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案《我要买橘子》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39.51 KB
- 文档页数:6
第11 课我要买橘子一.词语练习串讲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三遍。
2.词汇讲解:直接法、认知法、语素法、情景法等。
3.教具: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和多种水果。
(1).水果(fruits)图片+教具拓展:橘子/橙子orange/苹果/葡萄grape /梨pear/香蕉/桃子/柠檬lemon/西瓜/木瓜pawpaw/菠萝pineapple/2 芒果mango/樱桃cherry/草莓strawberry【量词补充】一根香蕉(long narrow hard)一斤一两(50 gram)一斤二两一千克一瓶一杯咖啡/水/饮料(beverage)/啤酒(2).买情景法买书/买杂志/买饭/买包子/买苹果(3).多少情景法多少钱/一斤多少钱/苹果一斤多少钱?/苹果多少钱一斤?(4).钱币单位图片+教具块一块/十块/二十块角/毛五角(毛)/八角(毛(5).太……了情景法太贵了/太难了/太忙了(6). 还情景法还要吗/还买吗/还吃吗/还去吗(7).别的情景法还买别的的吗?/还要别的吗?/还吃别的吗?(8).一共情景法一共多少钱?/一共十六块五【练习:钱数的听写和表达】• 6.54 元10.05 元 2.30 元•8.20 元42.52 元 1.32 元•9.06 元57.04 元100 元•142.92 元二.语法1.语气助词“了”有时表示情况有了变化。
通过句子“不要了”引入语法点。
例如:(1)这个月我不忙了。
(以前很忙)(2)现在他有工作了。
(以前,没有工作)2.动词的重叠。
通过给学生放音乐,让他们“听听”。
给他们水果吃,让他们“尝尝”。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是“AA”。
例如“看看”、“听听”、“尝尝”。
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ABAB”,e.g.“ 休息休息”,“介绍介绍”。
【替换练习】•你尝尝。
吃看听问介绍看听学习休息玩儿三.句子1. PPT 上快速回顾所学词汇,让学生认读。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课文。
句子61 、您要什么?Nín yào shénme?句子62、苹果多少钱一斤?Píngguǒduōshɑo qián yìjīn ?句子63、两块五(毛)一斤。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案精选教案现代汉语初级课程——第五单元“疑问词”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第四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主要学习疑问词“什么”、“怎么”、“哪里”等,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疑问词的用法,能够用疑问词组成问题,并进行简单的问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疑问词组成问题,并进行问答。
2. 学生能够理解疑问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用法。
3. 学生能够通过疑问词的使用,提高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疑问词“什么”、“怎么”、“哪里”的用法。
2. 疑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白板笔3. 练习册4. 录音机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对话,让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疑问词,引导学生发现疑问词在交际中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教师在白板上列出本节课的疑问词,通过例句讲解疑问词的用法和功能。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用所学的疑问词进行改写,并进行小组讨论。
4. 疑问词问答练习:教师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用疑问词组成问题,并相互问答。
六、板书设计1. 疑问词列表2. 疑问词用法和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的疑问词组成问题,并回答。
例题:什么地方?怎么走?什么时间?答案:什么地方?答:图书馆。
怎么走?答: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然后左转。
什么时间?答:明天下午三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疑问词的用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疑问词,提高交际能力。
也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疑问词的用法和功能疑问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功能有很多特点。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关注疑问词“什么”、“怎么”、“哪里”的用法和功能。
1. “什么”:用于询问事物、地点、时间、原因等。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购物和问路场景的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提高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购物和问路场景中的特殊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教学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教学卡片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购物和问路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购物和问路场景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结合实践情景进行例句展示。
3. 例题讲解:针对购物和问路场景,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和问路的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对外汉语教学教案2. 内容:1)购物场景词汇、短语、句型2)问路场景词汇、短语、句型3)例题及解答4)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段购物和问路的对话。
2)结合实际生活,用所学词汇、短语和句型描述一次购物或问路的经历。
2. 答案:1)示例对话:B:这件衣服200元。
A:有没有折扣?B:现在打8折,160元。
2)示例描述:上周末,我去商场购物。
我想买一件衣服,于是问售货员:“这件衣服多少钱?”售货员告诉我:“这件衣服200元。
”我觉得有点贵,就问有没有折扣。
售货员说:“现在打8折,160元。
”我决定买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汉语,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课后观看一些关于中国购物和问路的视频,了解更多的交际技巧和文化背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案《我要买橘子》副本1. 教案背景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将汉语作为非汉语为母语的人的第二语言进行教授。
在初级阶段,口语是学习者掌握语言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本教案以《我要买橘子》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购物场景中的表达方式。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购物需求。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句型表达购物需求。
•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如询问价格、选择商品等。
3. 教学内容3.1 词汇橘子、水果、卖、多少钱、两。
3.2 语法•用句型“我要买橘子。
”表达购物需求。
•用句型“这个多少钱?”询问价格。
•用句型“我要两个。
”选择商品数量。
4. 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一段有关购物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购物的兴趣,并复习一些相关词汇。
4.2 词汇学习•教师出示图片,教授词汇“橘子”、“水果”、“卖”等,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的发音和意义。
4.3 句型练习•教师出示图片,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说出句型“我要买橘子。
”并重复多次练习。
4.4 语法讲解•通过示范和练习,教师讲解句型“这个多少钱?”以及“我要两个。
”的用法,并提示学生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
4.5 句型练习•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学生分为购物员和顾客,进行购物对话练习。
4.6 温故知新•教师用一些图片和句子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5. 相关练习5.1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购物角色扮演,每组一名购物员和一名顾客,使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5.2 作业•写一篇对话,使用课堂所学的句型,描述你去水果店买橘子的过程。
6. 教学评价•学生的朗读和模仿表达是否准确流利。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自如运用所学句型。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语法准确性。
7. 教学反思本教案是初级口语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更多的口语练习和互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起步篇第37课(大全)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起步篇第37课(大全)第三十七课该换个大冰箱了课程名称:初级精读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授课学时:7课时(每课时50分钟)使用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对话和小短文意思,领会并使用本课所学生词及补充生词,并能从中复习旧词。
2、通过对重点、难点词语的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重点讲解课文和对话,并在讲课文中讲解语法,同时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4、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表达。
二、教学要求1、能够较流利地并准确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要求学生正确地听写本课27个生词,并认读补充词语。
3、能够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并且能够造简单的句子。
4、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能够简单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词汇生词27个,补充生词5个。
1、该2、再说3、结果4、放5、塞6、出来(二)语法1、形容词重叠2、“……再……”的用法3、“该……了”的用法4、“再说……”表示附加理由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2、通过具体的事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生词、语法规则和课文内容。
3、采用对话式,边讲语法边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教学进度分7个课时,每课时50分钟第一课时(50min)一、组织教学1、2、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检查出席情况。
二、复习旧课1、语法点的复习:用问答的方式。
(检查学生对前一课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掌握的情况。
)2、听写生词。
(鼓励几个学生上黑板写,其余在座位上写)2、讲评情况并纠错。
(及时表扬写得好的或进步大的学生)3、课文内提问,复述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提问:“你们家有冰箱吗?”“冰箱大吗?”“冰箱里面有什么东西?” 通过提问引出冰箱和水果的话题。
三、讲解生词(一)教师领读生词一遍学生齐读一遍,单个学生读接力完成。
第四课《买东西》一、教学目标:1. 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第四课时的基础语音知识和拼写规则;学生能够准确读出买东西的生字词,知道词义,能够造句。
2. 文化:了解中国数字的禁忌。
3. 语言: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培养基本购物表达能力。
4. 技巧:生词归类,场景模拟,互动练习。
二、教学对象: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
已经学完汉语拼音,词汇量很小,所掌握的词语尚不足50个。
一对一教学。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四、教学教材:《对外汉语教学实用教材》中国认证中心2012 修订4版道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卡片五、教学步骤(过程描述)1. 导入(导课):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如中午吃了什么?喜欢喝什么?来中国是否习惯,刚过去的五一做了什么,买了什么,引出购物的主题,买东西,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2. 重点(难点)重点句型:你买什么?多少钱?数字认知和数量搭配。
数字部分,要准确地发音,可以用分类法。
给学生做反应测试。
老师念字,学生举卡片示意,快速练习,或者和数字有关的实景提问,如人民币读数,听写电话号码等。
数量搭配:举例说明。
一瓶啤酒,一本笔记本。
3. 生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瓶,本,啤酒,笔记本,多少,钱,快,毛。
4. 课文TEXT 1 在商店加拓展部分商场模拟:seller; A: girl; B:boyS:你们好!你们买什么?A:我买一本笔记本。
你呢?B:我渴了,我买一瓶啤酒。
一共多少钱?S:六块两毛。
谢谢,再见!A&B:再见!5. 语法数量搭配。
6. 课堂活动:场景模拟,复习已经学习的字词:您,你们,呢?渴,同时造句完成基本购物流程,加深记忆。
课文互动问答练习。
生词跟读,纠音。
7. 扩展:数量搭配中一的变调;钱的概念,元(块),角(毛),二和两的区别。
六、评估课堂练习:角色互换对话,针对课文提问A,B(他,她)各自买了什么,一共多少钱。
作业:写一段简单的购物对话。
七、附件板书。
第1篇一、教学对象/班级- 班级:初级班- 学生水平:汉语初级水平- 学生人数:30人二、课型- 课型:口语三、教材- 教材名称:《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上册- 教材册数:第1册四、教具- 教具清单: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水果、玩具等)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0个新词汇- 课文内容:《水果超市》六、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词语:水果、购买、便宜、新鲜、挑选- 语法点:疑问句的构成和使用- 功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疑问句询问水果的价格和品质- 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疑问句的构成和使用,水果词汇的掌握- 难点:正确运用疑问句进行实际交流,理解并运用水果相关的词汇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教学时间:2课时- 时间分配:复习旧课(10分钟)、学习新课(50分钟)、活用练习(30分钟)、小结与布置作业(10分钟)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1. 复习旧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汇和语法点,如“我”、“你”、“他”、“们”等代词的使用。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新词汇,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确保学生正确发音。
- 讲解词汇意思和用法,如“便宜”可以用来描述价格低廉的商品。
- (2)讲练课文-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 分析课文中的疑问句,如“这个苹果多少钱?”- 讲解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
- (3)重点词语讲练-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练习使用疑问句询问水果的价格和品质。
- (4)语法点讲练-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疑问句的构成和使用。
3. 活用练习-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新学的词汇和语法点描述自己在超市购买水果的经历。
-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超市环境中进行问答练习。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词汇和语法点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购物经历。
橘子教案精选8篇教案应当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内容,教案的制定必须基于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橘子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橘子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故事?橘子宝宝》是根据《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水果宝宝真好吃这一主题生成的一个语言活动。
孩子们在水果宝宝真好吃主题教学中对橘子有了初步的了解,秋天又是水果丰收的季节,黄橙橙的橘子惹人喜爱。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我所带的班是小班,结合班上部分孩子不爱吃水果的情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主要通过给幼儿欣赏故事、情境体验、动手制作橘子宝宝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吃橘子的好处。
二、活动目标(一)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知道橘子的营养,吃了身体好。
(三)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丰富词汇:酸酸的、甜甜的。
三、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橘子的喜爱之情。
四、活动准备(一)故事《橘子宝宝》ppt一套,歌曲《开汽车》、《轻音乐》。
(二)四棵立体橘子树、四张桌子。
(三)一篮橘子。
(四)即时贴制作的眼睛、鼻子若干,实物橘子人手一个。
五、活动过程(一)师幼随音乐入场,引导认识橘子的名称、外形特征、味道。
(播放音乐《开汽车》)(二)教师利用ppt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欣赏。
1、提出问题:故事名称?橘子宝宝从哪里来?2、教师小结:橘子是果园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不要浪费。
橘子酸酸甜甜,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对身体好。
(三)师幼体验橘子旅行的心情。
教师请幼儿扮演橘子宝宝,进行情境体验。
(播放音乐《开汽车》)(四)制作橘子宝宝。
1、师幼共同制作橘子宝宝。
(播放音乐《轻音乐》)2、与同伴、老师一欣赏作品。
(五)活动结束。
带着橘子宝宝去旅行。
附故事:橘子宝宝秋天到了,橘子妈妈身上结满了又大又圆的、黄橙橙的橘子宝宝,秋风吹来,橘子宝宝在树妈妈的枝头上荡秋千。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买东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词汇,如“买”、“卖”、“商品”、“超市”、“购物”等。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购物场景交际用语,如“这个多少钱?”、“我可以试一试吗?”、“请问有优惠吗?”等。
3. 培养学生在中国购物场景下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词汇教学:讲解并练习“买”、“卖”、“商品”、“超市”、“购物”等词语的用法。
2. 语法教学:讲解并练习“A多少钱?”、“B便宜吗?”等购物场景的交际用语。
3. 情景对话: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过程。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商品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喜欢的商品,引出购物主题。
2. 词汇教学:讲解并练习相关词汇,让学生跟读、组词、造句等。
3. 语法教学:讲解并练习购物场景的交际用语,让学生跟读、模仿、角色扮演等。
4. 情景对话: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过程。
5. 课堂实践:分组进行购物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去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下他们看到的商品和价格,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2. 让学生课后练习编写一段购物对话,下一节课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实地考察:观察学生在中国购物场景下的实际应用能力,了解他们对于购物场景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
2. 课堂对话展示:评价学生在购物对话中的语言表达流利程度、词汇运用准确性和语法正确性。
3. 综合评价学生对于购物场景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商品模型、价格标签、购物篮等。
2. 数字资源:购物场景图片、视频、音频等。
3. 教具:黑板、粉笔、卡片等。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汉语。
2. 交际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交际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购物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评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培养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学生评估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
第二章:汉语语音与语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调。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2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调。
常用词汇的语音和语调练习。
2.3 教学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音和语调。
使用语音示例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
第三章:基本词汇与语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2 教学内容常用的汉语词汇和短语。
基本的汉语语法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和对话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和语法。
使用图片、实物和动作等多种教学辅段,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第四章:听力理解与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听力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简单的日常会话和对话。
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
4.3 教学方法通过听录音、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头表达练习。
第五章:阅读理解与文化介绍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5.2 教学内容简单的中文文章和故事。
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5.3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结合文化介绍,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第六章:写作技巧与练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书写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2 教学内容常用汉字的书写规范。
简单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对外汉语教案——买东西教学目的: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学会买东西的表达;2.学习有关字词和语法点;3.让学生们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1.问价格的表达方式,如何商量价格;2.动词的重叠;3.“太……了”句式。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认识人民币:⑴放出有关“人民币”的PPT,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是钱。
)⑵提问:中国的钱又被称为“人民币”,那大家知道人民币有哪几种单位吗?明确:人民币有3种单位,分别是“元/块”,“角/毛”,“分”,但“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大家都用过人民币,那就代表着大家都出去买过东西,今天的新课就是关于购物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开始新课:1.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文:⑴ Nǐ hǎ , wǒ yào mǎi miàn bāo .A: 你好,我要买面包。
Hǎo de . Yào jǐ ge ?B:好的。
要几个?Liǎng ge , duō shǎo qián ?A:两个,多少钱?Liù kuài , Hái yào bié de ma ?B:六块,还要别的吗?Bú yào le , Xiè xie .A:不要了,谢谢。
⑵ Qǐng wèn , nǐ mǎi shén me ?A:请问,你买什么?Wǒ mǎi dà yī.B:我买大衣。
Zhè jiàn yǒu diǎnr cháng , yǒu duǎn yìA:这件有点儿长,有短一diǎnr de ma ?点儿的吗?Yǒu , nǐ shì shi zhè jiàn .B:有,你试试这件。
duō shǎo qián ?A:多少钱?Liù bǎi bā shí kuài .B:六百八十块。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买东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买东西的相关词汇,如:水果、蔬菜、肉类、日用品等。
2. 让学生学会询问价格、比较价格、砍价等购物常用表达。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模拟真实的购物场景进行对话。
二、教学内容:1. 购物词汇:水果(苹果、香蕉、橙子等)、蔬菜(白菜、菠菜、西红柿等)、肉类(猪肉、牛肉、鸡肉等)、日用品(毛巾、牙膏、洗发水等)。
2. 购物表达:询问价格(这个多少钱?)、比较价格(这个比那个贵吗?)、砍价(可以便宜一点吗?)、支付(现金/刷卡)、找零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使用汉语。
2. 交际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购物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和表达。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展示一些水果、蔬菜、肉类和日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2. 学习词汇:教师讲解并示范购物词汇的用法,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学习表达:教师讲解并示范购物表达的用法,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4.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对话。
5. 游戏巩固:教师设计一个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和表达。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编写一个购物对话,明天课堂上分享。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购物场景,尝试用汉语进行描述,明天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模仿表达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的口语表达流利程度、准确性以及能否正确使用所学词汇和表达。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和对话内容的丰富性。
七、教学拓展:1. 文化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的购物文化,如购物时的礼仪、支付方式等。
2. 相关词汇扩展:教授与购物相关的其他词汇,如商店、超市、促销等。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买东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购物场景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如“多少钱”、“我可以试试这个吗”、“我要买这个”等。
2. 培养学生在中国购物场景中的交际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购物任务。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中购物习俗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商品名称、价格、数量、购物袋、支付等。
2. 句型:询问价格、商品尝试、购买决策、支付方式等。
3. 对话:模拟购物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购物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展示商品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商品。
2. 展示:教师展示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3. 练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购物场景,练习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过程,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任务完成:学生分组完成购物任务,教师观察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商品,写一篇简单的购物日记。
2. 复习课堂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练习。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角色扮演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购物场景中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商品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展示购物场景。
2. 购物场景视频:用于展示真实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 购物道具:如购物袋、支付工具等,用于模拟购物过程。
4.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口语练习,便于教师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语练习情况。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对外汉语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具体内容包括第六章“购物”和第七章“饮食文化”。
详细内容涉及常用购物词汇、基本句型、购物对话以及中餐饮食文化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购物场景下的常用词汇和基本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2. 培养学生对中餐饮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购物场景下的特殊疑问句、否定句以及饮食文化差异。
2. 教学重点:购物词汇、基本句型和购物对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购物场景视频、饮食文化图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视频,引出本节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购物词汇、基本句型和购物对话,穿插实践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 例题讲解:针对购物场景下的特殊疑问句、否定句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饮食文化介绍:展示中餐饮食文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文化差异。
六、板书设计1. 购物词汇:衣服、鞋子、裤子、帽子、多少钱、打折等。
2. 基本句型:这是什么?多少钱?可以试穿吗?有优惠券吗?3. 购物对话:A:这件衣服多少钱?B:这件衣服100元。
A:可以试穿吗?B:当然可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给词汇,编写一段购物对话。
(2)简述中餐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
2. 答案:(1)A:我想买这条裤子,请问多少钱?B:这条裤子150元,现在打8折。
(2)中餐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讲究餐桌礼仪,如尊老爱幼、热情好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去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实际运用所学内容,提高汉语水平。
同时,布置关于饮食文化的调查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口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汉语会话301句》第十一课我要买橘子
焦娜
2012级汉硕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
1. 教材:《汉语会话301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康玉华,来思平编著)
第十一课我要买橘子。
2. 教学对象: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对话
(2)学会辨认人民币、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及钱的表达法
(3)学会对所买物品的大小、数量提出要求
2. 教学要求:
(1)通过对对话的讲练,要求学生流利的朗读并能表演出来
(2)学会买水果的问价、还价
(3)学会对自己所需水果提要求
(4)记住一些常用物品名称:水果类,重量单位,人民币面值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日常购物交际用语
难点:1. 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2. 动词重叠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1.用情景法、对比法、板书演示等方法教授语言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用讲解、演示、训练等方法。
2. 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引出对话(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水果如橘子、菠萝、苹果、香蕉等
五、课时:
预计4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复习旧课: 采用让学生分组上讲台进行情景对话的形式复习有关询问的表达,例如:询问时间、地点。
三、讲解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对分组对话复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2、同学们,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今天的课程是《我要买橘子》。
3、拿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回答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指着人
民币问学生:
老师:这是多少钱?
学生:这是一百元。
/这是五十元。
4、拿出橘子、菠萝、苹果、香蕉等常见水果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练习
老师:这是什么水果?
学生:这是橘子/菠萝/苹果/香蕉。
(二)讲解新课:
进入生词学习。
领读生词两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讲解部分复杂生词,通过提问的方式着重练习词语的搭配。
1.看教材学生自己拼读生词——老师领读——齐读——个别读(每人读5个)
——纠正读错的——齐读——讲解、提问
2. 讲解生词
※要苹果钱斤块毛还别的橘子尝售货员种贵便宜分喝录音多瓶雪碧可口可乐
3. 根据生词组成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一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人接着说。
例如:
※要→要什么/要买橘子/要多少/还要别的吗?/不要了
※买→买书/买衣服/买水果
※苹果→买苹果
※多少→多少钱/一斤多少钱/苹果一斤多少钱
※斤→一斤/两斤/一斤苹果
※块→一块/十块/二十块
※角(毛)→五角(毛)/八角(毛)
※太……了→太贵了/太忙了
※喝→喝什么?/喝雪碧
※尝尝→您尝尝
3.简单讲解对话中的语法
(1)语气助词“了”有时表示情况有了变化。
E.g: 不要了。
(以前要过,现在不要了)
这个月我不忙了。
(以前很忙)
现在他有工作了。
(以前没有工作)
(2)动词重叠某些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短促或轻松、随便;有时也表示尝试。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是“AA”。
E.g: 尝尝看看听听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E.g.: 休息休息介绍介绍
第三、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复习旧课: 复习上节课的生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使学生尽快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三、继续讲解新课:
4.课文操练(第一部分)
○1老师左手拿着人物图像代表售货员,右手拿着另一张人物图像代表大卫。
把课文表演一遍:
●售货员:您要什么?
大卫:我要苹果。
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两块五(毛)。
大卫:那种呢?
售货员:一块三。
大卫:要这种吧?
售货员:要多少?
大卫:两斤。
售货员:还要别的吗?
大卫:不要了。
○2提问:对话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大卫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学生回答问题。
○3教学生学会问价。
苹果一斤多少钱?
橘子怎么卖?
○4把课文领读两遍。
○5学生齐读课文两遍。
○6让学生不看书分角色说课文。
○7用香蕉、苹果、橘子等事先准备好的水果为道具,让同学两人一组分别到讲台前表演课文。
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顾客。
5.课文操练(第二部分)
○1老师左手拿着人物图像代表售货员,右手拿着另一张人物图像代表玛丽。
把课文表演一遍:
●售货员:您要买什么?
玛丽:我要买橘子。
一斤多少钱?
售货员:两块八。
玛丽:太贵了。
售货员:那种便宜。
玛丽:那种好不好?
售货员:您尝尝?
玛丽:好,我要四个。
售货员:这是一斤半,三块七毛五分。
还要买别的吗?
玛丽:不要了。
○2提问:对话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玛丽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学生回答问题。
○3把课文领读两遍。
○4学生齐读课文两遍。
○5让学生不看书分角色说课文。
○6用香蕉、苹果、橘子等事先准备好的水果为道具,让同学两人一组分别到讲台前表演课文。
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顾客。
四、做练习。
话题交际练习是口语教学的重点,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型进行表达训练。
先由老师举例,后让学生演练。
1.练习替换与扩展
---您要什么? ---我要苹果。
---您看什么?---我看汉语书。
---您喝什么?---我喝可口可乐。
---您学习什么?---我学习汉语。
2.做课后练习
○1用汉语读出钱数。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出钱数。
6.54元 10.05元 2.30元等
○2用动词的重叠式造句。
对语法讲解的扩充,简单举例,学生造句。
介绍看听学习休息玩儿
○3给所给的词选择适当的位置。
我姐姐不去A 书店B。
(了)
他明天不来A上课B。
(了)
您还要A要B吗?(别的)
这是两A斤B,还A买B吗?(来,别的)
○4完成对话。
让同学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
A:_________________?
B: 一瓶可乐三块五毛钱。
○5听述。
教师缓慢的读一遍短文,让学生记录,然后叫学生进行复述。
我要买汉语书,不知道去哪儿买。
今天我问王兰,她说,新华书店有,那儿的汉语书很多。
明天下午我去看看。
○6语音练习。
学生按照书上读音,教师纠正学生发音。
五、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两段对话。
2、自己用学过的课文在实践中运用,到超市买水果,写出购买经历的对话。
六、执教结束后写反馈,记下执教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
同时
记下执教过程中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