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
- 格式:doc
- 大小:8.02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父母教案优质一、活动名称《感恩父母,温暖童心》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开展感恩父母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孩子尊敬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让他们学会珍惜和感恩。
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关爱父母。
2.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美德。
3.提高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四、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爱心树》2.视频材料:父母工作场景、家庭生活点滴3.制作感恩卡片、手工材料4.音乐《感恩的心》五、活动过程1.开场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家庭生活,引出活动主题。
2.故事分享(1)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让幼儿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2)教师与幼儿互动,讨论故事中的感人情节,引导幼儿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视频观看(1)播放父母工作场景和家庭生活点滴的视频。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温馨瞬间。
4.感恩卡片制作(1)教师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感恩卡片。
(2)教师教授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3)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困难。
5.感恩表达(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恩卡片,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演唱《感恩的心》,为父母送上祝福。
六、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并记录下来。
2.家园互动:鼓励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3.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通过本次社会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感恩父母,还培养了尊敬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感恩中快乐成长。
重难点补充:1.故事分享环节重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父母无私的爱,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表达感恩。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感恩的心》,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和朋友;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老师和朋友,学会珍惜他人的关爱。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使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感恩的含义,学会感恩他人。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表现,让幼儿初步感知感恩的意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感恩吗?为什么要感恩?”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举例说明自己要感恩的人和事。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
4.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制作感恩卡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恩之情。
幼儿将制作的卡片送给要感恩的人。
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大感恩的心2. 副学会感恩,珍惜关爱3. 内容:感恩的含义感恩父母、老师和朋友表达感恩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感恩卡片,送给要感恩的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感恩墙”,展示幼儿制作的感恩卡片,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活动拓展:组织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感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恩心情;2.通过感恩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3.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反思题目卡片;2.准备感恩活动所需材料。
三、教学活动:1.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一轮简单的游戏,如“捉迷藏”或“站起来,坐下去”。
2.导入话题:教师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语言引入感恩话题,如:“你们知道感恩是什么吗?为什么要感恩呢?”3.课堂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有被别人帮助过吗?你们帮助过别人吗?你们对爸爸妈妈做过感恩的事情吗?”4.感恩故事分享: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些与感恩相关的故事,如“小鸟谢谢树”或“小草感恩雨水”。
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幼儿深刻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5.感恩活动:(1)感恩信: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感恩信纸和笔,让他们写下自己想要感恩的人或事情,并鼓励他们把感恩信送给相关的人。
(2)感恩合作:将幼儿分为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清理教室、收拾玩具等。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感恩合作的伙伴。
6.反思活动:教师将准备好的反思题目卡片发放给幼儿,每个幼儿取一张卡片,并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思考。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反思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
7.总结复习: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课堂内容,并总结感恩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恩他人,并提醒他们要时刻关心家人和朋友。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参与和表现,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合作、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2.观察幼儿在反思环节是否能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并能从中得出启发。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幼儿在感恩活动中展现了积极的参与和表达,他们不仅学会了感恩他人,也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通过反思活动,幼儿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入思考,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概念,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会感谢他人的情感。
3. 增强学生对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感恩之心。
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
2. 学生学会感谢他人的方式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故事书、多媒体课件等。
2. 感恩日记本。
3. 感恩卡片和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感恩的图片或播放感恩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感恩的事情和人物。
Step 2 学习故事(15分钟)1. 选择一本关于感恩的故事书,如《小兔子感恩记》等。
2. 读给学生听故事,适当引导学生讨论主题和故事情节。
Step 3 探究感恩的方式(15分钟)1. 和学生一起讨论感恩的方式,如说谢谢、写卡片、做手工礼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的习惯和什么是坏的习惯,在家里、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应该感恩的对象和事情。
Step 4 制作感恩卡片(20分钟)1. 分发感恩卡片和笔给学生。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感谢的人,帮助他们写下感谢的话语。
3. 学生可以在卡片上绘画,或者用手工制作一些小礼物,表达感恩之情。
Step 5 互相交流感恩之心(10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位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恩卡片。
2. 引导学生互相表扬和分享感恩的话语。
Step 6 感恩日记(15分钟)1. 给每个学生一本感恩日记本。
2. 鼓励学生每天写下一个自己感恩的事情和人物,养成感恩的习惯。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主题,总结感恩的意义和方式。
2. 引导学生承诺再次感恩的事情和人物。
六、课后延伸1. 带领学生到社区或者孤寡老人院等地方开展感恩活动,理解社会习俗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感受帮助他人和回报社会的快乐。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开展,学生了解了感恩的概念,培养了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教案标题:感恩教案目标:1. 能够理解感恩的含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恩的心情;2. 培养幼儿对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感恩之心;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观看一段关于感恩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2. 师生互动,让幼儿表达对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感恩之情。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以图画、故事等形式,讲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2.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感恩的原因和方式。
第三步:情感互动(15分钟)1. 进行感恩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对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感恩之情;2.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并在班级中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感恩故事。
第四步:游戏活动(20分钟)1. 进行感恩踩气球游戏。
将气球上写有家人、老师和朋友的名字,每个幼儿轮流踩破气球,并表达对相应人员的感恩之情;2. 进行感恩拼图游戏。
将一幅画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个小组的幼儿通过互相帮助,拼回完整的画面,以表达对团队合作和互助的感恩之情。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 师生共同总结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2. 鼓励幼儿将感恩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关于感恩的动画短片;2. 图书资源:涉及感恩主题的绘本故事书;3. 游戏资源:气球、拼图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感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延伸:1. 让幼儿绘制感恩的画作,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2. 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福利院、敬老院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到感恩的重要性;3. 通过手工制作感恩卡,让幼儿送给家人、老师和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父母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孩子感恩父母的情感和意识。
3. 通过活动,让孩子认识父母是自己最亲近、最重要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孩子感恩父母的情感和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体会到父母是自己最亲近、最重要的人。
2.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情感。
四、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或展示父母辛苦工作的场景,引导孩子们谈论父母的工作和生活。
2. 讲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讲述一些父母工作、生活中的辛苦和付出,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谈论。
3. 游戏互动利用游戏形式,让孩子们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一天的辛苦工作,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
4. 绘画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让他们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5. 表演孩子们可以分组进行小短剧表演,表现父母的辛苦付出及孩子的感恩之心。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
2. 体验法: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父母的生活和工作。
3. 言传法:通过故事、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4. 互动法:通过游戏、绘画、表演等形式进行互动,引导孩子们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情感。
六、教学手段1. 图片、2. 游戏道具3. 绘画纸、颜料、画笔4. 故事书、歌曲CD5. 小道具、服装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堂课:导入,讲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第二堂课:游戏互动,让孩子们体验父母的生活和工作。
3. 第三堂课:绘画、表演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表达感恩之情。
八、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来评估其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情感表达。
九、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避免过分夸大或简化。
2. 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际行动,让感恩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他们感恩父母的情感和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关爱父母、懂得感恩。
大班社会感恩的教案7篇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精心编写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社会感恩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感恩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生活中发现、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2、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参与交流与表达。
3、愿意用积极的情感和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1、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
2、社会各行各业人工作的图片。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一、情感体验。
1、播放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引起情感共鸣。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融入卖烧烤的小女孩的世界。
师:刚才的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呀?师:除了卖烧烤小雨欣还做一些什么事?师:小雨欣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妈妈卖烧烤,回家后还要做很多的家务。
师:小雨欣为什么要帮妈妈做那么多事呢?师:妈妈生病了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家人她每天都要去卖烧烤。
师:那你觉得小雨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师:是的,小雨欣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每天帮助妈妈做那么多事,就是她在用自己小小的双手来感恩回报妈妈。
师: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她还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来感恩回报妈妈。
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还被评为了最美孝心少年。
二、感恩父母、家人。
了解家人对自己的养育之苦。
师:小雨欣的妈妈一个人那么辛苦的照顾着家人,那你觉得你自己的妈妈辛苦吗?师:那你的妈妈每天都忙些什么?师:妈妈平时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师:我们的妈妈把可爱的小朋友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又含辛茹苦把你们养育大,很辛苦很累的。
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谢谢妈妈呢?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事?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们可以给妈妈送一句祝福,还可以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让妈妈操心。
大班感恩活动教案7篇大班感恩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2、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很多的人在付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初步培育感谢之情、感恩之心。
4、激发幼儿在集风光前大胆表达、沟通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1、课件:口渴的蚂蚁2、音乐:感恩的心3、心形彩色纸、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一、观赏课件,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1、分段观赏,了解故事情节(观赏第一段)今日孙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那你知道什么是口渴吗?小蚂蚁口渴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口渴)后来小蚂蚁有没有喝到水呢?(幼儿体验喝到水时的心情)提问:那一滴水是哪来的呢?(幼儿争论)(观赏其次段)提问: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姑娘为什么流泪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忙小姑娘呢?(观赏第三段)提问:小姑娘有没有被吃掉呀?是谁想了什么方法救了小姑娘?小蚂蚁为什么要救小姑娘呢?为什么说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也救了她自己?(由于小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所以小蚂蚁为了感谢小姑娘,就想方法帮忙了小姑娘。
可以说小姑娘的泪水既救了小蚂蚁,也救了她自己。
)2、完整观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
提问:你们喜爱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蚂蚁在得到小姑娘的帮忙以后,他也能想方法主动去帮忙小姑娘,他真是一只聪慧、英勇、和善、乐于助人、知道感恩的小蚂蚁,所以我们大家都喜爱他。
)二、迁移阅历,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怀、被帮忙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怀、被帮忙的情景。
在我们生活中,你又被谁关怀过,被谁帮忙过呢?(幼儿争论)在家里你被谁关怀过、帮忙过,他们是怎样关怀帮忙你的?在幼儿园,谁又来关怀帮忙我们小朋友呢?(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教师教本事、阿姨铺床、叔叔做饭(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2、小结三、探讨沟通感恩的方法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人在关怀帮忙着我们,那我们应当怎样感谢他们呢?那你们就将感谢的方法画在这张卡片上,制成一张精致的感恩卡,送给你们想要感谢的人,好吗?(1)集体沟通(2)画出感谢的方法(3)总结,送卡片活动延长:制作感恩卡在日常活动、嬉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懂得感谢,学习主动关怀、帮忙别人。
幼儿园大班学会感恩教案幼儿园大班学会感恩教案模板(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学会感恩教案模板(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学会感恩教案1一、说活动目标孩子学东西很直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在点滴事物中,用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同时也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
《纲要》中也指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因此在本活动中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学习“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等简单的手语,初步了解手语的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二、说活动重难点要与聋哑孩子交流语言上不通,势必得学会一些手语才行,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将请幼儿学习“我喜欢你们。
”“我们是朋友。
”等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并通过送礼物共同表演“感恩的心”这个节目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三、说活动准备为了使活动进行更为顺利我做了如下准备。
1、拍摄了聋哑人活动录像。
2、《千手观音》片段及手语版歌曲《感恩的心》。
3、老师学会一些简单的手语四、说教法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演结合法、与聋哑人互动法,将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使幼儿真正的切身感受到要去关心别人,并能将感恩的心扎根在自己的心底。
五、说过程本次活动,我能以新《纲要》为指导,从播放录像,导入活动――学习了解手语,激发孩子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一步步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以往教学中从未有过的情感体验。
(一)不露痕迹引课题美的事物总能吸引更多的人的眼球,也会记忆的更深刻,我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用了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进行导入,由于这个舞蹈十分的优美孩子们一下就被带入到活动中来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感恩》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感恩》主题相关内容。
根据教材第二章《我爱我家》第三节《感恩心》,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感恩重要性、学会表达感谢、体会家庭爱和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感恩意义,培养感恩意识。
2. 使幼儿学会表达感谢,关心他人。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体会家庭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感谢,体会到家庭爱。
教学重点:理解感恩意义,培养感恩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图片、故事书、卡片、感恩树挂图。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受到过别人帮助?当时你们是怎做?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到感恩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感恩小熊》,让幼儿解小熊在得到别人帮助后,是如何表达感谢。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感恩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卡片,让幼儿画出自己想感谢人和事,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出来。
4. 小组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感恩树”制作活动,每组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感恩树,并将感恩卡片挂在树上。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感恩树和所感谢人和事,引导幼儿体会家庭关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感恩心》2. 板书内容:感恩意义学会表达感谢家庭爱与温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想感谢人和事,并写上感谢话。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感恩重要性,学会表达感谢。
但在引导幼儿深入体会家庭爱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参与课后活动,与幼儿共同完成作业,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和表达感谢。
同时,鼓励家长多关注幼儿情感需求,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小组活动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受到帮助。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
恩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发展的情感脉络,理解并表现词“气喘吁吁”等。
2.初步懂得向曾经帮助、关心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匹配的动画课件、小动物图片“感恩备忘录”记录纸、视频仪等。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猪”形象,导出课题内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
个好听的故事,看看是关于谁的呀?
二、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表现“气喘吁吁”等词语
的表情与神态。
2.就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你认为是谁帮助了小猪?”发表各自的意见。
三、继续感受故事后半部分,学会感恩。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二段。
设问: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为什么?
四、联系实际回忆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感恩之情师:生活中
有没有别人关心爱护你的事呢?和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想感谢谁?
为什么?怎样感谢?
五、制作感恩卡,感受互爱的情感
1.介绍“感恩备忘录”,师幼共同探讨记录方法。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作记录。
3.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感恩备忘录”。
六、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中,结束部分1.鼓励幼儿多学本领,
将来汇报父母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把感恩卡送亲人。
活动延伸:
日常渗透:继续学习用多种方式对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资料附录:
附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有一天,小猪突然
病了,想玩没力气玩,想吃又吃不下,它觉得非常难受,只能躺在床上。
小乌龟正想来找它玩呢,一看,呀,小猪病了,它想应该马上去
请鹿大夫,它急忙吧嗒吧嗒地爬呀爬呀,爬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小花猫看见了问“小乌龟,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着急呀?”,小乌龟喘着
气说“小猪病了,我得赶快去请鹿大夫”,小花猫说“我跑得比你快,让我去吧!”小花猫转身撒腿就跑,跑呀跑呀,小白兔看见了问“小花猫,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着急呀?”,小花猫说“小猪病了,我得赶快去
请鹿大夫”,小白兔说“我跑得比你快,让我去吧!”小白兔连蹦带跳
的走了,小黑马看见了问“小白兔,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着急呀?”小白
兔说“小猪病了,我得赶快去请鹿大夫”,小黑马说“我跑得比你快,让我去吧”。
小黑马飞快地向前跑去,请来了鹿大夫,过了不久,小
猪的病好了,大家真高兴呀。
小猪呢,更是高兴得又蹦又跳,“我有
力气了,我有力气了,我又可以和好朋友玩了”。
这时,小猪想到了
一个问题,它想:是谁让我的病好得这么快?是谁帮助了我?
小猪想去感谢帮助过它的人。
它找到鹿大夫,说“谢谢你看好了
我的病。
”鹿大夫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小马吧”;小猪找到
小马,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马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
小兔吧,是它告诉我的”;小猪找到小兔,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
兔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小猫吧,是它告诉我的”;小猪又找
到小猫,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猫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
谢小乌龟吧,是它告诉我的”;小猪又找到小乌龟,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乌龟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小猫吧,因为它跑得比
我快”;小猪又找到小猫,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猫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小兔吧,因为它跑得比我快”;小猪又找到小兔,说
“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兔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小马吧,
因为它跑得比我快”;小猪又找到小马,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小马
说“不要谢我,你要谢就去谢谢鹿大夫吧,因为它治好了你的病”。
小朋友,你觉得小猪应该感谢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