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菜籽生产及对中国市场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一、本文概述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食用油供应安全,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潜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油菜产业的种植技术、加工利用、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本文旨在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油菜产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二、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油菜产业持续推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油菜品种的改良和更新,提高了油菜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水平。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种植、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率也在逐步提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我国油菜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油菜籽的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油菜籽油、油菜籽饼等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油菜秸秆等副产品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为畜牧业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然而,我国油菜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油菜种植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油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油菜籽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油菜种植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壤污染、病虫害等问题,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油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加强油菜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油菜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油菜产业的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促进油菜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等。
2022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油菜籽作为国内油料生产的主要品种,每年产量220-240亿斤左右,约占国内油料总产量的20%;菜油每年消费约90亿斤,约占国内食油消费量的25%。
本文对今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供参阅。
一、今年国内油菜籽的生产状况今年国内油菜籽呈现“一增三降”的生产形势,即播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总产降低,总体质量降低。
依据国家气象局前期测算,今年国内油菜籽播种面积约1.11亿亩,同比增加约1.8%;单产约217.3斤/亩,同比削减约10.1%;总产量约241.24亿斤,同比削减约8.5%。
长江中下游油菜籽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不抱负,是造成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缘由。
年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主要油菜籽产区消失低温雨雪天气,五月上旬部分地区又连续消失的降水对油菜籽后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油菜籽产量和质量均大幅下降。
依据农业部门统计,除了四川油菜籽产量略有增加(产量约33.64亿斤,同比增加约1.9%),今年湖北油菜籽产量约40.40亿斤,同比削减约8.2%;安徽油菜籽产量约34亿斤,同比削减约10.8%;江苏油菜籽产量约30.60亿斤,同比削减约8.4%;湖南油菜籽产量约21亿斤,同比削减约7.9%。
油菜籽质量和含油率也总体低于去年,其杂质和水分含量均高于去年。
据从湖北黄冈地区了解的状况,2022年当地菜籽含油率38-39%,今年仅36-37%;湖南、安徽、江苏等省油菜籽含油率同比也降低约2个百分点。
二、今年国内油菜籽的市场状况(一)油菜籽的收购量和收购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
目前,湖北南部油菜籽(标准水分,下同)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0元/斤降低16.9%;湖南北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28元/斤降低15.6%;安徽中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6元/斤降低20.6%;江苏南部到厂价1.13元/斤,较去年1.35元/斤降低16.2%。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基于SWOT分析摘要: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油菜产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进行战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油菜产业从总体上来看有一定的优势,但劣势更为明显,特别是油菜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较差。
加入wto以来面对国外高质量、低价格油菜产品的冲击,中国油菜产业会面临更多的威胁。
因此中国油菜产业是劣势与威胁并存,应采取防御型发展战略,立足国内,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关键词:油菜产业;swot分析;发展战略中国油菜产业内部究竟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外部面临哪些机遇与威胁?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 o t分析法,分别对油菜产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从中找出产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发现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为中国油菜产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swot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步骤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肯尼斯·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这里,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面临的威胁。
在具体的产业发展及决策过程中,运用sw o t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确定产业资源优势和劣势,了解产业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LoCALHosT sw o t分析的步骤如下:首先,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其次,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
第三,对so、s 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二、中国油菜产业的优势分析1.种质资源优势。
中国是油菜的起源地之一,种植油菜的历史已有几千年。
油菜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东起滨海地区,西到青藏高原,南达亚热带的水稻产区及红黄壤丘陵区,北至黑龙江及三江平原。
国内外食用植物油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我国食用油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脂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对食用油脂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用植物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也普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国的人均消费食用油与世界人均消费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每年仍保持 5.7%的增长比率,食用油行业发展空间依旧可观。
而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油脂油料生产,为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餐饮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这促使了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于餐饮的消费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安全、卫生”提升到了“营养、健康、美味”,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上游食品生产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具有规模优势、品质优势、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食品企业的发展。
新的品种的高档和特种食用油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肿、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具有良好功效,具体包括橄榄油、山茶油、核桃油、荠蓝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各种特种油。
健康、营养、多样化的食用油产品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对健康类食品的强烈需求,促使健康营养的食用油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调查显示,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籽、芝麻、油茶籽、亚麻籽等八大油料产量由1990年的3452.8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6015.1万吨,增长74.2%,平均年增长3.9%。
我国的油料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
为满足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政府采取了在提高国内油料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油料的进口数量,并呈现不断加速上升的趋势。
现在,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9万吨,十年间增长353%,平均年增长35.3%.但与此同时,出现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
菜籽油的介绍及我国菜籽油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一、菜籽油的介绍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制取的一种植物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菜籽油与棕榈油、大豆油并称“世界三大植物油”。
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
菜油除直接食用外,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以制造人造奶油等食品,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
一般菜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38%,其营养价值与大豆粕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广泛运用在淡水养殖业中。
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生物柴油工程使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石油柴油理想替代品。
1、菜籽油的分类:(1)按制取工艺来划分,可分为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压榨菜籽油更好的保留了菜籽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香味。
以古法工艺制取的风味菜籽油以压榨工艺为主,工业化批量加工的菜籽油多以先压榨后浸出的方式制取,两种工艺并存,一般分类存放,单独精炼加工。
压榨工艺是通过物理方式(如压榨)从油料中榨取菜籽油,能够更好地保留菜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并通常保留了原料的天然风味和香气;浸出工艺制取的菜籽油是使用食品级溶剂正己烷将油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风味较为清淡。
(2)按脂肪酸组成的芥酸含量来划分,可分为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目前湖南、湖北、内蒙等地菜籽以低芥酸为主,云、贵、川等地菜籽多为高芥酸。
低芥酸菜籽油具有纯净、口味清淡的特点,高芥酸菜籽油具有独特的浓郁“辛辣”味,两者风味口感不同。
2、菜籽油的生产和储运:(1)菜籽油的制取一般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方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浸出法是用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取油方式。
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
菜籽经过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等流程后,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得毛油,毛油不能直接食用。
菜油加工时,一般先压榨取油,然后将压榨后的饼粕通过浸出再取油。
油菜发展调研报告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了解油菜的发展状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油菜的种植情况1. 油菜的种植面积: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在过去几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达到数百万公顷。
2. 主要种植区域:油菜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其中华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东北地区品质最好。
二、油菜的市场需求1. 食用油需求:由于油菜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因此食用油市场对油菜的需求量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油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
2. 其他用途需求:油菜籽还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饲料、制种等方面,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油脂加工等方面。
因此,油菜在其他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三、油菜的生产技术1. 种植技术:油菜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目前,优质抗病虫害的油菜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2. 农业机械化: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油菜种植中的种植、收获等环节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3. 生产环保:油菜种植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油菜产业的发展问题与挑战1. 品质不稳定:油菜的品质受到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因此,如何提高油菜的品质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病虫害防治:油菜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对油菜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油菜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 油菜价格波动:由于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国际油价等因素的影响,油菜价格存在较大波动,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五、油菜产业的发展前景1. 农产品市场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对油菜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加。
2. 技术进步与研发: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油菜品种的改良与培育工作将得到加强,种植技术也将逐步提升,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回顾2022年我国菜油市场行情状况2022年,国内菜油市场最终在低谷中呈现反弹,爆发出一轮较为迅猛的上升行情。
自夏收菜籽登场上市以后,在成本价格连续几次攀升的推动下,部分主产区菜油价格最终冲至8400元/吨大关,从而突破了03年以来7500元/吨的历史最高记录。
在过去的一年里,菜油市场可谓跌宕起伏,宽幅振荡,此轮行情的上涨在给生产企业带来一丝喜悦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却是更多的惆怅……菜油价格连续底部小幅振荡进入元月份的国内菜油市场在整体食用油价格普遍回落的影响下,连续在底部呈现振荡走低的态势。
由于国内食用油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依旧存在,节前备货氛围不浓,厂商因终端用户买盘爱好较为淡薄而无力提升菜油价格。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油厂的菜籽、菜油市场供应均较为充分,目前大中型油厂的陈油库存积压照旧普遍,少数大油厂的库存菜油甚至可供应至春节之后。
另外,在前期豆粕行情全面大幅上扬的拉动下,当前各地菜粕价格特别坚挺,使得压榨企业开工乐观性明显增加,菜油产出数量不断增多,市场供应量的不断上升对节前的菜油市场回暖将形成肯定的打压。
在国内食用油总体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压力下,节日期间旺盛的市场需求依旧无法拉动年前始终在低谷中振荡徘徊的国内菜油市场。
由于人们在春节前纷纷选购了足量的菜油,节后较长一段时间国内终端市场菜油的销售活动将明显趋于清淡,菜油消费将全面步入淡季。
而近几年随着大豆、棕榈油进口量的不断上升,菜油占食用油市场消费份额正逐步缩小,部分地区菜油已在市场上逐步淡出。
在节后市场需求渐淡的利空压力下,贸易商由于节前备货充分,选购日趋削减,而多数菜籽加工企业目前仍在停工歇业阶段,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促使2月份菜油市场连续在低谷中维持振荡、弱势整理格局。
进入3月份以后,由于国产菜籽已所剩无几,市场供应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而部分油厂只能依靠进口菜籽来维持正常的开工和生产,这对当前紧缺的国内菜籽市场供应起到了肯定的补充。
新菜籽上市还有近2个月的时间,在国产菜籽上市之前,国内菜籽供应仍将处于紧急的局面,目前正常开工的油厂寥寥无几,菜油随着开机时间的削减供应量也将持续下降。
菜籽油地域分布与经济价值分析菜籽油是一种常用的食用油,具有植物源、富含油酸和维生素E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地家庭和商业厨房的欢迎。
了解菜籽油的地域分布和经济价值对于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分布和经济角度分析菜籽油的特点和价值。
一、菜籽油的地理分布菜籽油主要由油菜籽提炼而成,所以其地理分布与油菜种植区域相关。
油菜是一种寒生作物,适应性强,因此在各大洲广泛分布。
下面是菜籽油主要产地的地理分布:1. 亚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是亚洲地区主要的菜籽油产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河南、湖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是中国的主要生产地区。
2. 欧洲:欧洲地区主要的菜籽油产地包括乌克兰、俄罗斯、法国、英国等。
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出口国之一,沿黑海沿岸地区的黑龙江州和敖德萨州是乌克兰的主要产区。
3. 美洲:加拿大和美国是北美地区主要的油菜籽种植区域,菜籽油也在这些地区广泛生产和消费。
阿根廷和巴西是南美洲著名的油菜籽种植国家,也是菜籽油的重要产地。
4. 大洋洲和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油菜种植在大洋洲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也有一定的油菜籽种植和菜籽油生产。
二、菜籽油的经济价值1. 农业经济价值:菜籽油作为农产品,对地方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油菜种植和菜籽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和农业增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
2. 食用油市场:菜籽油在全球食用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低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受到健康饮食追求者的青睐。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菜籽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3. 国际贸易:菜籽油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商品之一。
各菜籽油产区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互通,促进了全球食用油市场的繁荣。
特别是中国、乌克兰等国,其菜籽油出口量较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产业发展:菜籽油产业链包括油菜种植、菜籽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涉及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不同行业。
世界油菜籽生产及对中国市场影响
粮食科技与经侪2000年第3期
一3弓7;2 6 2,Z
F 7
一
、主要生产国生产状况
90年代以来,加拿大的菜籽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由1990年的255万公顷增加到1998年的555万公
顷。
产量也相应增加.1990—1991年是325万吨.
1998—1999年达到751.3万吨.单产由90年代初的
1.4吨/公顷增加到1998年的1 6吨/公顷。
欧盟菜籽产量飞速增长,由90年代初期的
800—900万吨增至近年的1400万吨。
法国、德国的
产量占76%。
产量的提高主要由于农民种植收益的
增加,而种植收益的增加又得益于菜籽品种的改良以
及比较收益偏高。
另外,欧盟农业政燕对菜籽生产的
鼓励措施也起着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油菜籽播种面积相对较小,但品种得到
改良,价格更具优势,导致产量由90年初的100多万
吨增加到1999年200多万吨。
1999年澳大利亚菜籽
古油率大多在43%左右。
主要菜籽生产国近年产量(见表1)及库存量《见
表2)。
裹l 主要油轩生产置产量单位:万l电
裹2 主要油籽出口田(玻、加.裹l库存尊■单位:万J电
二、国际油菜籽价格走势
口吴维夫
近几年来国际油菜籽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走势,
加拿大温尼伯(WCE)期货市场的油籽价格变化很能
说明这一点{见图1)。
500
40(3
3oo
2o0 96
2 3 5 ¨ 9 1D 12 盯3 4 6 7,It LD 11曩I 2 4 5 6 l 9 1 L12 99 2 3 4 6 7 9 10 朋1 蕾胆曲埘蕖籽价格周建篮田I.998—1909】单位;加元/盹
近几年,主要油籽生产国产量大幅增加1999
年比1996年度增加31.29%,而榨油量相对稳定。
这
样,油籽库存大量增加(见表2),导致价格近5年来
最低位,1999年比1996年降幅达30%以上。
三中国油菜籽进口及价格响应
目前,中国植物油料总产量2500万吨折油800
万吨左右.食用袖年缺口约为200万吨左右。
国家严
格限制毛油进口。
国际菜籽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自
1997年12月开始由零进口猛增加到1999年进口
195 4万吨《前11个月),大豆和菜籽台计进口近
650万吨(折油155万吨左右).进口各种油超过180
万吨.台计超过335.8万吨《见图2)。
田2中啊堆口油,土豆和蕖籽量f10 一1999) 单位:万吨
这样,食用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降,圈
3反映精炼菜油价格(内陆部分省平均价)1全球菜籽贸易量由19~'/年的400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咖万吨。
在此期问中国的进口量从50
万吨增加到200万吨。
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由
12,5%上升到25%{另有说法是50%)。
2000年2、3
月国际菜籽价格上升.中国的大量进口反过来又影
响国际市场价格。
四、加入\^厂rO对油和油料的进口产生不
同影响
由于毛油进口受配颧限制,近年中国食用油的
进口效量在逐年减少,而大豆、油菜籽的进日数量则
急剧上升f见圈2),另外。
近两年国家对走私袖打击
力度不断增大。
走私油流人量减少大量油科进口替
代了油的进口。
加人WTO后.油和抽料的进口量将发生相反的
变化。
人世后,中国承诺毛豆油配额发放量由2000
年的170万吨增加到2005年330万吨,毛菜油由6O
万吨增加刊113万吨。
至2005年开始取消配额壁
垒。
国际市场毛豆油价与国内价每吨相差1000元以
上f人民币) 这样,^世后毛油进口量增加成为不争
的事实。
总之,加^ WTO后,毛油进口增大油料进
口减少,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油价总体呈下降趋势,
直至与国际市场价格逼近为止。
当然.影响油价因素
很多(如气候、社会心态、政策等),不排除在一定时
期出现暂时涨落。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巴陵油脂I业有限公司
414000)
牧稿日期:2000一o3—13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