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02

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02

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02
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02

【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习题02

第5课“和同为一家”

选择题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松赞干布

C、皮罗阁

D、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D、这次会面,是由尚书省户部负责进行的

1、《论语》十则 (七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