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摘要:古代汉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古汉语词汇的理解,而其中,对古汉语常用词的掌握程度又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关键所在。在此希望通过对古汉语中同义词的分析,找出它们的部分特点,从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对同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同义词;词例;辨析

同义词是人们长期思维发展的成果,也是语言发达、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同义词可以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维感情的细微区别,精确严密地表达思想,使语言更加准确明朗。拥有异常丰富地同义词,使汉语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同义(或近义)是同义词的重要特征,但它们又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它们的“异”,或同义性质(范围、程度、性状等)有别,或感情色彩存异,或用法风格不同。这些差异,正是我们要加以辨析的地方。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对同义词的现象进行分析:

1.适用对象不同

如“杀”和“拭”在表示“使人失去生命”意思上是同义词,但“杀”是指杀普通人,或把人处死。《陈涉世家》:“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而“拭”则谓臣杀君,子杀父母。《易·坤》:“臣就其君,子拭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再如“唯、诺”,皆表应答词。但不同的是:“唯”,恭敬而顺从的应答,下对上,卑对尊。《文选》中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同时,又表顺应而不表示可否。《战国策·秦三》:“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唯曰:‘唯唯。”,“诺”,应承之词,上答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又说,疾应日“唯”,缓应曰“诺”。((礼·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战国策·齐四》:“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2. 词义的实际所指不同

例如:扩充的“扩”与“廓”同义,实际所指:原本不大或不满,通过“扩”使之变大或变满。“充”是以“扩”为基础,是“扩”的结果,赵歧注“扩,廓也”。从行为动作着眼,是“扩”;从行为动作的结果着眼是“充”。“大”着重强

调发扬光大。《孟子·齐宣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远,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说文》无“扩”字,本字作《说文·弓部》“扩,满弩也”。段注“满弩者,张而满之……”。师古云:“引满曰扩”表示“扩大”义。“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腾文公章句下》孟子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匹夫之勇,故一人者也,王请大之!”(《孟子·齐宣王》)

3.词义使用的范围大小不一样

如“官”和“吏”,在作为“官员”、“当官的”意义上是一致的,但具体使用时词义范围不一样。《书·武成》:“建官惟贤,位事惟能。”礼·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唐孔颖达疏:“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可见,“官”指的是在官署、官府里作官的一般官员。吏,汉以前,是百官的通称。《书·撒征》:“天吏逸德,烈放猛火。”汉朝以后,始称位职低微的官员为吏;至明清则称各衙署之房吏书辩无傣禄而供事龄官的人为吏。可见,汉以后,吏一般指低级官员,也专指官府中的青吏或差役,范围比“官”小。《石壕吏》:“有吏夜捉人。”再如“法”和“律”,二者在法令规则上同义,但范围的大小也不同。“法”,法律,刑法,范围大。《书·吕刑》:“惟作五律之刑龄法。”“律”,法令,法则,多着重在具体的刑法条文上。《汉书·刑法志》:“赞是相国萧何裙披秦法,取其宜龄时者,作律九章。”

4. 词义概括的动作方式和时间的久暂有别

如“泣、哭、号、啼”四个词在表示“哭”意义上是一致的,但在词义所表达的动作情状及方式上则不同。无声为“泣”,出声为“哭”。《战国策·赵四》:“媳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可见,泣为无声或低声而哭。《墨子·节葬》:“死则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所以.“哭”,是悲痛出声。号,大声喊叫。《诗·大雅·荡》:“式号式呼,稗昼作夜。”啼,出声哭。《庄子·骄拇》:“枝龄手者,齿乞之则啼。”《礼·丧大记》: 再比如“居、宿”,在“居住”意义上相同,但二者在时间的久暂上不同。居,蹲也,长时

间地住。《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宿,止也,停下来,留下过夜,

多为临时性投宿.《诗·邺风·泉水》:“出宿于姊,饮饯于称。”对于这些在动作情状、方式及时间的久暂上不同的同义词,应认真推敲、琢磨。

5. 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征、伐、侵、袭、攻”是一组同义词,皆有出兵攻打对方的意思,区别就在于,“征”是褒义词,一般用于上攻下、天子攻诸侯、有道攻无道、无罪攻有罪、正义对非正义。当然,这里所谓的有罪与无罪、有道与无道的标准,都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力量相当的国家)不相征也。”“伐”,征讨。《左传·庄公二十九》:“凡师有钟鼓曰伐。”可见,“伐”是中性词,是公开宣战的进攻。《曹判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同时,“征、伐”连用时是褒义。“侵”,越境进犯,与“伐”正好相反,无钟鼓,是贬义词.不宣而战,直接兵临其境的进攻。《左传·嘻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袭”,突然进攻,谓军事上乘人不备而进攻。《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后泛指侵袭,如空袭、侵袭,故很多人讲“袭”为贬义词,但更严格意义上讲,它只能是一个中性词而已。《李想雪夜入蔡州》:“李想谋袭蔡州”一句中,“袭”不能讲为贬义词。“攻”,中性词,泛指一切军事进攻。《孙子·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6. 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例如:恐惧。“惧”在古汉语中是指一般的害怕,程度轻。《论语·颜渊》:“风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恐”则表示大难临头时的惊慌失措。《吕氏春秋·雍塞》:“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在这里,“恐”就表示恐慌、恐怖。再如表身体有病痛的一组同义词是“疾、病”,轻者为疾,重者为病,便可见其程度不同。二者连用或对用时,词义更清楚,“疾”指一般性的病,而“病”则是指病入膏育,临进死亡。“疾病”连用,则指病得厉害。《韩非子·喻老》:“君之疾在滕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再如《左传·宣公十五》:“初,魏武子有娶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以上我们只是从几个小的方面对部分同义词进行归纳和总结,古代汉语同义词语义的差异还表现在词义的主、客观性不同,语法功能上不同等等,在此不一

一加以举例辩析。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揭示出同义词的部分特点,便于与大家一起对古汉语中的同义词进行研究,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研究古代文献资料,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王力,林焘.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程碧英. 浅谈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教育研究).,1996(4)

[6]曾婷. 浅谈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1000个 说明:1、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音序编排; 2、若无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音素编排。 3、若无相同音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音素编排。 A 1、安置安顿 安置: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 1、包含包涵 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不齿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3、本义本意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6、变换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辨正辨证辩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8、申辩声辩 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 声辩:公开辩解。

9、个别各别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甄别鉴别 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鉴别辨别 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 12、不力不利 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不止不只 不止: 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14、不至[不至于] 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C 1、苍茫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2、善于擅长 都指某方面有特长。 “善于”的宾语通常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擅长”则可以,如“擅长水墨、丹青”。 3、成绩成就 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 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后者词义比前者重,往往指重大的收获,适用范围较窄。 4、出身出生 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5、处世处事 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人际交往,“~ ~稳健”、“为人~ ~”;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6、创建创见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 析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 1.(2008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以至踌躇满志 B. 年青以致踌躇满志 C. 年轻以致自鸣得意 D. 年青以至自鸣得意 [答案] A 【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2.(2009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 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解析:遏制:表示禁止、禁绝,尽量控制事件发生,但结果有可能事件还是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减轻;遏止是尽量阻止事件发生。秩序:重点表示“有条理,不混乱”,一般指社会状况。次序:重点表示顺序,可以指人或物,也可以指自然现象或社会状况。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3.(2009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C【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 精品资料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教学资料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 析

精品资料 同义词常见的词汇现象。掌握同义词的概念,了解同义词的辨析的方法,对于读懂古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同义词 1 什么是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基本上说,我们所说的同义词,都存在着一定的细微差别,“浑言”“析言”。 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同有异”,即在其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同义词,我们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异”。 例如: 饥、饿 《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这两个词都有“吃不饱”、“肚子饿”之义,《说文》:“饥,饿也。”“饿,饥也。”但两者在“馁”(不饱)的程度上,却有不同。《正字通》:“饿,饥 甚。”“饥”是一般的吃不饱,“饿”是完全没有食物吃。 2 怎样辨析同义词 辨析同义词,主要是分清它们之间的“同”、“异”情况,特别要紧扣“异”字,搞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介绍六种最常用的方法: (1) 搞清词义所指对象的差异。 商、贾(g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白虎通·商贾》:“行曰商,止曰贾。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 《周礼·地宫·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布。”货贿阜盛而布泉得行郑玄注:“居卖物曰贾。” 《说文》:“贾,坐售卖也。” 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 由于所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2) 辨明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 视、观、察、看、望、见——这四个词都有“看”义,但“看”的方式不同。“视”表示一般性的“看”的行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人主以二目视一国,一国以万目视人主。” “观”指有目的地细看,《说文》:“观,谛视也。”段玉裁注:“审谛之视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高考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汇总

高考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汇总 1. a good/great many(of)/a number of/a large quantity of/plenty of/a large amount of/a great deal of 2. a number of/numbers of/the number of. . . 3. abandon/desert

4. abolish/cancel 5. above all/first of all/at first 6. accuse/charge/blame/scold

7. acquire/obtain/gain/win/earn 8. adjust/adapt 9. adopt/adapt 10. agreement/contract/bargain

11. also/too/either/as well/besides/moreover 12. anxious/eager/keen 13. apart from/except/except for/except that/besides

14. argue/debate/discuss/quarrel 15. ashamed/shameful/shame 16. at ease/with ease

17. attempt/try/manage 18. attend/join/join in/take part in/participate in 19. average/common/ordinary/general/usual

小学常用近义词的辨析

小学常用近义词的辨析 1.【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其收到损害或伤害”之意;“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2.【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3.【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9.【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

或看待。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17.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9.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1 abandon, desert, forsake, leave, give up这些动词或词组均含“抛弃、放弃”之意 abandon →强调永远或完全放弃或抛弃人或事物等,这可能是被迫的,也可能是自愿的。 The crew abandoned the burning ship.水手们离弃了燃烧中的船。 desert →着重指违背法律责任和义务,或自己的信仰与誓言的行为,多含非难的意味。 The guard was punished for deserting his post.卫兵因擅离职守而受到处罚。 forsake →侧重断绝感情上的依恋,自愿抛弃所喜欢的人或物。也指抛弃信仰或改掉恶习。leave →普通用词(LEAVE还有很多其他的意思。是个非常重要的动词。),指舍弃某事或某一职业,或终止同一某人的关系,但不涉及动机与果。 Mary left school last year and she is working in a shop now. 玛丽去年退了学,现正在一家商店工作。 give up →普通用语,侧重指没有希望或因外界压力而放弃。 The girl gave up halfway.这女孩中途放弃。 2 ability, capacity, capability, genius, talent, competence, faculty, gift, aptitude 这些名词均可表示人的“能力,才能”之意。那么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ability →普通用词,指人先天的或学来的各种能力。 She did the work to the best of her ability.她已尽了力去做那件工作了。 capacity →侧重指人的潜在能力,通常不指体力,多指才智,尤指接受与领悟能力。 He has a great capacity for learning languages.他学语言的能力很强。 capability →多用于人,指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也指本身具有、尚未发挥的潜在能力。常与of或for连用。 She has capabilities as a singer; she is worth training. 她有成为歌唱家的才华,值得加以培养。 genius →语气最强,指天赋的高度才能与智力。 Einstein was a great scientific genius.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天才。 talent →着重指人某方面具有可发展和倍养的突出天赋才能,但语意比genius弱。He had a talent for music.他有音乐天才。 competence →正式用词,侧重指令人满意的业务能力与水平,达到胜任某项工作等的要求。The young surgeon showed exceptional competence.这位年轻的医生表现了非凡的能力。 faculty →指特殊的才能或智力。 He has a great faculty for mathematics.他具有很强的学数学的才能。 gift →着重个人的天赋的才能或在某方面的显著本领,常暗含不能用一般规律作解释的意味。He is a man of gifts.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aptitude →多指先天或后天习得的运用自如的能力,常暗示接受能力强,能迅速掌握一种学术训练或艺术技巧。 He skipped the fourth grade because of his aptitude.他因天资聪颖从三年级跳到了五年级。 3 able, capable, competent这些形容词均含有“有能力的,能干的”之意~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应该怎么用呢?able →最常用词,多用于褒义,着重指多方面的,经常性的,或潜在性的能力。有时也指高超、非凡的能力。 例子:He is an able lawyer.他是一位能干的律师 capable →语气弱于able,指有能力、有潜力或有条件做某事,常与of连用。例子:He is a very capable administrator.他是个十分能干的行政人员。 competent →强调具有能胜任某项工作的足够技能或其它所需的条件。例子:Mark proved to be a very competent manager.马克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很能干的经理。

古代汉语期末

第二单元《词汇》练习题 一.释词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得词性与意义) 1、齊先鬻勺(趙)以取秦,後賣秦以取勺(趙)而功(攻)宋。 (《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自梁獻書於燕王章二》) 答案:鬻,動詞,出賣。 2、齊王以燕為必侍(待)其?(弊)而功(攻)齊,未可解也。(同上) 答案:解,動詞,松懈。 3、夫斶前爲慕勢,王前爲趨士。(《戰國策·顏斶說齊王》) 答案:趨,動詞,接近。 4、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同上) 答案:病,名詞,屈辱。 5、斶願得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同上) 答案:娛,通“娛”,動詞,快樂。 6、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答案:願,動詞,希望。 7、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同上) 答案:來,語氣詞,加強肯定語氣。 8、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同上) 答案:狗馬,偏義復詞,指“馬”。 9、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同上) 答案:區區,疊音形容詞,小小得。 10、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答案:賢,動詞,超過。 11、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同上) 答案:微,否定副詞,不。 12、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爲長者,故不錯意也。(《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錯,通“措”,動詞,放置。 13、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同上)

答案:休,名詞,吉兆。祲,名詞,凶兆。 14、及桓子[6],驕泰奢侈,貪欲無藝,略則行志。(《國語·叔向賀貧) 答案:略,動詞,干犯。則,名詞,法則。 15、而離桓之罪,以亡于楚。(同上) 答案:離,動詞,遭受。 16、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使無以寡君爲口實。(《國語·王孫圉論楚寶) 答案:口實,名詞,話柄。 17、夫子莞爾而笑。(《論語·陽貨》) 答案:爾,後綴,又叫詞尾。粘附在實語素前後,只起增加一個音節得作用,並無實在意義。 18、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詩·陳風·澤陂》:)答案:涕,名詞,眼淚。泗,名詞,鼻涕。 1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答案:感激,動詞,感動奮發。 20、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勾踐世家》) 答案:走狗,名詞,善跑得獵犬。 二.古文标点今译题 梁王魏嬰觴諸侯於範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繺易牙乃煎敖燔炙与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强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仿徨其樂忘死遂盟强臺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臺强臺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戰國策·魯共公擇言》) 參考答案:

50个常见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 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 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 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因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 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

同义词辨析

汉古语代绪论一古代汉语的内涵二开设古代汉语课的意义三古代汉语学习的方法第五节同义词辨析一同义词参考书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程湘清《古汉语实词释辨》1 何为同义词指词汇中那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并且前人多以一字训一字于是同义词就大量繁生《尔雅》《说文》俯拾皆是如《说文》元始也丕大也禄福也佑助也祺吉也秘神也皇大也珍宝也玩弄也中内也茅菅也菅茅也《国语》韦昭注观示也戢聚也载则也树立也戈戟也于于也肆陈也堪任也绪事也典法也保养也障防也戎兵也隐痛也恤爱也为治也勤劳也2确定同义词的客观依据一般地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认为是古汉语同义词即同义词的来源一互训 饥饿也饿饥也更改也改更也逃亡也亡逃也觉寤也寤觉也考老也老考也说文同训扶佐也辅佐也说文省视也说文》相亲也尔雅适之嫁逝往也遵率循由从自也尔雅三同义递训《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变更也《说文》更改也《国语》韦昭注改易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易革也四互义对文《法言·五百》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互文《归去来辞》请息交以绝游对用《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唐·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迟五部分异文同一内容在不同的书中用词不同不包括通假如《左传·僖23 》公子怒欲鞭之《国语·晋语》公子怒将鞭之《史记·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卒《汉书·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薨六古人同用或在现代汉语中构成了近义同义复合词的在古代是同义词如诸葛亮《出师表》崩殂疲敝危急开张恢弘 菲薄简拔施行广益晓畅行陈和睦兴隆驱驰危难 谨慎兴复斟酌又如现代汉语的合成词偶优伶俳谄谀淡泊泛滥漂浮沐浴险阻堤防追逐雕琢遭遇操持把握想念零落软弱果敢刚强忧愁简节疾病见闻坟墓命令饥饿甘美渺小同义词只是部分意义相同即使互训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义词是异名同实一词多义是同名异实这两种现象是词义运用中的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汉语同义词丰富是古汉语发达的标志之一3同义词之间的共同点同义词有人曾从字形语音等方面为同义词分类 a 形旁相同沐浴险阻追逐把握思念怀想b 古音相近祸害答对聊赖贪婪源泉 c 形音无关舟船观察哭泣贫穷等同义词的判定我们认为应从语法功用词义系列的角度分析有更多收获首先从语法角度考察同义词必定词性相同反过来词性不能构成同义词其次从词义系统看同义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如:“反映”与“反应”;“起用”与“启用”;“截止”与“截至”等。 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 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练习1]区别下面几组同义词:严实与结实精力与精神武力与暴力充分与充足 2.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练习2]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抗争与争夺珍视与重视全力与尽力瓜分与分割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练习3]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爱护、保护与庇护强制、逼迫与威逼号令、指使与唆使牺牲、死亡与丧命 4.从词义指称的.事物范围大小来辨析。 如“边疆和边境”都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区域。但“疆”比“境”的范围要大。 “人民和公民”都是指取得一个国家国籍的人。但人民指对敌人而言,而公民的范围要大的多, [练习4]比较下面同义词的词义范围:书刊和报刊牲畜和家畜功课和作业食品和食物工具和器具 5.从语法特点上辨析。 (1)从词性上辨析。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2)从构词方法上辨析。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 (3)从担任句子成分上辨析。“必须和必需”。一个是能愿动词,作状语,一个是动词,作谓语。

古代汉语:同义词

(一)请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1. 假、借 2. 更、改 3. 作、为 4. 请、求 5. 至、致 6. 锐、利 7. 完、备 8. 贫、穷 9. 三、参10. 十、什11. 时、世、期 12. 官、吏13. 权、衡、度、量 1.假:上古只用“假”表示“借用”,不用“借”。 借:中古多用“借”而不是“假”。 2.更:改变、调换、替代、交替。 改:改变。 3.作:本义为站起来,用于“做”时候也常含有“兴起”、“创造”、“建立”。 为:只表示“做”或“治理”。 4.请:请对方允许我做某事。 求:请对方做某事。 5.至:“到”,不及物动词,“招致”、“导致”。 致:“使到来”,及物动词,“到来”。 6.锐:锋芒尖锐。 利:刀刃快。 7.完:全,侧重完整。 备:全,侧重数量上“什么都有”。 8.贫:缺乏衣食金钱,与“富”对立。 穷:不能显贵,与“通达”对立。此外:困穷=贫困。 9.三:表示1+2的数目,或极数。 参:只用于“三分”或“合而为三”。 10.十:用于基数词和序数词,可表示“十倍”、“十分”,不作为表示单位的“十”。什:不用于基数词和序数词,可以表示“十倍”、“十分”,可作为表示单位的“十”。 11.时:四时时令→时间、时候、时代。 期:固定的时期→期限、时间。 世:时代。 12.官:机构职务,后代可指称一般行政职务。 吏:指人,上古包括大官小官,后代专指政府办事人员,有时也可指代高级官员。13.权:秤锤。衡:秤杆。 度:长度。量:容量。 (二)请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1.归、还2.游、游3.采、采、彩、彩 4. 振、震 5.援、持、操、把、秉6.征、伐 7.获、获8.帝、王、皇9.众、庶 10.躬、身11.领、颈12.仇、雠 归:特指回家、回国。 还:回来。 游:与水有关,不能写成游。 游:与行走有关,都可以写成游。 采:本字,即采取。 彩:彩色的“采”的分化字。

浅谈同义词辨析

浅谈同义词的辨析 【摘要】古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同义词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要想正确理解古代汉语词汇、增强阅读古文的能力,就要学习辨析同义词。反过来,对同义词进行辨析,也是研究同义词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是从意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如何辨析同义词,以达到理解并灵活辨析同义词的目的。 【关键词】同义词、意义、色彩、用法 同义词,顾名思义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它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但广义上的同义词就是近义词。由于古代汉语同义词与现代汉语同义词的不同特点,《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中给古汉语同义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它们所包含的一个意义相同,而在其他的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或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就叫同义词。我们所说的同义词辨析其实就是近义词的辨析。古代汉语中同义词的差别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分析,就可能发现不同的差别。辨析同义词我们只要从主要方面的差别进行辨析即可,而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意义、色彩、用法上。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古代汉语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意义上的差别,而词义差别又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两点: (1)有些同义词概念的内涵不一样。概念不同表现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枉”和“曲”的概念内涵存在区别,“枉”本为木不直,《礼记·投壶》:“某有枉矢哨壶”,孔颖达疏:“枉,谓曲而不直也。”“曲”的本义是弯曲的受物器。《说文》:“象器曲受物之形也。”其实两者的本义不同,但在后来的“弯曲”“不正直”等意义上成了同义词。“驰”和“驱”在概念的外延存在区别,它们都有“赶马快跑”和“马快跑”的意思,《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驰”“驱“连用都是指“马快跑”;《诗经·大雅·板》:“无敢驰驱”,“驰”“驱”连用都是指“赶马快跑”。但是后来“驰”主要沿着“快跑”这个意思发展下去;而“驱”主要沿着“使快跑”的意思不断发展。 (2)有些同义词表现的程度也不同。程度不同也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步”“趋”“走”三个字就表现出了速度的不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二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同义词辨析

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English Synonyms G English Learning 2009-05-24 00:13:58 阅读3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game, match 这两个名词均有“比赛”之意。 game : 指决定胜负的比赛,多以个人对抗或集体对抗形式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 match : 多指重要的,参加队数较多的大型比赛。 gasoline, petrol 这两个名词均表示“汽油”。 作“汽油”解时,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使用地区不同,gasoline用于美国,而petrol则是英国的用词。 gate, door 这两个名词都有“门”的意思。 gate : 指校园、公园、工厂、城市或庭院等的大门,通常有墙无顶。 door : 指建筑物的大门或房间的门,一般有墙有顶,也指车辆等的门。 gather, collect, assemble 这组动词均可表示“集中,归拢”之意。 gather : 换用,但多强调按照一定目的或计划进行有选择的收集。 assemble与collect相比更为突出聚集或收集的目的。 gaze, glare, stare, peer, glance 这些动词都有“看,瞧”之意。 gaze : 指出于羡慕、感兴趣、关心或惊异而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看。 glare : 指用愤恨、凶狠或含敌意的眼光死死看着某人。 stare : 侧重因惊奇、好奇、粗鲁无礼等而睁大眼睛看。 peer : 指眯着眼睛仔细地或略为吃力地看。 glance : 指匆匆地或粗略地一看,侧重心不在焉地、匆忙地看一眼。 gentle, mild, soft, tender, moderate 这些形容词均含有“温和的,柔和的”之意。 gentle : 指温柔、亲切、优雅。常含有节制和意味。 mild : 用于人时,指天性温顺,脾气好,不放肆粗野;用于物时,主要指适度,程度上相当缓和给人以愉 快感觉。 soft : 侧重柔软或安稳、光滑,使人不感到粗糙或严酷。 tender和gentle意思很接近。指人的感情细腻、温情慈爱和有同情心,侧重心理素质。也可指物的柔嫩等。 moderate : 中性词,指温和稳健,有节制,不走极端。 genuine, authentic, actual, real, true, factual 这些形容词均有“真的,真实的,实在的”之意。 genuine : 普通常用词,指真正的,货真价实的,强调非人为或非虚假的。 authentic常可与genuine换用,指与事实完全相符,强调准确可靠。 actual : 指事物的实际存在,并非出自主观臆造。 real : 普通用词,含义较广,有时可与actual和genuine换用。指一切真实的或表面看不出虚假的事物。

常见同义词辨析

1.summary, abstract, outline 区别 这些名词均含“摘要、概要、概括”之意。 summary : 普通用词,指将书籍或文章等的内容,用寥寥数语作简明扼要的说明。abstract : 指论文、书籍等正文前的内容摘要,尤指学术论文或法律文件。digest : 侧重对原文融汇贯通,重新谋篇布局,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简短篇幅成文,展现原作精华。 outline : 指配以释议文字的提纲。 2.abolish, cancel, eliminate, extinguish 区别 这一组动词都有“取消,除掉”的意思。 abolish v.指对法律、习俗、制度的废除;完全破坏。 The government abolished the tax on alcohol.政府取消了酒税。 cancel v.对预先安排的某种活动(如旅行、计划、会议等)的取消;删去(字、句)。 The meeting has been cancelled because of the flu.会议由于流感而取消了。eliminate v.指消除、淘汰已经存在但是现在不需要的东西。 The losing team was eliminated from further competition.失利的那个队被淘汰了,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 The doctor helped him eliminate toxins from the intestine.医生帮助他排出肠中毒素。 dispose v.处理,处置;表示“除掉、扔掉”时常与of连用。(这一点需要注意。) After your picnic, please dispose of the litter.野餐后请清除掉垃圾。 extinguish v.熄灭,扑灭(火);使沉默,使暗淡。 Firefighters extinguished a big fire.消防队员扑灭了大火 3.Absurd,ridiculous,silly区别 absurd a.荒谬的,可笑的,指因不符合常识、违反真理或不合逻辑而令人发笑。例:There was an absurd idea that the earth was flat and motionless. 过去曾经有一种荒谬的观点认为地球呈扁平状而且静止不动。 ridiculous a.荒唐可笑的,指因为愚昧无知而令人发笑并成为笑柄,含有蔑视成分。例:It is ridiculous to judge a foreign culture only by its food. 仅仅根据一个国家的饮食来评价该国家的文化是荒唐可笑的。 silly a.愚蠢的,傻的,指由于单纯或者头脑简单而显得愚蠢。 例:a silly little boy傻小子 4.Accommodate,afford,furnish 这一组动词都有“提供”的意思。accommodate v.提供住宿、房间;适应,迎合,迁就。 This hotel can accommodate up to 500 guests.这家饭店可供500位来宾住宿。 The company accommodated the customer's wish and sent the delivery overnight.公司满足了顾客的愿望,连夜将货物发了出去。 afford v.负担,支付;当“提供”讲时,多用于指抽象事物的提供。 We can't afford that expensive sports car.我们买不起那辆昂贵的跑车。 The tall building affords a beautiful view of the ocean.从这幢高楼上可以看到大海的美丽景致。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一)请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1. 假、借 2. 更、改 3. 作、为 4. 请、求 5. 至、致 6. 锐、利 7. 完、备 8. 贫、穷 9. 三、参 10. 十、什 11. 时、世、期 12. 官、吏 13. 权、衡、度、量 1.假:上古只用“假”表示“借用”,不用“借”。借:中古多用“借”而不是“假”。 2.更:改变、调换、替代、交替。改:改变。 3.作:本义为站起来,用于“做”时候也常含有“兴起”、“创造”、“建立”。为:只表示“做”或“治理”。 4.请:请对方允许我做某事。求:请对方做某事。 5.至:“到”,不及物动词,“招致”、“导致”。致:“使到来”,及物动词,“到来”。 6.锐:锋芒尖锐。利:刀刃快。 7.完:全,侧重完整。备:全,侧重数量上“什么都有”。 8.贫:缺乏衣食金钱,与“富”对立。穷:不能显贵,与“通达”对立。此外:困穷=贫困。 9.三:表示1+2的数目,或极数。参:只用于“三分”或“合而为三”。 10.十:用于基数词和序数词,可表示“十倍”、“十分”,不作为表示单位的“十”。什:不用于基数词和序数词,可以表示“十倍”、“十分”,可作为表示单位的“十”。 11.时:四时时令→时间、时候、时代。期:固定的时期→期限、时间。世:时代。 12.官:机构职务,后代可指称一般行政职务。吏:指人,上古包括大官小官,后代专指政府办事人员,有时也可指代高级官员。 13.权:秤锤。衡:秤杆。度:长度。量:容量。 (二)请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归、还 2.游、游 3.采、采、彩、彩 4. 振、震 5.援、持、操、把、秉 6.征、伐 7.获、获 8.帝、王、皇 9.众、庶 10.躬、身 11.领、颈 12.仇、雠 1.归:特指回家、回国。还:回来。 2.游:与水有关,不能写成游。游:与行走有关,都可以写成游。 3.采:本字,即采取。彩:彩色的“采”的分化字。采:采摘的“采”的分化字。彩:彩绸的“采”的分化字。 4.振:振动,单纯的摇动。震:雷震,受外力影响引起的颤动。 5.援:用手拉。持/操/把:同义词,一般性的拿取。秉:用途最窄,后代抽象化。 6.征:褒义词,上对下,有道对无道。伐:中性词,非上对下,不限定于有道对无道。攻击方须有正式理由,钟鼓公开进军。后代征伐连用,逐步变为褒义。 7.获:农业收成。获:狩猎取得,战争取得,一般性取得。 8.帝:上古指天神,商末指天子,诗经指上帝,战国指诸侯,秦始指天子。王:先秦指最高统治者。后代指最高爵位。皇:与帝并用,指天子。 9.众:可用作名词。众人指非圣贤的一般人。庶:不可作名词。庶人指百姓。 10.躬:人身。不用作抽象意义。身:人身+物身。可用于抽象意义。 11.领:总称脖子。颈:脖子,特指脖子前部。 12.仇:古音求,敌对。雠:古音酬,敌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