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年有梦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新课标(2024年秋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单元复习第一单元少年有梦一.学习目标二.重要概念三.核心知识点总结四.重难点分析五.学习策略六.复习提纲七.总结本单元围绕“少年有梦”展开,帮助学生理解梦想对成长的重要性,学会规划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并树立远大目标。
内容涵盖初中生活规划、梦想与行动结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执行能力,助力成就梦想。
适合单元考试前复习。
一、学习目标1.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认识自我,规划初中生活3.学会如何实现个人梦想二、重要概念1.梦想2.自我认识3.生活规划三、核心知识点总结1.开启初中生活(1)初中生活的“新”:新的身份、环境、机会、成长要求。
(2)成长的机会:包括丰富的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
(3)成长的要求:要学会合作、坚持,努力学习,逐渐独立。
(4)初中阶段的重要性:这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2.规划初中生活(1)规划的定义:对未来作出设计和安排。
(2)做好规划的理由:避免盲目和无序,帮助度过初中阶段。
(3)如何做好规划:设立目标、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并坚持不懈。
3.正确认识自我(1)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帮助我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认识自己的方法:可以通过自我分析(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角色)、他人评价以及生活实践来认识自己。
(3)对待他人评价的正确态度:要客观冷静,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理解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4.做更好的自己(1)做更好的自己的原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做更好的自己有助于充分发挥潜能。
(2)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发挥优点,改正缺点,积极发掘潜能。
5.梦想始于当下(1)梦想的重要性: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激励我们不断追求进步。
(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做有梦想的少年【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人生理想与抱负。
[道德素养]树立与时代脉搏、中国梦紧密相连的远大理想,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法制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助力实现中国梦。
[健全人格]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付出努力,勇于追梦。
[责任意识]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观看视频《解放军环台军演全面升级》,小组合作讨论:这次解放军环台军演告诉我们什么?台湾统一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
二、精心探讨生活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探究与分享:1.收复台湾的梦想是几代人的梦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2.向收复台湾的英雄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追求怎样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精读细研:(一)少年要有梦想的原因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2.只有每个人都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探究与分享:1998年,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一天,老师在上课时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许多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
“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小瑞恩暗暗下定了决心。
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在他的感召下,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2000年,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了;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 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主题:少年有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的主题为“少年有梦”O本单元包括第一课“天启初中生活"、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编织人生梦想,让自己成为“有梦少年”。
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初中生活、认识自我两个角度,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小学认知,开启初中新的生活,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努力践行之。
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全新的初中生活,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让学生学会创意生活,让学生的梦想始于当下。
--、课程标准分解(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标准分解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新身份新生活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个追梦少年,努力学习,成就梦想。
少年有梦
单元整体概况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本单元以“少年有梦”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了解中学时代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主动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关注发展中的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感受梦想的力量,学会学习,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初中这一人生新阶段充满了新奇与期待,开始主动发现自己与探索世界,他们希望尽快融入新生活之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们尝试规划未来,编织人生梦想,渴望在人生的新阶段改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已有经验及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如何开启新生活、成就人生梦想产生了困惑。
四、课时分配
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每框1课时)
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每框1课时)
第三课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每框1课时)。
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重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人人有梦想,我们少年也有梦想。
出示课题: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名人故事引入师:有梦就有希望,有梦想才能有进步,我们一起来听“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的故事吧。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
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
”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
”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
”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
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从故事给同学们的启示,引出
启示:少年要有梦想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有梦”的学习。
设问;1.“梦想”是什么?生:畅所欲言
总结: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少年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一种愿望。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自己梦想百宝箱倾听你那美丽的梦想。
生:①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②“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
2.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或少年有梦的作用(意义
(1)有梦想,就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能力,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就有希望。
(2)有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
(4)有梦想,就有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你们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梦想?
学生根据个人的经历自由回答,也可根据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回答。
对生活充满梦想;对生活充满渴望;有梦想就有希望;人生梦想是青少年重要生命主题等。
提炼得出: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二、努力就有改变
设问: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
莱特兄弟终于圆梦了,他们的法宝是什么?是什么架起了他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是努力架起了他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设问:4.你知道怎样去实现梦想吗?
对于努力,你怎么看?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努力呢?学生根据个人的经历自由回答,也可根据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回答。
提炼得出: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1)努力,需要立志。
(2)努力,需要坚持。
(3)努力,需要方法。
三“有一种成功叫行动”
拓展空间:“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和行动?”
“我的梦,少年梦,中国梦”。
学生根据完成学习任务,制定计划。
(课后完成)
课堂小结:共享收获教师对板书进行归纳,这一节课我们围绕莱特兄弟的故事,一起学习了梦想的作用,以及怎样把梦想变成现实。
希望同学们自觉的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应用与实际当中去。
合作完成P9配乐诗朗诵。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升华主题,通过学生朗诵,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知行合一,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