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历年考题.jsp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1.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中,被称为姊妹篇的是(A C)A 《乌托邦》B 《自然法典》C 《太阳城》D 《论实业制度》2.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BD)A 摩莱里B 马布利C 闵采尔D 巴贝夫3.恩格斯评价:在马克思之前,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进行这样深刻批评的只有(B)A 圣西门一人B 傅立叶一人C 欧文一人D 他们三人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动派别的著作有(AC)A 《哥达纲领批判》B 《共产党宣言》C 《反杜林论》D 《共同章程》5、列宁关于过渡方式探索模式包括(AB)A 战时共产主义B 新经济政策C “全面进攻”D 优先发展重工业6、苏联解体的特殊原因(或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犯了一下错误(ABC)A 前拒绝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B 选择了以机械制造业为突破口,见效慢;C 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对立起来;D 屈服于东欧剧变的压力。
5.欧洲共产主义的主张是(ABD)A 否定一党制,实行多党制;B 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C 坚持马列主义D 实行“按劳分配”6.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包括(ABDE)A 政治民主B 经济民主C 文化民主D 社会民主E 国际民主7.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BC)A 发展资本主义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D 引进资本主义10.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BD)A 民主,科学的理论;B 毛泽东思想;C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 邓小平理论二.简述题(10 分每题)1.简要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功绩与局限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是怎样总结巴黎公社的创举和经验教训的?3.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衰落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三.论述题(共50 分)1.现实社会主义遇到了当代世界哪些挑战,并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20)2.论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特点(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11年考题)1、论述题(选作三题,每题25分,共计75分)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谈谈对列宁所说的“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的理解。
3、如何科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4、结合实际,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成就。
5、试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需解决的共同问题及其对策。
6、请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阐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
2、必答题(25分)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个观点的认识和体会。
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评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
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它的科学性是以批判的精神贯穿其中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第一讲导言二、辨析题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迄今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三、简答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四、论述题试述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第二讲经典理论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二、辨析题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自然具有空想成分。
2.“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使命;(3)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和基本条件;(4)过渡时期与无产阶级专政;(5)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4.简述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特征。
四、论述题1.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2.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意义五、材料题1.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个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高考政治微专题复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石家庄模拟)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
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①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掩饰资本主义的弊端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空想社会主义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违背人的理性的表现,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从人们头脑中重新发明一套原则,取代资本主义现实中的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的内在矛盾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斗争的路线、方针和策略。
由此可见()①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的思考更加理性②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③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完全相悖④在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上,两者存在区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威海模拟)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学说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特殊规律。
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学说又确证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这启示我们()①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借助剩余价值学说,认清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紧密结合,深研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④在剩余价值学说指导下丰富发展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确立了人民立场,对历史成果的生成正本清源,解决了历史由谁创造、依靠谁推动以及最终走向等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试题一、选择题1、1516年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B)A. 《太阳城》B.《乌托邦》C. 《论最好的国家》D. 《自然法典》2、1825年,______首先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明显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所在。
(C)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法国3、______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A)A. 唯物史观B. 劳动异化理论C. 阶级斗争学说D. 共同胜利论4、下列国家中当前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是(D)A. 朝鲜B. 老挝C. 古巴D. 保加利亚5、俄共(布)______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A)A. 十B. 七C. 八D. 九二、填空题1、19世纪最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3、马克思在与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通信中提出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
4、东欧剧变指自1989年起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判断正误题1、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道路、方针和方法及以高度集中为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体制。
(√)3、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
(√)5、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
1、《共产党宣言》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时间:1848年2月公开发表。
内容: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指明了实现这一伟大学说的基本道路和策略思想。
同时,它严厉驳斥了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士们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与诽谤,无情地抨击了各种牌号的社会主义学说,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界线。
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P34)2、托马斯·莫尔:16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代表作:《乌托邦》。
(P18)3、马克思对“通过卡夫丁峡谷”典故引用的道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充满了历史的辩证法。
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它将引导人类社会走过从原始社会直至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历程,完成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具有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历史不是直线式或单线条地向前发展,在朝向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仅以独特的形式表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以独特的方式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驱动,某些国家和民族有可能逾越某个历史阶段,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落后国家落后民族有可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和建成社会主义。
这就是社会发展规律和具体国情的有机结合,一般发展过程和跳跃式前进的对立统一,“绕过”和“不能绕过”的辩证法。
(P8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战争需要。
该政策以军事行动为特征,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
它的基本内容和措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在工业中加速实行普遍的国有化,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大、中、小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题一. 填空1.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2.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4.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改变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
5. 从理论内容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四大系统。
6.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7.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莫尔针对英国的“圈地运动”,提出了“羊吃人”的不朽名言。
8.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采用虚幻的文学游记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9.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0. 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17世纪中叶~18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1. 中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12. 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带有小生产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
13. 欧文首次用经济学原理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 傅立叶正确指出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15. 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16. 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冷酷的利己主义。
17. 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欧文。
18. 第一次把公有制同大生产联系起来的是欧文。
19. 康帕内拉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20. 摩莱里提出每个人都有劳动的权利。
21. 巴贝夫提出“人民革命”和“人民专政”的思想。
22. 傅立叶最早提出消灭三大差别的观点。
23. 圣西门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及其实现目的手段的表述与今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极其相似。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试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历史功绩:•第一,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弊端,为研究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提供了许多历史资料,也提供启发了工人觉悟的许多思想材料,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第二,设想并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远景规划,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预测和宝贵的见解,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主张和规划,如实业制度、和谐制度和公社制度。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猜测到了一些社会真理。
不少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都是民主共和制度,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公职人员实行选举,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等观点,都包含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因素。
•第四,对于如何实现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提出种种设想,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斗争。
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实现理想社会的方式主要有二类,一是多数主张通过社会改革来消除社会弊病,最终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
二是主张通过革命,运用暴力方式推翻旧社会,建立理想社会。
局限性:•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始终不能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他们的历史观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
他们中多数人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宣扬天才论和个人英雄史观,将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在少数人的身上。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始终没有找到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正确道路。
除个别空想社会主义者之外,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描绘和实践他们的理想社会,最终使这种学说只能是不能实现的空想。
2.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各自所处的环境出发,一方面,不断追求进步,参加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另一方面,又通过严谨的理论探索,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最终实现了由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2010级研究生第二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开卷)一、解答题(8选6)(10*6=60分)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答: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正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在这段时间里,无论苏联、中国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从本国实际出发,用实际行动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诠释。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题目及答案(部分)1.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及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
历史功绩:从莫尔的“乌托邦”一直发展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空想社会主义日益完善。
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恩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的鼻祖”、“社会主义创始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
”1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了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2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
3他们天才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许多特征和原则。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如闵采尔、巴贝夫、欧文),还分别通过试验示范和暴力革命的形式,不倦地实践着他们的理论主张。
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空想,其历史观是一种唯心史观,因而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
他们不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他们没有真正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大多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良心发现”或自身“示范带头”上,少数人找到了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但对怎样搞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也还认识不足;他们仅仅把无产阶级当成受苦难的、急待别人去加以解放的阶级,而看不到无产阶级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1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
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也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空想社会主义的这些历史局限性,从根本上说来,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还不够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还处在自发阶段等原因造成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终考试卷
一、简答题(六题任选5题作答,每题10分,共50。
)
1、简评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2、怎样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启示是什么?
4、“苏联模式”的特点和遭受历史性重挫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5、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历史地位?
6、简要评述“欧洲共产主义”。
二、论述题(两题任选1题作答,20分)
1、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未来挑战与应对。
2、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基本经验及其重大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终考试卷
姓名_ 学号_ 成绩__
教师(签名)
得分
签名
一、简答题(五题任选4题作答,每题12分,共48分。
)
1、简要评析“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及其意义。
2、举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
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启示是什么?
4、简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特点和弊病。
5、举例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并简要评价。
得分
签名
二、论述题(两题任选1题作答,22分)
1、试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和它的伟大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条件、历史地位?试联系自身实际论述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卷
班级:学号:_ 姓名:_ 成绩:__________
教师(签名):
得分
签名
一、简答题(六题选4题作答,不与论述题简单重复;每题16分,共64分。
)
1、简评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的特点。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两大理论基础?
3、简述列宁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启示。
4、简述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意义。
5、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条件和历史地位。
6、简要评介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探索。
得分
签名
二、论述题(不与简答题简单重复,共一题,36分。
)
7、请结合课外学习论文,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某一个(或几个)重大问题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要求内容有:1)自拟的题目;2)对问题的叙述;3)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原理的联系结合;4)实践的评述;5)理论和实践启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终考试卷
班级:学号:_ 姓名:_ 成绩:________
得分
签名
一、问答题(共5题,请选择3题、按题意简明作答,每题15分,共45分。
)
1、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及其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2、简评“苏联模式”的特点、意义和遭受历史性重挫的经验教训。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条件、准确内涵和重大意义?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怎样理解毛泽东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积极成果和重要意义?
5、简要评介“欧洲共产主义”。
得分
签名
二、论述题(共1题,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语言简明,25分。
)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试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基本经验及其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