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响的离子是()A. H 邛口CO32-B. HCO3子口HSOJC. Na +、HCO3一和H +D. HCO3一和H 十6 .以下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2A. Fe3、K、Cl 一、OH -B. K、Na、SO4、NO3■ 2 一——C. K、HCO3、Cl -、CO3D. H、Na、Cl 一、OH 一7.以下各组离子中,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Ca2、Na、NO3、ClB. K、Ba2、Cl、NO3C. Na、HCO3一、CO32一、KD. Na、Cl-、K、MnOJ8 .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作导电性实验,然后均匀通入氨气,随着氨气的通入,电流计的读数,其原因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作导电性实验,然后均匀通入氯化氢气体, 随HCl的通入,电流计读数,其原因是.9 .用一种试剂除去以下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写出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1) BaCVHCl):试剂,离子方程式(2) CO2(HCl):试剂,离子方程式(3) O26O2):试剂,离子方程式(4) Cu粉(Al粉):试剂,离子方程式(答案不唯一)10 .某河边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 一、OH 一、NO3-精心整理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丁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如果参加一定量(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 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填写金属元素符号).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 可以使废水中的(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浇灌农田.试题答案1.C2.B3.AC4,D5.D6.BC7.AB8. 根本不变;发生反响NH3+H+= NH4+,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电荷数不变.增加; 发生反响:NH3,H2O +H+=NH4++H2O由弱电解质转变为可溶性强电解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9. (1) Ba(OH)2溶液H + + OH -=H2O(2)饱和NaHCOj^H+ + HCO3-=H2O+CO2(3) NaOH 溶液CO2+2OH - = CO32"+ H 2O(4) CuSO4溶液2Al + 3Cu2+ = 2Al 3+ + 3Cu10. OH - K +、Cl:Fe 粉;Ag ; Ag+、Fe3+、CL、OH-;KNO3。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辅导讲义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甲:K2SO4、BaCl2、NaCl乙:NaCl、Ba(OH)2、K2CO3丙:HCl、K2CO3、NaCl丁:K2SO4、Na2CO3、KCl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2-3+2H+===CO2↑+H2O②Ba2++2OH-+2H++SO2-4===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H++Cl-+HClO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1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ⅠⅡⅢ实验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13.(10分)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O2(CO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SO2-4(CO2-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4)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5)NaOH(Na2CO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6)NaCl(CuCl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14.(10分)(1)选择适宜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 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
金属属于单质||, 故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 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 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 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 如铜、铝、石墨能导电||, 但因其为单质||, 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 但其为混合物||, 不属于电解质||。
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 如BaSO4难溶于水||, 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 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都能导电||, 与溶解度无关不同点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存在电离平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溶液中溶质微粒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 弱电解质分子实例强酸: HCl、HNO3.H2SO4 HBr、HI、HClO4等强碱: KOH、NaOH、Ba(OH)2 Ca(OH)2绝大多数盐: BaSO4、AgCl、CaCO3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弱酸: HF、HClO、H2S、H2SO3.H3PO4.H2CO3.H2SiO3.CH3COOH等||。
《离子反应》讲义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①关键字:“和”、“或”、“均”、“化合物”;②电解质、非电解质均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电解质在熔化状态或水溶液中的导电是因为它本身..电离出离子所致;[思考]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①HCl液态时(熔化状态下)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Cu、Al、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S不能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④SO2、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⑤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及绝大部分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如弱酸(H2CO3、H3PO4、H2SO3、HF、HClO、CH3COOH),弱碱(NH3·H2O),水及极个别盐。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区别关于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①区别电解质强弱的唯一..依据是: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而不是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溶液导电性强的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弱的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②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无关;易溶于水的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如:HF、H2SO3、HClO、NH3·H2O等,虽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溶于水后只有一部分发生了电离而没有全部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如:CaCO3、BaSO4等,虽然它们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还是全部电离了,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概念: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离子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又叫离子互换反应,其反应条件是:产生深沉、产生气体或产生难电离的物质如:BaSO4+H2SO4═BaSO4↓+2H2ONa2CO3+2HCl═2NaCl+CO2↑+2H2ONH4Cl+NaOH═NH3·H2O+NaCl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因此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是朝着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但有少数例外,如:CaCO3+CO2+H2O═Ca(HCO3)21.离子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又叫离子互换反应,其反应条件是:产生深沉、产生气体或产生难电离的物质如:BaSO4+H2SO4═BaSO4↓+2H2ONa2CO3+2HCl═2NaCl+CO2↑+2H2ONH4Cl+NaOH═NH3·H2O+NaCl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因此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是朝着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但有少数例外,如:CaCO3+CO2+H2O═Ca(HCO3)2(1)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又叫离子互换反应,其反应条件是:产生深沉、产生气体或产生难电离的物质如:BaSO4+H2SO4═BaSO4↓+2H2ONa2CO3+2HCl═2NaCl+CO2↑+2H2ONH4Cl+NaOH═NH3·H2O+NaCl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因此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是朝着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但有少数例外,如:CaCO3+CO2+H2O═Ca(HCO3)2BaSO4+H2SO4═BaSO4↓+2H2ONa2CO3+2HCl═2NaCl+CO2↑+2H2ONH4Cl+NaOH═NH3·H2O+NaCl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因此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是朝着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高三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精讲一. 离子反应1. 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无论是反应物中还是产物中有离子都可以)2. 表示:离子方程式(既满足质量守恒,又满足电荷守恒。
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满足电子转移守恒)3. 本质: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电荷守恒式在溶液中,正电荷总量等于负电荷总量三.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常见错误:(1)拆分错误例:.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a(HCO3)2是易溶于水的盐,应该拆分。
(2)守恒错误例: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不符合电荷守恒(3)不符合反应原理例: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稀盐酸的氧化性弱,只能将铁氧化成亚铁离子。
(4)不符合量的关系(较难)例:过量的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2Cl2+2Fe2++2Br-==4Cl-+2Fe3++Br2过量的氯气,溶液中不可能还有大量溴离子,而方程式显示溴离子有剩余,“2Fe2++2Br-”应改为“2Fe2++4Br-”。
四.离子共存离子不能共存知识归纳:(1)复分解反应:H+和(OH-弱酸根离子:CO32-HCO3-ClO-SO32-HSO3-S2- HS-等)OH-和(H+和弱碱对应的阳离子:NH4+Fe2+Fe3+Al3+等)形成沉淀(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NO3-[H+] MnO4-)还原性离子(I-S2-SO32-)例1.(90-全国)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D)硫氰化钾溶液加入三氯化铁溶液:Fe3++SCN-=[Fe(SCN)]2+[解析]醋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B)中电荷不守恒碳酸钙是沉淀,不能拆分答案:BC例2.(90-全国)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解析]离子不能共存,是因为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反应(例外:氢氧根离子和多元弱酸酸式阴离子之间也会反应)。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核心知识点及知识点解读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离子之间结合能生成沉淀、弱电解质或气体(或挥发性物质),或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使某种或某些离子浓度降低,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二、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1、焓变于熵变判据利用ΔH-TΔS判断离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ΔH-TΔS<0,则离子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2、平衡常数判据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趋势越大,反应可自发进行,从Q和K之间的关系看,当Q<K时,正反应很容易自发进行。
三、离子反应的应用1、用于物质检验与含量的测定利用离子反应的特征可以检验一些离子在溶液中是否存在即定性检验。
例如Fe3+与KSCN 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来检验Fe3+,还可以检验Ba2+、Ca2+、Cu2+、Fe2+、NH4+、Ag+、Al3+、CO32-、SO42-、Cl-、Br-等离子,还可以用于定量检验,例如,生成沉淀,测沉淀的质量,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2、用于物质制备与纯化离子反应可以用于制备一些酸、碱、盐、气体,如BaSO4、FeSO4、CO2、SO2、H2S等。
3、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离子反应随处可见。
如胃酸过多,服用适量的畏舒平;硬水的形成和软化;漂白粉的使用等。
四、中和滴定实验1、中和滴定的原理(1)定量分析:化学上把测定物质各组成成分的含量过程,称为定量分析过程。
中和滴定是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2)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就叫酸碱中和滴定。
实质:H++OH—=H2O即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物质的量相等。
(3)计算原理:mH n R+nM(OH)m = M n R m+mnH2Om nC1·V1C2·V2则有:n·C1·V1 = m·C2·V2其中C1、C2分别表示酸和碱的浓度,V1、V2分别表示酸和碱的体积。
1.2.2 离子反应(精讲)思维导图常见考点考点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例1】下列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则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不是离子反应,A符合题意;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属于离子反应,B不符合题意;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离子反应,C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一隅三反】1.对于离子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A.离子反应中一定有沉淀生成B.反应中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C.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是一定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的反应D.Fe2O3与稀硫酸的反应一定属于离子反应【答案】D【解析】A.在溶液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性的或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不一定有沉淀生成,A不符合题意;B.离子反应不一定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也不一定是离子反应,如高温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生成,此反应不是离子反应,B不符合题意;C.在溶液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性的或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如HCl与CH3COONa反应产生NaCl和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C不符合题意;D.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胆矾失去结晶水C.酸碱中和反应D.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答案】C【解析】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A、B、D为固体之间或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故三者均不属于离子反应,C为水溶液中的反应,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总结离子反应知识点离子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它涉及到离子的生成、消失和重新组合。
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了解离子反应的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离子的概念和性质1. 离子的概念:离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电的化学物质。
根据带电性质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 离子的性质:离子的形成和稳定性由原子的原子序和电子结构决定。
大部分轻金属的化合物会丢失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正离子;多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易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负离子。
3. 离子的符号表示:采用元素符号并在右上角标出带电量来表示离子,如Na+,Cl-。
二、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1. 离子反应的基本特点:离子反应与共价键反应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
共价键反应仅在物质的分子中发生电子的迁移,而离子反应中物质中的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2. 离子反应的平衡方程式:离子反应发生时,它与化合物的共价键反应不同,通常不会发生平衡态的产物的生成。
3. 离子反应的速度:离子反应的速度是指离子在产生和消失时的速度。
离子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离子的生成和重新组合速率。
4. 离子反应的热效应: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伴随着放热或吸热过程。
这种现象称为离子反应的热效应。
放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吸热反应的焓变是正值。
三、离子反应的基本类型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反应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电子转移,没有离子的生成或消失。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或直接与其他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反应的过程。
酸碱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不溶物的化学反应。
这种化学反应类型也是离子反应的一种。
四、离子反应的应用1.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离子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加工工艺过程中。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2、①电解质是在或能够导电的。
例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②强电解质是在的电解质。
例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的盐如:NaNO3、CaCO3、BaSO4等。
③弱电解质是在的电解质。
例如:弱酸:CH3COOH、H2CO3、H2SO3、、H2S、H3PO4等;弱碱:Mg(OH)2、Cu(OH)2、NH3·H2O等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碘化钾B.乙醇C.氨气D.蔗糖E.醋酸F.硫酸氢钠G.氨水H.液氧I.氢氧化钠溶液练习2、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H2SO4②液氨③氨水④铝条⑤氯化钠⑥石墨⑦二氧化硫⑧水⑨氧化钠⑩氢氧化钡判断上述物质中:在一定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附注:SO2、SO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H2CO3、NH3·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CO2、NH3等不是电解质,而H2SO3、H2SO4、、H2CO3、NH3·H2O则是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注意:电离不通电。
氯化钠的电离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的和。
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3、HCl、HNO3、H2SO4的电离方程式HClHNO3H2SO4它们都能够电离出H+,因此我们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叫做酸。
类比:电离时叫做碱;电离时叫做盐。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表示方法: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3:离子反应【含解析】知识点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分类依据:(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2.对比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等电离过程是否可逆不可逆可逆举例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强碱:KOH、NaOH、Ca(OH)2、Ba(OH)2等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弱酸:CH3COOH、HF、H2S、H2CO3等弱碱:NH3·H2O等H2O3(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
如H 2SO 4、NaOH 、(NH 4)2SO 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H 2SO 4===2H ++SO 2-4、NaOH===Na ++OH -、(NH 4)2SO 4===2NH +4+SO 2-4。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 2S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SH ++HS -;HS -H ++S 2-。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
如Cu(OH)2Cu 2++2OH -。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 ++AlO -2+H 2OAl(OH)3Al 3++3OH -。
(3)酸式盐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
如NaHSO 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42-,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SO 4-。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酸式酸根部分电离。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1. 定义。
-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大多属于离子反应。
-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Cl + NaOH = NaCl+H_2O,其离子方程式为H^++OH^- = H_2O。
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如BaCl_2溶液与Na_2SO_4溶液反应,Ba^2 + +SO_4^2 -=BaSO_4↓。
- 生成气体:如Na_2CO_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O_3^2 - +2H^+=H_2O + CO_2↑。
- 生成弱电解质:如CH_3COONa溶液与盐酸反应,CH_3COO^-+H^+=CH_3COOH。
- 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如FeCl_3溶液与Cu反应,2Fe^3++Cu = 2Fe^2++Cu^2+。
二、离子方程式。
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_3+2HCl = CaCl_2 + H_2O+CO_2↑。
-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在上述反应中,HCl、CaCl_2要拆写成离子形式,CaCO_3难溶、H_2O 是弱电解质、CO_2是气体,保持化学式不变,得到CaCO_3 +2H^+=Ca^2++H_2O+CO_2↑。
-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 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例如H^++OH^- = H_2O可以表示HCl和NaOH的反应,也可以表示HNO_3和KOH等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 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Ag^++Cl^- = AgCl↓表示可溶性银盐与可溶性氯化物反应生成AgCl沉淀的一类反应。
精心整理离子反应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共同点均为化合物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举例NaCl?Ba(OH)2CH3COOH CH3CH2OH?C12H22O11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
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用等号HnA=nH++A n-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HnA??H++HA(n-1)-,HA(n-1)-???H++H2A(n-2)-举例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 弱酸:CH3COOH?HCN?H2S?H2CO3等强碱:KOH?NaOH?Ba(OH)2等.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弱碱:NH3H2O?Cu(OH)2等.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2O????????????B.SO3??????????????????????C.Cu????????????D.NaCl 溶液[解析]Na2O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A正确;SO3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SO3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导电,故SO3为非电解质,B不正确;Cu是单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D都不正确。
[答案]A特别提醒: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这两者之间只需满足一者就行了,但必须强调的是其本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反应的生成物。
如SO2、SO3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 2SO3、H2SO4,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
Na2O的水溶液的导电虽然也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导电,但因为其在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判断某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与其溶解度大小、导电能力强弱等因素无关。
考点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规则:①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写。
如Cl2、Na2O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a+、O2-;BaSO4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42-形式。
②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
如NaHCO3改写Na+、HCO3-;NaHSO4应改写Na+,H+,SO42-③微溶物,若出现在反应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若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不改写。
④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如实验室制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⑤浓H2SO4、浓H3PO4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l、HNO3无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号。
如Cu片与浓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书写步骤(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CuCl2+BaSO4↓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开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来表示。
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Cu2++SO42-+Ba2++2Cl-=Cu2++2Cl-+BaSO4↓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Ba2++SO42-=BaSO4↓④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特别提醒: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1)不配平(一般表现为等式两边原子不守恒或电荷数不守恒)。
如Fe3++Cu=Cu2++Fe2+;Na+H2O=Na++OH-+H2↑?(2)该改的不改或不该改的改了。
如Na2O溶于水:O2-+H2O=2OH-;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醋酸铵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CH3COONH4+OH-=CH3COO-+NH3↑+H2O;乙醛做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等等……(3)与反应事实不相符合。
如铁片溶于稀HCl:2Fe+6H+=2Fe3++3H2↑;铝条溶于稀HNO3:2Al+6H+=2Al3++3H2↑(4)不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发生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否则就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浓硫酸与食盐共热制HCl;浓硫酸与Cu共热制SO2;实验室制CH4和NH3等都无离子方程式。
(5)乱用↑、↓、?==??、????符号。
如FeCl3溶液的水解:Fe3++3H2O=Fe(OH)3↓+3H+;F2通入水中:2F2+2H2O=4HF+O2↑;Na2CO3的水解:CO32-+H2O=HCO3-+OH-(6)多步水解或电离的方程式一步完成或水解与电离方程式分不清楚。
如Na2S溶于水:S2-+2H2O?H2S+2OH-;H2S溶于水:H2S?2H++S2-。
(7)漏写一种产物。
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H++OH-=H2O。
(8)随便约简或不约简。
如Ba(OH)2溶液不断滴加稀H2SO4:Ba2++H++OH-+SO42-=BaSO4↓+H2O;Al2(SO4)3溶液中加氨水:2Al3++6NH3·H2O=2Al(OH)3↓+6NH4+[例2](2008·上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2Ag++S2-==Ag2S↓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CO32-+2H+==CO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2HSO3-+Ba2++2OH-==BaSO3↓+SO32-+2H2O[解析]CH3COOH为弱电解质,不可拆开写成离子形式,故C不正确;因加入的NaHSO3溶液少量,则在反应中Ba(OH)2过量,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以少量的NaHSO3为主,其离子方程式应为:HSO3-+Ba2++OH-==BaSO3↓+H2O,故D不正确。
[答案]AB考点三?溶液中的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条件: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因生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H+)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如Fe3+、Fe2+、HCO3-、NH4+、Al3+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CO3-、CO32-、S2-、CH3COO-、AlO2-[例3](2008·全国理综)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解析]由题意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后,①Na2O2会与原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使溶液呈碱性,故NH4+、Mg2+、HCO3-不能与其大量共存,A、C不正确;②Na2O2有强氧化性,会氧化溶液中的一些还原性离子,如Fe2+、SO32-等,故D不正确。
引:为什么会有离子反应?什么样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分析下列反应的实质,填入表格空白处。
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成反应物的微粒参加反应的(微粒符号)微粒种类+H、-Cl、+Na、-OH离子Zn、+H、-24SO离子和原子+Na、-OH、2CO离子和分子像这样,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在反应的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有关概念的说明:1.离子反应中,并不一定所有的反应物都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反应,至少有一种即可,如第3个反应。
2.在中学阶段,离子反应研究的主要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像+)(42固Cl NH 2)(OH Ca )(固∆===2232CaCl O H NH ++这样的反应,虽然反应物Cl NH 4和2)(OH Ca 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但由于反应时参加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对这样的反应不研究。
3.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是以化学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中是否有离子为标准而划分的反应类型;若以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看,离子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4.同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在一种条件下是离子反应,在另一种条件下就不一定是离子反应。
例如:)(气HCl )(3气NH +==)(4固Cl NH 非离子反应 )(溶液HCl )(3气NH +==)(4溶液Cl NH 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当4CuSO 与NaCl 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4CuSO 电离出来的+2Cu 、-24SO 和NaCl 电离出来的+Na 、-Cl 等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