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驾驶小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8
汽车安全驾驶基本知识汽车安全驾驶基本知识汇总汽车安全驾驶基本知识如下:1.驾驶车辆首先要系好安全带,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都应该系好安全带,这是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必备保障。
2.驾驶车辆要体检身体,体检合格后才可驾驶车辆,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必须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年龄在6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的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
3.驾驶车辆时要按规定会车,会车时,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减速靠右行驶,注意避让来车,以防碰撞。
4.驾驶车辆时要按规定行进路线,驾驶车辆必须在规定的道路行驶,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5.驾驶车辆时要按规定倒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
6.驾驶车辆行驶必须注意右侧行人和自行车,校车和中小型载客载重汽车也要遵守右侧行人的规定。
7.驾驶车辆下坡时不允许空档滑行,必须使用合适的档位,让发动机辅助制动,断续使用刹车,防止险情发生。
以上是汽车安全驾驶基本知识,请您仔细阅读。
汽车安全驾驶基本知识归纳汽车安全驾驶基本知识归纳如下:1.交通法规规章是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法律依据。
2.驾驶车辆时,驾驶员必须携带行驶证和机动车保险证。
3.驾驶车辆时,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4.不要在开车后马上加油。
5.不要在没有关好车门和车窗的情况下,夜间行车,开车时,不要让车内的杂物,如打火机、纸巾等,发出响声干扰驾驶员开车。
6.驾驶车辆时,不要接打电话,不要吸烟、吃东西、捡东西等。
7.经常检查车辆轮胎,不要忘记检胎纹是否符合安全行车要求,轮胎是否漏气。
8.经常检查制动装置,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9.车辆遇转弯时,不要超车和并线。
10.驾驶车辆高速行驶时,不要开启车窗,车速不要超过该路段规定的最高车速。
11.驾驶车辆时要遵守交通标志、标线、警告,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管理人员指挥。
12.驾驶车辆时要保持匀速行驶,不要突然变速、停车或掉头。
13.驾驶车辆时要保持安全车速,不要超速行驶。
驾驶员交通安全知识资料大全交通安全是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以来最多的话题,一定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驾驶员交通安全知识资料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一、步行安全1.步行时,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
2.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行走时,先看左侧车辆,后看右侧车辆。
3.设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绿灯亮时,可通行。
红灯亮时,禁止通行。
4.设有自助式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要先按人行横道使用开关,等绿灯亮、机动车停驶后,再通过。
红灯亮或显示“等待”信号时,禁止通过。
5.设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区域,不横穿马路。
6.无人行横道与通过设施的区域,横穿马路时,要在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7.不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打闹、猛跑。
8.不跨越各种交通护栏、护网与隔离带。
9.路面有雪或结冰时,防止滑倒,造成摔伤。
10.上学路上、校园内禁止穿暴走鞋与飞轮鞋。
二、乘车安全1.所乘车辆靠站停止前,不要向车门方向涌动。
车辆停稳后,先下后上,按顺序上下车。
2.上车后,扶好或坐好,不故意拥挤。
3.乘车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向车外。
不向车外抛洒物品。
4.乘车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5.不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汽车;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6.不携带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违禁物品乘车。
7.所乘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听从司售人员指挥。
三、交通事故逃生常识1.发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车辆中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
2.从所乘车辆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3.逃生后要迅速报警或拦截车辆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员。
4.所乘车辆着火时,应先防止吸入烟气窒息,再设法逃生。
学会报警一、学会报警1.要熟记并正确使用各种求助与报警电话号码。
2.遇到意外事故、突发事件时,可拨打电话求助或报警。
3.拨打电话求助或报警时,要根据所报警种要求,讲清楚所求助或报警的内容。
安全驾驶顺口溜100句1、启动之前先检查,车况良好再出发。
2、上车系好安全带,保障生命不懈怠。
3、调整座椅后视镜,舒适视野要到位。
4、点火轻踩离合器,平稳启动不着急。
5、行车途中莫分心,手机电话先静音。
6、眼观六路耳听风,周围情况要摸清。
7、保持车距防追尾,安全距离要留足。
8、变道提前打转向,观察后方再行动。
9、路口减速多瞭望,行人车辆细提防。
10、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11、夜间开车灯要亮,远光近光合理用。
12、会车关闭远光灯,文明驾驶礼貌行。
13、弯道行驶要减速,防止侧滑出事故。
14、超车时机把握好,果断迅速要确保。
15、雨雾天气视线差,雾灯打开慢行车。
16、冰雪路面易打滑,低速慢行把稳抓。
17、高速公路守规则,超速疲劳都惹祸。
18、应急车道莫占用,生命通道要畅通。
19、进出匝道要谨慎,控制车速方向准。
20、山区道路坡又陡,刹车离合配合熟。
21、连续下坡别空挡,利用挡位来控速。
22、过水路段先探路,水深不知莫强渡。
23、疲劳驾驶危害大,休息充足再出发。
24、酒后驾车是违法,千万不能把命搭。
25、驾车心态要平和,斗气别车不能做。
26、遇到堵车别急躁,耐心等待秩序好。
27、交叉路口情况杂,一慢二看三通过。
28、窄路会车先礼让,文明出行路通畅。
29、车辆故障先警示,人员撤离保安全。
30、刹车油门要分清,误踩后果不堪想。
31、转向灵活又精准,避免猛打方向轮。
32、高速公路遇故障,车停应急打双闪。
33、三角警示放远处,人员站在护栏外。
34、城市道路车多人,遵守交规莫乱行。
35、公交站台要留意,进出乘客多注意。
36、学校门口减速慢,孩子安全最关键。
37、施工路段多颠簸,小心驾驶防刮擦。
38、铁路道口要留神,一停二看三通过。
39、隧道行车开大灯,保持车距要记清。
40、车内物品摆放好,避免掉落引干扰。
41、驾车不穿高跟鞋,平底鞋稳更安全。
42、墨镜帽子佩戴对,不挡视线才完美。
43、行车途中不抛物,爱护环境讲公德。
6条驾驶安全小常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驾驶安全一直是车主和乘客关注的重要问题。
虽然现代汽车配备了各种安全装置,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仍然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驾驶安全的小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安全地驾驶。
1. 安全带是生命的保护伞安全带是车辆中最基本的安全设备之一,它可有效减少碰撞时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
在驾驶过程中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或者急转弯时更要牢记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生意外时的伤害。
2. 不要驾驶疲劳长时间驾驶或者夜间开车容易让人疲劳,这时候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注意力都会下降。
为了避免疲劳驾驶造成事故,驾驶员在长途行车前应该充分休息,并且在行车过程中适时停车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是防止疲劳驾驶的关键。
3. 保持车辆良好状态定期保养车辆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检查刹车系统、轮胎、灯光、机油等关键部件,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雨刮器和轮胎,保持车辆在良好状态下行驶,可以减少因车辆故障引起的事故风险。
4. 注意行车速度过高的车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道路和复杂路况下,驾驶员应该根据路况、天气等因素合理控制车速,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的行车速度。
特别是在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更要谨慎驾驶,调整车速适应路况。
5. 注意车距和交通信号保持安全的车距是避免追尾事故的关键措施。
在车流密集的道路上,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避免急刹车引发事故。
并且遵守交通信号,特别是红灯停车、绿灯起步时要留意周围车辆的状况,确保通过交叉口时行车安全。
6. 避免使用手机驾驶中使用手机是危险行为,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有急需接电话或者查看导航,应该选择在车辆停稳后再进行操作,绝不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
保持专注,可以有效减少驾驶事故的发生。
驾驶安全是每个驾驶员都应该非常重视的问题。
遵守交通规则,保持专注和良好的驾驶习惯,定期保养车辆,这些小常识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可以为我们的行车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行车安全常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对于很多人来说,开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交通安全问题。
行车安全是每个驾驶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行车安全常识。
一、安全驾车前,先检查车辆安全驾车首先要保证车辆的正常驾驶,驾车前务必对车辆进行检查。
首先需要检查轮胎气压和轮胎磨损情况,以确保车辆行驶更加稳定。
同时,还需要检查车辆刹车系统是否正常,油箱油量是否充足,车灯是否正常等。
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万无一失。
二、安全行车要注意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是驾驶员必须要理解和遵守的。
在行车前需要了解行车路线上的各种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以及掌握行车规定等相关知识。
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道路标示,并按规定遵守交通信号。
同时,也要注意道路交通标记的改动,确保自己的行驶路线不被误导。
三、安全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为了保证道路交通的正常秩序,每一个驾驶员都必须要遵循道路交通规则。
安全行车需要遵循交通规则,遵循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交通设施。
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占用应急车道,按照交通规定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四、安全行车需要注意行车环境行车环境是直接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因素。
例如,夜间行车需要注意路灯明暗度,行车路线是否亮堂;下雨天要注意路滑,减速行驶;高速公路行车要留意路况变化等。
因此,驾驶员需要时刻注意路面环境的变化,适应行车路线上的各种条件变化,正确判断当前的行驶环境,避免出现危险的行车状况。
五、安全行车需要保持安静专注驾驶者需要保持一种安静专注的状态来驾驶车辆。
如果驾驶员身体疲劳、乏味甚至情绪不稳定,就会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驾驶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确保专注度,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六、安全行车需要打开警示灯在行车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应该及时将车辆的警示灯打开。
这样可以提示其他车辆和路人,确保行驶的安全。
驾驶员行车安全知识安全的出行,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行环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而和谐的社会又为交通安全的建设撑起了一片蓝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驾驶员行车安全知识,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驾驶员行车安全知识1、坚持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一日三检"制度,确保每天的行车安全。
2、车辆起步前应在上车前进行检查,上车后要进一步观察,确认安全后再起步;起步发现后方超越车辆较多时,应沿原方向缓行,再逐步驶入车道。
3、车辆行驶中,道路条件不能保证足够的横向安全间距时,应降低车速通行。
4、借道行驶的车辆驶回原车道时,应看清道路上其他车辆行驶情况,开启转向灯,确认安全后驶回原车道。
5、会车前应选择合理的行驶位置,当预测会车位置不理想时,要立即减速缓行或停车,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能抢行和强行。
6、车辆通过视线不良的弯道时,应减速、鸣喇叭,靠右行驶;通过急转弯时,必须降速,在四级道路的弯路上沿外侧缓慢行驶。
7、车辆进入环岛路口应逆时针方向行驶;通过立体交叉路口,应按路口前的指示标志行驶。
8、车辆高速行驶中,遇后车跟车很近时,开右转向灯让后车先行。
9、车辆掉头,应选择道路较宽,交通流量较小的地方;在容易发生危险的道路不准掉头和倒车。
10、在一般下坡道上临时停车时,应使发动机熄火,拉紧驻车制动器手柄,将变速杆挂入倒挡。
生命交通安全六不要1、六要: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
2、六不:不要闯交通信号灯、不要乱穿马路、不要乱停乱放、不要乱扔垃圾、不要翻越隔离护栏、不要逆向行驶。
3、交通安全: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教育能提高人的意识,意识能改变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了后果。
车辆安全驾驶基础知识安全驾驶基础知识驾驶员驾车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一是不要紧张,驾车时要胆大心细,情绪稳定,不能急燥慌张;二是不要开快车,“十次事故九次快”~三是不要斗气开车,任何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否则,危险紧跟其后。
四是不要疲劳驾驶,身体疲劳和过度兴奋都会使人迷糊,遇紧急情况时,反应迟钝,导致误操作。
驾驶员职业道德准则遵章守纪,安全高效。
文明驾驶,助人为乐。
热爱本职,刻苦钻研。
爱车节能,勤养精修。
关心社群,保护环境。
诚实谦逊,廉洁奉公。
团结协作,忠于职守。
安全行车“十要诀”道路宽阔,视线良好,中速行驶,不开英雄车。
前车占道,行人挡路,礼貌让人,不开赌气车。
车好路宽,人少车稀,技术熟练,不开麻痹车。
视线不清,情况不明,减速鸣号,不开冒险车。
人多车多,交叉路口,礼让三先,不开抢道车。
城镇工矿,情况复杂,小心谨慎,不开鲁莽车。
身体疲劳,精力不足,暂短休息,不开迷糊车。
车有故障,仔细检查,立即排除,不开凑合车。
道路拥挤,事急天晚,沉着冷静,不开急躁车。
完成任务,受到表扬,再接再厉,不开松劲车。
驾驶员文明行车守则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
2、服从交通民警指挥,积极协助交通民警的管理工作。
3、积极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并主动热情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4、文明礼让,各行其道。
5、按规定参加年检、年审,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
6、小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须系安全带。
7、不闯红灯、不越线、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不超速、不超载、不违章超车、不开带病车、不违章会车、不违章变道、不违章使用灯光、不乱停放车辆。
8、车辆因故障等原因确不能行驶时,须立即将车辆移至不影响通行的地方,并采取必要的安全示警措施。
9、遇交通事故须主动拨打报警电话,积极抢救伤者,保护现场。
道路交通安全行车常识一、一般道路安全行车要求1、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和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2、一般情况下车辆应按交通法规规定的分道行驶原则行驶。
如在前面无来车,后面无超车的路段,应设法使车辆在道路中间行驶,以减轻各机件负荷。
安全驾驶小常识一、养成正确的驾车习惯1. 适度预热假设您的汽车在一个低温的环境里,机油会变得相对粘稠,此时的机油会成为发动机强大的阻力,不但不能起到正常的润滑效果,还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同时增加不必要的油耗。
所以冬季出车前适度暖车是十分必要的。
着车后等一会再出发,具体等待多久要看室外的温度、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等因素。
具体标准,就是看水温表,一般轿车的水温表起始温度都在60°C左右,热车只要看到水温表开始动了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不要等到进入最正确的工作温度,这样同样会增加您的油耗,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不过刚刚上路,最好不要做激烈的驾驶,因为轮胎和变速箱同样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
至于热车的时间多长合适,需要强调的是,热车不只是对发动机的预热,其它需要润滑的地方,比方变速箱、传动轴等部件,都需要预热。
所以在刚刚驶出停车场的时候,不要急于加速,因为在停车状态下,这些部位是无法预热的,它们需要在行驶中预热,所以整个热车过程应该包括刚刚行驶出的一段时间。
2. 防止原地猛打方向盘应该在起步的同时转动方向盘,根据车子的速度和方向,调整方向盘的旋转角度。
转动方向盘时,不要让车停下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方向打死,如果方向盘打到头了,轻轻回一点就可以了。
轮胎都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虽然能承载1吨多的钢铁汽车,但外表还是柔软的材质,如果让轮胎和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大大增加轮胎外表的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
另外,原地转动方向盘时,由于来自轮胎的阻力很大,转向助力系统也需要提供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压力,来辅助您的转向操作,这样就会增加助力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可能会造成助力系统漏油等故障。
经常这样操作还会缩短助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加故障率。
3. 正确通过颠簸路面和过弯减速一样,减速要在正常行驶的路段完成,在进入颠簸路段的时候,要靠惯性慢慢通过,不要在轮胎通过障碍物的瞬间刹车。
如果是人工减速带之类,没有贯穿整个道路的一字形障碍,最好一侧轮压着过去,另一侧轮胎走正常路面。
行车安全使用规定1. 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超速、不压线行驶等。
2. 注意力集中:驾驶时要专注于道路情况,不使用手机、吃零食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3. 保持适当车距:与前车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以便有时间反应并避免紧急情况。
4.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及时观察前方、后方及两侧车辆和行人的动向,预防事故发生。
5. 谨慎超车: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超车,确保安全可行。
6. 正确使用转向灯:在转弯、变道或停车时使用转向灯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
7. 定时检查车辆:确保车辆制动系统、灯光系统、轮胎及其他关键部件的良好状态,防止故障导致事故。
8. 不酒后驾车:严禁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容易降低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增加事故风险。
9. 疲劳驾驶禁止:长时间连续驾驶易造成疲劳,应及时休息或交替驾驶,以保证安全。
10. 驾驶员必须有合法驾照:驾驶时必须拥有合法的驾驶证,不得使用无效或过期驾驶证。
行车安全使用规定(二)是指在驾驶和乘坐汽车时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以确保道路安全和乘车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车安全使用规定:1. 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遵守交通信号灯、限速规定、禁止超车或变道的地方等。
遵守交通规则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使用安全带:驾驶者和乘坐汽车的乘客都应该佩戴安全带。
安全带可以在碰撞发生时保护驾驶者和乘客不受伤。
3. 不酒驾:不酒驾是法律规定的,饮酒后应禁止驾车。
酒后驾车会降低驾驶者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4. 不使用手机:驾驶时不应使用手机或其他手持通讯设备,这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5. 单手操作:驾驶时应保持双手在方向盘上,以便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6. 注意保持车辆良好状态:驾驶前应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燃料以及灯光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修复或更换。
7. 防止疲劳驾驶:避免在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的状态下驾驶。
如果感到疲劳,应停车休息或交替驾驶。
8. 谨慎驾驶:在道路上注意观察前方和周围的车辆,合理操控车速和距离,避免危险行为和紧急情况。
用车小常识50条用车小常识50条作为交通工具,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许多人在使用汽车时可能会忽略一些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却有可能影响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下面列出了50条用车小常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驾驶前准备1.检查轮胎气压: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油耗和磨损,同时也会影响驾驶稳定性。
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
2.检查机油: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缺少或污染的机油会导致发动机故障。
建议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
3.检查冷却液:冷却液可以防止发动机过热,同时也可以防止冬季结冰。
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冷却液。
4.检查刹车片:刹车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如果磨损过度就需要更换。
建议每5000公里检查一次刹车片。
5.清洗雨刷器:雨刷器可以帮助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滴,但是如果雨刷器太脏就会影响视线。
建议每个月清洗一次雨刷器。
6.准备急救箱:在紧急情况下,急救箱可以为车上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
建议每辆车都应该备有急救箱。
二、驾驶技巧7.不要猛踩油门:猛踩油门会导致油耗增加和发动机负荷过大,同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8.不要长时间空档滑行:长时间空档滑行会导致发动机过度负荷和制动系统失灵等问题。
9.避免急刹车:急刹车会对轮胎和制动系统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10.保持安全距离: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可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11.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疲劳,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建议每两小时休息一次。
12.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罚款和扣分等问题。
三、停车技巧13.不要长时间停放在阳光下:长时间停放在阳光下会导致车内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车内设备的寿命。
14.不要停放在草地上:草地上可能藏有尖锐的物体,会刺破轮胎或损坏底盘。
15.不要停放在斜坡上:停放在斜坡上可能导致刹车失灵或制动系统故障等问题。
16.使用手刹:使用手刹可以防止车辆滑动或移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制动系统的负担。
车辆安全驾驶小常识培训一、开车前的准备1.1 检查车辆情况每次准备开车之前,绕车一圈,瞅瞅车的外观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比如轮胎气压足不足,车身有没有啥刮痕。
可别小看这一步,有时候小石子或者钉子啥的,就把轮胎给扎破了,要是开出去才发现,那可就麻烦了。
再看看车灯,尤其是前后大灯和转向灯,晚上或者雨天开车,这些灯要是不亮,那就跟闭着眼睛走路没啥区别。
1.2 调整车内环境坐进车里后,先调调座椅,让自己坐得舒舒服服的,脚能轻轻松松地踩到油门和刹车,手也能自然地搭在方向盘上。
然后,把后视镜调到合适的位置,要能清楚地看到后方的车辆情况。
接着,把空调、音响这些设备调整到自己喜欢的状态,但别忘了,音量别太大,要不然听不到外面的声音,特别是紧急情况下的鸣笛声。
二、行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保持车距开车上路后,一定要跟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高速路上,车速快,要是前车突然来个急刹车,你没反应过来,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一般情况下,车距保持在自己的车速乘以时间(比如车速100公里/小时,那车距就保持在100米以上)。
2.2 注意观察开车时,眼睛得时刻盯着前方,但也不能光盯着前面那辆车,还得瞅瞅左右两边的后视镜,时不时还得瞅瞅中央后视镜,看看后面有没有车跟得太紧,或者有没有车想超车。
还有,遇到路口、斑马线啥的,一定得提前减速,瞅瞅有没有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突然窜出来。
2.3 控制车速车速可是个大事儿,快了容易出事儿,慢了又容易堵车,还招后车司机烦。
所以,得根据路况和交通标志来调整车速,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特别是在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刹车距离变长,车速就更得慢下来了。
三、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3.1 保持冷静遇到紧急情况,比如前车突然急刹车,或者旁边车道的车突然变道,这时候千万别慌,得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
要是慌了神,踩错油门或者刹车,那可就更糟糕了。
3.2 果断采取措施判断清楚情况后,就得果断采取措施了。
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一、1、驾驶人上车前观察车周围情况,乘车人下车,先观察情况后再开车门。
2、驾车严禁双手同时离开转向盘。
3、踏制动用右脚前掌,踏下抬起。
不用观察。
4、换挡不低头下视。
5、自动挡车,Z挡援坡用,P挡驻车用,起步踏制动踏板从P挡换入其他档位,停车变速杆在P挡拨下钥匙,起动发动机应放在P 挡。
二、驾驶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1、雨天路面湿滑,视线受阻。
2、下雨用制动发生横滑、侧滑。
3、车辆在湿滑的路面上,附着力急剧减小,距离延长。
4、雾天能见度低,视线不清。
5、高速行车受侧风影响,方向被夺,紧握转向盘减速行驶。
6、行人参与道路行走随意、方向多变。
7、夜间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道路情况。
8、夜间对物体比白天差,视距变短。
9、冰雪路面溜滑,日光反射强影响视线。
10、冰雪路制动距离延长。
11、泥行路车轮易滑转侧滑。
12、水毁路,无法观察暗坑凸起路面。
13、山区路坡长、弯多危险路段多。
14、对方强行超车,尽可能减速避让。
15、夜间全车灯光突然熄灭,立即制动,靠边停车。
三、文明驾驶:1、发现援助的,减速停车给对方帮助;有人问路,耐心回答;发生事故,保护现场报警;车有安全隐患,提醒对方;有车陷入损坏路段,尽力帮助;事故需要抢救,送医院;对方占道主动给对方让行;前方路段拥堵,排队;对方行进困难,让对方先行;后方超车,减速慢行,靠右边行驶;对方陷于泥泞路段主动帮助。
2、谨慎驾驶三条黄金原则: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提前预防。
3、正常行驶,对路面有预见性,接近障碍物平稳停车。
4、驾驶车辆时,要安全行车,文明礼让,友好驾驶。
5、前方车辆行驶慢,提前变更车道超车。
6、前车不减速让路,停止超车。
7、超车时,发现前车正在超车,停止超车,让前车先超。
8、经过积水路,特别注意减速慢行。
开车不穿拖鞋。
9、在拥挤路段低速,有车强行加塞,主动礼让,确保安全。
10、驾驶车辆时,两侧有行人且有积水,应减速慢行。
11、驾驶人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或争执,待情绪平静再开车。
6条驾驶安全小常识
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规则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而制定的,每个驾驶员都应该严格遵守。
例如,遵守红绿灯、限速、禁止酒后驾车等规定,这些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持注意力集中:驾驶时,驾驶员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时刻关注路况和周围环境。
不要分心使用手机、吃东西或者和其他乘客聊天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保持车距:行驶中,驾驶员需要根据车速和路况保持适当的车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采取避让措施。
如果车距过近,容易导致追尾事故。
注意观察路况:驾驶员需要时刻注意观察路况,特别是遇到路口、斑马线、行人等情况时要特别小心。
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更需要注意观察路况,确保行车安全。
合理使用灯光:灯光是车辆的重要安全设备,驾驶员需要合理使用灯光。
例如,夜间行车时需要打开车灯和示廓灯,遇到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需要打开雾灯和危险报警灯等。
保持车辆良好状态:车辆的保养和维修对于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驾驶员需要定期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转向等部件,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车辆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需要及时维修和更换部件。
总之,驾驶安全需要每个驾驶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遵守交通规则、保持注意力集中、保持车距、注意观察路况、合理使用灯光以及保持车辆良好状态等,才能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注意事项汽车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然而,汽车驾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注意事项:1.合理规划行车路线: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选择最安全、最短的路线。
尽量避免繁忙的交通路段,减少交通堵塞和事故的风险。
2.按规定驾驶:了解并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和规定。
遵守交通信号灯、限速标志和其他交通标志,确保安全驾驶。
3.保持车辆在良好状态:经常检查车辆的保养情况,包括发动机、刹车、轮胎和灯光等部件的状况。
保持车辆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故障的风险。
4.遵守速度限制: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合理控制车辆的速度。
不超速行驶,保持安全的车速,以应对突发情况。
5.保持注意力集中:驾驶时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于道路和周围交通情况。
不要进行手机、吃东西以及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以免发生危险。
6.保持安全车距: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车距,预留紧急刹车的时间和距离。
避免跟车过紧,以免发生追尾事故。
7.小心变道和并线:在变道和并线时要提前使用转向灯,并确保没有来车或其他车辆正在进行相同的动作。
观察并使用车内和后视镜检查盲区,以确保安全完成变道和并线。
8.谨慎超车:超车时要先确认左侧车道或右侧车道为空闲,使用转向灯提前示意,并在超越完毕后尽快回到原车道上。
9.不驾驶疲劳:疲劳驾驶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使驾驶员的注意力下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如果感到疲倦,最好驾驶到安全的地方休息片刻或轮流驾驶。
10.遵守安全距离和规定的行车道: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应对突发情况。
在有多条行车道的道路上,要根据自己的行车情况选择合适的车道,避免频繁切换车道带来的危险。
11.保持冷静和耐心:驾驶中遇到不尊守交通法规的驾驶员或其他不良行为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与其争执或追逐,以免引发大规模事故。
12.遵守交通信号灯:驾驶员应该遵守红绿灯和其他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确保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汽车驾驶安全知识车祸猛于虎,和平时期对人类安全威胁最大的莫过于车祸了。
因此保证行车安全,预防各种行车事故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汽车驾驶安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汽车安全驾驶常识一、行车注意事顾1.正确控制车速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许多司机根据自己所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测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
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
当然,城市与乡村不同,山区与平原不同,正确控制车速,还必须注意下列车辆的行驶环境:(1)密切观察沿途交通标志,遇有限速标志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车和低速慢行。
汽车载重量轻、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重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必须降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同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
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
2.减递会车车辆在没有设置中心分隔护栏的道路行驶,与前方来车交会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并选择比较空阔、坚实的路段,靠路右侧缓行交会通过(在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会车时,要降低车速,开近光灯,即使是在路面较宽的双车道,也应该慢车交会)。
如果在行驶前方的道路右侧有障碍物时,要根据已车距障碍的距离、速度以及道路状况,决定是加速越过障碍后会车还是减速慢行甚至停车让对方车先行,以错开两车越过障碍物的时间,避免在障碍物处会车;如果对越过障碍的判断没有把握,则应降低车速,缓行至障碍物近处,不要忙于超过,让对面来车通过障碍后再继续行驶;如果估计两车要在障碍物处会车时,应主动减速、停车、调整车体位置或倒车让路,不要抢行堵住来车行驶路线;如果可能在路面较窄或道路两侧均有障碍的情况下会车时,则应根据对方来车速度和道路条件预选交会路段,正确控制车速,以保证两车在选定的路段交会。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交通安全常识。
一、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首要条件。
以下是几个基本的交通规则:1. 行人:行人应走人行道,横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得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
2. 非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得占用机动车道,不得在人行道上骑行。
3. 机动车:机动车应在机动车道内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超速、超车、酒驾、疲劳驾驶。
4. 携带儿童:驾驶车辆时,应确保儿童坐在安全座椅上,并使用安全带。
二、注意交通安全警示标志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是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安全的标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1. 禁止通行:表示该路段禁止通行,驾驶员和行人应遵守。
2. 禁止停车:表示该路段禁止停车,驾驶员应遵守。
3. 注意行人:表示该路段行人较多,驾驶员应减速慢行。
4. 注意儿童:表示该路段儿童较多,驾驶员应减速慢行。
5. 禁止左转/右转:表示该路段禁止左转/右转,驾驶员应遵守。
三、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安全距离是避免交通事故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安全距离的几个要点:1. 行人与车辆:行人应与前方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被车辆碰撞。
2. 车辆与车辆:同向行驶的车辆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追尾。
3. 车辆与行人:驾驶员应与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反应。
四、合理使用灯光合理使用灯光是提高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使用灯光的几个要点:1. 机动车:夜间行驶时,应开启前大灯,确保车辆能被其他驾驶员看到。
2. 非机动车:夜间行驶时,应开启前灯和尾灯,确保车辆能被其他驾驶员看到。
3.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在执行任务时,应开启警灯和警报器,确保其他车辆让行。
五、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
2024年安全驾驶注意事项会开车不难,个把小时就能学会;会把车开好,有点儿难,因为开车涉及到速度感、方向感和空间感,不能否认有些交通事故纯属意外,无法避免,但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于麻痹大意造成的,为了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安全,作为司机必须时刻警惕,不得松懈。
因为任何事故从发生到结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下面我就以下四点讲述驾驶机动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正确的坐姿身体与方向盘过近,会导致视线范围变窄,尤其不利于对左右两侧和后部的观察,同时还会影响司机对踏板与挡把操作的迅捷。
身体与方向盘过远,会造成对方向盘有效操作的不便,同时影响踩刹车的力度。
正确的坐姿:坐在驾驶座上,双臂直伸,以手腕能搭在方向盘上缘,为最佳驾驶位置。
二、双手紧握方向盘很多人在驾驶时喜欢一只手扶方向盘,尤其在高速公路上匀速驾驶时,总觉得双手扶方向盘太累。
可是,如果遇到意外,比如爆胎、它车突然强行并线等,单手很难精准地操控方向盘,非常容易出现操作过大或过小的失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正确的方法:双手握住方向盘9点、3点的位置,四个手指与掌心配合,紧握方向盘,大拇指往前伸,搭在方向盘上。
三、无论是驾驶者还是乘坐者都应该系安全带当汽车急刹车时,车内人员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往前冲,这个惯性有可能是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
只有遇到方向盘、挡风玻璃或座椅靠背,人体才会停止冲击,但此时肯定已经受伤了。
所以,当急刹车时,能阻挡惯性的只有安全带。
安全带是拯救生命的终极防线。
别以为市区道路车速低,就心存侥幸,即使30公里的时速碰撞,一样能置人于死地。
正确的方法:养成一个好习惯,不管是开车还是坐车,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只要上了小客车,就立即系上安全带。
四,安全的并线正确的方法:当你试图并线时,需要用外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对车后及车侧后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
当后车身影出现在车内后视镜正中央时,表示它距离你尚远,只要你的车基本上没减速,就可以安全并线;如果后车身影出现在车内后视镜的边缘,表明后车距你已经比较近了,如果你的车速与之相等,依旧可以并线;如果后车身影只有一半出现在车内后视镜中,说明它距离你太近了,此时不应并线。
安全行车基本知识有哪些_交通安全教育知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世界普遍重视又严重的社会问题安全行车常识。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行车基本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夏季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
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
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
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一、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夏季炎热天气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
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待温度降低后,检查发动机冷却系是否缺水及产生高温的原因。
冷却液因发动机过热或缺水沸腾时,不要马上关闭发动机,应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温度降低后,关闭发动机,再用棉纱或手套垫着打开散热器盖,防止冷却水沸腾烫伤驾驾人的手和脸.二、注意观察轮胎温度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
另外,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交通安全教育知识一、行路常识行路是我们日常最基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
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安全知识学习,掌握如下一些常识。
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一般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色彩艳丽标志;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安全驾驶小常识一、养成正确的驾车习惯1. 适度预热假如您的汽车在一个低温的环境里,机油会变得相对粘稠,此时的机油会成为发动机强大的阻力,不但不能起到正常的润滑效果,还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同时增加不必要的油耗。
所以冬季出车前适度暖车是十分必要的。
着车后等一会再出发,具体等待多久要看室外的温度、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等因素。
具体标准,就是看水温表,一般轿车的水温表起始温度都在60°C左右,热车只要看到水温表开始动了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不要等到进入最佳的工作温度,这样同样会增加您的油耗,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不过刚刚上路,最好不要做激烈的驾驶,因为轮胎和变速箱同样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
至于热车的时间多长合适,需要强调的是,热车不只是对发动机的预热,其它需要润滑的地方,比如变速箱、传动轴等部件,都需要预热。
所以在刚刚驶出停车场的时候,不要急于加速,因为在停车状态下,这些部位是无法预热的,它们需要在行驶中预热,所以整个热车过程应该包括刚刚行驶出的一段时间。
2. 避免原地猛打方向盘应该在起步的同时转动方向盘,根据车子的速度和方向,调整方向盘的旋转角度。
转动方向盘时,不要让车停下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方向打死,如果方向盘打到头了,轻轻回一点就可以了。
轮胎都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虽然能承载1吨多的钢铁汽车,但表面还是柔软的材质,如果让轮胎和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大大增加轮胎表面的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
另外,原地转动方向盘时,由于来自轮胎的阻力很大,转向助力系统也需要提供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压力,来辅助您的转向操作,这样就会增加助力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可能会造成助力系统漏油等故障。
经常这样操作还会缩短助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加故障率。
3. 正确通过颠簸路面和过弯减速一样,减速要在正常行驶的路段完成,在进入颠簸路段的时候,要靠惯性慢慢通过,不要在轮胎通过障碍物的瞬间刹车。
如果是人工减速带之类,没有贯通整个道路的一字形障碍,最好一侧轮压着过去,另一侧轮胎走正常路面。
如果是像路肩一样不能绕开的障碍,要一个轮先上去,另一个轮再上,这样也可以减少障碍物对汽车的冲击。
4. 停车回轮如果停车后方向盘还处于转向的位置,和起步时打死方向一样,会增加转向助力系统的内部压力,长期这样停车会增加助力系统负荷,增加故障率,甚至损坏助力泵。
当司机再次起步开车时,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汽车处于直线状态,如果此时方向偏差很大,司机再采用快速起步的方式,很容易伤到自己和旁边的车辆或者行人。
停车后,一定要把方向盘摆正,和车身方向保持平行。
摆正方向盘的动作最好在行进中完成,不要等车停稳后再在原地打方向盘。
至于是否采用倒车入位的方式,主要看个人的驾驶习惯和停车位的位置、方向等。
5. 正确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调整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体形都不相同。
但调整还是有可以遵循的标准,关健就是让安全带的上边沿着司机外侧肩膀中间的位置拉下来,压过胸部的中间,并尽量靠近臀部的下方,而腿部安全带则必须在隆起的腹部下面跨过大腿。
安全带系好后不能妨碍到手臂的运动,更不能从腋下传过来。
另外,系好之后,要再检查卡锁是否牢固,一切正常才可放心上路。
6. 正确开启空调上车后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启动外循环,把热气尽快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
为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最好在着车2、3分钟后再开启空调,这样可以保证在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完成带空调的任务。
在开启空调制冷前一定先将车内的热气尽量放出,如果单纯靠空调将车内温度降下来,是一件既费时又耗油的事。
另外,在行驶过程中不要频繁开启和关闭空调,以防损坏空调系统。
在到达目的地停车之前几分钟,应先关掉冷气,稍后开启自然风,在停车前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
避免因潮湿造成空调管道内大量霉菌繁殖。
7. 重视备胎备胎应该像汽车的其它四条轮胎一样,受到车主的关心和照顾,因为它同样关系到汽车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首先车主应该定期检查备用轮胎的压力(备用轮胎的压力要稍高于正常轮胎),确保备胎处于正常的工作准备状态。
备胎不能当正胎使用,只是临时替换用,当完成必要的行驶之后,车主要及时到汽车修理厂对原轮胎进行修复或者更换,然后换下备胎,让其继续自己的备用工作。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车型使用的是比正常轮胎小一号的小备胎,在使用小备胎的时候,一定要控制车速,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超过80km/h。
还有要确保和备用轮胎匹配的工具都能正常使用,比如轮胎扳手、千斤顶、千斤顶摇把等。
8. 合理整理后备箱从安全角度考虑,后备箱过多的物品增加了车重,直接影响到刹车效果,因为在急刹车的情况下,后备箱中的物品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前冲,这种重量的惯性很可能成为安全的隐患。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后备箱中物品增加的重量会大大增加油耗。
有专家测算过,一般的小轿车如果增加10kg的载重,随车行驶1000km,会增加400ml的燃料消耗。
学会合理整理后备箱,必要的东西可以留下,不必要的一定让它赶快搬家。
具体用什么东西还要根据您的个人习惯、汽车状况、行驶环境等条件决定,比如要跑长途,水和备用工具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汽车只是在单位和家之间徘徊,你甚至可以拿下备用轮胎。
9. 出行前选好最佳线路简单的道理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尽量走最近的路线行程。
对于不太熟悉的方位,出行前一定通过地图或向别人询问清楚,避免猛然发现走错道路而采取的突然制动或变线动作,增加安全隐患。
在熟悉的道路上也不要来回并线,既浪费了油耗又没能提高多少效率,但是却大大降低了整个交通的整体效率。
10. 离车时拿好物品离开车辆时一定要把物品拿好,不要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有很多朋友以为自己的车窗上贴了膜又是在人多的地方,所以放松了警惕。
但是即使是这样也经常有案件发生。
二、驾车误区与改正方法1. 追求高档位行车误区:档位越高越省油是很多司机驾车的经验之谈,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正确,盲目追求高档位行车,可能更费油。
分析:原则上,同样的车速使用高档位,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转速,减少燃油的消耗。
但盲目地追求高档位、低转速会影响汽车的扭矩和功率的输出,甚至造成拖档行驶。
不但不省油,还会更费油。
从节油的角度考虑,司机要看的不是档位有多高,而是发动机的转速。
大家知道一般轿车的经济时速是90km/h左右,而这时一般的发动机处于五档2500转左右,而不是五档1000转,所以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档位。
高档位行车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发动机经常处于一个比较低的转速,会造成汽油在汽缸内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积炭。
因为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健康和寿命,这种行为不仅毁车,还增加维护的成本和油耗,所以用什么样的档位和转速行驶不能机械地判断好与坏,要权衡利弊。
正确方法:汽车档位的选择不是机械地判断什么时速用什么样的档位,关键是看发动机的转速,一般只要发动机保持在1500转到2500转就是合理、经济的区间。
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转速,比如上坡、超车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功率、扭矩输出,这时就要适当提高发动机的转速,采用低档位。
在下坡、顺风等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发动机的转速,采用高档位。
具体的适用标准还需要您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汽车特性和行驶环境具体选择。
2. 加档超车误区:一般情况下,档位会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升高,也就是在加速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档位,但在超车的时候就要酌情处理了。
分析:在一般行驶状态下,汽车的发动机转速都在2000转/分钟左右,这也是一个比较经济的转速。
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发动机的能耗较少。
但这也是功率输出的一个低谷,一般发动机如果想要迅速提速,就必须激活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也就是必须提升发动机的转速。
假设您汽车的发动机处于4档2000转/分钟的状态,想要迅速加速的理想方式就是把档位降到3档,你发动机的转速会提升到3000转/分钟左右,这时再加油门,汽车的加速性能会明显提升。
超车本身就存在着危险,要让这种危险最小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迅速完成超车的过程,也就是要尽快提高车速。
这时就要采用降低档位、拉高转速的方式完成。
不仅手动档的车是如此,一般自动档的车,在急加速状态下,汽车电脑也会采用降低档位的方式来提高车速,开自动档汽车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正确方法:超车时根据车速调整合适的档位,原则上通过降档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转速升高了,才能爆发出力量。
当然这种操作会增加一些油耗,但对汽车本身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发动机的高速有清除积炭的作用。
另外,安全是无价的,不要用生命安全来换取节省。
3. 弯道刹车误区:汽车在转弯时踩刹车。
分析:汽车由直道进入弯道,需要一个减速的过程,因为过弯的速度一般都要低于直道的速度,有人喜欢在过弯的同时刹车减速,认为这样不会影响直道的速度,可以走得更快些。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在弯道上踩刹车会影响出弯时的速度,并不能达到更快捷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汽车过弯的时候,车子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这时汽车四个轮胎的受力程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受力最大的是外侧前轮,受力最小的是内侧后轮,内侧前轮和外侧后轮受力居中。
而刹车的力度是相同的,起码前轮和后轮是相同的,这样会造成刹车和轮胎磨损的偏差。
如果刹车力度过强,会把压力都集中到外侧前轮上,同样增加了悬挂系统的压力。
弯道还有视线不清的特点,就是在入弯前,司机可能不清楚拐弯之后的情况,高速入弯增加驾驶的危险系数,所以最好不要在进入弯道后才刹车。
正确方法:正确的刹车应该在入弯之前完成,在弯道中保持匀速运动,这时最好不要用空档,因为入弯前已经减速,可以适当降低档位,用低档位完成弯道行驶。
出弯之后,再加速行驶。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的驾驶,就是在专业的汽车赛道上,赛车手们为了最稳定地控制赛车,也都是利用直道的末端减速。
4. 空档滑行误区:空档滑行是很多老司机总结的经验,目的是通过滑行达到节油的目的。
对于老款的化油器汽车,空档滑行理论上是可以省油的,但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喷车,并不能达到节油的效果,还可能毁车。
分析:电喷车的行车电脑中都会存储“减速断油”的程序,比如车辆以3000转/分高速运转,在司机突然松开油门,车速降低,发动机转速下降的情况下,行车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做出“减速断油”的动作,此时缸体内没有燃油喷射和燃油燃烧。
这样的情况相当于“让车辆带着发动机转动”,当发动机转速到1200-1500转/分(不同车型的具体转速不同)时,喷油恢复正常。
如果是在正常的行驶情况(减档减速)下,从“减速断油”到“正常喷油”的过程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比较省油的。
但是如果突然在高速(比如3500转/分)时挂到空档,此时发动机转速会立即跌到怠速状态,行车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开始喷油,这样就缩短了上述过程,油耗实际上是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