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重要问题的辨析,提高学生比较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各种创建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应当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作为当代中国青年,要使自己健康成长、锻炼成才,就必须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教学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教学难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发展先进文化。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进行新课: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相关课件材料让学生感受和领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什么)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
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以提高人民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为目标,全面发展人的智力、道德、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攻坚战。
它不仅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石。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要注重提高人民的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开展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培养人民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
其次,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通过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风貌。
再次,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
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需求,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只有在全社会积极推动下,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理解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能力目标◆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自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新课教学新课导入:国内国外旅游不文明的行为,如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在卢浮宫内水池泡脚等。
从我们身边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中我们得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素质十分重要。
(一)培育“四有公民”◇课堂探究:你认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什么意义?◇探究提示: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使青年志愿者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为什么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材料一: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
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出现,并愈演愈烈。
于是人们无心经营;家庭矛盾上升。
没过几年,原来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批判地继承了以往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劳动人民所享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因此,必须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
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2)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3)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教育和法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
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地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归宿。
“新人”的标准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思想在中国当前阶段的具体化。
“四有”是一个完整概念,包括了人的素质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和纪律。
文化建设包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使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
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为什么(1)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重要性:①从各项事业看: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②从三大文明的关系看: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③从精神文明自身看: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
2.怎么样(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
(2)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3)根本途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5)公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二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1.区别(1)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或者是一般大众文化而言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
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2)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3)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教育和法制。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它所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问题。
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1)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2)文化的繁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出版等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繁荣文学和艺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了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指导思想;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2.能力目标:具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主学习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目标是什么?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义?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义?
4、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教育?如何发展教育?
5、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
6、什么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哪些作用?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生活引导
2012年10月9号广州地铁车上发生一名老者和一个青年为了座位大的大打出手,其中年轻人被老者大的鲜血直流。
这种人因为一点儿事大吵大闹。
思考: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生活和情绪有何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
温馨提示
1、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2、精神文明建设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合作探究:
1、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2、怎样发展教育?措施是什么?:
①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科学事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①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③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4、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措施与作用?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支撑。
老师:和谐文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保持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怎样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办?
青年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作业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休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
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练习
2011年5月1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开始实施,期间明确规定“全国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细则”实施之后,小龙同学发现,仍有居民在社区活动中心等室内公共场所吸烟。
为减少此类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三点可行性建议。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搞好普法宣传;开展“五烟型”社区创建活动;依靠群众,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理性、绿色消费。
练习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1)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2)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藏的当代价值。
(3)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建设和谐文化,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4)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
板书设计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原因措施
2发展科学事业原因措施
3.发展文化事业措施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化风尚
1重要性
2.如何发展和谐文化
3.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