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_2014年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4
2014年安全事故案例统计300余名地方官被追责(表)∙资讯快递∙2015年01月07日∙来源:人民网2【导语】:《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明确,对特大火灾、交通事故、民用物品爆炸、煤矿矿山安全事故等7类特大安全事故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者,应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针对近期全国发生多起各类事故,安监总局发言人黄毅近日也表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严肃查处。
2014年,重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香格里拉古城火灾、长沙校车侧翻、昆山中荣公司爆炸、清华工地塌方、上海外滩踩踏……一幕幕惨剧,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忍不住扼腕叹息。
这些令百姓付出健康和生命代价的事故一再发生,固然有意外的成分、偶然的因素,肇事单位和个人难脱罪责,但相关监管部门领导也责无旁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明确,对特大火灾、交通事故、民用物品爆炸、煤矿矿山安全事故等7类特大安全事故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者,应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针对近期全国发生多起各类事故,安监总局发言人黄毅近日也表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严肃查处。
查询国家安监总局网站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可以发现,沪昆高速“7·19”交通事故后,11名官员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立案侦查;昆山“8·2”爆炸事故后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苏州市市长周乃翔等35人被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据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发生的10余起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中,除肇事方外,已有300余名地方官员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处罚或制裁。
事件时间人员伤亡及损失事故原因性质问责1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重大火灾事故2014年1月11日造成烧损、拆除房屋面积59980.66平方米,烧损(含拆除)房屋直接损失8983.93万元。
2014年安全生产事故2014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失。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以便加强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
2014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1322起,造成16245人死亡,269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28.6亿元。
其中,特别重大事故5起,造成110人死亡,614人受伤。
这些数字说明了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014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矿业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尤其是煤矿事故频频发生,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此外,化工厂、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造成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不当以及安全意识淡薄等。
在很多矿山和工厂中,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健全,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事故隐患积聚,不及时排查和整改,进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此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现象,政府部门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监管,对安全管理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此外,还加强了对高风险行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大了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力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为了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不仅要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我们应该增强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了解安全预防常识,学会正确的应对突发事故,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在企业和单位中,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预防措施我国是世界上煤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一、煤矿事故统计分析1. 事故类型我国煤矿事故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顶板事故、机电设备事故等。
瓦斯爆炸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一种煤矿事故类型,占据了事故中的重要位置。
2. 事故原因煤矿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技术原因、管理原因和人为原因。
技术原因主要包括瓦斯浓度超限、通风系统设计不当等;管理原因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违章违规操作等;人为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漠等。
3. 事故频发地区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这些地区煤矿企业众多,矿井规模大,事故易发生。
4. 事故伤亡情况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不仅给矿工及其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煤矿安全预防措施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2. 加强技术设备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推广使用先进的瓦斯抽采技术、安全监测设备等,加强煤矿通风、排水、防治瓦斯等设施的维护管理。
3. 严格人员素质培训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矿工能够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4. 加强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煤矿安全演练,提高矿工应急处置和自救能力,制定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
5. 建立健全事故统计监测机制加强对各类煤矿事故的统计监测工作,及时了解煤矿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其原因,为制定和改进安全预防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中国煤矿事故发生率、事故等级、瓦斯类事故及煤矿事故地域分布分析1、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进步空间依然显著自2002年以来,我国煤矿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基本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1)高发期(2002-2005):2000年前因煤炭行业不景气导致了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帐问题。
2002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煤炭行业进入“黄金十年”。
过去的中小型矿井来不及进行规模改造,随着井下从业人员数量增多,开采强度增大,再加上开采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在短时间内整体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以及管理上对煤炭安全的不够重视,导致煤矿事故频发。
(2)递减期(2006-2011):随着2005年开始《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等法规的颁布,政府对小型非法矿井进行了大幅度的整顿。
煤矿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逐年减少,但是每年降低的幅度也在减小。
行业高盈利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短时间内矿井数量迅速增多,事故发生率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
(3)转型期(2012至今):产能严重过剩叠加进口煤冲击使煤炭行业进入寒冬,再加上国家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政策实施,大量小型矿井及安全投入力度不大的矿井开始关停,2012年开始煤矿事故明显减少。
2002-2017煤矿事故大致分为3个时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管理相关报告: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煤矿安全设备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事故等级决定行政监管的执行力度2007-2017期间,全国每年矿难死亡人数(不包括一般事故)从1156人降至152人,事故发生数量从166降至23起,较大事故由于发生频率高,导致其在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高。
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频率较低,一旦发生却会造成重大伤亡,例如2009年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死亡人数高达72人。
较大事故死亡人数占比较高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死亡人数极高数据来源:公开资料管理特别重大事故虽然年均发生频率不足10件,由于后果极为严重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014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1、中国历年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统计数据目前只有2004至2015年的数据。
一、较大以上事故发生趋势2004至2015年,全省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828起、死亡3240人。
其中:重大事故16起、死亡232人,平均每年发生1.33起、平均每起事故死亡19.3人(详见附件1);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一)按年度进行趋势分析。
2004至2015年,较大以上事故整体大幅下降,2015年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04年分别下降69.0%和65.3%。
如图1.1所示,较大以上事故发生趋势可分为3个阶段。
(二)按行业领域进行趋势分析。
1.从较大以上事故占比看。
如图1.2,2004至2015年道路交通发生较大以上事故665起,占81%;往后依次为建筑业、工商贸其它、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火灾、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分别占5%、4%、3%、3%、2%、1%、1%。
其中,从16起重大事故发生的行业看,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9起,占总事故起数的56.3%,占比最高;其次是煤矿和长江水上交通各发生2起,分别占总起数的12.5%;建筑业、工商贸其他(炸药生产爆炸)、火灾(液化气燃爆)各发生1起,分别占总起数的6.3%;烟花爆竹、内河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渔业渔船、农业机械、农电等行业,12年来均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1)2014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扩展资料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作业现场带班制度,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巡查,做到对作业过程关键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对重点部位要定期重点排查,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责任人、时限的落实;作业前要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和作业内容进行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风险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控措施,对作业中的登高、临时用电、动火、有限空间等较大风险作业必须严格管控。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日前,《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现予发布。
2012年10月16日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2011年11月3日19时18分,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发生重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6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48.48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11月4日,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时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率有关司局负责人于11月4日凌晨赶往事故现场,指导协调抢险救援工作。
卢展工书记对救援及善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省长郭庚茂、副省长李克、陈雪枫和河南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彭苏萍、张铁岗院士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以郭庚茂省长为组长、陈雪枫副省长为副组长的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义煤集团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抢险救援力量,成功开展了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2011年11月8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河南省工信厅、公安厅、监察厅、安监局、总工会、检察院等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并聘请了以彭苏萍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协助事故调查。
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鉴定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和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并制定了防范措施。
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千秋煤矿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千秋煤矿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称: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骨干矿井之一,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南1~2km,始建于1956年,1958年简易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1960年达到设计能力,经过多次技术改造,2007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10万t/ a。
全国2001年至2014年
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统计
2001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000629起,死亡130491人,平均每天死亡357.5 人。
2002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070000起,死亡139393人,平均每天死亡381.9 人。
2003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960000起,死亡136340人,平均每天死亡373.5人。
2004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833573起,死亡136755人,平均每天死亡374.7 人。
2005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727945起,死亡127089人,平均每天死亡348.2 人。
2006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平均每天死亡309.1人。
2007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06376起,死亡101480人,平均每天死亡278.0人。
2008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平均每天死亡249.8人。
2009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78996起,死亡83149人,平均每天死亡227.8人。
2010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63383起,死亡79552人,平均每天死亡218.0人。
2011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47728起,死亡75572人,平均每天死亡207.0 人。
2012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30000起,死亡72000人,平均每天死亡197.3人。
2013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02300起,死亡69451人,平均每天死亡190.3人。
2014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91719起,死亡66048人,平均每天死亡181.0人。
2014生产安全事故2014年是中国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年。
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矿山、交通运输以及建筑工地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这些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2014年,中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以矿山事故最为严重。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共发生矿山事故270起,造成矿工死亡2424人,较去年增加了18.7%。
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矿工违章作业、缺乏安全意识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
在这些事故中,有一些是由于煤矿瓦斯爆炸引起的,这是因为煤矿井下瓦斯积聚超标、煤尘爆炸等原因导致的。
除了矿山事故,还有各种交通运输事故、机械设备事故以及建筑工地事故等也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对于这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其背后存在着多种原因。
首先,一些企业和单位在生产中缺乏安全意识,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问题。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他们没有将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忽视了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其次,一些企业存在着违章作业的现象。
在为了提高效率和达到经济利润的要求下,一些企业无视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采取了一些不安全、违法的操作方法,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再次,一些地方政府在监管和管理方面存在着盲目、乱象现象。
通过和一些企业的亲密关系,地方政府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不愿意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导致了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漏洞。
面对这些生产安全事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首先,企业和单位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只有当员工具备了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出更为科学和严格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此外,广大市民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安全,还要关心他人的安全,做到相互监督和帮助,共同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安徽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告第一部分2000-2014年煤矿事故分析一、煤矿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安徽省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1000米以上煤炭资源529亿吨,99%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煤矿66个(生产矿井58个、基建矿井8个),核定能力17255万吨/年。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国投新集公司所属煤矿)53个(生产矿井49个、基建矿井4个),核定能力16859万吨/年;地方煤矿13个(生产矿井9个、基建矿井4个,分布在淮北、宿州两市),核定能力396万吨/年。
安徽省煤矿自然灾害十分严重。
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地压、地温等灾害俱全,瓦斯灾害和水害尤为突出,历史上曾发生多起瓦斯突出、爆炸和透水淹井事故。
随着老矿井不断向深部开采、新建矿井煤层埋藏较深(近-1000米),各种灾害越来越严重。
2000年以来,全省煤炭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煤炭产量大幅度递增。
1990 -1999年全省煤炭产量4亿吨,平均每年4001万吨;2000-2014年,全省煤炭产量150207.1万吨,平均每年10013.8万吨。
2008年全省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为1.1782亿吨。
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14693万吨,为历年最高,是2000年4783.4万吨的3.07倍。
2010年以来,全省年原煤产量稳定在1.3亿吨以上;2014年,原煤产量13255万吨。
死亡事故稳定下降。
1990-1999年全省煤矿共发生1060起死亡事故,死亡1685人,平均每年死亡169人,百万吨死亡率4.213;2000-2014年,全省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819起,死亡1119人,平均每年死亡74.6人、百万吨亡率0.745。
年平均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55.9%和82.3%。
2013年为煤矿安全生产最好时期,煤炭产量13960万吨;事故起数21起,死亡人数22人,百万吨死亡率0.158,为历年最低;与2000年相比,产量增加192%,事故起数下降77.4%,死亡人数下降83.2%,百万吨死亡率下降94.2%并首次降至0.2以下。
第4"卷第1期2021年3月有色金属设计Nonferrous Metals DesignVol.48No.1March.2021“十二五"期间煤矿事故统计分析杜凯(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鸡西58100)摘要:煤炭需求量伴随着能源结构和经济形式的发展而逐步减少,笔者对”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煤矿年产量与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煤矿事故起因、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事故煤矿的经济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大幅下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煤矿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事故;统计分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D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660(2021)01-0125-04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during the12t h Five-Year Plan PeriodDu Kai(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O Technology,Jixi158100,China)Abstract:Demand fos coal is goLually redu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eroy stoucturo and economic form. Annua.cool output of mines,the numbes,causes,mortality and class of coal mine accidents,and the economic types of coal mines where accidents occus during the12th Five—Yeas Plan period(2011—2015)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this papes.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numbes of accidents and deaths decreased sig-nificontiy.Based on the analysis,measures th prevent coal mine accident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Coal mine accidents;Statisticay analysis;Prevention measureso引言中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总产量一半左右%但是,世界其他国家因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之和仅仅占中国的1/3%国内多名学者将对煤矿事故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作为降低煤矿事故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
民之安危,国之根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十年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针对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我们调研了近十年的案例,并进行归纳分析,为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以及事故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一、全国事故基本情况2005-2014年,全国共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70起,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37.15余亿元,死亡4064人,伤2547人,失踪19人。
从年事故发生数量看,基本呈持续好转趋势,从直接经济损失看,基本呈不稳定上升趋势。
整体情况显示出我国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量基本呈现持续稳定好转状态。
(一)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全国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共涉及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事故数量在10起以上的是山西、河南两个省份,其它省份发生事故数量均在5起以下。
全国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涉及省份较多,事故发生地区较分散。
(二)按照行业(领域)划分煤矿42起,占事故总量的60%;道路交通8起,占事故总量的11%;工商贸其它8起,占事故总量的11%;危化品4起占事故总量的6%;、建筑施工2起,占事故总量的3%;铁路交通2起,占事故总量的3%;金属与非金属矿2起,占事故总量的3%;烟花爆竹1,占事故总量的1.5%;、民航飞行1起,占事故总量的1.5%。
(三)按照事故类型划分瓦斯爆炸21起,占事故总量的30%;交通运输事故11起,占事故总量的16%;火灾事故8起,占事故总量的11%;煤矿透水事故8起,占事故总量的11%;瓦斯突出6起,占事故总量的9%;火药爆炸事故5起,占事故总量的7%;危化品爆炸事故3起,占事故总量的4%;其他爆炸3起,占事故总量的4%;坍塌事故3起,占事故总量的4%;尾矿库溃坝事故1起,占事故总量的1.5%;,自然灾害1起。
占事故总量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