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青岛农业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263.99 KB
- 文档页数:8
土木工程主要学什么课程土木工程专业是工程学中的一大领域,涉及建筑、结构、材料、土木工程设计等多方面知识。
学习土木工程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课程来获得全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土木工程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1.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固体和结构的力学性质,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学生将学习受力分析、结构力学、应力和应变、弹性力学等内容,这些知识是土木工程设计和计算的基础。
2.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主要研究结构的受力和承载性能。
学生将学习各种不同结构的受力原理,包括梁、柱、框架等结构的力学性质和设计方法。
3. 土力学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土壤和地基的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工程应用。
学生将学习土壤的分类、力学性质、压缩性、粘聚性等知识,以及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和地基设计方法。
4. 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课程,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
学生将学习混凝土材料的性质、配合比设计、构件设计等内容,以及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钢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钢结构材料的性质、构件设计原则和施工工艺。
学生将学习钢结构的受力原理、设计规范、连接方式等知识,以及钢结构在桥梁、建筑等工程中的应用。
6.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务性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流程和管理技术。
学生将学习施工项目的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内容,以及施工项目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方法。
总结以上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日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工作者。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建设方案为推进我系课程建设和发展,提高育人水平,打造学院课程品牌,我系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程造价专业相关课程负责人结合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依据学院十四五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未来三年课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
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
二、建设目标以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重点,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在高职有效衔接的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近期建设目标:1.一套完备先进实用的《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大纲及相关的教学基本文档。
2.建立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3.建立一只思想进步、教学能力过硬、实践能力强、师德优秀的师资队伍。
2025年建设目标:校级精品课程三、课程定位(一)《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土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进行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基础知识,从而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立足于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全面贯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课堂与实训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评价都要突出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教学。
即构建以工作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教学一体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水利土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摘要:为提升乡村振兴背景下水利土木专利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农业类院校水利土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抓手,对当前水利土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核心课程体系确定和构建的具体方法,相关内容可供类似农业院校借鉴参考。
1.背景与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
如今,我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了工作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针,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指明方向。
总书记的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强化振兴人才支撑”,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
乡村振兴不仅指农业的振兴,而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村三产协同发展、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因此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既需要纯农人才,也需要能够贯通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通用型人才。
本文拟在分析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及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及其服务提供参考。
1.农业院校水利土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特点课程设置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学科、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需要方方面面的综合型素质培养[2],特别有赖于许多理工农社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馈,必然面对许多综合性、跨学科、交叉性科技难题,原来只重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这就要求农业高校的水利土木工程类培养的人才在知识体系构建上要具备综合解决乡村振兴建设中如防汛抗旱工程、输配水调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水利水电、农村供水工程、机电排灌工程、河湖生态治理、五小水利工程等非高坝大库的民生水利工程,以及城乡人居工程、乡土建筑工程、乡村环境治理、设施农业工程、村镇交通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村防灾减灾、美丽乡村建设等非高楼大厦的乡村基础设施安全建设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课
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土木结构、建筑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的专业。
在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学生通常会学习以下课程:
1.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静
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结构力学可以了
解各种结构受力情况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
构的设计原理、构件连接、受力性能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
握不同材料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地基与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课程,学生将学习地基勘察、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等知识,为日后的工程
实践打下基础。
4.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课程主要介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
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水文水资源等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水利工
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5. 道路与桥梁工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道路和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等知识,学生可以学习到道路和桥梁工程的相关理论和
实践技能。
6. 工程测量与地图学,学生将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地图绘制、工程测量方法等内容,为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还包括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环境
工程、建筑设计等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
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
准备。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和方法介绍土木工程是一个广泛的工程领域,涉及到建筑物、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和维护。
对于学习土木工程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应的专业课程内容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1. 基础课程1.1 数学数学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涉及到数学分析、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掌握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1.2 物理学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土木工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土木工程中的力学、热学等领域。
1.3 化学化学知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较少,但是了解基本的化学原理对于材料科学和环境工程等方面依然十分重要。
2. 专业课程2.1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涉及到结构的受力、变形等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结构力学课程,掌握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2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领域之一,涉及到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等内容。
2.3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需要学习道路设计、材料选用、交通规划等内容。
3. 教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科书阅读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3.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实习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师。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教师授课计划(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姓名盖玉龙教师所在学院工程系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授课专业年级14土木工程专业总学时112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院长(签字).2016年8月2日教务处授课计划说明:1.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校对授课计划的要求,在开课前一学期末,写出授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报学院教学主任批准执行。
本表一式三份,教务科、学院、教师各一份存档备查。
2.教师要认真执行授课计划,不应随意改变或不执行。
3.填写本计划时,要简明扼要地列出每章、每节及应讲授的内容,要注明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实验、田间操作等),备注中应注明是否有作业及数量或其它教学安排。
每周内容间用横线隔开。
周次授课内容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备注教学形式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第二节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第三节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第一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讲授 6第二节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第三节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讲授 6第三章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第一节极限状态第二节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第三节实用设计表达式第四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第一节梁、板的一般构造讲授 6第二节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的受力全过程第三节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第四节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讲授 6第五节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六节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第五章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第一节概述讲授 6十一假期第二节斜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第三节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第四节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讲授6第五节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讲授6第六节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第七节梁、板内钢筋的其他构造要求第六章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第一节受压构件一般构造要求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讲授 6 第三节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压破坏形态第四节偏心受压长柱的二阶弯矩第五节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第六节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第七节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讲授 6 力计算方法第八节对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第九节正截面承载力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第十节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十一节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讲授 6 第七章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第一节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第二节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第三节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第八章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第三节纯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第四节弯剪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讲授8 第五节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受扭承载力计算第九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第一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第三节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第四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讲授8 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第三节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讲授8 第四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第五节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第六节平衡荷载设计方法的概念讲授8第十一章楼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第三节双向板肋梁楼盖讲授8第四节无梁楼盖第五节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第六节楼梯与雨篷第十二章单层厂房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结构型式、结构组成和结构布置讲授 6第二节排架计算第三节单层厂房柱第四节柱下独立基础第五节吊车梁讲授 6习题课使用教材:建议使用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
土木工程包括哪些专业课程内容和科目土木工程是工程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土木结构的设计、建造和维护。
在土木工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广泛的专业课程内容和科目,以下是土木工程常见的课程内容和科目:1.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物体受力情况及其平衡条件。
学生将学习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等相关知识。
2.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课程,主要研究各类结构体的受力、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包括梁、柱、桁架等结构体的力学性能分析。
3.土力学: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力学性质和应用原理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土体的分类、力学性质、固结沉降、地基稳定性、土压力等方面的知识。
4.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主要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破坏行为等内容,包括混凝土、钢材等材料。
5.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土木工程中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各类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规律,学生将学习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
6.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实践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施工的方法、工艺流程、设备使用等内容,学生将学习钢筋混凝土施工、桩基施工、道路施工等常见施工技术。
7.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辅助课程,主要研究工程项目的经济投资评估、成本控制、效益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8.土木工程实习:土木工程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将在实习中亲身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以上是土木工程专业常见的课程内容和科目,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施工部署................................................................. (5)三、施工方案................................................................. (6)四、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9)五、施工平面图绘制................................................................. (21)六、施工机具计划表................................................................. (23)七、技术措施................................................................. (24)一、工程概况(1).建设及设计概况该工程为本院1200人学生宿舍,坐落在本院虹桥学生生活区,平面形状呈“L”形,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主楼部分为五层,其总平面见附图。
主要建筑结构特征是:基础埋置深度-3米。
人工砂石垫层厚1.2米,现浇钢筋砼条形基础,砖砌大放脚、砖墙承重,设抗震构造柱,每层设现浇钢筋砼圈梁,楼盖为预制空心板,屋盖为现浇钢筋砼,最大构件重400kg。
现浇屋面用PVC卷材防水,聚乙烯苯板保温隔热层,五层做上人屋面。
装修工程为内外墙是一般抹灰,外墙局部做喷砂、贴面砖,楼地面为水泥地面和地砖地面,厕所、走廊、楼梯做水磨石地坪。
室内外高差0.4米,层高3.3米。
(2).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场地特征:场地平坦、无障碍物,与市区马路相连、交通方便。
土质情况:地表下-0.5米满铺片石;-0.5米-1米为杂填土,-1米以下为亚粘土,地耐力为12t/m2。
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类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探讨
于景杰;牛慧
【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7)006
【摘要】"强化概念,淡化技巧,减少学时"是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类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木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将<画法几何>由一门课变为一章内容是必要的,也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采用实物模型、电子模型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多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是教授该课程的有效手段.
【总页数】3页(P146-148)
【作者】于景杰;牛慧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21
【相关文献】
1.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系列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讨 [J], 李恒威
2.工科类非机械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于兵川;吴洪特;曲宝龙
3.基于多种需求下的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陈鹏;
4.工程设计类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讨——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为例 [J], 王英俊
5.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类课程改革探讨 [J], 任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