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放空气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
制度汇编编号:01 版本号:2014-01 ---------------------------------------------------龙口市大洋食品有限公司操作规程---------------------------------------------------龙口市大洋食品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龙口市大洋食品操作规程》编审人员总体审核:立贵总经理修美秋副总经理会审人员:常选安全生产科部长郭蓉安全生产科组长编制人员:卫刚成员修治国成员郭元北成员培发成员批准人:立贵总经理实施日期:2014年 1 月 6 日发布令《龙口市大洋食品操作规程》于2014年1月5日通过评审,现予发布,自2014年1月6日实施。
总经理: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目录1、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 (1)2、中间冷却器操作规程 (7)3、油氨分离器操作规程 (7)4、贮氨器操作规程 (7)5、排液桶操作规程 (8)6、低压循环桶操作规程 (10)7、氨泵操作规程 (10)8、集油器操作规程 (11)9、放空气器操作规程 (11)10、制冷系统加氨操作规程 (12)11、冷风机操作规程 (13)12、蒸发式冷凝器操作规程 (13)13、冷库氨系统融霜操作规程 (14)14、电值班运行操作规程 (15)15、冷库降温操作规程 (27)16、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 (29)17、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操作规程 (30)18、冷库商品存放堆码规 (32)19、真空冷冻干燥机操作规程 (33)20、原料仓操作规程 (36)21、成品仓操作规程 (36)22、品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8)23、去皮机安全操作规程 (38)24、切片机安全操作规程 (39)25、打码人员操作规程 (39)26、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0)27、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40)28、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5)1、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缩机开启前的准备工作:一、检查记录,弄清该机、该系统停止运转的原因和时间。
8AS-12.5氨压缩机制冷制作法一、开机前的准备1.检查压缩机周围是否有障碍物。
2.检查压缩机上的压力表、油压表、温度机、指标灯是否正常好用。
3.检查压缩机曲轴箱视镜油面是否正常(油面不低于视镜的1/3,不高于2/3为准)。
4.检查压缩机卸在装置手柄是否停在零位上。
5.检查开关柜上电压表是否与电机使电压享福(380V).6.开动水罚向压缩机冷却水套供水。
7.启动水泵向冷凝器供水。
8.启动盐水冰箱搅拌机。
二、开机1.按压缩机启动按钮,当电机达到正常转数时,迅速开启排气阀门。
2.待油压表达到工作压力时,将卸载手柄搬到1/4位置,同时缓缓打开吸气阀门(油压标工作压力要大于吸气压力1.5-2kg),在全部打开系启发们的同时,每隔一分钟将卸载手柄增加一个档位直到4/4为止。
3.在开启吸气阀门时,如出现有液击声应马上暂停,待液击声消逝后再继续开启吸气阀门。
4.待压缩机全部运转正常后在开启膨胀阀门,并开到1/2圈能听到管内有哧哧声即可,启动氨泵向蒸发器送氨并注意观察氨液分离器液面变化,液面的正常为止应是液面计的最低20%,最高不超50%为准。
三、运转1.压缩机正常运转时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4kg,吸气压力不得超2kg,压缩比不得大于8。
2.排气温度不得超145℃,曲轴油箱温不超70℃,冷凝汽水温不超35℃,进出水温差不小于2-4℃。
3.制冰池内盐水温度应保持在-10到-14℃之间。
4.盐水比重在1.16-1.18。
5.向压缩机内注油时应是25#冷冻油,凝固点-40℃,闪点为170℃。
6.压缩机冷却水套每小时供水不少于2吨。
四、停机1.停止向蒸发器供氨,关闭膨胀阀门,关闭氨泵停止运转。
2.关闭压缩机吸气阀门,同时将卸载手柄搬到3/4位置,待吸气阀门关闭到位时卸载手柄逐渐减到零位,此时压缩机吸气腔以呈真空状态。
3.关闭排气阀门按动停止运转按钮,在压缩机停止运转瞬间,将排气阀门关闭到位。
4.压缩机停机半小时之后停止向冷凝器供水同时关闭压缩机冷却水套阀门。
一、目的科学、安全操作制冷设备,使制冷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二、范围适合本公司氨制冷操作工。
三、职责氨制冷操作工负责执行,设备动力部负责监督。
四、制定依据《制冷工》初级、《制冷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五、内容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开车前首先查看运行记录,了解停车原因,如因事故停车或机器定期检修,应检查是否修复并交复使用。
2、检查氨压缩机:①查看压缩机与电机周围、运转部位是否有异物,防护罩完整否;②检查曲轴箱压力,如到0.2MP时应打开吸气阀降压,并查明升高原因,消除之。
③检查曲轴箱油面:一个玻璃视孔的,油面应在1/2以上;二个玻璃视孔的应在上下视孔的1/2之间。
④检查各压力表阀是否打开,压力表是否灵敏。
⑤检查三能阀的指示是否在“运转”或“工作”位置上。
⑥检查容积调节手柄是否拨正“零位”或缸数最少位置。
⑦检查高、低压继电器的指示是否调在要求数值,3、检查高、低压系统的有关阀门是否处于准备工作状态。
①从压缩机高压排出管线到冷凝器,从冷凝器到储液罐,有关阀门是否打开,调节阀应是关闭的。
②从蒸发器到压缩机低压吸入管线的有关阀门是否打开。
压缩机的吸入阀应是关闭的。
③各设备上的安全阀的关闭阀应是经常开启的。
压力表阀,液面指示阀应稍开启。
4、检查贮液桶的液面:高压贮液桶的液面不得高于80%,不得低于30%。
5、检查盐水搅拌器、风机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
6、向冷凝器、压缩机气缸水套及曲轴箱内油冷却器供水。
7、通知电工送电。
二、压缩机的启动:1、转动油过滤器手柄数圈。
2、搬动飞轮2-3圈,转动是否轻松正常。
3、通知电工启动,注意电流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随着电机的启动迅速开启高压排气阀。
4、当电动机运转全速油压正常后(若无油压应立即停车检查并加以修复),先稍开吸入阀,再将容量调节器逐级调至所需位置,同时开启吸入阀,如发现液体冲击声,应迅速关闭吸入阀,待声音消除后,再缓慢打开吸入阀,同时要注意排出压力的电流负荷。
制冷系统加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规范制冷系统加氨操作行为,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制冷系统加氨操作,包括加氨设备的操作、氨气的供应与抽取、管路连接与断开、系统调试与检修等。
第三条加氨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加氨操作证书方可从事加氨操作行为。
第二章加氨设备的操作第四条加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由经过培训的加氨操作人员负责。
第五条加氨设备的启停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加氨操作人员操作。
第六条加氨设备的启动操作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确认加氨设备及所有附属设备和管路处于正常状态;(二)根据操作手册的规定,确认加氨设备的操作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设置;(三)准备好氨气瓶和连接管路,并确保氨气瓶有足够的氨气供应;(四)打开氨气瓶上的阀门,验证氨气供应是否正常;(五)根据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启动操作。
第七条加氨设备的停机操作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将加氨设备的操作参数调至停机状态;(二)关闭氨气瓶上的阀门;(三)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停机操作。
第八条加氨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氨气的供应与抽取第九条氨气的供应必须由具备供氨资质的供氨单位提供,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条氨气的抽取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加氨操作人员进行,并持有相应的加氨操作证书。
第十一条进行氨气抽取操作时,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检查供氨设备和管路的状态,确认正常;(二)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三)使用连接管路将氨气瓶与加氨设备连接;(四)打开氨气瓶上的阀门,将氨气注入加氨设备;(五)根据操作手册的规定,控制氨气的注入量;(六)完成氨气抽取后,关闭氨气瓶上的阀门;(七)撤离现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氨气抽取过程中,如发现供氨设备或管路存在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加氨操作人员在进行氨气抽取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氨制冷系统的放空气探讨
近年来,在维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操作问题,那就是氨系统的放空气操作。
很多操作工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在冷却水温度正常的情况下排气压力过高。
他们也尝试过清洗冷凝器等日常维护,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也放过空气,但是往往方的都是氨气。
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本人就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来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从氨气和空气的分子量来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O2+CO2),氨的分子式是(NH4),从化学元素周期表来看氧元素的分子量是8,碳元素的分子量是6,氮元素的分子量是7,氢元素的分子量是1,那么就可以看出空气的分子量是(16+28)/2=22。
氨的分子量是11。
不难看出在静态的情况下空气要比氨气重,比氨水轻。
所以空气应该是在冷凝设备的中下部。
但是很多的冷凝设备在安装的时候,总是把放空气的接管接在顶部。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进行放空操作的时候放出的总是氨气。
掌握了这个情况之后,我相信大家应该可以根据自己所操作的系统实际情况,来进行本操作了!。
氨机制冷的操作方法
氨机制冷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1. 压缩:将氨气压缩成高压氨气。
氨气通过压缩机,通过增加气体的压力,使其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压缩机有很多种类型,如往复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
2. 冷凝:将高压氨气冷却成高压液体。
高压氨气通过冷凝器,被冷却下来,转变为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是水冷却或者空气冷却的换热器,将氨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3. 膨胀:将高压液体膨胀成低压氨气。
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或者膨胀阀),流入蒸发器,压力降低,液体流体部分蒸发为低温气体。
4. 蒸发:低压氨气吸热蒸发。
低温低压氨气通过蒸发器,吸收蒸发器内部的热量,实现冷却效果。
蒸发器通常是空气或者水通过换热器,将热量转移到氨气中。
氨气在蒸发过程中会膨胀,继续降低温度。
以上四个步骤循环,实现机制冷的连续运作。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一、油分离器的操作1、油分离器正常运行操作:(1)、正常运行时,油分离器进气阀、出气阀必须出于全开状态,放油阀应该关闭。
(2)、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阀的开启度视液位控制要求而定,一般洗涤式油分离器壳体上会有液位指示牌。
(3)、如油分离器上装有液位指示计或油位指示计,其阀门应微开或全开。
液面计阀门有倒关装置,当玻璃破裂时,在全开状态下弹子会堵塞阀孔,防止大量油、氨外溢。
(4)、根据放油计划或压缩机耗油量,油分离器应经常进行放油,一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
系统运行中可用手摸分油器下部判断其存油量,存油较多,其下部温度会较低。
(5)、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2、油分离器的放油操作:(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如果是洗涤式油分离器,为提高放油效果,放油前提前半小时左右关闭供液阀,先开启油分离器放油阀,然后缓慢开启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注意: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不能关闭太久,防止容器内积油被过热气体汽化而进入冷凝器。
(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油分离器和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
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放油操作。
(4)、放油完毕,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开启供液阀恢复油氨分离器的工作状态。
(5)、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6)、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二、冷凝器的操作(一)、壳管式冷凝器的操作1、壳管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1)、根据压缩机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热负荷,确定需投入运行的冷凝器和冷却水泵的台数。
(2)、正常工作时除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外,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经常观察冷凝压力,表示压力最高不得超过1.5MPa/c2。
(3)、壳管式冷凝器应有足够的冷却水量。
如有两台以上冷凝器,应调整好水阀,使每台水量基本均匀相等。
立式冷凝器的分水器应全部装齐,不应短少,避免水量分布不均或不沿管壁下流。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规程一、开机及停机1.开机前的检查1)查看操作记录,了解上次停机的原因和时间,如果是正常停机,且连续停机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可以按正常操作规程开机;如果连续停机超过一个月或维修后开机,需由机房主管主持开机。
2)检查系统情况:低压循环桶和中间冷却器液位是否在30%~50% 之间,如果液位过高,应先开启氨泵向系统供液或通过排液阀向排液桶排液,将液为降至50%以下。
3)检查压缩机:检查油位是否在上油镜1/2 以下和下油镜1/2 以上;检查能级指示是否在“0”位;检查压缩机各阀门的状态,包括表阀。
以上检查均正常后,可以开始开机。
2.手动开机1) 启动冷却水泵及载冷剂水泵,向冷凝器和蒸发器供水;2) 打开压缩机排气截止阀;3) 启动油泵;4) 将压缩机卸载至“0”位;5) 油泵启动30 秒后,油压与排气压力差达到0.4~0.6MPa,按压缩机启动按钮,压缩机启动,同时旁通电磁阀 A 也自动打开。
电机正常运转后,A 阀自动关闭;6) 观察吸气压力表,逐步开启吸气截止阀并手动增载,注意吸气压力不要过低。
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调整油压调节阀,使油压差为0.15~0.3MPa。
7) 检查设备各部位的压力、温度尤其是运动部件的温度是否正常。
如有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
2.自动开机1) 打开压缩机排气截止阀,启动冷却水泵及载冷剂水泵;2) 按压缩机启动按钮,这时油泵自动投入运转,滑阀自动退回“0”位。
油压差建立起来之后,延时15 秒左右主电机自动启动,同时旁通电磁阀 A 自动打开。
电机正常运转后, A 阀自动关闭;3) 在主电机开始启动时,应同时缓慢打开吸气截止阀,否则过高的真空将增大机器的振动和噪声。
4) 压缩机将自动增载至10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并根据压力设定值或载冷剂温度设定值自动调整载荷位置。
正常停机过程如下:a.手动停机,停机顺序为卸载、停主机、关吸气截止阀、停油泵、停水泵。
按主机停止按钮时,旁通电磁阀 B 自动打开,停机后 B 阀自动关闭。
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一、引言制冷系统充氨是制冷行业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之一,本文档旨在规范制冷系统充氨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操作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操作充氨设备的相关证书和资质。
2. 确认充氨设备和配套工具的完好性,包括充气管路、压力表、阀门和密封件等。
3. 检查制冷系统,确保系统无任何泄漏和损坏。
4. 准备足够的氨气供应,确保充氨过程中不会出现供气不足的情况。
5. 确保操作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氨气造成的危险。
三、操作步骤1. 关闭制冷系统的电源,确保系统处于停机状态。
2. 将充氨设备连接到制冷系统的充氨口,确保连接紧固可靠。
3. 打开充气管路上的阀门,检查系统的压力表,并确保压力表指针在安全范围内。
4. 缓慢打开氨气供应阀门,将氨气注入制冷系统。
在注入氨气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压力表的变化,并严禁超过设计压力。
5. 当氨气注入完毕后,关闭氨气供应阀门,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制冷系统内的氨气充分稳定。
6. 逐步打开制冷系统的排气阀门,将系统内的空气排出,直到系统内仅剩氨气为止。
7. 检查系统的压力表,确保系统内的压力恢复正常。
8. 关闭充气管路上的阀门,并拆除充氨设备。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进行充氨操作前,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毒面具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产生火花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情况。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拆卸或更换制冷系统的部件。
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与制冷系统的充氨管路和阀门等部件直接接触,以免发生冻伤。
6. 如发现制冷系统存在泄漏或其他问题,应立即停止充氨操作,并及时与专业人员联系进行处理。
五、操作后的处理1. 在充氨操作完成后,应检查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对于充氨设备和配套工具,应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工作效果。
3. 如有异常情况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制冷系统加氨操作规程一、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熟悉制冷系统加氨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程。
2.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和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在操作前,必须检查制冷系统的安全状态,确保没有渗漏和损坏。
4. 加氨过程中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
5. 加氨操作必须进行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6. 加氨操作地点周围必须设置安全警戒线,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
二、加氨前准备1. 检查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温度情况,确认系统正常运行。
2. 打开安全阀,释放制冷系统内部压力。
3. 关闭制冷系统的进、出气阀,切断氨气供应管路。
4. 检查加氨设备和管路,保证其完好无损。
5. 检查加氨设备的控制阀和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
三、加氨操作步骤1. 打开加氨设备的控制阀,使氨气进入制冷系统。
注意控制氨气流量,以免过量。
2. 监控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加氨流量。
3. 在加氨过程中,定期检查管路和连接件是否存在泄漏。
如发现泄漏,必须立即停止加氨操作,并进行修理。
4. 加氨过程中,注意观察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5. 当制冷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加氨设备的控制阀。
四、加氨后处理1. 加氨操作完毕后,检查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温度情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关闭加氨设备上的安全阀,并逐步恢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清洗加氨设备,确保其干净无氨气残留。
4. 将加氨设备和管路归位,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损坏和污染。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后,应立即停止加氨操作,并紧急撤离操作人员。
2. 保持冷静,使用防护装备进行逃生,并尽量远离泄漏源。
3. 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4.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切勿使用明火和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
六、加氨操作记录1. 每次加氨操作都必须有相应的操作记录,包括加氨日期、操作人员、加氨流量、系统压力和温度等信息。
氨制冷设备的正确操作氨制冷设备的正确操作在制冷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各种设备,除制冷压缩机外的设备称为制冷设备,如冷凝器,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贮液桶等。
这些设备分别承担着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分离,换热及其他工作,这些设备操作是否正确合理,将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
油分离器的正确操作油分离器的种类很多,氨制冷系统一般采用洗涤式油分离器,氟利昂制冷系统则多采用过滤式油分离器。
1,洗涤式油分离器的操作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气阀,出气阀和供液阀应开启,放油阀应关闭。
洗涤式油分离器的液位约在其高度的三分之一处。
液位高度取决于冷凝器水平出液管和油分离器进液管的高度差,这个高度差在安装时给与保证,不需人为控制。
如果液位过高,将增加排气阻力而液位过低则影响对氨气的洗涤及油气分离。
洗涤式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比氨气重而存在底部,如果用手摸油分离器的底部感觉较热,表明底部已有存油,应及时放出。
若手摸油分离器的底部,发现烫手,说明氨液烫手或没有氨液,此时油分离器已失去洗涤和分离作用,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2,其他油分离器的操作填料式,过滤式,及其他形式油分离器的操作,除没有洗涤式油分离器的供液阀操作及液位要求,其它操作均于洗涤式分离器相同。
3,制冷机组上的油分离器制冷机组上的油分离器一般都没有手动放油阀及自动回油阀。
机组运行时分离出的润滑油会通过自动回油阀回到压缩机的曲轴箱,操作人员只需经常观察回油管是否时温时热即可,当自动回油阀出现故障时,才定时使用手动放油阀进行人工回油。
二,冷凝器的正确操作(1),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器除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关闭外,其余阀门均应开启。
(2),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压力最高不过1.5兆帕,否则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排出,以免损坏设备。
(3),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温度和水量,冷却水净出口的温差约为2到4度,一般冷凝器温度比冷却水出水温度高3到5度。
(4),冷凝器管壁上的污垢要定期清除,污垢厚度不超过1毫米,一般每年清除一次。
制冷系统补充加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范适用于制冷系统的补充加氨操作,旨在确保操作人员在补充加氨过程中安全可控、操作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制冷系统:指用于冷却和保持物体低温的设备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机组等。
2. 加氨:指向制冷系统中增加氨气的操作。
3. 补充加氨:指因制冷系统氨气减少或氨气浓度不足而进行的氨气补充操作。
三、工作原理1. 补充加氨操作前,需确保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关闭主电源。
2. 开启制冷系统的排气管,将系统内残留压缩空气排出,排气时间需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
3. 打开氨液罐阀门,根据制冷系统的加氨量需求和系统工作压力,释放适量的氨液。
4. 关闭氨液罐阀门,等待一段时间,使氨液稳定。
5. 验证制冷系统的氨气浓度,确保达到系统要求。
6. 操作结束后,关闭制冷系统的排气管,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加氨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酸碱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操作人员需具备操作经验和相关证书,理解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加氨操作的风险。
3. 加氨过程中需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4. 氨液罐应放置在安全区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5. 加氨操作前需确保制冷系统的压力已经完全释放,以避免喷射风险。
6. 氨液罐压力需在允许范围内,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查罐压,并进行维护和维修。
7. 在加氨过程中,严禁使用打火机、明火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工具。
8. 操作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气味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应急措施。
9. 加氨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加氨设备和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残余氨气。
10. 引发事故后,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应急措施1. 加氨过程中如发生泄露或扩散,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泄露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如果泄露严重,要求人员迅速撤离并报警。
2. 在泄露事故发生后,应封闭泄露区域,防止毒气扩散,同时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氨机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一、前言
氨机制冷机组作为广泛应用的冷凝制冷设备,在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氨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若不小心操作失误,将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完整的氨机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势在必行。
本文就氨机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做简单的说明。
二、废气处理与防护措施
1、设立专门的氨气排气口,氨气主要排放口应设在室外,高于设备层面以上;
2、安装氨气泄漏报警器,一旦氨气泄漏,立即发出声光报警,操作人员应迅速进行处置;
3、机组操作期间所有室内和室外的门窗和通风设备应保持打开状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聚污染气体;
4、机组操作期间应对操作工房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
5、氨泄漏后,应设立警戒圈,禁止非作业人员靠近;
6、机组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机组内外的污染物。
三、机组操作流程
1。
冷库氨制冷工艺流程图冷库是一种保持低温或恒温环境的设施,用于储存食品、药品和其他需要低温保鲜的物品。
而氨制冷是一种常用的制冷方式,具有高效、环保和可靠的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个冷库氨制冷的工艺流程图。
首先,冷库氨制冷工艺的基本流程如下:1. 食品进库:食品从外部运输车辆中转移到冷库内。
2. 氨制冷循环:利用氨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冷库内的温度降低。
3. 蒸发器冷却:通过蒸发器将空气冷却并保持在所需的低温状态。
4. 循环冷却:循环冷却系统将冷气重新释放到冷库内,形成闭合循环。
5. 控温系统: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对冷库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接下来,详细介绍冷库氨制冷的工艺流程。
首先,食品进入冷库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
首先,将食品从外部运输车辆转移到冷库内,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然后,开始氨制冷循环。
氨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首先,氨气被压缩机压缩,并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氨气通过排气冷却器冷却下来,变成高压液体氨。
然后,高压液体氨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高压液体氨通过蒸发过程释放热量,将温度降低。
蒸发过程中的氨气经过蒸发器内的风扇吹拂,冷却空气,并保持在所需的低温状态。
冷却后的氨气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形成循环。
同时,冷库内的空气也通过循环冷却系统保持在低温状态。
循环冷却系统通过风扇将冷气重新释放到冷库内,形成闭合循环。
这样可以保持冷库内的温度稳定,并确保食品的新鲜度。
最后,通过控温系统,对冷库内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控温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要求设置不同的温度,确保食品在冷库中保鲜和质量的不受损失。
综上所述,冷库氨制冷的工艺流程包括食品进库、氨制冷循环、蒸发器冷却、循环冷却和控温系统。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高效、环保地保持冷库内的低温环境,确保食品的长时间保鲜和质量的保持。
氨制冷系统操作规程
《氨制冷系统操作规程》
一、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 确保系统内部氨气和油分离器中没有空气或其他杂质,必要时进行排气操作。
2. 查看系统的蒸发器、冷凝器和管道是否有漏损,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3. 检查系统的润滑油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确保正常运行所需的冷却条件。
二、系统启动操作
1. 打开系统的冷却水和润滑油供应。
2. 打开压缩机,按照手册规定的程序进行启动。
3. 观察系统各部件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有异常噪音或过热现象。
4. 检查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确保处于正常范围内。
5. 如果一切正常,系统可以启动,开始正常制冷作业。
三、系统停止操作
1. 按照系统的手册规定,逐步关闭压缩机和相应的冷却水和润滑油供应。
2. 等待系统内部压力和温度下降到安全范围内后,再进行其他维护或操作。
四、特殊情况下的操作
1. 如果系统出现异常,如高压或低压报警,应立即停止系统运行,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
2. 在恶劣环境下操作,要注意防护设备的使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熟悉系统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操作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规程的执行,可以确保氨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氨制冷放空气原理及使用
氨制冷放空气它是利用氨制冷剂把空气从一个温度变化到另一个温度的一种方式。
它利用氨制冷剂的一种叫热交换的原理,利用该原理把空气被加热和冷却。
这种技术是利用空调系统里的压缩机让氨制冷剂回转。
现在,在大多数工业领域,以及娱乐场所、酒店、学校和医院里,都可以看到氨制冷技术的应用。
氨制冷放空气的使用比较复杂,应该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不仅要正确地调节氨制冷剂温度,而且还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设备安装和使用过程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在使用氨制冷放空气时还要注意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尤其是在换春季的时候,应当仔细检查设备的空调系统,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安全运行。
制冷系统放空气操作
1、要求:氨系统要通过空气分离器排放空气,排放气体中不能混有较多的氨气。
2、操作:
(1)如下图所示,先开阀1,让冷凝器内的不凝性气体与氨的混合物进入空气分离器,等空气分离器内的压力不再升高时关闭阀1。
(2)打开阀2,使盘管内与吸气管相通。
(3)打开阀6,微开节流阀5,使氨液接节流阀节流后进入空气分离器内的盘管中蒸发,吸收混合气体的热量,使混合气体中的氨冷凝成液体下沉,空
气集于上部。
(4)微开阀3,将空气放出,再关闭阀3和阀6。
(5)微开阀4,使空气分离器中的氨液被吸气管吸回系统中。
(6)
3、安全注意事项:
(1)放空气管口应通过水排放空气。
(2)开阀3时应微开,并观察出气管有无气泡溢出,若无气泡溢出应及时关闭阀3。
若有气泡溢出后水变浑浊,也应及时关闭阀3,等空气分离器充分
冷却后再重开阀3放空气。
(3)回收空气分离器内的氨液时应先关阀6,否则会因压力差造成液体制冷剂倒灌入空气分离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