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对比
- 格式:pptx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25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加或不加奥氮平防治三日顺铂方案化疗诱发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多中心、随机、平行组、对照研究一、研究背景:化疗诱发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继续治疗。
随着新止吐药物的应用,如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及第二代5-HT3拮抗剂帕洛诺司琼,CINV 的预防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急性CINV的预防效果几乎在90%以上,但是延迟性CINV的预防效果仍然不理想,特别是延迟性恶心控制率仅有50%左右。
在我国,阿瑞匹坦2013年底刚上市,帕洛诺司琼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肿瘤专业从业人员CINV预防的知识培训不足、观念陈旧,更影响CINV的预防及治疗。
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的CINV防治、特别是延迟性CINV的防治极为必要。
2014年第一版NCCN止吐指南首次推荐了含奥氮平联合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的止吐方案,主要应用于高、中度致吐的化疗预防,较为适合我国的国情。
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类药物,1999年左右已经开始在中国使用,来源方便、价格较低,副作用可耐受。
根据2013年上海王杰军等人完成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连用各种剂量奥氮平15天,主要副作用是口干和嗜睡;中国肿瘤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5mg,推荐剂量10mg。
从2000年以来,已经发表的奥氮平的个案报道、回顾性研究、I、II、III期临床研究,在单日高、中致吐化疗的疗效不劣于现在国际标准的含阿瑞匹坦的三药方案,特别是对于延迟性恶心的控制上作用更为明显。
奥氮平联合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与阿瑞匹坦联合这二种药物的III期头对头比较,在呕吐控制上,急性、延迟性CR率分别高于阿瑞匹坦组10%和4%,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恶心控制上,急性期同为87%,延迟性恶心是69%对38%,高出31%,而且是在帕洛诺司琼仅给一次的用法下。
在奥氮平联合第一代5-HT3拮抗剂和地塞米松的III期临床研究中(中国的研究报告),奥氮平或地塞米松单药预防延迟性呕吐CR率约78.57%和56.52%,延迟性恶心的控制率为69.64%对30.43%;如果在延迟期联合奥氮平和地塞米松,2005年的II期临床研究,证明延迟性呕吐和恶心的控制率可以达到80%和100%,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如果在延迟期联合奥氮平和地塞米松,有可能提高延迟性CINV的控制率,而且奥氮平本身可能预防地塞米松的副作用,进而减少地塞米松的用量。
止呕吐药使用技巧介绍呕吐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给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为了应对呕吐问题,人们发明了各种止呕吐药。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止呕吐药的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有效地使用这些药物,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护理建议。
一、止呕吐药的分类止呕吐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抗组胺类、抗胆碱类、5-HT3受体拮抗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多种类型。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止呕吐药的使用技巧介绍。
二、抗组胺类止呕药抗组胺类止呕药主要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呕吐反应。
常见的抗组胺类止呕药包括甲氧氯普胺、氯雷他定等。
1. 甲氧氯普胺甲氧氯普胺一般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使用时,可以选择口服片剂、舌下片剂或注射剂。
口服剂量通常为10-20毫克,每日3-4次;舌下剂量为5毫克,每日3次。
2.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是一种非镇静型抗组胺药物,适用于轻至中度的过敏反应所致的呕吐。
推荐剂量为每日10毫克,可分为一次或两次服用。
三、抗胆碱类止呕药抗胆碱类止呕药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传递来抑制呕吐反应。
普萘洛尔和戈巴沙单抗是常见的抗胆碱类止呕药。
1. 普萘洛尔普萘洛尔适用于化疗所致的恶心和呕吐。
剂量为每日10-40毫克,分为三次口服。
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具有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
2. 戈巴沙单抗戈巴沙单抗主要用于预防手术后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呕吐。
剂量通常为每日5毫克,可以静脉注射。
四、5-HT3受体拮抗剂5-HT3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5-HT3受体来抑制恶心和呕吐。
常见的5-HT3受体拮抗剂包括帕洛塞特隆、奥洛塞隆等。
1. 帕洛塞特隆帕洛塞特隆适用于放疗和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剂量为每日10-2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
2. 奥洛塞隆奥洛塞隆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
剂量为每日8毫克,每日一次口服。
五、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少呕吐反应。
常见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包括甲氧氯普胺、多塞平等。
1. 甲氧氯普胺甲氧氯普胺作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仅属于抗组胺类,也属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三联方案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致急性恶心呕吐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Δ张田*,李婷,张亚同,王洋,金鹏飞 #[北京医院药学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市药物临床风险与个体化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医院),北京 100730]中图分类号 R975+.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4)06-0750-08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6.20摘要目的评价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联用方案(以下简称“三联方案”)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致急性恶心呕吐的疗效。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收集不同三联方案或5-HT3受体拮抗剂联用地塞米松(以下简称“二联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
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59项RCT,共计23418例患者,涉及15种干预措施。
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恶心呕吐控制率方面,以福沙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FPD)疗效最优,其次为福沙匹坦+格拉司琼+地塞米松(FGD)和阿瑞匹坦+雷莫司琼+地塞米松(AMD);急性恶心控制率方面,以FPD的疗效最优,其次为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APD)和FGD;急性呕吐控制率方面,以FPD疗效最优,其次为FGD和APD。
结论福沙匹坦+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较其他三联方案或二联方案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所致急性恶心呕吐的疗效更好。
关键词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恶心呕吐;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riple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nausea and vomiting caused b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drugs with moderate and high riskZHANG Tian,LI Ting,ZHANG Yatong,WANG Yang,JIN Pengfei[Dept. of Pharmacy, Beijing Hospital/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Institute of Geriatric Medicin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ssessment of Clinical Drugs Risk and Individual Application (Beijing Hospital),Beijing 10073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triple therapy of 5-HT3receptor antagonists,neurokinin-1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dexamethasone (referred to as “triple therapy”)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nausea and vomiting caused by moderately and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drugs.METHODS Retrieved from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 and Wanfang dat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about triple therapy or 5-HT3receptor antagonist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referred to as “dual therapy”)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inception to May 2023. After literature screening,data extraction and literature evaluation,network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Stata 16.0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59RCTs were included,involving 23418patients and 15interventions.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fosaprepitant + palonosetron + dexamethasone (FPD)was most effective in terms of acute nausea and vomiting control rate,followed by fosaprepitant + granisetron + dexamethasone (FGD)and aprepitant + ramosetron + dexamethasone (AMD). In terms of acute nausea control rate,FPD was the most effective,followed by aprepitant + palonosetron + dexamethasone (APD)and FGD. In terms of acute vomiting control rate,FPD was the most effective,followed by FGD and APD.CONCLUSIONS Fosaprepitant + palonosetron + dexamethasone is better than other triple therapy or dual therapy in preventing acute nausea and vomiting caused by moderately and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drugs.KEYWORDS5-HT3receptor antagonist;neurokinin-1receptor antagonist;dexamethasone;nausea and vomiting;network meta-analysis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或进食过程。
帕洛诺司琼及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对比吴军;李玉华【摘要】目的比较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行顺铂等药物化疗,并分别予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反应;观察两组恶心、呕吐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期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5.00%、62.5%(P>0.05),延迟期分别为75.00%、31.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8.75%.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性、呕吐的安全性与昂丹司琼相似,但效果优于后者且临床使用方便.【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1(051)023【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化学疗法;恶心;呕吐【作者】吴军;李玉华【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094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09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4化疗是肿瘤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其所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影响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疗效。
因此,预防和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对化疗的顺利进行及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分别采用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现将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同期于我院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2~72岁,平均58岁。
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临床分期Ⅱ~Ⅳ期),其中肺癌16例、食管癌10例、卵巢癌6例。
入组标准:依从性好;预期生存期>3个月,可耐受1周期以上化疗;KPS评分>70分;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无颅内转移、颅内压升高、消化道梗阻等可致恶心、呕吐的疾病;化疗前1 d无呕吐,未使用止吐药物。
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含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作者:孙红梅关欣王桂英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17期摘要:目的观察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含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
方法收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400例行含铂化疗患者,将行其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将两组行含铂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行含铂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5-HT3受体阻断剂;含铂化疗;恶心呕吐;甲地孕酮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7-0113-02近年来,肿瘤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化疗为治疗肿瘤患者的常见手段,但是多数患者实施化疗后,易发生多种症状,恶心呕吐较为常见,易对患者身体产生伤害,若患者恶心呕吐严重时,导致患者发生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情况,降低患者对化疗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疾病治疗带来困难[1]。
因此,我院对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含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进行研究与观察,见本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400例行含铂化疗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0例。
纳入标准:①行含铂化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临床资料均完整。
排除标准:①在进行化疗前24 h发生恶心和呕吐症状;②由于其他重要脏器病变或者胃肠道病变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③不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1.28±1.33)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101例,女99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9.11±1.26)岁。
两组行含铂化疗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观察组行含铂化疗患者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再采用甲地孕酮治疗(国药准字H20073644;青岛国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次/d,4 mg/次。
5-HT3受体拮抗剂对比药品受体亲和力受体作用方式半衰期量效反应曲线肝损害肾损害最大剂量昂丹司琼(口服剂型)5-HT1或5-HT2受体也可结合,但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是其他受体的250~500倍。
拮抗外周和中枢神经元5-HT3受体可逆性3h 超过一定剂量后剂量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昂丹司琼可能引起QT 间期延长肝脏功能中度至重度病人每天剂量<8mg无需调整中、重度肝损害剂量<8mg/d 昂丹司琼(注射剂型)托烷司琼只与5-HT3受体结合而与其它5-HT亚型无亲和力不可逆快代谢型t1/2为7h ,慢代谢型t1/2为30h 线形量效关系。
与CYP2D6相关,分为快、慢代谢型,快代谢型t1/2为7h ,慢代谢型t1/2为30h 剂量减少50%剂量减少50%高血压未控制患者剂量<10mg/d多拉司琼——高血压未控制患者剂量<100mg/d代谢产物氢多拉司琼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比母体化合物大23~64倍不可逆8h 超过一定剂量后剂量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依赖型QT 、PR及QRS 间期延长——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或肝功能障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2010 FDA甲磺酸多拉司琼的注射剂型不应再用于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只与5-HT3受体结合而与其他5-HT亚型无亲和力。
与5-HT3受体结合后可启动正反馈机制,即与受体结合越多,亲和力越强;此外,还可以诱导5-HT3受体内化,导致细胞表面5-HT3受体数量减少,延长作用时间5-HT3变构性拮抗剂;2个结合位点;正协同反应(位点亲和力彼此增强;既使与受体分离仍长效抑制;受体数目减少(减少54%)40h增加剂量,疗效不增加无需调整无需调整0.75mg格拉司琼与其他受体结合亲和力极低,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比任何其他受体的亲和力高4000~40000倍不可逆 3.1~5.9h超过一定剂量后剂量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需调整无需调整剂量<9mg/d血压未控制患者剂量<100mg/d谢产物氢多拉司琼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比母体化合物大23~64倍过一定剂量后剂量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依赖型QT、PR及QRS间期延长—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或肝功能障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最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止吐药物的选用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INV)临床较常见,根据发生时间和治疗效果可分为急性QNV、延迟性QNV、预期性QNV、暴发性CINV和难治性C1NV。
目前常用止吐药物有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NK-1/5-HT3受体拮抗剂复方制剂、糖皮质激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吩口塞嗪类药物等。
C1NV常用药物一.延迟性CINV 的预防用药延迟性CINV 多发生于化疗24h 后,48-72h 达最高峰,常见于卡粕、 顺笆和意环类药物化疗时,可持续6-7d ,较急性恶心更常见,且程度更重,危险因素有既往发生C1NV 、晕动症、女性、多周期化疗、多日化疗、发生急性C1NV 等。
二.爆发性CINV的用药暴发性CINV是进行了预防性用药后仍然出现恶心呕吐,需止吐药物〃解救治疗〃,可发生于化疗药物后的任何时间段。
暴发性CINV需加强止吐,如调5-HT3受体拮抗剂的剂量、加用NK-1受体拮抗剂或奥氮平或抗焦虑药物或抑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或PPI,有恶心、烧心等胃食管反流)、联合用药等。
推荐预防止吐中未使用过的不同作用机制药物辅助如奥氮平(5-1Omgqdp。
)、氟哌陡醇(0.5-2.Omgq4-6hpo/iv)、地塞米松(12mgqdpo/iv)、甲氧氯普胺(10-20mgq4-6hpo/iv)、劳拉西泮(0.5-2.Omgq6hpo/iv)、丙氯拉嗪(IOmgq6hpo/iv)、山葭若碱透皮贴剂、异丙嗪(12.5-25.0mgq4-6him/iv)、阿普嘤仑等。
三.难治性CINV的用药难治性CINV是既往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药物失败,而后续化疗周期中仍出现的恶心呕吐(需除外预期性呕吐)。
可参照爆发性CINV的用药。
推荐额外加用一种不同机制的止吐药物。
如预防止吐中未使用奥氮平,优先推荐其治疗;如已使用过奥氮平,推荐甲氧氯普胺、糖皮质激素、山苴若碱透皮贴剂、氟哌陡醇、劳拉西泮治疗。
临床抗化疗恶心呕吐药物总结目前临床主要的抗恶心呕吐药物包括5-HT3 受体拮抗剂(5-HT3RA)、糖皮质激素、神经激肽-1 受体拮抗剂(NK-1RA)、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甲氧氯普胺、精神类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这些药物分别作用于止吐的不同环节,大部分情况下联合应用疗效更好。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止吐指南及我国的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不同强度和类型的呕吐有相应的用药指南。
例如:①当静脉使用的抗肿瘤药物有高度催吐风险时,预防急性呕吐的药物推荐方案为5-HT3RA+地塞米松(DXM)+NK-1RA±劳拉西泮±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延迟性呕吐的药物推荐方案为DXM+NK-1RA±劳拉西泮±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②当静脉使用抗肿瘤药物有中度催吐风险时,预防急性呕吐的药物推荐方案为5-HT3RA+DXM±NK-1RA±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延迟性呕吐的药物推荐方案为5-HT3RA+DXM±NK-1RA±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③当静脉使用抗肿瘤药物为低度催吐风险时,预防急性呕吐的药物推荐方案为单用DXM、单用甲氧氯普胺或丙氯拉嗪±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④当化疗方案为口服的高中度催吐风险药物时,预防急性呕吐的药物推荐方案为5-HT3RA±劳拉西泮±组胺H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⑤对于预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反应进行预防,其效果较治疗效果更好,可在给化疗前2~3小时服用地西泮或劳拉西泮,同时采用行为疗法(如放松和音乐疗法等),也可给予针灸或穴位按压。
⑥对于爆发性呕吐治疗,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可添加一种其他种类的止吐药,一般经静脉、肌注,以确保补充适当水分及体液,及时纠正可能的电解质异常。
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防治进展肿瘤化疗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恶心和呕吐。
这种症状除了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外,还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脱水和药物疗效降低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
化疗导致恶心和呕吐的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化疗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肿瘤细胞死亡导致的细胞内成分释放、神经反射调节失衡和心理因素等。
其中,早期呕吐受到神经反射影响为主,后期呕吐主要与化疗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
二、防治策略1.药物治疗针对化疗药物在引起恶心和呕吐方面的不同作用机制,可以采用多种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1)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如奥洛替尼、格拉司莫等。
这类药物主要目标是阻止5-HT3受体的作用,从而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2)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多巴胺、甲氧氯普胺等。
这类药物主要作用在化学感受器触发区,从而减少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量,最终减少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3)类固醇: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化疗诱导的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反应,从而减轻症状。
此外,类固醇还能抑制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对肿瘤治疗也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1)针灸:针刺不同部位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减轻化疗相关的恶心和呕吐。
研究显示,针灸比虚假或安慰针治疗效果更好。
(2)心理治疗:通过放松训练、认知决策、行为疗法等方式,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和不适感,从而达到减轻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效果。
(3)营养疗法: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同时弥补由于恶心呕吐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问题,从而促进治疗的进展。
三、现有治疗策略的不足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复杂、多种药物联用中毒反应也不容忽视等原因,现有预防和治疗策略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1)药物副作用:化疗药物及相关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头昏、乏力、体重波动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重复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多日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王涵;王洪学;谢伟敏;覃芳卉;陆永奎;周文献;唐静;刘燕;谭爱花【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7(44)13【摘要】目的:探讨重复使用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5-HT3RA)托烷司琼与第二代5-HT3RA帕洛诺司琼预防多日高度催吐风险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接受含有高度催吐风险药物连续多日化疗的患者中,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分组,A方案组为:在第1周期化疗中,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滴注,d1、d3(必要时d5).地塞米松(DXM)10 mg,静脉滴注,d1;5 mg,静脉滴注,d2~d5.第2周期为托烷司琼5 mg,静脉滴注,d1~d3(必要时d4、d5);DXM用法同前.B方案组的止吐方案为第1周期使用托烷司琼,第2周期使用帕洛诺司琼(剂量、用法均同A方案组).将A方案组第1个周期和B方案组第2个周期的患者归为帕洛诺司琼组,A方案第2个周期和B方案组第1个周期的患者归为托烷司琼组,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CINV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计入组91例患者.在d3至d5,帕洛诺司琼组每天恶心发生率分别为28.6%、30.8%和24.2%,托烷司琼组分别为42.8%、47.3%和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d4至d6,帕洛诺司琼组每天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8.6%、18.7%和5.5%,托烷司琼组则为42.9%、34.1%和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时间段分析,帕洛诺司琼组在d4~5、d6~7和全程(d1~7)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均P<0.05).帕洛诺司琼组全程(d1~7)解救药使用率为13.2%,低于托烷司琼组的2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帕洛诺司琼组与托烷司琼组的止吐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复使用帕洛诺司琼预防持续多日高度催吐风险化疗相关的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优于托烷司琼,两者的安全性良好.%Objective: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ultiple-dose tropisetron plus dexamethasone (DXM) versus palonosetron plus DXM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 in patients received multiple day-based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Methods: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receiving multiday-based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B or BA groups. A randomized, cross self-control ed method was applied. Patients in AB group received palonosetron (0.25 mg) 30 min before chemotherapy on day 1 and 3 or additional day 5 in the first cycle;and with tropisetron (5 mg) 30 min before chemotherapy on day 1, 2, and 3, or sup-plementary days (day 4 and 5) in the second cycle. Patients in BA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opisetron in the first cycle and with palonosetron in the second cycle. Tropisetron and palonosetron were administered with DXM (10 mg) on day 1, followed by additional doses (5 mg) on days 2 to 5. Palonosetron group comprised patients in the AB group in the first cycle and BA group in the second cycle, whereas tropisetron group included patients in the AB group in the second cycle and BA group in the first cycl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opisetron versus palonosetron in preventing CINV were evaluated. Results:Ninety-on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analyses. At day 3, 4, and 5, incidence rates of nausea in the palonosetron group reached 28.6%, 30.8%, and 24.2%, respectively, and those of the tropisetron group totaled 42.8%, 47.3%, and39.6%, respectively (P<0.05). At day 4, 5, and 6, incidence rates of vomiting in the palonosetron group measured 28.6%, 18.7%, and 5.5%, respectively, and those of the tropisetron group reached 42.9%, 34.1%, and 14.3%, respectively (P<0.05). From day 4 to day 5, day 6 to day 7, and day 1 to day 7, the palonosetron group yielded significantly lower incidence rate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than tropisetron group (P<0.05). Rate of rescue treatment in the palonosetr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ropisetron group (13.2%vs. 24.2%, P=0.057).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oxicities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Palonosetron plus DXM features better efficacy than that of tropisetron plus DXM against delayed CINV induced by multiple day-based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which was well tolerated in the two treatments.【总页数】6页(P667-672)【作者】王涵;王洪学;谢伟敏;覃芳卉;陆永奎;周文献;唐静;刘燕;谭爱花【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骨和软组织肿瘤内科南宁市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阿瑞匹坦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的Meta 分析 [J], 黄鲁众;张晓晔;刘艳;徐兆国;崔国元2.沙利度胺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地塞米松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回顾性分析 [J], 秦蓉; 周永静; 周歧; 范钰3.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 [J], 陈俊明; 王涵; 王洪学; 黄金新; 谭爱花; 周文献; 陆永奎; 谢伟敏4.中医疗法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对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干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J], 刘倩;莫霖;黄先巧;张萍;李霞5.4种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成本-效果分析 [J], 季屹红;张锦林;钱生勇;倪美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