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期末考核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7
世界近代史期末练习题世界近代史第一、四、五单元练习题一、填空1、1640年11月3日,召开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2、1651年,克伦威尔出兵镇压,反映了他反人民的一面。
3、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时发布的,确立了护国主为终身职位,并具有立法等权力。
4、年三级会议在凡尔赛王宫的宴会厅开幕,但国王无意改革直至7.9改名为制宪会议,才表明将作为中心任务。
5、10月6日群众冲进王宫迫使国王批准了由君主立宪派起草的宣言首先提出了天赋人权原则,其次是。
6、9月21日,国民公会召开,吉伦特派掌权,并成立了,在其执政期间出现了运动。
7、雅各宾派掌权后,实施了统治,在前期使革命形势有所好转。
8、7月27日的发生,结束了雅各宾时代,开始了都政府时代。
9、敕令强化了大陆封锁政策,敕令完善了大陆封锁政策。
10、1815年标志着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
11、广义的拿破仑法典包括、、、、。
12、是维也纳会议的指导原则之一。
二、选择题1、14、15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其中工业最为发达,是英国的民族工业。
A、羊毛绒B、麻纺织业C、呢绒D、棉纺织业2、1649年1月30日作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敌人”而首。
A、詹姆士一世B、査理一世C、査理二世D、克伦威尔3、1679年,国会颁布《》,驱査理二世出国境,至国会分裂。
A、《排斥法案》B、《大抗议书》C、《权利法案》D、《容忍宣言》4、战役使法国革命军队第一次击败了外国反法侵略军。
A、凡尔登战役B、瓦尔密C、巴黎D、瓦伦5、年,国外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共7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反法同盟。
A、1793B、1792C、1794D、17906、雅各宾派执政时政权机关为A、公安委员会B、国民公会C、国民会议D、救国委员会7、1795年10月27日选出了都政府,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A、国外军事入侵,财政匮乏B、人民的反抗,经济混乱C、国外军事入侵,人民的反抗D、财政匮乏,经济混乱8、恩格斯称之为“它是所有欧洲的君主在俄国沙皇领导下反对本国人民的一个阴谋”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期末专题总复习(四)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专题一。
选择题1.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C.资本主义的发展D.无产阶级的壮大2.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基本特点是()A.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新的民族解放道路B.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C,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D,一些国家斗争取得了较大成果3.印度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实质是()A.以暴力手段反抗殖民统治B.以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C.采取和平与合法手段取得印度自治D.以和平手段抗议殖民当局的压迫4.朝鲜“三一运动”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是()A.民族矛盾因英殖民统治而激化B.和平请愿是实现目的的惟一手段C.出现了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D.有条件地赢得了独立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取得独立的国家是()A.印度B.埃及C. 土耳其D.朝鲜6.下列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事件,由民族资产阶级组织或政党领导的是()①中国五四运动②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③土耳其凯末尔革命④埃及“华夫脱”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德、意的武装干涉B.国际纵队的参战C.苏联的巨大援助D.英法的“不干涉”政策8.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重任B,无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C,法西斯势力疯狂侵略扩张D,农民阶级运动开展起来9.20世纪30年代,中国、朝鲜、西班牙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有()①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②具有明显的反法西斯性质③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④民族解放运动都遭到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民族主义的发展是当代世界历史的主要线索之一,如一战和二战后均出现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等。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0—12题。
10.这两次民族解放斗争的相同点有()A,建立了民族国家 B.属于旧式的暴力斗争C.推翻了殖民体系D.开始团结反帝反殖11.与以前相比,二战后民族主义实践的最大不同点是()A,和平建国成为主流B,欧美大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C.瓦解了全球殖民体系D,发挥了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12.对于民族国家而言,建立独立政府的最大意义是()A.壮大了第三世界力量B.提供了现代化前提C.消灭了种族隔离制度D.奠定了社会稳定基础13.英国在准备撤出印度时采取的策略是()A.以不脱离联邦为前提B.以继续驻军为前提C.制造其内部矛盾和纷争D.继续控制印度经济14.T列对英国“分而治之”殖民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印巴长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B.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局面C.英国妄图以此来继续保持对殖民地独立后的影响D.维护了英国殖民者的原有利益15.二战结束后初期,印、巴和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是()A.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C,经历了重大的反复曲折过程 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16.下列文件不属于民族解放运动成果的是()A,蒙巴顿方案B,埃维昂协议C,日内瓦协议D,布雷顿森林协定17.“万隆精神”是指()①团结反帝②支持社会主义③稳定社会主义④维护民族独立,团结合作⑤增进各国人民友谊A.①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18.第三世界的崛起是指()A.一系列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取得独立B.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C.民族独立国家取得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日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19.T列不属于第三世界崛起而造成的影响是()A.联合国由超级大国任意控制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开始C.美国的全球战略由进攻转入防御D.少数帝国主义强国操纵世界的局面发生变化20.T列关于东南亚国家现代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二战后陆续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B,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60、70年代,各国经济普遍高速增长D,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有较大风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20分,共50分。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一。
、选择题(25分)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都反对封建专制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
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
世界近代史大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原版
名词解释
权利请愿书马斯顿草原战役护国政治启蒙运动
彼得一世多洛雷斯呼声
波士顿倾茶事件人权宣言
平等派运动四国同盟
雾月政变神圣同盟
滑铁卢战役十二月党人起义欧文《共产党宣言》
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政变光荣革命大陆会议
简答题
1、评价独立派
2、分析德意志农奴制“第二版”的作用和影响?
3、评价大陆会议的作用
4、简析君主立宪派的历史功过
5、分析拿破仑帝国倒台的根本原因
6、试析法国七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7、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8、简评拿破仑
9、美国独立战争
10、简析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
论述题
1、英国革命是保守性的革命吗,为什么?
2、评述彼得一世改革
3、评价热月政变和热月党人的统治
4、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基本内容,分析它的本质
和最后结局
5、评价法国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
6、评述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的原因
7、论述恐怖统治的实质和特点,及其作用和结局。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期末测试(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曙光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美国南北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
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C.摆脱了经济危机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4、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International 就一定能实现。
”这首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A.法国大革命时期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C.巴黎公社失般后D.十月革命胜利后5、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A.进化论 B.运动三大定律 C.相对论 D.万有引力定律6、文艺复兴伊始,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片,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种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
这部作品是A.《哈姆雷特》B.《奥赛罗》C.《神曲》D.《李尔王》7、“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英国工业革命8、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9、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世界近代史》期末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776年7月日,大陆会议通过了《》,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生产逐渐由向过渡,传统的手工工场日趋衰落,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兴旺发达。
3. 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候选人当选为美国总统。
南北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861年,南方公开分裂国家,向北方发动进攻。
美国内战爆发,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为。
5. 1864年、1866年和1870年,德意志分别同丹麦、奥地利和进行了三次战争,逐步统一德意志各邦。
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6.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内燃机和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7.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被称为“帝国主义”,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被称为“帝国主义”。
8.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错综复杂,主要有三对矛盾:分别是矛盾、俄奥矛盾和矛盾。
9. 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和定律,人们把牛顿提出的这些力学理论称为牛顿力学体系,它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10、20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的创立。
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二、选择题(15小题,共30分)1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A.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为限制王权C. 为巩固资产阶级的专政D.为镇压人民的反抗1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权利法案》颁布后B.“光荣革命”期间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D.英国共和时代13.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事件是:()A.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B.波士顿倾茶事件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莱克星顿之战14.如果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其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据此回答第1—3题。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这主要说明A.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 C.一战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2.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这表明他A.认为当时的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B.指明了革命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方向C.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D.认为当时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3.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探索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与资本主义社会和平共处的方案C.社会主义革命道路D.与第三世界一起反对霸权主义道路4.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这反映了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尝试。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5~7题。
5.苏俄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控制国家经济命脉B.建立强有力的集权制C.赢得工人农民的支持D.发展经济以巩固统治6.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联共(布)十五大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
按苏联当时的国情,你认为新经济政策A.应该取消,因为它完成了历史使命B.应适当调整后,继续实行C.应据当时情况的发展来定是否取消D.可以取消,也可以继续实行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8~11题。
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答案:A2.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B. 清政府闭关锁国C. 马戛尔尼使华D. 清政府禁止鸦片贸易答案:A3.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A. 广州B. 厦门C. 福州D. 宁波答案:A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 清政府的残酷镇压C. 列强的武装干涉D. 内部分裂答案:A5.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变法图强”D. “自强不息”答案:B6.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B. 顽固派势力强大C. 光绪皇帝无实权D. 慈禧太后的反对答案:A7.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民主共和B. 君主立宪C. 民主科学D. 民族独立答案:A8.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答案:D9.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A1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C. 国共合作的实现D. 土地革命的开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事件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ABCD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兴办军事工业B. 兴办民用工业C. 建立新式海军D. 创办新式学堂答案:ABCD3.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试卷一〗一、填空:1、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
2、1648 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社会的诞生。
3、普鲁士1807—1811年的改革主要是要解决农奴制和封建义务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哈登堡首相于1811年9月颁布《地主与农民关系调整法》。
4、1851 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实行独裁,一年后正式称帝,是为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遂为法兰西第二帝国所取代。
5、1871 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称帝,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
二、名词解释答案要点:1、现代文明即现代工业文明。
包含科学化(理性化)、工业化和民主化三大基本要素。
18-19世纪期间诞生于西方(西欧北美),但并非纯粹西方文明的产物,而是全世界各地区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
2、新教伦理加尔文新教教义中包含的一种伦理观念。
主张人们应在世俗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积极的控制,勤于赚钱、俭于消费,用自己世俗事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信仰,来为上帝增添荣耀。
这种宗教观给在精神上鼓舞了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
3、《宅地法》美国内战中,林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战斗积极性,于1862年5月24日颁布的土地法令,宣布凡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公民,从1863年6月1日起,只需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获得160英亩的国有土地,耕种5年后,即可拥之为私产。
这就以非常民主的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美国民主革命中的土地问题。
4、笛卡尔RenéDescartes, 1595-1650,又译笛卡儿。
法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在本体论上讲二元论,即认为独立并列着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但相对于上帝这个“无限实体”,这两个实体都只是“有限实体”,是上帝的创造物。
主张怀疑一切,惟独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属性的“精神实体”的存在——“我思故我在”。
在认识论上主张唯理论,重视几何学的演绎法,认为可以从人的“天赋观念”(即一些与生俱来的、和感官经验无关的、不证自明的真理)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开创了欧陆唯理主义的思维传统。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契约论》2.巴士底狱3. 雅各宾派4. 终身执政5. 拉普拉塔地区6. 济贫法7.1642年8.普莱德清洗9. 约克镇10. 雅各宾派 11. 旺多姆 12. 梵蒂冈 13.戍辰战争14. 马斯顿草原 15.沃尔波 16. 霍布士 17. 八月法令18. 1793年宪法 19. 马拉 20. 大陆封锁政策 21. 开罗22. 君主专制 23.温斯坦来24.黑人奴隶制25. 华盛顿26. 瓦尔米大捷 27. 秋千政策 28. 《最后总决定》 29. 孟德斯鸠 30. 排斥法案 3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2.葛底斯堡战役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5 BBBAA 6-10 BBCBB 11-15 B B BAA 16-20 ABDCB21-25 CCADA 26-30 BDDCA 31-35 BCBBA 36-37 BB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文件。
1688年革命后,为防止国王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国会通过该法案,规定国王未经国会的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国会的同意不能征税等。
法案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使英国资本主义确立了新的重心。
2. 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的领袖。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领导了1793年6月2日起义,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革命恐怖,全面限价,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颠覆阴谋,将法国大革命推向最高峰。
后期当雅各宾派面临左右的威胁时,罗伯斯庇尔先后镇压了丹东派和埃贝尔派,动摇了政权的根基。
1794年的热月政变中被处死。
3. 法国拿破仑发动的推翻督政府的政变,因发生在新历共和8年雾月而得名。
督政府统治时期,法国政治、军事、经济混乱,急需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拿破仑伺机于1799年发动政变,解散督政府,建立临时执政府,开始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
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 大觉醒运动是18世纪30-40年代发生在北美殖民地的一次大规模反对宗教专制、争取信仰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
运动以宗教复兴为旗帜,矛头指向官方教会的教义,提倡民主平等、信仰自由、人民主权和反暴政的革命思想。
运动冲击了殖民地的官方教会,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和民主意识。
5. 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领袖。
在1642年-1648年两次内战中率军队击败王党军队,取得内战的胜利。
1649年,在人民群众和平等派的压力下,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
克伦威尔为资产阶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阶级和个人的局限,他无法将革命进行到底。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霍布士:提倡社会契约说,认为政权可以干涉臣民的财产,拥护强有力的国家权力,对洛克和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思想家产生重大影响。
洛克:提倡社会契约说,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主张君主立宪和国家分权学说,其分权理论后经发展成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立国的原则。
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力说,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
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对法国大革命带来直接的思想影响。
卢梭:人民主权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2. 雅各宾专政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根本任务是为资产阶级谋利益,但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常性的措施,资产阶级暂时容忍了这一切。
随着国内外威胁的解除,临时性的措施应该解除,但雅各宾派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使资产阶级再也无法容忍下去。
雅各宾派丧失人民这一基础,动摇了政权的根基。
而罗伯斯庇尔的独断专行,滥用恐怖,加速了自己的倒台。
3. 第一阶段:1810-1815年特点是新政权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提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纲领,各地区各自为政,力量分散。
第二阶段:1816-1826年特点是,运动领导人提出了革命的目标和纲领,较广泛地发动群众,打破了地区界限,联合行动。
意义: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腐朽统崐治,同西欧、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独立国家的出现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
4.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人民群众不断声援第三等级代表。
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克巴士地狱,标志革命的正式爆发。
1792年8月10日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把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1793年5月和6月的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了雅各宾专政,把革命推向最高峰。
三次武装起义成为人民推动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向前发展的转折点,人民群众显示了主力军的决定性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所依赖的重要力量。
5. 相同:都是世界近代史上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不同: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披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启蒙运动公开向封建势力宣战。
文艺复兴时,文学艺术比较发达,启蒙运动哲学发达。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略二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奠边府战役2.蒙巴顿方案3. 曼哈顿计划4. 伊藏诺景气5.国大党6. 泰勒制7. 德国社会民主党8. 华族9. 国际非洲协会10.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1. 马歇尔计划 12. 意大利 13. 托拉斯14. 废奴运动的胜利和共和国的建立 15. 萨拉热窝事件 16. 二月革命17. 凡尔登战役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5 ADCAD 6-7 D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主要是确立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条约虽然宣称各国必须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却没有采纳中国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合理要求。
实际是将我国置于几个国家共同支配的居面,防止了日本独占中国,这又是美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2. 是1918年至1991年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真理报》最早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托洛茨基于1908年10月3日创建于奥地利维也纳,针对俄国工人发行。
早期的《真理报》为避免沙皇政府的新闻管制,全部在国外刊印,再偷运入俄。
1918年3月3日,《真理报》报社随苏维埃政府一同迁至莫斯科。
从那时起,《真理报》就正式成为了苏共官方出版物,或称“中央机关报”。
3.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秘密外交,实现公海航行自由和贸易自由,限制军备,恢复各国被占领土,实现民族自决,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建立国际联盟等。
该文件一方面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但是在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同时,这个方案还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向。
4. 1924年4月,针对战后德国赔款问题,道威斯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为了稳定德国的通货,实现预算平衡,由美英贷款给德国,第一批为8亿马克,其中美国提供55%,英国提供45%;暂不确定德国的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而要求德国在计划生效的第一年赔偿10亿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马克;规定德国赔款的来源,50%来自关税收入和烟、酒、糖等间接消费税,26%来自铁路运输收入,其余来自工业利润;规定德国的国家预算、货币、对外支付以及交纳赔款等,均须受以赔偿事务总管为核心的外国代表的监督。
5. 1933年6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的核心法案。
规定了各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销售定额、市场分配以及雇佣工人的条件等。
它对恢复处于低谷的工业生产、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6. 日本最大的法西斯组织。
樱会于1930年9月成立,主要由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组成。
其中坚人物为桥本欣五郎,二战期间任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官的冈村宁次也是该团体重要成员。
樱会宗旨是“以改造国家为最终目的,如为此需要行使武力,亦在所不辞。
”与对内“改造国家”相适应,在对外政策中主张以武力解决所谓的“满蒙”问题。
1931年3月和10月樱会两次发动政变,密谋通过武装政变建立军人专政,并一举解决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的问题,阴谋失败后被迫解散。
7.一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不合作运动的措施包括: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和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到了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甘地和国大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
8. 1933年2月,德国发生“国会大厦纵火案”,纳粹政府未做任何调查就立即宣布罪犯是共产党,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以此为借口宣布共产党为非法。
取缔了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使纳粹成为唯一合法政党。
这是法西斯为陷害并公开镇压共产党而炮制的阴谋事件。
9.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他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这两个非此即彼的对立营垒,并明确提出,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必须在这两种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而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便是人所熟知的“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它表明美国对外政策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主义的转变。
杜鲁门主义成为美国开始对苏联进行冷战的标志。
10.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和平共处,以及增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为主要。
会议创造了亚非国家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在和平共处十项原则基础上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的“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持久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增加了一支“第三势力”,是第三世界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
11. 是20世纪初期美国海外扩张政策之一。
1912年12月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提出了主要应用于拉丁美洲的金元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