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
- 格式:ppt
- 大小:630.00 KB
- 文档页数:14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1.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它在常温下为固体,常用于灭火器中。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它常被用作一种惰性气体。
3. 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制冷、饮料工业等领域。
在制冷系统中,二氧化碳可以起到热交换媒介的作用;在饮料工业中,二氧化碳可以增加饮料的口感和气泡感。
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危害1.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具有毒性的气体。
由于其无色无味特性,一氧化碳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2. 一氧化碳可以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的输送,从而导致中毒甚至逝去。
一氧化碳也被称为“无声杀手”。
3. 一氧化碳主要来自燃烧不完全的燃料,如煤气、柴油、木炭等。
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区别与通联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都有所不同。
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而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直接危害,可以被充分利用;一氧化碳虽然在自然界中可以被发现,但是它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对人类社会和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危害,对人们提高环境意识、健康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如何应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问题1. 在生产生活中,要加强对燃烧、通风等安全措施的管理,防止一氧化碳危害的发生。
2.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 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理力度。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在生产和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气体。
了解它们的性质、应用和危害,对我们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掌握CO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通过对CO和CO2的性质和用途的对比分析,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联,知道结构决定性质。
3.通过对一氧化碳毒性的学习,增强对可燃气体、有害气体使用的认识,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CO的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难点: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三、学习过程【课堂探究】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1)CO能够燃烧,发出火焰,放热。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CO是可燃性气体,当里面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CO是怎么产生的?煤炉中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1)。
(2)。
(3)。
(4)。
2.毒性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而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还原性:CO具有还原性,能夺取一些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1)实验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澄清的石灰水。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区别、联系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2. C、CO和CO2之间的转化关系3. 怎样区分CO和CO2?4. 怎样除去CO中的CO2?5. 怎样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课堂练习】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 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2.“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课时作业】【基础练习】1.吸烟对人体有害。
九年级一氧化碳知识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弱还原性和强亲和力。
它由一份碳原子与一份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CO。
尽管一氧化碳在生活中无法被察觉,但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危害。
1. 一氧化碳的来源- 一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
不完全燃烧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有机物质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
- 车辆尾气也是一氧化碳的重要来源。
汽车、摩托车等内燃机的排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 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化学反应和生产设备也可能产生一氧化碳。
2. 一氧化碳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阻碍了血液中氧气的正常运输。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会导致缺氧,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疲劳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 对环境的危害:一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吸收地球辐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此外,一氧化碳还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臭氧等有害物质,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加强燃烧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清洁燃气灶具、热水器、锅炉等燃烧设备,确保完全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 安全使用化石燃料:避免在封闭空间中使用炉具、发动机等燃烧化石燃料的设备,以防止一氧化碳积聚。
- 合理通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将室内积聚的一氧化碳排出,减少中毒风险。
-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家庭和工作场所等需要关注一氧化碳风险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提醒存在危险。
-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4. 应急处理措施- 如果怀疑自己中了一氧化碳毒,请迅速将自己从危险环境中转移出来,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 尽快就医:呼吸器官一旦中了一氧化碳,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治疗。
- 稳定患者病情:对已经中毒的患者,争取稳定其病情,减轻一氧化碳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知识点化学知识点:一氧化碳的危害与防控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例如,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这其中,一氧化碳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氧化碳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控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的认识。
二、一氧化碳的成因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其气味特别微弱,人们难以察觉。
它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产生:1. 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是燃烧反应中产生的一个副产物。
当燃料(如木材、煤炭和石油等)未能充分燃烧时,一氧化碳会释放出来。
2. 交通尾气:汽车、摩托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等交通工具的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
3. 工业排放:工业过程中的燃烧反应和生产过程均会产生一氧化碳。
三、一氧化碳的危害1. 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高度毒性的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碳氧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对氧气的结合能力远低于血红蛋白,导致细胞缺氧,并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2. 致癌性:一氧化碳的长期接触和暴露可能会导致白内障、肺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3. 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排放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同时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它参与臭氧的生成,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
四、一氧化碳的防控措施1. 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一氧化碳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 加强法规和监管:建立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强制监测和检验排放过高的企业和个人,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3.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人们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等低碳环保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
4. 优化燃烧方式: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采用新型清洁燃烧技术,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5. 户外空气净化:在公共场所和重点领域增设空气治理设备,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