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生产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肥生产工艺
有机肥生产工艺
1、调查和实地考察:首先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肥料原料所处
地区的气候环境及水质土壤污染,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情况,同时参观当地相关有机肥料厂家,以及进行参考。
2、采购原料:根据需求采购家庭农场粪便、稻秆、玉米茎叶等有机肥料原料,然后将它们进行巧妙的混合,以满足不同土壤类型需求和植物生长提高效果。
3、原料筛清:将原料筛出灰尘、石块、有毒物质等,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有机
肥料生产要求。
4、原料粉碎:将原料进行机械粉碎或其他加工方法,使原料大小均匀,便于
均匀混合。
5、原料混合:将按配比筛选过的原料进行混合,调整出合理的丰产、氮含量
和营养物质的要求,以满足植物的需要。
6、包装:在符合有机肥料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将混合后的有机肥料进行人工
分装,并将其标签上的质量指标完善,最后将其装入壳体中,准备出厂。
7、检验:在有机肥料装入壳体后,将有机肥料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增
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口碑度。
产品出厂后,要对有机肥料在市场传播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宣传,及时追踪和反馈有机肥料销售情况,以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和一流的服务。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有机肥是一种由有机废弃物原料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加工而成的肥料,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厌氧发酵、堆肥、熟化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是各种有机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弃食材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经过收集、分类和粉碎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接下来是厌氧发酵,将处理好的废弃物送入发酵池中。
发酵池中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的分解。
在发酵的过程中,废弃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气体。
然后是堆肥,将经过发酵的废弃物送入堆肥场进行进一步处理。
堆肥场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排水和通风,以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堆肥物中的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的降解。
在堆肥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分解为稳定的有机质和有机养分,便于植物有效吸收和利用。
接着是熟化,将堆肥物送入熟化池中进行熟化处理。
熟化池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湿熟、半湿熟或干熟等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物的质量和养分含量。
熟化过程中,废弃物中的有机酸和氨气等会进一步分解和挥发,降低有机肥的酸碱性和刺激性,增加其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最后是包装,将熟化好的有机肥进行包装和储存。
有机肥可以以散装或包装的形式出售,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编织袋和纸盒等。
包装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注和质检,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原料准备、厌氧发酵、堆肥、熟化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有机肥生产工艺步骤1.原料收集:首先需要收集有机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的原料,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果皮等。
原料的选择应考虑原料的含水率、营养成分和容易进行发酵的特性。
2.杂质去除:将收集到的原料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如金属和塑料等。
这可以通过人工筛选、磁选和水洗等方式完成。
3.发酵:将处理后的原料放入发酵场进行发酵。
发酵是有机肥生产的核心过程,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分解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并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的有机营养成分。
发酵场需要搭建适宜的环境条件,如适当的温度、通风和湿度等。
常用的发酵方式有静态堆肥、动态堆肥和沼气池等。
4.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原料会逐渐分解腐熟,此时需要进行腐熟处理。
腐熟是将未完全分解的原料进行二次发酵,使其更好地分解和转化为有机物质。
腐熟的时间一般在20-30天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原料的种类和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而定。
5.包装:腐熟完成后,将有机肥进行包装。
包装方式有袋装、散装、装运车辆等多种形式。
在包装过程中,需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卫生,同时保持其含水率适宜。
包装后的有机肥可以进行销售或储存,以备后续使用。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辅助处理措施,如添加发酵菌剂来促进发酵,调整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等。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肥的质量,还可以进行有机肥的复混、造粒或配方调配等处理。
这些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可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和技术水平来确定。
总之,有机肥生产工艺步骤包括原料收集、杂质去除、发酵、腐熟和包装等,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产量。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具体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
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标准直接关系到有机肥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因此制定科学的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对于提高有机肥的质量、推动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需要明确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有机肥的原材料一般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不同的原材料配比会影响有机肥的养分含量和肥效。
因此,在制定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时,需要明确原材料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原材料的处理方法,确保原材料的充分利用和养分的均衡配比。
其次,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需要规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有机肥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熟化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制定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时,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包括原料处理的方法、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翻堆的频率等,以及熟化后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还需要规定产品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包装要求。
有机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有机肥的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包装至关重要。
在制定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时,需要明确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指标,以及标准化包装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总之,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有机肥的质量、推动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制定科学的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才能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有机肥生产标准工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促进有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土地利用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鸡、猪、牛、羊等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生物发酵、高温杀菌、除臭、干燥),制成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环保高效有机肥料,以实现养殖业废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不能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必须用清水。
然后加入有机生物发酵复合菌(每吨原料加1-2kg),并按原料成分(鸡粪:木薯渣或菇渣:秸秆=6:2:2)粗调堆有机肥料水分60%-65%、碳氮比为20-30,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配料时须先将红糖用水溶化,再加入有机肥发酵生物菌充分搅匀,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泼洒在原材料上,并用搅拌机充分翻搅均匀。
注意:堆肥原料应提前几个小时处理,用水浸透,用于稀释生物发酵菌的水应视不带消毒剂(如漂白粉等)的饮用水。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车间,堆成发酵堆,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65℃(用手摸烫手),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
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各种添加物(添加物见附录2)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
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整个工艺流程具体包括新鲜作物秸杆物理脱水→干原料破碎→分筛→混合(菌种鲜畜禽粪便粉碎的农作物秸杆按比例混合)→堆腐发酵→温度变化观测→鼓风、翻堆→水分控制→分筛→成品→包装→入库。
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堆肥实施阶段1、原料混匀:主料为畜禽粪便,对配料(秸秆、废弃烟叶、种植加工废弃物等)进行粉碎,加入有机生物菌肥,可适当添加一些磷矿粉,钾矿粉,磷矿粉尽量采购中品位磷矿(全磷含量>18%),向有机肥原料中添加磷矿粉的用量需考虑原料的酸碱度,弱酸性原料中可多加磷矿粉,中性和微碱性原料中少添加天然硫酸钾镁肥等,调节物料的养分和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由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材料经过发酵、腐熟而成。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因此,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废弃菜叶等有机废弃物,以及木屑、麸皮、玉米秸秆等生物质材料。
这些原料要经过粉碎处理,使其颗粒大小均匀,有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2. 混合配比将不同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材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
一般来说,秸秆类原料和粪便类原料的比例为3:1,生物质材料的含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发酵的效果。
将混合好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材料堆放成一定大小的堆肥堆,通常每堆高度不宜超过2米,宽度和长度不宜过大,便于通风和管理。
堆肥堆要定期翻动,保持堆体内外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的均衡,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发酵。
4. 发酵时间一般情况下,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质材料堆肥的发酵时间为2-3个月。
发酵过程中,堆体内温度会逐渐升高,最高可达60-70摄氏度,这是由于堆体内有机物质的分解产生的热量。
当堆体内温度开始下降,且堆体呈现黑褐色,有土壤味道时,说明有机肥已经腐熟完成。
5. 腐熟处理腐熟是有机肥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腐熟处理是将腐熟好的有机肥堆放在露天或者覆盖好的场地上晾晒,使有机肥中的氨氮、硝酸氮等挥发出去,减少对植物的刺激性,提高有机肥的稳定性。
经过腐熟处理的有机肥可以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编织袋或塑料袋包装。
包装好的有机肥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
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有机肥中的养分流失。
以上就是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肥料资源。
有机肥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由动植物残体、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经过发酵、腐熟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肥工艺流程是指将生物质原料进行处理、发酵、腐熟等一系列步骤,最终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料。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弃菜叶、食品厨余等。
这些原料要经过粉碎、打碎等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细小,有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同时,还需要对原料进行配比,确保各种原料的比例能够满足有机肥发酵所需的养分配比。
二、调配堆肥料堆将经过处理的有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一定高度和宽度的有机肥料堆。
在堆肥料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翻堆,使得堆料中的养分能够均匀分布,促进发酵的进行。
三、调节水分在堆肥料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堆料进行湿润处理,以保持堆料中的水分。
水分的调节是发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适当的水分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四、添加发酵菌剂为了加快有机肥料的发酵速度,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发酵菌剂。
发酵菌剂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腐熟,提高有机肥料的品质。
五、发酵腐熟堆肥料堆中的有机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色的有机肥料,同时有机物中的大部分养分得以释放出来,形成了高效的有机肥料。
六、粉碎、筛选经过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需要进行粉碎和筛选,使得有机肥料的颗粒更加均匀细小,提高有机肥料的施用效果。
七、包装最后,经过处理的有机肥料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包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有机肥料的湿度和通风性,避免有机肥料受潮和发霉。
总结有机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原料的处理、发酵腐熟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最终生产出的有机肥料具有优质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一种是槽式好氧发酵工艺。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
生产流程: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建跺--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投资小、工艺相对简单。
缺点:占地面积大、腐熟不彻底、二次污染严重。
二、式好氧发酵工艺:
生产流程: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入槽--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腐熟彻底、产品质量高、二次污染小。
缺点:设备投入大、投资大。
生物有机肥的这两种生产工艺各有各的有点,也各有个的缺点,具体使用哪种,还是需要生物肥厂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土地利用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鸡、猪、牛、羊等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生物发酵、高温杀菌、除臭、干燥),制成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环保高效有机肥料,以实现养殖业废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不能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必须用清水。
然后加入有机生物发酵复合菌(每吨原料加1-2kg),并按原料成分(鸡粪:木薯渣或菇渣:秸秆=6:2:2)粗调堆有机肥料水分60%-65%、碳氮比为20-30,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配料时须先将红糖用水溶化,再加入有机肥发酵生物菌充分搅匀,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泼洒在原材料上,并用搅拌机充分翻搅均匀。
注意:堆肥原料应提前几个小时处理,用水浸透,用于稀释生物发酵菌的水应视不带消毒剂(如漂白粉等)的饮用水。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车间,堆成发酵堆,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65℃(用手摸烫手),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
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各种添加物(添加物见附录2)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
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整个工艺流程具体包括新鲜作物秸杆物理脱水→干原料破碎→分筛→混合(菌种鲜畜禽粪便粉碎的农作物秸杆按比例混合)→堆腐发酵→温度变化观测→鼓风、翻堆→水分控制→分筛→成品→包装→入库。
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堆肥实施阶段1、原料混匀:主料为畜禽粪便,对配料(秸秆、废弃烟叶、种植加工废弃物等)进行粉碎,加入有机生物菌肥,可适当添加一些磷矿粉,钾矿粉,磷矿粉尽量采购中品位磷矿(全磷含量>18%),向有机肥原料中添加磷矿粉的用量需考虑原料的酸碱度,弱酸性原料中可多加磷矿粉,中性和微碱性原料中少添加天然硫酸钾镁肥等,调节物料的养分和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
猪粪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1、猪粪:猪粪是有机肥的主要原料,使用的猪粪要经
过严格的检测,确保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有毒物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其它原料:如淀粉、石灰等可根据地域资源决定。
二、分散有机肥1、预
处理:将猪粪经过筛分、分级和破碎等工序进行分级,去除有害物质和有
毒物质,使其成为湿猪粪,然后将湿猪粪转移到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
2、混合:将猪粪和其它原料混合搅拌,调节酸碱度和液态,使其形成有
机肥的悬浮液体。
3、热定型:将悬浮液体放入热定型容器中,加热定型,使其固化,使有机肥形成固态有机肥。
三、成品包装1、固态有机肥从容
器中取出,放入工作台,先粉碎,然后进行筛分,进行标准的颗粒型号包装,封袋,印制商标,完成包装。
四、终生产1、品质检测:将完成的有
机肥送入检测室,进行品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保投放市场的有机肥
合格。
2、报政储存:根据规定,将有机肥报政,放入规定的储存仓库,
储存完成,准备上市。
有机肥生产工艺步骤有机肥是一种可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肥料,它能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生长。
下面是有机肥生产的基本步骤:1.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包括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废弃农作物等。
首先,收集这些原料并进行堆肥前的处理,如清洗、粉碎等。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包括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废弃农作物等。
首先,收集这些原料并进行堆肥前的处理,如清洗、粉碎等。
2. 堆肥:把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个适宜的场地上建立堆肥堆。
堆肥堆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促进堆肥的分解和发酵过程。
堆肥:把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个适宜的场地上建立堆肥堆。
堆肥堆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促进堆肥的分解和发酵过程。
3. 翻堆:为了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和均匀发酵,需要定期翻堆。
翻堆可以帮助混合食物残渣和空气,以及控制堆肥堆的温度和湿度。
翻堆:为了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和均匀发酵,需要定期翻堆。
翻堆可以帮助混合食物残渣和空气,以及控制堆肥堆的温度和湿度。
4. 陈化:堆肥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后,需要进行陈化。
陈化是将堆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和排泄,同时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陈化:堆肥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后,需要进行陈化。
陈化是将堆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和排泄,同时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5. 筛选和包装:经过陈化的堆肥需要进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大块物质。
然后,将堆肥进行包装和封装,便于储存和运输。
筛选和包装:经过陈化的堆肥需要进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大块物质。
然后,将堆肥进行包装和封装,便于储存和运输。
6. 质量检验:为了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质量检验:为了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7. 销售和使用: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有机肥可以投入市场销售。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以有机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发酵处理、堆肥发酵、腐熟处理和包装出厂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动植物废弃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清理、破碎和分选等处理,去除杂质和不利于发酵的部分,以提高后续发酵的效果。
接下来是发酵处理。
原料经过处理后,需要放入发酵堆中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堆一般采用露天堆放或者密闭式堆肥设备。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通气等条件,以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20-30天左右,根据原料的不同以及发酵堆的管理情况可以有所调整。
然后是堆肥发酵。
发酵完成后的有机物质需要进行堆肥处理。
堆肥一般采用堆肥场进行,将发酵好的有机物质进行堆放,形成一定的堆体。
堆肥的过程主要是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的过程,通过这些微生物的作用,有机物质中的养分得到释放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
腐熟处理是有机肥生产的重要环节。
经过堆肥发酵的有机物质需要进行腐熟处理,以去除有机肥中的杂质和不稳定成分,提高其肥效和稳定性。
腐熟处理一般采用堆放或者堆肥设备进行,通过控制好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使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和转化。
最后是包装出厂。
经过腐熟处理后的有机肥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销售。
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编织袋或者散装等形式。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虫和防火等措施,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处理、堆肥发酵、腐熟处理和包装出厂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肥料资源。
有机肥生产工艺程序
一、原料收集与处理
1. 收集有机材料,如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厨余垃圾等。
2. 将收集到的原料进行分拣和分类,去除杂质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二、堆肥与发酵
1. 将分类好的有机材料进行堆肥处理。
根据比例混合不同的原料,以保证堆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 搭建堆肥场地,选择合适的堆肥或床垫,确保通风透气和湿度的控制。
3. 在堆肥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堆,以提供氧气和均匀混合,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4. 控制堆肥的温度和湿度,适时添加合适的菌剂或调整原料比例,促进发酵过程。
三、发酵后处理
1. 发酵堆达到适当的时间后,进行发酵后处理。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进行筛分、研磨、混合等处理方式,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有机肥产品。
2. 对得到的有机肥产品进行包装、标识和储存。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四、环境保护措施
1. 在有机肥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如污水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2. 注意用草包或覆盖物等措施,减少发酵时排放异味和有机物飞散的情况。
五、质量监控与改进
1. 进行有机肥产品的质量监控,包括外观、成分含量和菌群等指标的检测。
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和原料配比,以改进有机肥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有机肥生产的工艺程序,通过合理的原料处理、堆肥与发酵、发酵后处理、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质量监控与改进,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有机肥产品。
有机肥制造工艺步骤
1. 原材料收集:收集各种有机原料,如农作物残留物、畜禽粪便、废弃农产品等。
这些原料可以来自农田、农场或者农户。
2. 原料堆放:将收集到的有机原料进行堆放。
堆放可以采用堆肥场、堆肥坑或者堆肥堆。
堆放时要注意采取适当的堆积层度和堆放比例,以促进有机原料的分解和发酵。
3. 调控湿度与通气:根据原料的含水量,调控堆放的湿度。
通气是有机肥发酵的关键,可以通过翻堆、加入通气管道等方式增加堆料内部的通风。
4. 发酵期:有机原料在堆放的过程中,经过发酵产生热量,使堆料逐渐升温。
发酵期一般为2-4周,期间要定期翻堆,保证发酵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5. 成熟期:经过一定的时间,有机原料会逐渐分解成为成熟的有机肥。
一般来说,有机肥的成熟期为2-6个月,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和处理工艺。
6. 粉碎与筛分:将成熟的有机肥进行粉碎和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
粉碎后的有机肥更易于施用和吸收。
7. 包装和储存:将粉碎筛分后的有机肥进行包装和储存。
包装要选择防潮、防虫的包装材料,储存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
有机肥制造工艺的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合理利用有机资源,提高有机肥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有机肥、有机肥生产工艺一、有机肥的生产工艺1、每吨原料配比牛粪500公斤+鸭粪300公斤+菌渣200公斤+RW 菌剂100克。
(以上牛粪、鸭粪可用别的畜禽粪便代替)2、条堆按以上原料配比根据需要进行条堆,条堆长度不限,宽度2米,高度1米。
在条堆时需要把物料逐层均匀进行堆放。
3、添加菌剂将菌剂用菌渣按1:5的比例扩大体积,混合均匀后根据条堆数量撒到条堆表面。
4、搅拌发酵用搅拌机将条堆搅拌均匀,温度升到60度以上后,每间隔4-5天翻堆一次,60度以上发酵15天后将条堆收起即可。
5、分筛加工按以上步骤进行发酵后经过分筛和深加工后即成为纯有机肥。
6、造粒将发酵好的纯有机肥进行造粒。
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造粒机,圆盘造粒机、挤压造粒机、挤压抛球一体机等。
7、烘干、冷却、包装刚造好的颗粒水分含量比较大,需要将水分烘干至有机肥标准20%以下,将烘干的颗粒有机肥经过冷却机降温后直接进行包装。
二、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1、二次发酵按以上步骤生产出有机肥后,将有机肥进行二次堆放发酵,堆放15-20天温度降到40度左右,将具有解磷、解钾、固氮、地下害虫防治功能的菌剂按1:500的比例均匀的加入到已发酵好的有机肥中。
2、添加功能菌搅拌均匀将功能性的菌剂和发酵好的有机肥按比例均匀添加到有机肥堆放发酵7天后可达到生物有机肥标准。
3、分筛加工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肥进行分筛入库。
4、造粒将加工好的功能性纯生物有机肥进行造粒。
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造粒机,圆盘造粒机、挤压造粒机、挤压抛球一体机等。
5、烘干、冷却、包装刚造好的颗粒水分含量比较大,需要将水分烘干至有机肥标准20%以下,生物有机肥在选择烘干机时需选择低温(温度低于80度),将烘干的颗粒有机肥经过冷却机降温后直接进行包装。
三、育苗基质生产工艺1、每吨基质原料配比牛粪550公斤+鸭粪150公斤+蘑菇渣300公斤+RW菌剂100克2、条堆按以上原料配比根据需要进行条堆,在条堆时需要把物料逐层均匀进行堆放。
有机肥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由动植物残体、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经过腐熟发酵而成的肥料。
有机肥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肥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而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有机肥工艺流程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有机肥的工艺流程。
1. 原料收集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弃菜叶、蔬菜残渣、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
这些原料可以通过购买、自家收集或者与周边农户合作来获取。
在收集原料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干湿适宜比例,以便后续的发酵处理。
2. 原料预处理收集到的有机废弃物需要进行初步的处理,主要包括粉碎、分层和调配。
对于较大的秸秆和树叶,需要进行粉碎处理,以便加快发酵速度。
对于粪便等含水量较高的原料,需要与干燥的秸秆等混合使用,以调整原料的湿度,使其适合于发酵。
3. 发酵堆制将经过预处理的有机废弃物按照一定的配比堆放在发酵堆制场地上。
发酵堆制的原则是“低大、宽适、长短适”,即堆制的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以1.5-2米为宜;堆制的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2-3米为宜;堆制的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米为宜。
在堆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堆,以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
4. 发酵处理堆制好的有机废弃物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堆体的温度和湿度,使其处于最适合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下,促进发酵的进行。
5. 成品堆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处理后,有机废弃物就会变成有机肥料。
此时需要将发酵好的有机肥料进行堆制,以便进行后续的腐熟处理。
成品堆制的原则与发酵堆制相似,需要注意堆制的高度、宽度和长度。
6. 腐熟处理成品堆制好的有机肥料需要进行腐熟处理。
腐熟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得到进一步分解,提高肥料的稳定性和肥效。
在腐熟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堆体的温湿度,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有机肥工艺说明1.有机肥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原料从受料坑底部流出,由振动给料机输送至计量斗,计量完成后,人工加入核心辅剂1,再由卷扬机提升至强力混合设备进行混匀,待原料混合完成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无害化处理系统60℃保温3h,待处理完成后,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造粒机,加入核心辅剂2进行造粒,然后用直线筛分级,将不符合规格的颗粒返回受料坑,合格的颗粒输送至陈化仓,进行陈化腐熟处理,完成后直接利用包装机包装即可得到成品。
图1 工艺流程图2.有机肥设备系统介绍2.1原料储存:有机肥原料由运输车辆直接倒入受料坑,然后受料坑盖板关闭,以防止气味及粉尘溢出。
受料坑设置抽气口,由管道引入主管道,便于后期除尘除味。
同时受料坑底部设置出料口及阀门,生产过程阀门打开,由振动给料机输送至计量系统。
2.2计量系统:原料输送至计量仓,根据预先设计的配方将原料及核心辅剂1计量后输送至卷扬机,进入下一步环节。
计量过程为全自动控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确度。
计量系统在相对密闭环境中进行,以达到集中处理废气的目的。
2.3混合系统:卷扬机将计量完毕的原料及核心附剂输送至混合机,在混合机中强力混合,将原料与核心附剂混匀,以提高生产效率。
原料与核心辅剂混匀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程度。
混合系统上部设置收尘罩,以便集中收尘处理。
图2 混合设备2.4无害化处理系统:将混合均匀后的半成品输送至无害化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系统在封闭环境中进行,实现核心辅剂与原料的彻底反应,达到灭菌效果,减少热量消耗,便于集中处理尾气,同时可有效降低有机肥含水率,最终实现成品含水率达到标准要求。
无害化处理系统为逆向换热,实现更好的加热作用,有效降低能耗,同时处理机尾部设置抽风口,以便集中处理。
图3 无害化处理系统2.5造粒系统:造粒系统为两级连用,首先利用盘式造粒机将灭菌后的半成品与核心辅剂2混合均匀,用直线筛将混入核心辅剂2的半成品进行筛分,小颗粒挤压造粒,大颗粒有输送系统返回受料坑,作为原料使用。
生物有机肥、有机肥生产工艺
一、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1、每吨原料配比
牛粪500公斤+鸭粪300公斤+菌渣200公斤+RW 菌剂100克。
(以上牛粪、鸭粪可用别的畜禽粪便代替)
2、条堆
按以上原料配比根据需要进行条堆,条堆长度不限,宽度2米,高度1米。
在条堆时需要把物料逐层均匀进行堆放。
3、添加菌剂
将菌剂用菌渣按1:5的比例扩大体积,混合均匀后根据条堆数量撒到条堆表面。
4、搅拌发酵
用搅拌机将条堆搅拌均匀,温度升到60度以上后,每间隔4-5天翻堆一次,60度以上发酵15天后将条堆收起即可。
5、分筛加工
按以上步骤进行发酵后经过分筛和深加工后即成为纯有机肥。
6、造粒
将发酵好的纯有机肥进行造粒。
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造粒机,圆盘造粒机、挤压造粒机、挤压抛球一体机等。
7、烘干、冷却、包装
刚造好的颗粒水分含量比较大,需要将水分烘干至有机肥标准20%以下,将烘干的颗粒有机肥经过冷却机降温后直接进行包装。
二、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1、二次发酵
按以上步骤生产出有机肥后,将有机肥进行二次堆放
发酵,堆放15-20天温度降到40度左右,将具有解磷、解钾、固氮、地下害虫防治功能的菌剂按1:500的比例均匀的加入到已发酵好的有机肥中。
2、添加功能菌搅拌均匀
将功能性的菌剂和发酵好的有机肥按比例均匀添加到有机肥堆放发酵7天后可达到生物有机肥标准。
3、分筛加工
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肥进行分筛入库。
4、造粒
将加工好的功能性纯生物有机肥进行造粒。
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造粒机,圆盘造粒机、挤压造粒机、挤压抛球一体机等。
5、烘干、冷却、包装
刚造好的颗粒水分含量比较大,需要将水分烘干至有机肥标准20%以下,生物有机肥在选择烘干机时需选择低温(温度低于80度),将烘干的颗粒有机肥经过冷却机降温后直接进行包装。
三、育苗基质生产工艺
1、每吨基质原料配比
牛粪550公斤+鸭粪150公斤+蘑菇渣300公斤
+RW菌剂100克
2、条堆
按以上原料配比根据需要进行条堆,在条堆时需要把物料逐层均匀进行堆放。
3、添加菌剂
将菌剂用菌渣按1:5的比例扩大体积,混合均匀后撒到条堆表面。
4、搅拌发酵
用搅拌机将条堆搅拌均匀,温度升到60度以上后,每间隔4-5天翻堆一次,发酵25-30天温度下降到40度以下,然后再添加水分至35%温度不在上升到40度即发酵结束。
5、基质推荐配方
(1)、以上发酵好的畜禽粪便60%+珍珠岩20%+蛭石20%
(2)、以上发酵好的畜禽粪便:蛭石按2:1的体积比
以上配方可根据需要和作物品种添加微量元素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