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永别了,袜子》
- 格式:doc
- 大小:604.50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语言活动《永别了,袜子》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根据画面线索寻找“袜子”。
2.能够观察对比画面线索找到“袜子”并创编主人公与“袜子”之间的故事。
3.感受主人公对朋友依恋的感情。
活动准备:ppt课件、道具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瞧,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永别了袜子》。
二、初步欣赏、理解故事内容1.讲述故事男孩养了一只兔子,它和其它的兔子不同,它的两只耳朵耷拉着,像一双袜子,所以男孩叫它袜子。
袜子一直都是男孩的好朋友,但是男孩最近发现它有点笨笨的于是决定扔了它。
这一天男孩带着袜子来到了树林里,这时她看见一个小女生带着狗狗,心想:难道她也是来树林里丢掉小狗的吗?于是男孩和袜子继续向树林中走去,袜子都紧紧的跟着男孩,男孩拿出一个胡萝卜扔出去,袜子也不去吃,因为它根本不喜欢吃胡萝卜。
这时男孩想到了一个办法,从身上拉了一根红色的毛线将袜子拴在树上,这样它就不会跟着我了。
系好后我头也不回的往回跑,可是我跑着跑着我就又想起了袜子,一只兔子在黑黑的森林里会有什么情况,所以我就跑回树林,可是糟了,等我回去袜子不在了。
——你们觉得袜子会去哪里呢??(幼儿猜测回答)2.观察图示、寻找“袜子”(1)幼儿猜测——男孩不停的向前跑寻找袜子,他遇到了四块不同的地方。
请你仔细观察,想一想袜子有可能会在哪里?(幼儿交流)——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答案,请你把袜子贴在你认为它有可能在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1号草地,你们为什么认为袜子不会在这里呢?关注提问:袜子是在哪里被丢掉的?周围有很多什么?(幼儿思考并且回答,一号没有树)——我们一起来看看2号图片,袜子会不会在这里呢?为什么?关注提问:小男孩在袜子的身上绑了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线?(幼儿思考回答问题)——现在只剩下3号4号树林,你们觉得袜子最有可能在哪一个树林?请你们讨论一下。
——谁来说说你觉得袜子最可能在哪一个树林里?为什么?——他觉得袜子在3号树林,谁和他是不一样的想法认为袜子不在这里。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永别了,袜子》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永别了,袜子》的内容。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4.能够运用故事中出现的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
二、教学准备1.《永别了,袜子》故事书2.彩色图片卡片(包括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场景等)3.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4.音乐播放器和配乐CD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2. 教学主体(30分钟)2.1 朗读故事(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适当调整语速,朗读故事《永别了,袜子》。
•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和场景。
2.2 词汇和短语讲解(10分钟)•教师将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写在黑板上,并解释其意思和用法。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词汇和短语。
2.3 复述故事情节(10分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帮助学生纠正语法错误和说话中的发音问题。
3. 拓展活动(30分钟)3.1 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自己的理解,编写对话内容,并根据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交流。
3.2 制作故事绘本(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情节,通过绘画的方式,制作故事绘本。
•学生可以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来呈现故事的情节和细节。
4.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经常回顾和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故事、讲解词汇和短语、复述故事情节以及拓展活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永别了,袜子》的内容。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制作故事绘本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永别了,袜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故事乐园》中的《永别了,袜子》一文。
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他的袜子之间的感人故事,教育孩子学会珍惜与告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传达的友情与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珍惜与告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展示一幅袜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跟随故事发展,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教师适时暂停,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每组用画纸和彩笔创作一幅表达珍惜与告别的画面。
4. 小组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永别了,袜子》2. 板书内容:故事梗概:小男孩与袜子之间的友情故事情感关键词:珍惜、告别、友情、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珍惜与告别2. 答案:幼儿自画作品,附上简要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分享故事,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珍惜和爱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珍惜与告别。
3.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故事课件展示袜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4. 例题讲解:播放故事音频,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5. 小组展示: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6. 作业设计:画出心中的珍惜与告别。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1. 情感理解与表达: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故事情感的感知,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永别了,袜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故事乐园》中的《永别了,袜子》一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他的袜子之间的感人故事,传递了珍惜友谊、学会感恩的主题。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朗读、生词解释、情节分析、主题讨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生词。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的理解与运用;主题思想的感悟。
2.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指导;情节分析与讨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生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3. 生词学习:结合故事挂图,解释生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并运用。
4. 情节分析: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情感,讨论主题思想。
5. 例题讲解:选取故事中的一个情节,进行朗读技巧的讲解与示范。
6.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教师给予指导与评价。
7.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永别了,袜子》2. 内容:(1)生词:珍惜、友谊、感恩、挂念、分别(2)情节概括:小男孩与袜子的故事(3)主题:珍惜友谊,学会感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2. 答案示例:我的好朋友叫小明,他和我一起上幼儿园。
有一天,我不小心弄丢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袜子,我很伤心。
小明看见了,立刻跑过来安慰我,还把他的袜子借给我穿。
我感到很温暖,因为有小明这样的好朋友,我学会了珍惜友谊,懂得了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分享学习内容,开展家庭亲子共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永别了,袜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永别了,袜子》,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珍惜物品,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感,学会珍惜物品。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永别了,袜子》2.图片:故事角色、场景3.玩具:小熊、袜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引导幼儿表达对物品的感情。
2.引出故事主题,介绍故事名称《永别了,袜子》。
(二)故事讲解1.讲解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角色和场景。
2.提问:故事中的小熊为什么喜欢他的袜子?3.讲解故事第二部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
4.提问:小熊的袜子为什么会丢失?小熊是怎么找到它的?5.讲解故事第三部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结局。
6.提问:小熊是如何与他的袜子告别的?(三)故事讨论1.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珍惜自己的物品,学会感恩?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珍惜物品的情景剧,表演给其他小组看。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以及今后如何珍惜物品。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2.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评价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3.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珍惜物品,懂得感恩。
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小熊为什么那么喜欢他的袜子呢?”“你们有没有像小熊一样特别喜欢的玩具或物品呢?为什么呢?”“当小熊的袜子不见了,他心里是什么感觉?你们有没有丢过东西,当时是什么心情?”“你们觉得小熊和袜子告别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和你的袜子说再见?”2.教学难点:“现在请大家分组,每组要编一个情景剧,关于你们是如何珍惜自己的物品的。
大班《永别了,袜子》大班《永别了,袜子》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通过线索,尝试用排除法寻找答案。
2、感受故事的乐趣,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自己经历大胆表达。
活动过程:一、介绍人物,引入主题今天XXX请你们看书,书是陪伴在你们身边的好朋友,对吗?ppt1:这本书的名字叫《永别了袜子》。
讲这本书的是这个男孩。
ppt2:这个男孩子要开始讲故事了,讲的故事的名字是……二、欣赏故事,游戏体验1.讲述故事ppt3、4:我养了一只兔子,我叫它袜子。
因为它长了一对特别长的耳朵,整天耷拉着像袜子。
所以我的兔子我叫它袜子。
提问:袜子是谁?对,一只兔子Ppt5:袜子从小一直陪着我,他陪着我一起长大,可是近来我却发现袜子变得笨手笨脚的。
你瞧,它不会踢球。
也不会下棋,更不会跟我一起做游戏,所以我决定要扔掉它。
ppt6:我打算在第二天散步的时分,把它扔到树林里。
发问:孩子们男孩想把袜子干嘛?要抛弃,他干嘛要扔掉?可是它一直从小陪着他,陪着他长大。
你们觉得男孩要不要扔掉这个一直陪着他的袜子吗?很多人说不要?为什么?因为什么(一直陪着他长大)可是男孩还是要扔了他。
要把它扔到树林里。
2、继续报告,通过线索观察图片,凭影象猜测门路Ppt7:这一天袜子还什么都不知道,它以为只是到树林里溜达,顺便捡点花花草草、搭个小木屋什么的。
所以。
你看它还是老样子,慢慢吞吞地跟在我后面。
我就朝它大声地叫到:“袜子,你快点!”Ppt引申:在我的心里袜子如果可以飞跑起来,那可真是太帅了。
可是袜子还是慢吞吞地跟在我后面。
Ppt8:你看慢慢的周围的树越来越多了,到了森林的深处。
我对袜子说,你得留在树林里,你不能跟我回家了。
Ppt9:无论我做什么,袜子只是用它的小眼睛盯着我看。
一刻也不离开。
(反复)Ppt10:突然我觉得我有办法了,我拉下我毛衣的一根线头,看,如许袜子就不能缠着我不放了,所以,我头也不回的跑了。
Ppt11:可是跑着跑着,脑子里想的全是袜子。
我在想天黑了袜子了怎么办?野兽来了袜子怎么办?所以想着想着他和大一班的孩子一样,赶紧跑回去了。
大班《永别了,袜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永别了,袜子》的内容。
2.能够通过观察插图和听教师讲解,学会使用一些新的词汇。
3.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永别了,袜子》。
2.教具:图片、幻灯片或者看板。
3.学生用品:彩色铅笔、纸张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询问学生是否记得上节课的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导入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永别了,袜子》故事的背景,如“小男孩丢了一只袜子,他很伤心,但是袜子却顽皮地逃跑了,小男孩踏上了找袜子的冒险之旅。
”3. 故事展示教师根据故事的情节和插图,通过朗读和角色演示,生动地呈现故事内容。
教师可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4. 词汇学习教师选择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汇,通过图片或者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并鼓励他们跟读和模仿。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互动的方式,如学生猜词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讲解故事内容教师在学生听懂故事的基础上,可以讲解故事的重点和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6. 角色扮演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要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或服装,以增加角色扮演的趣味性。
7. 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一些问题,如“袜子为什么要逃跑?”、“小男孩最后找到了袜子吗?”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8. 创作绘画教师让学生用纸和彩色铅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袜子形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评选或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和角色扮演等活动,积极参与并理解《永别了,袜子》的内容。
词汇学习和创作绘画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教师在进行故事讲解和活动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
大班绘本《永别了,袜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绘本《永别了,袜子》。
该书讲述了小老鼠和大袜子之间的友情故事。
教材内容涵盖:认识故事角色,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角色情感,以及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角色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故事角色,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角色情感。
难点:学会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绘本《永别了,袜子》、投影仪、音响。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朋友,引导他们分享情感体验。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永别了,袜子》,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友情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创意活动: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袜子朋友。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朋友间的互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故事主题:《永别了,袜子》2. 角色:小老鼠、大袜子3. 友情表现:互助、陪伴、关心4. 情感体验:快乐、伤心、珍惜七、作业设计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同时,可组织类似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友情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绘本《永别了,袜子》。
该书讲述了小老鼠和大袜子之间的友情故事。
教材内容涵盖:认识故事角色,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角色情感,以及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大班绘本《永别了,袜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大班绘本《永别了,袜子》作为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情感表达与同理心培养”。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生离死别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感受生离死别的情感,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关爱他人。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生离死别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班绘本《永别了,袜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与生离死别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幼儿关注并思考这种情感。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或了解到的类似情感体验。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绘本《永别了,袜子》的故事。
在关键情节处暂停,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同理心培养,设计相关例题。
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表达自己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5.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同理心表现。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关心和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永别了,袜子》2. 内容:情感表达: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怒哀乐。
同理心培养:关心和关爱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你心中的情感,并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关键在于表达出幼儿对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引导家长参与讨论,共同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永别了,袜子》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帮助幼儿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永别了,袜子》2. sock props(袜子道具)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教学过程Step 1: Introduction(导入)1. Greeting and warm-up activities2. Introduce the story: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 story called 'Goode, Sock.'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 Step 2: Reading(阅读)1. Read the story aloud, pausing to ask questions andencourage children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next.2. After reading, discuss the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little girl and her sock? Have you ever had to say goode to something you loved?"Step 3: Activities(活动)1. Group discussion: Ask children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of saying goode to something they loved and how they felt about it.2. Creative activity: Give children materials like sock props, paper, and colors to create their own stories about saying goode to something special.Step 4: Conclusion(总结)1.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herishing belongings and developing good habits.2. Encourage children to think about what they can do to show appreciation for the things they have.四、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并讨论如何珍惜物品。
大班《永别了,袜子》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通过线索,尝试用排除法寻找答案。
2、感受故事的乐趣,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自己经历大胆表达。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入主题
今天金老师请你们看书,书是陪伴在你们身边的好朋友,对吗?
ppt1:
这本书的名字叫《永别了袜子》,
讲这本书的是这个男孩。
ppt2:这个男孩子要开始讲故事了,讲的故事的名字
是……
二、欣赏故事,游戏体验
1.讲述故事
ppt3、4:我养了一只兔子,我
叫它袜子。
因为它长了一对特别
长的耳朵,整天耷拉着像袜子。
所以我的兔子我叫它袜子。
提问:袜子是谁?对,一只兔子
Ppt5:袜子从小一直陪着我,他陪着我一起长大,可是
最近我却发现袜子变得笨手笨脚的。
你瞧,它不会踢球,
也不会下棋,更不会跟我一起做游戏,所以我决定要扔
掉它。
ppt6:我打算在第二天散步的时候,把它扔到树林里。
提问:孩子们男孩想把袜子干嘛?要扔掉,他干嘛要扔
掉?
可是它一直从小陪着他,陪着他长大。
你们觉得男孩要不要扔掉这个一直陪着他的袜子吗?很多人说不要?为什么?
因为什么(一直陪着他长大)
可是男孩还是要扔了他。
要把它扔到树林里。
2、继续讲述,通过线索观察图片,凭记忆推测路线
Ppt7:这一天袜子还什么都不知道,它以为只是到树林
里溜达,顺便捡点花花草草、搭个小木屋什么的。
所以,
你看它还是老样子,慢慢吞吞地跟在我后面。
我就朝它
大声地叫到:“袜子,你快点!”
Ppt引申:在我的心里袜子如果可以飞跑起来,那可真是太帅了。
可是袜子还是慢吞吞地跟在我后面。
Ppt8:你看慢慢的周围的树越来越多了,到了森林的深
处。
我对袜子说,你得留在树林里,你不能跟我回家了。
Ppt9:无论我做什么,袜子只是用它的小眼睛盯着我看,
一刻也不离开。
(重复)
Ppt10:突然我觉得我有办法了,我拉下我毛衣的一根
线头,看,这样袜子就不能缠着我不放了,所以,我头
也不回的跑了。
Ppt11:可是跑着跑着,脑子里想的全是袜子。
我在想
天黑了袜子了怎么办?野兽来了袜子怎么办?所以想
着想着他和大一班的孩子一样,赶紧跑回去了。
Ppt12:可是,糟了,那棵大树上红色线头还在,袜子
不在了。
提问:
袜子可能怎么样?
还有可能发生什么事?
有可能跑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森林那么大的地方可不是一只兔子随便呆的。
Ppt13:男孩大声地叫到:“袜子你在哪里?”小男孩急
坏了.
提问:他要干嘛?如果是你你会干嘛?找袜子。
对
Ppt14:找袜子,我一定要找到你,一路上他在森林里穿
行,突然他看到了前面有四块草地。
一号草地上有什么?二号草地上有什么?三号草地上
有什么?四号……
提问:袜子在哪里呢?金老师给你们一个线索。
男孩说大班的孩子人多你们一起帮我找一找。
线索一:男孩是要把袜子扔在森林里,刚刚哪一块草地没有红色的树林?你还记得吗?1号
真是太对了
线索二:男孩不停的找线索,还有哪块草地没有袜子,没有小鸟的草地上没有袜子?4号
线索四:你们觉得接下来会给你们什么线索?
有动物骨头?有萝卜?有袜子
3、通过线索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根据袜子的脚印在五所房子中找到袜子。
Ppt15提问:里面有几间小木屋?如果你是袜子,你会进
几号小木屋?为什么?
如果是我,我进2号为什么?到底哪一间有袜子呢?男孩
正在犯愁的时候,在地上发现了袜子的脚印。
袜子会去哪
一间呢?
跟着脚印……
4、通过理解故事内容与回忆故事情节,找出哪一只才是真正的袜子。
Ppt16:男孩轻轻地推门,他看见了一个女孩,他说“你
看见我的袜子了吗?”
ppt17:女孩说:“诺,袜子在那里,自己找。
”
Ppt18:袜子整天耷拉着耳
朵;袜子用小眼睛望着我。
5、继续讲述故事结局。
Ppt19:男孩一把冲过去,抱起了袜子。
一路上男孩背着
袜子,袜子一下子跳上了男孩的背上,男孩这时觉得袜
子变聪明了,他对袜子说:“袜子请你——永远——别—
—离开我”。
袜子抱紧了男孩的头,两只耳朵迎风地竖起
来,看起来帅极了。
三、自主思考,引发阅读
Ppt20:孩子们这个故事叫什么?
在家里有没有像袜子一样陪伴着你一直成长的?是什
么?是谁?
可能是玩具?小时候有没有玩具陪你玩到现在的?
爸爸妈妈——对,亲人。
孩子们从小陪着你长大的那个玩具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