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信电-C++课程设计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电子通讯系统课程设计C语言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在电子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基础语法、数据结构、函数、指针等知识点,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指针等核心概念,了解结构体、共用体、位字段等数据结构,并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代码阅读和调试能力,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电子通讯系统的基本编程和算法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基础知识: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
2.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3.指针:指针的概念、指针的运算、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等。
4.文件操作: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
5.电子通讯系统相关编程:串口通信、网络通信等。
6.综合案例:结合实际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C语言在电子通讯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一些经典的C语言编程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等核心概念。
2. 学习并掌握通信原理,如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为后续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3.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5G通信、物联网等,拓宽学生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调试设备等。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和项目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硬件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电子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通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通信电子知识体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践经验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子基础理论:- 信号与系统:信号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傅里叶变换等。
-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表示、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 电路分析:基本电路元件、交流电路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等。
2. 通信原理与关键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等。
- 信道编码:编码原理、常见编码技术、误码率分析等。
- 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3. 现代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5G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等。
-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等。
课程设计模板参考格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第五册中第三章“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包括圆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四边形的性质等。
技能目标为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几何图形”中的圆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四边形的性质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圆的定义和性质2.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3.第三课时:四边形的性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授基本概念和性质时,采用讲授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采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在验证几何性质时,采用实验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数学》第五册、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其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源,参考书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实验设备用于验证几何性质。
这些教学资源将共同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为:平时表现30%,作业40%,考试30%。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作业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和项目任务;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共分为10个星期,每周安排2个课时。
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安排如下:1.上课时间:每周一、三下午第1-2节2.上课地点:教室401教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学安排还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2.无线调频系统的发展背景与应用领域3.无限发射机和接收机原理框图4.调频接收系统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2.灵敏度3.选择新4.频率特性5.输出功率5.调频接收系统各部分电路形式分析1.输入回路2.高频放大电路3.混频电路4.中频放大电路5.鉴频电路6.低频放大电路7.整体电路图6.设计总结7.元件清单8.参考资料课程设计目的:无线发射与接收设备是电子通信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认识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调频无线接收系统的设计(单元电路整合,完成整体电路结构设计).无线调频系统的发展背景与应用领域通过查阅资料和在图书馆的一些书籍,当前的无线调频系统主要用于广播电台行业和临床医学,例如助听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广播,音乐设备几乎都和无线调频系统有关,他们在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改善我们的生活.调频接收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图3-1 调频接收机的组成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 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
C/C++语言课程设计指导书注:请各班学习委员按学号顺序对本班同学进行分组(不允许同学自行组合),把后面所列的题目分割开交给各组保留,并组织同学按时上机。
一.总体要求1) 按照学号的顺序每3人一组(如果剩余2人,则选择任务11;如果剩余1人,则分散到前面的组中),每组按对应顺序选一件任务,共同完成设计报告与源程序。
2) 实行团队分工协作,不允许单干。
组内讨论后选举水平较高者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领导本小组集体讨论设计系统总体模块、确定人机对话的界面、确定函数的个数、确定要用到的变量的个数和类型、根据各人能力讨论确定各成员的任务分工。
3) 每天上机前要有上机报告,每人各自写一份,写明前一天学到哪些知识;作了那些设计工作;设计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本次上机计划完成的工作、以及将要编写的程序算法流程。
当天上机前指导老师检查报告,未完成者取消上机资格,按旷课处理,旷课三次就没有成绩。
注:即使自己有计算机也必须按时到机房上机。
4) 题目都包含随机文件的读取与写入。
数组在内存中临时存放信息,随机文件在硬盘上永久存放信息。
每次运行开始读入旧的记录到结构体数组中,然后可以对数组中的记录可以进行任意操作,退出前把所有记录写入文件保存。
5) 要求完成的软件人机界面友好,便于操作;程序结构清晰,关键地方必须有注释,有简单系统使用帮助。
各小组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讨论,自由发挥,增强功能,最后可酌情加分。
6) 每人成绩根据组内任务分工和设计报告打分,分为:优秀(≤20%)、良好(≤40%)、中、及格、不及格5档。
不完成每天的上机报告,并且没有参与撰写设计报告者,成绩为“不及格”;完成任务的组中起核心作用者可以得“优秀”。
二、设计报告格式:1、设计目的2、总体设计(程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3、详细设计(模块功能说明(如函数功能、入口及出口参数说明,函数调用关系描述等)4、调试与测试:调试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5、源程序清单和执行结果:清单中应有足够的注释三、检查要求:1、每个人必须有程序运行结果2、每个人必须交《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和设计程序清单3、课程设计任务必须由个人独立完成,禁止相互抄袭,如有发现,严肃处理四、打分标准:1、根据平时上机考勤;注重平时上机成绩,教师要不定期检查学生进度,学生不得以自己有私人电脑为借口而不来上机2、根据程序运行结果3、根据《C/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学生能对自己的程序面对教师提问并能熟练地解释清楚,以上三项缺一不可4、由于课程设计各题目的难度不一,所以成绩的评定将根据各人完成题目的难度和完成情况的不同,分别评定成绩,如未能完成任何题目,则以不及格计算五、提交时间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时间为18周结束,届时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和程序。
i n c l u d e<i o s t r e a m>include<string>include<fstream>include<iomanip>const int TMAX=50;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Person{public:int num;//编号string name;//姓名string sex;//性别int age;//年龄double water;//用水量double power;//用电量public:Personint n=0,string nm=" ",string s=" ",int a=0,double w=0.0,double p=0.0//初始化{num = n;name = nm;sex = s;age = a;water = w;power = p;};virtual void Input{};virtual void Output{};int GetNum{return num;}//获取编号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获取姓名double GetWater{return water;}//获取用水量double GetPower{return power;}//获取用电量};class Teacher:virtual public Person //教师{public:string depart;//工作部门double watermoney;//教师水费double powermoney;//教师电费int choice1;int choice2;public:Teacherint n=0,string nm=" ",string s="男",int a=0,string d="普通教师",double w=0.0, double p=0.0, double wm=0.0, double pm=0.0:Personn,nm,s,a,w,p,departd//构造函数{watermoney=wm;powermoney=pm;};void Input{cout<<"请输入编号:"<<endl;cout<<"请输入姓名:"<<endl;cin>>name;cout<<"请选择性别:";cout<<"1.男 2.女"<<endl;cout<<"请输入你的选择"<<endl;cin>>choice2;switchchoice2{case 1:sex="男";break;case 2:sex="女";break;default:cout<<"输入错误;"<<endl;break;}cout<<"请输入年龄:"<<endl;cin>>age;cout<<"请选择工作部门:"<<endl;cout<<setw10<<"1.普通教师"<<setw10<<"2.教务处"<<setw10<<"3.财政处"<<setw10<<"4.创业办公室"<<endl;cout<<"请输入你的选择"<<endl;cin>>choice1;switchchoice1{case 1:depart="普通教师";break;case 2:depart="教务处";break;case 3:depart="财政处";break;case 4:depart="创业办公室";break;default:cout<<"输入错误;"<<endl;break;}cout<<"请输入本月的用水量"<<endl;cin>>water;cout<<"请输入本月的用电量"<<endl;cin>>power;watermoney=0.5water;powermoney=0.5power;}void Output{cout<<" "<<num<<" "<<name<<" "<<sex<<" "<<age<<" "<<depart<<" "<<water<<setw10<<power<<" "<<setw10<<watermoney<<setw10<<powermoney<<endl;}};class Student:virtual public Person //学生{public:string bj;//学生班级double watermoney;//学生水费double powermoney;//学生电费int choice2;public:Studentint n=0,string nm=" ",string s="男",int a=0,string z=" ",double w=0.0, double p=0.0, double wm=0.0, double pm=0.0:Personn,nm,s,a,w,p,bjz//构造函数{watermoney=wm;powermoney=pm;};void Input{cout<<"请输入学号:"<<endl;cin>>num;cout<<"请输入姓名:"<<endl;cin>>name;cout<<"请选择性别:";cout<<"1.男 2.女"<<endl;cout<<"请输入你的选择"<<endl;cin>>choice2;switchchoice2{case 1:sex="男";break;case 2:sex="女";break;default:cout<<"输入错误;"<<endl;break;}cout<<"请输入年龄:"<<endl;cin>>age;cout<<"请选择所在班级:"<<endl;cout<<setw10<<"1.计科1班"<<setw10<<"2.计科2班"<<setw10<<"3.计科3班"<<setw10<<"4.计科4班"<<endl;cout<<"请输入你的选择"<<endl;cin>>choice1;switchchoice1{case 1:bj="计科1班";break;case 2:bj="计科2班";break;case 3:bj="计科3班";break;case 4:bj="计科4班";break;default:cout<<"输入错误;"<<endl;break;}cout<<"请输入本月的用水量"<<endl;cin>>water;cout<<"请输入本月的用电量"<<endl;cin>>power;watermoney=0.5water-10;powermoney=0.5power-10;}void Output{cout<<" "<<num<<" "<<name<<" "<<sex<<" "<<age<<" "<<bj<<setw10<<power<<" "<<setw10<<watermoney<<setw10<<powermoney<<endl;}};class Stu_Manage{Student StuTMAX; //TMAX为常量,为数组中可存储的学生记录的最大数;int top; //top表示当前系统中存储的记录个数;public:Stu_Manage{top=0;} //初始时记录的个数为0,所以设置top=0;void Add; //实现该类记录的添加;void Show; //实现该类所有记录的显示;void Search; //实现该类记录的查询;void Edit; //实现该类记录的修改;void Delete; //实现该类记录的删除;void Total; //实现该类记录的统计;void Save; //将该类记录保存到文件;void Read; //可从文件中将记录读取到该类的数组中;};void Stu_Manage::Add//添加成员{iftop>=TMAX{cout<<"用户已满"<<endl;return;}Student s;cout<<"输入新添加的人员的信息"<<endl;s.Input;forint i=0;i<top;i++if s.GetNum==Stui.GetNum{cout<<"该编号的人员已存在"<<endl;return;}Stutop=s;top=top+1;cout<<"添加成功"<<endl;}void Stu_Manage::Show//显示所有记录{iftop==0{cout<<"无数据"<<endl;return;}cout<<"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班级"<<setw10<<"用水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Stui.Output;}void Stu_Manage::Search//查询{iftop==0{cout<<"当前系统中没有存储记录"<<endl;return;}int choice;cout<<"请选择查找方式:1.按姓名查询 2.按用水量查询 3.按用电量查询"<<endl;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姓名"<<endl;string name;cin>>name;cout<<"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班级"<<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ifStui.GetName==name{Stui.Output;}}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break;case 2:{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水量:"<<endl;double water;cin>>water;cout<<"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班级"<<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endl;forint i=0;i<top;i++{ifStui.GetWater==water{Stui.Output;}}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break;case 3:{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电量:"<<endl;double power;cin>>power;cout<<"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班级"<<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ifStui.GetPower==power{Stui.Output;}}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break;default :cout<<"无此选项请重试"<<endl;break;}}void Stu_Manage::Edit//更改信息{iftop==0{cout<<"当前系统中没有存储记录"<<endl;return;}int num;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教编号:"<<endl;cin>>num;forint i=0;i<top;i++{ifStui.GetNum==num{cout<<"请对这位学生的信息进行修改:"<<endl;Stui.Input;}}cout<<"查无此人"<<endl;}void Stu_Manage::Delete//删除信息{iftop==0{cout<<"当前系统中没有存储记录"<<endl;return;}cout<<"1、按编号查找删除 2、按姓名查找删除"<<endl;int choice;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cout<<"请输入编号:";int num;cin>>num;forint i=0;i<top;i++{ifnum==Stui.num{cout<<"是否确认删除 1、是 2、否 "<<endl;int choice;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forint j=i;j<top-1;j++Stuj=Stuj+1;cout<<"删除成功"<<endl;top--;};break;case 2:return;default:cout<<"无此项,失败"<<endl;break;}return;}}cout<<"无此人"<<endl;} ;break;case 2:{cout<<"请输入姓名:";string name;cin>>name;forint i=0;i<top;i++{ifname=={cout<<"是否确认删除 1、是 2、否 "<<endl;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forint j=i;j<top-1;j++Stuj=Stuj+1;cout<<"删除成功"<<endl;top--;};break;case 2:return;default:cout<<"无此项,失败"<<endl;break;}return;}}cout<<"无此人"<<endl;}; break;default:cout<<"没有此项,失败:"<<endl;break;}}void Stu_Manage::Total//数据统计{cout<<"1 学生所用水电量的总量 2 学生总的水电费 "<<endl;int choice;cout<<"请输入你的选择"<<endl;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double zwater=0.0, zpower=0.0;forint i=0; i<top; i++{zwater+=Stui.water;zpower+=Stui.power;}cout<<"学生的总用水量为"<<zwater<<endl;cout<<"学生的总用电量为"<<zpower<<endl;}break;case 2:{double zwatermoney=0.0, zpowermoney=0.0;forint i=0; i<top; i++{zpowermoney+=Stui.powermoney;zwatermoney+=Stui.watermoney;}cout<<"教师的总水费为"<<zwatermoney<<endl;cout<<"教师的总电费为"<<zpowermoney<<endl;}break;default:cout<<"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endl;break;}}void Stu_Manage::Save//保存学生信息ofstream out"学生.txt",ios::out;ifout{cout<<"打开失败"<<endl;return;}cout<<"打开成功"<<endl;forint i=0;i<top;i++{out<<Stui.num<<" "<<<<" "<<Stui.sex<<" "<<Stui.age<<" "<<Stui.bj<<" "<<Stui.water<<" "<<Stui.power<<" "<<Stui.watermoney<<" "<<Stui.powermoney<<" "<<endl;}cout<<"写入成功"<<endl;out.close;}void Stu_Manage::Read//读取学生文件{ifstream in"学生.txt",ios::in;ifin{cout<<"打开失败"<<endl;return;}int i=0;whilein>>Stui.num>>>>Stui.sex>>Stui.age>>Stui.bj>>Stui.water>>Stui.power>>Stui.watermoney>>Stui.powermoney{i++;top++;}cout<<"打开成功"<<endl;in.close;}class Tea_Manage{Teacher TeaTMAX; //TMAX为常量,为数组中可存储的教师记录的最大数;int top; //top表示当前系统中存储的记录个数;public:Tea_Manage{top=0;} //初始时记录的个数为0,所以设置top=0;void Show; //实现该类所有记录的显示;void Search; //实现该类记录的查询;void Edit; //实现该类记录的修改;void Delete; //实现该类记录的删除;void Total; //实现该类记录的统计;void Save; //将该类记录保存到文件;void Read; //可从文件中将记录读取到该类的数组中;};void Tea_Manage::Add//添加成员{iftop>=TMAX{cout<<"用户已满"<<endl;return;}Teacher t;cout<<"输入新添加的人员的信息"<<endl;t.Input;forint i=0;i<top;i++if t.GetNum==Teai.GetNum{cout<<"该编号的人员已存在"<<endl;return;}Teatop=t;top=top+1;cout<<"添加成功"<<endl;}void Tea_Manage::Show//显示所有记录{iftop==0{cout<<"无数据"<<endl;return;}cout<<"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部门"<<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Teai.Output;}void Tea_Manage::Search//查询{iftop==0{cout<<"当前系统中没有存储记录"<<endl;return;int choice;cout<<"请选择查找方式:1.按姓名查询 2.按用水量查询 3.按用电量查询"<<endl;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姓名"<<endl;string name;cin>>name;cout<<"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部门"<<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ifTeai.GetName==name{Teai.Output;}}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break;case 2:{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水量:"<<endl;double water;cin>>water;cout<<"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部门"<<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ifTeai.GetWater==water{Teai.Output;}}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break;case 3:{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电量:"<<endl;double power;cin>>power;cout<<"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部门"<<setw10<<"用水量"<<setw10<<"用电量"<<setw10<<"水费"<<setw10<<"电费"<<endl;forint i=0;i<top;i++{ifTeai.GetPower==power{Teai.Output;}}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break;default :cout<<"无此选项请重试"<<endl;break;}}void Tea_Manage::Edit//更改信息{iftop==0{cout<<"当前系统中没有存储记录"<<endl;return;}int num;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教编号:"<<endl;cin>>num;forint i=0;i<top;i++{ifTeai.GetNum==num{cout<<"请对这位教师的信息进行修改:"<<endl;Teai.Input;cout<<"修改成功"<<endl;return;}}cout<<"查无此人"<<endl;}void Tea_Manage::Delete//删除信息{iftop==0{cout<<"当前系统中没有存储记录"<<endl;return;}cout<<"1、按编号查找删除 2、按姓名查找删除"<<endl;int choice;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cout<<"请输入编号:";int num;cin>>num;forint i=0;i<top;i++{ifnum==Teai.num{cout<<"是否确认删除 1、是 2、否 "<<endl;int choice;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forint j=i;j<top-1;j++Teaj=Teaj+1;cout<<"删除成功"<<endl;top--;};break;case 2:return;default:cout<<"无此项,失败"<<endl;break;}return;}}cout<<"无此人"<<endl;} ;break;case 2:{cout<<"请输入姓名:";string name;cin>>name;forint i=0;i<top;i++{ifname=={cout<<"是否确认删除 1、是 2、否 "<<endl;int choice;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forint j=i;j<top-1;j++Teaj=Teaj+1;cout<<"删除成功"<<endl;top--;};break;case 2:return;default:cout<<"无此项,失败"<<endl;break;}return;}}cout<<"无此人"<<endl;}; break;default:cout<<"没有此项,失败:"<<endl;break;}}void Tea_Manage::Total//数据统计{cout<<"1 教师所用水电量的总量 2 教师总的水电费 "<<endl;int choice;cout<<"请输入你的选择"<<endl;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double zwater=0.0, zpower=0.0;forint i=0; i<top; i++{zwater+=Teai.water;zpower+=Teai.power;}cout<<"教师的总用水量为"<<zwater<<endl;cout<<"教师的总用电量为"<<zpower<<endl;}break;case 2:{double zwatermoney=0.0, zpowermoney=0.0;forint i=0;i<top;i++{zwatermoney+=Teai.watermoney;zpowermoney+=Teai.powermoney;}cout<<"教师的总水费为"<<zwatermoney<<endl;cout<<"教师的总电费为"<<zpowermoney<<endl;}break;default:cout<<"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endl;break;}}void Tea_Manage::Save//保存教师信息{ofstream out"教师.txt",ios::out;ifout{cout<<"打开失败"<<endl;return;}cout<<"打开成功"<<endl;forint i=0;i<top;i++{out<<Teai.num<<" "<<<<" "<<Teai.sex<<" "<<Teai.age<<" "<<Teai.depart<<" "<<Teai.water<<" "<<Teai.power<<" "<<Teai.watermoney<<" "<<Teai.powermoney<<" "<<endl;}cout<<"写入成功"<<endl;out.close;}void Tea_Manage::Read//读取教师文件{ifstream in"教师.txt",ios::in;ifin{cout<<"打开失败"<<endl;return;}int i=0;whilein>>Teai.num>>>>Teai.sex>>Teai.age>>Teai.depart>>Teai.water>>Teai.power>>Teai.watermoney>>Teai.powermoney{i++;top++;}cout<<"打开成功"<<endl;in.close;}void TeaMenu;void StuMenu;int main{int choice;do{cout<<"\n============================================================================= ===\n"<<endl;cout<<" 高校水电费管理系统 \n"<<endl;cout<<"\n"<<endl;cout<<" \t1=>教师水电费管理 \t2=>学生水电费管理 \t0=>退出系统 "<<endl;cout<<"\n"<<endl;cout<<"\n请输入您的选择:";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TeaMenu;break;case 2:StuMenu;break;case 0:cout<<"\n您已安全退出系统."<<endl;break;default:cout<<"\n没有此选项.请重选."<<endl;break;}}whilechoice=0;cout<<"\n------------------------------欢迎您下次再使用---------------------------------"<<endl;return 0;}void TeaMenu{Tea_Manage t;int choice;whilechoice=0{cout<<"\n============================================================================= ===\n"<<endl;cout<< " \n 教师水电费管理"<<endl;cout<<"\n"<<endl;cout<<" 1.添加 2.查找 3.修改 4.删除 5.显示 6.保存 7.读取 8.统计 0.退出 "<<endl;cout<<"\n"<<endl;cout<<"\n输入您操作的选项:";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t.Add;break;case 2:t.Search;break;case 3:t.Edit;break;case 4:t.Delete;break;case 5:t.Show;break;case 6:t.Save;break;case 7:t.Read;break;case 8:t.Total;break;case 0:cout<<"退出成功"<<endl;break;default:cout<<"无此选项请重试"<<endl;break;}}}void StuMenu{Stu_Manage s;int choice;whilechoice=0{cout<<"\n============================================================================= ===\n"<<endl;cout<<" \n 学生水电费管理"<<endl;cout<<"\n"<<endl;cout<<" 1.添加 2.查找 3.修改 4.删除 5.显示 6.保存 7.读取 8.统计 0.退出 "<<endl;cout<<"\n"<<endl;cout<<"\n输入您操作的选项:";cin>>choice;switchchoice{case 1:s.Add;break;case 2:s.Search;break;case 3:s.Edit;break;case 4:s.Delete;break;case 5:s.Show;break;case 6:s.Save;break;case 7:s.Read;break;case 8:s.Total;break;case 0:cout<<"退出成功"<<endl;break;default:cout<<"无此选项请重试"<<endl;break;}}}。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课程类别:4. 学分:5. 学时:6. 授课教师:7. 开设学期: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学生能够了解本课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 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一:模块一名称- 第一节课: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三节课:案例分析- 第四节课:实践操作2. 课程模块二:模块二名称- 第一节课:内容一- 第二节课:内容二- 第三节课:内容三- 第四节课:内容四3. 课程模块三:模块三名称- 第一节课:内容一- 第二节课:内容二- 第三节课:内容三- 第四节课:内容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30%):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程概述,基本概念与原理。
2. 第二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3. 第三周:模块二内容一、内容二。
4. 第四周:模块二内容三、内容四。
5. 第五周:模块三内容一、内容二。
6. 第六周:模块三内容三、内容四。
2013年电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2013年电赛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电子器件等相关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设计软件,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分析:包括基本电路定律、交流电路、谐振电路等。
2.信号处理: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
3.电子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数字电路设计: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实验操作:包括电路搭建、器件调试、仿真实验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理论和概念。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的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等教材,用于指导学生学习。
2.参考书:提供《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参考书,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实验设备:提供电路实验箱、仿真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电路设计、仿真实验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电子器件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c s通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并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通信系统的概述、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传输媒介和信号调制技术;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够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具体安排如下:1.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介绍通信系统的概述、分类、传输媒介和信号调制技术。
2.模拟通信系统:讲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性能评估方法,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等调制技术。
3.数字通信系统: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性能评估方法,包括数字调制、信道编码和误码纠正等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通信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通信原理的应用和验证。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通信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参考书:推荐相关通信原理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通信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通信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C++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姓名
院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概述 .................................................................................. - 2 -
1.1课程设计目的 ........................................................................... - 2 -
1.2课程设计题目 ........................................................................... - 2 -
1.3题目要求 ................................................................................... - 2 -
2.总体设计............................................................................................. - 3 -
2.1总体组成框图: ....................................................................... - 3 -
2.2总体流程图: ........................................................................... - 3 -
3. 详细设计........................................................................................... - 4 -
3.1 .............................................................................. - 4 -
3.2 ............................................................................................. - 4 -
3.3 ....................................................................................... - 4 -
3.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运行结果.......................................................................................... - 4 -
4.1 ..................................................................................................... - 4 -
4.2 ..................................................................................................... - 5 -
4.3 ..................................................................................................... - 5 -
4.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课程设计总结 ................................................................................. - 5 -
6、参考文献.......................................................................................... - 6 -
1. 课程设计概述
1.1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在学完《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程序设计。
在设计当中综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点,编制一个小型的类或应用程序系统。
目的是:
1)复习、巩固C++语言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这次实践的机会,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开发并测试一个类或者应用程序的思想、方法和流程,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在项目开发中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能力。
1.2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
1.3题目要求:
1)问题描述(功能要求):
2)问题的解决方案:
3)其它要求:
(1)只能使用C/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
(2)要求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代码书写要求美观实用,并调试通过,实现基本功能。
(3)必须进行充分的测试,在总结中指出有不足或有待完善的部分。
(4)设计报告一人一份,不得抄袭。
2.总体设计
2.1总体组成框图:2.2总体流程图:
3.详细设计3.1
3.2
3.2.1
3.2.2
3.3
3.3.1
3.3.2
3.3.3
4、运行结果4.1
4.2
4.3
5、课程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
1.《C++程序设计》作者: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