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菌渣风险评价体系与抗生素菌渣管理体系的构建硕士学位(参考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96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86·2017年第15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5-0086-02我国抗生素菌渣处置现状及建议杨帆1,张莲2(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银川市实验中学,宁夏银川750001)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大国,产生的菌渣不仅量大、处理难,而且是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成为了各制药企业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抗生素菌渣含有残留抗生素及代谢中间产物等,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简要总结了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现状,阐述了生产石膏缓凝剂、可降解生物薄膜、饲料、能源等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以提高抗生素危废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营养物质中图分类号:X787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5.0861国内抗生素菌渣的来源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约248000t,达70多种,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生产1t抗生素会带来10t 左右的新鲜菌渣,每年的菌渣产生量约2.0×106t。
2国内抗生素菌渣处置与利用现状2.1焚烧与填埋由于菌渣含水率极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还会造成大量营养物质流失。
抗生素菌渣属于危险废物,需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焚烧,每焚烧1t菌渣的成本大约为3000元,不仅处理费是一笔极重的负担,且对设备的要求高,排放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有害气体,易造成二次污染。
将抗生素菌渣采用填埋方式处置时,必须在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
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菌渣填埋后还会继续腐败、液化,形成大量的渗滤液,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污染地下水。
因此,极少有垃圾填埋场愿意接收这些废物,且后期处理工作繁重,维护成本较高。
2.2生产饲料添加剂或肥料由于菌渣中残留有重金属、多环芳烃及抗生素降解产物,生产饲料或肥料尚需更全面、可靠的安全性分析。
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技术进展 李再兴1,2余忻1左剑恶1田宝阔2沈洪艳2王勇军3赵秀梅3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2.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3.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研究所,石家庄050015摘要:我国是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大国,抗生素菌渣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且属于危险固废,其合理、安全处置是目前制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对抗生素菌渣的焚烧、肥料化、饲料化、填埋、能源化及其它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焚烧;肥料化;饲料化;填埋;能源化Progress on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y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Li Zaixing1, 2Yu Xin1Zuo Jiane1Tian Baokuo2Shen Hongyan2WangYong jun3Zhao Xiumei3 1.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2.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NCPC, Shijiazhuang 050015 Abstract: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bulk drug producer of antibiotics. A large amount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which belongs to hazard solid waste in China was discharged from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and was very difficultly treated.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find reasonable and safe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for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on this theme was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technology of incineration, fertilizer, feedstuff, landfill and energy regeneration, and so on. And the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dealing with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was prospected. Keywords: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incineration; fertilizer; feedstuff; landfill; energyregeneration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技术进展作者:Li Zaixing, 李再兴, Yu Xin, 余忻, Zuo Jiane, 左剑恶, Tian Baokuo, 田宝阔, ShenHongyan, 沈洪艳, Wang Yongjun, 王勇军, Zhao Xiumei, 赵秀梅作者单位:Li Zaixing(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School of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 李再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 Yu Xin,Zuo Jiane(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余忻,左剑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 Tian Baokuo,Shen Hongyan(School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 田宝阔,沈洪艳(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 Wang Yongjun,Zhao Xiumei(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NCPC, Shijiazhuang 050015), 王勇军,赵秀梅(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研究所,石家庄050015)引用本文格式:Li Zaixing.李再兴.Yu Xin.余忻.Zuo Jiane.左剑恶.Tian Baokuo.田宝阔.Shen Hongyan.沈洪艳.Wang Yongjun.王勇军.Zhao Xiumei.赵秀梅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技术进展[会议论文] 2012。
河北省发酵类抗生素菌渣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赵卫凤;鲍晓磊;张媛;张焕坤;陆雅静;王洪华【摘要】河北省作为抗生素生产大省,每年产生的抗生素发酵菌渣约30万t.抗生素菌渣作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处理困难,其处置过程已成为限制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瓶颈.系统地总结了河北省抗生素菌渣产生和处置现状,指出了菌渣产生及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菌渣处置技术需求,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发酵类抗生素菌渣的残留消除技术及环保管理提出建议及对策.【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31【总页数】5页(P12417-12421)【关键词】抗生素;菌渣;处置;利用;环保【作者】赵卫凤;鲍晓磊;张媛;张焕坤;陆雅静;王洪华【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7;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7;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100012;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7;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7;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7;河北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3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2011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大国[1]。
抗生素菌渣处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抗生素菌渣处置是指对使用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适当处理的行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抗生素菌渣的处置问题日益突显。
抗生素菌渣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等领域,其中包括废弃药物、废弃包装、废水和废渣等。
这些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残留物和抗药性菌株,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抗生素菌渣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以下问题:首先,抗生素残留物和抗药性菌株可能通过环境介质传播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其次,人类长期接触抗生素残留物会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使得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效性降低。
此外,抗生素菌渣也可能对食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妥善处理,可能会进入食品链,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构成风险。
因此,抗生素菌渣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有效地处理抗生素菌渣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确保食品安全。
在处理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正确分类、妥善包装和安全处置。
此外,应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抗生素菌渣处置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总之,抗生素菌渣处置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加强对抗生素菌渣的处理与管理,我们能够有效应对抗生素残留物和抗药性菌株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人类健康的安全性。
同时,这也需要广大公众的重视和行动,共同守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框架,对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南。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同时提供了一些背景信息和引入问题的开端。
它为读者提供了对抗生素菌渣处置问题的初步认识,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并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该话题。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详细探讨了抗生素菌渣的定义、来源、危害和影响。
在2.1节中,我们将介绍抗生素菌渣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来源,例如制药厂、医院和农业等。
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现状与处置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制药单位每年的药品产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其产生的制药菌渣怎样处理成为制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制药菌渣的处理手段能否科学、有效的进行,是我国进行环境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对我国微生物菌的使用方式和微生物制药菌的管理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对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我国的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水平。
关键词: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现状;处置技术探讨[中图分类号]X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引言微生物菌渣是药品生产后残留的固体废物,我国的微生物菌渣主要是抗生素类的,我国的抗生素原料生产居世界前列,全世界75%的青霉素工业盐、80%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90%的链霉素类抗生素都产于中国,平均每顿抗生素要产生四十吨的菌渣。
一直以来,菌渣的处理就是干燥加工然后当做饲料或添加剂来再利用,但是菌渣内有一些有多的代谢物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1微生物制药菌渣的使用1.1我国微生物制药菌渣使用现状制药菌渣是一种富含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有机物,其内部的营养成分都是生物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所需元素,因此我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把制药菌渣投放到生物的食物中进行处理。
我国诸多地方还将制药菌渣通过晒干的手段进行加工,之后投入到了生物的饲料中。
现阶段我国逐渐将制药菌渣使用到了堆肥工作中,这种处理手段不但能够使制药渣的处理更科学、有效,还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成本。
并且还能够将微生物制药菌渣加工成为有机化肥进行使用,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制药菌渣的处理消耗,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国外微生物制药菌渣使用现状美国对制药菌渣影响并未高度重视,印度多数的制药菌渣都普遍应用于土壤的改良,使用不同添加剂将制药菌渣转变为高效的土壤改良剂,起到农家肥料的效果。
图1 抗生素菌渣有害物质的循环
3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2002年,国家明令禁止将抗生素菌渣作为蛋白饲料原料和动物饲料药用添加剂。
这就造成抗生素菌渣的处理问题变得十分严峻。
目前,国内对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国外也并无成熟的可借鉴技术。
3.1 焚烧技术
抗生素菌渣的焚烧处置技术是将废物完全处置的
1 200℃的反应条件下,于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最终反应生成小
气体。
因此,该技术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技术。
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于制药产业生成的类似产物大多采用焚烧法进行处置。
抗生素菌渣焚烧处理装置在我国华药集团、石药集团等大型制药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利用。
焚烧能用较短的时间大幅度降低抗生素菌渣的总量,处理过后,抗生素菌渣的体积
5%,除此之外,焚烧法还可以直接将菌渣中的有害物质完全消除,同时得到热量。
焚烧法的缺点是需要对样品进行干化预处理,但是抗生素
80%),热值也很低,因此不能作为独立燃烧物,需要外加燃料,这大大增加
菌渣大约需
解液化过程,在生物质热解液化过程中获得最高的生物油产率所需的反应条件包括:极快的加热速率,500℃左右的反应温度,不超过
热解气的快速冷凝与收集等。
为热值较高的热解炭产品,客服生物质原料能量密度低、容易腐烂等缺点。
其中得到的高品质热解炭可以通过活化制取活性炭或者作为烧烤用木炭;品质较差的热解炭直接作为燃料或炭基复合肥基质。
3.3 能源化技术
90%
氧消化处理的方法回收沼气、制作沼肥。
件下对样品进行厌氧消化,这样就可以将菌渣中难以。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硕士学位论文青霉素菌渣风险评价体系与抗生素菌渣管理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PENICILLIN RESIDU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YSTEM AND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DUE MANAGEMENT SYSTEM苗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6月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国内图书分类号:学校代码:10213国际图书分类号:密级:公开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青霉素菌渣风险评价体系与抗生素菌渣管理体系的构建硕士研究生:苗杨导师:孟宪林副教授申请学位:工程硕士学科:环境工程所在单位: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4年6月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Classified Index:U.D.C: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EngineeringCONSTRUCTION OF PENICILLIN RESIDU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YSTEM AND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DUE MANAGEMENT SYSTEMCandidate:Miao YangSupervisor:Associate Prof. Meng Xianlin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ffiliation: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Date of Defence:June, 2014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摘要抗生素菌渣由于含有部分抗生素残留而被视为危险废物,但究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确切风险却缺乏相关研究。
此外,抗生素菌渣的管理也存在诸多漏洞,各地方环保部门对抗生素菌渣的管理模式不甚规范,导致部分抗生素菌渣流失,严重威胁环境安全。
目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处置方式主要采用焚烧和填埋,这样不仅造成了菌渣中大量营养物质的浪费,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抗生素生产厂家的经济成本。
因此,抗生素菌渣的风险评价模型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处置和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青霉素菌渣添加量为1%~10%,菌渣处置前和处置80%后的人体健康风险为切入点,通过辨识出青霉素菌渣饲料化存在的健康风险因素,结合青霉素毒理性实验成果计算出剂量与反应的关系,然后对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物等暴露途径中涉及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研究,并运用MatLab 软件编程构建出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评价结果表明菌渣添加量为1%~10%,菌渣处置前和处置80%后的青霉素菌渣饲料化的人体健康风险均可忽略;青霉素菌渣饲料化导致人体过敏的可能性极小。
通过对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和肥料化过程风险因子的识别,结合青霉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制沼气过程和肥料化过程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并构建出相应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
评价结果表明青霉素菌渣在能源化和肥料化过程中对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的风险均很小,可忽略。
所构建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可通过菌渣中青霉素残留量、青霉素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和废水中青霉素的处置率计算出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和肥料化过程的水生生态风险表征值。
基于抗生素菌渣基本信息、菌渣处理处置工艺、典型抗生素菌渣风险评价模型以及抗生素菌渣转移管理四大板块,结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Linux+Tomcat+Oracle+Java),构建抗生素菌渣风险管理体系。
管理者通过该体系可对抗生素菌渣的产生情况、危害特性、贮存情况、处理处置方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等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以及评价,从而使抗生素菌渣的管理早日进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关键词:青霉素菌渣;风险评价;青霉素菌渣饲料化;青霉素菌渣肥料化;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制沼气;抗生素菌渣风险管理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Abstract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have been listed as hazardous waste because it contains antibiotic residues, but the exact risk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have few relevant research. In addition, there are also many loophole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 bacteria residues. For example, the management mode that s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adopted are not standard, which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antibiotic bacteria residues and the potential dangers to the environmental safety. Currently, the disposal ways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are incineration and landfill, which not only waste resources, but also increase the treatment cos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due risk assessment models and management system to realize the resources disposal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Taking penicillin bacteria residues adding amount of 1%~10% and bacteria residue treatment of 0% and 80% for example, this thesis identified health risk factors and used penicillin toxicity datas to calc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se and effect to studied the human health risk in swallowing, skin contacting and breathing. In addition, MatLab software was also used to construct the risk assessment mod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lth risk can be ignored and allergy risk was few in the pocess of feeding.The ecological risk of penicillin bacteria residues in the pocess of fertilizing and energying was assessed by identifying risk factor as well as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law of penicillin. Besides, the corresponding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evaluation model was also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fertilizing and energying the risk to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aquatic ecosystems was so small that it can be ignored. Ecological risk characterization of penicillin bacterial residues in the pocess of fertilizing and energying can be calculated by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odel when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penicillin residues, penicillin residence time in water, and the disposal rate of penicillin in waste water were known.Based on basic information of antibiotic residue bacteria, treatment process,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typical bacterial antibiotic, and the management of transfer, and conbined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Linux + Tomcat + Oracle + Java),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d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can query, count, analysis and evaluate the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harmful characteristics, storage conditions,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s and the ecological or human health risks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Thus the bacteria antibiotic residue management can early access an systematic,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track.Keywords: penicillin bacteria residues, risk assessment, feeding of penicillin bacteria residues, fertilizing of penicillinbacteria residues, energying of penicillin bacteria residues,risk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due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 课题来源 (1)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课题背景 (1)1.3 青霉素菌渣的产生及性质 (2)1.3.1 青霉素菌渣的产生 (2)1.3.2 青霉素菌渣的性质 (2)1.3.3 青霉素的性质 (3)1.4 抗生素菌渣国内外处理处置现状 (4)1.4.1 抗生素菌渣利用和处置技术 (4)1.4.2 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难点 (6)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1.6 本文的技术路线 (8)第2章青霉素菌渣饲料化的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9)2.1 青霉素菌渣饲料化的可行性分析 (9)2.1.1 卫生安全性评价 (9)2.1.2 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评价 (9)2.1.3 代谢利用评价 (11)2.2 青霉素菌渣饲料化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11)2.2.1 危害识别 (11)2.2.2 剂量-反应评估 (13)2.2.3 暴露评价 (13)2.2.4 风险表征 (26)2.3 青霉素菌渣饲料化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29)2.4 青霉素菌渣饲料化的人体致敏量模型的构建 (31)2.5 本章小结 (33)第3章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和肥料化的生态风险研究 (34)3.1 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和肥料化的可行性评价 (34)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3.1.1 青霉素菌渣能源化的可行性分析 (34)3.1.2 青霉素菌渣肥料化的可行性分析 (34)3.2 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和肥料化生态风险研究 (35)3.2.1 青霉素菌渣对陆生生态的风险 (35)3.2.2 青霉素菌渣对水生生态的风险 (36)3.3 青霉素菌渣能源化和肥料化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38)3.4 本章小结 (39)第4章抗生素菌渣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40)4.1 我国抗生素菌渣管理现状 (40)4.2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41)4.3 抗生素菌渣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41)4.3.1 抗生素菌渣基本信息数据库 (43)4.3.2 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工艺数据库 (43)4.3.3 风险评价数据库 (46)4.3.4 抗生素菌渣转移管理数据库 (47)4.4 本章小结 (49)结论 (50)参考文献 (5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59)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60)致谢 (61)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第1章绪论1.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课题来源本课题来源于环境保护部“微生物制药菌渣处置和利用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环保公益性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菌渣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环境安全性评价”(项目编号:201209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