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闵行重要景点
- 格式:doc
- 大小:618.78 KB
- 文档页数:22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简介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4893亩。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
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1928年,时任交通部部长的王伯群先生让三所学校再次合并,定名“国立交通大学”,至1949年剔去“国立”二字,径称“交通大学”。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
[4] 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合作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与美国MIT、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杜克大学,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北欧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挪威科技大学(NTNU),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与GE、GM、Intel、Honeywell、Microsoft、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文化传统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
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
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
上海市闵行区冬天景点
上海市闵行区的冬季景点推荐如下:
* 闵行文化公园。
这个公园拥有众多湖泊,湖边遍植水杉、芦苇等植物。
冬日里,水杉挺拔,芦花纷飞,暖阳铺洒大地,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公园内还搭建了造型各异的木桥,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 闵行体育公园。
这个公园环境优美,湖面辽阔,且有大量的乔木和绿化植被。
冬日里,公园的杉树被冻得发红,看起来别有风味。
* 浦江第一湾公园。
位于黄浦江沿线的这个公园,一到冬日层林尽染,十分绚烂多姿。
公园以景观林带和景观湿地为主题,近自然人工造景布局,使这里散发着浓浓的郊野气息。
园内种植了落羽杉、香樟、广玉兰等众多树种,到了冬天这些成片的杉树渐变成了绚烂的橙色,远看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
此外,进入初冬后的上海市闵行区,树叶开始最美的轮回,从郁郁青葱到片片浅黄,风一吹过,梧桐树叶、银杏叶便随着风慢慢掉落,装点着寂寥的冬。
穿行在层层叠叠的树林间,一路风景美到窒息,可谓是一路风景一路风情。
总的来说,上海市闵行区的冬季景点具有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公园还是自然风景,都值得一游。
上海市闵行区的故事
上海市闵行区位于中国上海的西南部,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和独特风情的地方。
闵行区得名于闵行镇,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43年的唐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闵行区逐渐成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闵行区不仅仅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区域,还保留了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这
个区域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有许多公园和绿地供市民休闲娱乐。
其中,闵行公园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它拥有广阔的绿地、湖泊和花草树木,是周末家庭出游的理想场所。
此外,闵行区还是一座孕育人才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这些学术机构培养了无数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为社会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闵行区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上海市的一个新兴商务和科技中心。
许多跨国
公司和创新型企业在这个区域设立了总部或研发中心,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闵行区的居民以其谦和友善的风格而闻名。
他们热爱文化艺术,注重教育和研究,努力工作。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区中,人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学的环境。
总之,上海市闵行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方。
它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和
文化底蕴,还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科技产业。
这个区域的故事正在继续书写,它无疑将继续成为上海市乃至整个中国的一个重要地方。
上海市闵行区水博园的介绍《上海市闵行区水博园:一场独特的水乡之旅》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好好介绍一下上海市闵行区的水博园,这可是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呢。
水博园位于闵行区,刚到那儿,你就会被它独特的大门吸引。
那大门像是一个古老的牌楼,有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在对你说:“嘿,欢迎来到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哟!”走进大门,就像踏入了一片水乡的世界。
一进去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水域,那些水啊,清澈得很。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无数的小钻石在跳舞。
湖中间有一些弯弯的小桥,这些桥的样式可多啦。
有的是那种简单的石板桥,走在上面,感觉自己就像个古代的书生,背着小包袱,要去拜访远方的友人;有的桥则是有着精美的栏杆,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有花鸟鱼虫,每一个雕刻都栩栩如生,好像下一秒那些鸟儿就要飞出来,鱼儿就要跃出水面似的。
沿着湖边的小路走,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亭子。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亭子里休息,那亭子的名字还挺有诗意的,叫啥来着?哦对,“听水亭”。
我坐在亭子里,闭上眼睛,就能听到风吹过水面的声音,“哗啦哗啦”的,还有周围树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那感觉就像是大自然在给我演奏一场特别的音乐会。
我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心里想啊,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呢?再往里面走,就会看到水博园的建筑了。
这里的建筑那可是汇聚了各个地方水乡建筑的精华。
有像苏州园林那样精致的小园子,白墙黑瓦,那墙上的青苔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园子里面有假山、有小池塘,池塘里还有睡莲呢。
睡莲的花瓣紧紧地合着,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睡觉。
还有那种徽派建筑,高高的马头墙,在蓝天的映衬下特别有韵味。
我走进一个徽派建筑的屋子,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但是却透着一种浓浓的古朴气息,那木桌子、木椅子,感觉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水博园里的植物也是丰富多彩。
路边有很多垂柳,那些柳枝就像绿色的丝线一样,随风飘动。
我看到有个小女孩,拿着一根柳枝,在那里学着大人钓鱼的样子,把柳枝当成鱼竿,假装在钓湖里的鱼,那模样可爱极了。
上海闵行水上公园形成旅游攻略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其中,闵行水上公园是一处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
作为一个水上主题公园,它以其独特的水上娱乐设施和美丽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文将为您提供上海闵行水上公园的旅游攻略,让您在游览时能够更好地享受您的体验。
一、交通指南上海闵行水上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交通非常便利。
从市区出发,您可以选择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前往。
乘地铁:您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莘沥站下车。
出站后,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公园。
乘公交车:您可以选择乘坐多条公交线路,如76路、966路、865路等,到达水上公园站下车即可。
二、门票信息闵行水上公园的门票价格相对较为经济实惠,一般在30元到50元之间,价格根据季节和节假日会有所浮动。
此外,公园还提供各类套票和优惠组合,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购买。
三、游览线路闵行水上公园的游览区域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选择游览线路。
1. 室内游览区闵行水上公园的室内游览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水上娱乐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水上滑梯和SPA中心等。
游客在室内游览区可以尽情享受水上乐趣,同时也有效避免太阳暴晒。
2. 室外游览区闵行水上公园的室外游览区拥有广阔的水域和迷人的景观,游客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和水上表演。
在室外游览区,游客可体验水上摩托艇、划船和帆板等项目,感受刺激与快乐。
四、特色活动除了游览外,闵行水上公园还提供一系列特色活动,让游客全方位地享受旅游的乐趣。
1. 水上表演每天都有各种精彩纷呈的水上表演在公园举行,包括花样跳水、水上芭蕾和飞碟狗等节目,给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2. 水上运动闵行水上公园提供丰富多样的水上运动项目,如皮划艇、帆板和水上摩托艇等。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参与,体验刺激与挑战。
3. 水上美食公园内还设有各类水上餐厅和小吃摊位,提供美味的水上美食。
游客可以在享受水上娱乐的同时,品尝到各种美食的独特魅力。
交大特色(部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上交现有徐汇、闵行、法华、七宝和重庆南路(卢湾)5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840亩。
医学院的同学大二会从闵行搬到卢湾校区;法华镇则是安泰经管大四同学和研究生的校区;徐汇是交大的老校区,搬迁之后那里还剩下一小部分专业,大部分是研究生。
不过地处市中心,交通比闵行要方便很多;七宝校区原为上海农学院的校园,和交大合并之后便成了校区之一;而闵行校区目前是交大的主校区,并作为最大校区写入了上海高校之最,偌大的校区一望无际,刚开学不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简直走得催人泪下啊⋯⋯所以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么大的校区里都有着什么特色的吧。
·门——非同桃李混芳尘同样地,交大闵行校区的三个门也光荣地被写入了上海高校“最艺术的大门”。
拖鞋门首先就是拖鞋门,这个门本名叫做思源门,官方名称:正门,1号门。
象征意义:八字外形,7根钢索,象征闵行校区始建于1987年。
不过因为它长得实在太像一只拖鞋了,所以同学们就根据最直观的形象给它起了这个好记的名字。
作为进出交大最常用的大门,它完美地完成了显眼、独特、让人见之不忘的任务,大概无数新生满怀憧憬踏入梦想的殿堂时,看到这个放大版的白色拖鞋,都会产生幻灭的感觉。
开学典礼上放的宣传片里就有一个同学脱下脚上的人字拖举在掌心、对比着拖鞋门若有所悟的片段。
本人十一返校的时候是从浦东直接打车到校区,司机问我从哪个门进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说“拖、鞋、门”。
庙门官方名称:东大门,紫气东来门;民间称呼:庙门。
这个门是徐汇校区东门的复制,按照1:1.14的比例建造,象征迎旭日朝阳,紫气东来,富贵吉祥,朱红的宫殿式大门、绿瓦红墙、彩画飞檐、两座石狮子端坐门前,大门右侧的墙壁上挂着“交通大学”的牌子,宛若当年华山路上的交大老校门。
所谓“庙门一入深似海”,考虑到交大七比一的男女比例,无数报考交大的男生由此走上了一条进入和尚庙的不归路⋯⋯凯旋门凯旋门长的真的很像法国的凯旋门,最高点达到18.96米,象征交通大学诞生于1896年,也许是为了弥补“拖鞋门”厚重不足,“庙门”缺乏现代气息的缺点。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简介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是一座以文化展示和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5668号,占地面积约为360亩,主
要包括大草坪广场、文化展览馆、水上游乐园、生态湿地园、巴比伦乐园等七大功能区。
文化展览馆是闵行文化公园的重点建筑之一,由上海市与韩国艺术发展公司联合设计建成,展馆总面积达到42000平方米,展览区、活动区和休息区均设有先进的气候和环保系统,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视觉和体验。
展览馆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艺术交流活动和科学技术展示,有助于促进上海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水上游乐园是一处由独特的雕塑,造型十分奇特的大型水滑梯和具有营养价值的小吃等组成的娱乐设施,可以让孩子们畅玩水中,体验快乐与刺激。
生态湿地园是一处集观赏、保护、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园林风景区,由各种自然河道和河口、湿地、沙滩等多种自然景观组成,是全国最大的都市湿地公园之一,为游客提供了一处自然与休闲结合的场所。
除了以上的主要景点之外,闵行文化公园还有一个非常独特丰富的文化活动节目,就是巴比伦乐园。
巴比伦风情活动区是一个根据古巴比伦文化进行设计建造的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旅游业设施,其汇聚了巴比伦文明的历史、文化和华丽艺术,这里有丰富的古代艺术品展览和技艺表演,还有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和举行,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了解了解巴比伦文化和历史,度过了一个充满乐趣和教育意义的旅游和休闲
时光。
总之,上海闵行文化公园作为一处集旅游、文化、娱乐、阅读、学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公园,设施齐全,内容丰富,让游客可以一次性享受到多重文化和娱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无论是家庭、情侣、朋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和美好时光。
上海闵行科技馆简介上海闵行科技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000号,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展览、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科技文化设施。
该馆始建于1988年,于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上海市重点文化工程之一。
上海闵行科技馆占地面积达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馆内设有多个展览厅,包括科技馆基本展厅、临时展厅以及专题展厅,共计展出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
馆内展品丰富多样,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多个科学领域。
游客可以通过互动展品、科技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科技馆基本展厅是上海闵行科技馆的核心展区,分为自然科学、人类科学、工程技术和绿色环保四个展区。
自然科学展区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生动的展品和实验演示,向游客介绍了自然界的奥秘。
人类科学展区则介绍了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让游客了解自己和人类社会的历史。
工程技术展区展示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和应用,包括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展品。
绿色环保展区则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向游客传递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
上海闵行科技馆还定期举办临时展览和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通常是根据时事热点或特定主题策划的,内容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专题展览则更加深入地探讨某个具体领域的科学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上海闵行科技馆在科普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馆内设有科普教育中心,定期举办科学实验、科技讲座、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科技馆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科普活动,如儿童科学夏令营、亲子科学实验等,激发了年轻一代对科学的兴趣。
上海闵行科技馆还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馆内设有科学研究机构和科技项目研发中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同时,科技馆还与各界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闵行区文化公园介绍
闵行区文化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广路999号,占地面积约为120亩,是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公园。
公园内景观优美,有大片绿草地、湖泊、花园、文化广场等,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内有多个主题区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文化园”。
这里有各种古代建筑,如仿唐代建筑的“唐风广场”、仿明代建筑的“明清街”等,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此外,公园内还有“艺术园”、“音乐园”、“科技园”等主题区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公园内的“文化广场”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的场所,经常有歌舞表演和文艺演出等。
此外,公园内还有儿童乐园、游泳馆、网球场等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需求。
闵行区文化公园现已成为上海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
- 1 -。
闵行区晚上适合去的地方
1.闵行公园
闵行公园位于闵行区华漕镇的东北部,东至漕宝路,南临吴中路,西至梅园路,北至漕宝路。
总面积约为1.5公顷。
是上海市郊一处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闵行公园现有七个景点:水上长廊、竹林深处、花径游廊、五亭桥、假山曲桥、石拱桥、七百年古樟林等。
闵行公园的特点是以河为脉,以水为魂,将“水”这一元素融入到了公园的各个角落。
所以你可以在闵行公园里找到小桥流水和亭台楼阁。
闵行公园还拥有一个“水上森林”,也是一个很好的观赏绿色生态景观的场所。
2.上海闵行图书馆
上海闵行图书馆是上海闵行区乃至全国首家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坐落于闵行区虹梅路1818号,建筑面积为8600平方米,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藏书量约25万册。
该馆的馆藏主要包括文史类图书、中外期刊、报纸等。
自2003年7月开馆以来,已接待读者逾30万人次。
是上海市首家高校图书馆和华东地区首家农家书屋联盟成员单位。
—— 1 —1 —。
上海交大附近景点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800号,周边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景点。
1. 徐汇公园徐汇公园是上海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位于徐汇区肇嘉浜路1850号。
公园内有湖泊、花坛、儿童游乐场等设施,适合全家人一起休闲娱乐。
在春天,公园里的樱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2.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学府之一,位于徐汇区岳阳路20号。
校内有许多漂亮的建筑和花园,适合散步和拍照。
此外,在学院内还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音乐会和表演。
3. 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发生的龙华镇监狱惨案的现场。
陵园内有许多纪念碑和雕塑,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革命先烈的伟大。
4. 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场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徐汇区田林路666号。
这里曾举办过2007年女排世界杯、2010年上海国际马拉松等重要赛事。
此外,在体育场周边还有许多美食和购物中心,适合游客购物和品尝当地美食。
5. 田子坊田子坊是一处历史悠久的老街区,位于徐汇区泰康路210弄。
这里保存着上海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是游客了解上海文化的好去处。
在田子坊内可以逛小店、品尝小吃、拍照留念。
6. 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一座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位于徐汇区衡山路158号。
这座教堂建于1925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现在,教堂已经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7. 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之一,位于徐汇区陕西南路1555号。
这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书籍、期刊和资料,是学习和阅读的好去处。
此外,在图书馆内还有许多展览和文化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和开阔眼界。
以上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附近的一些景点介绍。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适合不同类型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无论你是想放松身心、了解历史、品尝美食还是增长知识,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交大主要景点介绍五卅纪念碑兴建于1950年,位于教三楼北面。
在青松碧柏围绕中的史、穆烈士墓、英烈浮雕和五卅纪年碑,三个景点组成一组景观观,激励人们要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力拼搏,是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烈浮雕兴建于1991年4月,位于教三楼北面。
在青松碧柏围绕中的史、穆烈士墓、英烈浮雕和五卅纪年碑,三个景点组成一组景观,激励人们要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力拼搏,是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穆烈士墓兴建于1950年,位于教三楼北面。
在青松碧柏围绕中的史、穆烈士墓、英烈浮雕和五卅纪年碑,三个景点组成一组景观观,激励人们要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力拼搏,是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水思源1979年重建,位于第一宿舍前。
“饮水思源”充分表达了交大人报效母校载培之恩的深情厚意。
该景点由喷泉和造型绿化组成。
喷泉的背景后用珊瑚树修剪成三层阶梯式的波浪纹,以突出“水”的感觉。
整个背景由高大的罗汉松和玉桂衬托。
喷泉的前半部分是草坪,草坪中间配上圆弧形的花坛,热烈而雅致。
汉白玉雕塑1985年3月塑成,位于包兆龙图书馆前。
由二个汉白玉女大学生雕塑和喷泉组成,意喻莘莘学子在此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茁壮成长。
与日俱进1925年初建,1988年重建。
一九三八级校友毕业50周年之际,校庆归来,古稀团聚,饮水思源,无限感奋,重建日晷,合献母校。
勉励师生“任重道远,与日俱进”。
女大学生雕塑1986年9月塑成,女大学生手握书卷,思绪万千,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现移至闵行校区。
百年校庆里程碑1996年4月建造,位于四块大草坪中心。
校庆里程碑位于徐汇校区大草坪中央平台上,12.5米,碑面为暖灰色花岗岩,正上方刻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成一流大学”。
碑体呈三角形,寓言教书育人于德、智、体为根本,里程碑上台阶浮雕象征交通大学经历了百年沧桑,大小不一的不锈钢环,围绕着住碑意贺百年庆典。
上海交大参观要点
上海交大的参观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约参观:对于想要参观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来说,需要提前进行预约。
现在进门可以现场预约,保安叔叔在门口现场扫码填一下基本信息即可。
但如果想要参观学校博物馆,则需要提前两天在公众号上进行预约。
2. 校史博物馆:作为学校历史和文化的展示场所,校史博物馆是每位参观者必到之地。
这里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是了解学校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3. 饮水思源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饮水思源碑见证了无数交大人的成长。
这座碑刻有学校的校训,是每一位交大新生的必到之地。
总的来说,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观要点包括预约参观、校史博物馆和饮水思源碑。
这些地方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每位交大人心中的圣地。
上海闵行博物馆介绍上海闵行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中心,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2万平方米,拥有丰富的展品和展览资源。
上海闵行博物馆以“世纪之城、千年之镇、百年之馆”为主题,通过展览和文化活动,向广大观众展示了闵行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特色。
博物馆的一楼主要展示了闵行区的自然风貌和地理特点。
游客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模型和实物展示,了解到闵行区的地质、气候、植被和动物等方面的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模拟地震和风暴的体验,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
博物馆的二楼主要展示了闵行区的历史文化。
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图片展示,展示了闵行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其中,最具特色的展览是关于莘庄古镇的展示,通过复原的古代建筑和生活场景,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莘庄古镇,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氛围。
博物馆的三楼主要展示了闵行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这里有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绘画、雕塑、摄影作品等,展示了闵行区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和艺术发展的历程。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艺术沙龙,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博物馆还设有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场所。
图书馆中收藏了大量与闵行区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源。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演出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观众的知识和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上海闵行博物馆是一座具有丰富展品和展览资源的综合性博物馆。
通过展览、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广大观众展示了闵行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特色。
无论是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古美公园景点名称古美公园是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处城市公园,位于古美路与虹梅路交汇处。
公园占地面积达到了28.6公顷,是闵行区最大的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许多绿化景观和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游玩。
以下是古美公园内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
一、荷花池荷花池是古美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公园内最美的地方。
荷花池占地面积达到了2.5公顷,池内种植了各种颜色的荷花,每到夏季,荷花池便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的好地方。
荷花池周围的小路上,还有许多卖荷花茶和荷花糕的小摊位,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荷花茶和荷花糕。
二、翠湖翠湖是古美公园内另一个比较著名的景点,位于公园的东南角。
翠湖面积不大,但是湖水清澈见底,湖边种有各种花草,景色十分优美。
湖中还有一座小桥,称为“翠湖桥”,是游客拍照的好地方。
翠湖周围还有一些茶楼和小餐馆,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上海美食。
三、石榴园石榴园位于古美公园的西南角,是公园内一个比较隐蔽的景点。
石榴园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园内种植了许多石榴树,每到秋季,石榴园便成为了游客们采摘石榴的好地方。
石榴园周围还有一些小餐馆,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新鲜的石榴汁。
四、塘沽桥塘沽桥是古美公园内一座古老的石拱桥,位于公园的东北角。
塘沽桥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复,至今仍保存完好。
塘沽桥全长约20米,宽约5米,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古桥。
每到春季,桥边的樱花树开满了粉色的花朵,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樱花景色。
五、石湖石湖是古美公园内一个比较隐蔽的景点,位于公园的西北角。
石湖面积不大,但是湖水清澈见底,湖边种有各种花草,景色十分优美。
石湖中还有一座小桥,称为“石湖桥”,是游客拍照的好地方。
石湖周围还有一些茶楼和小餐馆,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上海美食。
六、梅花山梅花山是古美公园内一个比较高的山丘,位于公园的中心位置。
梅花山海拔约50米,山顶有一座小亭子,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公园。
每到冬季,梅花山便成为了游客们欣赏梅花的好地方。
交大闵行附近景点《交大闵行附近景点:宝藏之地超有趣一提到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景点,那可真是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魔盒,有趣得很呢。
先说说闵行体育公园吧。
这地方就像是都市里的一个大绿肺,只要你一进去,大片大片的绿色就像潮水一样涌到你眼前。
公园里的湖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湖水清凌凌的,像面大镜子。
湖面上时常有小船悠悠地划着,感觉划船的人就像在一幅画里行走。
有时候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在湖边尝试那种看起来很酷炫的水上运动,像桨板之类的。
我就见过一个小哥,刚站到桨板上,“哗啦”一下直接掉进水里,那场面又尴尬又好笑。
不过,这也是这个公园欢乐的一部分,谁还没个在大自然面前出糗的时候呢。
还有韩湘水博园,那里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到处都是古桥、古建筑,那些桥可不是那种普普通通的桥,每一座都像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着自己的故事。
园内曲径通幽,走着走着,会突然碰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在里面坐一坐,就感觉自己像是古代的文人雅士,摇头晃脑地吟诗作对。
园子里还养着一些大白鹅和鸭子,它们在水里嬉戏的时候发出的“嘎嘎”声,像是在跟游客聊天,不过就是听不懂它们在说啥。
交大校园本身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景点”。
那满校园走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气氛,还能看到一群聪明的脑袋瓜儿在校园里穿梭。
校园里的建筑也是各有特色,现代的和古典的融合得相当不错。
有时候能碰到一些有趣的社团在进行莫名其妙但又很欢乐的活动,像是一群人穿着奇装异服在校园里玩什么寻宝游戏,看着他们跑来跑去,心里就想,年轻真好啊,这可比坐在屋里埋头苦学成天玩手机有意思多了。
再说远一点,七宝古镇那可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满大街飘着各种香味,什么海棠糕啊、汤圆啊、臭豆腐啊,走在古镇的街道上,鼻子就像被美食的小妖精们牵着走。
一边看着古旧的建筑,一边吃着美味的小吃,就感觉自己是个有文化的吃货,那种感觉简直幸福得冒泡泡。
交大闵行附近这些景点,就像是一串五颜六色的珍珠项链。
不管你是想找个地方放松心情,还是想拍拍美美的照片,亦或是想胡吃海喝一顿,这儿都能满足你,就是这么接地气又丰富多彩。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简介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 9 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 111计划”、“ 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Universitas 21 、21 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4893 亩。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 年(光绪22 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
1921 年改组为交通大学;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28 年 ,时任交通部部长的王伯群先生让三所学校再次合并,定名“国立交通大学”,至1949 年剔去“国立”二字,径称“交通大学”。
1959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99 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
[4] 2005 年 7 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合作截至 2013 年,学校先后与美国MIT 、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杜克大学,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北欧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KTH )、挪威科技大学( NTNU ),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与GE 、 GM 、Intel 、Honeywell 、 Microsoft 、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文化传统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
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
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
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老校长唐文治先生校名“交通”之名取自于《易经·泰卦》,其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万物大“通”之时,这也正是上海交通大学之所以命名为“交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今人多将其误解为道路交通之“交通(traffical )”,实属讹误。
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1910 年,时任校长唐文治亲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并著文释意。
其后交通大学在此校训基础上进行扩充,最终于1937 年颁定 16 字校训。
知名校友蔡锷: 1898 年考入南洋公学,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蔡元培: 1901 年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李叔同: 1901 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以弘一法师名世,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江泽民: 1947 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P1(北一门进停车位置):新体育馆P2(北三门进停车位置):密西根学院前停车位T :卫生间1 :新体育馆(霍英东体育中心)2 :李政道图书馆3:致远游泳馆4:光明体育场5:程及美术馆6 :菁菁堂7 :思源门8:仰思坪、铜鹰雕像9 :思源湖10 :上中下院11 :包玉刚图书馆12 :涂鸦墙13 :新图书馆14 :电院群楼15 :电院大草坪16 :致远湖17 :凯旋门18:庙门合照地点:铜鹰雕塑、涂鸦墙、电源大草坪、凯旋门、庙门【路线一】北一门进【路线二】北三门进1:新体育馆(霍英东体育中心)在我们的前方,看似有一大朵白云飘在空中,它其实是我们交大于2007 年新建成的体育馆,它以奥运为契机,也在呼吁师生们加强身体锻炼,蓝天白云也寓意着保护环境。
这里可举办各类大中型比赛、文娱活动和重大活动,例如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我们的120周年校庆典礼都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体由学生自主经营,经营方式大胆灵活,管理团队年轻活跃,勇于尝试并且富有经验,集合了交大各个学院的精英同学,活动的策划,管理和开展有条不紊,别出心裁。
2:李政道图书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学校于2014 年 12 月 28 日新建成的李政道图书馆了,它其实也是一座科学家纪念馆,由实体图书馆和“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两大部分组成。
该馆开创性地实现了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和艺术馆在内的“五馆合一”的功能定位,并承担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理学分馆的功能。
共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地下一层为报告厅,可以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及小型音乐会。
地上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部分区域为展厅,展示了李政道先生一生的求学经历以及获得的各种成就。
第二层和第三层有 2 个阅览室,最大藏书容量约为7 万册书刊,还有 5 个小组讨论室。
第四层为李政道先生办公室、特藏书库和李政道研究所,收藏有各类李政道先生捐赠的珍贵档案藏品8 万余件。
3:致远游泳馆这个造型独特的建筑就是我们学校在 2015 年新建成的致远游泳馆了,总建筑面积为一万多平米,你看它的外形像是在展现冰川消融的形态,这也是在呼吁大家要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从此降低全球变暖趋势。
馆内设有游泳池、健身房和一些可以用来排练舞蹈的公用房间。
4:光明体育场这边的光明体育场由交大香港校友会会长、交大校友胡法光先生捐资150 万美元于1998 年 4 月 8 日母校 102 周年校庆正式建成,占地6300 平米,“光明”寓意母校教育事业光辉灿烂。
体育场的看台用不同颜色的座椅拼成“SJTU”字样,颜色鲜艳,十分美丽。
每年的校运会都会在此体育场隆重举行,全校师生都会积极参与,增强体魄。
5:程及美术馆坐落在湖畔的程及美术馆凝聚了美籍华裔水彩画大师程及老先生一生的心血,该馆于1999 年 4 月 8 日交大 103 周年校庆正式开馆,馆中珍藏的程先生的主要作品和一些复制品,价值无限。
它是一所促进艺术教育、开展海内外美术交流的场所。
江泽民学长亲笔题写了“程及美术馆”馆名。
6:菁菁堂在我们身边的就是菁菁堂,它是由我们学校和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合资共同建造而成。
1994 年 11 月,两校校长在落成仪式当场宣布:把礼堂命名为菁菁堂,“菁菁”为茂盛之意,取自诗经“其叶菁菁”,祝愿两校友谊和事业都能够茂盛发展。
菁菁堂是闵行校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学校经常在这里举办各式各样的迎新晚会,文艺汇演等,平时也会播放一些电影供师生们观看,它一直是我们学校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
201 4 年,学校决定对菁菁堂进行修缮改造,这也获得了闵行区的大力支持。
2014年12 月30 日,菁菁堂修缮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闵行区出资两千万元支持菁菁堂的修缮。
直到今天,菁菁堂的修缮工作也取得了圆满的结束。
改造后的菁菁堂设施先进,变得焕然一新,它依旧会给我们交大人带来各种各样的精彩表演。
7:思源门交大著名的拖鞋门,之所以叫它“拖鞋门”,是因为它的外形酷似人字拖,因此而得名。
实际上它叫“思源门”或者“八七门”因,建在校园内的思源路尽头,称为“思源门”;“八”字外形,七根钢索,象征闵行校区始建于1987 年,称为“八七门”。
拖鞋门的美妙之处还在于从侧面看像一道彩虹,尤其是在傍晚黄昏的时候。
8:仰思坪、铜鹰雕像在我们前方是仰思坪,“仰思”二字不仅指它正对着思源门,更指师生们勇于探索与思考。
湖畔旁的铜鹰雕像是我们交大最著名,也是最大的一尊铜像,名为“百年雄风”。
这座铜鹰在徐汇校区留驻十年之后,于 1996 年交大百年校庆之际从本部迁到闵行,坐落在了思源湖畔。
9:思源湖仰思坪旁边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思源湖了,它是我们交大人最爱的地方之一,景色十分优美。
10:上中下院在湖的对面是我们的上中下院。
上中下院是闵行校区最早的三个教学楼,其名称是沿用了徐汇校区的上院和中院。
三院使用了徐汇校区常用的深红色,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从天空俯瞰三院,形似“λλμ”,可以同时容纳12000 名同学上课。
每栋楼二楼以“之”字型云廊相连,便于上下课高峰疏散。
11 :包玉刚图书馆眼前这座建筑就是著名的包玉刚图书馆,1992 年,我们敬爱的“船王”包玉刚先生捐款在闵行校区建造了一座新的图书馆,俯瞰犹如一艘船,坐落在思源湖畔。
但不幸的是,正在学校筹备落成和开馆仪式,包玉刚先生不幸病逝。
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学校特将此图书馆命名为包玉刚图书馆。
2008 年 9 月,随着主图书馆的开管,包玉刚图书馆被定位为人文社科类综合馆,以全新的理念进行布局,采用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分类近72 万册书籍,为全校师生提供便利。
12 :涂鸦墙我们现在走的路两旁就是交大闵行校区三处涂鸦墙中的一处,它位于高速公路下方,连接着东区和西区,这里记录着交大人丰富的业余生活,比如社团活动,毕业季的留念等等,也有关于这次百廿校庆的专题,比如这里有交大经典校庆logo ,象征着从 1896 跨越到 2016 。
还有这幅创意的涂鸦是同学经过10 个小时的独立设计和 10 小时的涂鸦才完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饮水思源,百廿校庆”八个大字,仔细一看,红色的背景隐约显示莲花庙门,蓝色的背景也随之成思源拖鞋门。
红,代表着校庆“喜”的氛围,蓝,代表着自然之源-水。
13:新图书馆现在大家正前方的高楼便是闵行校区最高的楼之一了,它就是图书信息大楼,高楼是我们的网络信息中心,里面有网络服务中心和诸多会议室,旁边较矮的群楼就是新图书馆了,它位于闵行校区中心位置,于2008 年底开馆。
新馆作为主馆,定位为“理工生医农科综合馆”,座位近 3600 席,内有大量书藏,它不仅为师生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料,还为全校师生提供安静的自习区、小组讨论室、课题研究室、以及各种多媒体教室。
图书信息楼在总体布局上呈“E”字形,由矩形的公共服务大厅和三幢相对独立的阅览室大楼组成,信息中心宛如一颗橄榄镶嵌在其中。
整个建筑由含有古朴气息的裙房和有现代气息的塔楼组成。
裙房建筑立面采用红砖,灰色石材,白色涂料,体现交大的历史文脉。
塔楼用玻璃幕墙和金属遮阳线条组合,富有现代气息。
体现了历史和未来的对话,思源和致远的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2015 年11 月24 日,“交大-京东创客空间”正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启动,它就坐落在我们的新图书馆内,占地逾240 平米,由集装箱拼接修改而成,创意十足。
它既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场所,又是在校师生、校友创客,以及相关企业开展交流的基地。
14:电院群楼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是我们学校最大的学院。
电院之所以成为交大最大的学院其实是在于它先后合并了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等大大小小的许多学院,几乎所有与电有关的学院都被交大合并了,电信群楼一共有五幢楼,其中四号楼主要是本科生做电子技术实验所在的地方,而三号楼是导师们带着研究生们进行科研的地方,据说非常厉害的研究生小哥哥在三号楼的实验室里还开辟了一个专门修手机的小空间,帮助同学们修手机,所有的工具都是实验室做实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