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友好的五个国家,中英文对比版
- 格式:pptx
- 大小:823.31 KB
- 文档页数:13
各国禁忌1Blowing Your Nose 擤鼻涕Where It's Offensive: Japan, China, Saudi Arabia, France.禁忌地:日本、沙特阿拉伯、法国What's Offensive 禁忌:Some cultures find it disgusting to blow your nose in public--especially at the table.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 are also repelled by the idea of a handkerchief.有些文化认为当众擤鼻涕是让人厌恶的行为——尤其在餐桌上。
日本人还排斥使用手帕。
What You Should Do Instead 对策:If traveling through Eastern and Asian countries, leave the hankies at home and opt for disposable tissues instead. In France as well as in Eastern countries, if you're dining and need to clear your nasal passages, excuse yourself and head to the restroom. Worst-case scenario: make an exaggerated effort to steer away from the table. Let's hope you don't have a cold.到东方或亚洲国家旅游时,把手帕留在家中,选择用一次性纸巾吧!在法国以及一些东方国家,如果在就餐过程中你需要擤鼻涕,要先说声“请原谅”再去洗手间。
最糟糕的情景是:极为夸张地从餐桌上扭过头去擤鼻涕。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摘要:Taboo word(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存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
目前,中英两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所谓的文化休克,因此了解哪些话语是被禁止的是十分重要的。
英汉禁忌语在语言和词汇层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导致了英汉禁忌语的迥异。
为了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人们必须提高对禁忌语的了解,并且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在交流中避免使用禁忌语。
关键词:禁忌语不同点文化成因。
一、定义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18 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 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taboo),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并被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使用。
顾名思义,所谓禁忌语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人们说某种话,或忌讳人们说某种话。
二、禁忌语的演进原始时代——愚昧(ignorance),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不足, 人们往往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能理解甚至困惑、恐惧。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被赋予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
人们竟以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 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
他们盲目的崇拜迷信语言的力量, 认为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 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 反之则得到庇护。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促成了禁忌语的产生。
封建时代——偏见(p rejudice), 中西方社会的封建时代都以等级森严著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黎民百姓的言语都要受到限制, 他们不允许使用上级的所谓高贵语言表达, 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于是, 禁忌语随之产生了。
现代社会——民主(democracy),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及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大大提高。
现如今,人们愈来愈注重人类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愈来愈追求平等和自由。
哪国对中国最友好?巴基斯坦居首,日本最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研究项目ChinaPower近期发布题为《世界对中国看法的变化趋势》一文,以数据图表详细剖析了世界各国的“中国观”,文章节选如下:国际政治舞台上,“观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客们必须要以此理解并预测威胁与机遇。
公共意见可以影响政治的风向。
随着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交集越来越多,了解世界对中国这类国家的看法并思考这种看法对这个国家全球影响力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民调数据,我们仔细审视了中国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形象。
虽然各国对中国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民调数据的比较调研表现出了全球对中国态度的显著变化趋势:正如皮尤调查中心国际经济态度总监布鲁斯·斯托克斯所说:“如果你向未来看,并问谁会成为世界的超级力量,那么多数国家会认为中国将在未来某个时刻达到这一高度。
”亚洲各国对中国印象:日本认可度最低根据2015年皮尤中心对40个国家的调研,中国在亚洲(此处统计包含俄罗斯)各国中的认可度(favorability)差异很大。
地域大国俄罗斯对中国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79%。
相反,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最不积极,只有9%的公众对中国持认可态度。
皮尤发布的2015年对中国态度调查报告。
[保存到相册]近年来的历史可以解释这种差异。
2002年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认可度持续保持在高位上,2002年是71%,2015年是79%。
同理,中国对俄罗斯也主要持积极态度。
2015年,51%的中国人认可俄罗斯,(但相较于2007年的54%有少许下降),在皮尤的调查中,这一数字在受调研的39个国家中排名第三。
中俄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可能是这种双向好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俄罗斯2014年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对华出口达到375亿美元。
然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显著下跌到了286亿美元,原因是原油价格下跌以及俄罗斯公司遭受经济制裁。
俄中两国之间也还有互惠的能源安全需求。
世界上地缘条件最差的五个国家所谓“地缘条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因素对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影响。
一个好的地缘条件,可以让国家发展如鱼得水;一个差的地缘条件,则会让国家发展困难重重。
世界上有这么五个国家,地缘条件非常差。
五、墨西哥墨西哥位于北美洲,是与美国南部接壤的国家。
按理来说,墨西哥与世界经济实力第一的美国接壤,发展前途应该很好才对。
但实际上,美国算是墨西哥的苦主,墨西哥如今的混乱局面,很大程度是美国的“功劳”。
首先,美国在19世纪中期发动“美墨战争”,强占了墨西哥2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其次,在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内战中,美国用武力强行介入,最终控制了墨西哥的采矿业、石油开采业,相当于控制了墨西哥的经济支柱。
最后,在美国的产业优势下,走投无路的墨西哥种起了毒品,结果导致墨西哥毒品至今都难以管控。
如今的墨西哥流传着那句著名的谚语:离美国太近,离天堂太远。
四、韩国在古代,由于地缘关系,朝鲜半岛就一直承受着来自中原王朝以及日本的压力。
现如今,韩国的地缘条件似乎更差。
首先,中国和日本的综合实力依旧强大,让韩国毫无安全感。
其次,韩国还得防着自己的北方兄弟,感觉谁都惹不起。
于是,为了保护自己,韩国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每年花大价钱请美国前来驻军。
三、乌克兰如果说墨西哥的地缘条件差是因为离美国太近,那么乌克兰地缘条件差就是因为离俄罗斯太近。
在苏联时期,同为东斯拉夫人种的乌克兰也是苏联加盟国,与俄罗斯关系很不错。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从苏联脱离,瞬间成为了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争夺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
最终,乌克兰选择全面倒向西方,这也意味着乌克兰与俄罗斯彻底决裂。
现如今,在西方的背后捣鬼和俄罗斯的制裁下,乌克兰的经济持续衰退,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蒙古国蒙古国曾是中国领土,近代在俄国的唆使下才一步步走向了独立。
现如今,蒙古国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但是地缘位置却非常尴尬。
北方,蒙古国的邻国是军事实力强大的俄罗斯,南方,蒙古国的邻国是日益崛起的中国。
国外关于民族偏见的例子
1. 在美国,曾经对黑人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就像给他们身上套了一个无形的枷锁。
想想看,他们在很多地方被歧视,找工作难,这难道不是不公平吗?比如在一些场所,黑人会被无端怀疑和审视。
2. 在印度,种姓制度下对低种姓的偏见简直难以想象。
这就好比把人硬生生划分成三六九等,低种姓的人被限制发展,连基本的尊严都难以保障。
像他们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会遭遇不公对待。
3. 欧洲一些国家对吉普赛人的偏见也是根深蒂固。
把他们视为流浪、不安定的群体,可谁又给他们机会稳定呢?那种排斥就如同将他们推向边缘,例如在一些地方不许他们停留。
4. 在澳大利亚,对原住民的偏见曾经长期存在。
这不就是把他们的历史和贡献都给抹去了吗?甚至在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对他们不公,在一些政策上就能看出来呀。
5. 在南非,过去对白人与黑人的区别对待,那真的是太明显了!不就是因为肤色吗?黑人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就像被隔离在一个黑暗的角落,比如在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异。
6. 法国对一些穆斯林群体的偏见也是让人咋舌。
好像就因为信仰不同,就要被异样看待。
在一些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无端遭受质疑和疏远。
7. 意大利对来自东欧国家移民的偏见有时也很突出。
觉得他们是来争抢资源的,可人家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呀!这就像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比如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对待。
8. 英国曾经对爱尔兰人的偏见也是存在过。
仅仅因为地域的不同,就要被区别对待吗?这种偏见就像一堵墙,把他们隔开,像在一些社交场合会被排斥。
9. 日本对一些外国劳工的偏见也是有的。
觉得他们不如本国。
世界国家英文名称中国China朝鲜North Korea 老挝Laos越南Vietnam印度India印尼Indonesia 约旦Jordan沙特Saudi缅甸Burma日本Japan蒙古Mongolia巴林Bahrain不丹Bhutan韩国South Korea 泰国Thailand文莱Brunei阿曼Oman也门Yemen伊朗Iran以色列Israel阿富汗Afghanistan阿联酋United Arab Emirates卡塔尔Qatar柬埔寨Cambodia科威特Kuwait土耳其Turkey土库曼Turkmen尼泊尔Nepal黎巴嫩Lebanon孟加拉Bengal伊拉克Iraq哈萨克Kazakstan格鲁吉亚Georgia马尔代夫Maldives马来西亚Malaysia菲律宾Philippines叙利亚Syria新加坡Singapore塔吉克Tajik吉尔吉斯Kirghizia塞浦路斯Cyprus斯里兰卡Sri Lanka阿塞拜疆Azerbaijan巴基斯坦Pakistan乌兹别克Uzbekistan巴勒斯坦Palestine亚美尼亚Armenia埃及Egypt贝宁Benin多哥Togo刚果Congo加纳Ghana加蓬Gabon马里Mali中非Central Africa乍得Chad苏丹Sudan卢旺达Rwanda安哥拉Angola布隆迪Burundi佛得角Cape Verde 冈比亚Gambian 吉布提Djibouti几内亚Guinea利比亚Libya喀麦隆Cameroon 科摩罗Comorin肯尼亚Kenya莱索托Lesotho尼日尔Niger突尼斯Tunis塞舌尔Seychelles赞比亚Zambia马拉维Malawi乌干达Uganda索马里Somalia摩洛哥Morocco博茨瓦纳Botswana利比里亚Liberia阿尔及利亚Algeria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毛里求斯Mauritius民主刚果Congo纳米比亚Namibia尼日利亚Nigeria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南非South Africa塞内加尔Senegal莫桑比克Mozambique津巴布韦Zimbabwe西撒哈拉Sahara斯威士兰Swaziland厄立特里亚Eritrea坦桑尼亚Tanzania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ao Tome andPrincipe埃塞俄比亚Ethiopia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冰岛Iceland波黑Bosnia andHerzegovina丹麦Denmark德国Germany波兰Poland法国France芬兰Finland捷克CzechRepublic荷兰Netherlands瑞士Switzerland挪威Norway英国England希腊Greece瑞典Sweden俄罗斯Russia爱尔兰Ireland安道尔Andorra奥地利Austria卢森堡比利时Belgium梵蒂冈Vatican马耳他Malta摩纳哥Monaco西班牙Spain乌克兰Ukraine葡萄牙Portugal立陶宛Lithuania意大利Italy匈牙利Hungary白俄罗斯White Russian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南斯拉夫Jugoslavia 克罗地亚Croatia拉脱维亚Latvia爱沙尼亚Esthonia保加利亚Bulgaria罗马尼亚Roumania摩尔多瓦Moldova斯洛伐克Slovakia斯洛文尼亚Slovenia阿尔巴尼亚Albania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智利Chile古巴Cuba美国America海地Haiti巴西Brazil圭亚那Guyana委内瑞拉Venezuela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Barbuda阿根廷Argentina伯利兹Belize巴哈马Bahamas巴拿马Panama巴拉圭Paraguay墨西哥Mexico苏里南Suriname加拿大Canada乌拉圭Uruguay厄瓜多尔Ecuador格林纳达Grenada洪都拉斯Honduras多米尼加Dominica玻利维亚Bolivia秘鲁Peru牙买加Jamaica危地马拉Guatemala圣卢西亚Saint Lucia多米尼克Dominica哥斯达黎加Costarica圣基茨和尼维斯St. Kitts and Nevis尼加拉瓜Nicaragua哥伦比亚Colombia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巴巴多斯Barbados瑙鲁Nauru纽埃Niue巴新Papua New Guinea斐济Fiji汤加Tonga帕劳Palau萨摩亚Samoa新西兰New Zealand瓦努阿图Vanuatu图瓦卢Tuvalu澳大利亚Australia基里巴斯Kiribati库克群岛Cook Islands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世界国家英文名称China 英['tʃaɪnə]错误!错误!不能读取或显示文件。
主要英语国家禁忌Hi,同学们,你知道吗?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有171个国家使用英语。
说英语的国家有很多风俗习惯与我们中国不同,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这就是他们的禁忌,你长大要是出国了,可一定要注意哟,要不然会很尴尬的。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英国篇First,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英国这个国家。
英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它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国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
英国的首都是伦敦,它是英国第一大城市。
英国的国旗是米字旗,相信同学们大多数都见过。
英国人很绅士,勇气、礼貌、担当构成了英国的“绅士道”精神。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看看英国有哪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英国人号称是世界上最喜欢排队的民族之一:即使只有两个人,他们也要排队。
你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去邮局、结账或买报纸等等。
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国民素质。
同学们,下次人多时,你能排队吗?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女人的年龄,家具值多少钱,昨晚你去了哪里,你有几个孩子,你为什么不结婚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不该问的。
比如,如果你不小心问了一位女士的年龄,就很不礼貌,她会觉得你很不友好。
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购买贵重的商品时,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价钱。
如果他们认为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
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但是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面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他效劳。
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
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
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
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
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
比日本还坏的国家【整理】比日本还坏的国家是英国。
日本的无耻世人皆知,在抗日战争期间,明明是侵略者还妄图伪装成好人,把侵略当成解放来说,而在投降之后,日本并没有像德国一样无条件投降,还特别提出要求,分别是不能废除天皇制度、他国不能随意的驻军日本,盟国不同意的话,日本宁愿死战也不投降,但这还不算完,日本在恢复的过程中,还试图撰改教科书,抹去自己罪人的形象。
如此劣迹斑斑的行径,实在让人是非常的愤怒,但历史有个国家比日本还要可恶,同时该国的行径比日本还要劣迹10倍以上,此国就是日不落帝国“英国”。
英国在二战前仍旧有非常高的统治力和影响力,但在二战后大量的领土丢失,一夜之间家产全部败光,算是二战损失最大的国家,看起来非常的惨,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掩盖英国的暴行。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国力发生了质变,英国人不管是科技、军事、经济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就好像是现在的美国一样,在这等情况下,英国人开始发动殖民侵略,先是剥削附近的国家,再后来前往世界各地,占领了大量的殖民地,在获得土地之后,英国人肆意的收割着当地的资源以此来壮大自己,期间采取的手段更加恶劣。
除此之外英国人还贩卖黑人,当时这场交易之所以欧洲和美洲国家都参与,主要是英国人带头的,英国人源源不断地从非洲地区运送黑人到全球各个地方去,通过售卖这些免费的劳动力来赢得资金,后期欧洲各国也看中了这款肥肉,开始入侵英国人还没有入侵的非洲地区,可以说长达几个世纪的贩卖黑人,英国赚的是钵体满盆。
但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次鸦片战争了,英国人把大量的鸦片运送到我国赚钱,这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沉迷此物无法自拔,每当想到来都觉得耻辱,不过幸好先辈们靠着毅力重新站了起来,瓦解了英国人的阴谋。
结合种种可以发现,英国人更加可耻,在那段时间,至少有超过100个国家受到英国人的迫害。
欧洲,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和中国面积差不多,但却分裂成48个独立的国家。
这48个国家之间纷争于中国内部的地域歧视相似,充满着各种“相互不屑”与“各种调侃”。
他们喜欢相互鄙视,尤其是邻国之间,彼此会画些漫画讽刺对方,而局外人其实觉得他们半斤八两。
美国人眼中的欧洲各国法国人部分西班牙人(尤其是加泰罗尼亚人)不喜欢法国人,他们觉得法国人太傲慢。
一个来自巴塞罗纳的女人说:“拜托!谁喜欢法国人啊?没人!”瑞士人也不喜欢法国人,他们鄙视法国当局和法国人的懒惰。
至于英国人嘛,他们对法国人的感觉最为复杂,一半讨厌法国人,另一半则喜欢法国人。
那些讨厌法国人的英国人倾向于喜欢美国人,反之亦然。
在英国人的眼里,法国人臭、没礼貌(他们从不排队);而且纳粹进军的时候,法国人并没有奋起反抗,所以英国人认为法国人很懦弱。
法国人同时也不喜欢英国人;法国人看不起比利时人,觉得他们很事逼;法国人对西班牙人和德国人也没有好印象。
法国人眼中的欧洲各国意大利人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意大利人的评论大部分是正面的,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意大利的美食。
北欧人认为意大利人懒惰、古里古怪,而且可能国家管理不当(主要是因为,自二战以来,意大利政府已更迭50余次)。
曾今一个荷兰教授解雇了一个意大利人,他是这么说的,“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只关心意大利面和妈妈。
”反过来,意大利人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也没什么好感。
而且在意大利内部,南北分裂非常严重。
北方人抱怨南方人的懒惰、不思进取,而南方人则抱怨北方人没文化且不懂得享受生活。
德国人欧洲其他国家人认为德国人勤奋、严谨、缺乏幽默感。
二战是德国最大的污点,欧洲其他国家人也因此无情地戏弄和嘲笑德国人。
尽管德国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是欧洲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人都不想学德语,也不想在德国留学(或者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德国留学)。
德国的食物也不受待见,只有柏林的一些有活力的地下俱乐部对年轻的欧洲人有一点吸引力。
最反感德国要数荷兰人和丹麦人了,因为德国曾频繁侵略这两个国家。
各国禁忌一、颜色禁忌:由于各国的民族习俗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忌讳的内容当然也不尽相同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吉祥的。
英国人也厌恶绿色,因为他们以橄榄绿作为裹尸布的颜色。
比利时人还忌讳蓝,以蓝色作为不吉利的标志.伊拉克也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讳使用蓝色。
巴西人以棕色为凶色,他们认为,死人好比黄叶飘落,所以忌讳棕黄色。
埃及人忌讳黄色, 以黄色为不幸,丧葬之色.叙利亚也忌用黄色, 他们认为它表示死亡。
埃塞俄比亚人出门做客不穿浅黄色衣服,因为他们穿淡黄色服装是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茄花色,民间一向认为茄花色代表凶兆。
印度视为不受欢迎的颜色。
摩洛哥人一般不穿白衣,忌,以为贫困象征。
乌拉圭人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泰国忌红色,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因为在泰国人死后,用红笔把死者姓名写于棺材上.蒙古人对黑色异常厌恶,把黑色视为不祥之兆,认为它意味着不幸,贫穷,威胁,背叛,嫉妒,暴虐等。
欧美人视黑色为哀丧之色.俄罗斯人也忌讳黑色,有些人连黑猫也讨厌。
传说黑猫会给人带来厄运,谁如果在路上遇见黑猫谁就可能大祸临头。
秘鲁平时禁用紫色,只有在十月份举行宗教仪式时才开禁。
有些国家出于政治或历史的原因,对颜色的使用也有禁忌。
如爱尔兰忌用红、、蓝色组(英国国旗色);委内瑞拉忌用红、绿、茶、黑、色(表示五大党);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因为这是纳粹军服色,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希勒军队占领过,所以人们一见到墨绿色,普遍会流露出厌恶的情绪。
二、数字禁忌:许多西方不特别是天主教徒认为“13”这个数字是凶险的,应当尽量避开它。
有些人甚至对每个月“13”日这一天也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他们对星期五也认为是吉利的,因些西方不在“13”日(特别是星期五),一般不举行活动。
甚至门牌号码、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号、车队汽车的编号等都不用“13”这个数字,宴会也不安排在“13”日举行,更忌讳“13”人同席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