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光伏产业遭美“双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一:美国初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反倾销税最高达250%拉锯了7个月的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在美国东部时间本周四,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有了初步裁定结果。
美方初步裁定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将对这些产品征收30%以上,最高达250%的反倾销税。
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的一次。
美国东部时间本周四下午,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制造商存在倾销。
因此,将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征收31%到25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一次的惩罚性关税将会叠加在美国商务部三月份宣布的5%以下的的反补贴税之上。
有专家表示,美国的行为违背了WTO自由贸易的精神,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在给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让处于美国太阳能产业下游企业的倒闭或陷入营运困境。
此次太阳能光伏产品纠纷起源于去年10月19日,德国太阳能世界工业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美国商务部于去年11月8日正式立案。
此后美国商务部以案件特别复杂为由先后三次推迟初裁结果的发布。
有不少专家认为,美国商务部的此次裁决显然是受到了大选年因素的影响,是奥巴马企图通过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来为自己拉选票的“政治秀”。
美国商务部本次关于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以及今年三月对该类产品该补贴的裁决都是初步裁决。
最终的裁决结果预计在今年10月上旬公布。
不过专家表示,处在大选年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对于中国贸易不断强硬的态度很难改变,因此预计最后的裁决结果与本次初裁不会有太大出入。
美国商务部光伏反倾销税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恐慌,中国在美上市光伏企业的股价也是应声下跌。
据统计,在美上市的中资太阳能概念股共有11只,今天全线下挫,无一幸免。
其中,晶澳太阳能跌幅最大,达15.32%;英利绿色能源跌13.04%,晶科能源跌10.9%,大全新能源、天合光能、昱辉阳光、阿特斯太阳能、赛维LDK、韩华新能源、尚德电力跌幅均超5%,中电光伏下跌4.38%。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引言: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然而,由于各国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的增加,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愈发频繁。
本文将通过分析研究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来探讨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美国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2024年,美国光伏产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起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调查结果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对美国光伏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
随后,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二、欧盟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2024年,欧盟光伏产业发起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调查结果同样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
三、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欧洲和美国光伏产品的调查作为光伏产业的主要生产国,中国也不断面临来自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2024年,中国的光伏产业发起了对欧美国家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中国认为欧美国家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调查结果认定欧美国家光伏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中国随后对这些进口光伏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
四、案例分析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盟之间。
这些案件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导致了贸易壁垒的增加,限制了光伏产品的自由流通。
各国对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下降。
其次,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的升级。
各国在贸易争端中采取报复性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中美和中欧贸易的紧张关系。
最后,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使得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
光伏企业需要应对增加的成本和市场准入的限制,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压力。
中国光伏产品频遭美国反倾销原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光伏企业频繁遭到美国的反倾销调查,面临巨额关税和公司破产的风险。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以期为中国光伏业寻找出路。
一、美国反倾销的原因美国政府喊出“美国优先”的口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和产业。
其中,反倾销是其常用手段之一。
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光伏企业大量地向美国出口,造成了当地光伏企业的巨大压力,这才是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
首先,中国光伏企业的“价格战”使得其价格远低于美国光伏企业的成本价;其次,中国光伏企业依靠工人的低廉劳动力成本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使得其出货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了美国企业的速度;再次,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使得其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十分强大,但也引来了美国政府的反感。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光伏企业与国内光伏企业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关系,对于美国光伏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竞争作为拦路虎。
因此,美国政府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将中国光伏产品视为倾销产品,采取了巨额反倾销关税的措施,以保护美国国内产业的利益。
二、中国光伏企业的应对策略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美国的反倾销措施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加速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口碑和竞争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还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二)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市场合作,增加海外市场份额,实现自身规模的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如与当地企业合作、参加国际展览、开发新的市场等。
同时,应注重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了解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其出口规模大,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钢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
这使得中国成为其他国家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
2. 中国的价格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以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为支撑,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然而,这也为其他国家提出倾销指控提供了理由。
3. 涉嫌倾销行为的普遍存在:倾销是指出口企业以较低价格销售产品,从而损害其他国家企业的利益。
一些中国企业可能存在倾销行为,而这也是其他国家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高效的贸易解决机制,通过对话、妥善处理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
2. 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中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对低价劳动力的依赖,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国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和核心竞争力,减少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
4.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调查,减少误解和争端的发生。
中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其出口贸易规模庞大和价格竞争力有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近年来,光伏产业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兴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光伏企业通过倾销手段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这引发了国际贸易光伏产业的反倾销案例。
本文将以2024年中美光伏反倾销案为例,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024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光伏企业通过倾销方式在美国市场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裁定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中美两国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贸易争斗。
首先,该案例中引发反倾销的原因有多方面。
一方面,中国的光伏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激发了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动机。
另一方面,美国光伏市场规模巨大,是中国光伏企业极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因此中国企业为了在美国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不惜采取倾销手段导致出口价格低廉。
此外,中国的一些贸易优惠政策也为企业提供了倾销的便利条件。
其次,中美光伏反倾销案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不仅增加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而且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该案例也加剧了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给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
最后,为了应对此类贸易反倾销案件,相关国家和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国家可以加强监管力度,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贸易法律法规,追求公平和自由的全球贸易环境。
其次,企业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以提高竞争力。
再次,国际合作也是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共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和贸易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加强监管、提高竞争力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在光伏产业中构建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贸易环境,促进全球光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反倾销案件日益增多。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中国对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为例,对反倾销案件的法律依据、程序、判决结果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背景1. 倾销行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然而,欧盟太阳能光伏产业同样具备一定规模。
在市场竞争中,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冲击。
2011年,我国企业向商务部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指控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市场存在倾销行为。
2. 调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商务部对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倾销行为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商务部对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价格、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查。
3.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商务部认定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市场存在倾销行为,并决定对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三、法律分析1. 反倾销法律依据我国反倾销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规定,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
2. 倾销行为的认定在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中,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条规定,认定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具体表现在:(1)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2)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3)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出口到其他市场的价格。
3. 损害的认定在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中,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条规定,认定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
具体表现在:(1)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2)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不利影响;(3)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对中国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就业和投资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光伏产业自上世纪末起步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持续改革,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大国。
然而,随着光伏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光伏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 产能过剩问题:目前,我国光伏产能已经超过了全球市场需求的总量。
由于过去的一些政策扶持和盲目扩张,导致了光伏产能的过剩,造成了光伏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下跌。
2. 能源消纳难题:随着光伏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着光伏发电能源消纳的困难。
由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我国电网系统需要更好的调度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光伏发电能够稳定地融入电力系统,并避免电力浪费和损失。
3. 技术创新压力:尽管我国在光伏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光伏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光伏产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4. 环境污染风险: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硅材料和稀土金属等资源,其开采和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光伏发电系统的废弃物处置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对这些环境问题不加以控制和解决,可能会影响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应对策略1. 调整产业结构:针对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向光伏研发、智能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建立光伏电力市场化机制:为解决能源消纳难题,政府应加快建立光伏电力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的光伏电力交易平台和电力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光伏发电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实现优质光伏电力的精准消纳和有效利用。
3. 加强科技创新和合作: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光伏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光伏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便利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扶持,提高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反倾销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文摘要:2012年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出口产品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产品范畴超过此前美国“双反案”,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
此举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光伏组件企业都将被逼入绝境。
大约30%左右甚至更多的中国光伏企业面临倒闭,光伏行业的30万就业岗位受到严重冲击。
本文基于对中国光伏产业近十年来的发展速度、进出口现状以及产业规模的研究调查,分析了这次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背后的具体原因,指出此次反倾销事件对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优势、行业发展、外贸收支、实体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欧盟光伏产业、普通用户、能源战略和相关下游产业的影响。
本文提出首先依靠企业积极申诉、自主创新、开拓新市场、产业转型,其次政府的积极协商斡旋,并出台系列相关政策扶持企业的健康发展的手段应对反倾销。
关键词:光伏企业欧盟反倾销调查Abstract:On September 6, 2012, the European Union formally announced on China's photovoltaic cell export products launched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into components, key components such as silicon, involving product category more than "double reverse"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ount of more than $20 billion, to China is by far the European Union has launched the largest trade litigation. The move means that most of China's Photovoltaic component enterprises will be into disrepute. About 30% even more Chinese Photovoltaic companies face collapse, photovoltaic industries hard-hit 300000 jobs. Based on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for nearly 10 years,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mport and export status and industry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reasons behind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ti-dumping, points out that the anti-dumping to China pv product price advantag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foreign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al economy, etc, as well as to the 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ordinary us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energy strategy and related downstream industries. Proposed rely first on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appeal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velop new market an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negotiating, an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means to respond to anti-dumping.Key Words:Photovoltaic enterprise The European Union The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目前,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逐渐得到各国普遍重视。
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产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1. 产能过剩近年来,光伏产业的技术不断进步,产能也不断扩大,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据统计,2019年我国光伏组件的安装容量已经超过了100GW,而实际需求只有70GW左右,产能过剩严重。
2. 低端产品占比高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较为依赖廉价劳动力和成本还具有优势的地区,导致了我国光伏产品整体水平偏低,以低成本、低技术水平产品短期内占据市场,形成了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偏低的问题。
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来说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高端技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我国在光伏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掌握程度不高。
4. 国际市场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由于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市场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影响,给我国光伏产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5. 破产潮由于产能过剩、价格战等因素,我国光伏产业整体面临着破产潮的局面,一些光伏企业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二、对策分析1. 调整产业结构,避免产能过剩调整光伏产业的产业结构,通过政府引导或市场调控等手段,引导光伏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力度,控制过剩产能的进一步蔓延,避免产能过剩。
2. 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国内光伏产品整体水平,打造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降低低端产品比例,提高全行业整体水平。
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光伏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减少对进口技术产品的依赖,带动整个产业技术升级。
中国光伏行业应对欧美“双反”调查的现状及对策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产品遭到别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次数逐年增多,由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快且出口比重很大,很快成为了欧美等国“双反”调查的一大目标。
本文研究并明确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困境,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出口乃至光伏产业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欧美;反倾销;反补贴;光伏产品一、“双反”调查及中国光伏产品概述“双反”调查,是指对来自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光伏产业是指按照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蓄电或放电所产生的光电效应原理,科学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有效使用相关材料,能够把太阳能转化为太阳能光电的产业。
光伏产业是我国新兴的战略型科研产业,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需求刺激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0年以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科研项目中的主力行业。
二、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受欧美双反调查的现状2011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高速增长,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类产品,且主要出口欧洲,但是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导致欧美等国光伏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首先站出来反对我国建设光伏产业,不断进行反倾销调查,阻碍了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一)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如图1所示,2017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為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11-2017年,中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26%。
随着国家政策对光伏产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但是,由于双反调查的存在,自2012年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二)中国光伏产品遭受欧美双反调查的情况中国的光伏产业自2004年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100%。
2007年中国就已成为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
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
“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主的一些国家提出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调查,这会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双反”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光伏产业;“双反”调查;影响;应对措施一、“双反”及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背景(一)“双反”及“双反”调查的概念“双反”是“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的统称。
1、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中,某个国家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或平均价格甚至成本价格,将产品销售到别国市场,以击败竞争对手、抢夺市场,是不正当贸易手段。
反倾销是指对国外某种倾销商品采取的抵制措施,除对国外倾销商品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会增收被称作“反倾销税”的附加税,使得国外这种商品不能在本国市场廉价出售。
2、补贴与反补贴补贴是指产品出口国的政府或其国内的某些公共机构为产品出口商提供价格支持或者任何形式的财政资助。
反补贴是指,如果某一产品出口国对其要出口的产品给予财政资金上的或者公共性质的经济补贴,那么另一成员方对该产品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包括承诺征收反补贴税以及一些临时措施。
“双反”调查是指同时对来自某一个或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进行反补贴以及反倾销的“双反”调查。
当产品在接受其出口国政府的补贴或者以“倾销价”进入某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对该进口国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造成事实上的损害或者实质性威胁的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WTO)会依据相关准则允许其成员国运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措施,借以恢复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正常的进出口秩序,保护其成员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合法利益。
(二)我国光伏产业1、什么是光伏产业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从而产生电流直接进行发电,是最佳地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光伏产业是指,以开发应用硅材料而形成的产业链,包括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的生产、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的生产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等。
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世界太阳能产业发展状况,对比中国光伏产业特点,发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价值低端、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竞争力薄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规则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以最近美对华光伏“双反”为视角,分析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的直接间接原因和国内国际因素,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应对对策,最后提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光伏太阳能;双反;中美贸易;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能源利用技术不断进步,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即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能源,其中太阳能在分布、技术上的优势使其前景和市场更加广阔。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新能源战略计划,大力推进光伏等新能源的科研应用,使得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美国已先后有三家光伏企业宣布破产,而反观中国,金融危机后在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动下,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逐渐超越欧美,这让一直以清洁能源技术作为重振美国经济关键的奥巴马政府受到巨大压力。
2011年10月19日solarworld 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提出“双反”申诉。
本文以“双反”为切入,分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及遭遇“双反”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并对中国光伏产业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1.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
由联合国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中国和其他几个主要国家光伏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见表1。
由表 1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 2000 年的2.47%上升到 2010 年的 44.46%,相比下,美国由10.37%下降到5.74%,市场份额被中国挤占。
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着诸多问题。
产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光伏产业发展不均衡,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仍落后于国外,缺乏领先优势。
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政策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光伏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关键词】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我国、现状、不平衡发展、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展望、总结提醒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光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兴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光伏产业被视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光伏产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等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光伏企业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政策支持不够,我国光伏产业的政策环境不够稳定,缺乏长期规划和支持,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光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技术创新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力求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产业的发展既关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大局。
我国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发展不平衡、技术创新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张文飞学号012130226指导教师杨丽职称教授2017年 4 月15日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国家之间,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最多。
本文提出了光伏产业遭到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光伏产业在我国不断发展以来,从未停止在国际市场上的进步。
从我国开始重视光伏产业,不断的与欧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
今天,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在遭受了经济危机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会有保护本地经济的意识,在欧美国家尤其突出。
欧美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多次对我国的光伏产业实施反倾销。
本文目的是充分分析我国的现状,现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美国的发展中,接到的反倾销调查,以及在欧洲市场上,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的态度。
然后从我国光伏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以及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政策等方面,在国外市场方面,主要看他来自各方的压力,最终了解反倾销。
最终提出一些应对反倾销的方法,高度强调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光伏产业;反倾销;定价权;新兴市场ABSTRACT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but it is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 anti-dumping is one of the mode surveyed mos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ti dumping in PV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anti-dumping in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 angle way.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has maintained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of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is rising and the scope of export is exp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hotovoltaic industry has become much tough. Along with the rise of PV ndustry in China, the competition has also been strengthened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like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sult,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each other is also increasing.After the economic crisis today,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collision makes our country have suffered photovoltaic produc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involving a total of more than 30 billion dollars, the anti-dumping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an attempt to protect and gain the time to develop their PV industry ,and weak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PV industry in China.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China's export PV industry and anti-dumping situation ,to analyse the PV industry suffering from anti-dumping . Secondly from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suffering from anti-dumping. The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PV industry in China suffered from anti-dumping. In this part ,it mainly analyses trade effect such as the investigation effect ,trade diversion effect and the trade restrictions and non-trade effects such as transferring effect, demonstration effect. Finally the author try to explore the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 Key words: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ti-dumping; pricing power; emerging markets目录1前言 (1)2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遭遇的反倾销现状 (1)2.1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 (2)2.2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 (2)3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2)3.1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内在原因 (2)3.1.1缺乏核心技术、创新不足 (3)3.1.2国际市场单一,贸易结构不合理 (3)3.1.3盲目扩张突出 (3)3.1.4政府职能转接不足,行业管理混乱 (3)3.2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外在原因 (3)3.2.1金融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3.2.2国际贸易政策歧视 (4)4我国光伏产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4)4.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4.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5)4.3开发新兴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5)4.4加强与本国政府、协会或商会的联系合作 (5)4.5提高资金融通能力,加强国际间资金管理 (5)4.6积极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工作 (6)5结论 (6)参考文献致谢1前言2008年,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居所有国家之最,一年之内,反倾销调查72起(全球同类案件35%),反补贴调查10起(全球同类案件71%)。
2009年的前7个月,与2008年相比,贸易救济调查(共有17个国家(地区)参与发起)增长16.1%,涉案金额增长105.06%,包含特保7起、保障措施13起、反倾销45起、反补贴7起,涉案金额92.34亿美元(08年为62亿美元)。
从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就越来越多。
在此,总结了三点:一、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发达国家为主,到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其中,且数量快速增加,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进了每个地区进行当地市场的保护的形势,几乎每一个国家,只要是涉及到外贸,都会出现矛盾。
二、案件数量以及涉案金额增多。
我国经济影响增大,2016年,我国电池片产量超过49GW,同比增长19.5%以上。
三、涉案产品由初级商品品为主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我国的光伏产品,就是一个遭遇反倾销的例子,在欧洲,以及美国,光伏产业的本地保护最明显,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也就最多。
2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光伏产业,作为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拥有有利条件的新兴产业。
2015年,我国在各个产业链的占有比例以很大,多晶硅占48%、硅片占76%、电池占65%、逆变器占40%。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张179%,在国际市场中,俨然是光伏产业中极具竞争力的对手。
虽然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未来两三年出现政策性调整较大,但随着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落实及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发电应用地域和领域将会继续扩大,全球光伏市场将会逐年扩大。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凭着以科学发展为主的理念,扩大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扩展经营领域,打造企业文化,确立自有品牌,在全球的光伏发展中分的一羹。
2.1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从2008年开始,次贷危机让美国陷入恐惧中,经济一直处在低迷状态,中国和美国在经济上的矛盾纠纷也就越来越明显。
根据近年来美国国内的报道,美国国内部分行业经济萧条,工人失业率上升等现象被宣称大都是来自中国产品的压力,也就是所谓的“不公平竞争”的结果,美国的各大行会感受到危机,纷纷向美国国会反应。
从1993年到2016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一直存在差值。
2016年,一年以内,美对华的贸易逆差极大,减少了201亿美元到3470亿美元。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差值,并不是这几年才存在的问题,以美国方面的说法,不仅金额巨大,而且时间还很长。
2.2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受2008年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盟之中的光伏产业大国为保持本国经济,将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下调,专业的人员做相关的研究后发现,我国光伏市场有明显的波动,主要体现在光伏产业中,全部的环节中,生产出的商品价格都在下降,这之中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国家,光伏市场极度不给力,而在国内,光伏产业市场也不积极。
在欧洲,欧盟近几年长期的反倾销案,使我国光伏产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2012年9月6日开始,我国的光伏的产品,正式成为欧盟重视的目标,针对我们的反倾销调查随之而来,涉及产品范畴远多于美国“双反案”,这些调查金额已经多于二百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