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献身精神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献身精神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献身精神

汉语言文学08-1班杨阳

无论是西方或东方,各个地域都会存在一些与其地区,民族,文化相应的神话传说。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自然,神话成了中国古代最不能缺少的文化内容。它代表着中国先民崇尚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人类生存发展进程的重要史料。学术上大致把神话分成几个大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这些神话在某种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崇尚献身精神。

在这些神话中,大凡是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英雄们就备受人们的赞颂;反之,凡是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有碍于人类幸福的神性人物则要遭到唾弃与批判。所以为逐日而死的夸父、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当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被大水淹死之后变成鸟不停地以木石勇填苍海的精卫,也生生世世为人们所敬重。而那些残害人类的神蛇、怪兽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诛灭,也会被历史文化所诛灭。不仅创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对我国远古自然神话,英雄神话,战争神话的故事传说中,同样也反映出一种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创世神话中最为著名的“盘古开天”就是个典型。盘古本身被包裹在混沌之中,他终于不堪忍受,拔下牙齿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开辟了天地。他不断施展着自己的法术,让天变得更高,地变得更沉。直到盘古耗尽最后的力气终于倒下与世长辞。但他的身体并没有消失,而是幻化为世间种种。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盘古为人类劈开混沌的世间,将世界的第一缕曙光布满大地,死后化作了日月山川江河湖海,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无愧为世界的开凿者!他是世间的缔造者!另一位开辟神女娲,在完成补天、造人大功之后,也将自己身体化成万物。

“大禹治水”也是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始祖神话。传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鲧去治

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禹为了治水,到了30多岁才在涂山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成亲。但是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闻乐不听,过门不入,挂冠不顾,屡遗不蹑”,他以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和洪水搏斗。大禹的手掌脚掌都长满了老茧,这也足以见证他的奉献精神。面对自己父亲鲧治水失败,身败名裂的悲剧,他丝毫没有退缩之意,担负起治水负担,担负起天下苍生的重担。他不顾个人安危,轻生死,重黎民的奉献精神足以为后世楷模!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大部分存在着这种献身精神,具有一种壮烈的悲剧性。它是以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文化土壤为参考的。尤其数英雄神话最为典型,在某种层度上来说具有较强烈的悲剧色彩,悲剧之中蕴含着悲壮之美,使人产生崇敬之情。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种献身精神不为其他,而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幸,痛苦与死亡。“夸父逐日”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性质和色彩。《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则神话故事同样变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与斗争,表现人类为

迫切要求征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愿望而不怕献身的精神。我们总能在读过之后感到心灵的震撼。夸父这种不屈不挠,至死不忘造福后人的悲壮精神,在中国很多神话中都能找到影子。

“神农尝百草”中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太古时候,人们没什么可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持生活。有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了。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神农自各儿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什么滋味。把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死了。

在中国主要的始祖神身上,看不到儒家所排斥的非道德的东西,他们都是道德的化身、正义的代表。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神圣光环和纯洁品性,使人们对他们只有顶礼膜拜了。正是由于这种献身奉献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对“德”的要求,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

中国神话中我们随处可见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牺牲奉献精神,体现着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远古时代,中国的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劳卓越的人物,他们在为本民族的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奉献精神。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