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 外国篇》
- 格式:ppt
- 大小:9.57 MB
- 文档页数:99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中外设计史英文介绍English:The history of design,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s a rich and diverse tapestry that has evolved over centuries,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f various civilizations.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modern era, designers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 the 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the objects, spaces, and experiences that define our daily lives.In the realm of domestic design, the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iest human settlements, where the need for practical and functional objects gave ri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mitive tools, utensils, and shelters. As civilizations progressed, the design of household items, furniture, and architecture became more sophisticated, often reflecting the values, beliefs, and artistic sensibilities of the respective cultures.The ancient Egyptians, for instance, were renowned for their intricate and ornate designs, incorporatinghieroglyphic symbols and geometric patterns into their furniture, pottery,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s. The classical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d the harmonious balance of form and function, as evident in their iconic columns, arches, and decorative motifs.During the Middle Ages, the design of domestic spaces and furnishings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religious and feudal systems that dominated the European landscape. The Gothic cathedrals and manor houses of the era showcased the intricate craftsmanship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that characterized the design of that period.The Renaissance, which swept across Europe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design that celebrated the human form, classical proportions, and a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natural world. The designs of this era, ranging from furniture to tapestries, often incorporated elaborate carvings, gilding, and mythological imagery.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saw the emergence ofdistinct design styles, such as Baroque, Rococo, andNeoclassicism, each with its own unique aesthetic and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These styles we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that were taking place across the continent.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of design. Mass production and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such as steel and glas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functional and accessible design aesthetic. The Art Nouveau and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s of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were a reaction to the perceived soullessn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championing a return to handcrafted, organic forms.The 20th century witnessed a proliferation of design movements and styles, reflecting the rapid social,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era. From the modernist, minimalist designs of the Bauhaus and International Style to the bold, expressive designs of Art Deco and Mid-Century Modern, the history of design has been a constantly evolving tapestry, mirroring the aspirations and zeitgeist of each era.Chinese:设计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画卷,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反映了各种文明的文化、社会和技术进步。
中外设计史第一篇:中外设计史设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对于物品、环境和各种实体的创造和改造过程。
设计的发展受到文化、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中外设计史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设计传统,包括建筑、家具、陶瓷、绘画等各个方面。
古代中国的设计注重传统文化和哲学的融合,追求和谐、平衡和尊重自然。
例如,古代建筑注重布局的对称和均衡,追求空间的和谐与稳定。
而古代中国的陶瓷,如青花瓷和瓷器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这些设计风格和特点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而在西方,设计的发展与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工业革命后,机器替代了手工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西方设计强调功能和实用性,尤其是在建筑、工业品和平面设计等领域。
例如,巴洛克风格讲究装饰和华丽的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富裕和奢华。
而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简洁、功能和纯粹的形式,注重实用性和效率。
在当代,设计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既是艺术,也是商业。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设计越来越注重国际化和多元化。
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需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设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总之,中外设计史展示了不同国家和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中中国古代的设计注重传统文化和自然的融合,而西方设计强调实用性和功能。
在当代,设计已经成为创造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中外设计史的影响与发展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外设计史的影响与发展不仅在于其艺术和创造性方面,还在于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首先,中外设计史对于艺术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活动,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表现形式。
艺术设计美国的工艺美术⏹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美国的工艺美术起因发现⏹设计萌芽以前⏹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的陶瓷设计⏹缺陷⏹日本——“民艺”革新⏹美国工艺美术是一种设计思潮⏹弗兰克-赖特,古斯塔-斯提格利,格林兄弟的设计宗旨⏹工艺美术对美国的影响美国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评价⏹重要著作⏹工艺美术运动对美式家具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影响美国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影响美国。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主要代表有弗兰克•赖特、斯提格利、格林兄弟等,他们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但比较少强调中世纪或者哥特风格特征,更加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特别是明显的东方风格影响是美国与英国的最大不同。
英国的东方影响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图案上,美国则存在于结构上。
格林兄弟的设计带有明显日本与中国明清家具的特点,斯提格利和格林兄弟的设计相似,但主张功能与装饰的结合,更为精致。
赖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带有明显的中日传统的影响,更重视纵横线条造成的装饰效果,而不拘泥于东方设计细节的发展。
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画家但·罗西蒂、建筑师飞利浦·威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菲尔前派。
他们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同时也受到刚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
美国的工艺美术起因•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当时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方兴为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察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iosh)︑c·f·a·沃塞(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和拉菲尔前派(pre-raphaelite)等︒由沃尔特·克兰(walter crane)和c·r·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传到美国︒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末最主要的艺术运动︒并影响了接下来的设计史发展︒发现•工艺美术运动理想缘起于一种盎格鲁-萨克森的思源和风情,因此迅速地传播到了美国,但即便这样,具有了新大陆视野的美国艺术家也毫不犹豫地在其中添加了社会和自然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中外设计史(完整版)中外设计史(全)古代部分第一章造物的起源与设计的萌生设计是人类的行为虽然动物中有很多貌似设计的行为,但他们大多出自遗传或者模仿,不是出自独立的、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而依据预想的目的,从事自觉地实践活动,正是人类一切其他动物的最重要分界线。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
是融合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作为各种文化形态综合体的设计,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各个时期的论述:1、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哲学思潮,政治主张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即受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影响下的设计观念和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
2、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即在智能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形成过程和实现过程的基本特征。
3、作为以上二者融合并互相渗透形成的人类基本生活方式的现象分析,即受物质文化影响的设计物于各个领域中的基本特征。
另外,对于设计历史的分期,我们把握“工业时代”为界定的核心,主要体现技术因素为设计带来的观念变化和风格形式,这基本上符合设计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设计的历史将从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期、早期工业时期、成熟工业时期和后工业时期五个阶段来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设计的萌芽时期的总体特征这是人类的设计意识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提高,石器工具的出现便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利用----选择----组合----改造----创造---工具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快感和美感混沌一体的形态----工具制造过程中形式美感的产生原始宗教的道具大于艺术表现的意义---原始绘画的本质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现了早期的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并无多大差异,但从此人类不再像一般动物那样本能地去满足它们所属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开始了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需要),有目的地,自觉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把本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
设计史讲义摘要外国现代设计部分第一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发明时代,即导致整个封建体系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工业革命”。
以前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基本被机器代替,个体经济形态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变,现代设计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得以产生(分工、利益之上、新技术与材料)。
∙一、产生: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发起在伦敦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本意为了检阅英国产业革命的成果,鼓励工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成果。
∙会上展出产品(包括手工业产品)一万多件,主要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工匠们尝试用一些装饰来加以弥补,结果杂乱无章,更加令人不舒服。
∙在这次博览会持怀疑的两位最有影响的人是拉斯金和莫里斯∙约翰·拉斯金是当时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他认为这次展览毫无可取之处,认为这些产品艺术低下,号召艺术家参与工艺设计。
∙他猛烈抨击艺术家孤芳自赏、脱离大众的作风。
∙拉斯金的论点:——艺术为人民大众——艺术与工业结合∙二、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在参观水晶宫时只有十七岁,不愿看下去。
∙他牛津大学毕业后准备从事建筑设计(在斯特里特事务所),但认识画家罗西提后,想投身绘画。
∙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决心从事设计事业。
与朋友韦柏共同设计了自己的新婚房屋及装饰,之后组织设计事务所。
1861年,他单独建立了“莫里斯设计事务所”,从事室内用品的设计。
其主要设计原则仍是继承拉斯金的“艺术与技术统一”,以及“艺术家向自然学习”。
∙莫里斯在大学学习过建筑,很迷恋哥特式华丽的建筑和装饰,所以他在设计上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的纹样中汲取素材与营养。
∙∙同时,主张统一设计,由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只有手工才能创造美的产品。
∙三、总结∙成功与缺陷:∙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等,在现代设计史上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