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田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耕地类型知识点总结一、概述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是农业生产的载体和基础,是农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中国的耕地类型繁多,分布广泛,涵盖了大部分土壤类型和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耕地类型分类体系,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中国主要耕地类型1、水稻耕地水稻耕地是中国主要的耕地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长江、珠江、黄河、淮河、赣江等水系流域和河流冲积平原地区。
水稻耕地常见于低洼地带,土壤通常为泥质或粉质,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素,受水湿程度影响较大。
中国的水稻耕地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2、小麦耕地小麦耕地是中国耕地类型中的另一个重要类别,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
小麦耕地通常分布在坡地和平原地带,土壤类型以黄壤、红壤、砂质土壤为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小麦耕地是中国的主要冬季粮食生产基地,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玉米耕地玉米耕地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地区。
玉米耕地通常出现在丘陵和山地,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包括黄壤、赤壤、棕壤和松散砂土等。
玉米耕地是中国主要的夏季粮食生产基地,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4、棉花耕地棉花耕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棉花耕地的土壤类型以深层肥沃的黑土为主,土壤含水量丰富,适宜棉花的生长发育。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耕地对于国家的纺织工业和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5、果品耕地果品耕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丘陵山地和西北地区。
果品耕地的土壤类型以砂壤、壤土、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为主,土壤疏松肥沃,适宜果树生长发育。
中国是世界上果品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果品耕地对于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南方种植水稻有利区位条件南方种植水稻具有以下几个利区位条件:一、气候条件优越南方地区通常气候湿润,温暖,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或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夏季雨水充沛,雨量充足。
这种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且温暖的气候使得水稻种子能迅速发芽,生长期长,产量高。
二、地理条件有利南方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和湖泊,水源丰富,特别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有利于水稻田的灌溉和水稻的生长。
南方水稻的田块多位于江河低洼湿地,地下水位高,便于丰水淹田、排水和灌溉。
三、土壤条件适宜南方地区多为丰沃的水稻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
酸性土壤多见,这种酸性土壤对水稻生长有利,因为水稻对酸性土壤适应性强。
南方地区洪积土主要成分是矿质质地,减少了巴厘地表土层的出现。
矿物质含量高,酸性pH值低,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四、水资源丰富南方地区雨量充沛且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适应水稻的生长所需的灌溉水。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如江南水乡,往往以水田,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为主要利用对象,这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五、人工资源优势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水稻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作物,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南方地区的人口众多,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进行水稻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六、地理位置有利于物流南方地区交通发达,地理位置有利于水稻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南方的水稻产区,如江南地区,沿江河岸和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易于将水稻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
根据以上所述,南方种植水稻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丰富等优势。
同时,人力资源充足,地理位置有利于物流等因素,也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在南方地区,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水稻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粮食需求,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稻种植水平也不断提高,作为我国农作物的基本组成,水稻种植工作对提升农业经济与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水稻栽培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字: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水稻管理;种植管理引言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环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稻种植中,通过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等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水稻的种植环节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农业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水稻种植环节,并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水稻栽培种植技术简述水稻栽培种植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在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支持下,我国渡过了较为艰难的历史时期。
时至今日,水稻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作物,其体现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因此栽培新技术的开发要点也转为了绿色可持续、机械化、增产减负等方面。
水稻依旧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种植人员应积极尝试种植栽培的新技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益,利用机械生产设备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提高整体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发挥地区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水稻种植常见问题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适宜水稻种植的土地资源逐年吃紧,为缓解此现象及抑制其范围的扩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合理调研该地区水稻种植情况,提升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规划管理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种植与管理。
换言之,为水稻种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情况下,相关部门过度开垦土地以提升水稻生产效率,不但严重损害了土壤及生态环境,也与我国目前水稻生产与发展的要求相悖,得不偿失。
3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措施3.1营养土的准备工作一是合理配制营养土。
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摘要:水稻种植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种植人员需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施肥与灌溉,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定期中耕、除草,为水稻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对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水稻种植;管理技术引言水稻产业存在米质不优,产量不高,生产上秧苗素质不高,肥水药浪费严重等问题,必须采取得力技术措施,加以改进传统的种植模式以扩大规模增效益,笔者就水稻栽培技术与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探讨,达到单产稳步提高和规模化扩大推广,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1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水稻种植的重要性在正式开始种植水稻之前,要将水稻田进行整地,要想后续水稻种植质量高产量大那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障土地的质量。
对于水稻来说,种植田的选择需要在平整又肥沃的土地上,并且种植时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载重土塘精细选哪个耕耙,结合良种的选择和处理,让水稻种植能够更加绿色高产。
为了切实巩固“三农”工作成果,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也应该极强沟通交流,让种植户更加了解优质水稻选种、栽培、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知识。
当前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带领传统农业走向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完成了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耕农种一直都是传统,其中又以水稻为代表,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种植技术也较为成熟。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关系着居民群众的切实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原料。
2水稻种植技术2.1种子选择在选择水稻品种前,要了解当地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栽培时间和生育周期等。
在水资源较少的地区,应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在土壤肥力较差的,黄土地、或沙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瘠薄田块,适宜种植分蘖能力强的中小穗型品种。
选种时要考虑水稻的成熟周期,太早或太晚均会对水稻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水稻一年最多几季,哪里可以种一年两季水稻水稻1年最多可以种3季。
水稻在南方1年能收获2-3季,南方水稻为1年1熟或2熟,有些地方可以达到1年3熟。
每个地区种植水稻的时间都不一样,收割时间也有一定差异。
给水稻田除草时,必须要注意田间的水肥管理。
在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时先排水再施药,药后复水保水5-7天左右,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
一、水稻一年最多几季1、水稻1年最多可以种3季。
水稻在南方可以1年收获2-3季,南方水稻一般为1年1熟或2熟,有些地方也有1年3熟的,比如江苏南部可以1年2熟,苏中及淮北一般只能种植1季,海南则是1年3熟。
另外,广西只能种植2季水稻,但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种植3季,比如龙州县(左江河谷)。
东北地区的水稻1年只能种植1次,它跟南方的水稻生长周期不一样。
2、每个地区的水稻种植时间都不同,收割时间也有所差异。
北方水稻一般是1年1熟,大多是单季稻,主要在4月中旬种植,8月份收割。
南方的水稻一般从阳历4月中旬开始进行育苗,8月初就可成熟收割,大约为104天左右。
第2季水稻要一边收割一般插秧,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稻4月中旬开始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然后要马上开始进行晚稻插秧(被称为双抢)。
晚稻必须在立秋前结束插秧,10月下旬至11月进行收割。
3、给水稻田进行除草时,一定要注意田间的水肥管理。
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要先排水再施药,药后一定要复水保水5-7天左右,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
药后一定不能马上追肥,这样会造成杂草返青,影响药效。
稗草2-4叶期是最佳的防治期,这一时期一定要抓紧机会施药,如果错过最佳时机,就会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二、水稻哪里可以种一年两季水稻1、安徽省滁州市1年可以种2季水稻。
滁州市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滁州市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交替,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
滁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4°C,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1°C,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1.4°C,年平均降水量为1035.5毫米。
南方地区耕作制度
1.种植方式: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棉花、甘蔗、茶叶、果树等作物为主,其中以水稻种植最为常见。
南方地区的农民通常采用湿地稻作和旱地稻作两种种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
2. 灌溉管理:由于南方地区降雨充沛,大部分农民采用自然灌溉方式,即依靠雨水滋润作物。
但也有少数地区存在干旱地区,需要进行人工灌溉。
南方地区的灌溉管理一般由农民自己管理,采用水利社、水利组等形式进行管理。
3. 土地管理:南方地区的土地多为水稻田,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土地管理非常重要。
南方地区的农民通常采用合作社、土地流转等方式,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4. 农业技术:南方地区的农业技术发达,特别是在水稻种植方面,有许多成熟的耕作技术。
南方地区的农民通常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方式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5. 农业政策:南方地区的农业政策一般以扶持农民和保护种植业为主,通过提供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来保障农民的收益和农产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地区和作物有着不同的耕作方式和管理制度,但都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
中考地理水稻知识点总结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它不仅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还是中国农业的主要产业。
了解水稻的地理知识对我们认识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水稻的生长环境、主要产地、种植方式、生产水平、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介绍,来对水稻进行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生长的主要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和水分。
气候是水稻生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温度和降雨。
水稻是一种亚热带和热带作物,对气温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30℃之间。
同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也很高,所以阳光充足的地区更适合水稻的生长。
此外,水稻对水分需求也很大,节水性强,因此水稻的地理分布与水资源有很大关系。
二、水稻的主要产地中国是水稻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和长白山地区的水稻产量占全国的主要比例。
此外,亚洲国家如印度、印尼、泰国等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地。
另外,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水稻种植,但产量相对不高。
三、水稻的种植方式水稻的种植方式有传统种植和现代种植两种方式。
传统种植是指依靠劳动力,种植方式比较原始,耕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
现代种植则应用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包括机械化、化肥、农药和新品种的应用,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四、水稻的生产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的产量和供应能力都能满足国内需求。
我国的水稻生产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利用现代种植技术生产的水稻产量占比超过60%,水稻的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五、水稻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结构的转变,水稻的种植方式和生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未来,水稻的品种改良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将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
同时,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下,水稻种植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水稻是中国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了解水稻的地理知识对我们认识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南方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是指为满足南方水稻栽插、直播等种植生产需要,选用适宜的水田耕整机械,按照农田耕整要求和作业规范,完成水稻田水耕作业所形成的机械化作业技术。
一、工艺路线灌水泡田→耕翻灭茬→施肥→平整→沉淀。
二、耕整地质量要求耕作深度要适宜、一致,无重耕、漏耕。
旋耕深度10~15厘米,犁耕深度宜在20厘米以下;田面平整,经过平整后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表土硬软度适中,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泥浆深度5~8厘米,水深1~3厘米。
采用犁耕方式,高留茬和秸秆要深埋犁底层,旋耕方式秸秆还田,采用切碎、秸秆均布和整田时秸秆土层搅和均匀。
机插秧大田田面要求:田面整洁,无杂草、残茬、杂物,利于插秧机行进作业,否则,残茬杂物易拖带刮倒已插秧苗;田面高低有度,在3厘米的水层条件下,高不露墩,低不淹苗,以利于秧苗返青活颗,生长整齐;表层硬软相宜,一般要求耕整后大田表层稍有泥浆,下部土块细碎。
耕作层不能过深,整地次数不能过多,土层不能过于黏糊。
三、耕整方法1、茬口地耕整(1)前茬秸秆粉碎耕整前茬作物收获时必须进行秸秆切碎或粉碎,并均匀抛撒。
采用旱地旋耕整方式,因耕深浅,尤需秸秆切碎、均铺。
(2)旱耕整总体上是两种形式:旋耕和犁耕。
利用旋耕机、正反旋埋茬耕整机等旋耕作业,土壤含水率需在30%以下,作业时要稳定耕作深度,以达到旋切能达到的10~15厘米上限深度为宜。
采用反旋埋茬方法残茬、秸秆覆盖率最好。
犁耕在农场和成片大田采用较多,其对秸秆埋覆较深,达15~20厘米,对前茬秸秆切碎和铺放要求不及旋耕高。
地块高底不平,可采用交叉作业和激光平地技术作业,对高低落差大的田块,要划格作业,大田隔小,以保证相对范围内的平整地质量标准。
犁耕作业不要每季都进行,宜3~5年犁耕一次,与旋耕作业相交替。
旱耕的田块,在旱耕结束后,晾晒1~3天,再上水浸泡1~2天,完成后续平整作业,这样不易形成僵土。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309 —1996
1、耕地地力等级的产量水平
根据耕地基础地力不同所构成的生产能力,将全国耕地分为十个地力等级,其粮食单产水平为大于
13500kg/hm2(900kg/ 亩)至小于1500 kg/hm2 (100kg/ 亩),级差1500kg/ hm2 (100kg/ 亩)。
2、南方稻田耕地类型区
主要特征:一月零度等温线(秦岭、淮河、白龙江)以南的全部南方水稻田。
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的平原、河谷及山间盆地,其次是以树状及斑点状零星分布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南方诸省丘陵山区的高原、平坝、河谷、台地、山麓、盆地、滨海小平原。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类型。
全年大于等于10 C积温5000~9500 °C,生长季250~330天。
年降水量1000mm 以上,部分地区终年无霜冻。
粮食种植制度为一年二熟至三熟。
主要包括地力等到级为一至九等的耕地。
主要特征:由地带性红壤系列(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黄壤)以及本区内部非地带性的紫色土、石灰(岩)土组成。
分布在长江以南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十五个省(自治区)内的旱耕地。
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类型。
全年大于等于10 C积温5000〜9500 生长季250〜330天,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部
分地区终年无霜冻。
粮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
由于海拔、雨量分布及耕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制。
主要包括地力等级四至九等的耕地。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水稻的栽培历史及地理分布水稻是人类早期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中国是水稻的原发地,水稻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
目前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
在中国,水稻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水稻是一种温、暖性作物,它对气温、光照、湿度等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的适生温度范围在20℃-38℃之间,最适生温度为25℃-30℃。
同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另外,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它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效果更好。
水稻的品种分类及特点水稻根据生长习性、水稻品种可分为籼稻、粳稻、糯稻等几个大类。
籼稻是一种早熟、耐旱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粳稻是一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糯稻则是一种粘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及栽培技术水稻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萌发期、生长期、抽穗期、开花授粉期、块粒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水稻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
比如,在幼苗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和适当的灌溉;在抽穗期,需要注意及时施肥、杀虫等工作。
另外,水稻的田间管理也需要注意密植、耕作、灌溉等技术。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白叶枯、稻瘟、绿盾虫、稻飞虱等。
主要措施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如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的施肥、保持田间通风和排水、定期田间巡查等。
水稻的种植与育种水稻种植分为直播法、插秧法、移栽法等几种方式。
水稻育种是争取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水稻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目前,水稻育种技术主要有选择配制、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水稻的收获与加工水稻的收获期一般在成熟期后进行,主要有打谷、晾晒、储藏等工序。
水稻的加工主要有谷物加工、淀粉加工、食品加工等。
水稻的利用价值水稻种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水稻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纸张、造纸原料;稻米还可以提取淀粉,作为工业原料。
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的文案材料文案一哎呀,你知道不?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可太有意思啦!在我老家南方,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田,就像绿色的海洋。
一到夏天,水稻长得可欢实了,风一吹,稻穗都在跳舞。
我小时候还跟着大人下田插秧呢,那感觉,虽然累但是特别好玩。
赏析:此文案以第一人称书写,通过讲述自己在南方老家看到的水稻田以及亲身经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南方水稻种植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仿佛置身其中,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文案二嘿!跟你说哦,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差别可大了去了!我在南方上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农民伯伯们在水田里忙碌。
那水稻田啊,水满满的,水稻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看着就特别舒心。
而北方呢,一马平川的小麦地,麦浪滚滚,也是别样的风景。
赏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分享自己在南方上学时的所见所闻,对比了南方水稻田和北方小麦地的不同景色,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语言轻松俏皮,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案三哇塞!你晓得不?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
我有次去南方旅游,正好赶上水稻丰收的季节。
那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北方的小麦也是如此,成熟的时候,一片金黄,特别壮观。
赏析:同样是第一人称,通过讲述旅游时的经历,描绘了南方水稻丰收和北方小麦成熟的景象,传递出丰收的喜悦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欢乐的氛围。
文案四哈哈,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是常识啦。
我同学是南方的,他家就有大片的水稻田。
每年暑假他回家都得帮忙干农活,虽然辛苦,但他说看着自己种的水稻丰收,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北方的小麦也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呀。
赏析:以第一人称叙述同学的经历,突出了南方水稻种植的辛苦与收获的成就感,同时也提及北方小麦,使文案内容更全面,情感真挚,让人能体会到农民的不易和收获的快乐。
文案五哟呵!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可真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我之前去北方,看到那广阔的小麦田,感觉特别震撼。
在南方,水稻田则多了一份灵动和秀美。
水稻除草剂知识百问百答大纲:1、栽培基础知识2、杂草知识3、除草剂知识4、应用知识5产品知识第一部分:栽培基础知识篇问1、水稻的耕种方式及分布情况。
答:水稻根据耕种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直播田、插秧田、抛秧田几种。
在细分上,直播田根据水源难易程度又可以分为水直播(主要在南方环湖平原)和旱直播(主要分布在苏北、皖北、豫南等麦稻轮作区域);插秧田可分为移栽田和机插秧田,机插秧田主要集中在土地广阔、区域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如东北、江苏等地,南方各省山区则多采用人工移栽的方式。
抛秧田则介于两者之间,水源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块面积较大的地方采用,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地。
问2、移栽水稻田耕种上有什么特点?答:移栽田,多半是雨水和气温受限制较大的地方采用,一般一年一熟,水稻生育期较长,一般为150天以上(海南除外)。
采用“育苗等水”的方式,如在西南地区,每年5月初开始育苗,等“端午水”后方移栽,移栽时苗龄已经有30天以上,至10月份开始收割,而在东北地区,则为“育苗等温”,每年4月中旬开始大棚育苗,5月份移栽至大田,9月份开始采收。
该耕种模式优点是苗壮、整齐、抗倒伏强、虫害及杂草少、产量高;缺点是非常费人工,大面积栽培一般不使用。
产量一般在600kg以上!问3、抛秧水稻在耕种上有什么特点?答:抛秧田采用塑料秧盘育苗,通常每盘365-561个孔,每孔播种3-4粒。
亩用秧盘数40-60片。
秧盘育苗每盘需1.5kg营养土,苗床育秧15天左右再大田抛秧,此时秧苗在3叶左右,抛秧后2-3天田间不宜灌水,以利秧苗扎根立苗,立苗后灌薄水管理。
抛秧田的特点是,水稻抛秧后分蘖生长很快,但抗倒伏能力较差,收割不畅;产量一般在500-600kg。
机插秧田插秧时苗龄介于移栽田和抛秧田之间,一般在20天左右,特点是稻田畦面不平整,对除草剂的要求较高;亩产量类于抛秧田。
问4、直播水稻的耕种特点。
答:所谓直播,是指不经过育苗,直接将种子撒施到本田的水稻栽培方式。
水稻知识大全(一)水稻种植想高产,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您了解多少?水稻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应着不同的田间管理,因此正确把握水稻的全生育期对我们在水稻生产实践当中有着重大意义。
现整理水稻知识大全,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二、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下面就由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
1.1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水稻原产于中国,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属单叶子植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水稻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4.53亿亩,总产2082亿公斤左右, 单产459公斤/亩(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12月)。
我国年稻谷消费量在1800亿公斤。
1.2 水稻类型按起源分为:籼稻和粳稻。
(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
粳稻习性相反)。
按生长季节来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品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耐旱性来划分:水稻和陆稻。
根据淀粉性状分为粘稻和糯稻。
(粘稻含70-80%的支链淀粉外还含20-30%直链淀粉。
而糯稻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可食性、糊化温度及品质不一样)。
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1.3 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常规稻:是相对于杂交水稻而言的。
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出基因型为纯合的新品种。
如黄华占。
杂交稻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一代组合。
杂交稻稻农不能自己留种。
如天优华占。
超级稻一般是指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与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的品种或组合。
如Y 两优系列。
1.4 水稻种植季节根据水稻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
双季稻中第一季种植的叫早稻,第二季种植的叫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