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课(1——5课)
- 格式:ppt
- 大小:17.40 MB
- 文档页数:134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运用书法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历史与发展2. 书法的艺术特点3. 书法鉴赏的方法与技巧4. 书法作品欣赏与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书法的历史与发展1. 教师讲解书法的历史发展,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种类进行介绍。
2.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不同书法种类的特点。
三、书法的艺术特点1. 教师讲解书法的艺术特点,如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等。
2. 学生分析书法作品,总结书法的艺术特点。
四、书法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 教师介绍书法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书法鉴赏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书法作品欣赏与分析1. 教师展示不同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作者风格等。
二、书法创作实践1. 教师示范书法创作过程,讲解书法创作的技巧。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书法创作实践。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书法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历史、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书法鉴赏能力、创作实践的效果。
3. 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3.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
第1课书法鉴赏概论二、书法鉴赏的意义书法鉴赏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水平,传承传统文化。
(一)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必然包含作者的立意、书写的初衷、笔墨技巧等诸多元素。
对书法作品进行鉴赏,可以让我们感知作者所思所想,深刻理解其创作动机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为我的弟子题写书斋名《石寿斋》,书写之前要考虑选择多大尺寸、什么书体、哪种风格。
最终决定尺幅采用四尺三裁,便于装裱悬挂;风格采用颜柳楷书,显得比较庄重,适合作为书斋名。
“石”字笔画数量较少,所以形体要小于另外两个字,笔画写得稍微粗一些;“寿”字横画较多,注意长短、粗细变化;“斋”字强调宽窄收放,中间舒展,下边收敛,形成一定对比。
落款采用比较活泼的行草,和正文的端庄形成对比和变化。
印章采用笔画比较粗的阴文印,和整体风格比较协调。
看了上面的讲解,你是否初步学会怎样鉴赏书法作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三)传承传统文化“世界上,只有在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象征了人之美和宇宙之美。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 版,第 184 页)释文:昔年曾在山阴住,不谓山阴到此堂。
苍苔翠竹汝所好,白石清泉吾故乡。
禹穴有怀游太史,鉴湖无复赐知章。
张帆明日竟东下,雨过西兴树影凉。
这幅作品取法宋人,用笔扎实沉稳,纵横转折之间厚重而不失灵动;结字或欹或正,聚散有致,流露出生拙奇峭的意趣;布局字字独立,或行或草,参差错落,但是呼应有致,气息流畅。
整体风格平和秀雅,古意盎然,表现出浓郁的书卷之气。
这两句话出自宋朝诗人高登的《送元大》,可以说是文辞雅致,对仗工整。
问题出在书体上。
在书法作品中,落款(壬寅秋某某书)是正文(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的补充,所以字形要小,而且字体的出现年代要晚于正文。
这幅作品正文使用的是行书,落款使用的是楷书。
课程名称:《书法鉴赏》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16课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掌握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法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提升艺术修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概述2. 书法史略3. 书法流派与技法4. 书法鉴赏方法5. 书法作品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2课时)1. 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二、书法艺术概述(2课时)1.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 书法艺术的分类与特点3.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书法史略(4课时)1. 先秦书法2. 汉魏书法3. 唐宋书法4. 元明清书法四、书法流派与技法(4课时)1. 楷书技法2. 行书技法3. 草书技法4. 隶书技法5. 篆书技法五、书法鉴赏方法(2课时)1. 书法作品的鉴赏原则2. 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六、书法作品赏析(2课时)1. 介绍经典书法作品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法运用及审美价值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书法作品图片展示3. 书法视频欣赏4. 课堂互动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3. 书法鉴赏能力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书法艺术概述第3-4周:书法史略第5-8周:书法流派与技法第9-10周:书法鉴赏方法第11-12周:书法作品赏析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法书籍,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
2. 观赏书法作品,撰写鉴赏心得。
3. 参加书法社团活动,提高书法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作品赏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3课隋唐五代书法鉴赏智永的草书,用笔精到,收放自如,点画规范,无一败笔,有一种平和雅静的气息,令人赏心悦目,如他书写的“发”字,运笔迅捷爽利,笔画之间相互呼应,结构稳重而活泼。
智永在永欣寺居住期间,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磨上一大盘子墨,开始临摹王羲之等人的碑帖,一直到墨用尽为止,三十年中从未间断。
那时候的毛笔要是笔头写秃了,可以换笔头。
他就准备了一个大竹簏,把用坏的笔头放进去。
天长日久,竹簏盛满了,他就在空地上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用坏的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冢,这就是著名的“退笔冢”。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求他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把木门槛都踢破了,只好用铁皮包上,这就是著名的“铁门槛”。
二、智果书法鉴赏智果,隋朝僧人,智永的弟子,书法家。
据史书记载,智果擅长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他的隶书、行书、草书被唐朝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其著作《书断》中列为能品。
隋炀帝曾说:“智永得右军(王羲之)肉,智果得右军骨。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真”字对比中看出来,智果的楷书笔法、结构均酷似王羲之,比智永的楷书线条更加硬朗。
智果撰写的《心成颂》对楷书结构进行了分析,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篇重要理论著作。
隋炀帝杨广早年以晋王的身份担任扬州总管,非常喜欢智果的书法,召令智果来给自己写文件。
智果认为自己是出家人,不能再为世俗服役,拒不从命。
杨广非常生气,把智果囚禁于江都,让他看守宝台经藏。
后来杨广入朝为太子,出巡扬州、越州,智果奉上《太子东巡颂》。
杨广高兴之余,释放了智果,赐钱一万、金钟两枚,召入东都慧日道场。
三、丁道护书法鉴赏丁道护,隋朝官员,书法家。
丁道护的楷书笔法精熟,结构严谨,自成一体,冠绝一时,对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乃”字对比中看出来,要么是笔画,要么是结构,四家确实有相似之处,【学生】思考、讨论。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楷法极则”。
《九成宫醴泉铭》笔画瘦硬,竖弯钩等笔画还保留着隶书的痕迹,结构严谨,形体挺拔,略带动感,收放对比很大。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5课《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书法的四大要素,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
2、了解书法作品的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趣,理解”书为心画”的内涵,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1、重点:什么是书法的四大要素?怎样运用四大要素鉴赏中国书法艺术?2、难点:从笔法、.结体、章法、章法等多个层面综合分析作品,理解“书为心画”的内涵。
三、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2、实践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书法书写视频、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片头出示题目: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2、播放毛笔书法书写视频,让学生感受书法书写过程。
3、展示书法展览现场图片和书法作品。
提问:1、为什么多人喜欢书法?2、怎样鉴赏书法作品?(二)新课讲授1、笔法(1)什么是笔法?笔法:又叫用笔,是指写字、作画时用笔的方法。
笔法关系到字体笔画线条的外轮廓、力度和速度几方面。
也是展现中国书画特有的线条美的主要手段。
(2)笔法的三种形式:平动——笔与纸的距离不变,没上下运动(小篆)提按——笔有上下运动 ,有提有按(隶书、楷书)绞转——笔毫在纸面上旋转运动(行书、草书)(3)探究与发现①小游戏:连线“南“、”唐“、”增”、”兴“三种字体对应的笔法和字体。
②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与钟繇的起笔和收笔有何不同?《麻姑山仙坛记》:顺势尖芯入笔,稍顿,然后锋藏于笔画中直行,至笔画末尾处顺势收笔,力达笔端,行笔过程中按如打桩,提如拔钉。
《贺捷表》:横画斜体,方起笔,圆藏锋收笔。
竖笔不尽相同:撇画,撇逆锋着纸,力随笔行,渐行渐收,骨风沉着雄健,钩短小犀利,有些出锋,有些隐藏,含蓄委婉内含筋骨,隐显锋势;折画由横笔和竖笔组成,圆折顿笔缓慢折笔。
线条变化不大。
2、结体(1)什么是结体?结体又称 “结字”、“间架结构”。
汉字起源于摹物状形,结体相对自由,但都遵循均衡稳定的原则。
书法鉴赏课教案初中课程名称:书法鉴赏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书法的重要性。
2. 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书法的基本技法3. 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书法有什么了解?书法有哪些分类?二、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笔法、结构、章法等。
2. 演示书法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法的魅力。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法技法,体会书法的韵味。
三、书法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心得。
3. 教师引导学生从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分析书法作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书法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书法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法技法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进行书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书法鉴赏进行总结,强调书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书法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推荐一些书法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书法技法掌握情况。
2. 搜集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心得,评价学生的欣赏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书法艺术鉴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简介:《书法艺术鉴赏》课是教授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基本常识的一门通识课,课程内容主要由书法艺术鉴赏与楷书技法实践两部分组成。
本课程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相信它会为学生扩展知识领域、陶冶艺术情操、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课程编号:T2C4013、英文名称:Calligraphy Art Appreciation4、开课学期:第2学期6、课程性质:选修课7、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能够对经典书法作品有所了解并适当实践感受。
其中内容包括楷书的用笔、结构、章法;经典书法作品欣赏等。
达到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直观地了解的目的。
把握书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
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书法概述(4学时)需要制作个微课视频,相应的知识点分别是:1、书法概述;2、书法用具(文房四宝等);3、执笔、运腕方法;4、用笔方法(提笔按笔、方笔圆笔、中锋侧锋等)5、临摹方法(对临、背临、意临)6、书法鉴赏-楷书及其经典作品7、书法鉴赏-隶书及其经典作品8、书法鉴赏-行书及其经典作品9、书法鉴赏-篆书及其经典作品10、书法鉴赏-草书及其经典作品11、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点12、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横13、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竖14、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撇15、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捺16、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折17、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提18、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钩119、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永字八法之钩220、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集字创作1(创作常识)21、楷书《颜勤礼碑》技法实践——集字创作2(创作实践)【教学内容】1、什么是书法2、书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概念;2、理解书法艺术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质。
教案名称:初中书法鉴赏与书写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通过书法练习,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3. 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书法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
二、书法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书法的艺术特点。
三、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教师介绍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书法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四、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
2. 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书法的基本知识(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书法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二、书法鉴赏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书法作品,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三、硬笔书法的书写练习(20分钟)1. 学生进行硬笔书法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书法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书法鉴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硬笔书法书写技巧的掌握。
第4课宋元书法鉴赏【教师】展示宋朝书法鉴赏(一)一、苏轼书法鉴赏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释文:丰乐亭记宋庐陵欧阳修撰眉山苏轼书修既治苏轼的楷书笔画厚重而舒展,主次对比较大,主笔比较突出。
结构枝繁叶茂,稳重而大气。
章法比较茂密,气势磅礴。
后人评价苏轼的楷书“笔圆而韵胜”。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对比中看出,苏轼的笔画比较肥厚,结构开阔,与颜体楷书有相似之处,动感更强。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除了楷书,苏轼留下的墨迹更多的是行书,其中《黄州寒食诗帖》最为著名,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的书法取法颜真卿,所以《黄州寒食诗帖》的笔画比较丰满厚重,同时富于粗细变化。
史传苏轼执笔时手腕较低,笔锋略向左侧斜出,所以笔画中锋、侧锋并用,有不少侧锋。
《黄州寒食诗帖》中每个字的末笔多向左下勾连,但是也有捺画向右下伸展。
最具特色的是作末笔的长竖,写得很长,而且几乎全是悬针竖,显得异常舒展,彰显了尚意书法风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艺术追求。
《黄州寒食诗帖》的字的结构多左松右紧,与常人不同。
不少字倾斜取势,不是向左倾斜,就是向右倾斜,使通篇不断产生取势变化。
同时结字多取横势,体势宽博。
黄庭坚戏称苏轼的字“甚似石压虾蟆”,以幽默的语言道出了苏轼书法的结构特点。
《黄州寒食诗帖》的字变化十分丰富,包括松紧变化、斜正变化、收放变化、疏密变化等,在大智若愚、诙谐的风格中流露出天真率意。
《黄州寒食诗帖》的章法比较随意,字距总体较小,行距颇为宽松,字的大小、斜正、宽窄、长短随着感情的宣泄而变化,使人在笔墨之中体会作者心理的变化。
宽扁的字形,较小的字距营造出深沉的幽怨,长长的竖画则像一声长叹,似乎要将胸中之气一呼而出,势如江河奔涌。
书法鉴赏课教案初中数学课程名称:书法鉴赏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2. 书法鉴赏的方法3. 欣赏和分析经典书法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书法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书法美在哪里?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欣赏历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
三、书法鉴赏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字体、线条、结构、布局等方面。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欣赏经典书法作品(15分钟)1. 教师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
2. 学生分组欣赏、分析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书法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吗?二、深化学习(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鉴赏能力,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书法作品进行讲解。
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书法创作与展示(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书法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书法鉴赏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中国书法——篆书的鉴赏》互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高中《书法》的第一课内容,在学习当中,介绍书法的五种书体:篆,隶,行,楷,草。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对书法的五种书体有基本的了解,增加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篆书的基本知识。
2.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知道书法的五种书体。
②让学生能够认识分辨五种书体的具体表现形式。
③通过学习篆书,让学生对篆书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加强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修养和鉴赏能力。
3. 教学重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对篆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风格以及各种风格的代表作,如何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4.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程度,收集一些书法的相关资料,包括五种书体的范本,以及自己的书法作品。
二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结合高中生对书法的审美认识,采用图片演示,范本讲解以及作品欣赏等,激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教学相统一,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老师的教学教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下获得知识,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不断的保持兴趣,与老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始终在积极性的作用下得到知识,让学生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主要是学习篆书的发展历程和风格流派,了解篆书的典型作品代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的是互动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1 提出疑问,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书体?每种书体有哪些典型的代表作?学生相互交流之后,展示我书写的几幅书法作品,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堂课程的学习目标,导出课题——篆书鉴赏,并板书之。
2 结合范本和作品,体验篆书学习之旅向学生展示篆书作品,让学生轮流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