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一与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纪实采访:曹韵贞访谈录,谈窗口期六周论曹韵贞被称为“中国治疗艾滋病第一人”曹韵贞背景:女,1941年出生,美籍华人,著名艾滋病临床病毒实验室专家,现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特邀外籍教授。
她作为中国艾滋病治疗与研究奠基人,培养了全国各个省份艾滋病治疗研究小组的“一把手”。
今天我们是有关艾滋病治疗的话题,我们请来的是美籍教授曹韵贞,1963毕业于上医科大学医疗系。
1981年6月应诺贝尔奖得主Dr. Blumberg之邀到Fox Chase Cancer Center从事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的研究工作。
后回国服务,因成就突出获1986年卫生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上海市巾帼奖一等奖。
同年,受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之邀前往美国筹建艾滋病毒实验室,从事艾滋病研究工作。
1990年转往著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教授领导的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DARC)任研究员,并任教于洛克菲勒大学。
1998年应国务委员彭佩云、卫生部长陈敏章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之邀,回国出任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NCAIDS)副主任,临床病毒实验室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教授,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艾滋病基金会常务理事,随着合作研究范围的扩大,她还受聘为北京地坛医院、上海传染病总院、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艾滋病防治中心和医院顾问。
主持人:曹教授之前我们是久闻大名,在我拿到的简介里面,曹教授真是资深的专家了,现在因为是回国担任了预防艾滋病控制中心的副主任。
现在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还有宣传在各种场合。
包括今天来网站作客,她也想就艾滋病治疗很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大家很感兴趣。
曹韵贞:我是81年去美国的,以前搞肝炎与性病的关系,86年开始被纽约大学卫生站请去,从那儿以后就开始搞艾滋病工作。
曹韵贞:98年回到中国,当时因为中国艾滋病情况已经逐渐趋向于严重了,所以回来就参加了艾滋病中心的组建。
这是以前的预防科学院艾滋病防治中心,工作了4年。
2018艾滋病城市排名[抗击艾滋病的斗士]1952年11月,何大一出生在台湾省台中市,12岁随家人移居美国。
他喜欢读诸子百家的书,最喜欢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他非常欣赏老子“以柔克刚”的哲学观。
“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取名‘大一’?这个名字是父亲取的,其意也出自老庄哲学,‘其大无外,谓之一’,也就是无为而治。
”“鸡尾酒疗法”的诞生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何大一博士,是美国最早接触艾滋病患者的医生之一,在他的眼里,艾滋病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只要人们对它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防御,它就不会放过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何大一在研究中发现,艾滋病毒在传播和繁殖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即使使用原先可能很有效的药,此时也不管用了,导致病毒可以继续在体内大量繁殖。
何大一想到单一的药物治疗很快产生抗药性,应该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不同环节,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通过联合用药来提高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
何大一将这种治疗方法形象地命名为“鸡尾酒疗法”。
“鸡尾酒疗法”公布后,立即轰动了整个医学界。
此后,这种治疗方法在美国和欧洲得到普遍运用,救活了成千上万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因此下降了20%。
“鸡尾酒疗法”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它是目前阻断艾滋病进攻的最有效的办法。
从1996年开始,很多艾滋病感染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入何大一的艾伦・戴蒙德实验室。
他们坚持每天吞服20颗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药丸,数星期之后,病人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持久低热没有了,身上的溃疡消失了,精力也充沛起来了,更神奇的是血液中竟查不出艾滋病毒的踪迹。
同年,因为发明“鸡尾酒疗法”,何大一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并评价他是“为人类抗艾滋病扭转乾坤的真正英雄”。
何大一的伟大在于帮助了数以万计的艾滋病患者“解除了死刑”。
接踵而来的是各种荣誉,2001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他“总统公民奖章”。
还获得了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全球10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并成为唯一登入加洲名人堂的华人。
何大一称中国男男同性恋人艾滋病感染率超6%何大一提到,很多人都觉得艾滋病现在可以治疗了,所以这个不是大问题,那每一年还有那么多人新感染,所以这个是很大很大的一个疾病,特别是在中国,现在中国HIV AIDS变得很快,以前是吸毒的人,或是河南那些卖血的人得了艾滋病,可是现在完全变了,最严重的是男男同性恋的人,我有说,这个感染率是六到十,那意思是说,一百个男男同性恋的人,现在是阴性,一年以后,六到十位会变成阳性,这个数目是真的太高了,比美国高了差不多十倍。
凤凰卫视5月3日《名人面对面》,以下为文字实录:何大一:病毒很聪明从进化上来说也很成功何大一:全世界感染者已经7000万了,一半死了,一半还活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传染病,我们只赢得了几场战役,但是我们没有赢得整个战争,我非常确定我看不到艾滋病的终结。
许戈辉: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名人面对面》。
九年前在禽流感席卷全球的时候,我采访了著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恰逢情人节,可是何大一白天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直到晚上将近十点钟,他才赶到了采访现场,我代表节目组送了他一盒巧克力,然后就开始了我们一点也不浪漫的话题。
九年后当埃博拉肆虐全球的时候,我在影响世界华人颁奖盛典的后台再度向他发出了采访的邀约,那么这一次呢,何大一在华日程又是排得满满的,而且他没有随身助理,也只有一个美国号码的手机,但是就凭着这样的口头约定,第二天采访时间一到,何大一又准时出现在现场。
恕我直言。
何大一:你说。
许戈辉:我记得在2006年我采访你的时候,差不多九年,我记得你,你当时的头发还是很黑的,现在你头发已经灰白了,这是为什么?何大一:我认为这是岁月的流逝,我很高兴我还有头发。
许戈辉:第一次采访的情人节,第二次呢又恰逢清明节,虽然两次都纯属时间上的巧合,但是不禁让人感慨,其实人生是充满了无常,而这九年时光中的所有甜蜜和苦涩,全部写在了何大一逐渐变得灰白的两鬓之间。
你会不会经常感到疲态?因为你的研究工作,现在还需要做很多努力是吗?何大一:不,这很累,我有很多科研工作,我已经干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好像每一天都需要很长时间。
最新慢粒鸡尾酒疗法解析
美国xxxxx研究中心的主任何大一,因为发明了目前最有效的阻断xx病进攻的“鸡尾酒疗法”而享誉世界。
近日他曾应上海迪赛诺公司的邀请来沪,在一个特殊场合,记者与他进行了对话。
记者:“鸡尾酒疗法”是怎样起作用的?
何:HIV(xx病病毒)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病毒。
它会不断地变异,每次分裂时都会犯错误,不能精确地复制遗传信息,就像打字出了错一样,没有纠错机制。
而且复制很快,每天都可以产生上亿甚至上千亿的新个体,其速度是爆炸性的。
这些特性可以xx逃脱药物的攻击。
如果只用一种药物,HIV 病毒只要有小小的变化就可以存活,甚至还产生抗药性,这正是鸡尾酒疗法的基本原理。
“鸡尾酒疗法”就是同时使用两种核苷类药和一种非核苷类药,使HIV 无可逃遁。
记者:听说“鸡尾酒疗法”会产生较激烈的副作用?
何:是的,有些药物在服用的头几个星期,会让病人做非常逼真的噩梦,不少人对此非常害怕。
还有一种副作用被称为脂肪流失—病人面部和手臂的脂肪组织会流失。
但如果停止服药,即使还剩下0.001%的病毒,病毒也会卷土重来。
记者:用药不当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何:最直接的后果可能是副作用。
由于鸡尾酒疗法是各种药物混合服用,所以副作用的大小要看患者具体在吃什么药。
有的药物会引起肠胃不适,有些还让人做噩梦。
理性作文600字理性作文600字十篇理性作文600字篇1汽车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代步工具,停车场、马路旁、村落内到处停放着一辆又一辆小汽车。
这也间接的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好幸福生活的到来。
面对每天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作为驾驶员的你们要理性驾车,开车不斗气,斗气不开车。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是我这个无车一族,今天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亲身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无车一族,本来就是坐在车上,相对驾驶员来讲是非常安全的,况且是公交车,安全系数再加1。
话虽如此,但驾驶员如果较真起来,那也是很危险的。
事情发生在车辆左转弯的时候,左侧两车道是左转标志,当时一辆小汽车处在最左边的左转车道(左1),公交车处在左2车道。
打开左转向灯,都准备向左转弯,而且刚开始确实都是向左打的方向盘,在车上,自己观察的很清楚。
可就在2秒后,小车司机不知道哪根筋对错了,突然向右打方向盘,看着想直行,这时公交车已经在它的正前方,过了半个车位。
小车的突然变向,让公交车司机迅速踩刹车,还好小车司机迷瞪过来,也踩了刹车,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这还没有结束,公交车司机吓了一身冷汗,拉开车窗,对着小汽车就是一段“教育”,小车无理可说,只能起步继续左转。
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哪知公交车司机在下个路口趁那辆小车右转的时候,找到缝隙趁机加速超车右转,要不是小车踩刹车,估计还得“亲密接触”一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公交车司机驾车技术确实是一流的,也是非常生气的,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小车司机可能是对路线不熟悉,做出了错误的转向选择,但其没有和公交司机顶撞,承认了错误,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倘若在右转弯的时候,小车没有被踩停,发生了事故,公交车还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所以,开车就是为了方便。
在路上,方便了他人,也方便了自己。
小不忍则乱大谋,和谐相处,共建和谐社会。
理性作文600字篇2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
HIV病毒摘要:HIV全称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的缺陷的一种病毒。
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从而导致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本文概述了目前研究的HIV病毒特点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HIV病毒特点研究进展1 前言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
艾滋病最早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被识别,早期的病人都是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因此艾滋病一度被称作“同性恋病”("gay plague"或"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GRID)),并受到当时里根保守政府的忽视。
但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有识的医生与科学家的持续工作下,累积了信服性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艾滋病有一定的传染性致因(etiology),同时,因输血导致非同性恋者罹患艾滋病的病例逐渐增多,许多科学家开始调查此传染性病原。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
早在1983年,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专门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关系的法国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及其研究组首次从一位罹患晚期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轻男同性恋艾滋病人(首字缩写LAI)的血液及淋巴结样品中,分离到一种的新的逆转录病毒;他们发现这种病毒不同于人类T4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 HTLV),而是一种慢病毒(Lentivirus),他们将之命名为“免疫缺陷相关病毒”(Immune Deficiency-Associated Virus, IDAV)。
独特的“鸡尾酒疗法”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12年第12期何大一博士研究的治疗艾滋病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又称“鸡尾酒疗法”,是至今应用于临床的、最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使其减慢发病速度的治疗方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何大一还是一名实习医生时,就注意研究一些皮肤产生不知名病变的患者。
当艾滋病病毒被分离出后,人们还并不清楚它是如何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而在美国加州大学主持试验室的何大一已对艾滋病问题非常关注。
1995年,42岁的他即搞清楚艾滋病病毒侵害人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的过程,并开始在临床应用“鸡尾酒疗法”。
自1995年该疗法使用于临床后,已经有很多患者受益。
美国著名篮球明星约翰逊就是何博士的病人,约翰逊的病情始终比较平稳。
何谓“鸡尾酒疗法”HIV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病毒。
它会不断地变异,每次分裂时都会犯错误,不能精确地复制遗传信息,就像打字出了错一样,没有纠错机制,而且复制很快,每天都可以产生上亿甚至上千亿的新个体,其速度是爆炸性的。
这些特性可以使病毒逃脱药物的攻击。
如果只用一种药物,HIV病毒只要做小小的变化就可以存活,甚至还产生抗药性,这正是“鸡尾酒疗法”的基本原理。
自80年代艾滋病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求能征服这一“恶魔”的良策,可是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尽管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研制了十几种疫苗和近百种药物,但迄今尚未发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作为治疗艾滋病的新武器,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所提出的“鸡尾酒疗法”一经公布,就轰动了整个医学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
大家可能对鸡尾酒并不陌生,这是西方人非常推崇的一种饮酒方式,将几种不同风格的酒调在一起,品尝起来则有别一番特别的感受。
何大一教授将他的这种治疗方法形象地命名为“鸡尾酒疗法”与此也有相似的含意:就是同时使用3-4种药物,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治愈艾滋病的目的。
被我们忽视的艾滋病真相作者:梅语来源:《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12期艾滋病被发现至今已三十多年了。
随着医学界对HIV病毒和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艾滋病患者已经可以在服药控制得当的情况下维持数十年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它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没有区别。
但由于长期以来官方及民间组织对艾滋病的不当宣传和过分夸大,外界普遍对艾滋病存在偏见与误解。
艾滋病是性病吗?说起艾滋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种病是“性病”、“脏病”,其实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在我国,艾滋病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蚊子会传播艾滋病吗?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输血以及母婴传播,这三条的共同点也就是HIV病毒传播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一定要在人体内环境才能传播。
尽管HIV病毒非常顽固狡猾,但它是非常脆弱的,离开人体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蚊虫叮咬并不会传播HIV,它们的唾液中并没有艾滋病病毒。
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不会在昆虫体内不断繁殖。
昆虫本身也不会得艾滋病。
日常接触会被传染吗?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吃过的菜,喝过的汤也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其实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不会经亲吻、握手、拥抱、供餐、共用办公用品、公用厕所、公用电话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艾滋病是怎么致病的?艾滋病是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而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男同性恋者、吸毒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都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艾滋病预防:理论与实践成都医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自1981年以来,首例艾滋病是在非洲发现的。
A:错 B:对答案:A2.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000万。
A:对 B:错答案:B3.目前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
A:错 B:对答案:B4.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是目前防止艾滋病进一步蔓延扩散的最有效途径。
A:对 B:错答案:A5.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策略有()。
A:通过行为干预能改变并改变高危性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B:朋友和家人的关爱和帮助,能鼓励患者及感染者积极治疗,走出阴影,回归社会。
C:通过健康教育使社会增加理解和包容,能减少对患者及感染者的歧视与非议;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哪些体液成分中含有较高量的艾滋病病毒。
()A:乳汁 B:精液 C:血液 D:阴道分泌物答案:ABCD2.目前艾滋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A:性传播 B:医疗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答案:A3.HIV病毒按基因序列的差异,可分为哪几型()。
A:HIV-3型 B:HIV-4型 C:HIV-2型 D:HIV-1型答案:CD4.介导HIV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CD4受体结合的蛋白是以下哪种()。
A:gp41 B:p7 C:p24 D:gp120答案:D5.全球性艾滋病的病原体可分为那四个组?()A:O B:M C:P D:N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东欧答案:B2.我国青年学生感染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吸毒传播 B:性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答案:B3.我国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三个省份是()。
A:四川 B:北京 C:云南 D:广西答案:ACD4.1995年至今,我国艾滋病疫情快速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A:部分地区血制品管制不严格 B:毒品蔓延 C:男同性恋人群扩大 D:商业性行为蔓延答案:ABCD5.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有()。
何大一与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
对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开始是单用一种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AZT)等,后来发现很容易产生耐药,影响疗效。
1995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首先提出将两大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为一类,蛋白酶抑制剂为一类)中的2~3种药组合在一起使用,即为“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
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AART),因其与鸡尾酒配制形式相似而得名。
如选用双汰芝[(含齐多夫定(ATZ)和拉米夫定(3TC))和佳息患(英地那韦)联合使用等。
此方法可使血浆中的病毒明显减少,甚至可以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并且可以长期维持这一疗效。
此外,经过治疗后还可使被HIV破坏的人类免疫功能获得恢复或部分恢复。
这种联合用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延缓HIV感染者的发病时间,延长艾滋病病人的寿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但也存在缺点,如无法彻底清除HIV、有较大毒副作用如恶心、贫血、肾结石等、需长期服药、价格贵、需经常调整药物组合,否则也会产生耐药等。
有关专家正在针对这些问题不断研究和改进,在该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改良的措施如间歇疗法等。
鸡尾酒疗法的产生
如果你了解这种病毒你就会知道,它是以每天10亿个以上的速度在人体中繁殖、变异,即使是在疾病的潜伏期。
如果你只用一种药,身体里很快就会产生抗体,药物很快就会丧失效用。
所以必须根据病情,将几种药物联合使用。
——何大一
HIV是导致艾滋病(AIDS)的病毒,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全世界已有5300万人受到感染,由于没有特效药,已有2000多万人死亡。
艾滋病的重灾区在非洲,中非和南非感染比例高达10%,高感染率和发病率使那里的人均寿命下降,给社会和经济带来重大的灾难。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球型结构的小颗粒,颗粒里面是病毒的基因,表面有两层脂质包膜,上面有gp120和gp41两个表面蛋白,对病毒的感染起关键作用。
在病毒感染靶细胞的过程中,这两个表面蛋白介导病毒进入人体细胞,随后通过逆转录酶在细胞浆中将病毒的RNA转录为DNA,完成遗传物质向细胞的传递。
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可以释放出1万个病毒颗粒,在病毒释放过程中将靶细胞杀死。
经过对病毒生存周期的了解,科研人员发现抑制病毒在人体复制的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是抗病毒治疗的两个关键环节。
感染初期,病人血液中的HIV直线上升,前三四周中往往表现为感冒症状。
随着症状的缓解体内病毒水平下降,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平衡态的高低决定着今后发病迟早。
为什么病毒在体内的平衡态可维持几年甚至10年以上,何大一认为,所谓“平衡”期间病毒的产生与清除量应该是相等的。
1994年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出现了,这就是抗蛋白酶抑制剂。
这个药物为何大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抗艾滋病病毒活性提供了实验工具。
临床应用发现,用药后阻断了病毒感染新的T淋巴细胞,病毒在血液中的平衡态被打破,血中的病毒颗粒快速下降。
一年后他们又对血中的感染或没感染HIV的细胞数进行数理模型计算,结果惊奇地发现,血液中艾滋病毒颗粒的半衰期仅有30分钟,每一天半体内被感染的细胞就被更换一半。
这个准确数据说明了为什么用药后血浆中病毒下降得如此之快。
尽管HIV在体内半衰期很短,但每个病人每天产生的病毒高达1010—1012,大量的病毒一边被清除一边又产生,而且新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可以逃避药物治疗的变异
株。
这使何大一想到,单一药物治疗可很快产生抗药性,应该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不同环节,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如抗病毒蛋白酶药物、抗病毒逆转录药物等,即通过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鸡尾酒”疗法就这样诞生了。
鸡尾酒是西方人非常推崇的一种饮酒方式,将几种不同风格的酒调在一起品尝,获得另一番感受。
何教授形象地借此命名了多种药物混合治疗艾滋病的疗法。
“鸡尾酒”疗法应用于临床后,果然有70%—80%的病人体内病毒随着治疗下降,一时间全世界为之欢欣鼓舞。
1996年,何大一因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本年度风云人物;2001年1月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向他颁发了“总统国民勋章”。
“鸡尾酒”疗法的局限性
面对数千万感染者,“鸡尾酒”的成就显得微不足道。
——何大一
剔除体内残留细胞成为治疗关键“鸡尾酒”治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可以使患者发病时间延后数年,近年美国艾滋病死亡逐年下降就是证明。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鸡尾酒”疗效不是100%,病人必须长期服药,而不能得到根治。
长期服药会造成包括脂质营养不良、背腹部脂肪异常堆积、血脂浓度异常升高等毒副作用,其中最严重的是肝衰竭和糖尿病。
另外每年每人约1.2万美元的昂贵药价,令绝大多数病人望而止步。
“鸡尾酒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早期艾滋病病人相当有效,但对中晚期患者的帮助不大,因为这些病人的免疫系统已被艾滋病毒不可逆性地破坏了;此外此疗法的花费也甚高,并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何大一教授说:“药物治疗的确非常困难,不仅服用方法复杂,有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由于鸡尾酒疗法是各种药物混合服用,所以副作用的大小要看患者具体在吃什么药。
有些药物在服用的头几个星期,会让病人做非常逼真的噩梦,不少人对此非常害怕。
还有一种副作用被称为脂肪流失,病人面部和手臂的脂肪组织会流失。
但如果停止服药,即使还剩下0.001%的病毒,病毒也会卷土重来。
最终还是需要研制出艾滋病疫苗。
”
此外,“鸡尾酒”疗法虽然能够消灭人体内的大部分艾滋病病毒,但是,仍有很少的病毒隐藏在淋巴结内。
据有关资料介绍,何大一去年已经在动物试验中发现,人体免疫系统T 细胞中的CD8可以强有力地对抗艾滋病病毒。
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对抗艾滋病的武器之一。
在以往的治疗中,医生们为了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力变化情况,只注意了T 细胞中CD4的含量。
“鸡尾酒”疗法也正是力图抓住患者感染后的最佳时机,设法增加患者体内的CD4,以重建或部分地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
但是,最近的发现证明,T细胞的另一个重要标记CD8才是能强力对抗艾滋病病毒的利器。
虽然如此,人们依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当然,要真正找到控制这种病的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科学家们不会让人们等的太久。
人类究竟能否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法宝
其实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它的蔓延更可以防止,知识就是力量,媒体的知识传播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何大一
从“鸡尾酒疗法”问世至今又过了5年,对于每天有近16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全
球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超过1400万的现状,全世界都非常焦虑。
今后10年可能感染人数上升得更快,假如不尽早研制出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感染者将在5—10年间死去。
何大一博士说,近10年来疫苗研究有了很大进步,虽然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前景都很有希望,但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非常昂贵,对人类最为有效和省钱的办法当然是研制疫苗。
现在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在进行疫苗研制工作,他的实验室研制疫苗的工作也占到总体工作量的一半以上。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需要利用靶细胞上的CD4分子,但他们注意到,治疗早期病毒量下降较慢,由此推断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之外,存在第二个细胞群体对病毒产生影响。
更糟糕的是几乎所有病人在停药后都会出现反弹,这说明,HIV在体内的存在是持续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第二个细胞群体中有一部分被感染的细胞处于静止期,半衰期长达3—4个月,停药后马上在血液中大量产生病毒。
从体内剔除这种细胞成为治疗的关键,也是目前研究的最大难点。
现在美国和西欧市场上有17种酶类药物,都是针对蛋白酶和逆转录酶的。
人们还在积极研究其他具有强抗病毒活性的药物。
何教授介绍,艾滋病疫苗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在他的实验室研制疫苗的工作占到总体工作量的一半以上。
除为未感染者提供防御外,他希望疫苗能在体内病毒水平较低的时候,协同治疗药物抑制病毒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