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13级3S复习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93 KB
- 文档页数:1
科目三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一、交通标志和标线1. 交通标志的种类和含义交通标志包括指示标志、警告标志和禁令标志,它们分别用来指示行车方向、提醒驾驶员注意危险路段和规定交通禁止或限制的行为。
比如,直行、左转、右转、注意行人等指示标志,陡坡、急转弯、行人过街等警告标志,停车、禁止超车、限速等禁令标志。
2. 交通标线的种类和含义交通标线包括实线、虚线、双黄线等,它们分别用来限制车辆行驶的范围和方式。
比如,实线表示禁止变道、超车,虚线表示可以变道、超车,双黄线表示禁止跨越分隔道。
二、驾驶技能1. 观察观察是驾驶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前方观察、后视镜观察和盲区观察。
前方观察用来判断前方路况和行人车辆情况,后视镜观察用来观察后方车辆、行人和前方车辆情况,盲区观察用来观察自己车辆周围的盲区情况。
2. 转向和变道转向和变道是驾驶中常见的操作,需要根据交通标志、标线和车辆情况进行判断和预判。
在转向和变道时,必须先打开转向灯,观察周围情况,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3. 路口通行路口通行是驾驶中重要的技能之一,包括直行、左转、右转和掉头,需要根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进行判断和操作。
4. 让行和礼让让行和礼让是交通中的基本规则,包括给行人让行、在路口让对方车辆先行等。
驾驶员要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正确的让行和礼让操作,保证交通安全畅通。
5. 掉头和掉头调头掉头和掉头调头是驾驶中常见的操作,需要根据路口情况和交通标志进行判断和操作。
在掉头和掉头调头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随意违反交通规定。
三、交通信号灯1. 交通信号灯的种类和含义交通信号灯包括红灯、黄灯和绿灯,红灯表示停车、禁止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减速,绿灯表示通行、通过。
2. 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定驾驶员在通过路口时必须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不得随意闯红灯、压黄线,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四、交通事故处理1. 交通事故的种类交通事故包括碰撞、侧翻、刮擦等,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冷静应对,做好事故处理和报警工作。
3S技术在道路交通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3S技术(卫星导航定位(Satellite navigation)、遥感(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在道路交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些技术的结合为道路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交通效率、减少了交通事故以及优化了交通规划。
本文将探讨3S技术在道路交通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卫星导航定位是3S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它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实时追踪车辆位置并导航。
在道路交通中,卫星导航定位可以帮助驾驶员确定最佳行车路线,并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如拥堵情况、事故通报等。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还可以用于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通过收集车辆信息来调整信号灯的时序,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其次,遥感技术是通过航空或卫星平台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可以用于交通规划和监测。
在道路交通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道路交通状况,监测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检测交通违法行为。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收集道路信息,包括路面损坏、标志缺失等问题,为道路维护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分析,通过航拍图像或卫星影像可以快速获取事故现场的信息,方便事故调查和责任判断。
最后,地理信息系统是将空间数据与地理位置相关联的技术,可以用于地理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在道路交通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存储和分析道路网络数据,包括道路的长度、宽度、位置等信息,从而支持交通规划和管理。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道路规划和交通模拟,优化道路设计和交通流动。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交通调查和统计,收集交通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为交通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3S技术在道路交通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为道路交通管理和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避开拥堵,减少行车时间,同时也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等智能交通系统中。
交通综合学习资料交通作为一个基础性领域,一直是世界各国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重点。
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交通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学习交通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了解交通综合学习资料。
一、交通的概念和分类交通,是人们或物品之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
交通分为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空运交通和管道交通,其中陆路交通又分为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和城市交通等。
各种交通方式都有其特点,在实际生活和经济中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交通的影响因素交通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各种交通方式都需要人和物资来保障其运营,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的多寡、质量都会影响交通的效率和质量。
2.自然环境:各类交通方式运行时都受制于自然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自然环境也对交通的效率和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3.政策和管理机制:政策和管理机制是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决策和管理模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交通运行的效果和质量。
4.技术和设备:交通的技术和设备是交通发展的核心,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和发展是交通不断发展的基石。
三、交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交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交通方式是人力挑曳,后来出现了各种动力机器,如汽车和火车。
现如今,交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航空、以及智能管道等新兴交通方式的出现得到更多的应用,依靠新兴科技和技术,交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并继续向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四、交通的管理与安全交通的管理和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各种交通方式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交通安全管理部门。
对于交通安全的管理,主要包括交通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对涉及交通安全的技术和设备的监管和防范,以及事故的处理和防控等。
这些都需要专业部门加强监管和管理,保障交通的安全。
交通综合学习资料大多数都是基于实践而得到的,并且逐渐形成了规范性的体系,为学生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知识体系。
当然,交通工具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增加了交通培训的必要性,应该加强与时俱进和更新知识的学习,不仅要了解传统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习一些新兴交通方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
驾照科目三必备知识驾照科目三是中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驾驶技能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考生在参加科目三考试前,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的考试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备战考试,顺利取得驾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驾照科目三必备的知识要点。
一、交通信号灯和标志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是驾驶员在道路上遵守的重要规定,也是科目三考试的重要内容。
在科目三考试中,考生需要准确判断和遵守各类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包括红绿灯、黄灯等,以便做出正确行驶决策。
此外,考生还需要熟悉各类交通标志,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例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等,都会在考试中出现,需要考生准确判断并做出相应的驾驶操作。
二、机动车驾驶操作技巧科目三考试还要求考生掌握一系列机动车驾驶操作技巧,包括起步、变更车道、超车、加减档等。
其中,起步是考试中的首要环节,考生需要熟悉起步流程,包括车辆起步前的准备工作、起步时的踩离合器、挂一档、放手刹、松离合器等步骤。
此外,变更车道和超车也是科目三考试中常见的操作,考生需要根据交通规则和判断行车环境,安全、准确地完成这些操作。
在科目三考试中,考生还需要灵活运用驾驶技巧,熟练掌握加减档等操作,以确保正常驾驶和安全行车。
三、特殊路况处理在科目三考试中,考生还需要应对特殊路况,包括斑马线、学生上下车、窄路相遇、单行道、隧道、高架桥等情况。
斑马线是行人横穿道路的地方,考生需注意礼让行人,并确保行人安全通过。
学生上下车是学校附近道路的常见情景,考生应减速慢行,确保学生安全。
窄路相遇是两辆车同时行驶至狭窄道路时的情况,考生需要根据交通规则,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避免与对方车辆发生碰撞。
此外,考生还需要熟悉单行道、隧道、高架桥等道路特点和交通标识,确保安全驾驶。
四、模拟考试训练为了更好地备战科目三考试,考生还可以进行模拟考试训练。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和内容,提前感受考试的紧张氛围,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考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最好的备考效果。
1.安全保障系统的人-机-环境系统组成。
2.瑟利模型
3.常用的求取最小割集的方法
4.风险的二重性。
5.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事故原因的三个层次。
6.事件树和事故树
7.事故预防的两个原则
8.事故预防的三个目标包括
9.能量意外释放论
10.北川彻三提出的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11.扰动理论。
12.本质安全化方法考虑的两方面。
1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和3E准则
14.故障安全设计三种类型
简答
1.安全、危险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论、管理失误论的基本观点及二者异同。
3.事故致因理论和解释轨迹交叉论
4.安全分析的基本步骤能够举列出8种安全分析的方法。
5. 选择安全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
6.从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角度的四条改善系统安全性的途径。
7. 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
8.根据作用-变化与作用连锁理论,简述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问答题:
1.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
2.结合交通运输系统,说明事故预防的3E准则。
遥感:RS = remote sensing。
作为信息源。
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作为平台。
全球定位系统: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准确定位,数据源。
中国: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该星绕地球一周(运行周期)114分钟。
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各种电磁波谱:紫外线:0.01~0.4μm可见光:紫:0.38~0.43 μm蓝:0.43~0.47 μm (0.38~0.76μm)青:0.47~0.5 μm绿:0.5~0.56μm 黄:0.56~0.59 μm橙:0.59~0.62 μm红:0.62~0.76 μm 红外线:近红外:0.76~3 μm中红外:3~6 μm远红外:6~15 μm 超红外:15~1000 μm 微波:毫米波:1~10mm厘米波:1~10cm分米波:10cm~1m图像的彩色合成方法主要有:1加色法2减色法叶的色素含量、富叶度影响植物的反射光谱RS由传感器和遥感平台GIS的构成(填空):从应用的角度,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设备)、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
GPS组成 3.用户设备(系统)2.地面监控系统(站)1.空间卫星(星座)影响物体发射反射的因素有:物体表面的粗糙度、颜色、温度和热惯性。
表面粗糙、颜色发暗的物体发射率高,反之发射率低;热惯性大,有保温作用的地物其发射率大。
TM与SPOT光谱分辨率的高低:TM有7个波段、SPOT有4个波段Quick Bird快鸟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商业卫星中分辨率最高、性能较优的一颗卫星。
其全色波段分辨率为0.61米,彩色多光谱分辨率为2.44米,幅宽为16.5公里微波:穿透能力强。
能穿过很浓的云层而衰减很少对一些介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考科目三重点速记1、灯光模拟考试熟记:远近光交替6种: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请超越前方车辆远光灯1种:前方进入无照明或照明不良道路行驶近光灯7种:请开启前照灯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与机动车会车在照明良好的道路上行行驶直行通过路口前方通过路口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警示灯+示廓灯1种:路边临时停车2、起步前要做好的准备:1、考试时冷静思考每一步怎么做,要放松自然自信,动作流畅,让考官感受到安全感(想象自己很擅长,是来教他的)2、绕车一圈按按钮2秒,上车关紧门调椅调镜子系安全带检查灯光检查近光灯杆处在近光位置,档位复位和抬手刹3、起步:一打灯,二踩离合踩刹车挂1挡,三松手刹,四看后视镜,五调方向盘和半联动,六松刹车慢抬离合,七摆正加油上2档(离合快踩慢抬)4、任何语音播报,都不要抢指令,播完再操作5、手要放松,不要握紧方向盘,特别是加减档的时候,左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就好6、前方路口斑马线、红绿灯时,提前踩离合踩刹车,刹车按住不要踩死7、路口左转后、右转后、掉头后这三点走哪个道?是左车道、是中间车道还是右车道。
8、分别记住三条号线在哪上234档的位置,还有公交、人行道、学校这没语音播放的。
还有要记住在哪个项目后自主需要变道的地方。
最后在抖音上搜你要的考场路线,有很多教练上传这些的。
9、要记得出口出来后,你考的几号线是走哪条道,别开错道了10、有的操作有语音播报,大概知道就好,重点是记得没有语音播报的地方11、会车和超车要记好,分别记住三条线的会车和超车的位置在哪里12、知道加减档在哪里,要去考点现场多走走看看,知道三条路的区别13、如途中突发灯光显示0熄火,只需:踩离合刹车回空档,再打火14、不要忘记在公交站台、人行横道、转弯等路口停车15、多观察四周,尤其是在进行变道、超车等复杂操作的时候,观察必不可缺。
15、记住人行横道,公交车站,学校区域,会车位置,要减挡,轻点刹车,观察路况,停车要回空挡;16、记住直线行驶的位置,在没有语音提示直线行驶前就提前调整好车辆摆正(重点记,不然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项目怎么做)17、考试有一个档位与速度不匹配的扣分,这是什么原因呢?两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加档的时候没有加油,减档的时候呢,没有轻点刹车减速,加档的时候凭感觉我们要先加一部分油,差不多的时候再用眼睛的余光瞄一下这个码码数表,这样操作才是对的。
科三一、上车准备:考生持身份证向驾驶员报道,核对身份后开始考试。
绕车一周检查车况,上车后关好车门,调整座椅、后视镜,系好安全带。
二、夜间行驶:听到“夜间行驶”提示音后,打开近光灯。
项目结束后关闭灯光。
夜间行驶灯光使用考试六选一模式:1.在照明良好的路段行驶——灯光不变2.在照明不好的路段行驶——开启远光灯3.夜间会车——灯光不变4.夜间通过没有照明的人行横道——远近光等交替5.夜间通过没有照明的路口——远近光等交替6.夜间超车——远近光等交替三、起步:考生听到提示音后,开启左转向灯3~5秒,观察内、外后视镜,侧头观察车后交通情况,方可起步。
四、直线行驶:考生听到提示音后,控制车速,正确使用档位,跟车距离安全适当,保持直线行驶(5秒左右)。
五、会车:六、直线通过路口:考生听到提示音后,减速慢行,左右瞭望,安全通过路口。
七、路口左转弯:考生听到提示音后,1~2内开启左转向灯,控制车速,观察交通状况,根据车辆行驶方向选择车道,确认安全后左转通过路口(转向灯开启3~5秒后才可转弯)。
八、通过人行横道线:考生听到提示音后,减速慢行(20~30km/h),观察两侧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通过。
九、变更车道:考生听到提示音后1~2秒内开启左转向灯,并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变更车道,变更车道后关闭转向灯。
变更车道时,注意跟车距离,控制行驶速度,不得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
十、加减挡位操作:考生听到提示音后,根据路况和车速,合理加减挡位,换挡及时、平顺。
十一、超车:考生听到提示音后1~2秒内开启左转向灯,观察左侧交通情况,选择合理时机,鸣喇叭或交替使用远近光灯,与被超车保持横向和纵向安全距离,从左侧超车。
超越后,在不影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开启右转向灯,逐渐驶回原车道,关闭转向灯。
十二、通过学校区域:考生在听到提示音后,减速慢行(30km/h),观察交通情况,文明礼让,确保安全通过。
十三、通过公共汽车站:考生在听到提示音后,减速慢行(30km/h),观察车站汽车进出情况及乘客上下车动态,确保安全通过。
3S复习重点
1.GPS主要特点
2.GPSrtk坐标计算
3.遥感图像分辨率
4.遥感大气窗口
5.遥感影像校正
6.灰度值重采样计算
7.GIS概念,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
8.矢量数据、栅格数据概念,优缺点
9.交通网络构建、交通网络分析实验内容
题型及举例:
1.填空:可见光波段的阴影分为和两种;
2.单选题:()“3S”技术指的是:
A.GIS、DSS、GPS
B. GIS、DSS、RS
C.GIS、GPS、OS
D. GIS、RS、GPS
3.判断:()分辨率越高,一个栅格单元代表的实地面积越大。
4.简答题:什么叫像元、灰度值、栅格数据?
像元------将工作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许多格网,每个网格单元称为像素,即像元。
灰度值-------是根据所表示实体的表象信息差异对各像元的表示。
栅格数据--------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栅格中的每个像元是栅格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元,其坐标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确定。
5.计算题:
下表-1、表-2、表-3为同一地面区域、多种物体在遥感影像中三个不同波段的像元灰度值,利用非监督分类法中的平行管道法对其进行分类。
分类顺序为左上角开始按行从左至右;取下表-1、表-2、表-3为同一地面区域、多种物体在遥感影像中三个不同波段的像元灰度值,利用非监督分类法中的平行管道法对其进行分类。
分类顺序为左上角开始按行从左至右;取 =5.1;分类结果用1、2、3…表示,并填写在表4中相应像元位置。
表-1 波段1 表-2 波段2 表-3 波段-3 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