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
- 格式:ppt
- 大小:8.94 MB
- 文档页数:47
同学们好!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知道了客观实际是我们走好人生路、对人生进行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并且明白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我们人生多种选择可能性的基础,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但我们还需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的实际慎重的选择,才能为我们人生走好下一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认识掌握、并从行动上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脚踏实地的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其实说到人生之路,要走好、要选择好,还离不开我们的人生行动。
走,就是一种行动;选择,虽然是一种明智的决断,但同样需要付诸行动,才能落实。
可见,人生行动,对我们的一生存在和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我想:这样的事实没有人不会承认吧?因为生活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是实在的!但对同学们来说,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要从哲学理论上刨根究底,明白其根据之所在。
为此,我们推出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授课章节名称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授课课时4节(第三、四周)授课形式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使用教具教材、学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 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 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歌曲《山不转水在转》提问:“山不转水在转”,这句俗语的寓意是什么?教师: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云”、“风”、“心”都在不停地“转”,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管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坎坷,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第一课时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课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观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生必须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人生。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本质是物质的要求,人生贵在行动的重要哲学依据。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上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帮助学生明确要珍惜生命,增强自觉行动的效率,为帮助学生走好人生路、实现成功的人生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教学难点: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物质运动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发展】前面第一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道路。
知道了客观实际是我们走好人生路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并且明白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而物质世界又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
第一单元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第一讲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生也需要行动,通过积极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的概念;2、意识到人生需要积极的行动;3、探讨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思想;2、如何引导学生将行动贯穿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互动探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2、提问:你们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1、介绍物质运动的概念:物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之一,它是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变化。
2、介绍人生运动的概念:人生运动是指人类社会和个人在历史时期中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3、讲解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的道理,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生需要积极的行动才能实现发展。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提供一个案例:一个想要成为演员的学生,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分析该学生未付诸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帮助他付诸行动。
四、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25分钟)1、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如何将行动贯穿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中。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总结出实现人生发展的方法,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
五、课堂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在今后的人生中贯彻立即行动的思想;2、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3、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介绍物质运动和人生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生需要行动才能实现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思想。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概念与结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的。
规律:事物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行动:即人的行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社会活动。
人的行动的展开构成了现实的人生,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展示个人的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要把“运动和物质联系在一起、运动和静止联系在一起、运动和行动联系在一起、联系和规律联系在一起”甲乙理解。
二、熟能生巧(一)选择( )1.马克思主义科学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A .客观实在 B.发展 C.运动 D.规律( )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B.事物状态的改变C.单纯的位置移动D.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过程(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蠧”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过程( )4.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
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5.“刻舟求剑”故事中那个楚国人,虽然承认船、水、剑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他却否认了船、水、剑是运动的。
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原理B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C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D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的原理由普遍到特殊第一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第二框:人生行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由普遍到特殊()6.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或李四,这表明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B.运动是绝对的C.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态()7.恩格斯说:“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是相适应的而且是由要他自己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