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

浅析建筑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建筑的造型只有符合客观的形式美法则才是美的。这类理论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学派。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筑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表现在建筑各部分间和谐的比例。

关键字:形式美法则建筑十书比例

Abstract:Architectural beauty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 Architectural Shape only meet the objective law of formal beauty is beautiful . The earliest of these theories is represented by the ancient Greek Pythagoreans . 1st century AD,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 Vitruvius ' Ten Books of Architecture "a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propor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parts . Keyword:Aesthetic Principles

目录

1引言 (01)

1.1形式美法则 (01)

1.2形式美在建筑中的表现和应用 (01)

2.1对称与均衡 (01)

2.2节奏与韵律 (01)

2.3调和与对比 (01)

2.4比例与和谐 (01)

3.1案例分析之流水别墅 (01)

3.1.1统一与变化 (01)

3.1.2调和与对比 (01)

3.1.3均衡与稳定 (01)

3.1.4节奏与韵律 (01)

3.1.5过度与呼应 (01)

3.2.1建筑美学与结构主义 (01)

4.1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引言

“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其实美一直都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然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建筑则是对美最好的诠释,有心人将建筑中的美总结为,“统一、均衡、和谐”等。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建筑之美则有不同的看法与总结。

1.1形式美法则的探索

康德的两部著作《伦理学》和《美学》提到过,美只是人的感受,是客

观概念。

①这是从形式美规律的心理层面来讲,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高大宏伟的人民大会堂高46.5米,从功能层面来讲,3米的房高已足够满足人的行为活动,但从精神层面来分析,是为了凸显其庄严的气氛。普通的住宅房高约3米,给人温馨又隐秘的感觉。形式美规律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去探讨。最早研究形式美规律的是毕达哥拉斯,他认为绘画、雕塑、音乐呈现的美都是一些“数”规律,认为“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派如出一辙,认为对形式美学的研究应建立在完美的数学比例之中,如黄金分割比。之后,亚里士多德从大自然生物界得到启示,提出了有机的整体的观念,从物体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其节奏韵律的变化中最终总结出“多样与统一的”规律。

②黑格尔总结了形式美规律“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多样与统一”是建筑形式美的金科玉律。无论是柏拉图从“数”的理念来分析形式美,还是亚里士多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都强调一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存在呼应与协调的关系,每一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整体是高度统一的,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短。

1.2形式美在建筑中的表现与应用

(1)对称与均衡

(2)韵律与节奏

(3)调和与对比

(4)比例与和谐

2.1对称与均衡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采用对称布局的形式,这种现象很难用功能的因素去解释。如故宫所采用的严格对称的布局形式,沿着中轴线两侧成双成对的排列建筑——东边放一个殿,西边也放一个殿;东边设一个门,西边也设一个门,于是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气氛。而功能要求必须采用这种形式?这很难解释。不仅古代的建筑这样,今天的建筑大多亦是如此。如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之所以采用对称的形式,也不能用功能的因素予

以解释,主要还是取

决于人们对精神方

面的要求——希望

获得庄重、雄伟的气

氛。这也是体现帝王

至高无上的权利的

体现。

2.2韵律与节奏

韵律原本是用

来表明音乐和诗歌

中音调的起伏和节

奏感,以往一些美学家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源和人类本能的爱好节奏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

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

自然倾向。自然界中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

(1)例如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这就是一种富有韵律感的自然现象;或者鸟类翅膀上的

羽毛,以及树干的年轮。

古代的砖塔,层层出檐不

仅具有渐变的韵律,而且

丰富了建筑的外轮廓线的

变化。

(2)如悉尼歌剧院贝壳

节奏的变化,像起伏的音

符般和谐优美。

(3)如我们国家的徽派

的建筑特征,在传统的徽

派建筑中都运用了统一的

元素,那就是我们所熟知

的马头墙。

(4)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中,很多塔楼都采用了重复的韵律,渐变的

韵律。

(5)在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我们也能

看见一些建筑表现出节奏感韵律感,在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也有体现。如一些相

同的小区住宅等。

2.3调和与对比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

认为缺乏对比的东西会使人感

到单调,但若果过分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则可能造成混乱,只有将对比与调和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达到多样与统一。对比和调和是相对的,也是统一的。例如一列由小到续变化的要素,相邻者之间由于变化甚微,就可以保持连续性。如果从中抽去若干要素,则会使连续性中断,凡是连续性中断的地方,就会产生引入注目的突变,这种突变则表现为一种对比的关系,突变得愈大,对就愈强烈。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无论单体还是群体,部空间还是外部体形,为了求得多样与统一,都离不开调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例如,巴黎圣母院依靠门在形状上的对比与调和,而使整个立面处理既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半圆形拱作为立面的组合要素,大小相同、配置得宜,既有对比又有微妙的差别,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又富变化的有机统一整体。

2.4比例与和谐

在建筑中比例与和谐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没有了比例,整个建筑就失去了美感,在最早的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应该遵循黄金分割比,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很多建筑都遵循黄金分割比。就如凯旋门的建设,整个建筑的体量关系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

比例在很多时候可以有效地控制建

筑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也使很多西方古

典主义建筑符合了形式美法则。人体比

例的研究是达·芬奇于1490年根据建筑

大师维特鲁维斯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提到

人体的尺寸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他举例说,“把双腿分开到令身高降低1/14,再抬起双臂,直到左右手的中指与头顶成一等高直线,再沿着

开的四肢顶端画一个圆圈,那肚脐正位于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理论而成。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恰当的比例有一种协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容。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如罗马万神庙的圆形平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方形平面,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统一。凯旋门中心拱门高36.6米,正好是

两个正圆相切的大小。凯旋门的正中心点正好又与拱门拱所在的圆中心相重合,从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1案例分析之有机主义建筑的代表——赖特的流水别墅

(1)有机主义建筑的概念:有机建筑是种崇尚自然并且有赋予生命的,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设计的灵感之源。

(2)有机主义建筑的美学特点:1、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特别突出视觉和艺术的统一,常以母题构图贯穿全局;2、空间的自由性、连贯性和一体性。主“开放布局”;3、材料的视觉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3)流水别墅中的各种美学的应用。

1.统一与变化

首先,该建筑是自然

与人工的变化统一体,

室保持了天然的特色,

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

石,好像是从地面下破

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

天然装饰,门窗的设计

很简洁,水平和垂直的

线条简单的交叉勾勒出

简洁的造型,与粗狂的墙体带给人一种简陋的感觉其次,就是结构本身,基本都统一在方形块状的造型中,但在这些方形元素的大小,位置,颜色,材质都是不相同的。两者不论从哪个视角观看到的画面都统一在和谐的画面里,中部石墙材质,下部流出的潺潺流水都使其建筑与自然相统一。外观造型上流水别墅的方块形状的房体和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变化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