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及答案(供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6
生物同步练习册七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特征?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壁D. 细胞质答案:C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B. 动物细胞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没有C.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D. 动物细胞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没有答案:A3. 以下哪个器官不属于植物的六大器官?A. 根B. 茎C. 花D. 叶答案:无正确答案(选项均为植物的六大器官)二、填空题1.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构成。
答案:纤维素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并具有______的功能。
答案:保护3. 植物通过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叶绿体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
在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前期,染色体开始凝聚,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后期,染色体分裂成两组;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性?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首先,它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其次,光合作用促进了氧气的产生,为生物呼吸提供氧气。
最后,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四、实验题1.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结构。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a. 取一片洋葱鳞片叶,放在载玻片上。
b. 用镊子轻轻压平叶片,使细胞平铺在载玻片上。
c. 用盖玻片覆盖在叶片上,避免空气泡的产生。
d.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A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D.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B )A. 细胞壁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叶绿体D. 液泡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的功能( C )A. 物质的进出B. 能量的转换C. 呼吸作用D. 遗传信息的传递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D )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先加倍后恢复5.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 A )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二、填空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____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病毒,细胞2. 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细胞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的____,并且可以进行____。
答案:稳定,信息交流3.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其主要成分是____。
答案:纤维素4.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
答案:磷酸,脱氧核糖5. 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____。
答案:加倍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答案: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并且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 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什么?答案: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使细胞数目增加,从而支持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四、实验题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请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答案: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壁保护细胞,维持其形状;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遗传特性。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应该已经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导语】本⽂内容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物配套练习册答案【三篇】,仅供⼤家参考。
第三章练习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答案 基础•达标 ⼀、选择题 1C5D 2A6B 3B7D 4C8A ⼆、填空题 9、细胞 10、叶绿体光合作⽤ 三、判断题 11、错。
植物细胞的形态各不相同,结构基本相同。
12、错。
植物体绿⾊部分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13、错。
只有成熟的细胞才有中央⼤液泡,位于细胞中央,⾮常⼤。
四、识图题 14、略 综合•提升 五、绘图、分析并作答 15、(1)略 (2)叶绿体;保护洋葱鳞⽚叶的叶⾁细胞 第三章练习2⼈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答案 基础•达标 ⼀、选择题 1A6C 2B7D 3C8D 4D9A 5B ⼆、填空题 10、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11、形态;结构;数⽬ 三、判断题 12、错。
不同⽣物的体细胞内,染⾊体的数⽬都是不⼀样的。
13、对。
14、错。
⼈的⼝腔上⽪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可以进⾏光合作⽤。
15、对。
16、对。
四、识图题 17、略 综合•提升 五、实验分析 18、(1)清⽔应改为⽣理盐⽔;⼝腔侧壁应改为⼝腔内侧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前应加盖玻⽚;应该把光线调暗些。
(2)主要因素有:细胞壁的有⽆;颜⾊的差异;⼤⼩的差异。
第三章练习3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答案 基础•达标 ⼀、选择题 1~4:D;C;B;A 5、(1)~(4)B;A;D;C 6、C ⼆、填空题 7、⽣长;分裂;分化;组织;器官;⽣长发育 8、染⾊体 9、组织 三、判断题 10、对。
11、错。
即使营养物质充⾜,细胞也不能⽆限长⼤。
12、对。
13、错。
植物只有分⽣组织细胞既能⽣长,也具有分裂能⼒。
四、识图作答 14、(1)分裂数⽬ (2)分化不同的组织 (3)上⽪(例略);输导(例略);营养(例略);分⽣(例略) 五、简答题 15、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综合•提升 六、探究分析 16、填表 细胞边长表⾯积体积表⾯积/体积 A1616 B22483 C354272 D496641.5 E51501251.2 F62162161 (1)F;1;A;6 (2)细胞体积增⼤时,表⾯积与体积的⽐值越来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答案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为大家准备了初一生物书本课后练习题答案,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人教版七班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P8 1.(1);(2);(3):(4)。
2.略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2略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8 1.(1);(2);(3):(4)。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
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草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
三叶草是牛的事物,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牛的食物缺乏。
4.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全都,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
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P15 探究:参考答案1. 需要根据所选择的实验动物来回答。
2. 将动物分成两组,除了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个组要保持全都。
3. 用多汁鼠妇做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用一只鼠妇做实验会有很大的误差。
4. 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P17 资料分析参考答案1. 答: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缺水环境。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初一上册练习册生物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基础练习1.D 2.B 3.C 4.A 5.B 6.D 7.A 8.B 9.B 10.B 能力提高11.C 12.C 13.(1)生长与发育现象。
(2)生殖现象。
(3)遗传现象。
(4)变异现象。
(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15.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拓展练习16.是生物。
证据是能够吸收人们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 2~3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基础练习1.A 2.A 3.B 4.B 5.C 6.D 7.A 8.B 9.A 10.A 能力提高11.D 12.C 13.A—b, B—c, C—a14.(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动物:鲫鱼、奶牛、蚂蚁;其他生物:木耳、大肠杆菌。
(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
15.答案提示:近视率=近视人数÷班级人数×100%拓展练习16.(1)调查目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
(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方案:①制订调查计划;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⑤归类、整理分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基础练习1.D 2.A 3.B 4.A 5.C 6.A 7.D 8.A 9.D 10.C 能力提高11.A 12.D 13.(1) — D,(2)— B,(3)— A,(4)— C14.开放性试题,回答正确即可。
要点:人类对野生动物滥捕滥杀,造成某些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最终会破坏生态平衡。
七上生物练习册答案鲁教版【七上生物练习册答案鲁教版】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B、C、D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A. 细胞壁B. 叶绿体C. 线粒体D. 核糖体答案:A3.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哪个部分?A. 细胞膜B. 细胞质C. 叶绿体D. 细胞核答案:C4.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线粒体D. 细胞核答案:C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A. 不变B. 减少C. 增加D. 先加倍后恢复答案:D二、填空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______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病毒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______和选择透过性。
答案:保护作用3.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______,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DNA4.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答案:纤维素5.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和线粒体,它们分别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叶绿体三、简答题1.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过程。
首先,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加倍,随后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两个细胞核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最终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2. 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利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通过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分裂和能量转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七年级上生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6 页练习参考答案1. 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 (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13 页参考答案1. 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活条件。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 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14 页练习1. 不能绝对分开。
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 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 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
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16 页参考答案探究1. 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 如果只用1 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于做了5 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 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练习1. 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1.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生物圈B.湖泊里的水草C.松花江里所有的鱼D.河流里的水【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湖泊里的水草,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C、松花江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河流里的水,只包括了环境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A.分离细胞B.给细胞染色C.保持细胞原有形态D.杀死细胞【分析】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
【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依据细胞失水或吸水原理,如果滴的盐水浓度大于0.9%,细胞则因失水而发生皱缩;如果滴的盐水浓度小于0.9%,细胞则因吸水而发生变大甚至破裂;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便于实验中的观察。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生物初一上册练习册参考答案[1]〕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生存的环境一、1. B 2. C 3. D 4. D 5. B 6. D 7. D 8. D 9. D 10.B 三、2.生存的基本条件:食物、空气、阳光、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领地濒临灭绝的原因:①食物短缺②生存环境遭到破坏③繁殖能力较低等四、1.生物有小麦、菱角、水草、燕子2.提示:生物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作r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而非生物则没有。
第二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一、1.B2.B3.B4.A5.A6.D7.D 8.A 9.D 10.B 11.A 12.C二、1.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任选4种即可)2.同种其他种类3.捕食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共生关系三、1.、/2.、/3.×4.×5.×四、(1)-C (2)-B (3)-A (4)-B(5)-B (6)-A五、空气、阳光、水、温度等七、1.不合理,因为这个实验有多个变量:光照、温度和植物的生存空间,实验的结杲不能说明问题。
2.藻类植物都可以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海湾的浅水处有阳光直射,绿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褐藻体内除了有叶绿素,还有藻黄素,可以吸收蓝紫光,从而增加光能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红藻体内还含有藻红素,可以吸收绿光,从而增加光能吸收促进光合作用。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1.A2.C3.A4.D5.D6.B7.C8.D9.B二、1.影响2.不利 3.草原牧场大量粪便的堆积问题改良了草原三、1.、/2.×3.、/四、1.(1)灌木丛裸地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2)裸地(3)如果旁边有水源,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来源,干扰植物与空气湿度关系的测定(4)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植物能吸收有毒气体;植物能保持水土;植物能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等。
七年级上生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6页练习参考答案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珊瑚虫才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13页参考答案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活条件。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14页练习1.不能绝对分开。
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
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16页参考答案探究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练习1.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的植物。
七上生物练习册答案生物练习册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套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C. 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D.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C)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B)A. 根B. 叶绿体C. 茎D. 花4.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D)A. 22对B. 23对C. 24对D. 23对,加上XY或XX性染色体5.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C)A. 需要营养B. 能够呼吸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二、填空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______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病毒2.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__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______器官。
答案:营养;生殖器官3. 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中。
答案:细胞核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裂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无丝分裂则是细胞核的分裂过程,不涉及染色体的明显变化。
2. 为什么说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答案: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其结构为双螺旋,由四种核苷酸组成,这些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
DNA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控制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
结束语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
同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一上册生物练习册及答案### 初一上册生物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奥秘练习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填空题:- 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_单位。
-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选择题:-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能量B. 保护细胞C. 控制遗传信息D. 合成蛋白质3. 简答题:- 描述细胞壁的基本功能。
答案:1. 基本;保护;控制物质进出2. C3. 细胞壁为细胞提供支撑和保护,维持细胞的形状,同时参与物质的交换。
####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练习二:植物的光合作用1. 填空题:-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___将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的过程。
2. 判断题:- 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3. 计算题:- 如果一株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固定了120克的二氧化碳,请问它产生了多少克的葡萄糖?答案:1. 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和氧气2. √3. 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个二氧化碳和6个水分子可以生成1个葡萄糖分子和6个氧气分子。
因此,120克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约60克葡萄糖。
#### 第三章:动物的分类练习三:动物的分类标准1. 选择题:- 以下哪个不是动物分类的依据?A. 身体结构B. 生活习性C. 繁殖方式D. 食物种类2. 简答题:- 解释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答案:1. D2. 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通常体型较大,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而无脊椎动物体型较小,种类繁多,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等。
#### 第四章:遗传与进化练习四:遗传的基本原理1. 填空题:-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中。
2. 连线题:- 将下列遗传术语与其定义连接起来。
- 显性:一种遗传特征的表现- 隐性:在某些条件下不表现出来的遗传特征- 杂合子: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纯合子: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3. 简答题:-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什么?答案:1. 细胞核2. 显性—一种遗传特征的表现;隐性—在某些条件下不表现出来的遗传特征;杂合子—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纯合子—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3.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在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并繁衍后代,其有利特征会逐渐在种群中积累,导致物种的进化。
初一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不是细胞的组成部分?A. 细胞膜B. 细胞核C. 染色体D. 细胞壁答案:D2.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光合作用?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B. 能生长和繁殖D. 能够移动答案:D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5.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核酸D. 糖答案:C二、填空题6.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7.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___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_______器官。
答案:营养、生殖器官8.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_______。
答案:肛门9.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对,总共_______条。
答案:23对,46条10.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_______循环和_______循环组成。
答案:体循环、肺循环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首先,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加倍,然后细胞核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接着,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12. 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合成葡萄糖和氧气。
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结束语:以上就是初一上册生物练习册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学习生物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奥秘,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和复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七年上册练习册答案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练习册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七年上册生物练习册的部分答案,供参考: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习题1: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习题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 生物圈中的生物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
第二章细胞的构成习题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3.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习题2:细胞的分裂和生长1.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3. 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习题1:遗传和变异现象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 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3.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
习题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 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
3.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第四章生物的进化习题1:生物进化的历程1. 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2. 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
习题2: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本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想一想,议一议(P2)上面图片中的是非菜,下面图片中的是小麦。
可以根据叶片的大小和形状区分。
如果仅凭肉眼观察还不能完全将它们区分开,还可以通过品尝等措施来分辨。
如果追踪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我们还可以根据其花果实和种子等的特征来区分它们。
观察·思考“讨论”(P4)1.杨树和柳树的共同点:(1)都是树木。
(2)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不同点:(1)叶的大小和形状不同:杨树叶大,呈扇形;柳树叶细长。
(2)花的形状不同(见课本)。
2.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观察方位不同、观察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早晚不同)、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所用仪器不同等。
3.举例: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某种植物,可以持续对其进行观察,关注高度的变化、叶大小和形态的变化、花的变化、种子的变化等。
练习与应用(P6)一、概念检测1.B2.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草。
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分别是:蝉一一一树上;黄蜂一一菜花上;油蛉一一泥墙根处;蟋蟀一一泥墙根处。
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一一草从中。
拓展应用1.提示:如果是植物,重点记录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特征;如果是动物,重点记录动物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2.图中植物叶排列方式分别为互生、对生、轮生和簇生,这样可以使叶充分地接受阳光,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
想一想,议一议(P7)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能生长和繁殖、能遗传和变异等特征,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观察·思考(P7)1.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10分。
)1.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 )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叶绿体2.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A.线粒体和光B.叶绿体和光C.线粒体和有机物D.叶绿体和有机物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5.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同学在透明纸上写一个“b”,那么,在显微镜下的视野中看到的应是“p” B.生产实践中的扦插.嫁接,椒草用叶生殖,豌豆用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C.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6.“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
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C.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D.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8.右图为测量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NaOH溶液。
随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的移动方向是( )A.向左移动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9.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教授,这项生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生殖辅助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10.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成形的细胞核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C.遗传物质DNAD.起运动作用的鞭毛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11.2007年5月31日,据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由于太湖遭受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中出现腥味泡沫状漂浮物,导致以太湖水为水源的江苏省无锡市出现了暂时的生活供水紧张现象。
上述的腥味泡沫状漂浮物被称为“水华”。
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请你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①; ②。
12.(4分)阅读下面《蛇与庄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
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
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
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
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
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3)该食物链中的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13.(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下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在二战期间,几十到一百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现在相同病情,用几百万单位也没有效果;在某些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连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无法将其消灭。
材料二为改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2004年7月国家正式实施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除黄连素和一些非处方灭菌药物外,其它抗生素均要凭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
因此,到药店购药须认清处方用药和非处方用药。
(1)产生青霉素的生物与青霉素杀死的细菌相比,两类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有的人在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在这里青霉素相当于,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
所以注射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
(3)购药时,通过看说明书上的“R”和“OTC”标志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处方,其中表示非处方用药的是。
(4)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的原因:(2分) 。
14.(6分)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原因是: 。
15.(6分)结合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所示。
造成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中缺少,而绿藻的数量上升的原因是。
(2)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相同的4块,每块均带有芽眼。
取4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每块分别埋于4个花盆约5cm深处的沙土中,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天。
请回答: ①生长状况最佳的是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花盆温度光照水1号20 ℃黑暗适量2号20 ℃充足适量3号20 ℃充足不浇水4号20 ℃充足持续过量②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
③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其优点是。
16.(4分)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如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
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
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食物分类每日摄取量Ⅴ级油脂类小于25 g Ⅳ级豆类和奶类100-150 g Ⅲ级鱼、禽、肉、蛋类125-200 g Ⅱ级果蔬类400-750 g Ⅰ级谷类450-500 g (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Ⅲ、Ⅳ级的食物,原因是。
(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类食物。
17. (4分)请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7年4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回答问题: 报告无发病、死亡的病种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肺结核、乙肝、痢疾、梅毒和麻疹。
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乙肝和流脑。
(1)采取对疫点3公里范围内的全部家禽进行捕杀、黄焚烧和深埋等措施预防禽流感大规模暴发,是运用了传染病预防中的哪项措施。
(3)从报告死亡数居前几位的病种不难发现,艾滋病已逐渐成为危害我国的传染病,人感染艾滋病,说明病毒至少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第道防线。
艾滋病的全称是。
(4)狂犬病病原体的生活方式是营生活。
18.(4分)右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l)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该气体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2)气体是如何进出植物叶片的?某同学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他用此装片进一步观察细胞分裂能成功吗? 。
19.(5分)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2008年初中毕业中考生物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10分。
)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 D B A D C C A C A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1.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少施氮肥、磷肥等(答对两条即得分) 12. (1)庄稼→田鼠→蛇(2)庄稼(3)消费(4)(相对)稳定性13.(1)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或细菌细胞无成形细胞核,青霉菌细胞有细胞核) (2)抗原(或过敏源) (3)OTC (4)细菌个体中存在着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异,在抗生素使用时耐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耐药性状遗传给后代;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滥用),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第一要点要有细菌存在耐药性变异1分,后面表述正确可得1分) 14.(1)肺泡血红蛋白(2)小肠(3)水.无机盐.尿素(4)静脉血此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或此处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较暗红的静脉血) 15.(1)有机养分(或营养物质、有机物等) 单细胞绿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2)①2号②缺氧,能量供应不足③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16.(1)糖类小肠(2)该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果蔬类(或II及) 17. (1)控制传染源(2)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3)寄生18.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气孔不能19.呼吸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乙→丙→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