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八校联考”
- 格式:doc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7
温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八校联考”数学(理科)试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定义集合{}*A B x x A x B =∈∉且,若{}{}1,3,5,7,2,3,5A B ==,则*A B 的子集个数为( ) A .1 B . 2 C . 3 D . 42.设,b c 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是真命 题的是 ( ) A .若,////b c b c αα⊂则 B .若,////b b c c αα⊂,则 C .若//,c c ααββ⊥⊥则 D .若//,c c αβαβ⊥⊥,则3.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9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 关于k 的条件是 ( ).9?.8?.8?.8?A k B k C k D k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其最小正周期为3,且x ∈(-23,0)时,f (x )=log 2(-3x +1),则f (2011)=( )27ABC ∆中,sin cos 90A B A B =+=︒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F 1、F 2分别是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左、右焦点,A 是其右顶点,过F 2作x 轴的垂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P ,G 是0,2121=⋅∆F F GA F PF 若的重心,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2B .2C .3D .37.已知O 为ABC ∆内一点,若对任意k R ∈,恒有|,|||AC BC k OB OA ≥--则ABC ∆一定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8. 函数cos()y x ωϕ=+(0,0)ωϕπ><<为奇函数,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右图所表示,A 、B 分别为最高点与最低点,并且两点间的距离为22,则该函数的一条对称轴为( )开 始k =10, S =1S=S ⅹk k=k -1 输 出S是否结 束A .2x π=B .2x π=C . 1x =D .2x =9.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为“整点”,过曲线y =小于30的直线条数为 ( ) A .12 B .13 C .14 D .15 10.数列{}n a 满足11a =11n a +=,记数列{}2n a 前n 项的和为S n ,若2130n n t S S +-≤对任意的*n N ∈ 恒成立,则正整数t 的最小值为 ( )A .10B .9C .8D .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复数242(1)ii ++= 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尺寸如图,若它的体积是a =____13.若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1212x y x y a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AB =2,M 为BC 的中点,若N 为正方形内(含边界)任意一点,则AM AN ⋅的最大值为22143x y +=上运动,Q 、R 分别在两圆22(1)1x y ++=和22(1)1x y -+=上运动,则PQ PR+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 。
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八校联考试题数学(理科)试卷本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参考公式:样本数据n x x x ,,21的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n s x x =++- 13V Sh =其中x 为样本平均数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球的外表积,体积公式V Sh = 24S R π= 343V R π=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其中R 为球的半径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设平面向量b 与向量)1,2(=a 平行,且52||=b ,那么=b ( )A .)2,4(B .)2,4(--C .)3,6(-D .)2,4(或)2,4(--2.假设12ω=-+,那么等于421ωω++=( )A .1B .0C .3+D .1-+ 3.由0,1,2,3,...,9十个数码和一个虚数单位i 可以组成虚数的个数为( )A .100B .10C .9D .904.在正三棱锥P ABC -〔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中,4,8AB PA ==, 过A 作与,PB PC 分别交于D 和E 的截面,那么截面∆ADE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9 B .10C .11D .125.函数33()11f x x x =++-,那么以下坐标表示的点一定在函数f (x )图象上的是( ) A .(,())a f a -- B .(,())a f a - C .(,())a f a - D .(,())a f a ---6.不等式组131y x y x ≥-⎧⎪⎨≤-+⎪⎩的区域面积是( )A .12 B .32 C .52D .1 7.等差数列n a n 的前}{项和为mS a a a m S m m m m n 则且若,38,0,1,12211==-+>-+-等于( )A .10B .20C .38D .9 8.关于x 的方程229430x x a -----⋅-=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A .4a ≥-B .40a -≤<C .0a <D .30a -≤<9.平面上画了一些彼此相距2a 的平行线,把一枚半径r a <的硬币任意掷在这个平面上,求硬币不与任何一条平行线相碰的概率是( ) A .a r a - B .ara 2- C .a r a 22- D .ara 2+ 10.椭圆22143x y +=,那么当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两点关于直线4y x m =+对称时m 的取值范围为( ) A .133133≤≤-m B.1313m -<< C .133133<<-m D .13321332≤≤-m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计28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1.右图给出的是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浙江省温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八校联考”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动漫会现场,有高高兴兴的小朋友,有乐呵呵的青少年,有童心未泯(míng)的成年人。
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正展现出它的无穷魅力。
B.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的复建,历史名刹(shà)高丽寺正式向游人开放。
高丽国王的四子义天曾在此修行,该寺由此名声大震。
C.从20年代到40年代短短30年间,欧洲暴发了三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它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并非人类理性的体现,它的痼(gù)疾已开始暴露。
D.截至2004年底,国家上马GMP标准、实施优胜劣汰的初衷,不但未实现,反而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衍(yǎn)生出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与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大画家相比,张择端把创作对准街衢市井,反映平民生活,这就更具民本倾向。
遇到有些重要人物来演讲,大家都衣着考究,一个个竭力保持风度,很地听着他们纵谈国内外形势。
“如果有需要作证的地方,我们是有力的证人,因为我们当时都在现场。
”面对警察的询问,人们自告奋勇地说。
A.视角幽雅正巧 B.视角幽雅正好C.视角优雅正好 D.视野优雅正巧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刚刚开通的可视电话,可以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语音和图像信号,实现人们打电话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在国家药监局主持核心业务的医疗器械司的两任司长,在半年时间内,先后都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刑拘。
这样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C.大城市的居室、办公楼、饭店或娱乐场所的污染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然而许多人对此并不很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D.35年前,发达国家在联合国做出承诺——富国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0.7%来援助穷国,但富国一味空谈,口惠而实不至,一直未兑现这一承诺。
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八校联考高中物理物理试卷第I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汽车遇情形紧急刹车,经1.5s停止,刹车距离为9m。
假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停止前最后1s的位移是〔〕A. 4.5m B . 4m C. 3m D. 2m2.如下图,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于P点。
滑块和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仏滑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F N ,摩擦力大小为F f , 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
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F f F NB. F f=mgsin 0C. F N mg cosD. F N sin F f cos mg3 .如下图,在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不为m1, m2, m3的木块,木块1和2、2和3间分不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1、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禺木块3和水平面之间无摩擦力。
现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1和3两木块间的距离为〔木块大小不计〕〔〕A. L貝 B L(m1 m2)gK KC 2L(2m1 m2)gD . 2L 2 (m1 m2)gK K4 .如下图,在斜面上O点分不以u和2 u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最后两球均落在斜面上,设从抛出至落到斜面上,A、B两小球运动时刻之比为p,那么〔〕5.如下图,一个静止的质量为 m 、带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电压U 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粒子打至P 点,设OP = x ,能够正确反应x 与U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6.—带正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下图, t i 、t 2时刻分不通过 M 、N 两点,运动过程中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那么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niA0 :_______ 4-tlt;—► cA .该电场可能是由某正点电荷形成的 B. M 点的电势高于 N 点的电势C. 从M 点到N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步增大D. 带电粒子在 M 点所受电场力大于在 N 点所受电场力B . p=-3斜面上,设从抛出至落到斜面上,A、B两小球运动时刻之比为p,那么〔〕7.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正弦交变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八校联考高中物理物理试卷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汽车遇情形紧急刹车,经1.5s 停止,刹车距离为9m 。
假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停止前最后1s 的位移是〔 〕 A .4.5mB .4mC .3mD .2m2.如下图,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静止于P 点。
滑块和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F N ,摩擦力大小为F f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 .f N F F μ=B .F f =mg sin θC .cos N F mg θ=D .sin cos N f F F mg θθ+=3.如下图,在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不为m 1,m 2,m 3的木块,木块1和2、2和3间分不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1、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3和水平面之间无摩擦力。
现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1和3两木块间的距离为〔木块大小不计〕 〔 〕A .Kgm L 2μ+B .Kgm m L )(21++μC .Kgm m L )2(221++μD .Kgm m L )(2221++μ4.如下图,在斜面上O 点分不以υ0和2υ0的速度水平抛出A 、B 两小球,最后两球均落在斜面上,设从抛出至落到斜面上,A、B两小球运动时刻之比为p,那么〔〕A.p=12B.p=13C.p=14D.2141<<p5.如下图,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电压U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粒子打至P点,设OP=x,能够正确反应x与U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6.一带正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下图,t1、t2时刻分不通过M、N两点,运动过程中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那么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该电场可能是由某正点电荷形成的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步增大D.带电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7.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正弦交变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C.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纳米材料的直径为1~100 nm之间D.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考点:硅和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工业上,焦炭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粗硅;B.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C.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D.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单质,然后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解答:解:A.工业上,焦炭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粗硅,反应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A正确;B.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纳米材料的直径为1~100 nm之间,故C正确;D.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溴具有挥发性,然后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溴的制取、胶体的性质、煤的综合利用、粗硅的制取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煤的液化和气化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2.(2分)化学新教材中,常借助于图象,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象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A.除去氯气中的HClB.分离乙醇和乙酸C.检查装置气密性D.实验室制取NH3考点: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氨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图示题;实验题.分析:A、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洗气瓶中气体应从长3.(2分)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4222422424.(2分)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 A . p (Ne )<p (H 2)<p (O 2) B . p (O 2)<p (Ne )<p (H 2) C . p (H 2)<p (O 2)<p (Ne ) D . p (H 2)<p (Ne )<p (O 2)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 计算题.分析: 由PV=nRT=RT ,可得PM=ρRT,故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 解答: 解:由PV=nRT=RT ,可得PM=ρRT,故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Ne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H 2的摩尔质量为2g/mol ,O 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 ,所以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 (O 2)<p (Ne )<p (H 2),故选:B .点评: 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可借助pV=nRT 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注意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A A . 通常状况下,3.36升氯气与2.7克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 AB . 100g 98%的浓硫酸溶液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N AC . 1mol 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2N A 个硅氧键D . 0.1L 3mol•L ﹣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为0.3N A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 A .2.7g 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3.36L 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mol ,氯气不足,则转移的电子小于0.3mol ;B .浓硫酸溶液中,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忽略了水中的氧原子;C.1mol 二氧化硅中含有1molSi 、2molO 原子,根据均摊法计算出含有的硅氧键数目;D .硝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铵根离子数目减少.解答: 解:A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则3.36L 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mol ,2.7g 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 ,0.1mol 铝完全反应消耗0.15mol氯气,氯气不足,则转移的电子一定小于0.3mol ,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 A ,故A 正确;B.100g 98%的浓硫酸溶液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 ,1mol 硫酸中含有4mol 氧原子,由于水中含有氧原子,则该浓硫酸中含有的氧原子大于4mol ,含氧原子个数大于4N A ,故B 错误;C .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氧原子形成了4个硅氧键,每个O 原子与两个Si 原子形成了2个硅氧键,根据均摊法,每个氧原子形成的硅氧键数为:×2=1,每个Si 原子形成的硅氧键数目为:×4=2;1mol 二氧化硅中含有1molSi 、2molO 原子,则形成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2mol×1+1mol×1=4mol,含有4N A 个硅氧键,故C 错误;D.0.1L 3mol•L ﹣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溶质硝酸铵0.3mol ,由于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溶液中铵根离子小于0.3mol ,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小于0.3N A ,故D 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能够利用均摊法计算出二氧化硫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浓硫酸中硫酸和水中都含有氧原子.6.(2分)(2014•浙江模拟)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D.假设通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硝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则具有还原性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硫酸,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以依据现象判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注意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解答:解:A、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O3﹣,故A正确;B、由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的前提下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迅速被氧化成铁离子,故硝酸的氧化性强三价铁,综上所述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故B正确;C、硝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硫被氧后产生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氧化亚铁时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故C正确;D、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故相当于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3SO2~2NO3﹣,之比为3:2,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注意利用信息来判断发生的氧化反应,明确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是解答的关键.7.(2分)“暖冰”是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某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 的FeCl2溶液,则溶液呈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8.(2分)(2014•山东模拟)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沉淀;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应含有K2CO3,可能含有KCl,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应含有CuO、MnO2、K2CO3以及Fe,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O、KC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根据反应的现象进行判断.9.(2分)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C.V=448 D.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硫酸足量,氧化性:Fe3+>Cu2+>H+,铁离子优先反应,由于滤液A中不含铜离子,且有气体氢气生成,则滤液A中不含铁离子,滤渣3.2g为金属铜,物质的量为0.05mol,即合金样品中总共含有铜元素0.05mol,利用极限法判断样品中CuO的质量问题;滤液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滤渣灼烧得到的固体3.2g为Fe2O3,物质的量为0.02mol,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滤液A溶质为过量H2SO4和FeSO4,而铁元素物质的量为0.04mol,说明参加反应硫酸物质的量为0.04mol,硫酸含氢离子0.08mol,其中部分氢离子生成氢气,另外的H+和合金中的氧结合成水了,计算合金中氧元素的质量,进而计算合金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氧原子结合氢离子物质的量,再根据H原子守恒生成氢气的体积,根据质量分数定义计算Fe元素质量分数.解答:解:A.由于氧化性Fe3+>Cu2+>H+,铁离子优先反应,由于滤液A中不含铜离子,且硫酸足量,滤液A中阳离子为Fe2+、H+,故A错误;B.由于硫酸过量,生成氢气,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滤渣3.2g为金属铜,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若全部为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为:80g/mol×0.05mol=4.0g,由于部分铜被氧化成氧化铜,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一定小于4.0g,故B错误;C.滤液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滤渣灼烧得到的固体3.2g为Fe2O3,其物质的量==0.02mol,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滤液A中溶质为过量H2SO4和FeSO4,说明参加反应硫酸物质的量为0.04mol,含氢离子0.08mol,其中部分氢离子生成氢气,另外的H+和合金中的氧结合成水了,合金中Fe元素质量=0.04mol×56g/mol=2.24g,故合金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02mol,它结合氢离子0.04mol,所以硫酸中有0.08mol﹣0.04mol=0.04mol H+生成氢气,即生成0.02mol氢气,标况体积=0.02mol×22.4L/mol=0.448L=448mL,故C正确;D.合金中Fe元素的质量为:56g/mol×0.04mol=2.24g,故合金中Fe元素质量分数=×100%=38.89%,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清楚反应过程是解答关键,侧重解题方法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极限法与原子守恒解答,难度中等.10.(2分)(2014•浙江模拟)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其同主族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Z为O 元素,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则X不可能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故Y处于第二周期,X处于第一周期,则X为H元素,X与W同主族,W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W为Na元素,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1﹣1﹣6=5,故Y为N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Z 为O元素,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则X不可能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故Y处于第二周期,X处于第一周期,则X为H元素,X与W同主族,W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W为Na元素,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1﹣1﹣6=5,故Y为N元素,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N>O,即r(W)>r(Y)>r(Z),故A错误;B.Y为N元素,简单氢化物为氨气,由于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AsH3,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O>N,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2O>NH3,故C错误;D.由H、N、O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硝酸为共价化合物,硝酸铵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同周期原子半径大小关系确定X为氢元素.11.(2分)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考点: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A.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故C正确;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以及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12.(2分)一定体积的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压强(标准A.乙烷B.乙烯C.乙炔D.丙烷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先写出气体烃燃烧的通式,如果根据差量法讨论,如果氧气过量,混合气体燃烧后体体积缩小了二分之一时碳原子和氢原子必须满足的关系,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C x H y+(x+)O2 xCO2+H2O 气体体积减小△V1 (x+) x 1+,根据烃的燃烧通式可知,烃完全燃烧后气体体积变化为1+,当该气体烃与氧气恰好反应时,则一定满足:反应后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反应前气体总体积的一半,即:2x=1+x+,解得:y=4x﹣4;烃中含氢量越大,燃烧后气体体积减小则越大;由于氧气过量,烃不足,若反应后混合气体体积缩小,则该烃中氢原子数目必须满足:y>4x﹣4,当x=2时,则y>4x﹣4=4,即:如果该烃含有2个C,则氢原子数目一定大于4,满足条件的只有乙烷,故BC错误,A正确;当x=3时,则y=4×3﹣4=8,碳原子为3的烃中,饱和烃丙烷才含有8个H,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不可能大于8,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通过讨论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明确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2分)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3=△H2D.△H1+△H2>△H3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 (l)△H1>0;CuSO4(s)=Cu2+(aq)+SO42﹣(aq)△H2;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根据盖斯定律确定之间的关系.解答:解: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1>0;②CuSO4(s)=Cu2+(aq)+SO42﹣(aq)△H2<0;③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A、上述分析可知△H2<△H3,故A错误;B、分析可知△H2=△H1﹣△H3,由于△H2<0,△H3>△H1 ,故B正确;C、△H3=△H1﹣△H2,故C错误;D、△H2<0,△H1>0、△H3>△H1+△H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及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2分)如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 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组操作时,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原电池反应,以此分析A、B;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A中发生I2+2e﹣═2I﹣,为正极反应,而B中As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以此分析C、D.解答:解:A.甲组操作时,两个电极均为碳棒,不发生原电池反应,则微安表(G)指针不发生偏转,故A错误;B.加入浓盐酸,AsO43﹣+2I﹣+2H+⇌AsO33﹣+I2+H2O向右移动,发生反应生成碘单质,则溶液颜色加深,故B错误;C.乙组操作时,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AsO43﹣+2I﹣+2H+⇌AsO33﹣+I2+H2O向左移动,AsO33﹣被氧化,C2做负极,因As元素失去电子,故C错误;D.乙组操作时,C1上得到电子,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明确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等即可解答,注意装置能否形成原电池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较大.15.(2分)某兴趣小组以废弃的易拉罐、漂白粉、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制造了一种新型环保电池,并进行相关实验,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Al+3ClO﹣+2OH﹣═3Cl﹣+2AlO2﹣+H2O.下A.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B.当有0.1 mol Al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数为1.806×1023个C.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b极附近颜色变红D.b极附近会生成蓝色固体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题目信息易拉罐作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石墨电极作正极,C10﹣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有1个 mol Al完全溶解时,流经外电路的电子个数为3个,Cu与Al相连为阴极,石墨a为阳极.解答:解:A.石墨电极作正极,C10﹣得到电子,正极反应式为:3C10﹣+3H20+6e﹣═3Cl﹣+60H﹣,故A错误;B.当有0.1 mol Al完全溶解时,流经外电路的电子个数约为1.806×1023,电子不能流经电解液,故B错误;C.b与Al相连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则阴极负极显碱性,酚酞变红色,故C正确;D.b与Al相连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Cu不参与反应,所以b极附近不会生成蓝色固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注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及利用化合价分析转移电子,题目难度中等.16.(2分)在平衡体系:CaCO3(s)⇌CaO(s)+CO2中仅含有碳酸钙、氧化钙及二氧化碳气体.原压力为P,体积为V,在t0时间,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并保持不变.若固体所占体积可忽略,且温度维持不变,则此体系中压力(P 纵坐标)跟时间(t 横坐标)的关系为()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则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根据PV=nRT判断平衡气体压强.解答:解: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则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根据PV=nRT知,P==CRT,温度不变,R是常数,C不变,则P不变,所以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P,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调控,明确化学平衡常数和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17.(2分)一定条件下,0.3mol X(g)与0.3mol Y(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图示题.分析:A、X减少0.1mol,生成Z0.2mol当达到平衡时可以XZ的物质的量相同;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2V(X)正=V(Z)逆,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Y消耗0.1mol,生成Z物质的量为0.2mol;D、随反应进行X的体积分数分数变化;解答:解:A、X减少0.1mol,消耗Y0.3mol,生成Z0.2mol当达到平衡时可以XZ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图象不符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2V(X)正=V(Z)逆,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X)正=V(Z)逆,不能说明费用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C、Y消耗0.1mol,生成Z物质的量为0.2mol,图象中反应的定量关系不符合反应比,故C不符合;D、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反应进行X的体积分数分数一定不变化为50%,随反应进行X的体积分数分数不变化,图象符合,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图象分析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理解应用,掌握平衡标志的判断依据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2分)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问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40min时间段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D.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图象可知,30min﹣40min之间,反应速率降低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浓度;B.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知x=1.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由图象可知,30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D.反应从开始到8min内A浓度减少了0.64mol/L,根据v=计算v(A).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30~40 min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故A错误;B.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知x=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30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故C错误;B.反应从开始到8min内A浓度减少了0.64mol/L,故A的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注意根据图象浓度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状态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本题为易错题,题目难度较大.19.(2分)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A.若生成1mol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kJ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mol/L,则c(CO2)=0.0263mol/L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Fe,吸收的热量等于akJ;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条件下,压强始终不变;D、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判断.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Fe,吸收的热量等于akJ,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B错误;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条件下,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D、该温度下K==0.263,若c(CO)═0.100mol/L,由平衡常数可知c(CO2)=0.1mol/L×0.263═0.0263mol/L,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C选项中平衡状态的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20.(2分)(2009•天津)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2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B.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C.根据平衡常数计算HbCO与HbO2浓度的关系;D.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解答:解:A.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反应的方程式为。
浙江省温州市2018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八校联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7 页,选择题部分 1 至 4 页,非选择题部分 4 至 7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Mg— 24 Al —27Cl — 35.5 P— 31 Fe— 56 Cu—64选择题部分(共 40 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不可以答在试卷卷上.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20 分)1.化学知识宽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利无害B.液氯罐泄露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加入生石灰C.由石英制取单晶硅的过程中,不波及氧化复原反响D.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2.用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6.2 克白磷分子中含P— P 键为AB .10.0 mL18.0mol /L 的浓硫酸中氢离子数为0.36 N AC.6.4 g S6与 S8的混淆物中所含 S 原子数必定为 0.2 N AD .80 mL 10mol · L -1浓盐酸与足量MnO 2反响,转移电子数为A3.在水溶液中, YO 3n-和 S2-发生以下反响: YO 3n-+ 3S2- +6H + = Y - + 3S ↓+ 3H2O,则 YO3n-中 Y 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4、6 B . +7、7C. +5、 7D. +5、5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不用其余试剂没法鉴识以下四种溶液:Na 2CO3、 Al 2(SO4 )3、 NaCl 、 NaHSO 4B.能够用分液漏斗分别以下三组液态混淆物: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C.在由水电离出的 c ( H +-14++--) = 1 10× mol/L 的溶液中能够大批存在Na、 K、NO3、HCO35.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 .室温下,含有CoCl 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湿润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B.焰色反响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D.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睁开剂作为流动相6.关于均衡系统mA(g)+nB(g)pC(g)+qD(g) ;△ H<0 。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八校联考数学(理科)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2至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 棱柱的体积公式 24S R π= V Sh=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表示棱柱的底面积,h 表示棱柱的高334R V π=棱台的体积公式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312211S S S S h V ++=棱锥的体积公式 其中S 1、S 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13V Sh = h 表示棱台的高其中S 表示棱锥的底面积,h 表示棱锥的高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函数()()()()⎪⎩⎪⎨⎧≥--<+=114112x x x x x f ,使得()1≥x f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10,02, -∞- (B )(][]1,02, -∞- (C )(][]10,12, -∞- (D )[][]10,10,2 -(2)若i 为虚数单位,则ii i i +---+1)2(1)21(22等于(A )i 43- (B )i 43+-(C )i 43+ (D )i 43-- (3)若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单位: cm) 如图所示, 则此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18πcm 2 (B )24πcm 2 (C )27πcm 2 (D )36πcm 2(4)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棱长为1,线段11D B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侧视图俯视图(第3题图)22=E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E AC ⊥ (B )//EF 平面ABCD(C )三棱锥BEF A -的体积为定值 (D )异面值线AE ,BF 所成的角为定值(5)若实数y x 、满足22030x y y ax y a +-≥⎧⎪≤⎨⎪--≤⎩且22y x +的最大值等于34,则正实数a 的值等于(A )53(B(C )35 (D )34 (6)已知α为锐角,且有()052cos 3tan 2=+⎪⎭⎫⎝⎛+--βπαπ,()()01sin 6tan =-+++βπαπ,则αsin 的值是(A )553 (B )773 (C )10103 (D )31(7)已知()23()f x x x R =+∈,若()1f x a -<的必要条件是1(,0)x b a b +<>,则,a b 之间的关系是 (A(B )2a b < (C )2b a ≤ (D )2ba > (8)从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F 引圆222x y a +=的切线,切点为T ,延长FT 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 ,若M 为线段FP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则MO MT -与b a -的大小关系为(A )MO MT b a ->- (B(C )MO MT b a -<- (D )不确定(9)设集合{12}{123}A B ==,,,,,分别从集合A 和B 中随机取一个数a 和b ,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P a b ,,记“点()P a b ,落在直线x y n +=上”为事件(25)n C n n ∈N ≤≤,,若事件nC 的概率最大,则n 的所有可能值为(第4题图)(A )2 (B )4 (C )2和5 (D )3和4(10)已知()f x 与()g x 都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 )()()()(,0)(//x g x f x g x f x g >≠,且)()(x g a x f x ⋅=(0a >,且 ()(1,2,10)()f n n g n ⎧⎫=⎨⎬⎩⎭中,任意取前k项相加,则前k 项和大于1516的概率是(A (B )45 (C )25 (D )15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在答题纸上作图,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1)(2+++=nx x mx x f ,则常数=n __________(12)如右图,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m n ,,满足m n ≥,那么输出的P 等于__________(13)512a x x x x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14)已知C 为线段AB 上一点,P 为直线AB 外一点,满足2PA PB-= ,PA PB -= PA PC PB PC PA PB ⋅⋅=,I为PC 上一点,且()(0)AC APBI BA AC APλλ=++>,则BI BA BA⋅ 的值为__________(15)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参加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政治第一次八校联考试卷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几年温州餐桌上多了一道凉菜——鸭舌,此菜颜色酱紫,香气扑鼻,味道醇厚甜美.据此回答1—3题。
1 市场上一只鸭子仅卖30元左右,而把鸭舌单独加工,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10元至160元之间。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社会分工越发达,生产成本会越低B.价格越高的商品,销量就越大C.专业化的劳动一定能提高产品的价格D.商品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2. 小王运用信用卡购买了300元的鸭舌。
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A.①②B. ②③C.②④D.③④3 小小鸭舌,长不过寸,重不过两,但经过加工后成了风靡市场的一道菜。
这说明()A.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B.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C.消费需求是可以被创造的D.市场能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现在该服装厂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是原来的多少,该厂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原来的多少倍()A.1/4 1/2 B.1/2 4 C.1/2 2 D.2 22007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回答5—10题。
5 没有“共建”,无成果“共享”,人民群众的“共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
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共建”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必须()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侧重消费,抑制积累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鼓励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实现同步富裕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6人民群众的“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国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B.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7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为此必须()①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水平和执政能力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③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各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这一国家机关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8 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宗教工作承担着重要职责。
浙江省温州市第一学期高三数学第二次“八校联考”期末考试(文科)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1sin 32y x ⎛⎫=+ ⎪⎝⎭的最小正周期是 A.π2B.πC.2πD.4π2.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A.1 B.3 C.4 D.83.“2a =”是“直线20ax y +=平行于直线1x y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设12log 3a =,0.213b ⎛⎫= ⎪⎝⎭,132c =,则A .a b c <<B .c b a <<C .c a b <<D .b a c <<5.设向量()()4,2,3,1-=-=b a ,若表示向量c a b a ,23,4-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三角形,则向量c 为A .(1,-1)B .(-1, 1)C .(-4,6)D .(4,-6) 6.图中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的解析式为3.|1|(02)2A y x x =-≤≤33.|1|(02)22B y x x =--≤≤ 3.|1|(02)2C y x x =--≤≤.1|1|(02)D y x x =--≤≤7.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若m βαβ⊂⊥,,则m α⊥ B .若m β⊥,m α∥,则αβ⊥ C .若αγ⊥,αβ⊥,则βγ⊥D .若m αγ=,n βγ=,m n ∥,则αβ∥8.设3b 是1a -和1a +的等比中项,则3a b +的最大值为 A .1 B .2 C .3 D .49.过双曲线M :1222=-by x 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若l 与双曲线M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点B 、C ,且BC AB =,则双曲线M 的离心率是 A .25 B. 310 C.5 D. 10 10.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
温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八校联考”数学(理科)试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定义集合{}*A B x x A x B =∈∉且,若{}{}1,3,5,7,2,3,5A B ==,则*A B 的子集个数为( ) A .1 B . 2 C . 3 D . 42.设,b c 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是真命 题的是( )A .若,////b c b c αα⊂则B .若,////b b c c αα⊂,则C .若//,c c ααββ⊥⊥则D .若//,c c αβαβ⊥⊥,则3.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9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 关于k 的条件是( ).9?.8?.8?.8?A k B k C k D k =≤<>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其最小正周期为3,且x ∈(-23,0)时,f (x )=log 2(-3x +1),则f (2011)=( ) A.4 B. 2 C.-2 D.log 275.在ABC ∆中,sin cos 90A B A B =+=︒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F 1、F 2分别是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左、右焦点,A 是其右顶点,过F 2作x 轴的垂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P ,G 是0,2121=⋅∆F F F PF 若的重心,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2B .2C .3D .37.已知O 为ABC ∆内一点,若对任意k R ∈,恒有|,|||k ≥--则ABC ∆一定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8. 函数cos()y x ωϕ=+(0,0)ωϕπ><<为奇函数,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右图所表示,A 、B 分别为最高点与最低点,并且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2x π=B .2x π=C . 1x =D .2x =9.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为“整点”,过曲线y =30的直线条数为 ( )A .12B .13C .14D .15 10.数列{}n a 满足11a =11n a +=,记数列{}2n a 前n 项的和为S n ,若2130n n t S S +-≤对任意的*n N ∈ 恒成立,则正整数t 的最小值为 ()A .10B .9C .8D .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复数242(1)ii ++= 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尺寸如图,若它的体积是a =____13.若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1212x y x y a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AB =2,M 为BC 的中点,若N为正方形内(含边界)任意一点,则AM AN ⋅的最大值为15.点P 在椭圆22143x y +=上运动,Q 、R 分别在两圆22(1)1x y ++=和22(1)1x y -+=上运动,则PQ PR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 。
16.等比数列{}n a 中,120101,4a a ==,函数122010()()()()f x x x a x a x a =--- ,则函数f (x )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__________ 。
17.将一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将所得到的数与原数相加,若和中没有一个数字是偶数,则称这个数为“奇和数”。
那么,所有的三位数中,奇和数有__________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4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2sin cos cos .222A A Ba a += (1)求角B 的大小;(2)设sin sin y C A =-,求y 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4分)小明参加一次智力问答比赛,比赛共设三关。
第一、二关各有两个问题,两个问题全答对,可进入下一关。
第三关有三个问题,只要答对其中两个问题,则闯关成功。
每过一关可一次性获得价值分别为100、300、500元的奖励。
小明对三关中每个问题回答正确的概率依次为45、34、23,且每个问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独立。
(1)求小明过第一关但未过第二关的概率;(2)用ξ表示小明所获得奖品的价值,求ξ的分布列和期望。
BCM_ 俯视图_ 侧视图_ 正视图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45BC CD ABC ⊥∠=︒, 直角梯形ABCD 与矩形ADQP 所在平面垂直,将矩形ADQP 沿PD 对折,使得翻折后点Q 落在BC 上,设1DC =.(1) 求证:DQ AQ ⊥;(2) 求线段AD 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点Q 的位置;(3) 当AD 长度最小时,求直线BD 与平面PDQ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坐标为(2,0)F ,点P 的坐标为(,0)(0)m m ≠,设过点P 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Q .(1)当直线l 的斜率为1时,求QAB ∆的面积关于m 的函数表达式.(2)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T ,使得TA,TB 与x 轴所成的锐角相等?若存在,求出定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本小题满分15分)()sin ,(),()()().x f x e x g x ax F x f x g x =+==-设函数 [)[)()0,x F x a a x x f x g x x x x F x F x a ∈+∞∈∞≥121221(1)若=0是的极值点,求的值;1(2)当=时,若存在、使得()=(),求-的最小值;3(3)若0,+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aABCD PQABCDPQ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解:(11cos sin sin sin 2BB A A A ++= 化简可知sin()3B π+=所以 3B π=…………………………………7分(2)2sin()sin 3y A A π=-- sin()3A π=- 因为20,3A π⎛⎫∈ ⎪⎝⎭,所以,22y ⎛⎫∈- ⎪ ⎪⎝⎭………………14分 19.解:(1)2571672516])43(1[)54(22=⨯=-⋅=P ……………………5分 (2)900,400,100,0=ξ,259)54(1)0(2=-==ξP2231237(100)25431217(400)()()[()()]5433375P P C ξξ====⋅⋅+⋅⋅=222233432124(900)()()[()()]5433315P C ξ==⋅⋅⋅⋅+=,(3) 由PAQ DQ 平面⊥,知平面PAQ PDQ 平面⊥,PQ 是其交线,连接BD 交AQ 于E,过点E 作EF PQ ⊥于F, EF PDQ ⊥平面。
∴EDF ∠就是BD 与平面PDQ 所成的角. ……………………………11分 由已知得2=AQ ,2PQ =PA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2EF =,ED =sin EF EDF ED ∴∠==…………………………14分 (注:用向量方法或体积法解答正确给相应的分数)22.解:[)0()sin ,()cos .0()cos 00, 2.0,()cos 11200,()cos ()sin 110()()(0)11220.0(x x x xxF x e x ax F x e x a x F x F e a a x F x e x a x x e x a x e x F x F x F a x F ϕϕ'=+-=+-'=+-=='<=+-<+-='≥=+-=-≥-='''∞≥=+-=-==(1)因为是的极值点,所以(0)=所以当时;当时则,则;所以在0,+单调递增。
从而于是是)2x a = 的极小值点,所以符合题意。
4分。
[)[)[)[)[)[)00001)2()0,()0,()(0)02()()00,22()0,()0,(0,)0()0()0,(0)0(0,)()0()()00,a h x h x h x h a F x F x x a h x h x x x h x h x x h x x h x F x F x x '≤≥∴+∞≥=∴≤--≥∈+∞''><+∞'∴∈+∞<=∴∈<--≥∈+∞ 当时,在单调递增,即,当时,对恒成立。
)当时,又在单调递增,总存在使得在区间,上。
导致在递减,而,当时,,这与对(]2.15a a ∴>∞ 恒成立不符,不合题意。
综上取值范围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