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字一画”何错之有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1.54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hè()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关霞wèi ()。
”(刘义庆《世说新语》)②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陈继儒《小窗幽记》)【答案】(1). ①壑(2). 蔚(3). ②niān(4). jí【解析】【详解】注意“壑”“蔚”的正确书写。
拈,读作niān,本意是指用指取物;也指用手指搓转,还可以用指取物体,用来轻轻的夹住。
2.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填充到相应的括号内。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意;一偈不参,而多()意;一勺不濡,而多()意;一荷不晓,而多()意。
淡宕故也。
(陈继仿《小窗幽记》)A.禅B.画C.诗D.醉【答案】(1). C(2). A(3). D(4). B【解析】【详解】“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
淡宕故也”出自陈继仿《小窗幽记》。
意思是:有的人一个字都不认得,却很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推寻,却饶富禅意;一滴酒也不沾唇,却满怀酒趣;一块石头也不观察,却满眼画意。
这是因为他淡泊而无拘无束的缘故。
诗意并不在字,禅意也并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画意之不在石一样,那么,诗意、禅意、酒意、画意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倘若我们沉醉在功利之中,便无法体会诗意,因为诗意在情,功利伤情;倘若我们执着于六尘,则无法体会禅意,因为禅意无执;若是我们太过理性,则无法体会酒意,因为酒意原在放浪形骸;假如我们不善用心眼观察,则无法体会画意,因为画意无所不在,既在形相,又在其神。
而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无所束缚的心灵中发现。
据此理解,答案为:CADB。
3.最初的汉字大多都是利用象形符号创造出来的。
如:门()、休(品)、明()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在文字体系中留下的记录。
汉字笔画之差造成的故事1、1935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
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
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
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
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
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
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2、唐代有个武则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个新的名字,却又觉得现有的这些字都不足以表达她现在的光辉,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个字,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3、一头牛与一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草。
牛得意的炫耀:喂,马老弟,我发现我是头很伟大的牛哩。
最近我又有一个新发现。
马忙问:牛老兄,你有什么新发现啊?别卖关子,快说啊!牛兴奋的说:我现在搞清楚物理为什么叫物理了。
你知道是谁创立的物理学吗?这匹马也是博古通今,它说:嗯,好象是一个叫牛顿的家伙吧?牛说:对啦,就是这哥们。
因为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太大,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那个牛字用在物理的物字上,说来物理学也是一门牛学啊。
马笑了:嘿嘿,牛老兄,我想你只知其一,不只其二啊。
物字怎么写?这边的确是牛字,那边却是一个勿字。
勿啥意思,知道不?就是不是的意思。
这就是说物理学不是牛学嘛。
牛火冒三丈:呸,你这匹疯马!离我远点,我和你是疯马牛不相及!嘿,我真是太伟大了,我居然又轻易的搞懂了一条成语哩!4、肉说:“瞧见没?我是内字加个人字,就是内人的意思。
有方言为证,有的地方,男人会管自己的妻子亲昵的称做‘肉肉儿’。
”婆说:“如此说来,我是女字上边一个波字,就是说我是个波霸女子,身材超正点。
阅读之窗他山石2019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阅读之窗他山石五、影视新闻中的用字错误:“主旋律”误为“主弦律”2019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影片集中上映,获得广泛好评。
相关新闻中,“主旋律”常误为“主弦律”。
“旋律”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指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曲调,现在也用来比喻基本的观点、主要的精神。
“旋律”不能写作“弦律”,“主旋律”也不能写作“主弦律”。
六、经贸新闻中的不规范用字:“鲇鱼”误为“鲶鱼”2019年11月,美国确认中国鲇鱼监管体系与美国等效,中方表示欢迎。
相关报道多将“鲇鱼”误为“鲶鱼”。
鲇鱼,头扁平,口宽大,体表无鳞,多黏液,过去也作“鲶鱼”。
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实施,确定“鲇”为规范字,而其异体字“鲶”未收入表中。
此后,将“鲇鱼”写成“鲶鱼”就是不规范的了。
八、环保新闻中的用字错误:“禁渔”误为“禁鱼”2019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对长江流域分阶段实施禁捕做了规定。
在相关报道中,部分媒体把“禁止捕鱼”说成“禁鱼”,混淆了“鱼”和“渔”的区别。
“鱼”是名词,即鱼类;“渔”是动词,即捕鱼。
“禁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水域内禁止捕捞,不能写成“禁鱼”。
九、波音坠机事件中的用语错误:“令人堪忧”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737-8飞机发生坠机空难,举世震惊。
不少媒体报道: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令人堪忧”是病态结构。
“堪”指值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
因此,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堪忧”,也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但是,将“堪忧”与“令人担忧”杂糅成“令人堪忧”,是错误的。
十、外交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令人不。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识字写字(10分)1.(1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少.(shào)年,读了多少.(shǎo)本书?B.我们买种.(zhòng)、翻地,自己种.(zhǒng)花生。
C.他是个很称.(chèng)职的员工对得起大家对他的称.(chēng)呼。
D.他们在一条弯曲.(qǔ)的小路上唱着歌曲.(qū)。
2.(1分)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故.为精卫()A.事情B.缘故C.因此D.过去的3.(1分)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天下奇观.()A.景象B.察看C.看法D.庙宇4.(2分)照样子,写字和组词。
木﹣﹣(枪)(枪炮)少﹣﹣(抄)(抄写)贝﹣﹣某﹣﹣5.(1分)“贯”字第三笔笔画,正确的一项是()A.竖B.点C.横折D.横6.(4分)看拼音写词语,力求书写美观。
xuèyèwān豆nèn绿téng yún jiàwù二、语言积累:7.(5分)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
钱塘江大潮气势汹涌:“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
”月光下的景色令人陶醉:细细的溪水,流着和,流着月光。
灰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宁静的画卷。
8.(5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耐人寻味。
苏轼紧扣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两句诗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
“,”大诗人卢钺意在言外,借雪和梅的争春,告诫人们世上万物都各有千秋,无论何人都各有所长。
李商隐的诗“云母屏风烛影深,”借助神话传说故事抒发情感,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彻夜不眠的情景。
9.(2分)神话故事精彩纷呈,折射出无限的魅力。
我积累并背诵了简单的文言文《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语文常见三字成语解释_中考语文易错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常见三字成语解释_中考语文易错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考语文易错字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4.针贬(砭)5.泊(舶)来品6.脉博(搏)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9.穿(川)流不息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13.防(妨)碍14.幅(辐)射15.一幅(副)对联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19.一股(鼓)作气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22.食不裹(果)腹23.震憾(撼) 24.凑和(合)25.侯(候)车室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28.一如继(既)往29.草管(菅)人命30.娇(矫)揉造作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34.峻(竣)工35.不落巢(窠)臼36.烩(脍)炙人口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39.兰(蓝)天白云40.鼎立(力)相助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43.黄梁(粱)美梦44.了(了)望45.水笼(龙)头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51.萎糜(靡)不振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54.默(墨)守成规55.大姆(拇)指56.沤(呕)心沥血57.凭(平)添58.出奇(其)不意59.修茸(葺) 60.亲(青)睐61.磬(罄)竹难书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66.欣尝(赏)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无恐70.额首(手)称庆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73.金榜提(题)名74.走头(投)无路75.趋之若骛(鹜)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79.渲(宣)泄80.寒喧(暄) 81.弦(旋)律82.尤(犹)如猛虎83.膺(赝)品84.不能自己(已)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87.世外桃园(源)88.脏(赃)款89.醮(蘸)水90.蜇(蛰)伏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93.坐阵(镇)94.旁证(征)博引95.灸(炙)手可热96.九洲(州)97.床第(笫)之私98.姿(恣)意妄为99.编篡(纂)100.做(坐)月子易错成语(括号里面的是别字哦~)深孚众望(负) 川流不息(穿) 分道扬镳(标) 雷厉风行(励) 旁征博引汗流浃背(夹) 和颜悦色(言) 好高骛远(鹜) 胜券在握(卷) 发人深省(醒)召之即来(招) 草菅人命(管) 方枘圆凿(柄) 责无旁贷(代) 承先启后(起)望风披靡(糜) 无耻谰言(滥) 一古脑儿(股) 恻隐之心(侧) 继往开来(既)神采奕奕(彩) 惹是生非(事) 素昧平牛(味) 山青水秀(清) 戛然而止(嘎)恰如其分(份) 睡眼惺松(腥) 英雄辈出(倍) 欣欣向荣(兴) 英雄事迹(绩)惴惴不安(揣) 恰如其分(洽) 行踪诡秘(鬼) 苦心孤诣(脂) 一笔勾销(消)昭然若揭(招) 肆无忌惮(弹) 气冲霄汉(宵) 不骄不躁(燥) 先发制人(治)抑扬顿挫(仰) 浮想联翩(篇) 因势利导(道) 恬不知耻(括) 口是心非(事)淋漓尽致(至) 一枕黄粱(梁) 金碧辉煌(壁) 唇枪舌剑(箭) 饮鸩止渴(鸠)刻画形象(划) 寥若晨星(辰) 刚愎自用(腹) 靡靡之音(糜) 趾高气扬(指)栩栩如生(诩) 惊惶失措(慌) 朝气蓬勃(篷) 穷兵黩武(渎) 矫揉造作(娇)破釜沉舟(斧) 罄竹难书(磬) 委曲求全(屈) 共商国是(事) 惩前毖后(毙)炙手可热(灸) 手头宽裕(余) 变幻莫测(换) 貌合神离(和) 优柔寡断(忧)庞然大物(宠) 衣衫褴褛(缕) 无坚不摧(催) 融会贯通(汇) 鬼鬼祟祟(崇)卑躬屈膝(曲) 如法炮制(泡) 虚无缥缈(漂) 漂泊无定(飘) 天涯海角一一列举(例) 如虎添翼(冀) 心悦诚服(臣) 摧枯拉朽(催) 气势汹汹(凶)维妙维肖(唯) 再接再厉(励) 浑然一体(混) 中流砥柱(抵) 为富不仁(人)秘而不宣(密) 励精图治(厉) 煞费苦心(废) 为虎作伥(帐) 推心置腹(至)无与伦比(论) 眼花缭乱(燎) 买椟还珠(牍) 因地制宜(治) 咄咄逼人(拙)微乎其微(忽) 变本加厉(利) 适得其反(事) 看样订货(定) 唉声叹气(哀)一扦黄土(杯) 水利枢纽(钮) 并行不悖(背) 化学反应(映) 碑帖临摹(摩)久负盛名(胜) 神采奕奕(弈) 报销车费(消) 另辟蹊径(溪) 平心而论(凭)味同嚼蜡(腊) 幅员辽阔(圆) 嘉宾满座(佳) 揭竿而起(杆) 趋之若鹜(骛)明察秋毫(查) 连篇累牍(赎) 贪赃枉法(脏) 陈词滥调(烂) 大相径庭(胫)怙恶不悛(俊) 牟取暴利(谋) 巧夺天工(功) 要言不烦(繁) 妄自菲薄(非)水乳交融(溶) 蔚为大观(尉) 蜂拥而上(涌) 关怀备至(倍) 兴高采烈(彩)言简意赅(该) 众口铄金(烁) 坦荡如砥(坻) 集腋成裘(液) 安然无恙(殃)不卑不亢(吭) 碑帖临摹(贴) 讳疾忌医(违) 大有裨益(稗) 如愿以偿(尝)崇山峻岭(丛) 乐极生悲(急) 酒中掺水(渗) 礼尚往来(上) 杳无音信(沓)相辅相成(承) 浮想联翩(连) 繁文缛节(褥) 卑躬屈膝(恭) 飞扬跋扈拄着拐棍(柱) 张皇失措(慌) 晶莹无瑕(暇) 运筹帷幄(握) 徇私枉法(循)断壁颓垣(桓) 赔礼道歉(陪)语文常见三字成语解释三字成语解释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019语文试卷七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日B. 月C. 明D. 早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画龙点睛B. 一鸣惊人C. 对牛弹琴D. 杯弓蛇影3.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宋元明清?A. 梁B. 齐C. 陈D. 周4.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林B. 木C. 森D. 材5.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王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4.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
()5.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成语是形容桂林的山水美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春风又绿江南岸。
”2. “___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 “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5. “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代表作。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
5. 请简述“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借代”。
2.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对偶”。
3.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排比”。
4.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夸张”。
5.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拟人”。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2. 请分析《西游记》中的主题思想。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对偶”的手法,写一句描述春天的诗句。
2. 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句描述秋天的诗句。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十大错误,成功骗了几代人,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不移至理或者金科玉律,纵然是被经过多次审核勘定、流行使用多年的语文课本之中,也不乏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然而由于教科书天生就带着神圣感,导致我们对它所讲述的一切都深信不疑,也包括那些征收智商税的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语文教科书中的十大经典错误,成功骗过了几代人,很多人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十、《春日偶成》类型:插图不当级别:一颗星宋代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在苏教版的课本插图中(如上图示),人物的衣襟右边压在左边上,这在古代被称为“左衽”,反之则称为“右衽”。
古代汉族以左为尊,所以都是系右衽的,系左衽的情况只有两种:一,北方异族习惯于左衽;二,汉族传统习俗里,死者之服会选择左衽,以示阴阳有别。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小小差别,其中的文化内涵却有大不同!九、《陈毅探母》类型:移花接木级别:一颗星这个故事收录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教材之中,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探母时亲手为母亲洗衣服的故事。
可翻遍陈毅元帅的传记、生平录,都没有发现这项记载,反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一书中有一则名为《涤亲溺器》的故事与之完全雷同,故事的主人公是黄庭坚。
显然这是后人的移花接木了。
八、《田忌赛马》类型:历史常识级别:一颗星“威王”是他的谥号,也就是死后人们给予的封号,生前是不可能这么叫他的,而只能以“齐王”称之。
然而,在在多个教材的《田忌赛马》版本中,“齐威王”的称呼多次出现,显然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七、《田忌赛马》类型:历史常识级别:一颗星世界公认的轮椅历史中,最早的记录出现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25年)石棺上的一处雕刻,刻的是一把带轮子的椅子,这被认为是现代轮椅的前身。
而在课本插图中受了膑刑的孙膑却是坐在轮椅上发奋著书的,前后相差整整八百多年。
也就是说,轮椅提前出现了800多年!六、《西门豹》类型:历史常识级别:一颗星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西门豹》的插图中,一位婢女手拿托盘,盘中水果中竟然出现了葡萄?要知道,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而葡萄则是于汉武帝刘彻时期才从国外引入的,前后相差了300多年呢。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汉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春雨宜读书,夏雨宜yì()棋,秋雨宜检藏.( ),冬雨宜饮酒。
②居城市中,当以画fú()为山水,以盆景为苑囿.(),以书籍为朋友。
2.请在下边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2分)A.狐()虎威意思:B.闻名()迩意思:3.请结合语境,将文段后三个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充到相应的横线上。
(2分)山居是事,稍一萦恋,則亦市朝;书画赏鉴是事,稍一痴迷,则亦商贾;诗酒是事,稍一屈从,则亦苦境。
A.雅B.胜C.乐4.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分)A.垂髻B.弱冠C.襁褓D.束发5.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运用之妙,变化无穷。
同样是“洗”的意思,因为不同的对象,古人往往选用不同的汉字来表达,不仅表意更加准确,而且意趣更为生动。
请将下列义近字与相应的身体部位对号入座。
(2分)A.沃()B.濯C.盥D.浴①()身②()手③()面④()足。
阅读(60分)一、汉阴老父真性情一席箴言烁古今(18分)汉阴老父范晔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
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
请问天下乱(3)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而万人以宁。
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
(2)幸:皇帝驾临。
(3)乱:混乱。
(4)理:治理。
(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
(6)役:役使。
(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
(8)逸:放纵,放任。
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陆游C. 辛弃疾D. 杜甫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画龙点睛C. 井底之蛙D. 对牛弹琴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笔顺?A. 丿一一丨一B. 丶一一丨一C. 丿一一丶一D. 一丶一一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4.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
()5. 汉字“凹”的笔顺是竖、横折折、竖、横折、横。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徒伤悲。
”2. “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3.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_________。
4. “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5. 汉字“马”的笔顺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因地制宜”这个成语的含义。
3. 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 请解释汉字“木”的构造原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句意,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他_________地离开了教室。
”(A. 慢慢B. 飞快C. 渐渐D. 迅速)2.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反问句:“这块石头真重。
”3.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夸张句:“今天天气很热。
”4. 请用排比句式描述一下你的校园。
5.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画蛇添足”。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庐山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汛期 (Shùn) 联结(jié) 召集(zhāo)B . 压抑 (yì) 领略(lüè) 消遗(qiǎn)C. 寄宿(sù) 称赞(zhàn) 协调(tiáo)D . 胆怯(què) 乘机( chéng) 避难(nàn)二、读拼音,写同音字。
(8分)mù爱()()色夜( ) 坟()xiāo ()毁()灭云()元()zào 干()()声暴()制( )xiá云()应接不( ) ()庇 ( )想三、补充下列四字词语。
(6分)( )世闻名 ( )鸿遍野太平( )世国( )民安夜( )降临 ( )而好学不( )下同 ( )人不倦不言而()呕心( )血居安思( ) 兵( )马乱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4分)严重严肃严厉严明1.更( )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雪来调节气候。
2.解放军纪律( )、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我们反了纪律,张老师( )地批评了我们。
4.爸爸脸色非常( )、看起来心事重重。
五、描要求写句子,(8分)1,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用加“---”的关联词语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柱花纷纷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道遇到这一点点的挫折,你就放弃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三字一画”何错之有
◎高振忠2019年3月19日《文汇报》刊有《师范与否都得考证,合理吗》一文,其中提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三字一画”。
《咬文嚼字》2019年第7期所刊《“三字一画”作何解》一文认为,“三字一画”应为“三字一话”之误,文中说:“三字”是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话”是指普通话,“‘三字一话’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而绘画技能对一般教师来说,没有特定的要求”。
文章对“三字一话”的诠释是正确的,“三字一话”确实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文中将“画”排除在外是不对的,“一画”其实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
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不管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还是中学教师,基本功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直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狠抓的重点工作。
谈这个问题,还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1991年12月,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教师〔1991〕8号)中提出,“基本功训练是现阶段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9年9月,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意见》(教师〔2019〕4号)中进一步将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具体为口语表达、写字、简笔画、使用和制作教具、组织教育活动等五个方面。
口语表达方面,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写字方面,
对教师在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上作了一定要求。
简笔画方面,要求教师能按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用简练的线条较快地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设计、绘制简笔画。
在具体工作中,人们通常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简称为“三字一话一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抓教师基本功训练时,由于工作重点不同,有的省作“三字一话”,有的省作“三字一画”。
毫无疑问,原文中的“三字一画”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