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湾闸建成后巢湖应急调水方案分析巢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巢湖汛期应急预案最新巢湖汛期应急预案最新引言巢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境内。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巢湖在汛期面临着较大的洪水威胁。
为了应对潜在的灾害风险,巢湖市制定了一系列应急预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文档将介绍巢湖汛期应急预案的最新情况。
一、背景巢湖市地处江淮平原,湖泊众多。
夏季是巢湖的汛期,由于江河水位上升、湖泊水位快速增加,巢湖周边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巢湖市长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并制定了应急预案。
二、巢湖汛期应急预案具体内容1. 预警机制巢湖市通过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天气变化、水位变化等指标,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台、广播等渠道获取最新的预警信息,并做好防范准备。
2. 临时避难点准备巢湖市确定了一批安全的临时避难点,用于在洪水临近或突发事件发生时疏散居民。
这些临时避难点通常位于高地、教育设施或公共建筑内部,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可以提供食宿和基本生活设施。
3. 物资准备巢湖市在汛期前储备充足的食品、饮用水、药品、抢险救援装备等物资,以满足应急时的需求。
同时,也会派遣专业的救援队伍和物资到可能受灾的区域,以便及时救援和支援。
4. 疏散路线和交通疏导巢湖市制定了详细的疏散路线和交通疏导计划,以确保人民安全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相关部门会及时调度交通资源,保障疏散的顺利进行。
5. 疫情防控巢湖市在汛期应急预案中特别关注疫情防控措施。
预案中规定了有关疫情防控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传播的风险。
三、巢湖汛期应急预案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巢湖市不断完善汛期应急预案,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队伍建设。
市政府还与周边城市、相关部门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提升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协同能力。
同时,巢湖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最近的一次演练中,巢湖市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汛期应急演练,模拟了突发洪水和灾情,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合肥巢湖治理规划方案一、概述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合肥市的重要水源地。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人类活动对其环境的破坏,巢湖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巢湖的生态环境,合肥市政府制定了治理规划方案,力求实现巢湖的治理与修复。
二、问题分析治理巢湖的问题主要包括污染、富营养化、生态破坏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1. 污染巢湖的水质一直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污染物质包括化工废水、工业排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农业活动带来的面源污染。
2. 富营养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巢湖周围区域的农业生产不断增加,造成了污染物源的增多,导致湖泊中富营养化问题愈加突出。
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是藻类爆发,导致水质恶化、味道难闻,严重时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3. 生态破坏巢湖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但由于滥捕滥猎、恶意砍伐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4. 水资源利用巢湖是合肥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巢湖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也日益增加,这给湖区的水资源利用带来了压力。
三、恢复措施1. 污染治理对于巢湖的水质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化工企业排污控制、旱厕的改建、面源污染治理等。
2. 富营养化综合治理针对巢湖富营养化的治理,可以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人工放生、人工控制、增加养殖等多种方式,避免藻类的爆发。
3. 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了改善巢湖的生态环境,要规划生态修复项目,尤其是要加强对鸟类等珍稀物种的保护,进行重新造林、植树之类的工程,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
4. 合理利用水资源巢湖的水资源必须被科学地管理和配置。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利用新技术、储备和提高托管等措施来管理和配置巢湖的水资源。
四、总体实施方案实施巢湖治理规划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五大方面:水资源保护及治理、水环境保护及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土地资源保护及利用等,逐步建立合理的巢湖生态经济体系。
巢湖防汛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巢湖流域在汛期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巢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巢湖流域防汛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巢湖本体及入湖河流流域。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首要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以防为主,提前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同时做好救援和恢复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防汛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实行分级负责。
(4)科学决策,协同配合。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优化调度方案,实现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利用等多目标协调。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巢湖防汛指挥部设立巢湖防汛指挥部,负责巢湖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
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组成,实行指挥长负责制。
2.2 各级防汛部门巢湖流域各市、县(市、区)设立防汛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工作。
2.3 防汛队伍各级政府应建立防汛队伍,包括专业防汛队伍、业余防汛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救援工作。
三、预防预警3.1 预防措施(1)加强防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汛意识。
(2)定期开展防汛检查,确保防汛设施设备完好。
(3)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
(4)制定和完善各类防汛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加强水文、气象、地质等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2 预警信号根据巢湖水位、降雨量等指标,制定预警信号分级标准。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风险。
四、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根据巢湖水位、降雨量等指标,制定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应急响应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风险。
一、前言巢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改善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应对巢湖流域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巢湖流域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水体污染、蓝藻暴发、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巢湖项目环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1)组长:巢湖市主要领导(2)副组长:巢湖市分管领导(3)成员:巢湖市相关部门负责人2. 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巢湖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日常工作。
办公室组成人员:(1)主任:巢湖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副主任:巢湖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3)成员:巢湖市相关部门业务骨干3. 应急队伍应急队伍由环保、公安、消防、卫生、水利、交通、通讯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救援和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1)预警信息来源:气象、水文、环保、卫生等部门。
(2)预警信息发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预警信息。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接到预警信息后,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处置:应急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救援与保障:根据现场情况,开展人员疏散、救援、医疗救治等工作。
3. 恢复与重建(1)现场清理:应急队伍对污染区域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环境监测:持续监测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确保环境安全。
(3)恢复重建:指导企业、个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修复受损设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市财政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口罩、防毒面具、消毒液等。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巢湖市备用水源应急供水
工程立项投资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04.24
•【字号】合发改投资〔2018〕381号
•【施行日期】2018.04.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巢湖市备用水源应急供水工程立
项投资的复函
合发改投资〔2018〕381号
市城乡建委:
你单位《关于请予巢湖市备用水源应急供水工程项目立项调整的函》(合建公〔2018〕24号)及附件材料收悉。
巢湖市备用水源应急供水工程已列入我市大建设计划,我委以合发改投资〔2017〕1159号批准立项。
鉴于你委组织的方案论证(《关于巢湖市备用水源应急供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查意见》),该工程需增加供电外线、调整相关施工方式等因素,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复函如下:
一、原则同意调整巢湖市备用水源应急供水工程立项投资,调整后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69亿元,其中1.08亿元由市建投集团统筹解决,其余资金由巢湖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担。
二、下阶段,请结合原立项批复(合发改投资〔2017〕1159号)一并使用,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重要节点的设计比选和论证,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待可研、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报我委审批。
项目编码:
2017-340181-46-01-027329。
一、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5. 巢湖市实际情况二、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巢湖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巢湖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水生态破坏、水安全风险等。
四、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巢湖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巢湖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响应的具体实施。
3. 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等。
五、应急响应分级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
六、应急响应措施1. 事件报告:事发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
2. 先期处置:事发单位或个人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3. 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一般级别:由事发单位或个人负责,指挥部予以指导和协调。
(2)较大级别: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3)重大级别: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开展应急处置。
(4)特别重大级别: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报请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全力开展应急处置。
4. 应急处置措施:(1)应急监测:对受污染水体进行监测,掌握污染范围和程度。
(2)应急处置:采取拦截、打捞、稀释、解毒等措施,减轻污染危害。
(3)环境修复:对受污染区域进行修复,恢复水环境功能。
(4)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加强舆论引导。
5. 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2)人力资源保障:组建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巢湖生态水位优化调度的有关问题探讨1 概述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左岸,属长江重要支流,横卧在安徽中部,东濒长江,西枕大别山余脉。
巢湖亦称焦湖,是ZG五大淡水湖之一。
巢湖东西长54.5km,南北宽21km,湖面面积高水位时可达780km2。
多年平均湖水位8.37m,相应平均水深2.7m,库容20.7亿m3,为典型的浅水湖泊。
当湖水位8.0m时,湖面面积755km2,最大水深3.4m,容积17.2亿m3;水位12.0m 时,湖面面积为780km2,最大水深7.4m,容积48.1亿m3。
巢湖流域面积13486km2,其中巢湖闸上来水面积9153km2。
域内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湖泊五种地貌类型,境内西高东低,岗、丘、圩、冲相间,河道纵横,水库、塘坝星罗棋布,主要支流有杭埠河、南淝河、派河、兆河、柘皋河等呈放射状注入巢湖,经巢湖调蓄后由裕溪河注入长江。
巢湖湖底高程为5~6m(吴淞高程系,下同),死水位为7.0m,蓄水位8.0m时,相应库容为17.0亿m3。
自1963年巢湖闸建成后,巢湖历年实测最高水位12.71m(1991年7月14日),最低水位6.47m(1978年11月9日),相应库容为55和7.0亿m3。
受环湖大堤及陡立岸线的约束,巢湖水面随水位变化的幅度不大。
巢湖流域是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486km2。
历史上洪涝灾害严峻。
建国以来,依据上世纪50年代编制的《巢滁皖水利简要规划》和上世纪90年代编制的《巢湖流域防洪规划》,结合灌溉和航运,上游陆续修建了龙河口、董铺、大房郢3座大型水库,初步整治了南淝河、裕溪河、西河,沿湖兴建了抵御湖洪的环湖大堤,下游建成了操纵江洪倒灌的巢湖闸、裕溪闸和开挖了排泄巢湖洪水的牛屯河分洪道,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操纵工程如下:巢湖闸上入湖河流主要有:①南淝河。
是巢湖北岸的最大支流,古称施水、金斗河,流域面积1464km2,干流河道全长约70km。
巢湖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的巢湖,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和整治任务。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巢湖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应运而生。
一、整治目标。
巢湖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使巢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湖泊生态环境恢复和水质提升。
具体包括:1. 使巢湖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高巢湖的生态价值和环境品质。
2. 改善巢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3. 提高巢湖的生态旅游价值,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整治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整治目标,巢湖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河道治理,对巢湖周边的河道进行整治,清理河道淤泥,修复河道生态环境,保障水质清洁。
2. 湖泊生态恢复,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湖泊水质,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
3. 污染治理,对巢湖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水质。
4. 生态保护,加强湿地保护,保护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湖泊的生态价值。
5. 生态旅游开发,通过生态旅游开发,提高巢湖的环境品质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6. 宣传教育,加强巢湖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巢湖环境保护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为了有效推进巢湖综合整治工作,需要有序地进行实施。
具体步骤包括:1.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巢湖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措施。
2. 资金保障,筹集必要的资金,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整治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挥,协调推进。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宣传教育,加强对巢湖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合肥市巢湖西、北岸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初步可行性分析邓广柱1 ,王士友2【摘要】摘要:巢湖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是沿湖主要城镇30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之一。
通过对巢湖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巢湖西、北岸作为合肥特大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8(028)003【总页数】3【关键词】巢湖;水源地;初步分析;建议文献标示码:A0 引言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属长江重要支流,横卧在安徽中部,东濒长江,西枕大别山余脉,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是沿湖主要城镇30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之一。
为了综合治理巢湖,充分利用巢湖水资源,配合“大合肥”远期规划建设1000×104人口区域特大城市,提供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设想,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及必要性。
本文在充分收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对巢湖西、北岸约15.1km岸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初步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
1 水源地区域地形地貌概况本次分析仅对水源地分析有关的地形地貌进行阐述。
1.1 侵蚀堆积地形晚更新世,地壳全面缓慢下降,广泛堆积了晚更新世的黄土沉积物,构成一级阶地受后期流水切割,普遍发育了规模不同的坳谷网,其间相应堆积有薄层晚更新世及全新世沉积物。
阶地面形成岗坳相间,垄畈起伏的波状平原,为本区面积最广的主要地貌类型,地面标高约25~50m,至河流上游近江淮分水岭轴线,标高可达60~80m,在4km2内其相对高差大部分为10~30m,与河漫滩多以3~8m陡坎相接,阶地面大致西北高、东南低,在杭埠河以南,阶地面则向北东倾斜,在相对上升的派河上游、杭埠河南岸及其它山间河流地区,阶坎明显,而南淝河、店埠河及丰乐河地区,则阶坎多为—平缓斜坡。
1.2 堆积地形一级阶地形成之后,沿河床两侧,普遍发育了平展的河漫滩平原,由全新世的松散堆积物组成。
其岩性为砂砾层和亚黏土,地面十分平坦,标高约7~20m,至上游可达40~45m,至河口入湖的长临河-袁家山一线以西的湖滨一带约3~5m。
黄湾闸建成后巢湖应急调水方案分析巢湖
摘要:本文通过凤凰颈站开机引江调水后,沿线河道及巢湖的水位变化,推算出长江和巢湖的水体交换量以及凤凰颈站开机流量与沿线河道的水位变化关系。
据此确定在黄湾闸建成后,当巢湖三种常态水位下引江调水时,凤凰颈站的开机调度方案。
关键词:引江济巢黄湾闸槽蓄量水位拥高
Abstract: This paper boot after carotid station cited by Phoenix River diversion, water level changes along the river and Chaohu, projected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level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Chaohu Lake water exchange volume and Phoenix neck stand along the river’s flow and power. Accordingly determin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Yellow Bay gates, when under the Chaohu Lake water diversion from Yangtze River Three normal water level, power scheduling scheme Phoenix neck stations.
Keywords: Diversion nest Huang Wan gate channel storage capacity owned by high level
一、应急调水影响分析
1.1 防洪影响分析
西河流域在5月5日至10日进行了一次降雨,各站降雨及河道水位统计资料见表1.1和表1.2:
表1.1 西河段2013.5.8降雨情况统计表单位(mm)
表1.2无为西河流域各站最高水位单位(m)
本次流域降水平均雨量为82.67 mm,在凤凰颈站没开机的情况下,西河水
位缺口处最高增加1.5m,平均水位增加1.1m。
1.2巢湖排水影响分析
根据水文局水文资料,计算出2000~2012年凤凰颈排灌站、裕溪闸等处历年6~9月上下游平均水位,详见下表1.3。
表1.3.2000~2012年凤凰颈排灌等站历年6~9月上下游平均水位对照表
可看出三峡建成后,安徽长江干流水位一般较低,通过分别对比忠庙与新桥闸下、忠庙与裕溪闸闸下、忠庙与凤凰颈站水位,可看出6~9月时,巢湖水位一般高于长江水位,因巢湖蓝藻一般在夏季爆发;再关闭巢湖闸从凤凰颈站引江调水,这样即使在引水期间,遭遇巢湖流域突降暴雨内河内湖水位陡涨,也可降低风险,同时通过凤凰颈站开机外排,可迅速降低内河内湖水位。
因此,调水期不可选择在5~6月,此时段不利于巢湖水自排入江,且长江干流水位较高,风险较大。
1.3水质、泥沙影响分析
2007年6月25日至6月30日,9月29日至10月2日分两次通过凤凰颈排灌站实施“引江入巢”得结论如下:
(1)引江输水河段沿线无大型污染企业,不会带入大量工厂污水、废弃物等。
(2)调水所夹带的泥沙对巢湖的淤积影响不大。
由于入湖河流及巢湖自身的含沙量小,故巢湖的淤积速率和淤积总量较小,调水未对巢湖湖盆淤积产生影响,调水是可行的。
二、2013年调水情况
因近期干旱,凤凰颈站开机调水缓解区域旱情。
本次调水从8月17日至8月21日,共计四天,开机流量为160m3/s,同时为了缓解和县、含山旱情,开
启黄雒闸下泄到裕溪河流量为100m3/s。
凤凰颈站近期开机引水情况见表2.1。
表2.1 凤凰颈站近期开机引水情况
通过表2.1可分析出凤凰颈站引入水量为160m3/s,由于巢湖水位高于兆河水位,兆河闸引入水量约40m3/s,黄雒河闸输出水量为100m3/s,同时兆河闸与黄雒闸之间用水量及蒸发量约为40m3/s。
三、调水成果分析
假设黄湾闸建成后,利用凤凰颈站提江水引灌巢湖,则不需考虑黄湾闸下至黄雒闸上段用水量及蒸发量等。
在假设引水期黄湾闸关闭的情况下,计算出凤凰颈站开机流量与河道各处水位关系,计算成果见表3.1:
表3.1引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统计表
根据8月18日凤凰颈站水位9.0,巢湖水位8.88开机数据分析
四、调水结论
从凤凰颈站经兆河闸入巢湖河道全长约为71km,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凤凰颈以200m3/s调水时,干流河道流速约为0.4m/s,据此计算凤凰颈引水入巢约需50小时。
其他计算成果,详见表4.1。
表4.1不同水位情况下调水量及开机天数
当关闭黄湾闸,通过凤凰颈站开机200m3/s调水时,巢湖不同水位情况下西河各段控制点水位预计变化:
(1)当巢湖水位从8.0m提升至8.5m时,需引水38200万m3,预计开机天数约32天,西河平均水位壅高0.526m,预计凤凰颈站水位9.60m,梁家坝水位9.21m,缺口水位9.01m。
(2)当巢湖水位从8.5m提升至9.0m时,需引水38300万m3,预计开机天数约32天,西河平均水位壅高0.529m,预计凤凰颈站水位10.10m,梁家坝水位9.71m,缺口水位9.51m。
(3)当巢湖水位从9.0m提升至9.5m时,需引水38500万m3,预计开机天数32天,西河平均水位壅高0.530m,预计凤凰颈站水位10.60m,梁家坝水位10.21m,缺口水位10.01m。
(4)当长江水位高于巢湖水位1.1m以上时,即巢湖水位8.5m以下且长江水位9.5m以上时可通过自引方式引江水入巢湖。
五、巢湖应急调水预案
根据以上结论得出黄湾闸建成后巢湖应急调水预案,可分为主汛前、主汛期和主汛后三个时段,具体方案见下表:
参考文献:
[1]巢湖市水文局。
黄湾闸至巢湖兆河闸河道槽蓄量数据表[2]原巢湖市水务局。
防汛抗旱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