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李天德《国际金融学》第一章国际金融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912.82 KB
- 文档页数:20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一、国民收入账户的概念国民收入账户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它系统地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结构,包括生产、收入、支出和积累等各个方面。
二、国民收入账户的构成1. 生产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净收入,减去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净收入。
- 增加值: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
2. 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和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
-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
3. 资本账户- 资本形成总额:一定时期内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 资本存量:某一时点上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4. 财政账户-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
-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
5. 投资储蓄账户- 总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支出。
三、国民收入账户的计算方法1. 生产法(产出法)- 计算公式:GDP = Σ(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中间消耗。
- 特点:直接反映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果。
2. 收入法- 计算公式:GDP =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 特点:从收入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3. 支出法- 计算公式:GDP =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净出口。
- 特点:从最终需求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四、开放经济对国民收入账户的影响1. 贸易收支- 进口和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净出口,进而影响GDP。
川大国际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国际经济学导论1.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1.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1.3 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1.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1.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解释框架分析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效应2.2 学习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模型理解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效应2.3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效应国际贸易政策和经济效应2.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2.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3.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类型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发展趋势3.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类型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发展趋势3.3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类型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发展趋势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3.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3.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4.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类型和工具分析国际贸易政策的效应和挑战4.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类型和工具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效应和挑战4.3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类型和工具国际贸易政策的效应和挑战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和实施4.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4.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五章:国际经济一体化5.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和进程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和挑战5.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和进程掌握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和挑战5.3 教学内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和进程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和挑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未来趋势5.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5.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六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分析6.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分析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应用6.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和主要观点掌握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和工具6.3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和主要观点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应用国际贸易数据的收集和处理6.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6.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七章: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7.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分析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决定因素和效应7.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掌握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决定因素和效应7.3 教学内容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决定因素和效应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政策和管理7.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7.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八章:国际市场与国际竞争8.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市场的定义、类型和特征分析国际市场竞争的策略和战略8.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市场的定义、类型和特征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策略和战略8.3 教学内容国际市场的定义、类型和特征国际市场竞争的策略和战略国际市场竞争的案例分析8.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8.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九章: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组织9.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领域和机制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类型和运作9.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领域和机制掌握国际组织的作用、类型和运作9.3 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领域和机制国际组织的作用、类型和运作国际经济合作的案例分析9.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9.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十章:国际经济学前沿问题10.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分析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的意义和挑战10.2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10.3 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的意义和挑战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的解决方案10.4 教学方法讲座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10.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课堂讨论和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解析: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等。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contents •国际金融学概述•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中国国际金融发展与实践目录01国际金融学概述国际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的定义研究国际货币、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监管等。
03当代国际金融学面临新的挑战,如金融科技、数字货币、气候变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等。
01早期国际金融学主要研究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问题。
02现代国际金融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领域扩展到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监管等。
实证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国际金融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方法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对国际金融政策和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揭示国际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机理。
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金融制度、政策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共性和差异。
02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在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国际货币体系由此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03020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汇率制度的类型与特点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即指一国政府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将本国货币与某种外国货币的比价固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使汇率的波动超过一定范围也采取干预措施。
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联系汇率制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准备随时可调回所使用的货币的制度。