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 格式:doc
- 大小:171.11 KB
- 文档页数:4
马斯河谷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致害原因:二氧化硫进入肺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中毒情况: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43年5—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致害原因: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大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雾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43%的居民患病,2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致害原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硫化物附着在烟尘上,被人吸入肺部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死亡40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致害原因:硫化物和烟尘生成气溶胶被人吸入肺部水俣事件主要污染物:甲基汞中毒情况: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二生出来神经受损发生时间及地点:1953年—1961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致害原因: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毒四日事件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煤尘等中毒情况:500多人患哮喘病,有3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55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致害原因:烟尘及二氧化硫被人吸入肺部米糠油事件主要污染物:多氯联苯中毒情况:受害者达万人以上,死亡近2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府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污染物:镉中毒情况: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1年—1975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致害原因:食用含镉的米和水。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致害原因:二氧化硫进入肺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中毒情况: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43年5—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致害原因: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大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雾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43%的居民患病,2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致害原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硫化物附着在烟尘上,被人吸入肺部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死亡40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致害原因:硫化物和烟尘生成气溶胶被人吸入肺部水俣事件主要污染物:甲基汞中毒情况: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二生出来神经受损发生时间及地点:1953年—1961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致害原因: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毒四日事件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煤尘等中毒情况:500多人患哮喘病,有3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55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致害原因:烟尘及二氧化硫被人吸入肺部米糠油事件主要污染物:多氯联苯中毒情况:受害者达万人以上,死亡近2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府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污染物:镉中毒情况: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1年—1975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致害原因:食用含镉的米和水。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追求经济进步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其中,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无疑是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
首先要说的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 年 12 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在逆温的天气条件下无法扩散,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短短几天内,上千人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许多人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同样令人痛心。
1948 年 10 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由于河谷内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积聚不散,短短两天时间,就有 6000 多人患病,17 人死亡。
居民们出现眼睛红肿、喉咙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状,整个小镇陷入了一片恐慌。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更是震惊世界。
1952 年 12 月,伦敦连续数日处于无风状态,大量工厂和居民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在城市上空积聚,形成了浓厚的烟雾。
在短短四天内,死亡人数就达到了 4000 多人。
此后两个月内,又有 8000 多人相继死亡。
这场灾难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的紧迫性。
日本水俣病事件则是由工业废水排放引起的。
从 1953 年开始,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居民陆续出现了手脚麻木、运动失调、精神失常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是当地工厂排放的含汞废水污染了海水,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水俣病患者痛苦不堪,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也是由于工业污染导致的。
20 世纪初期,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些工厂将含镉废水排入河流,居民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河水,食用含镉的稻米,导致镉在体内蓄积,引发了骨痛病。
患者骨骼严重畸形、疼痛难忍,甚至轻微活动都会造成骨折。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同样不容忽视。
自 1955 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的石油化工企业排放大量废气,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过高。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40-50年代) 日本水俣病事件(1949年-1955年)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30年代)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50年代)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
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
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
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
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
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O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多诺拉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
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带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任务厂。
1930年12月初,在两岸耸立90m高山的缺谷地区,出现了大气逆温层,浓雾覆盖河谷,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被封闭在逆温层下,不易扩散,浓度急剧增加,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一周内60人死亡,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的10.5倍,几千人受害发病,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也有大量家畜死亡。
发病症状为流泪、喉痛、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推断当时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为25~100mg/m3(9.6-38.4ppm)。
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二、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1948年10月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边的一个工业城市。
由于它坐落在一个两岸耸立着100m高山的马蹄型河弯的内侧,因而形成了一个河谷工业地带。
市中有大型炼钢厂、硫酸厂和炼锌厂等很多任务厂,它们不停的排放大量含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集腋成裘,一场严重的环境事故终于发生了。
1948年10月27日,工厂排放的烟雾蓄积深谷中扩散不开。
据当时记载:10月27日早晨烟雾覆盖了多诺拉。
地面处于死风状态,烟雾越来越稠厚,几乎凝结成一块。
在午后视线也仅仅能看到街的对面,除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空气开始令人作呕,甚至有种怪味。
这是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烟雾一直持续了四天,直到31日才散去。
这个小镇当时只有14000人,4天内就有5900多人因空气污染而患病,17人死亡,患者人数占全城的43%,症状主要是胸闷,呕吐,腹泻,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等。
三、伦敦烟雾事件[英国]1952年12月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中,1952年12月4日,一个大型移动性高气压脊逼近伦敦,它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严严实实将整个伦敦裹住,致使伦敦出现无风状态和60~150m低空逆温层,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燃煤烟尘被封盖滞留在低空逆温层下。
世界上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6000人忽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
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以致酿成大灾。
3〕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
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4〕1943年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
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5〕1953年日本九州的熊本县水俣病事件: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
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
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世界著名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一览表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番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原油泄漏,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
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
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
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
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
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
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
【环境保护概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公害是指由于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下面介绍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 罗马尼亚阿尔玛塔河漏油事件1989年3月,罗马尼亚阿尔玛塔河发生铀矿废水泄漏后,一家石油公司的工人在数十立方米的池塘中把饱和的水混合在一起,导致河水中出现了大量的铀、放射性污染物和有毒化学物质,遭到了全球的公愤。
2. 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件1979年3月28日,美国普埃布洛的核电站,发生了核反应堆部件损坏事故,在13天内释放进了超过4,000Ci的氡气,造成了大面积的辐射污染,并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987年4月,英国布雷夫岛发生核电站事故,放出的核废料强烈辐射,并摧毁了核设施,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被视为是全球最糟糕的核泄漏事件之一。
4.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发生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9.0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失控并爆炸,造成了世界性的防止核泄漏灾难。
5. 奇纳河谷水污染事件1982年,洛杉矶的奇纳河谷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如此严重的水污染,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和环境,甚至导致了人类和动物的死亡,也成了世界公害史上的一段难题。
6. 美国伊士曼化工污染事件1978年,美国伊士曼公司生产的高危化学品泄漏,使得辐射物质和大量有毒化学品向空气中释放,导致了当地环境、物种和人类的严重破坏。
这也是世界公害史上一段特别严重的反常事件之一。
7. 美国汉福德下沉事件196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汉福德地区发生了世界最为严重的油污染事件之一,造成了污染区域的破坏和土地的下沉,整个事件也被称为“20世纪环境保护运动的觉醒之事件”。
8. 印度宝安加尔污染事件1984年,印度宝安加尔的化学工厂发生了严重的氨气泄漏事故,导致了数千人死亡和受伤,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这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化学污染事故之一。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一、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事件简介地点: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市时间:20世纪初开始,1970年达到顶峰危害: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
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
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
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2.原因分析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
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3.光化学污染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
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
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二、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事件简介地点: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时间:1948年10月26-31日危害: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
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
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
【环境保护概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八起污染事件,被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事件。
1
它们分别是:发生于1930年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1943年5月至10月,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因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短短5天致4000多人死亡。
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年至1968年间,人们因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致患病,共计死亡60余人,283人严重受害而致残。
1955年至1972年间发生在日本的富山骨痛病事件,人们食用含镉废水污染的河化和稻米而中毒,就疹患者258人,其中因此死亡者达207人。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55年至1961年,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3年3月,当地人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后造成的中毒问题,该事件致数十万只鸡死亡、13000多人中毒。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致害原因:二氧化硫进入肺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中毒情况: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43年5—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致害原因: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大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雾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43%的居民患病,2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致害原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硫化物附着在烟尘上,被人吸入肺部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死亡40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致害原因:硫化物和烟尘生成气溶胶被人吸入肺部水俣事件主要污染物:甲基汞中毒情况: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二生出来神经受损发生时间及地点:1953年—1961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致害原因: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毒四日事件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煤尘等中毒情况:500多人患哮喘病,有3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55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致害原因:烟尘及二氧化硫被人吸入肺部米糠油事件主要污染物:多氯联苯中毒情况:受害者达万人以上,死亡近2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府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污染物:镉中毒情况: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1年—1975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致害原因:食用含镉的米和水。
八大公害事件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八大公害事件,希望有所帮助!八大公害事件1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由于阳光强烈,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黄色光化学烟雾。
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使数百人死亡,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地面无风且气压很低,潮湿而沉重的空气压在上空,使伦敦一连几天沉浸在浓雾之中,而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烧煤用的成千上万个烟囱浓雾中喷吐着大量的黑烟,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地处河谷,工厂林立,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至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全城14000人中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该市三面环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100吨,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淡蓝色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使4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红眼病。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2月5至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
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世界八大公害(5个为大气污染性事件)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排的工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综合影响,其中毒症状为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的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43年5月~10月,美国洛杉矶市的大量汽车废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大多数居民患眼睛红肿、喉炎、呼吸道疾患恶化等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日~3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其它氧化物与大气烟尘共同作用,生成硫酸烟雾,使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其中毒症状为咳嗽、呕吐、腹泻、喉痛。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形成烟雾,导致5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海湾中含汞污水污染的鱼虾、贝类及其它水生动物,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6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年~1961年,日本的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患聚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7)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业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内,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有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年到1968年,生活在日本富山平原地区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它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疹患者258人,其中因此死亡者达207人。
八大公害事件公害事件(public nuisance events):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总人口43%.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人数的9.3倍。
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
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中,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
1972年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
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其中60人死亡。
●痛骨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 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