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行业分析

新媒体行业分析

新媒体行业分析
新媒体行业分析

1、新媒体产业发展概述

(1)定义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 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

目前较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简单地说,新媒体就是任何以计算机新科技为基础,通过网络、移动和数字技术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数字、网络、移动媒体。

(2)新媒体行业发展分析

①文化大发展新媒体迎来最佳时期

2012年2月15日,由中国官方正式对外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新兴文化产业成为亮点。纲要重申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将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大政方针、政策措施进行了数量化、项目化和具体化,提出到2015年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并进一步明确了完成这些目标的具体要求。为实现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明确,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和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为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纲要提出,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扶持体系,从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此次纲要则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之鑫表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即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透露,目前由中国五大银行提供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3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中国还将启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规划统筹安排,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②新媒体行业公司相继上市

资本市场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支撑平台。象浙报传媒等国有文化传媒企业,已进入改制阶段或已完成改制,上市不仅有利于转变经营机制、提升企业活力,同时也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众多民营文化传媒企业已逐步度过初创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也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快速扩充资本实力,迅速发展壮大。

目前,虽然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仍然较少,市值规模也不大,但由于文化传媒板块属于消费升级概念板块,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总体战略,文化传媒企业上市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激发投资者热情。

继人民网IPO获批之后,新华网、央视网在内的10家新闻网站都在抓紧抢滩A股。资本市场提供的平台,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③上游产业资源不断充足

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介绍,未来五年将扶持现代题材、重大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以及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创作。从2012年开始,广电总局将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着力扶持优秀剧本项目。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选拔100名左右的编剧、导演等进行系统培训,扩大国际影响和竞争力。

④移动互联网热潮爆发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08亿,同比增长19.7%,其中3G上网用户为2.33亿户,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28.9%;无线上网卡用户为1515.7万户;手机上网用户达7.78亿户,同比增长18%,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高达96.3%,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是手机上网用户高速增长的推手。随着3G网络覆盖的不断完善,我国3G上网用户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

智能终端普及推动手机上网用户激增近3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呈现迅猛增长态势,月同比增长率均在18%以上,用户数已从2010年4月的4.33亿户上升至2013年4月的8.08亿户。而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也呈稳步上升趋势,月同比增长率均在12%以上,用户数也从2010年4月的1.11亿户上升至2013年4月的1.78亿户。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远大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且前者保持的优势逐渐增大,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⑤物联网建设脚步加快

物联网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蛇年A股首个交易日,三网融合概念、物联网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物联网概念涨1.52%,个股普涨,航天长峰以6.7%涨幅领涨,其次安居宝涨6.21%,北斗星通涨5.28%,远望谷和中瑞思创涨幅分别达4%以上。

⑥知识产权考验新媒体

经过数年来各方面的不懈努力,通过打击盗版侵权,加强对网购及电视购物等方面的管理,网络知识产权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表示,2013年我国将着力推动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我国民间的版权意识也正在觉醒。影视、作家、微博名人正在以倡议和诉讼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抗议和拒绝对自己版权的侵害。新媒体企业的版权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日前某网站针对微博版权被侵害的情况,联合相关的版权专家、学者、律师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发布了《微博版权保护倡议书》旨在推广微博版权保护意识,推进微博版权保护实践。

⑦新媒体艺术发展手段多样化

近年来,大量的传统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在网上开办了个人展览。以网页浏览器作为载体,展示了传统艺术和运用科技、数字化生产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展览得到了越来越多圈内外人士的关注。大量新媒体的运用不但有利于低成本的展览,而广泛快速的传播性也得到了大品牌的关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有更多的艺术作品通过新媒体进行展览,更多运用数字手段的艺术作品也将进入大众视线。

⑧社会化媒体促进政务服务创新

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新媒体的社会化过程加剧。国家领导人通过网媒与网民在线交流,带动了网民通过新媒体与政府、官员互动的热情,从参政议政方面发挥了新媒体的作用;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方面,新闻网站和相关媒体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关注民生问题和弱势群体方面,新媒体是当之无愧的巨人,快速的传播及良好的引导,为社会安定和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最新统计,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两大微博平台上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130148个。政务微博大量出现,在传播政府信息、汇集民意方面起到了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作用。同时,微博举报成为网络反腐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新力量推进社会变革。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着社会资源、社会权利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配。通过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高效互动,蕴含在新媒体里的巨大“政”能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方式。

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进展

早在2009年“两会”时,三网融合就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三网融合将怎样改变普通用户的生活,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曾表示,在实现三网融合后,百姓家就不需要电视有条线、电话有条线,一种线路所有服务都可以得到。除了可以节约资源,三网融合还实现了数据、声音、图像这三种业务用一个网络、一种平台进行服务,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新媒体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三网融合将为已经具备这种融合形态的新媒体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推动新媒体业的有线、无线和互联网视频业务的整合,引进新的商业模式。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主要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运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呈现出样式多、发展快、趋向小众化的特征。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

2、新媒体市场发展

随着新媒体版权收入的迅猛增长,音像版权在中国明显呈现疲软态势,逐渐被新媒体版权所取代。国家广电总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5日,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50% ,比2011年增长0.44%。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 8.20%,比2011年增长0.38%。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2.14亿户,比2011年增长5.42%。数字电视用户数1.43亿户,比2011年增长24.35%。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预计3135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比2011年增长15.38%。其中:财政补助收入预计341亿元,比2011年增长8.60%。创收收入预计2794亿元,比2011年增长17.84%。创收收入中:广告收入预计1301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5%,网络收入预计656亿元,比2011年增长16.31%。

(1)国产电影竞争力将增强

进口片限额增加,确保放映市场片源的充足性国产电影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鉴于我国对于进口片的限制,国产电影质量的提高为放映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优秀片源,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中国内地2012 年1-9 月为121.8 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国产电影票房49.32 亿元,进口影视剧票房72.48亿元。银幕数达到11835 块。随着电影院和屏幕数量的快速增长,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影票房仍将保持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