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机组统计
- 格式:xlsx
- 大小:415.17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核电开展概述中国核电建设历程〔一〕世界核电开展概述1954年6月27日投进使用的世界最早核电站—莫斯科西南110公里的奥布宁斯克核电站,5MW容量。
〔于2002年4月30日关闭,现改建一所博物馆。
〕1960年美国核能发电占总电能的0.1%。
〔当时只美国有规模核电〕1970年有核电的国家核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美国1.4%;苏联0.5%;日本1.5%;西德3.7%。
1980年有核电的国家核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美国11.0%;苏联5.4%;日本16.0%;西德14.2%。
1980年要紧国家核电装机容量:美国5649万千瓦;苏联1230万千瓦;日本1569万千瓦。
1980年全球核电占发电量的16%。
1981年要紧国家核电装机容量:美国6074万千瓦;苏联1450万千瓦;日本1626万千瓦。
1982年11月法国核电装机容量22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3.8%。
法有22台90万千瓦核电机组投进生产。
1982年11月英国核电装机容量占总电量的8.1%。
1983年5月5日签订中法核电合作备忘录,计五条。
要紧内容:法国供四座核岛,常规岛英国两套,法选两套,均由法总设计。
1983年10月11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27届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该机构成员国。
1985年12月12日中法广东核电站谈判达成协议。
由法国法马通公司向中国提供两座90万千瓦反响堆。
1986年4月26日,苏联基辅北18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传播到北欧一带,苏要求瑞典关怀,大火七天扑灭。
其缘故是人为连续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平安壳不能全包容而向外泄漏。
1990年初,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开始生产,供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组件。
95年1月起,向大亚湾核电站提供更换的燃料组件。
1991年12月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台投产,填补我国核电的空白。
1991年12月31日,中国—巴基斯坦核电站合作合同签字。
中国30万千瓦核电站和平利用于巴,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
甘肃2024《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3月6日,从福建平潭国际邮轮中心始发的()国际邮轮开启3天2晚的日本之旅,标志着首条以平潭国际旅游岛为母港的国际航线运营正式拉开帷幕。
A."飞翔"号B."梦想"号C."理想"号D."前进"号【答案】:B2.2024年5月5日迎来(),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A.夏至B.芒种C.立夏D.小满【答案】:C3.2024年春运将从1月26日开始,春运期间民航运输旅客量预计将达到()人次,日均200万人次,有望创历史新高。
A.8000万B.9000万C.6000万D.7000万【答案】:A4.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3部门联合印发(),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推动我国必需脊灰病毒设施的认证工作。
A.《关于成立国家脊灰病毒控制监管机构的通知》B.《关于成立国家脂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的通知》C.《关于成立国家新冠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的通知》D.《关于成立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的通知》1/ 14【答案】:D5.《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4月15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总装机容量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研制成功的自主品牌是()。
A.华兴一号B.天河一号C.华龙一号D.玲珑一号【答案】:C6.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答案】:B7.下列批复的开头最为恰当的是:()。
A.你单位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B.你单位《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C.你单位《关于××问题的请示》(文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D.你单位×年×月×日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答案】:C8.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2023年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核技术应用行业是指利用核能技术开发的各种应用产品和服务,包括核电、核医学、核辐射监测和防护等领域。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2023年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核电市场规模核能是一种新型的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形态,已经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全球的核电装机总量已经超过400GWe,占总发电量的10%以上,其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建设国家,截至2019年底,我国核电运营机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约50GWe,占全球总量的12%左右。
根据经济日报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核电机组数约为450台,总装机容量为392GWe,其中亚洲地区装机容量最大,占比超过50%。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核电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显著的619GWe,年均新增30GWe左右。
二、核医学市场规模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进行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包括核素诊断和放射性治疗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核医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核医学市场价值约为20亿美元,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三大核医学市场。
据市场研究机构GIA的统计,全球核医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7%,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美元左右。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核医学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三、核辐射监测和防护市场规模核辐射监测和防护是保障核能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它主要包括核辐射及环境监控、核设施燃料管理和卫生保护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核能安全问题的重视和核电建设的不断推进,核辐射监测和防护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的统计,全球辐射防护市场价值约为2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亿美元左右。
核电产业链现状、趋势、前景分析投资要点⏹现状:中国是核电大国而非强国,重启核准打开成长空间。
2018年,全球核电发电量2563TWh,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约10%;核电在国内总装机容量中占比2.4%、在总发电量中占比4.2%,中国大陆核电发电量排名全球第3位、但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排名倒数第5位。
截至2019年6月底,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已经核准开工。
⏹趋势:中国是全球核电发展领头羊,国产三代机后来居上。
据WNA统计,全球19个国家正在建设总计5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为52.31GW,中国的在建机组数、装机容量均居全球首位。
2012年中国已明确规定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
目前,国内在运、在建、即将开建、规划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共有5种堆型,因决策层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考量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核电技术封锁,国和一号(CAP1400)成为重启后首堆、华龙一号(HPR1000)也取代AP1000成为国内三代核电主力堆型。
⏹前景:中短期有两倍以上成长空间,潜在投资额或超万亿。
除待开工的5台机组外,目前还有29台机组已开展前期工作,合计装机容量3484万千瓦。
假设29台机组全部开建并商运,国内在运核电机组数将达到64台,合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是现有在运机组装机容量的两倍以上。
按照每个核电厂址4-6台机组的可承纳容量以及2台机组的扩建裕量,现有核电厂址储备尚有可建机组数116台,合计装机容量1.43亿千瓦。
即使不考虑其中的内陆核电厂址,沿海厂址仍有可建机组数48台,装机容量0.61亿千瓦。
根据测算,34台已开展前期工作的机组(含5台待开工机组)投资预算金额合计约7200亿元;其他48台沿海厂址可建机组投资预算金额合计约1.12万亿元。
⏹产业链解析:电站运营居中枢核心。
上游的电气设备板块供应商以国企为主、民企为辅,机械设备板块中民企参与度较高,中核在核燃料板块具有独家专营权,中核建在工程建设板块一家独大;中游电站运营板块目前为中核、中广核、国电投三国争霸格局,未来或将形成群雄逐鹿局面;下游后处理、检修维护板块市场刚起步,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有几个核电站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核能的发展和利用。
核电站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
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多个核电站正在运营和建设中,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核电站。
1. 天津核电站天津核电站位于中国北方沿海的天津市宝坻区,是中国政府推动核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该核电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首个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高达125万千瓦,目前已经开始商业运营。
天津核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核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是中国最早的核电站之一。
该核电站于1994年开始商业运营,目前由中国广核集团经营管理。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一共有6台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到5.7百万千瓦,为华南地区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苏丹红沿河核电站苏丹红沿河核电站位于江苏省金坛市和丹阳市的交界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HPR1000)的首个示范项目。
该核电站计划总装机容量为92万千瓦,预计于2021年开始商业运营。
苏丹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的一大突破,也促进了中国核能装备走向世界市场。
4. 在建和规划中的核电站除了以上已经运营的核电站,中国还有一些核电站正在建设中或规划中。
例如:•广东阳江核电站: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总装机容量达到3.8百万千瓦。
•海南建设核电站:位于海南省西部的琼中、昌江、乐东三县,预计总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
这些核电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核能装机容量,推动中国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多个运营中和规划中的核电站。
这些核电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供应,并且推动了中国核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提升。
2025-2031年中国发电设备市场前景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发电设备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用电提供发电成套设备的重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电力需求旺盛,发电设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4年1-12月,发电机组产量15954.6万千瓦,同比增长9.9%。
2024年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13564.5万千瓦(按发电机计),同比增长0.8%。
其中:水电机组881.5万千瓦,占6.5%,同比下降56.3%;火电机组6759.2万千瓦,占49.8%,同比增长18.5%;风电机组5703.8万千瓦,占42.1%,同比增长1.9%;核电机组220万千瓦,占1.6%,同比增长57.1%。
从出口情况看,2024年,全国出口发电机组842.3万千瓦,同比下降20.7%,占发电设备产量的6.2%,比上年减少1.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水电机组112万千瓦,同比下降38.2%;火电机组536.9万千瓦,同比下降15.2%;风电机组193.4万千瓦,同比下降21.9%。
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亚、中亚和南美洲。
水电、火电机组出口产量占总出口产量的比例较上年回落11.9个百分点。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加快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
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传统的水、火电领域国际竞争力十分突出。
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掌握了世界上先进技术,并根据国情加以融合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中国国情的发电设备制造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煤电和水电机组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有些技术优于国外。
今后40年,我国电力工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到2024年的三倍。
受能源资源、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电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发电设备的类别也将向多样化发展,但燃煤发电仍占有最大的比重。
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发电设备市场前景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
【分论坛观察】中国核电的安全运营形势如何■本刊记者王晨香4月15日,我国迎来了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曰。
核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这 一天,2021年4 •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活 动同步启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公众认识核安全、了解 核安全,营造良好的核能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在运 核电机组已达49台,核电的安全运营形势如何?中国 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 行评估及经验交流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广核集团有 限公司原董事长贺禹在“核能安全与发展”分论坛上 的主题报告中给出了解答:“中国大陆28台核电机组 W ANO综合指数为100(满分),满分机组比例达到了 60%,高于美国等主要核电国家。
”W AN O的性能指 标,也是安全指标,这一答卷说明,我国核电的总体安 全运行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核电业绩指标高于其他核电国家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电虽然遇冷,但经过近十年 的沉淀与政策考量,世界主要核电国家仍坚持核电发 展,新兴国家积极跟进。
尤其是中国,在安全高效的前 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节奏,核 电的安全运行水平持续提升。
伴随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首堆工程福清核电5号 机组并网发电和三澳核电厂1号机组开工建设,截至 2020年年底,我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了 49台,在建核 电机组达到14台,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开工建设的 3台机组均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 号”三代核电技术。
目前,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 已实现突破,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 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2020年世界范围 内新投运核电机组5台,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41台,在建核电机组58台,其中新开工机组4台,均为三代核电技术及以上技术。
2020年,根据W ANO发布的第四季度业绩指标统 计,中国大陆28台核电机组综合指数为100(满分)。
“去 年我们49台机组,有47台参与评估,2台没有达到运行 一年的参评标准。
我国现在有多少个大型核电站?首先感谢邀请,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一、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NP3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1×30万千瓦,设计寿命30年,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经过十多年的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是采用法国M31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8.4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
三、岭澳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
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9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30%,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四、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2至4台的余地。
一期工程,采用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6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0%。
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运。
五、红沿河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
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60%,1号机组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
六、宁德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5%以上,1#机组于2008年2月FCD,1、2#机组计划于2013年左右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2016年中国核电发电量、核电装机容量及核电机组数量统计【图】2016年08月08日 16:34201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1,68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2%,占全国发电总量的3.01%。
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国投入运行(以并网发电为标志点)核电机组30台、装机容量2,848万千瓦,在建(以FCD为标志点)核电机组24台、装机容量2,654.9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的37.77%。
1998-2015年中国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数(台)我国核电站发展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占很大比重,未来核电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世界核协会统计,截至2016 年03 月,世界核电站并网数量、在建数量、计划新建数量和规划新建数量分别为440 座、65 座、173 座和337 座,我国核电站并网数量、在建数量、计划新建数量和规划新建数量分别为30 座、24 座、42 座和136 座,分别占世界的6.82%,36.92%,24.28%和40.36%。
可见,我国核电站的在建数量、计划新建数量和规划新建数量占比远超过并网数量占比,未来我国核电站数目将会有很大增长,发展空间广阔。
2007-2016年世界核电厂数量(座)2007-2016年我国核电厂数量(座)世界和我国当前核电机组数量比较截至2015 年12 月末,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约为5,502.9 万千瓦。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至2015 年底,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为5800 万千瓦;至2020 年底,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800 万千瓦12。
若以每台机组装机容量为100 万千瓦推算,2020 年前我国平均每年将有6 台机组开工建设。
根据上述规划,我国将迎来核电开工建设的高潮,高峰时段预计将同时在建约40 台机组。
截至2016 年7 月12 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29 台,处在调试期2 台,商运总装机容量2748.74 万千瓦,调试总装机容量216.6 万千瓦。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核能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国核电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核电发展现状1.1 核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左右。
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1.2 核电技术的进步我国在核电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一系列核电技术,包括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核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1.3 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核电发展的挑战2.1 安全风险的考验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我国核电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核电站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未来,我国核电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2.2 废核燃料的处理核电站产生的废核燃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废核燃料的处理技术,包括再处理和深地质处置等。
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对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3 资金和人才的需求核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人才。
目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的短缺问题。
未来,我国需要加大对核电的投资力度,并加强人才培养,以满足核电发展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趋势3.1 加强核电安全管理未来,我国核电发展的重点将是加强核电安全管理。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核电安全管理经验,加强核电站的安全监测和事故应对能力,提高核电的安全性。
3.2 推动核电技术创新核电技术的创新是核电发展的关键。
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核电站分布:载止今日,中国核电站:目前6个投入运营的核电,12个在建的核电站,25个筹建中的核电站——我国将新增58座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5年——2020年13座核电站5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15年时间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这是一组令人咋舌的数字2008年中国将开工建设福建宁德、福清和广东阳江三个核电项目,另外还有4个核电站在建。
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各项设计工作陆续到位,各方将为这三个工程投下上千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也仅仅是中国“核电强国”梦想的开端,因为根据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
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多年间,我国平均每年要开工建设3——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而在此蓝图下,在未来十多年中,我国将投下至少5000亿元人民币。
其实,中国开描“核电蓝图”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核电成为了最现实的选择。
在未来的中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几十座核电站将拔地而起。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目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世界核电站分布图能源问题困扰中国2008年7月4日,星期五,这是合同签订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唐红键办公室的门一直敞开着。
这天,下属们从他的办公室进进出出,从小到服装颜色,大到领导讲话的排序,下属们依次向他汇报,并等待他的确定。
不过,在唐红键看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以后无数个类似“7月8日”这样的日子而服务,毕竟那个是以“亿元”为单位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