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

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

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
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

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

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

(1)文化水平

(2)社会地位

(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

一、行为主义

(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即S→R理论),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把行为主义定义放宽,除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以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和中介变量,将S→R变为S→O→R。

(三)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

(四)主要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1)定义: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汇报、测验法。

(3)缺点:①否定遗传的作用;②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

(1)特点

①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强调认知因素,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

③强调观察学习,认为许多行为都是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来的,特别重视榜样的重要性;

④强调自我调节过程,认为人的行为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反应。

(2)问题

无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试图用自我效能的群体效应起到改变落后社会现实的作用。3、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

环境会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亦会决定环境。环境会塑造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像信念及期望。而人的认知结构(信念及期望)又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会改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这

三个元素(认知结构、外显行为、环境)会互相影响。

4、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调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调节,指人们给自已制定行为标准,用自己能够控制向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狭义的自我调节,实际上指自我强化,即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二、榜样

(一)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大众传媒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三)榜样的力量

1、榜样包括人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某种观念、某种风气。

2、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四)选择的原则

1、榜样应有时代性;

2、榜样应有广泛性;

3、榜样应有教育性。

三、强化

(一)强化与强化物

强化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从而达到强化目的。刺激物则为强化物。

斯金纳认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都可以称为强化物。

(二)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1、正强化: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如:食物、表扬、金钱、认可等。

2、负强化:使学习者制止榜样的行为。如:批评、惩罚、电击等。

3、直接强化: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

4、间接强化:又叫替代性强化,指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是大众传播发挥功能的主要途径。

(三)强化的运用(教材P77-78的事例)

1、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

2、负强化要把握好度。

☆第四章☆

一、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泛称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荣格、埃里克森。

二、潜意识与大众传播

(一)潜意识是冲动、情欲和可望不可及的记忆表象的贮存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人格部分描述遵循原则本我

(id)

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

来的、潜意识的结构

快乐原则

自我

(ego)

在与现实接触中分化出

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

现实原则

超我

(superego)

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

督的自我

至善原则

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措施。

(三)意识阈

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从抑制的状态进入现实观念的状态时必须跨过的那道界限。

由德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较之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更侧重于认识性。(四)潜意识与传者

1、潜意识与传者灵感的产生

(1)灵感: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当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或新思想从潜意识跃入意识领域时的瞬间心理状态。

(2)灵感产生的条件

①认识主体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适量的情绪情感,使心理能量积聚到可以开启意识阈的量。

②原型启发。

2、潜意识与传者的文风

文风是潜意识的一种外显形式,传者的文风与其个性有直接关系。

3、潜意识与传者的情结

(1)“情结”:心理学术语,由荣格提出。

情结是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2)情结的特征

①压抑性,情结是由创伤引起的。

②固着性,力比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在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③情绪性,一种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

④核心性,个体潜意识的核心。

⑤泛化性,对事物、情感等的执着追求。

4、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定义: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5、意识是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6、个体无意识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三、集体无意识

(一)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二)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

1、集体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多表现为本能(先天的行为倾向)和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

2、集体无意识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类共性;二是民族性;其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或地区)造成的区别。

(三)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1、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人类的共性,集体无意识,以媒介信息为载体,反映出全人类共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2、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民族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与某一民族种系的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淀于该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再经外化则表现出该民族自己的个性,即民族性。

3、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地区(地域)的特点。

地域差别也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反映出不同地区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不同构成。

四、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一)人格发展阶段论(教材P104)

1、概念

即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提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按照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里,都会出现相应的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心理矛盾和主要的影响者。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在每个阶段的心理矛盾,其人格的发展就是健全的,反之,则会严重阻碍人格的正常发展。2、评价

(1)局限性

①该理论的基调依然保持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生物学化的观点;

②该理论没有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入自己的视野;

③该理论有主观臆想的成分。

(2)发展性

①强调人的社会化需要毕生才能完成;

②强调人在发展中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

③积极主张在整个发展阶段中都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1、节目定位(P105)

①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

②在传播内容上的定位

2、影视节目内容的定级(P108)

第五章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代表人物

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罗杰斯。

(三)卡尔·罗杰斯的主要理论及成果

对体验的开放;存在性的生命;有机的信任;体验性的自由;创造力。

二、真正“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应该以立体的方式看待一个人,而不是简单地突出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只有从立体、全面地角度去描述人物,才能真正体现新闻的“以人为本”。

☆第六章☆

一、认知心理学

(一)定义

广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新行为主义);

信息加工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几个观点

1、人脑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与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

3、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接近或邻近原则;

3、相似原则;

4、封闭的原则;

5、好图形的原则;

6、共方向原则;

7、简单性原则;

8、连续性原则。

二、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一)受者认知过程的模式(见教材P146)(二)对受者认知模式的分析

1、注意的选择。

媒介信息通过符号输入作用于受者的感官,根据主体的需要、媒介刺激的物理特性,受众从信息流中选择了少量信息。这些被注意的信息已过滤的方式或衰减方式进入中心通路。

2、对信息的表征。

3、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4、思维的调节和控制。

5、行为输出。

(三)受者认知的特点

主动性与被动性。

三、受者的认知图式

(一)信息与信息量

1、信息是传播的载体——符号的内容。信息的流动就是传播的过程。

2、信息量:新信息,暂时未被同化的信息。(二)信息与图式

1、图式的内涵

图式即模式,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按照图式理论,所有的知识都组成为一定的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

2、图式的特点

①稳固性;

②决定着人在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

③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

④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⑤可激发性。

3、信息与受者图式的关系

信息与图式的关系是客观刺激与该刺激被内化的关系。信息中未被主体内化的部分为信息量,而被主体内化的那部分就转化为图式贮存起来。信息和信息量是客观的,外在的,他们主要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对象,而内隐的、主观的认知图示则主要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1、主观性。指同一或同类媒介信息在不同受众个体或群体头脑中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图式。

2、层次性。指受者认知图式按其表征事物内涵的深浅、含量的多少,由低到高逐次排列组合形成阶梯递进的网络,并以整合的认知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3、可塑性。新图式不仅是认识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四、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一)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的意义

1、大众传播活动的效果与受者认知图式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

2、受者认知图式只有被激活才能启动。

3、构建新的认知图式是受者持续有效地使用媒介的必要条件。

(二)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1、帮助受众将沉入潜意识中的认知图式提取出来,弥补一时出现的认知空缺,从而完成同化媒介信息的作用。

2、“同化”是指受者对输入的刺激进行过滤和改造,并将之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网络当中的过程。

(三)激活受者认知图式的几个途径

1、通过背景介绍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2、通过解释性内容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3、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熵,由法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50年提出,为物理热力学函数。信息论中,熵是事物无序程度的标志,负熵就是趋向有序。

心理熵,是认知图式无序程度的标志。(四)传者如何帮助受者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1、理论上的适量。

2、实践中的适量。

(1)提高媒介符号的可辨认度。

(2)提高媒介内容的可理解度。

(3)提高受者的可接受度。

第七章

一、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

(一)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内涵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所不断进行着的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

(二)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

1、是推动传播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2、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动力。

3、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参照目标。

4、可以产生长期而深远的传播效果。

(三)传受者心理互动模式图(教材P180)(四)传受者心理互动的特点

1、双重性。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具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性质。

2、综合性。

在传播活动中,传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一般不会是单一的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形式的综合方式表现出来。

3、个体(或民族)的差异性。

带有民族文化背景的信息传播会对传播者的心理及其互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使他们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

1、浅层次上的互动

2、中等层次上的互动

3、深层次上的互动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

1、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作用

(1)激活动机、激动认知

(2)营造相互感染的氛围

2、记者的情商对采访对象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记者善于控制采访对象的情绪情感和驾驭自己。

三、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

(一)研究传者与受者人格互动的意义

1、人格互动是心理互动的动力

2、人格互动是“真实我”向“理想我”过渡的张力

(二)传者人格对受者的影响

1、以折射出人格力量的作品来打动受者。

2、以折射出人格力量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受者。(三)传者对受者心里的负面影响

1、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的媒体为取悦于受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媚俗、猎奇、迎合、浅薄等方面的问题。

2、在传者队伍中有少数道德败坏者,热衷于有偿新闻。

(四)受者的人格对传者的影响

1、有社会责任感的受者对媒体发展起积极作用。

2、受者主动提高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努力提高接受媒体中传递的新知识、新的道德规范、新事物的能力。

3、受者属于人民群众。

第八章

一、特有的心理现象

(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内涵

所谓“特有”是指某些心理现象只存在于大众传播活动中而不与其它领域(如传播学、心理学)共有。

(二)“特有”心理现象难分辨的原因

1、我们对传播活动中独有的心理现象的界定过窄、过严。

2、就我国大多数研究者目前的水平及所掌握的资料还不足以发现存在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那些“独有”的心理现象。

二、几例“特有”的心理现象

(一)心理感应

1、定义

心理感应是指电视观众与在新闻片或纪录片中进行现场采访的记者之间出现的特殊的具有期待性的心理互动现象。

2、特殊性体现在:

(1)这种心理感应表现出电视观众与广播听众及报纸读者的区别;

(2)心理感应反映出电视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片、纪录片与观看电视剧时的收视心理上的差异。

3、期待性体现在:

(1)新闻片与纪录片以真实为基础,观众带有较强的参与感。

(2)视频形式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具有心理冲击力。

(二)心理真实

“心理真实”是指“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于社会真实的认识,是人们关于社会知识的心理结构”。

(三)“晕”话筒(镜头)现象

一般出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采访阶段,面对记者的采访,特别是伸话筒和给镜头时,有的采访对象被话筒或镜头给搞晕了,一时出现意识狭窄、情绪紧张,不知所措的窘态。

第九章

一、网络的特点:

1、虚拟性:语言、表情、行为等方面感觉经验缺

失。

2、海量性:以超文本方式无限链接。

3、交互性。

4、超越时空性。

二、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一)自我表露

将纯属自身的真实、重要、隐秘的私人细节和内心想法向他人显示的过程。

(二)自我迷惘

一种分辨不清、无所适从、束手无策的心理状态。

(三)找回自我

多表现于传受者双方。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以对方对自己的认识、态度视为自我认知的重要的参照系。

三、心理生活空间与场理论

(一)场理论

根据物理学中出现的部分决定整体的场现象,提出场理论,用以研究心理现象。

根据场论,行为必须用个体的心理场来解释。(二)生活空间

指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三)网络环境

即网民的心理环境,是指能满足网民需要的、并在其头脑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这个环境与网民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即网民的行为。

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它形式上的虚拟性、交互性、实时性及所提供信息的海量性、丰富性可以满足受众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需求。有别于电视环境和广播环境。

(四)网络环境是指对网民心理实际发生影响的环境,这句话有三层含义:

1、网络环境具有时间因素。

2、网络是每个网民眼中的网络。

3、网络环境还包括当前虽未被网民意识到、但却是对之当前产生影响的事实。

(五)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1、整体性。

2、动力性。

(1)方向性:网民的需求所产生的心理趋向与网络环境对网民具有的吸引力之间的合力。

(2)力度:主要指来自网络环境的对网民具有吸引力的力量的强度。

(六)启发

1、研究网络传播应注意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2、网络传播的发展应与网民素质的优化同步提升。

3、净化网络迫在眉睫。

公共关系学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关系学2012年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选择题 1.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D.民意测验 2.公关策划流程PDCA工作法中,C指 B.检查 3.公关调查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这体现了公关调查的 C.复杂性 4.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5.在公关传播媒介中,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的是 C.因特网 6.在公关活动中,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又称为 D.制造新闻 7.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B.塑造形象的意识) 8.公共危机决策的三要素不包括(B.风险、责任落实) 9.公共预算的基本功能不包括(C.监督) 10.公共伦理的核心是(C.程序) 11.公共关系运作中,逐步成为统率整体公关运作核心的是 D.塑造形象 1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组织 13.公共关系传入大陆地区是在 C.20世纪80年代 14.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_ A.非营利__的群众社团组织。 15.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 A.协调沟通 16.公共关系由_______来考虑形象问题。 D.全局的、统一的角度 17.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D.公众 18.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相关因素有环境因素、主体因素以及 C.传播技术因素 19.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B.塑造形象的意识 20.公共关系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D.行业性公关协会的建立与发展 21.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生的技术条件是、C.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22.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 B.美国 23.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24.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 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 25.公共关系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B.与组织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知名度、信誉度等觉的被动选择 性 26.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27.把公众区分为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的标准是 C.组织结构 28.公众了解一个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的 C.产品 29.公众参与性最强的一类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是 C.主办活动 30.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个具体环节是 C.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31.组织公关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 B.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32.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 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 33.组织宴请活动时,请柬一般提前______发出 B.一至二周 34.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 D.社会公众 35.组织形象自身必须有个性特征,对目标公众有鲜明的 C.针对性子 36.组织报刊面对的公众主要是 D.组织公众 37.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38.与组织无关,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影响的公众是 A.非公众 39.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 C.建设型公关 40.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 C.知名度 41.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传播技术因素系列的是C.印刷媒介 42.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无形资产的是 D.组织的股份 45.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 46.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人员日常业务中的咨询与规划工作的是 A.为具体项目作人、财、物方面的预算与规划 47.下列选项中,被视作“准自家人”的是 B.社区公众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影响知识讲解

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影响(摘自大众传媒心理学)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1.简介 1.1华生古典行为主义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反射规律。 1.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他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研究意识现象没有意义,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并提出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斯金纳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1.3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 修正华生的极端观点,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1.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模式同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在其观察学习的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提出的学习理论包括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自我效能论。 2.行为主义对传播学的影响 2.1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与效果研究 行为主义假设可以通过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即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来了解人类。虽不否认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但认为由被试自我报告的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事情是无法通过客观的观察予以证实的。通过对行为的客观研究,既可以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可以预测引起反应的刺激。行为主义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这就要求所研究的现象(因变量)必须是能在实验当场被直接观测到的。 行为主义方法论影响下早期传播研究把传播效果定义为可观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因此只能以即时的显性的短期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当未能发现态度或行为的改变时,就只能解释为效果是强化而不是改变,或者是没有效果。这一研究模式局限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现在传播研究中的行为主义主要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起作用,它所强调的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至今仍然对传播学有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2.2 S-R联结与魔弹论 行为主义的S-R理论是魔弹论的理论基础。魔弹论所隐含的“主动性是传播者专属的,效果是受众专属的”。这和华生所认为的,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会自然产生。魔弹论”的出现和流行还与当时的新的传媒形式——收音机和电影的出现有关。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总是带有本能的恐惧。 2.3观察学习与传媒暴力研究 在对传媒暴力的心理学解释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来自观察学习理论(Bandura,1973)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第一章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 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 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 (1)文化水平 (2)社会地位 (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 一、行为主义 (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即S→R理论),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把行为主义定义放宽,除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以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和中介变量,将S→R变为S→O→R。 (三)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 (四)主要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传播心理学二卷大题

一、分析传播的两级效果论示意图 示意图说明两个问题: 1、传播是如何产生效果的:受传者遵循“心理选择”通过传播接收信息,淘汰部 分信息。信息与原有的心理构成进行心理反应产生心理能,即看不见的传播第一级效果。 心理动能能外化为言行作用于社会,产生看得见的传播第二级效果,心理势能要在一定的情势下转化为心里动能,继而外化为言行做功,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心里动能做功的方向、大小、质量、价值和持续性。 2、传播与心理的关系:从传播致效的过程考察,二者是生产传播效果的相互作用 关系。传播与心理的任何一方没有另一方的作用,独自是不可产生出包括心理能在内的传播效果的。从科学研究的假设与正式的路径来考察,传播致效过程要经过而且必须经过两个关键环节或关键工序:传播要通过受传者的“心理选择”这道工序;被选取的信息还要与受传者原有的心理构成进行心理反应。 心理选择与心理反应两个工序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传播与心理互相依存:心理离开了传播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 二、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的角度去考察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1、心理与传播携起手来为人类生产精神力量,传播给心理系统输送生产心理能的 “能源”材料——信息。心理能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它与精神力量从根本上把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传播与心理的合作,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没有传播就没有信息,没有信息心理活动就陷入困境,人类就不要奢望精神力 量了。 三、几个受传者理论的历史逻辑关系 心理选择是心理系统与传播系统接壤的边防地带,是传播的信息进入心理系统的门户。绝大多数信息被心理系统拒之门外。整个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从供给转为选择。信息要有用才是资源,一条信息的有用与否是针对特定人群而言的。“信息就是资源”应替换为“通过选择的有用信息才是资源” 这种更替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信息短缺时代向信息爆炸时代的历史转变,反映了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历史转变,反映了以传者为本位向以受传者为本位的历史转变。 在传者为本位的历史时期,产生了“枪弹论”(魔弹论、靶子论、注射论);从传者本位论向受传者本位论过渡期,产生了“个体差异轮”、“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到受传者本位论时期,产生了“顽固受传者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 标志着受传者由被动地位一天天上升到主动地位的历程。 四、分析说明传播致效过程的因果链 在示意图中,表示传播者传出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必须送进信息的能量转换器即心理系统里,把信息转换成可做功的能,继而发动行为或外化为行为做功,才产生传播的社会效果。信息要经过“心理选择”筛选,未获得“参与权”的淘汰。被授予“参与权”的进入传播致效的下一个工序“心理反应”炉内,与原有的心理构成进行心理反应,心理系统及产生于其中的一级传播效果,是传播向社会效果转化的绕不开缺少不得的中介,不可抽掉。正因为这个心理系统及产生于其中的一级传播效果是隐形的,所以,这就成了许多传播者认识论上的一个盲点。在实际传播活动中,不但常常被传播者忽略了,而且不了解,要进入心理系统得首先在他的第一道关口获得“参与权”才行。所以一提传播效果就用看得见的传播活动来代替。心理反应产生诸多心理能。心理能外化为行为,有些行为作用与社会从而产生传播的社

人事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事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的领域: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程心理学 人事心理学: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当中的个体行为差异和工作绩效差异,客观地测量、解释和预测这些差异,尽可能使“人”与“事”相配。 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个体、群体、组织,测量、解释、预测。 人事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个体:个性与管理;情感与态度;社会知觉与个人决策;职业健康 群体:群体行为与群体决策;冲突与沟通;团队管理 组织:领导心理与权力;动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组织构建 员工背景素质的变化:价值观、年龄、文化、性别 管理者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三大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首脑;领导者;联络人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谈判者;资源分配者 (一) X理论——“经济人”假设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干工作是为了金钱,在组织操纵和控制下人是被动的。 人基本上是受经济刺激,人是为企业所操纵、激励和控制的被动力量。 人的感情基本上是无理性的,企业机构的设计能够而且应该用来调和和控制人的感情,从而控制他们不可预测的性格。 X理论的管理策略? 用经济奖酬来获得劳务和服从;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是次要的;效率低,情绪低落,解决方法是重新审查奖酬方案。 (二)Y理论 基本观点:不只追求金钱、物质,社会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工作丧失了内在的乐趣和意义,它们只能在工作中人们的社交中获得。 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 工作效率随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变化。 Y理论管理思想? 绩效低落归因于管理,更应注意为完成目标而必须工作的职工的个人需求;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归属感和地位感等;重视群体的存在和团体奖励;不仅是管理者,更是为职工创造条件、方便,富有同情心的支持者;参与管理。 对X理论与Y理论的选择? 根据X理论,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强调的是各项控制的技术、步骤和方法;而根据Y理论,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要通过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绩效考核、薪资与升迁管理来创造一种环境.这种环境将鼓励职工对组织目标的承诺,同时也提供一个机会,使职工得以发挥自己最大的聪明才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X理论与Y理论不存在根本的矛盾,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不能单纯使用一种理论或交替使用两种理论。这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而是将两者有机的、科学的、综合的运用。在Y理论的实践中需要各项规章制度来保证;在X 理论的实践中,同样也要尊重职工,在满足职工合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 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思考题: 1、你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是什么? 2、怎样理解“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什么叫内向传播?试举例说明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功能? 4、你认为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有哪些途径? 5、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你认为借鉴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于大众传播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思考题: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是什么?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违背心理实质原则的表现有哪些? 2、试析人脑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产生社会效果的中介作用。 3、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最终源泉? 4、简析造成传受者产生主观反映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5、传受者的能动反映对象对传播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三章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思考题: 1、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媒介环境与受者的交互影响。 2、试析“强化的替代性”和“学习的延迟性”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3、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试析正、负强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5、举例分析媒体宣传应把握好负强化度的意义。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分析“潜意识”的内涵。 2、试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 3、简述潜意识与传者创造灵感的关系。 4、简述潜意识与传者文风的关系。 5、传者应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受者的前意识经验? 6、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7、媒体信息应当怎样表现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8、简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 9、谈谈你对广播影视节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依据进行年龄和内容定位的认识。 第五章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在大众传播互动中强调以人为本有什么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记者与采访对象在相互尊重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媒体应当怎样观照、关怀、弘扬普通百姓? 4、经济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新闻学原理复习提纲

新闻学原理复习提纲 1. 新闻学的研究范围: 新闻理论(本质与核心)、新闻史(基础与出发点)、新闻学应用(归宿与落脚点) 新闻应用包括新闻业务与媒介经营与管理 2. 人类传播的五个阶段: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3.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质: (1)批量化节目生产;(2)“点对面”的单向度视听信息传输;(3)受众数量巨大,处于匿名状态;(4)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可共享信息。 4.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的类型和特点: (1)公共广播电视:比较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品位,弊端是经营 管理缺乏活力,经济常常出现困难。它包括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机构。 (2)商业广播电视:谋求商业利润,千方百计地进行经营管理,进行商业竞争,但节目 品位不高,色情、暴力以及其他庸俗内容较多。包括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机构。 5. 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3)社会责任理论;(4)苏联式社会主义理论 6. 新闻的基本特点: (1)真实;(2)新鲜。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7. 新闻的生命是?是真实 8.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表现: (1)材料真实;(2)整体、本质真实;(3)评价客观;(4)不随意发挥;(5)语言准确 9. 新闻不真实(新闻失实)的原因: (1)文学想象造成失实; (2)体制性失实,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3)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失实或虚张声势的夸大事实; (6)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10.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分别指什么?区别是什么? “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策划新闻”是指对新闻事实进行策划。 区别:(1)含义不同。 (2)运作不同。 A“新闻策划”在运作上,应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在这里,新闻事实是客 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自身的真实,新闻策划的运作遵循了新 闻报道的规律; B“策划新闻”在运作上,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在这里,新闻事实是人为 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被歪曲、造假,丧失了客观真实性,策划新闻违背 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3)性质不同。 “新闻策划”是真实的,是真新闻;“策划新闻”是虚假的,是假新闻。 (3)目的不同。 A“新闻策划”目的在于通过报道活动的策划使新闻报道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如传递信息、教育、娱乐等; B“策划新闻”目的在于通过策划活动,如新闻炒作等,人为制造“卖点”,赚人眼 球,片面追求点击率、收视率、阅读率等。 (4)意义不同。 A“新闻策划”重在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公益性; B“策划新闻”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表现为功利性。 11. 如何评价“新闻炒作”? (1)商业利益驱动;(2)教育产业化,专业设置市场化;(3)炒“俗物”;(4)损害媒体公信力 12. 如何规避新闻策划误区? (1)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要符合新闻价值规律; (2)注意策划报道活动的“度”;

传播心理学

第一讲传播心理学概述 1、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研究内容从传播及其演变(从符号、语言、文字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到对信息符号的解读;从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传播过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到受众;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等无不涉及。 就传播过程与心理活动本身而言: 1、传播是心理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心理离不开传播,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 2、传播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来实现——传播离不开心理。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人的心理贯穿传播的各种类型。 就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 1、传播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勒温(卢因)(Lewin,K.)霍夫兰(Hovland,C.L.) 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发展?魔弹论、需要与满足理论、积极受众论··· 心理学是传播学的母体学科之一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 要懂得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施拉姆 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角度: 认知过程 (1)心理过程:情绪过程具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动机过程 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2)意识和潜意识 (3)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广告传播对象是大众 1、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 2、广告的概念:广告是有计划的通过媒体传递信息,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 3、广义的广告指一切广告活动,包括商业和非商业广告。侠义广告指商业广告。 4、广告心理学内容包括三部分:A、广告客体:消费者心理;B、广告心理功效:心理学原理运用;C、广告心的理效应测定:广告效用程度,遵守有效应原则,可靠性,相关性原则。 5、广告的要素:广告主(三个层次:生产企业、中间批发商企业、零售商)、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费。 6、广告的内涵:是付费的信息传播,广告活动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信息发布应该有计划,广告的手段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 7、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科学,把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广告,就是广告心理学。心理学之父为冯特。 8、广告心理学是说服大众购买商品和劳务,为促使其采用购买行为而研究其心理与行动的一门科学,它是为促使大众购买而将所研究的心理与行动的结论付诸实施的技术,所以广告心理所研究的是说服的原理及过程。 9、工商企业用户:新任务型、常规型、更新型生活消费者:经常性、选择、考察性。 10、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广告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广告将新知识传递给消费者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消费资金。 11、广告的原则:真实性,信息性原则,受众原则,艺术性原则。 12、广告的心理功能:传播信息加强认识,指导消费,利于竞争,塑造形象。 广告心理的基本作用:心理学可以节约广告的费用、使广告活动以提高效率、提高有效的广告目的。 13、心理现象的实质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4、商标意象说是由欧集尔云提出来的。 15、1903年,思科特汇编成《广告理论》一书,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 16、消费行为是从形成需要开始的。

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传播学者克拉帕将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性过程归纳为、 和三个方面。 2、传播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 3、社会文化心理是指由于生活和生长在同一文化区域或地理区域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总体特征,它往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包括和两部分。 4、完整的人类传播过程通常由、、、 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二、选择题(请在正确的选项上打勾)(每题1分,共12分) 1、在拉扎斯菲尔德领导下进行的针对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调查研究发现观念首先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人口中不太活跃的部分。这一结果被概括为以下哪一种理论, A “守门员”理论 B两级传播理论 C 共同经验理论 D 传播互动理论 2、“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A传播者 B传播媒介 C传播效果 D传播技巧

4、职业传播者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和准确判断有价值的信息线索并构成传播内容的能力被称为 A 信息敏感 B 情感感受性 C 角色意识 D 自我体验 5、传播的双方要有效地沟通,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沟通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 A认识能力 B知识基础 C共同经验 D沟通愿望 6、我国新闻机构对来信来电揭发问题的读者实行保密性保护时,是行使了传播者的下列哪项权利, A 安全保护权 B 版权 C 消息来源保护权 D 参访权 7、传播者有意识地与受传者搞好关系,引发受传者对传播者积极的情绪情感从 第 1 页共 2 页 而取信于受传者,提高传播效果。这是利用了情绪情感的 A信号功能 B感染功能 C动力功能 D迁移功能 8、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强度的变化所需要的刺激量的临界值是。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知觉 9、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A 心理过程 B 气质 C 整个心理面貌 D 性格 10、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所产生的干扰作用是 A 动机性抑制干扰 B 前摄抑制干扰 C 倒摄抑制干扰 D 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1、用红笔划出传播材料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哪一种特性,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恒常性 C 知觉理解性 D知觉选择性 12、“神啊,帮助我们吧,别让我们去评价他们,除非我们也经历过他们的生活”说明了在人际沟通中要 A 进行移情交流 B 树立容纳意识 C 利用赞扬的魔力 D重视情感因素 三、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2、举例说明人的知觉过程有哪些主要规律。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https://www.doczj.com/doc/7115245268.html,/2008-04-21 10:03:28来源:人民网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 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

从传播心里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从传播心里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是中国大陆湖南电视台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又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是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主题曲是啦啦歌快乐你懂的。口号——“快乐大本营,我们是快乐家族”首播时间:每周六19点35分;重播时间:每周日12点30分。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李维嘉,谢娜,吴昕,杜海涛。该风格定位为:清新、时尚,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据资料显示,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每每排在同时段的前三。这样的成功是怎样来的呢?我们就用传播学心理的角度看看。 快乐大本营这个栏目属于是大众传播范围内。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性。快乐大本营通过这一系列的综艺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平台我们付出时间,而他们得到收视率。不止如此,还收获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像是快乐大本营经常出现的oppo手机。我们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的商品性。 从快乐大本营中,我们还看到了各种符号的使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像是服装符号,形象符号。在快乐大本营中,节目

的主持使用主持群的形式。快乐大本营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和杜海涛。而最大的何炅虽已经是30多岁但是在节目中风趣幽默,该唱该跳的时候丝毫不含糊。谢娜更是直爽,大胆表演,甚至是不顾自己的形象。吴昕,杜海涛,李维嘉都是爽气,嘻哈大笑。这些主持人的符号都是年轻与活力。其次,服装符号,快乐大本营在每一期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都要穿上特设的一套服装,这是一个新颖的地方。可以很好的区分主持人和嘉宾。这是一种群体心理的暗示,我们可以看到,快乐家族的确是很团结。再者这些衣服都是一些休闲活泼代表着青春活跃的节目风格。最后,关于语言符号,轻松的,调侃的话,都是那些轻松的象征。 快乐大本营的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体现了受众的选择。而受众也是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的理解,选择性的记忆。 受众的节目接收收看也是来自于马斯洛需求层次。接触媒体满足其消遣娱乐的目的。在这中,可以说是使用与满足的双向制约下的结果。节目发展的来于是受众的需要,受众得到满足和需要。知识,快乐,等等。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是时下比较热的明星或是电视偶像剧,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

视听语言复习大纲

视听语言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 一、视听语言建立的基础——人的视听感知特性 1、视觉暂留原理 2、似动现象 3、心理补偿机制 (完型心理学) 二、视听语言符号系统的建立——人的视听思维的形成 (形象化的表现和暗示) 1、理解视听语言符号 符号是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它是人类传播的要素,它单独地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这些要素在一方的思想中代表某个意思,如果被另一方接受,也就在另一方的思想中代表了这个意思。——施拉姆 a) 符号均能代表一定的意义; b) 符号是传——受之间的一个中介,是传播信息的中介; c) 符号包括语言及其形式要素 符号=能指+意指 比较文字语言(抽象)和视听语言(具象) ●篇章—段落—句子—词汇(语素) ●影片—段落—场面—镜头(画面元素 ?视听语言的界定: 是影视作品用以展示形象、叙述事件、表达情感、传播意义的影像与声音等符号,按照特定的叙事方式组织安排而成的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 ?理解: 影像具有纪录性和幻觉性的双重特性 视听语言没有为每一个影像规定固定的含义,带来能指的无限性和所指的多义性 视听语言的表达和感受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视觉听觉元素在时空中的运动构成的。 2、把握视听语言系统 (一)声音: 1)人声:包括:l 对话、l 独白l 旁白 2)音乐: l 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配乐) l 器乐和声乐 3)音响:(自然音响和人为音响) l 动作音响l 机械音响l 自然音响l 背景音响l 特殊音响 ☆同期声(现场声)=现场语言+现场音乐+现场音响 概念(以电视新闻为例):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说话声)和现场效果同期声(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意味着真实感和现场感、准确性和权威性,引导观众的参与意识。 ?(二)图像符号: 1、活动影像: 1)变化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2)活跃的角度:

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新闻业务真题

二〇〇四年 传播 名词解释 1、拉斯韦尔5w 2、文化规范论 3、传播情景与情景意义 4、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传播的基本观点 简答 1、组织传播的功能 2、受众选择媒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3、批判学派研究的主要特点 新闻理论 名词解释 1、时效性原则 2、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 3、新闻自律 4、新闻传播的权能控制 简答 1、新闻学与传播学异同 2、新闻价值标准相对性 3、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 4、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二〇〇五年 新闻 一、名词解释 新闻功能 新闻敏感 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二、简答 1.新闻评论常见结构形式 2.选择新闻稿的标准 3.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心理定势 传播 名词解释 1,符号互动

2、把关人 简答 简述大众传播者与信源的三种关系 新闻实务 简答 1、为什么记者采访要到现场观察 2、选择确立新闻报道主题的标准 3、华尔街日报体的文本结构 2006年 新闻理论部分 一、概念题: 1、新闻学(广义) 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学是指研究新闻,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管理新闻学。 2、新闻受众的物质功利需求 新闻受众对新闻信息内容的需求分为物质功利需求和精神满足需求,其中物质功利需求包括1234 3、新闻舆论的特点 新闻舆论是指通过新闻传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舆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形态多样性,二是组织性,三是权威性。(然后详细介绍三个特点) 4、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社会环境五个方面,五个方面共同作用力决定了新闻传播效果其中传播者是主体因素。受传者是最权威的评价者。传播内容是决定传播效果最本质的因素。 5、媒介产业市场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产业要得到发展,关键是进入市场。媒介产业市场分为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一般消费者市场。其中受众市场是指……广告市场是指…… 二、简述题: 1、为什么说新闻价值是相对的 社会环境不同,新闻价值不同123 媒体不同,新闻价值标准不同123 受众对新闻价值来说也是一个变量。12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一)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一)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摇滚之所以能在青年一代中迅速传播开来除了摇滚乐中所要表达和追求的东西符合当时时代的心理脉搏外,还于与青少年特殊心理特征有关。青少年的这些特征都为摇滚乐的传播留下了心理空间。 关键词摇滚乐传播青少年心理 AbstractFromapsychologicalpointofview,thereasonswhytherockintheyoungergenerationispopular arethepursuitofthingstherockandrollexpressesbeinginlinewiththepsychologicalpulseofthetimes,a ndth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youngpeople.Thecharacteristicsoftheseyoungpeopleofrockleft apsychologicalspaceforthespread. Keywordsrockdisseminationofadolescentmental 摇滚乐发源于美国,以黑人音乐、蓝调为基础。开始流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如果说50年代的摇滚乐还是把眼光停驻在小汽车、姑娘、爱情、逃学之类反映青春骚动的主题之上,那么60年代则使摇滚开始具有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意识。……(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或者一宣泄青春期过剩精力的方法,而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思考和表达的途径。①当这种以“思考和表达”著称的音乐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后,不仅出现了象崔健、郑均等这样摇滚乐手,还出现了“黑豹”、“超载”等摇滚乐队。连主流人士也给于了很高的评价,如美学家高尔泰就曾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也许崔健和他的摇滚乐是中国惟一可以启蒙的文化形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摇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来吸引那些为它痴狂的青少年呢?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在青年一代中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宏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时代的心理脉搏 1986年5月9日、10日夜,北京工体“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挽着一高一低的裤脚登上舞台,吼出了那首标志着中国摇滚诞生的《一无所有》。从此,摇滚乐开始在中国落地、发芽。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民刚从文革浩劫的政治阴影之中摆脱出来,经历着一个文化复兴与反思的过程。这时引入的摇滚乐也和其他新兴的文艺类型一样成为解放被压抑的人性、唤醒人们生活热情的有力助手。而摇滚乐的反叛精神恰恰切合了当时的青年一代反思历史、批判腐朽传统的心理需要。②可谓是当时中国的气候为摇滚的进入和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摇滚自身的“思考和表达”方式符合了当时中国一代青年人的心理脉搏。 二、微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 1.青春期偶像崇拜心理的必然选择 偶像崇拜也许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渡性行为,它是青少年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助于青少年投射自我及自我价值以及重新建构自我。 ③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人们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人们相信偶像的真实性。④弗洛伊德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行动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辈人,也需指向象偶像这类较远的人。⑤而摇滚所表达的那种激情和伟大、叛逆和反抗正好表达了青少年的心声,青年人也在那些摇滚斗士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所追随的自由和叛逆。摇滚满足了青年的心理需求,摇滚歌手成了青年心理表达的代言人。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追逐和模仿的榜样,成为了他们的心理偶像,摇滚乐也就自然而然在青年人中传播开来。 2.摇滚乐满足了青少年追求自由、渴望真实的内心表达 青少年在走入一个由成人构成并掌握话语权的社会以后,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显得另类,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管教和制约。这时的青少年就会在内心产生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青春期(12—20岁)的发展,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