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
- 格式:pptx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2
【大事记】1875年 3 月 19 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 1 岁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 华里北小洼村1887年光绪十三年12 岁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光绪十四年 13岁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随母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89 年光绪十五年14 岁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光绪十六年 15岁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 年光绪二十年 19岁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 20岁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赵春桂结婚。
(后生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1896 年光绪二十二年 21岁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 年光绪二十六年 25岁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
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26 岁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
生张学良。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27 岁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04 年光绪三十年 29岁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
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 32岁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光绪三十年33 岁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
1909年宣统元年 34岁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 年宣统三年 36 岁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老王会说事儿之张作霖40节张作霖(1875年-1928年),字醇,辽宁辽阳人,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军事政治家。
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以《老王会说事儿之张作霖40节》为主题,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张作霖的贡献与意义。
一、张作霖的成长与崛起(第1-10节)1.背景介绍张作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军事才能。
在他的领导下,东北地区的治安和生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军事才能的展现张作霖通过自学和实践,锻炼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于1907年创建了弓背山刺刀军,打响了自己的第一场胜仗。
3.建立军事基地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地,为后来的统一东北奠定了坚实基础。
4.与列强对抗张作霖发起了一系列反击外国势力的战斗,保卫了中国的权益,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威望。
5.知识与智慧张作霖的军事决策深思熟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
他还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和军事知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6.政治手腕张作霖善于运用政治手腕,并与各方势力保持良好关系。
他不仅与国民政府合作,还与共产党和列强展开了一系列博弈。
7.通过与日本的博弈,维护了中国的权益,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东北的稳定。
8.与俄国的合作张作霖与俄国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通过与俄国的合作,中国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军事上的帮助和支持。
9.逐步掌控东北张作霖通过一系列战略行动,逐步掌控了东北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日本的牵制。
10.军队建设张作霖重视军队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升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二、张作霖的崩盘与牺牲(第11-30节)11.对中国的贡献张作霖致力于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2.与国民政府的矛盾张作霖与国民政府的矛盾逐渐加深,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产生了冲突。
13.北洋政府的解体张作霖力图保持北洋政府的独立性,在与国民政府的斗争中失去了很多支持和资源。
张作霖写的诗
张作霖,这位在乱世中崛起的枭雄,你可曾想过他还会写诗?
说起来,他的诗或许不像那些文人墨客的作品那般辞藻华丽、意境
深远,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力量。
比如他那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难道不是一
种别样的诗吗?这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就像我
们走在生活的道路上,有时候觉得是一路的风景,可细想,不也是各
种人情冷暖交织吗?
还有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小日本就别想进东北”,这是何等
的气魄!这不就好比是一位英勇的战士,站在城墙上高喊着保卫家园,让人热血沸腾,不是吗?
张作霖的诗,或许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决心
和豪情。
他用自己的语言,书写着属于他的江湖篇章。
在我看来,张作霖的诗虽然不够文雅,却充满了真实和力量,让人
不能小觑。
张作霖诗句
1. 张作霖那可是有气魄的人啊,他说“我张作霖绝不做卖国贼!”你看看,这多有骨气啊!就好比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决不低头的好汉。
2. “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张作霖这话多霸气啊,就像那展翅高飞的雄鹰,绝不甘心被束缚。
3.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哎呀,张作霖这话说得太在理了!这不就跟咱生活中一样嘛,光靠武力可不行。
4. “有我在,东北就乱不了!”听听,张作霖多自信呐,就如同那定海神针一般。
5. “老子打的就是精锐!”哇,张作霖这股子豪气,不就像那敢于挑战最强者的勇士吗?
6. “只要我张作霖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日本人在东北撒野!”这是多么坚定的立场啊,好像是守护家园的坚固堡垒。
7. “咱东北人,啥时候怕过事儿!”张作霖这话多提气呀,就跟那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的战士一样。
8. “我张作霖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瞧瞧,这多有个性啊,如同那独自行走江湖的侠客。
9. “跟着我张作霖,保管你们吃香的喝辣的!”这承诺多实在啊,就像那可靠的大哥带着兄弟们闯天下。
10. “我张作霖从来就不信命!”哇,这是多么倔强的态度啊,好比那要逆天改命的强者。
我觉得张作霖的这些诗句都很能体现他的性格和为人,展现了他的霸气、骨气和智慧,让人对他这个人物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张作霖是在哪里出生的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了很多土匪的势力,先后担任了奉天督军、东三省的巡阅使等职位,张作霖号称“东北王”,他成为北洋军奉系的首领。
那么有作为的一个人,是哪里人呢?哪块土地养育了这样的成功人士?张作霖出生地是哪里?张作霖的出生地张作霖,字雨亭,汉族人,他的乳名叫作老疙瘩,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又投身于绿林。
张作霖1875年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海城市人,所以张作霖出生地是奉天海城。
作为张作霖的出生地,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那么现在就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吧。
奉天省,是清末和中华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其中一个,它的简称是“奉”,省会就是奉天府。
奉天省在民国初的沿袭清制时候,改为辽宁省,是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意思。
这个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至今遗留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都是反映了当时的一个社会面貌。
奉天省改名与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有很大关系,在东北易帜后,全国统一,将奉天省改为辽宁省。
之后辽宁1/ 7省又经过了很多次改名,在九一八事变后,又改为了奉天省。
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辽宁地区改为辽东、辽西两个省,在1954年时,又将这两个省合并成为了辽宁省。
张作霖卖国是真的吗在民国时期,军阀当道,各个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在中国掀起瓜分的狂潮。
这些列强之所以在中国敢如此猖狂,有许多原因。
一是因为,中国国弱,兵马设备差;二是因为当政的政府懦弱虚伪;三是因为,中国有许多人都在其中充当着汉奸、卖国贼的角色。
那么作为奉军统领的张作霖卖国吗?张作霖卖国吗?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是因为张作霖虽然对日本人不假辞色,但是也没有公开反日,张作霖对日本的态度在公众看来,是一直有一些暧昧不清。
因为张作霖曾一度替俄国做事,后来也曾给日本人干活。
尤其是在郭松龄反奉战争之际,他还一度和日本人合作。
他在府中还聘请了日本菊池武夫作为顾问。
张作霖14句名言
1.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那江湖是人情世故啊!”你看咱在社会上混,光知道动拳头能行吗?就像与人交往,不得懂点人情世故啊,这道理多实在!
2.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可不吃那一套!”嘿,遇到不合理的事,就得有这硬气劲儿,咱不能随便被人拿捏啊,是不是!
3. “我张作霖没有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不算差!”这话说得多有骨气啊,就如同一个英勇的战士守护家园一般,让人敬佩!
4. “啥时候都不能忘了咱的根儿!”可不是嘛,不管啥时候都得记住自己从哪儿来,这就跟树不能忘根一个道理呀!
5. “老子不怕死,可也不能瞎死!”哎呀呀,做事情得有分寸,不能莽撞送死,这多在理呀!
6.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别人欺负咱!”这多有气势,就好像一只老虎在守护自己的领地,谁敢来犯就跟他拼了!
7. “别小瞧了任何人,说不定哪天就起来了!”就跟那不起眼的小草,哪天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多形象啊!
8. “做事得讲规矩,没规矩那还不乱套了!”对呀对呀,没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跟走路得沿着道儿一样!
9. “咱得讲义气,不然谁跟你混!”这就好比朋友之间,不讲义气谁
搭理你呀,是不是这个理儿!
10. “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饭!”可不是么,没那能耐就别揽那瓷器活,就跟饭量有限就别点太多菜一样,多直白!
我的观点结论:张作霖的这些名言虽然很口语化,但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和学习。
张作霖1875——1928
年幼时父亲与人斗殴致死,张作霖幼年家庭贫困,只读过三个月私塾。
成年后,入赘赵家,与张学良母亲赵氏结婚。
在岳父的帮助下,张作霖组织了一支小型武装,以收保护费起家。
张作霖懂谋略,善于利用局势,长于计谋,巧遇应对。
1902年率队招安受抚,当上清政府的官,足见其政治头脑。
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脚踏三只船,队伍非但没有损失,反而扩充为三个营。
会用人、会做人的张作霖凭借智擒打土匪杜立三,镇压革命党等功绩,因势利导,平步青云。
1912年清政府覆灭后,张作霖为了借势,把目光投向了日本人,但日本人此时并不看好他。
1916年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遇到一次日本人对其的刺杀,策划者是川岛浪速。
1920年之前,张作霖利用日本人的因素,扩大自己在东三省的实力。
但当1920年张作霖率奉系大军入关与直系、皖系作战,成功当上北洋政府的陆海军大元帅后,张就决心摆脱日本人控制。
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人,乳名老疙瘩,奉系军阀首领,喜欢别人称其张大帅,是少帅、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作霖的生平简介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兄长一起报仇,失手枪杀了人,其兄长被逮捕,张作霖则和母亲、妹妹外逃,此后一直流落在外,1894年,投身中日甲午战争。
张作霖从战场上回来后,成为土匪,势力壮大被清朝招安,协助清朝剿灭杜立三,从此名声大噪。
1911年,武昌起义,带兵镇压革命党人,因镇压有功被封为外练兵大臣,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张作霖于1915年,被招入京,袁世凯称帝,张作霖被封为奉天督军。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又授予张作霖奉天督军兼省长,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五四运动爆发,号称“东北王”,是曹锟与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时帮助曹锟对抗段祺瑞。
但1923年,直奉战争失败后,宣布东北三省独立,1924年张作霖再次与直系军阀曹锟一战,胜利后,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是张作霖势力的顶峰期,次年张作霖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
1927年,张作霖为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行使民国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多次拒绝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1928年因战事不利,张作霖打算退守东北,在返回的途中遭日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身亡,享年53岁。
如何评价张作霖对张作霖的评价也有两面,一方认为张作霖是民族英雄,另一方则说他是卖国求荣的大军阀,两种评价都没有离开他和日本的关系,张作霖作为一个位居东北三省的军阀不可避免的和日军发生关系。
张作霖作为军阀首领,他是有统一天下的野心,我们不得不得佩服张作霖统治时,东北三省的经济快速的发展。
张作霖作为边疆的军阀,身处日本和苏联两大强国之间,竭力的周旋,其实也是一种本事。
张作霖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件下,满足日本的要求并不是张作霖的本意,他是一种权衡,是一种两者权衡取其轻的选择。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东北地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他是否能够在历史上保住东北,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复杂的因素和变量,没有明确的答案。
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实际控制权,并通过与各方进行复杂的外交和军事博弈来保护东北的利益。
然而,他也面临了内外的复杂局势和挑战。
例如,他必须应对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力,以及与各方势力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斗争。
同时,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动荡也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挑战。
在历史上,张作霖最终在1928年因火车爆炸身亡,终结了他的统治。
如果他没有死亡,东北地区的历史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难以断言他是否能够长期保住东北。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通过简单的猜测来得出确定的结论。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需要参考广泛的历史文献和综合的历史背景。
张作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很多的贡献。
以下是张作霖的十大名言:
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2.“国家大事,非有一人,不能决定。
”
3.“人要知道自己的过去,才能知道自己的将来。
”
4.“宽仁之政,赢得民心;严峻之法,致使民变。
”
5.“为国捐躯,为民造福。
”
6.不要想着糊弄老百姓,你糊弄老百姓,老百姓就糊弄你
7.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付就不易,全懂更不可能,打是土匪.
8.今生父子前世冤家
9.大丈夫生在天地,凡事恩怨分明。
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10.唯有你们没有垮
这些名言体现了张作霖的为人处世和治国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