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个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交换机销售基础知识
交换机销售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换机基础:了解交换机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特点和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向客户介绍交换机的功能和优势。
2. 交换机应用:了解不同类型交换机的应用场景,如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园区网等,以便为客户提供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3. 交换机技术:了解交换机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如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以便更好地评估交换机的性能和优势。
4. 交换机品牌和型号: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交换机特点和性能,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5. 交换机销售技巧:了解交换机的销售技巧和方法,如客户需求分析、产品演示、商务谈判等,以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6. 售后服务:了解交换机的售后服务和保修政策,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支持。
总之,作为交换机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销售技巧,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交换机的基本概念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常用于局域网或广域网中。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网络中转发数据包,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通过学习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广播控制。
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MAC地址学习与转发:交换机通过监听数据帧,学习每个接口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交换表中。
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交换机会查询交换表,找到目标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并将数据帧转发到该接口上。
2.广播与组播处理:交换机能够根据转发表中的信息,将广播和组播数据帧仅转发到需要的接口上,而不是广播到整个网络中。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效率,并减少网络拥塞。
3.链路聚合:交换机还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提高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
当其中一个链路发生故障时,交换机能自动切换到其他链路上,保证数据的连续传输。
4.虚拟局域网(VLAN)的支持:交换机可以根据端口或MAC地址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这样可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三、交换机的应用场景1.局域网接入交换机:局域网接入交换机常用于办公室、学校和家庭等场景,连接多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
它可以根据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2.交换机与路由器结合:交换机与路由器结合可以构建复杂的企业网络。
交换机负责局域网中的内部通信,路由器则负责连接不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数据中心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用于连接大量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实现数据中心内的高速数据传输。
它通常支持更高的带宽和更大的转发能力,以满足数据中心对高性能网络的需求。
4.工业交换机:工业交换机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它通常具有防尘、防水、防腐蚀等特性,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
四、交换机的发展趋势1.高速转发能力: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对交换机的转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换机基础知识1、交换机的基本概念交换机英⽂名称为Switch,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标接收者之间建⽴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的地址。
2、交换机的⼯作特点:拥有⼀条很⾼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所有的端⼝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的MAC地址的⽹卡(NIC)挂接在哪个端⼝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的端⼝⽬的MAC若不存在才⼴播到所有的端⼝,接收端⼝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内部MAC地址表中。
3、交换机的特性与⽹桥和集线器相⽐,交换机从下⾯⼏⽅⾯改进了性能:(1)通过⽀持并⾏通信,提⾼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个⼤局域⽹上的⽤户分成若⼲⼯作组,每个端⼝连接⼀台设备或连接⼀个⼯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象。
(3)虚拟⽹(Virtual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和管理带来了更⼤的灵活性。
(4)端⼝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般的⽹络系统都是有⼀个或⼏个服务器,⽽绝⼤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
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成为整个⽹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4、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1)学习以太⽹交换机了解每⼀端⼝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2)转发/过滤当⼀个数据帧的⽬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的节点的端⼝⽽不是所有端⼝(如该数据帧为⼴播/组播帧则转发⾄所有端⼝)。
(3)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个冗余回路时,以太⽹交换机通过⽣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5、交换机交换模式交换机将数据从⼀个端⼝转发⾄到另⼀个端⼝的处理⽅式称为交换模式。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许多新型的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共享式网络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也就推动了局域网交换机的出现。
1、交换机的定义局域网交换机拥有许多端口,每个端口有自己的专用带宽,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网段。
交换机各个端口之间的通信是同时的、并行的,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吞吐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每个端口还可以只连接一个设备。
为了实现交换机之间的互连或与高档服务器的连接,局域网交换机一般拥有一个或几个高速端口,如100M以太网端口、FDDI端口或155M ATM端口,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
2、交换机的特性通过集线器共享局域网的用户不仅是共享带宽,而且是竞争带宽。
可能由于个别用户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导致其他用户的可用带宽相对减少,甚至被迫等待,因而也就耽误了通信和信息处理。
利用交换机的网络微分段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的共享式局域网的用户分成许多独立的网段,减少竞争带宽的用户数量,增加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从而缓解共享网络的拥挤状况。
由于交换机可以将信息迅速而直接地送到目的地能大大提高速度和带宽,能保护用户以前在介质方面的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交换机不但是网桥的理想替代物,而且是集线器的理想替代物。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下面几方面改进了性能:(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像。
这种方法人们称之为网络微分段(Micro一segmentation)技术。
(3)虚拟网(VirtuaI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虚拟网。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
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基础知识概述
交换机(switch)是一类可以将数据报文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外一个
端口的网络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它可以提高
网络的负载以及带宽利用率。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换机,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交换机是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为客户端连接到
内部网络以及实现多层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便利。
在企业网络环境中,交换机更加重要,它既可以实现不同网络层次之间的信息互通,也可以为
内部网络中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而且,高端的交换
机还可以提高网络的连接性能,降低网络拥塞,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其次,为了更好地完成网络通信,交换机需要支持多种协议,比如以
太网、Token Ring、FDDI和Frame Relay等等。
它还需要支持多协议的
网络,如IPv4和IPv6、AppleTalk和DECNet等等。
并且,交换机可以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它可以屏蔽上一层(网络层)协议对于数
据链路层的识别,实现在同一网段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此外,交换机有两种操作模式: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交换机基础知识交换机的基本概念:交换机的英文名称为Switch,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与目标接受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头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的工作特点: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上。
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的网卡(NIC)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目的MAC不存在才会广播到所有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交换机的特性: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性能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的解决拥挤现象。
3.虚拟网(Virtual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门都是普通的客户机。
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1.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个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2.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则转发至所有端口)3.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冗余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概念:交换机将数据从一个端口转发至另一个端口的处理方式成为交换模式类型: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特点: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首先将数据包存储到缓冲器中,进行CRC循环冗余校验,如果这个数据包有CRC错误,则该包将被丢弃;如果数据包完整,交换机查询地址映射表将其转发至相应的端口优点:没有残缺数据包转发,可减少潜在的不必要的数据转发缺点:转发速率比直接转发方式慢。
交换技术一、 以太网以太网技术标准主要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同一层次的技术标准包括令牌环网等等。
TCP/IP 协议本身是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的,TCP/IP 协议栈可以架构在以太网技术上,也可以是令牌环网。
LLCMA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太网技术范围以太网是广播网。
半双工传输时采用CSMA/CD 技术,全双工模式不需要。
在采用CSMA/CD 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 LAN 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
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帧时需要等待一个时间片的时间,用来检测刚才发送出去的帧是否发生冲突。
冲突发生时,采用时间指数退避算法,延后一段时间后在发送数据包。
一层设备:代表设备是HUB ,作用于7层网络模型的第1层,物理层,主要用于电信号的放大,以增加传输距离。
一层设备不存在交换。
以太网HUB 工作于半双工状态,HUB 连接的所有主机同时只能有一台主机发送以太帧,并且所有的主机都能够接收到这个帧,所有的端口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
以太网帧结构:最小以太帧为64字节,若小于64字节,则需要“填充”。
二、 交换机基本结构目前的L2/L3交换芯片一般采用分布式交换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CPU (带管理的交换机)或者EEPROM (不带管理的交换机)、交换结构、MAC 芯片、物理层芯片几个部分,如果是提供光口还需要光模块。
其中的核心是MAC 芯片,实现了MAC 源地址学习和L2层以太帧转发,以及流量控制功能,如果是L3芯片,则在MAC 层芯片中还有路由模块。
所有的2层地址学习、2层转发和3层路由都是分散在各个MAC芯片中完成的。
虽然地址学习是分散在各个芯片中完成的,但是系统中的所有MAC芯片会通过内部通讯协议通过交换结构互相交换地址学习信息,使得整个系统中的地址学习表是统一的。
图中所示的是一个L2/L3层交换的MAC芯片,它主要包括了L2交换模块、L3路由模块、流分类模块和转发引擎等几个部分:1、L2交换模块主要进行MAC地址学习和L2层转发判断2、L3路由模块主要根据路由表进行L3层路由转发,如果是L2芯片则没有这个模块3、流分类模块主要是对进入以太帧做QOS方面的调整或者流量限制。
交换机知识交换机的基础知识许多新型的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共享式网络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也就推动了局域网交换机的出现。
1、交换机的定义局域网交换机拥有许多端口,每个端口有自己的专用带宽,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网段。
交换机各个端口之间的通信是同时的、并行的,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吞吐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每个端口还可以只连接一个设备。
为了实现交换机之间的互连或与高档服务器的连接,局域网交换机一般拥有一个或几个高速端口,如100M以太网端口、FDDI端口或155M ATM端口,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
2、交换机的特性通过集线器共享局域网的用户不仅是共享带宽,而且是竞争带宽。
可能由于个别用户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导致其他用户的可用带宽相对减少,甚至被迫等待,因而也就耽误了通信和信息处理。
利用交换机的网络微分段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的共享式局域网的用户分成许多独立的网段,减少竞争带宽的用户数量,增加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从而缓解共享网络的拥挤状况。
由于交换机可以将信息迅速而直接地送到目的地能大大提高速度和带宽,能保护用户以前在介质方面的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交换机不但是网桥的理想替代物,而且是集线器的理想替代物。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下面几方面改进了性能:(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像。
这种方法人们称之为网络微分段(Micro一segmentation)技术。
(3)虚拟网(VirtuaI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虚拟网。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
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性能参数知识介绍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交换机性能参数包括带宽、速率、端口数量、转发能力、转发规则等,这些参数决定了交换机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带宽是交换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交换机的数据传输能力。
具体来说,带宽表示交换机能够处理的最大数据流量,通常以Mbps或Gbps为单位。
带宽越高,交换机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强,可以支持更多同时进行的数据传输。
速率是交换机每个端口的传输速度。
一台交换机通常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速率。
速率通常以Mbps或Gbps为单位,表示交换机在每个端口上允许的最大传输速度。
速率决定了单个设备在网络中的传输速度,更高的速率意味着更快的数据传输。
端口数量是交换机上可用的物理或逻辑端口数量。
物理端口是交换机的物理接口,通常使用RJ-45、SFP或GBIC等连接器连接设备。
逻辑端口是通过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技术从物理端口中划分出来的虚拟接口,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管理。
端口数量取决于交换机的型号和规格,通常有8、16、24、48个端口等多种选择。
转发能力是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的能力。
转发能力通常以PPS(每秒数据包数)或Gbps为单位,表示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最大数据包数量或总数据吞吐量。
转发能力越高,交换机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速度越快。
转发规则是交换机用来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包的规则集合。
转发规则包括根据MAC地址、IP地址、VLAN标记等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规则。
交换机可以根据这些规则将数据包转发给特定的端口或VLAN,实现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除了以上常见的性能参数,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也会影响交换机的性能。
比如,缓存大小决定了交换机在处理数据包时的缓存容量,较大的缓存可以降低数据丢失的概率;延迟指交换机接收和转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间,较低的延迟可以提高交换机的响应速度;可靠性指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较高的可靠性意味着交换机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
交换机工作原理及配置全解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一种网络设备,其作用是在局域网内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转发。
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即为实现这一功能的具体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物理层连接:交换机通过其多个端口与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物理连接,这些端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2.数据帧:当一个数据包从交换机的一些端口进入时,交换机会将数据包封装成帧,即添加首部和尾部信息,形成数据帧。
3.MAC地址:数据帧中包含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MAC地址是每个设备的唯一识别码。
交换机通过查找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来确定将数据帧转发给哪一个端口。
4.MAC地址表:交换机内部有一个MAC地址表,用于存储设备的MAC地址和相应的端口号。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查找该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并将其与相应的端口号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5.转发数据帧: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后,它会查找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并在MAC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号。
如果找到了目标MAC地址,则将数据帧只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如果没有找到,则将数据帧广播到所有端口上(除了源端口)。
6.学习功能:当交换机在数据帧中找不到目标MAC地址时,它会记录下该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源端口号,并将其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这样,以后如果再有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是该源地址,交换机就可以直接将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而不需要广播。
7.碰撞域: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能够隔离碰撞域。
当数据帧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会根据其目标MAC地址直接将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而不是广播到整个网络。
因此,交换机可以减少网络中的数据碰撞,提高网络性能。
二、交换机的配置1.登录交换机:通过终端软件(如PuTTY)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
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和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
2. 配置管理IP:在登录后的命令行界面中,通过命令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例如:“interface vlan 1”、“ip address192.168.1.1 255.255.255.0”。
交换机知识点总结一、交换机概述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LAN)内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给目标地址。
交换机能够学习和存储网络中所有连接设备的MAC地址,并根据这些地址建立转发表,从而提高数据包的传输效率和网络质量。
交换机通常用于构建局域网,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交换服务。
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 MAC地址在局域网中,每个网络设备都有唯一的MAC地址,用于标识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交换机通过学习和存储MAC地址,建立转发表,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
2. 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当一台设备要发送数据包时,交换机会根据转发表,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目标地址。
交换机会在转发表中查找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设备的接口。
3.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交换机的转发方式主要包括存储转发和直通转发。
存储转发是指交换机接收整个数据包后再进行处理和转发,而直通转发是指交换机在接收到目标地址后立即进行转发。
4.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半双工和全双工。
在半双工模式下,交换机只能同时进行发送或接收数据包,而在全双工模式下,交换机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三、交换机的类型1. 交换机的分类根据交换机的用途和性能,可以将交换机分为企业级交换机、工业级交换机、家用交换机、SOHO交换机等。
2. 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和一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可以实现网络层路由功能,二层交换机主要用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一层交换机主要用于物理层的传输。
3. 交换机的规模交换机根据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型交换机、中型交换机和大型交换机。
小型交换机规模比较小,适用于小型公司和个人用户,而大型交换机适用于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
四、交换机的管理和配置1.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交换机可以通过Web界面、CLI命令行和SNMP等方式来进行管理和配置。
Web界面是一种图形化界面,便于用户进行管理和配置,CLI命令行是通过命令行来进行管理和配置,SNMP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交换机。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知识点交换机和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它们在网络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和作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设备的设备,它可以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准确地发送到目标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交换机通过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建立了一个转发表。
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时,它会查找转发表,确定应该将数据包发送到哪个端口,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快速转发。
交换机还支持全双工通信,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会发生冲突。
这个特性使得交换机能够实现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此外,交换机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VLAN,实现虚拟隔离和安全控制。
与交换机相比,集线器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网络设备。
集线器将所有连接到它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享的网络。
当集线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的端口,而不管目标地址是什么。
这意味着所有连接到集线器的设备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
因此,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转发。
由于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它会导致网络中的数据包冲突和碰撞。
当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它们的数据包会在集线器中发生碰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这就是所谓的冲突域。
而交换机则可以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冲突域,从而减少了碰撞,并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另一个区别是,交换机是一种智能设备,它可以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而集线器是一种无智能设备,它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连接的设备。
因此,交换机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交换机还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功能,如VLAN、QoS、ACL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管理员对网络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总结起来,交换机和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它们在网络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效率,支持全双工通信和多种功能。
交换机基本功能学习总结交换机是现代网络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网络设备,它具有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目标端口的功能。
交换机能够提供高速、高效的局域网传输,并且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以下是我对交换机基本功能的学习总结。
首先,交换机具有数据转发功能。
交换机能够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来决定将数据包转发到哪个端口。
这种转发方式被称为存储转发方式,可以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传输。
交换机还支持广播和多播转发,使得在局域网中的所有设备都能够接收到广播和多播消息。
其次,交换机还具有隔离功能。
交换机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端口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从而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这种隔离方式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广播风暴的发生。
另外,交换机还支持带宽控制功能。
交换机可以根据数据流量的大小来进行带宽控制,从而保证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带宽使用。
通过配置交换机的流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为一些设备的大量数据传输而导致其他设备的网络延迟。
此外,交换机还支持环路检测和环路消除功能。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环路故障,导致网络中的数据包无法正确地传输。
交换机能够通过发送和接收心跳包的方式来检测网络中的环路,并通过断开相应的端口来消除环路,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此外,交换机还支持链路聚合功能。
链路聚合是指将多个物理链路合并成为一个逻辑链路,从而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交换机能够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链路,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负载均衡,从而实现链路的聚合。
最后,交换机还支持网络管理和监控功能。
交换机可以通过SNMP协议和其他管理协议与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交换机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监控和故障排除,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具有多种基本功能。
通过学习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交换机的重要参数解释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它负责在局域网内传送数据。
交换机的性能参数对于网络的稳定性、传输速度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解释一些交换机的重要参数。
1.端口数:交换机的端口数指的是其具有的物理或逻辑接口数量。
端口数越多,交换机所能连接的设备数量就越多,从而可以支持更大的网络规模。
端口数的选择应该根据需要连接的设备数量来确定。
2.速率:交换机的速率指的是其数据传输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来衡量。
速率取决于交换机的硬件性能和支持的技术标准。
较高的速率意味着数据可以更快地传输,从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3.缓存大小:交换机的缓存大小决定了它能够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量。
较大的缓存大小可以使交换机更有效地处理数据,减少网络中的延迟。
缓存大小也会影响交换机的吞吐量,即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数据量。
4.转发表大小:转发表是交换机用来存储和管理MAC地址与端口之间映射关系的表格。
转发表大小决定了交换机可以支持的MAC地址数量。
较大的转发表大小可以使交换机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并可以更快地转发数据。
5.VLAN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逻辑上的分割网络技术,可以将不同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虚拟网段中。
交换机是否支持VLAN决定了网络管理员能够如何管理网络流量和安全性。
VLAN的支持可以提高网络的管理灵活性和安全性。
6.电源供应:交换机的电源供应方式可为外部电源、内置电源或者双电源冗余供应。
电源供应的可靠性对于保持网络的持续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至关重要。
7.管理接口:交换机提供不同的管理接口,如命令行接口(CLI)、图形用户界面(GUI)或者远程管理接口等。
不同的管理接口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功能,使网络管理员能够方便地配置和管理交换机。
8.安全功能:交换机的安全性能决定了网络的安全性,包括对攻击的检测和防御能力、支持的安全协议(如SSH、SNMPv3等)以及访问控制列表(ACL)等。
交换机的116个知识点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1972年发明,1979年Xeroxinter和DEC提出DIX版.2. 1983年,IEEE802.3标准提出.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监听—干扰—随机等待—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
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
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4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20规则,80%在本地,20%其他网段。
20/80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64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发小与100100pps。
11.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
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对信息处理和相应,分析报文、用MIB更新SNMP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16. 局域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
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为802.3u。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用的数据报文。
发送16bi的报文,整个保文按16ms间隔重复。
21. 速率不通过自协商一样可完成,但工作方式会产生问题。
一段强制10m全双工,另一端会自协商为10m半双工。
22. 自协商优先级:100BASE-TX全双工、100BASE-T4、100BASE-TX、10BASE-T全双工、10BASE-T23. 千兆以太网自协商已经实现,但光纤上的以太网自协商不能成功。
24. 交换机属于MDIX设备,PC为MDI设备。
物理芯片实现。
25. 半双工采用后推压力(backpressure)技术实现,流量控制。
26. 全双工流控遵行802.3x标准,采用64字节“PAUSE” MAC帧。
该帧采用组播地址01-80-c2-00-00-01。
27. PAUSE应用于终端和交换机之间,不能解决稳定状态的拥塞,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比简单停-起更复杂的操作。
28. 端口聚合只适用于802.3协议族的MAC机制。
29. 流控命令flow-control30. 配置端口聚合(干路)link-aggregation port_num1 to port_num231. 3526可实现3个以太网分组和一个光分组,每组8个。
E0/1、e0/9、e0/17、G1/132. vlan划分:基于端口、基于mac、基于协议、基于子网33. 虚拟桥接局域网(VLAN)标准-802.1Q。
34. 802.1Q定义了vlan的架构(MAC帧格式)、所提供的服务、实施中涉及的协议和算法。
35. dot1q标签头包含了2字节标签协议标识(TPID)和两字节标签控制信息(TCL)。
TPID 固定值0x8100。
TCL包括priority、CFI和VLAN ID。
36. 所有具有dot1q的标签头的帧为tagged 帧。
37. GARP通用属性注册协议,其应用为GVRP和GMRP38. GARP消息有5种,join in、leave、empty、join empty、leave all。
39. GVRP是动态VLAN注册协议,开启为gvrp。
40. GVRP 分3类:normal 可动态创建、注册和注销vlan。
Fixed 允许手工创建和注册vlan,防止vlan的注销和其他接口注册此接口所知vlan。
Forbidden 注销除了vlan1以外的所有vlan,禁止在接口上创建和注册其他vlan。
41. PVLAN配置,isolate-user-vlan enable ,建立映射关系后要对接口进行操作必须先解除原来的映射关系。
42. trunk只允许缺省vlan不打标签,hybird允许多个vlan 不打标签通过。
43. 以太网帧长固定,三层交换机采用与路由器最长地址掩码匹配不同的方法-精确地址匹配处理报文。
44. 基于流的交换,第一个报文经过三层处理,其他的进行2次转发。
包交换,每个包都要进行三层检查。
45. 802.1D生成树协议,在网桥间传递一种特殊的配置信息BPDU。
功能:选择根桥、计算最短路径、选出指定网桥、选择个端口、选择包含在生成树上的端口。
46. BPDU包括:根桥ID、最小路径开销、指定网桥ID、指定端口ID。
47. 网桥ID用网桥优先级和mac地址组合来表示。
48. BPDU采用固定mac地址01-80-c2-00-00-00来作为目的地址。
SAP值0x42。
49. 根桥为网桥ID最小的那个。
50. BPDU优先级比较原则:4者依次,最小的为优。
51. 拓扑改变消息包括拓扑改变通知消息、拓扑改变应答消息、拓扑改变消息。
52. STP定时发送的周期为hello time,配置消息生存周期为message age,最大生存周期为max age。
53. 避免临时回路的方法:设置中间状态,阻塞态经过一个forward delay进入中间状态,中间状态经过一个forward delay进入转发态。
54. stp 端口的几种状态:disabled 不收发任何报文。
Blocking 不接收和发送数据,接受但不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
Listening不接收和发送数据,接受并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
Learning 不接收或转发数据,接受并发送bpdu,开始地址学习。
Forwarding 接受并转发数据,接受并发送bpdu,学习地址。
55. mac地址表老化时间值大于生成树重新计算所需时间,一盘情况使用较长值15min,生成树重新计算后使用较短的缓冲区超时值。
56. 快速生成树改进:1. 若旧的根端口已经阻塞,新的根端口连接网段的指定端口正好处于转发态,那新的根端口可无延时进入转发。
2. 等待进入转发的指定非边缘接口向下游发送一个握手报文,下游若回应赞同,则此接口无延时进入转发。
握手必须在点对点链路中,会向下传递握手直到网络边缘。
3. 边缘接口无时延进入转发。
57. 点对点链路,1.为聚合链路。
2. 端口自协商在全双工模式。
3. 端口被配置为全双工。
58. STP与RSTP区别:协议版本不同、端口状态转换方式不同、配置消息报文格式不同、拓扑改变消息传播方式不同。
59. RSTP也是单生成树实例,网络直径最好不要超过7。
60. STP可配参数,网桥优先级32768步长4096、端口优先级128 步长16、路径开销2w、hellotime 2s/max age 20s/forward delay 15s、交换网络直径7。
61. STP 可debug error、packet、event。
62. 组播向一组主机发送消息,存在于某个组的所有主机都可接受到消息。
组播源只发送一份数据报,杂需要复制的地方会被复制分发,每个网段内都保持有一分数据流。
63. 组播应用,多媒体会议、数据分发、实时数据组播、游戏与仿真。
64. 组播优势在与提高效率、优化性能和分布式应用。
65. 组播基于udp、尽最大努力传送、无阻塞控制、数据报重复和无序缴付。
66. 组成员关系协议为主机与路由器间包括IGMP。
67. 组播路由协议为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包括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和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68. 域内组播密集型DVMRP 、PIM-DM 、MOSPF。
69. 域内组播稀疏性CBT、PIM-SM。
70. 二层组播协议,IGMP snooping、HGMP、HMVR、RGMP、GMRP等。
常用的为IGMP snooping。
71. 组播地址224.0.0.0 到239.255.255.255。
保留组播224.0.0.0 到224.0.0.255。
本地管理组地址239.0.0.0到239.255.255.255. 用户组播地址224.0.1到238.255.255.255.72. 组播mac前三位01-00-5e,后面三位为ip地址后三位10进制转成16进制。
73. 224.0.0.1全体用户,224.0.0.2全体路由器,224.0.0.13全体pim路由器。
74. 组播转发采用RPF(逆向路径转发),查找组播报是否是从连接相应源地址的接口上转发而来的。
而对源地址的检查是通过查询单模路由表来实现的。
75. 二层交换机组播功能实现:目的地址为组播mac,端口包含所有接受组播数据的主机端口。
76. IGMP V1 RFC1112、IGMP V2 RFC2236。
77. IGMP当中,路由器定时发送普通查询消息,根据组成员发送的关系报告来确定特定组是否由主机存在。
当主机想加入组,主动发送组成员关系报告。
当主机要离开组时,如果他是组内的最后一个成员则发送离开组消息,若不是则安静的离开。
在一定时间内路由器没收到该组的报告,则删除组。
78. IGMP当有多个组播路由器时选择查询器,ip最小的为查询器。
79. IGMP报告抑制,主机受到查询消息并不立即发送响应报告,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发送,若在等待当中该组有一个成员发送响应报告了,则就不再发送响应报告。
80. IGMP消息有三种,0x11 组播组查询、0x16 版本二组播组查询报告0x17 表示离开组播组、0x12 表示版本1组播组报告81. IG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内,协议号为282. IGMP v2与v1兼容,自动变为v1。
83. 解决2层交换机实现组播功能的办法,IGMP监听,针对ipv4,作好用IGMP snooping 来避免不必要的组播泛滥。
84. 启动组播multicast routing-enable85. 协议无关多播PIM UDP端口号103 组播地址224.0.0.1386. PIM-DM 密集模式,默认所有接口上都有接收者。
扩散-减枝-嫁接。
87. 断言机制(assert)当路由器受到其他路由器发来的重复组播数据时,向其发出断言消息,含有本路由器优先级、到源的路径开销、IP地址等信息,到对端比较:优先级低、路由开销小、ip地址大的获胜。
本端获胜,对方减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