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作物氮素营养生理生态(上官周平,李世清编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5.13 KB
- 文档页数:1
预祝2017级高考学子梦想实现。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第三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第一节植物的氮素营养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1. 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3~5%影响因素:植物种类: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品种:高产品种>低产品种器官:种子>叶>根>茎秆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生长点>非生长点生长时期:苗期>旺长期>成熟期>衰老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2. 分布: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生长点>非生长点原因:氮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强在作物一生中,氮素的分布是在变化的:营养生长期:大部分在营养器官中(叶、茎、根)生殖生长期:转移到贮藏器官(块茎、块根、果实、籽粒),约占植株体内全氮的70%注意: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的影响。
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生殖器官则变动小,但生长后期施用氮肥,则表现为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上升。
二、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氮的生理功能)1. 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含氮16~18%)——生命物质2. 氮是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核酸中的氮约占植株全氮的10%)——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3. 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体含蛋白质45~60%)——光合作用的场所5. 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如维生素B1、B2、B6等)--辅酶的成分6. 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CK)--生理活性物质7. 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胆碱--卵磷脂--生物膜)氮素通常被称为生命元素三、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吸收的形态无机态:NO3--N、NH4+-N (主要)有机态:NH2 -N、氨基酸、核酸等(少量)(一)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1. 吸收:旱地作物吸收NO3--N为主,属主动吸收吸收后:10%~30%在根还原;70%~90%运输到茎叶还原;小部分贮存在液胞内(硝酸根在液泡中积累对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作物营养原理1、作物体内的元素组成及含量一般新鲜作物含有75∽95%的水分和5∽25%的干物质,干物质中碳、氢、氧、氮占95%以上,剩余的为钙、镁、钾、硅、磷、硫、氯、铝、钠、铁、锰、锌、硼、钡、铜、钼、镍、钴、钒等几十种灰分元素。
2、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判断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为:这种元素对所有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缺乏时作物就不能完成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缺乏这种元素时,作物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只有补充这种元素,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其它任何元素都不能起此作用;这种元素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通过改善环境起间接的作用。
符合这3个条件的营养元素目前发现的有:大量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钙、镁和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钼、硼和氯。
3、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构成作物体内的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结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生命物质指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加速作物体内代谢活动;对作物有特殊功能,如参与作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调节细胞透性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
4、作物有益营养元素作物有益营养元素是指某些元素对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甚至是某些作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必需营养元素,但不是所有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这类营养元素称为作物有益营养元素,目前发现的有硅、钠、钴、硒、镍和铝等6种。
5、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规律和不可代替规律是指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生理生化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6、土壤中的养分到达根表面的途径作物根系的分生区是吸收养分最强烈的部位,离分生区越远吸收能力越弱。
离根尖10厘米以内的根段是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际是指距根极近的区域,一般只有1厘米,此区域的土壤性质与远离根系的土壤差异很大,此区域的土壤称为根际土壤,而远离根的土壤称为非根际土壤。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一可编辑)细胞中的元素含量与分类细胞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钾、钙和镁,其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铁、锰、硼、锌、钼和铜,可以用“铁猛碰新木桶”这个口诀记忆。
细胞中的主要元素含量比较与无机自然界相似,这些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也都能找到。
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表现了细胞和非生物的统一性。
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差异性虽然细胞和非生物有统一性,但是它们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却大不相同。
细胞中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离子形式,少数与化合物结合。
这些元素一般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例如Mg2+是叶绿素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而哺乳动物体内的血钙过高会导致肌无力,过低则会导致抽搐。
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包括无机盐和其他无机分子。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是离子形式,包括Na+、Cl-、HCO3-和HPO42-等,它们可以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以及正常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其他无机分子的存在形式则是组成复杂化合物,例如水分子。
水分子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并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以反映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程度和抗逆性。
细胞中的糖类细胞中的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
单糖包括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是构成糖类的基本单位。
二糖包括蔗糖(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和麦芽糖(2分子葡萄糖),而乳糖则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
多糖包括淀粉(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糖类的功能主要是作为能源物质,但也可以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和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形成糖蛋白。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糖蛋白实现,糖蛋白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糖类通过合成场所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进行合成,并通过试剂斐林试剂进行还原糖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