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防治技术(武强)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41
doi :10.11799/ce201903001收稿日期:2019-01-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804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262,41572222,41702261)作者简介:刘守强(1981—),男,山东单县人,博士,研究方向矿井水防治与水资源利用,E -mail :sqliu@ 。
引用格式:刘守强,武强,曾一凡.《煤矿防治水细则》修订要点解析[J ].煤炭工程,2019,51(3):1-4.《煤矿防治水细则》修订要点解析刘守强,武强,曾一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摘要:为适应煤矿安全开采的新形势,科学防治水害,在《煤矿防治水规定》基础上修订编写了《煤矿防治水细则》。
分析了修编《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背景和原则,针对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煤矿防治水细则》的修订要点,并结合典型突水案例进行了剖析,为更好贯彻落实新规程和推动煤矿安全开采提供支撑。
关键词:煤矿防治水;水文地质;水害应急处理;突水案例中图分类号:TD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59(2019)03-0001-04Dissection of the Main Points in “Detailed Rules for Coal Mine Water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ificationLIU Shou -qiang ,WU Qiang ,ZENG Yi -fan(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 Controll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coal mine safe mining and prevent water disasters scientifically ,the DetailedRules for Coal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revis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gulations for Coal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principles of compiling the Detailed Rules for Coal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n ,discussed the main points of compiling the Detailed Rules wer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coal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ce.Besides ,the typical cases of water inrush accident were analyzed.This will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egulations and promote safe mining in coal mines.Keywords :coal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ydrogeology ;emergency treatment of water hazard ;cases of water inrush《煤矿防治水规定》(简称《规定》)自2009年12月颁发以来,在矿井水害的探查、预测预报、防控治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全国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平,有效防范了水害事故[1]。
2024年努力防治煤矿水害防治煤矿水害的十六字原则针对我国煤矿水文地质复杂和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实际情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认真总结各方面教训、归纳提炼各地成功经验、组织专家广泛论证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十六字”原则和“五项”措施体现了我们对煤矿水害防治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十六字”原则科学地概括了水害治理的基本程序水害防治是有规律可循的,水害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多年来,有关科研机构与煤矿企业密切配合,对水害的突水机理、探查技术、预测预报、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科技攻关,初步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十六字”原则就是对这一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要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处理水害的措施。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水害防治的关键,在“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水害隐患,提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确保井下采掘安全。
“先治后采”是水害防治的最终目标,对排查的水害隐患,必须先治理后开采。
第二,“十六字”原则是煤矿企业防治水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的大水矿区如肥城、开滦、焦作等多年来一直注重煤矿水害隐患的排查,加大防治水资金投入,对煤层底板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改造、变强含水层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已连续多年未发生淹井伤亡事故。
特别是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自xx年以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合理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对煤层底板先注浆加固后开采,连续20年未发生大的突水事故和淹井事故。
这些典型经验充分说明,不管水害多么严重,只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十六字”原则,真正把工作做实、做到位,就一定能够防范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
煤矿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度和范围增加,煤矿水害防治压力不断加大。
本文以煤矿防治水工作为重点,分析了当前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害;防治水措施;源头治理引言:随着《矿井水防治细则》等规范的出台,煤矿防治水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煤矿水害事故时有发生,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在防治水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亟需改进。
1煤矿井下的水害防治工作现状针对煤矿防治水工作,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目前,已经出台了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防治细则》和《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防治水的相关规定,使具体工作有章可循。
同时,水害防治的基础工作逐步加强,更多的自动监测设备被用于水害预防和监测。
此外,煤矿水害防治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突破,帷幕注浆截流技术、突水危险源动态辨识评价、井-地-孔微震检测顶板裂隙发育高度等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应用。
在防治工作过程中,可根据水害特点综合运用疏、排和封、堵技术,更加有效的开展水害防治工作。
2常见突水形式2.1承压水突水承压水是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承压水突水是一种常见的突水形式。
承压水水害一般分为顶板承压水害和底板承压水害,比较典型的为黄拢煤田顶板洛河巨厚砂岩水害和渭北煤田底板奥陶系灰岩水害,受煤矿采掘影响,采掘裂隙导通水源后易发生承压水突水,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2.2老空水突水煤矿采掘后,采空区及废弃井巷中可能存在一定积水,因年代久远,其老空范围、积水情况往往不清,虽然积水量一般不大,少则几十或几百吨,但是采掘活动意外接近或者掘通,老空水溃出迅速,极易引发水害,造成工作面及井巷被淹事故,老空区水害按空间位置分为上部老空区及同层老空区积水。
2.3其他水害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开采条件,煤矿还存在大气降水水害、松散层孔隙水害、地表水害、岩溶陷落柱水害、断层水害、封闭不良钻孔水害、防水设施水害、边界煤柱水害等不同类型的水害。
2009年全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讨会专家介绍武强博士,教授、博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害防治与水资源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水资源、水环境、矿井防治水工程、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评价、城市地下工程和三维地学建模等工作。
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害防治专家组”组长,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煤炭劳动保护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害防治及设备分会副主任、中国矿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煤矿水害损失技术鉴定委员会常委、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美国《Environmeatal Geology 》、《中国科学》、《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等学术期刊担任编辑委员会委员。
先后负责承担了50 余项国家、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
在已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 项,一等奖5 项,二等奖8 项,三等奖 4 项,部级“十大”科技进步奖 1 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2 项,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2 项。
2000 年荣获中国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奖”、2000 年荣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01 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4 年荣获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995 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博士后大奖,1994 年荣获首届IET 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8 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并被选拔为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目前已正式出版中英文专著9 部。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 余篇,其中130 余篇受到国际SCI 、EI 和ISTP 三大检索系统的检索收录。
赵庆彪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显德汪矿副总工程师,东庞矿总工程师,邢矿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任冀中能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公司董事。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1.地表水治理措施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填堵通道。
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整治河流。
首先要整铺河床。
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
其次,要改道河流。
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修筑排(截)水沟。
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
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地表疏干。
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井下疏干。
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超前探放水。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放水。
4.矿井水的隔离与堵截在探查到水源后,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需采取隔离水源和堵截水流的防水措施。
隔离水源。
隔离水源的措施可分为留设隔离煤(岩)柱防水和建立隔水帷幕带防水两类方法。
隔离煤(岩)柱防水是为防止煤(矿)层开采时各种水流进入井下,在受水威胁的地段留一定宽度或厚度的煤(矿)柱。
2024年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2024年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二)一、前言煤矿水害是煤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灾害之一,给矿井的生产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有效防止和控制煤矿水害,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和实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煤矿地测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第一篇:煤矿地测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肃莈袅螅芈芄蒂袇肁] 煤矿地测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0××年是我矿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年,也是我矿再创辉煌的一年,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矿整体工作思路,结合我科具体工作实际,立足现状,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加强安全标准化自身建设,发挥严谨,细致,刻苦的工作作风,为我矿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年我们具体工作如下:一、地质方面:1、20××年度共编制回采工作面说明书7份,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14份。
2、每月发放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60份,并按照矿统一安排每周进行隐患排查,3、全年完成地面物探0.66平方公里,探测出积水区2个,现正在地面施工放水孔进行验证。
4、在河南12-3#层301盘曲5116巷施工探顶、底钻孔4组,进尺73米。
5、对地面裂缝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河南发现新增裂缝4条,并对其实施了爆破封堵。
6、参加了XX公司在技校举办的地质人员培训班和在太原举办的防治水培训班,达到了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防治水方面:1、20××年全年共施工各类钻孔70个,进尺1866米.(1)、井下放水孔44个(其中7#层307盘区8705面2个,进尺84米;7-4#层8701工作面7个,进尺235.4米;9#层8204工作面18个,进尺679米;11#层8710工作面2个,进尺103.1米;12#层402盘区8212工作面2个,进尺121.5米;12-3#层301盘区8106工作面14个,进尺184米;12-3#层北翼水仓4个,进尺84米。
)(2)、排水孔11个(9#层8204工作面11个,进尺225米)(3)、瓦斯孔10个(12-3#层301盘区8206工作面10个,进尺150米)2、排水:南山9#层402盘区8204工作面排放7#层采空区积水48万立方米12-3#层301盘区北翼水仓排放12#层采空区积水6万立方米。
芦岭矿特殊水害威胁条件下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有效防范和遏制矿井水害事故,始终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但是,矿井突水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研究和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途径依然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开展芦岭煤矿ii1016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中,根据该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采取了一些列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1 ii1016工作面概况ii1016工作面为芦岭矿二水平ii101采区工作面,该面地面标高+24.0,工作面标高为-461~-514,东以1017运输上山保护煤柱线为界,西至瓦斯电厂广场保安煤柱线,南为-400运输大巷保护煤柱线,北为ii1018工作面(未准备)。
本工作面从2010年7月份开始回采,至2011年7月回采结束。
本工作面为10煤层工作面,煤厚1.2-2.8m,平均2.24m,煤层倾角21°,本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跟顶回采,采高为2.2m。
工作面支护采用zy6800/14/28型液压支架支护,支架中心距1.5m,支护强度0.85mpa,支架初撑力不小于5064kn。
最大控顶距5.92m,最小控顶距5.22m。
循环进度和放顶步距均为0.6m。
上下端头均采用同类型支架支护。
上下机头支护方式均采用4mπ型钢对子棚紧贴上端头上帮、下端头支架下帮支护顶板,迈步式前移,一梁四柱支护,柱为dz28-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
两巷均为工字钢支护,回采前,将工字钢抹去,机巷采用3.8m圆木配合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使棚,并用hdja-1000型铰接顶梁配合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在木棚下使四排走向棚加强支护。
风巷采用2.4m圆木配合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使棚,并用hdja-1000型铰接顶梁配合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在木棚下使三排走向棚加强支护。
2 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该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为:10煤顶板砂岩裂隙水及太原组灰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