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0年高一化学竞赛试题_4
- 格式:doc
- 大小:479.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资料合集目录一、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二、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三、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四、浙江省宁波市普通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含答案五、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六、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分析及培训策略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C. 2Al + 3H2O → Al2O3 + 3H2D. 4Fe + 3O2 → 2Fe2O3请描述一下酸和碱的反应机理是什么?并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酸和碱的反应机理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例如,盐酸HCl(酸) + NaOH(碱) → NaCl(盐) + H2O(水) 请描述一下什么是原电池,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正极和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当两个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请描述一下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以下物质:稀盐酸A.稀盐酸和稀硫酸;答案:分别取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稀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答案:用燃烧的木条试验,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一氧化碳;C.葡萄糖和淀粉;答案: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碘酒,出现蓝色的是淀粉,无明显变化的是葡萄糖。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C. 2Al + 3H2O → Al2O3 + 3H2D. 4Fe + 3O2 → 2Fe2O3请描述一下酸和碱的反应机理是什么?并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酸和碱的反应机理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例如,盐酸HCl(酸) + NaOH(碱) → NaCl(盐) + H2O(水) 请描述一下什么是原电池,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正极和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当两个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宁波市高一化学竞赛试题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
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B.人体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在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经过不断的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我国油品从国IV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D.分类方法、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等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C.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D.铜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游泳场馆常用硫酸铜作池水消毒剂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①NH4I的电子式:②含8个中子和6个质子的核素符号:③碘酒、淀粉溶液、晨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④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胆矾均为电解质⑤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⑥ 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⑦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组成。
例如,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C、H、O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A.3个B.4个C.5个D.6个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 = BaSO4↓+2H2OC.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3ClO- + 2Fe(OH)3 = 2FeO42- +3Cl-+ H2O + 4H+D.向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Mg2+ +2HCO3-+2Ca2+ +4OH-=Mg(OH)2↓+2CaCO3↓+ H2O5.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67.已知HBrO比H2CO3酸性弱,HCO3比HBrO难电离,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HBr+Na2CO3==2NaBr+H2O+CO2↑B.HBrO+Na2CO3==NaBrO+NaHCO3C.CO2+H2O+NaBrO==NaHCO3+HBrO D.CO2+H2O+2NaBrO==Na2CO3+2HBrO8.在医药生产工业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硫酸铁。
宁波市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试题分为第I卷、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或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O—16Na—23 S—32 Cu—64 Zn—65 Ca-40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选项符合题意.)一个..1.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的是不正确...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2.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Cs和131I,其中有关127I与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A。
127I与131I互为同位素 B. 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 127I与131I是同分异构体D.I与Cl均属ⅦA族,I比Cl活泼3.金属冶炼中不会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A.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的是4.以下是一些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错误..A.HCl B.CO2C.NH3D.CH4的是5.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A.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6.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①过氧化钠②次氯酸③二氧化硫④活性炭⑤臭氧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7.已知反应A2+B2=2AB,断开1mol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断开1mol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生成1mol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2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B.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2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Q3D.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1+Q2<Q38.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9.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食盐和冰的熔化10.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最好选用的试剂是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水D.饱和NaHCO3溶液11.Cu粉放入稀H2SO4中,无现象,当再加入一种盐后,Cu粉逐渐溶解,此盐是A.NaCl B.CuSO4C.KNO3D.Na3PO4 12.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宁波市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试题分为第I卷、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
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或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梁思成B.李四光C.侯德榜D.钱学森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3.人们常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左下图表示。
右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则C表示A.离子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D.三者都可以4.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 2CO3] B.灶具大理石板被食醋腐蚀变得不光滑C.含亚铁离子的补血药丸采用糖衣包裹D.用煤气灶燃烧天然气为炒菜提供热量5.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56gN2 B.1.5molO2C.标准状态下22.4LCl2D.3.01×1023个硫酸分子6.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7.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8.C是C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共有五大题,28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min。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清楚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H 1 相对原子质量He4Li 7 Be9B10C12N14O16F19Ne20Na 23 Mg24Al27Si28P31S32Cl35. 5Ar40K 39 Ca40Sc45Ti48V51Cr52Mn55Fe56Co59Ni59Cu64Zn65Ga70Ge73As75Se79Br79Kr83Rb 85.5 Sr88Y89Zr91Nb93Mo96Tc[98]Ru101Rh103Pd106Ag108Cd112In115Sn119Sb122Te128I127Xe131第Ⅰ卷(选择题,共7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发生氯气泄漏,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顺风往低洼区域疏散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分子筛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C.纳米技术、分子设计技术的发展,将使分子晶体管、分子芯片、分子导线、分子计算机等化学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D.从2016年1月1号开始浙江省汽油标准由“国Ⅳ”提高到“国V”,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Cl-的结构示意图:B.NaClO的电子式:C.CO2的结构式:O=C=O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3.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萃取是一种物理变化B.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它属于有机物C. 人工合成青蒿素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D. 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4.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 .Na 2O 、NaOH 、NaCl 、Na 2CO 3、Na 2SO 4、Na 2O 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 .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的元素只对应有一种氧化物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但不一定伴有能量变化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B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氯答案:C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MgOC. HClD. Fe答案:C4.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O → 2H2 + O2B.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C. 2H2 + O2 → 2H2O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答案:C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氯化钠D. 石蜡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硝酸C. 氯化钠D. 氨气答案:D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碳酸B. 醋酸C. 硫酸D. 氢氟酸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氨水D. 氢氧化钙答案:C9.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氧化剂的是()A. 氯气B. 氢气C. 碘化钾D. 硫化氢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还原剂的是()A. 铁B. 铜C. 锌D. 氢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碱金属12.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卤素13.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键的是______。
答案:NaCl14.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金属键的是______。
答案:铁15.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答案: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并给出一个例子。
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气体常数R=8.31447 J K-1 mol-1 法拉第常数F=96485 C mol-1 阿佛加德罗常数N A=6.022142×1023 mol-1第1题 (15分)1-12009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所有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17号元素是用249Bk轰击48Ca靶合成的,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的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次α衰变得到270Db后发生裂变;5个原子则经q次α衰变得到281Rg后发生裂变。
用元素周期表上的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标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1-2 写出下列结构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C6H5)IF5]-(C6H5)2Xe[I(C6H5)2]+1-3 一氯一溴二(氨基乙酸根)合钴(III)酸根离子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之一可用第2题 (5 分)最近我国有人报道,将0.1 mol L-1的硫化钠溶液装进一只掏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1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2-1设此装置中发生的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的反应,已知φӨ(Cu2+/Cu)和φӨ(S/S2-)分别为0.345V和 -0.476 V,nFEӨ=RT ln K,EӨ表示反应的标准电动势,n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
计算25o C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的反应平衡第3题 (7 分) 早在19世纪人们就用金属硼化物和碳反应得到了碳化硼。
它是迄今已知的除金刚石和氮化硼外最硬的固体。
1930年确定了它的理想化学式。
左下图是2007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给出的碳化硼晶胞简图。
第4题 (8分)O—O键长112 pm 121 pm 128 pm 149 pm化学式2[Co2O2(NH3)10]4+,其O—O的键长为147 pm;B的化学式为Co(bzacen)PyO2,其O—O的键长为126 pm,Py是吡啶(C5H5N),bzacen是四齿配体[C6H5−C(O-)=CH−C(CH3)=NCH2−]2。
中国化学会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
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
根据你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这一判断的正确性有待证明):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和。
当另一种具有(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如下反应而产生氯气:第2题(2分)自然界中,碳除了有2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外,还有一种半衰期很长的放射性同位素14C,丰度也十分稳定,如下表所示(注:数据后括号里的数字是最后一位或两位的精确度,14C只提供了试问:权平均值而不将14C也加入取平均值?答:第3题(4分)最近报道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化合物X,元素分析得出其分子式为C5H4,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而碳的化学环境却有2种,而且,分子中既有C-C单键,又有C=C双键。
温度升高将迅速分解。
X的结构式是:第4题(10分)去年报道,在-55℃令X eF4(A)和C6F5BF2(B)化合,得一离子化合物(C),测得Xe的质量分数为31%,阴离子为四氟硼酸根离子,阳离子结构中有B的苯环。
C是首例有机氙(IV)化合物,-20℃以下稳定。
C为强氟化剂和强氧化剂,如与碘反应得到五氟化碘,放出氙,同时得到B。
4-1写出C的化学式,正负离子应分开写。
答:4-2根据什么结构特征把C归为有机氙比合物?答:4-3写出C的合成反应方程式。
答:4-4写出C和碘的反应。
答:4-5画出五氟化碘分子的立体结构:第5题(5分)今年3月发现硼化镁在39K呈超导性,可能是人类对超导认识的新里程碑。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一化学竞赛试题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炼金废水中含有剧毒的CN,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和Br之间,HCN为弱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B。
CN可被Cl2氧化成(CN)2C。
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还原D。
XXX的电子式为H+CN-2.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NO3、K 稀硫酸 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Fe3、I、ClO- NaOH溶液 Fe3+ + 3OH- → Fe(OH)3↓Ba2、HCO3、Cl NaOH溶液 HCO3- + OH- → CO32- +H2OAg、F、NO3 过量浓氨水 Ag+ + OH- → AgOH↓3.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F3 + H2O → NO + HNO3 + HF。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
NF3是极性分子,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看到红棕色气体C。
若生成1 mol HNO3,转移4 NA个电子D。
每消耗0.02 mol氧化剂,可收集到2.464 L气体4.下列四图中,小白球代表氢原子,大灰球代表氦原子。
最适合表示标准状态时,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A.5.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与1.12 L(标准情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
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最近我国有人报道,将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装进一只掏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L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2-1 设此装置中发生的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的反应,已知φӨ(Cu2+/Cu)和φӨ(S/S2-)分别为0.345 V和-0.476 V,nFEӨ=RT ln K,EӨ表示反应的标准电动势,n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
计算25︒C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的反应平衡常数,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2-2金属铜和混浊现象均出现在蛋壳外,这意味着什么?2-3 该报道未提及硫离子与铜离子相遇时溶液的pH。
现设pH = 6,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 请对此实验结果作一简短评论。
2012年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如图示出在碳酸-碳酸盐体系(CO32-的分析浓度为1.0⨯10-2mol/L)中, 铀的存在物种及相关电极电势随pH的变化关系(E-pH图, 以标准氢电极为参比电极)。
作为比较,虚线示出H+/H2和O2/H2O两电对的E-pH关系。
8-1 计算在pH分别为4.0和6.0的条件下,碳酸-碳酸盐体系中主要物种的浓度。
H2CO3:K a1 = 4.5⨯10 -7,K a2 = 4.7⨯10 -118-2 图中a和b分别是pH = 4.4和6.1的两条直线。
分别写出与a和b相对应的铀的物种发生转化的方程式。
8-3 分别写出与直线c和d相对应的电极反应,说明其斜率为正或负的原因。
8-4 在pH = 4.0 的缓冲体系中,加入UCl3,写出反应方程式。
8-5 在pH = 8.0 ~ 12之间,体系中UO2(CO3)34-和U4O9 (s) 能否共存? 说明理由;UO2(CO3)34- 和UO2 (s) 能否共存? 说明理由。
宁波市2010年高一化学竞赛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明县(市)、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掀起了低碳经济的革命,它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
下列做法不.符合..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的是A .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B .加速建设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D .尽量使用含126C 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6C 或146C 的产品2.下表为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中的密度最小的是A .HClB .HNO 3C .CH 3COOHD .KOH3.已知HIO 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它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是A .IO -B .IClC .HID .HICl4.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 ..3.空气中实际残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 MgO30.008 分析以上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gO 的干燥性能比CaO 好B .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C .MgCl 2可能是比CaCl 2更好的干燥剂D .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5.X 、Y 是周期表中前20号中两种元素(非稀有气体元素),X 原子的半径比Y 的半径小,且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选项中m 、n 均为正整数) A .若Y 最高价为+5,则X 最高价一定为+6或+7B .若Y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气体,则X 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也是气体C .若H n XO m 为强酸,则X 的氢化物溶液于水一定显酸性D.X的离子半径一定比Y离子半径小6.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
浓H2SO4、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A.HCl、CO2、H2 B.CO、H2、H2O C.CO、H2、NH3 D.HCl、CO、H2O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③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④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⑤氯化铝与氨水A.③⑤B.①③④C.仅有⑤D.②④8.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2Cu+ = Cu2+ + Cu 。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温度不同,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
某同学对某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列表如下:A.是Cu B.一定有Cu,一定有Cu2OC.是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9.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其中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PtF6) 中不存在共价键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l价C.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D.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 O2(Pt F6),转移6.02×1023个电子10.将Mg、Cu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收集还原产物NO气体(还原产物只有一种)。
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L-1NaOH溶液60mL时,金属恰好沉淀完全,形成沉淀质量为4.68g,则反应过程中收集到NO气体(标况下)体积为A.8.96L B.4.48L C.0.896L D.0.448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1.最近,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加水制造氢气的新工艺。
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能源潜在用途,包括为汽车提供原料、潜水艇提供燃料等。
该技术通过向铝镓合金注水,铝生成氧化铝,同时生成氢气。
合金中镓(Ga)是关键成分,可阻止铝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下列关于铝、镓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镓合金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冶炼铝B.铝的金属性比镓强C.铝镓合金的熔点比铝低D.Ga(OH)3与A l(OH)3性质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1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ray A.1.0L 1.0 mol·L-1NaNO3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B.在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C.31 g P4 (分子结构如右图)中含有的P-P键个数为1.5N AP4分子结构D.0.1mol Fe在0.1mol 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13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Ne2、Br2、HFB.第三组与第四组相比较,化合物的稳定顺序为:HBr>dC.第三组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酸性c最强D .第四组物质中H 2O 的沸点最高,是因为H 2O 分子内存在氢键 14.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 验 事 实A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溶液与Na[Al(OH)4]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 A .NH 4HSO 3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混合加热:NH 4++OH -NH 3 +2H 2OB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 2++2ClO -+ SO 2+ H 2O = CaSO 3 +2HClOC .向H 2O 中投入少量Na 218O 2固体:2H 2O +2 Na 218O 2= 4Na ++418OH -+O 2↑ D .向碳酸氢钙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Ca 2++2HCO 3-+2OH -=CaCO 3↓+2H 2O +CO 32-1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 +、Na +、NH4+、Mg 2+、Fe 3+、Al 3+、SO 42-、CO 32-等离子。
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 +、NH 4+、Mg 2+、Al 3+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和Na +C .原溶液中含有的Fe 3+和Al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 2SO 417.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 +b NO 3-+c H +=d Fe 2++f Fe 3++g NO↑+h NO 2↑+k H 2O 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2d +3f =3g +h B .反应中每消耗5.6gFe ,转移0.2mol ~0.3mole -C .HNO 3的氧化性大于Fe 3+D .当a 不变时,d 随着b 的增大而增大18.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所形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无限延伸而得到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在立方体中,若一碳原子位于立方体体心,则与它直接相邻的四个碳原子位于该立方体互不相邻的四个顶角上(如图中的小立方体)。
请问,图中与小立方体顶角的四个碳原子直接相邻的碳原子数为多少,它们分别位于大立方体的什么位置。
A .12,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B .8,大立方体的8个顶角C .6,大立方体的6个面的中心D .14,大立方体的8个顶角和6个面的中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19.(8分)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可以用电负性X 表示。
下表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 值:⑴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元素的电负性与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的关系 。
⑵试推测,周期表所列元素中除放射性元素外,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 。
⑶若NCl 3最初水解产物是NH 3和HClO ,其化学方程式为NCl 3+H 2O=NH 3+HClO ,则X (Cl)的最小范围: <X(Cl)<(填表中数值);若已知X(P)<X(Cl),则PCl3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0.(8分)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 元素+3价较稳定,Na3BiO3溶液为无色。
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的Na3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实验④中的现象为:;(3)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1.(14分)A、B、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它们和单质甲、乙、丙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转化过程都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完成下列问题:(1)若甲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A、B、C、甲、乙、丙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则丙单质是__________。
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所示的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甲在常温下为有色气体,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则:①丙单质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丙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A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化合物A与单质甲以物质的量之比为 1.25:1进行充分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2.(7分)铜在自然界多以+1价矿石存在,因在固态特别是高温下+1价铜的化合物比+2价稳定。
矿物胆矾就是CuSO4·5H2O,当它溶于水渗入地下,遇到黄铁矿(FeS2),铜将以辉铜矿(Cu2S)形式沉淀下来,而反应得到的铁和硫则进入水溶液,该溶液无臭味,透明不浑浊,绿色,呈强酸性,在有的矿区常可见到这种具有腐蚀性的地下水(黑水)渗出地面,上述反应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辉铜矿(Cu2S)炼铜的方法之一是:①将矿石高温通空气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