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0.80 KB
- 文档页数:2
益气活血法干预糖尿病肾病远期疗效及证候变化规律研究一、益气活血法的治疗原理益气活血法是中医药学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促进气血的流通以及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患者的气滞血瘀情况,提高患者的气血运行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二、益气活血法的干预疗效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首先,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减轻蛋白尿的程度,降低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的水平。
其次,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心脏负荷等病情,从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益气活血法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疲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益气活血法的证候变化规律益气活血法在干预糖尿病肾病过程中,其证候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得到改善,出现气机畅通、气血和谐的证候。
其次,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如疲乏消退、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改善等。
同时,患者的肾脏功能指标也呈现出改善的趋势,如蛋白尿的减少、肌酐、尿素氮的降低等。
最后,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变也能得到改善,如高血压症状的减轻、心脏负荷的降低等。
总之,益气活血法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情况,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蛋白尿的程度,并降低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的水平。
此外,益气活血法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心脏负荷等病情,并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益气活血法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降糖,使用洛汀新治疗,观察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83-02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来自我院糖尿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0-70岁,病程1-20年;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8-68岁,病程2-18年。
两组病例均衡性检验,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符合2011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及糖尿病分期标准,排除急性肾炎、尿路感染、结石、心衰、发热及近期使用影响肾功能药物的患者。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消渴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分型辨证标准,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等。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同时根据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合并高血压者使用洛汀新(10-20mg)每天一次,口服。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中药治疗。
基本方:黄芪30g 党参15g 生地15g 枸杞子15g 泽泻15g 益母草30g 山药20g 丹参30g 牛膝20g 当归15g 山芋15g,阴虚内热者加知母10g 黄柏10g ;兼湿热便结者加大黄5—10g 麻子仁10g;兼水湿者加茯苓15g 白茅根15g 。
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3), 632-638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3097从补虚化瘀论治糖尿病肾病及相关研究钟欣宇1,徐洪涛2,郅扶旻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2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1日摘 要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研究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有效治疗本病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中医学认为脏腑虚损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内在原因,瘀血作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贯穿于本病的始终,形成瘀的关键因素是虚,涉及脏腑本虚、阴虚、气阴两虚及阳虚。
现代医学认为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也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思路中发现中医瘀血理论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阐述“虚”、“瘀”是糖尿病肾病致病因素,结合“瘀血”的现代研究,提出补虚化瘀同治的治疗原则,以及对应用补虚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补虚化瘀,脏腑,瘀血,血流动力学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from Tonifying Deficiency and Removing StasisXinyu Zhong 1, Hongtao Xu 2, Fumin Zhi 2*1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Feb. 23rd , 2023; accepted: Mar. 16th , 2023; published: Mar. 31st , 2023AbstractThe incidence rate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tudying its complex pa-*通讯作者。
107第17卷 第4期 2015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4 Apr .,2015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1]。
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N 的发生率为47.66%,己成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第二大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数的60%[2]。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防治DN 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显示了祖国医学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诊断标准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参照 2010 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3],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上随机血糖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 或空腹血糖≥7.0 mmol/L 或葡萄糖负荷后2 h 血糖≥11.1 mmol/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研究李德锋1,2,陈军3,梁军2,4,龚莹2,4,耿跃春1,2(1.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6;2.徐州市糖尿病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6;3.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3;4.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9)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组30例、西药厄贝沙坦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
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7T09:59:26.27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作者:石文军
[导读] 临床采取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湖南省凤凰县民族中医院湖南凤凰 41620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实施常规治疗,B组27例患者实施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积极治疗后,其肾功能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B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A组(P<0.05);治疗后疗效比较,B组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A组有效率69.23%(P<0.05)。
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化瘀解毒;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病理特征表现为基质增多、肾小球系膜基底膜增厚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病情若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最终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1]。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因此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有效的控制、延缓肾功能的恶化,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关键。
我院此次对近期内接诊的27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了中医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5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患者均符合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伴有其他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入选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8岁到77岁不等,平均年龄(58.4±6.1)岁;患者病程3到18年不等,平均病程(10.7±
2.3)年。
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B组27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内容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予以患者实施合适剂量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监测患者血压,必要时予以患者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做好患者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教育,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等。
B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中药药方组成:生黄芪 30g,熟地黄、茯苓、六月雪各20g,党参、山茱萸、淮山药、何首乌、积雪草、丹参各 15g,牡丹皮、鸡血藤、生大黄各 10g。
此外,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其中对合并恶心呕吐症状者加竹茹12g、法半夏10g;合并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各15g;合并水肿者加薏苡仁20g、猪苓15g。
中药制剂每日一剂,用水煎后分早中两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临床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肾功能指标的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尿素氮(BUN)。
参考相关文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如下分级,其中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SCr较前下降超过30%以上或恢复正常者记为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好转,治疗后SCr较前下降10%~30%者记为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治疗后SCr较前无下降或加重者记为无效[2]。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5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表示组间肾功能指标比较情况(X±S)
注:与A组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检测显示较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B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0.05),详见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69.23%,其中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B组患者有效率88.89%,其中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3例,组间疗效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
近年来,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趋势。
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其次为高血压、水肿及渐进性肾功能损伤,其发病机制为高血糖的毒性激活蛋白激酶C,糖基化终产物增多导致肾小球内高滤过,形成微量白蛋白尿,而一些生长因子会引发肾小球基底膜表面沉积过多导致基底膜变厚、肾单位功能缺失。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渐进性的,持续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患者发生末期尿毒症,同时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
对于疾病的治疗,有效的控制、延缓肾功能的恶化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关键。
既往临床多采取西医基础治疗等措施,但效果欠佳,因此寻求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水肿”、“关格”的范畴,根据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症状不同原因,因此其归属的范围也应有所区别。
早期患者多以腰膝酸软、疲乏气短等症状为主,应归属中医“虚劳”范畴,中期患者合并血压高、大量蛋白尿,应属“水肿”范畴,晚期患者因肾功能损害或衰
竭,因此会出现恶心、少尿、无尿症状,应属“水肿”“关格”范畴[4]。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气阴两虚,瘀毒内蕴,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养气、活血、祛瘀、化毒。
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方中包含了党参、熟地黄、茯苓、丹参等中药材,方中的党参具有益气、活血之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熟地黄补血滋润,鸡血藤舒筋活络、活血补血,茯苓利湿益气、泄泻。
诸药合用,可共奏滋阴养气、活血化瘀解毒之效。
此次我院采取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了27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结果显示,对于常规治疗的26例患者,中医治疗的患者其肾功能改善情况更理想,临床疗效更佳。
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研究相似[5],提示采用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能够通经活络、补血益气,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气,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采取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婷,高彦彬.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4,9(5):679-683.
[2]黄琳.中医辨证论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6-7.
[3]刘燕妮,丁家钦.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102例总结[J].中国健康月刊:B,2011,30(12):118-119.
[4]欧娇英,王惠玲,吴燕升,等.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血脂及血黏度的荟萃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8):693-697.
[5]赵进东,方朝晖.益气养阴活血法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